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我代表在联大提出五点建议
  为支援发展中国家而努力
新华社联合国10月11日电(记者张锡纯)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谢启美今天在联大第二委员会会议上发言,呼吁联合国成员国为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和繁荣世界经济而共同努力。
谢启美在谈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时指出,一年来,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发展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逐步摆脱延续三年的严重衰退,出现了复苏。但是,这次复苏很不平衡。在北美以外的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复苏仍然软弱无力。同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困难重重,这不能不引起国际社会的深切关注。
他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时说,“发展中国家的困难有其自身、历史和自然条件,以及管理方面的原因,但是,恶劣的国际环境是使它们面临的问题尖锐化的极其重要的原因。”
他说“主要发达国家所执行的政策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扩大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困难,迫使这些国家作出巨大牺牲。”
他进一步指出,“把困难全归咎于发展中国家是不对的,更不应该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困难推销某种特定的经济模式,不加区别地要求发展中国家采用。我们认为,每个国家有其本国的特点。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策,采取什么方式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应由各国根据具体情况作出选择,强加于人是不合适的。”
谢启美强调说,“在目前情况下,国内努力固然重要,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遭遇特殊困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迫切的是国际支援。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特别是经济力量雄厚、对国际经济发展影响大的发达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谢启美就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提出五点建议:
第一,必须扩大和增加官方发展援助,首先保证多边援助机构的资金水平。
第二,立即停止实行新的保护主义措施,消除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性限制。
第三,加强和改进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困难。
第四,债权国、国际金融机构及有关商业银行与债务国共同承担责任,寻求从长期着眼的综合解决债务问题的途径。
第五,立即就解救非洲危急的经济困难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行动。
谢启美最后建议为克服当今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召开一次货币金融促进发展会议。


第6版()
专栏:

  英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指出
  英中协议是双方引为自豪的成就
新华社布赖顿10月11日电 (记者于谷)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今天在这里举行的英国执政党保守党1984年年会上说,英中两国政府草签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一个历史性的协议”。
杰弗里·豪在向年会发表英国对外政策讲话时说,英中香港问题协议是一个双方“都可以引以自豪的成就”。
杰弗里·豪强调说,“中国希望香港获得成功,英国希望香港获得成功,香港的成功对两国都是至关重要的。”
他说,英中香港问题协议是“一个我们可以体面地推荐给(英国)议会和香港人民的协议”。
杰弗里·豪还说,他在参加第三十九届联大会议期间会见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时,佩雷斯·德奎利亚尔说英中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达成协议为“全世界树立了榜样”。
今年的英国保守党年会是10月9日开幕的,将于12日结束。


