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在新形势面前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侧记
本报记者 李克林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人们一个新鲜感觉是,这次会与以往历届农村会议都不大相同。会议不仅讨论农村本身的问题,还涉及许多专业的问题:交通运输,财贸信贷,工商管理,供销合作,农村工业,还有小城镇建设,等等。这哪里象农村会议?好象是工交财贸会。是的,如今的农业,已不再象往昔那样,只讨论粮食、棉花等单一的种植业,也不象几年前那样争论大包干是否是社会主义,而是跨出农业的范围,涉及很多方面,进入了国民经济的大体系了。这个明显的变化,标志着农村伟大变革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反映了联产承包制全面落实后农村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新形势。这个历史转折提出了大量的新问题,要求党和政府给予解答。在大会中进行的各种专业性会议,正是解决商品生产发展中的各种新问题的。这是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运用群众路线,引导亿万农民向着新的高度迈进的又一次重要会议。
谁适应谁?
会上围绕农村商品生产发展问题,讨论热烈,思想活跃,各地代表从当地实际出发,提出各种意见和看法。从根本上说,就是在新形势面前领导者应有的态度,面对商品生产迅速发展的新局面,是支持、促进,还是限制、阻碍?道理上似乎明白易懂,实际上却是矛盾重重,有些同志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用旧的框框限制群众,要群众适应既定的框框,而不是去适应群众。这种状况不及时改变,必然抑制生产力的发展。从会上反映的大量情况可以看出,“左”的思想残余,还在不少环节上束缚着群众手脚。特别是流通环节更为突出。
这种种矛盾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记者参加一个有关社员个人购买汽车等农机具的讨论会,有些争论听来很有意思。会上管理交通的同志,以种种实例以至照片数字,说明个体运输户造成事故的严重;而另一位代表反问:你国营汽车出的事故少吗?是培训司机,加强管理,帮助他们减少事故,还是单纯指责他们?商品生产要交换,要流通,国营运输能力无法适应群众的迫切要求,政策允许农民个人购买汽车机具进入流通领域,从事正常的贩运活动。这是个好事呢,还是坏事?是支持他们呢,还是多方卡他们?当然,对盲目发展的也要加强管理。这里有个看法和态度问题。
江苏的代表讲的个体户送鸡下江南的景况,很是动人。去年秋季海安一带有百万多只公鸡要出售,当地销不了,国家收不了,收了也运不了。一批运销专业户,骑上自行车,浩浩荡荡跨过长江大桥,把活鸡送到南京。不用汽油,不用装卸,活跃了市场,城乡两利。这样的好事还可举出许多。为什么有少数同志,总是顾虑重重,不敢放手,使得产品难以变为商品。农副产品中特别是大量的活鲜东西,国营单位运不了,市场又需要,许多运销专业户应运而生。这对满足城乡需要,解决买难卖难问题有很大作用。总的说这些户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应该支持他们还是关卡重重限制他们,是个现实而又复杂的问题。
河南代表说:“谁适应谁”?这是当前农村商品生产大发展必需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当前我们的干部,思想和工作都还不大适应这个迅速到来的新变化。武陟县委书记说的很有意思,他说:“我们过去是穷惯了,统惯了,刚富一点就没法了。对商品生产既无知又无能,现在不从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来个大转变,就难以开创新局面”。确实,过去穷惯了,每年都是两眼盯着耕地,一心想着肚皮,当书记主要是当的“粮食书记”,每年为温饱奔走,哪懂什么商品经济?统惯了,刚活一点就没法了。长期靠行政命令办事,靠管卡压过日子,统一集中,吃大锅饭,搞了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习惯。现在放宽搞活,农村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层次,多条流通渠道,领导如何适应这种“三多”的形势?改变传统观念,对许多干部还是个新课题。
在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焕发的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大量涌现的“两户一体”,正为商品生产的发展开拓着道路,这是我们多年来向往和追求的局面。不少代表都说,对我们千方百计呼唤出来的这种创造力,应当十分珍惜和爱护它,而不能去挫伤它。
深入改革
如何深入改革以适应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要求,有认识问题,也有具体问题,更多的是管理体制问题。不少代表反映,过去包产到户只在大队范围之内搞改革,现在发展商品,一动就牵涉四面八方,供销、运输、信息、各项服务,各个系统,你动我不动就干不成,一环卡死,全局难行。大家普遍要求经济体制要有深入一步的改革。广东一位同志的发言是有代表性的,他说:“不怕出钱出力,就怕五花大绑。”商品生产愈发展,越要求政策放宽,给下边更大的灵活性。这涉及如何正确处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关系这样的大问题,是深入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一篇大文章,有些还没破题呢!
