1984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论坛

彻底否定“文革”的教育不能放松
季龙
在整党中提出彻底否定“文革”的问题,医治“文革”后遗症,清除“文革”遗风,从轻工业部的实际看,这是十分正确的,任务也是很艰巨的。
“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后遗症中,派性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拨乱反正,医治“文革”创伤。轻工业部各级党组织也作了大量工作,绝大多数同志对“文革”那一套“左”的东西和“文革”中形成的派性,都深恶痛绝。但是,由于“文革”的破坏极其严重,加上历次政治运动的影响,派性在我部还相当顽固,还有一定市场。派性平时看不见,遇事有表现,一到关键时刻就会露头。比如,有的同志不讲原则,不讲是非,不是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而是派的利益高于一切。有的“造反派”脾气未改,无理取闹,伸手要官、要待遇,以权谋私,而这种人往往得到某些人的支持,有原来同派的人为他说情,帮倒忙。在干部问题上有亲有疏,是派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同一个干部,有的把他说成“一朵花”,有的把他说成“豆腐渣”。原来是一派的,有问题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照样可以提拔;原来不是一派的,没有问题也要捕风捉影,无限上纲,不能重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派性在整党工作中,尤其是在核查“三种人”工作的过程中是有干扰的。比如:有的同志不承认自己在“文革”中的错误;有的同志主张核查对立面一派的,不赞成核查自己一派的人;有的原来一派的同志还在抱团,不向组织提供真实情况,甚至歪曲事实真相;一些重要事件的当事人,也利用派性掩盖事实真象,甚至还有互通消息,统一口径的现象发生。还有的同志,对自己一派的同志检查“文革”中的错误和消除隔阂的行动,认为“不该检查”、“检查过头了”,而对不是一派的再检查也不满意。上述种种表现,影响很坏。这使我们清醒地看到,“文革”非彻底否定不可,派性非坚决根除不可,否则就不能团结更多的人搞四化,就不能消除隐患,把真正的“三种人”清理出来,就不能巩固已经形成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我部历史上遗留的一些问题,也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解决。因此,从整党一开始,我部党组就把消除派性、增强党性作为我部整党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提了出来,并进行了三次比较集中的教育,努力把这项带根本性的拨乱反正工作做好。
是不是承认“文革”中两派造反组织都是错误的,这是能不能彻底消除派性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说不难解决,从实践上看结论也很清楚。可是有些同志至今还以种种借口为自己一派辩解,不愿意否定自己。
有些同志认为自己参加的一派是“正确路线的代表”,以“一贯正确”自居。实际上这里有许多假象。仅就轻工业部几位领导同志在“文革”中被迫害的情况看,当时的两派都参加了审查、批斗,尽管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但两派都是批斗、打倒迫害领导干部的,因而都是错误的。这里没有谁高谁低,谁是谁非的区别。不肯定这一点,就不能自觉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派性问题就不能得到真正解决。
有些同志总是强调客观原因。在“文革”那样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党犯了错误,当然不能要求每个同志不犯错误。但即使是这样,每个同志也是有经验教训可以总结的。比如,为什么对“左”的东西就能够接受呢?何况有的同志在执行中还有不同程度的发挥和创造,因而犯了更大的甚至是严重的错误,这就更应严肃认真地对待,作出应有的深刻的自我批评。
有一部分同志“文革”初期犯有错误,以后有的挨了整,思想上有怨气,以至发展到连自己在运动初期犯的错误也不愿承认了,而有些同志还对他们表示同情,这也是不对的。不少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既有受压挨整的一面,也有自己整别人、为“文化大革命”推波助澜的一面。要总结历史经验,首先要求每个同志都要正确认识和严格要求自己,从自己做起。绝对不能用别人的帐来抵消自己的帐,绝对不能再争派的输赢和个人高低了。
彻底否定“文革”的教育,是一次群众性的自我教育活动,必须坚持中央整党决定的基本方针,着眼于教育大多数。从我们有的同志的思想状况看,尽管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学过多次了,但有些思想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因此,还要联系实际深入学习,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六中全会的《决议》上来。对每个同志来讲,要强调自觉地清理自己的思想,总结经验教训,消除“文革”的影响。要摒弃过去搞运动“左”的一套作法,不允许任何人借机整人。但也不要把正常的批评看作“整人”而拒绝组织上和同志们的善意帮助。对于“文革”中问题比较多的同志,要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除顾虑,主动说清自己的问题。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不能不回顾历史,联系到某些具体问题,但是不应在细节上纠缠,算历史旧帐。此外,要强调领导同志带头,包括已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要给年轻的同志做出好样子,决不能让派性“交班”。
在整改阶段,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对于彻底否定“文革”的教育,无论如何不能放松。
(作者为轻工业部党组副书记)