第6版()
专栏:本报记者述评

  和平与发展是本届联大的两大课题
  ——评第三十九届联大一般性辩论
  本报记者 陈忆村
第三十九届联大今天下午结束了从9月24日开始的历时十四天的一般性辩论,共有一百四十二个国家的代表包括七位国家元首,先后在全体会议上发言。
一年一度的联大全体会议,成了各国政府代表阐述各国内外政策和对时局主张的重要场所。代表们的发言象一面镜子,反映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联大会议厅始终回响着要求裁军、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经济的响亮呼声。
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长吴学谦在发言中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前世界的两大课题,也是中国内外政策的首要目标。他的发言引起了极大共鸣。许多国家的代表的发言也普遍集中在这两个课题上,一致指出,当今世界正受到核战争的威胁,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核优势,争夺霸权和势力范围,正加紧进行军备竞赛,甚至把军备竞赛扩展到外空,对世界和平与人类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今年全世界的军事开支(其中美苏占大部分)将达到一万亿美元,平均每分钟的军事开支为一百三十万美元。同时,每分钟却有三十个儿童因饥饿死亡。
许多代表对美苏两国关系紧张、中断核武器谈判表示担忧和不满。他们强烈要求美苏双方不应提出先决条件,而应尽早坐下来恢复谈判,采取有效措施,缓和紧张局势。尼日利亚外长强调说:“核裁军和防止核战争,一直是国际社会所面临的首要任务”。一些代表对美苏拒绝执行联合国通过的有关裁军的决议,表示不满。据了解,第三十八届联大曾未经投票通过了十六项有关裁军的决议案,但都是纸上的东西,并未认真付诸实施。在本届联大一百四十三项议程中,就有二十二项涉及裁军问题。但事实上,近二十年来,美苏军备竞赛愈演愈烈。难怪联合国的一些外交观察家指出,只要美苏关系继续处于紧张和僵化状态,两个超级大国的裁军谈判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代表们在发言中还突出地谈到当前世界面临的严峻的经济形势。他们指出,个别西方国家出现的经济复苏,并没能促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获得改善和好转,相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鸿沟正日益扩大。债务危机严重、原料价格不断下跌、美国等西方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粮食连年歉收以及现存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经济体系,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1971—1982年,非洲国家的债务平均每年增长20.8%,而1982—1983年非洲经济增长率只有0.2%,目前至少有二十四个非洲国家遭受旱灾袭击,约有一亿人口因缺乏粮食,面临饥饿的威胁。为此,联合国秘书长已呼吁国际社会向非洲伸出援助之手。许多国家的代表强烈要求举行南北对话,早日开展全球谈判,共同商讨克服世界面临的经济困难,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联大主席卢萨卡在结束一般性辩论时致词说:“一般性辩论的结束标志着本届联大工作第一个重要阶段的结束”,“现在我们即将开始的是更为艰巨的任务,即深入地处理我们日程上所列的多种问题”。的确,本届联大的任务是繁重而艰巨的,人们期待着本届联大能对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作出积极和有效的贡献。
(本报联合国10月11日电)


第6版()
专栏:天下事

  一点启示
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最近对我国的成功访问,标志着两国友好合作进入了新时期。中国和联邦德国之间经济合作关系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是十分令人高兴的。
显然,工业高度发达的联邦德国同发展中国家中国能够这样和谐地合作,关键在于双方都信守平等互利的原则。两国建交以来,在相互交往中贯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平等互利就是五项原则中的一项,这就是两国成功的经济合作的坚实基础。
联邦德国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关系,可以说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关系的一个成功的例子。人们不难从这里得到一些启示。
在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发展中国家固然需要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的帮助,发达国家也需要发展中国家提供能源、原材料、市场和投资场所。既然互有需要,就应该平等互利。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并非“单方面”的帮助,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了,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会作出更多的贡献,这就帮助了发达国家。如果发达国家总是抱着殖民地时代的观点,死抱住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不放,一味将发展中国家视为巧取豪夺的肥肉、转嫁经济危机的对象,把第三世界国家弄得贫困不堪,无力发展,结果,发达国家也将身受其害。当前世界经济乃至某些地区的政治形势之所以长时期动荡不稳,同这个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何妥善处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问题,即南北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改革旧的国际经济关系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要求,也是世界人心所向。它需要工业发达国家迈出坚实的步子。人们从联邦德国和中国的经济合作中可以看到只要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这个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特安·


第6版()
专栏:

  中曾根表示日本愿同中国优先合作
  安倍说日中合作将成为世界巨大稳定因素
新华社东京10月12日电 (祝寿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今天向来访的中国石油工业部部长唐克说,日本愿在各个方面同中国优先合作,并将这种友好合作关系长期继续下去。
中曾根今天下午在首相官邸会见了唐克一行。中曾根说,日中两国的关系是互为补充的,双方要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以诚恳的态度进行合作。他衷心祝愿中国的开放政策获得成功。
中曾根在谈到中英草签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时说,中国政府就香港问题采取了大胆的政策,在日本乃至西方世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他赞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决策是一项长期的宏图大略。
中曾根对中国邀请三千名日本青年访华并参加中国的国庆庆祝活动表示感谢。他说,日中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不久前举行了首次会议,日中两国要长期友好下去,他对此感到非常高兴。
会见时,唐克说,中日两国在石油领域进行着密切合作,渤海湾石油勘探情况很好,南海油田勘探也即将开始,两国合作的前景光明。
会见时,中国驻日本大使宋之光在座。
唐克一行是应日本石油公团的邀请于10月9日到达日本的,他们将在10月18日回国。
新华社东京10月12日电(骆为龙)日本外相安倍晋太郎在他新著的《日本外交的指针——谋求和平与繁荣》一书中谈及发展日中关系的重要意义时指出,“亚洲、太平洋地区,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稳定的地区”,出现这种形势的“重大因素之一是中国的变化”。
日本外务省11日下午在记者招待会上散发了这本书。
安倍说,中国下决心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并正在克服困难,进一步贯彻这项政策。
这位外相说:“中国的这种路线,对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来说,是值得欢迎的”,日本应进一步开展对中国的合作。“中国进一步稳定,将会进一步增加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稳定程度”。今后不仅要加强日中两国在经济方面的合作,而且有必要充实日中其他方面的关系。日中两国不仅就双边关系,而且就国际形势交换意见,并就可能的领域或问题进行合作与协调,将会成为世界上巨大的稳定因素。“胡耀邦总书记强调要发展‘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日中关系’、‘世代相传的日中友好关系’,我衷心地表示赞成。”
《日本外交的指针》是10月9日由“晋太郎会”出版发行的。安倍在这本书中还阐明了国际形势、日本的“创造性外交”、日本同西方国家、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东方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印度支那形势等。全书共二百二十八页。


第6版()
专栏:

  齐奥塞斯库参观国际博览会中国馆
据新华社布加勒斯特10月11日电 (记者骆东泉)第十届布加勒斯特国际博览会今天上午在这里的展览中心隆重开幕,罗共总书记、共和国总统尼·齐奥塞斯库剪彩并参观了博览会。
来自五大洲三十九个国家的四百五十家公司参加了本届博览会。
齐奥塞斯库总统来到中国馆时,受到了中国馆馆长郑化民和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李则望的欢迎。


第6版()
专栏:

  突尼斯总理期待访华
新华社突尼斯10月11日电(记者解聘如)突尼斯总理穆罕默德·姆扎利,今天下午在总理府接见中国驻突尼斯大使谢邦定时说,他已有二十三年没有去中国了,他十分期待这次到中国的访问。姆扎利说,他相信,这次访问将会为进一步发展两国在多方面的友好合作作出贡献。
谢邦定大使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欢迎姆扎利总理和夫人应赵紫阳总理的邀请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谢大使表示,他深信这次访问将会把两国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第6版()
专栏:

  土耳其总统接见我大使
新华社安卡拉10月10日电(记者金必华)土耳其总统凯南·埃夫伦今天在总统府接见即将离任的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周觉时表示,希望增加土中两国部长级和总理级政府官员之间的互访。
埃夫伦说,他高兴和满意地看到土中友好关系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稳固的发展。他希望进一步发展和加强这种友好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他要求周觉大使转达他个人对中国领导人的最良好的祝愿。周觉大使将于本月16日离任回国。


第6版()
专栏:

  何康部长访问伊朗
新华社德黑兰10月11日电 (记者帅鹏)中国农业部长何康应伊朗农业部长阿巴斯·阿里·扎利的邀请于今晚抵达这里,对伊朗进行为期五天的访问。
在访问期间,何康部长将与伊朗政府官员就两国的农业合作以及其它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举行会谈。
何康部长及其一行到达这里时,伊朗建设圣战部长比坚·赞盖内赫到机场迎接(伊农业部长扎利目前不在德黑兰)。中国驻伊朗大使樊作楷等也到机场迎接。


第6版()
专栏:

  我大使宴请赤几总统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消息:中国驻赤道几内亚大使刘芳圃,10月6日在使馆宴请不久前访华归来的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及其随行人员。
奥比昂总统从8月13日至21日对我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


第6版()
专栏:

  约埃公报强调支持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利
  穆巴拉克说埃及的战略目标是完成中东和平进程
新华社安曼10月11日电 约旦和埃及在今天发表的一项新闻公报中强调,双方将支持为对付巴勒斯坦问题所面临的严重困难和为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包括自决权在内的一切合法权利所作出的联合努力。
这项公报是在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结束对约旦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时发表的。
公报认为,埃及和约旦这次兄弟般的会晤正在开始产生建设性的作用,它必将对阿拉伯团结发挥积极有效的影响。
公报在赞扬约旦同埃及复交时指出,它对统一阿拉伯队伍、加强阿拉伯团结和为阿拉伯民族谋福利等方面十分重要。
公报还表示要推动阿拉伯声援活动,来帮助黎巴嫩解决内部问题、结束外国占领和恢复自己的领土主权。公报还表示支持同伊朗交战的伊拉克。
关于双边关系,公报说,双方同意组成由两国总理(首相)主持的联合高级委员会。双方还批准了在各方面的合作纲领,将成立专门委员会来研究合作的范围与扩大合作的手段,以便使双方都从合作中得到益处。
据新华社开罗10月11日电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今天在这里说,埃及的战略目标是采取各种办法来完成中东的和平进程。
穆巴拉克在结束对约旦进行三天的正式访问后今天上午乘专机返回开罗。他在机场对记者发表谈话说:“我们愿意通过各种途径来达到这个目标。”在谈到戴维营协议问题时,穆巴拉克说:“我们不要求别人承认这一协议。这一问题应由我们自己来处理。埃及和约旦恢复外交关系并不意味着我们硬要他们接受这一协议。”


第6版()
专栏:

  德奎利亚尔建议由联合国部队和黎军接管以占领区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10日在联合国向安理会提出的报告中,建议由联合国部队和黎巴嫩军队接管黎巴嫩境内的以色列军队占领区。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目前的留驻期限将在10月19日期满。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建议把该部队的留驻期限再延长六个月,同时把它所管的范围扩大到以色列军队撤出地区。
佩雷斯·德奎利亚尔还提出,在以色列人撤离的地区临时部署由黎巴嫩军队和保安部队组成的部队。
另据报道,正在美国访问的以色列总理希蒙·佩雷斯10日在华盛顿对美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记者说,他的政府将在三至四个星期内作出撤军的决定。如果联合国部队接管以色列军队在黎巴嫩驻扎的地区(指贝卡谷地),以色列就可以在六至九个月内完成从黎巴嫩撤军。


第6版()
专栏:

  巴希望恢复巴印友好合作条约谈判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据报道,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11日在卡拉奇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印度应该回答巴基斯坦的和平倡议,而不要反复地说印度面临侵略”。
同一天,巴基斯坦外长也对记者说,巴印关系恶化了,但他希望已陷于僵局的关于签订巴印友好合作条约的谈判能在印度大选后得以恢复。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印度总理英·甘地在9日的一次讲话中,曾不指名地说,印度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战争威胁。她11日在新德里举行的印度军事指挥官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印度对可能来自巴基斯坦的“核威胁”感到不安。她认为,巴基斯坦的核计划构成了该地区的一个安全问题。


第6版()
专栏:

  泰国炳总理病愈出院
新华社曼谷10月12日电 泰国政府发言人代隆·苏万纳吉里今天宣布,泰国总理炳·廷素拉暖经过两星期的住院检查和治疗以后,于今天出院。
这位发言人说,炳总理出院后暂时回家休息,休息期间每天将处理一些政府事务工作。
六十四岁的炳总理因患肺炎于9月29日住院治疗。


第6版()
专栏:

  圣保罗印象
  本报记者 朱满庭
去圣保罗之前,不少巴西朋友就对我们说,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工业城市,那里简直是另外一个世界。我们到圣保罗之后,才明白这话并非夸张。圣保罗这个南美大工业都会果然气势非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领略到近二、三十年间巴西经济的高速发展。
圣保罗之大,早有所闻。实地一见,仍不免使人惊叹。飞临圣保罗上空,下面是一片楼宇的海洋。下了飞机,刚出机场就仿佛已经置身于闹市之中。在去市中心的路上,密集的高大建筑犹如森林中的树木那样,争着向空中发展。纵横交叉的高速公路夹在这些高楼大厦之间,显得有些狭窄。我们的车子随着车流,时而驶上高架公路,时而进入地下隧道。结构各不相同的立体交叉桥每隔几百米就是一处,真是危楼摩天,复道行空,使人强烈地感到这座大城市的紧张节奏和喧闹气息,确与首都巴西利亚那种宽敞整齐、清新恬静的格调大不一样。
圣保罗位于巴西东南部,与故都里约热内卢和米纳斯吉拉斯州首府贝洛奥里藏特成鼎足之势,构成巴西最发达的工业三角区。三市之中,又以圣保罗地区的工业最为集中。目前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8%。参观中,我们发现,殖民时代留下的老式建筑并不多,绝大部分建筑都比较新。巴西朋友告诉我们,圣保罗的发展主要是战后几十年间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她又是个年青的城市。她的发展可说是巴西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九世纪后半叶,巴西的咖啡种植业在圣保罗州发展起来,咖啡种植业给圣保罗带来了大量的欧洲移民,为圣保罗后来向其它经济领域的开拓积蓄了资金,其外港圣多斯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咖啡输出地。四、五十年代,巴西开始实行以“进口替代”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化进程,日用消费品、纺织工业在圣保罗建立起来。六十年代之后,巴西大力引进和发展汽车制造业,使圣保罗成了巴西最大的汽车产地和消费市场。仅我们所见,美国的福特、西德的大众、意大利的菲亚特、日本的丰田等著名汽车厂商都在圣保罗建有分厂。目前在全市注册的汽车达二百万辆之多。我们下榻的旅馆对面有一座四十多层的大厦,下面的九层都是汽车停车场。圣保罗正是在这近二十多年时间里在汽车制造业的带动下形成了大起飞。
我们在圣保罗的两天恰逢周末,参观很不好安排。蒙主人的热情联系,我们参观了一家钢铁公司。去参观时,天已黑了,汽车一直在市区内的街道上行驶。当我们看到钢铁厂烟筒中喷出的通红火光时,才知道已经到了厂门口,接待我们参观的是一位原籍日本的巴西工程师,现主管全厂生产。他告诉我们,在四十年代,当工厂建起第一座高炉时,厂区四周还是一片荒野。而今,工厂已被急剧扩展的城市包围起来。现在工厂已没有向外扩大的余地,今后只能在提高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上做文章了。
第二天,陪同我们的巴西朋友安排我们去圣多斯港参观。为了让我们顺便多看看圣保罗市郊,去的时候他们特地选择了略为绕远的一条路。驶出南郊,工厂多了起来,其中最显眼的就是汽车制造厂。此外,纺织、食品加工、机器制造、大型油库,也到处可见。在这些工厂的周围则是一批小市镇,这些市镇首尾相接,连成一片。在去圣多斯的一百多公里的路上,除了穿过一道翠绿的山岗外,已经基本看不到农村景象了。与圣保罗市区不同的是,路两边大都是高低起伏的丘陵,而在漫山遍野的房子中很少有楼房。有些山坡上的房屋十分简陋,那便是巴西人称之为“法维拉”的贫民区。圣保罗和其它拉美城市一样,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遇到了大量农村人口流入的问题。据圣保罗市政当局提供的材料,到1983年,这类贫民区已达一千多个,比1970年增长了一倍。在贫民区居住的人口高达四十多万人。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加速了圣保罗的发展,但也造成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圣多斯是圣保罗的外港。港口长十八公里,有六十个泊位,可以停靠四、五万吨级的货轮。以往这里运出的主要是咖啡。我们所到的码头则是一个每小时有六十万公斤装船能力的散装饲料专用码头,专门装运一种主要用橘子皮加工成的混合颗粒饲料。看来,这是巴西在出口多样化方面作出的一个努力。
圣多斯有大片美丽诱人的海滩,是圣保罗人渡假的主要场所。随着圣保罗的发展,这个海港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变。过去荒凉的海滩边上,一排排崭新整齐的楼房拔地而起,整个港湾显得生气勃勃。
我们在圣保罗的时间太短了,来不及对她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但从这种浮光掠影式的参观中,我们也初步看到了巴西在发展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当前,巴西在经济方面遇到不小的困难。但有了这么一个基础,巴西经济发展的前景将是很可观的。(附图片)
  巴西和南美洲最大城市圣保罗一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