第5版()
专栏:先锋谱

“我在后面拾遗补缺”
——山东省焦家金矿党委书记张晋伟支持改革二三事
山东省焦家金矿党委书记张晋伟,对旧的企业管理制度早就看不惯了。中央有关实行厂长负责制的文件下发后,他喜出望外,对矿长马存海说:“企业要大上,就得由你来当家作主,如今有了尚方宝剑,你大胆干吧。”
马存海觉得,以往有老书记出点子、拿章程,自己的工作很顺当,如今乍一放手,怕自己挑不好这副担子。便对张晋伟说:“我肚子里这湾水儿,别人不知深浅,你还不知?先等等吧,中央兴许还有具体杠杠。”张晋伟对执行上级政策是从不含糊的。他说:“你大胆干,出了问题我揽着。”
马存海还是犹豫不决,一些具体事情也提请党委研究。张晋伟在党委会上说:“过去是庙小菩萨多,办一件事,烧不完的香,磕不完的头,工作效率很低。今后生产行政方面的工作,矿长有权决定。”
马存海按照有关条例,对百分之一的职工实施晋级奖励,并公布了职工晋级名单。厂里一时议论纷纷,个别人还准备进京告状。正巧,这时矿长要到外地开会。张晋伟对矿长说:“你放心走吧。”
张晋伟从井上到井下听取群众的意见。当他了解到风波的起因后,马上召集党委会统一思想。他要求大家站在改革的前列,支持矿长工作,不能随波逐流,跟着葫芦打浪荡。而后,他又召开全体干部大会做工作,要求宣传部门、工会和团支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中央有关改革的精神。风波很快就平息下来了。
矿上有位工人经常无故旷工,领导上多次批评,他仍不改正,矿里决定开除他矿籍,留矿察看一年。决定一公布,这位工人扬言要给领导点颜色看,而且几天不上班。张晋伟来到他家,先找他的父母、妻子亲切交谈。他的妻子说是她拖后腿,把责任田里的活推给丈夫干。张晋伟又当着全家人对这位工人讲清,只要他肯悔改,好好工作,可以视情况免除或提前撤销处分。这位工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从此,他工作努力,矿长提前五个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后来,他还当了班长,带领工人出色地完成了生产任务。
张晋伟多次对矿长说:“你在前面改革,我在后面拾遗补缺。”矿长每进行一项改革或大的工作,张晋伟就领着一些人总结经验、宣传典型,使之开花结果。
(朱爱农、马宪团)


第5版()
专栏:

逐个单位调查解决知识分子入党难问题;加强对高级知识分子和拔尖人才入党工作的指导;改革不利于知识分子入党的旧框框;
牡丹江市采取三条有力措施
中共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委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解决知识分子入党难问题。今年上半年,全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五百零三名入党,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
牡丹江市委采取的三条措施是:
逐个单位调查、解决知识分子入党难的问题。市委组织部对影响面和分歧较大的人进行分析解剖,一个人、一个人地做工作。市委副书记张庆春在市第一人民医院调查时,了解到一个主治医师,多年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基本具备了党员条件,但就是入不了党。张庆春组织这个党支部的党员开会分析:这位医师为病人治病热情、周到,但与本科同志有些关系处理不好,她的贡献与她的缺点相比,哪方面更突出?通过分析,大家同意这个医师入党。紧接着,类似这种情况的十一个知识分子入党了。
加强对发展高级知识分子和拔尖人才入党工作的指导。市委决定,对全市的高级知识分子实行市委考察,所属党委分工包干的制度。对其他知识分子则采取由所属系统党委考察、所在单位分工包干的制度。全市共有高级知识分子一百五十人,已入党的九十人。
改革不利于发展知识分子入党的旧框框。过去,牡丹江市的习惯作法是:把积极分子分为三类,每升一类都需要考察一年。现在,够条件了,就及时吸收入党。对接受知识分子入党申请、党委讨论、审批、预备党员转正等问题,市委也作了一些新规定:党委每季度、党支部每月有一天为接待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谈话日;党支部要在申请入党者提出申请一周内,派人与其谈话。从支部大会通过入党到党委审批,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超过三个月由党委书记到所在党支部检讨,超过六个月要向市委写出检查报告。预备党员转正,如有特殊情况不得超过三个月,超过三个月者,由党支部书记和党委书记作出检讨。
黑龙江《党的生活》记者
卢殿学 樊学东
本报记者 尹品端


第5版()
专栏:一事一议

“放权”又“放心”
杨五湖
有的主管部门,虽然把企业管理权交给了厂长、经理,却又怕他们集权于一身,任人唯亲,以权谋私,因而总是有点不放心。其实,此“怕”没有多少道理。
改革中,某些党性不强、作风不正的党员干部,可能会乘机搞点以权谋私的事。但这终归是个别现象,不足为怪,发现之后处理就是了,不能因此对所有厂长、经理不放心。
至于所谓“任人唯亲”的问题,则应该作点具体分析。厂长、经理要全面管理企业,自然要挑选一些“志同道合”而又有实际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合作,或当助手,如果把这种情况也说是“唯亲”,则是“唯改革之亲”,亦即平常所说的“同心同德”。厂长、经理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但没有一些同心同德、而又有实际管理能力的人通力合作,积极协助,再好的计划也难以实现。
既然“放权”给厂长、经理,就应该相信他、支持他,而不能在他身上拴一根“松紧带”,想松就“松”,想紧就“紧”。口头上说“放权”,却又不放心,改革一定是搞不好的。


第5版()
专栏:剖析与思考

切勿只信“笑脸人”
——“三种人”程兴昌东山再起的教训
1984年2月18日,湖北省襄樊市委接到一封反映襄樊第四针织厂“派性掌权,后患无穷”的联名上告信,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当即批示:尽快查清,严肃处理。
调查组经过三个多月的工作,查清这个厂确实是一个帮派体系掌权、经营混乱的单位,厂长兼党支部副书记程兴昌是十年内乱中的风云人物。他在“文革”期间,有组织、有计划地毒打干部群众达三十多人,打残四人。
现在,程兴昌已被开除党籍,撤销了党内外一切职务,副厂长王正明也受到了应有的处分,四针织厂领导班子已作了调整。
人们不禁要问:程兴昌本是个已有定论的“三种人”,为何能东山再起呢?
1977年,襄樊市委撤销了程兴昌担任的领导职务,放到车间劳动。然而,善于乔装打扮的程兴昌,用两面派的手法,又骗取了某些领导的信任。1978年元月,纺织局党委个别领导以程兴昌懂针织技术为名,将他调到二针织厂当干部使用。为了站住脚,他也确实做了一些工作。原市委个别领导人没有深入调查了解,又把程兴昌当做“能人治厂”的典型表扬。工交系统还把他评为“优秀党员”。
1980年襄樊市筹建第四针织厂,纺织局党委又把程兴昌当做“懂技术、会管理”的内行调到四针织厂任负责人。同去的还有程兴昌造反时的老搭档王正明。程兴昌当了厂长兼党支部副书记,王正明为副厂长、党支部委员。
程兴昌把持了厂领导权后,就与王正明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纺织局觉察到四针织厂的问题,派局办公室副主任樊德兴任该厂党支部副书记。程、王相互勾结,将樊排斥在领导班子以外。1983年元月,市委组织部决定派樊成安任该厂党支部副书记,黄光英任副厂长;免除王正明副厂长职务,改任厂工会主席。程、王看到通知后极力抵制,将樊、黄两人任职通知扣押五个月不予公布,直到市委组织部再次任命王正明为副厂长才罢休。
由于程兴昌的帮派势力控制了领导权,厂里的歪风邪气上升,企业被搞得混乱不堪。对此,有关领导同志竟一无所知,不仅授予他“先进”的称号,还将其“经验”登上报纸。
程兴昌为什么能在四厂把持领导权达三年之久?主要是有些领导同志低估了“三种人”的潜在危险。1977年,针织厂党总支曾决定给程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但是报到市纺织局后,局党委主要领导同志久拖不决,不了了之。前不久,襄樊市纺织工业公司在总结经验教训时谈到:我们只喜欢听话的,只相信笑脸相迎的。程兴昌正是利用我们偏听偏信的弱点,使少数领导人上当受骗,充当了他们的“保护伞”。
去年上半年,四针织厂党支部副书记樊成安、副厂长黄光英曾两次给原市委、市工交办、纺织局写信,揭发厂里派性掌权问题。市纺织工业公司的个别领导人只凭片面印象就下断语,并将樊调走,致使程兴昌等人更加有恃无恐。经委一位领导同志在检查中说:“我当时认为樊成安才去不久,就写信告厂长,不利于团结。这是造成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四针织厂的教训中,我们又看到了不深入调查研究的官僚主义作风的危害。
(湖北《党员生活》供稿)


第5版()
专栏:经验交流

曲沃县成立离退休干部协会
山西省曲沃县共有离休退休干部二百四十五人。1983年4月,县委发动成立了离休、退休干部协会。协会是一个群众性组织,它的任务是帮助离休、退休干部开展多种活动,安度晚年,并且继续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余热。协会下设传统教育、花卉、书画、健身、养殖五个学会。协会、学会的组织领导工作由身体较好的离、退休干部承担,不设专职干部和办公室。开会、学习利用现有的老干部活动室。协会主要通过学会组织离休、退休干部参加活动。学会以分散活动为主,根据需要不定期地组织集中活动。


第5版()
专栏:经验交流

做好老干部工作发挥老干部作用
编者按 一大批经过长期革命斗争考验的老同志陆续离休、退休了。如何帮助他们开辟一些新的活动路子,使他们更好地安度晚年,把他们长期积累的有益经验继续贡献给党和人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里刊登的几篇经验,可供各地参考。
肇东县成立离休老干部经济研究室
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开始以后,黑龙江省肇东县委和县政府成立了一个离休老干部经济研究室,请一部分离休的老同志直接帮助和参加全县的经济改革工作。
老干部经济研究室由二十位离休老干部组成,都是经过挑选、原来在职时搞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这个研究室设主任、副主任,均由离休干部担任,下面分为农业、工交、财贸三个研究小组,实行统一领导,集中和分组活动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主要任务是:围绕改革进行调查研究,协助县领导研究全县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和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等问题,同时承办一些有关改革的临时性重要工作。县委、县政府给研究室创造了必要的工作条件,安排了房子和必要的文件资料,订了多种报刊和杂志,配置了适当的办公用品。下去工作所用车辆,由有关部门优先安排。
半年来,县委、县政府多次根据县内改革的需要,为老同志出题目、交任务,发动他们主动想问题,出主意。他们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5版()
专栏:

抚顺矿务局建立
离休干部自管委员会
辽宁省抚顺矿务局二千多名离休干部分散居住在市区和矿区。去年八月以来,矿务局党委在加强各级老干部工作专门机构和由各有关部门组成的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委员会的同时,在所属矿、厂又先后成立了离休干部自管委员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老干部工作体系。
离休干部自管委员会,是离休干部自己管理自己的组织。自管委员会的领导成员,由离休干部选举产生。自管委员会下面按离休干部住处分片设立自管小组。自管组织成立一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定期组织离休干部学习,做好自身的政治思想工作;帮助离休干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矿、厂领导分难解忧;组织离退休干部自办集体生产服务事业,为矿、厂生产和社会服务,安排职工的待业子女;组织有业务技术专长和领导经验的离休干部回矿(厂)调查咨询;组织离休干部与街道居民开展共建文明街的活动;组织离休干部从事公益活动,为人民造福。


第5版()
专栏:

深圳市设计院院长陈景坚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为知识分子排忧解难,使他们心情舒畅,奋发工作。设计院连年被评为先进单位,陈景坚也连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图为陈景坚(右)与一位高级工程师亲切交谈。
(赵连勤 卓福田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