华东、中南一些商品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代表们反映,近几年党的政策不断放宽,允许农民进入市场,搞长途贩运等等,但现行的管理体制、办法在不少方面还跟不上,不懂怎么管,也不会管。如有的个体户盈利多了,愿意纳点税,但因政策不明确,哪个部门也不敢收。相反,有些地方又多收,乱收,层层收。有些小商贩觉得无利可图,就交证不干了。河南武陟县的商贩已有三分之一约二百多户交了营业证。有的同志反映,我们现行的一些经济管理制度,有些还是五十年代初期统购统销开始的一套,虽然几经改变,不适应商品生产要求的情况还有不少。当前一些开发性承包特别重要,劳力、资源、资金等如何结合?哪些允许哪些不准?有人怕戴资本主义帽子,不敢放手干;有些因管理过死,想干也干不成,虽有好势头也得不到发展,这对国家对个人都是不利的。
当前商品生产的发展出现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方面是旧的管理体制有些仍然束缚着新兴的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各项服务跟不上前进的脚步;农民自己按照自己的要求,联合、协作,自我服务,出现了商品经济系列化的趋势。浙江温州地委狄同志,谈到他们地区在家庭副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的情况,真是引人入胜。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小,效益大,从生产到流通分工很细。如永嘉县桥头镇的钮扣市场,拥有600多个采购员,批发给几百户摊商,再批发给二三千个推销员,一直联系到全国一些服装厂或百货店,小小钮扣遍布全国。狄同志说,原来我们也有些怀疑,可是下去一看,你没理由不支持他们:不要国家投资,全靠自力更生,原料废物利用,安排大批剩余劳力就业,上缴国家大批税款。分明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的新创造,和资本主义沾不上边。有个别不守规矩的人,也不影响主流,有什么理由歧视他们呢!
当前商品生产的发展,还有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农民由分散经营到要求联合协作,希望领导帮助解决一家一户难于解决的困难。他们欢迎的是服务,怕的是管死,农民怕“统”回到大锅饭,同时又希望领导帮助他们发展商品生产。这正是把分散的家庭经济引向合作经济和国家计划经济轨道的好势头,我们应当因势利导,顺应经济规律,满足群众要求。河南的同志说,过去农民是“抢财神”(请科技人员),今年又到处“找婆婆”。想协作联合,不知该谁管。江苏一些同志反映:大批联合体、协作组出现了,“下边儿孙满堂,上边没爹没娘”,他们迫切希望有人来领导,为他们服务。究竟哪个机构管呢?农民怕统的太死,但又希望得到扶持。这看来是个矛盾现象,实际上是必然的趋势。商品生产冲击着自然经济,也冲击着国家旧的管理体制。当前,三级经济有些已经解体,多层次、社会化的生产服务,已在一些地方初步形成,这一新型的经济网络,上联国家经济,下联千家万户,又统又分,又小又大,形成了双层的经营结构,合作经济的多种形式,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农业,轮廓日益清晰可见。这是继前段经营方式调整,打破大锅饭之后又一深刻的改革,这个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已越出农业经济内部,涉及其他的结合部门了,把改革深入下去,使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生产必将有新发展。
潜力何在?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潜力还有多大?前进的动力又在哪里?责任制的稳定完善还有些什么内容?弄清这些问题对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明确前进目标十分重要。安徽的同志说,大包干初期,有人说“一年增、二年平、三年就不成”,现在五年过去了,发展势头还是很好,特别是“两户”的出现,在生产的深度和广度上又开拓出新的局面。这是责任制在完善中的延伸,在稳定中的发展,农村两户大量出现后,分工在发展,交换在增加,商品生产发展迅速。滁县地区的“两户”,不到一年就增加一倍,生产日益趋向专业化、社会化,在“两户”的吸引下,前进的动力有增无减。
讨论中不少同志都有这样的看法,几年前大包干给了农民生产的自主权,调动了积极性,现在继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广大农民又在开动脑筋发展商品生产。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发展起的“两户”,是当前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发展商品生产的骨干。这批先进力量,在不同的地区,正在发挥着共同的作用:他们把当地的资源变成产品,又把产品变成商品,为社会提供出大量的财富。充分发挥“两户”的骨干、带头作用,广大农民就会跟随他们跨进商品生产的行列,从中找到新的动力,进一步发挥劳动的潜力和自然的潜力。
当前如何正确对待“两户”,这问题在一些地方并未很好解决。陕西的代表谈到,他们那里有不少干部,抓“两户”不大胆,看“两户”不顺眼,“两户”自己也怕不保险。山西代表反映,过去长期批判“庄稼搅买卖”,“弃农经商”,不少人对“商”印象不佳,以为“凡商必奸”,经商是歪门邪道。至今一些干部仍以“左”的观点对待两户,以自然经济的观点和习惯对待商品生产。这就使得他们在发展商品生产上犹豫观望,徘徊不前。本来我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就是很艰难的,“两户”的发展也还只是开始,如果发展不顺利,他就会退回到自己的老窝去,过自给自足的日子。广东的同志说得好,农民有勤劳致富的强烈愿望,这是发展商品生产的动力;但也有安于小日子的小农心理,怕冒风险。他们对待商品生产的态度是:“穿着棉袄找皮袄,找不到皮袄穿棉袄”。如果不支持他们发展,帮助他们突破障碍,就会延缓“两个转化”的进程,对整个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提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加强自觉性,当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经过几年实践,大家深刻体会到,联产承包制不是解决温饱的权宜之计,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改革。当前只是有了个好起点,以为包了之后就万事大吉了,这种看法是短视的。当前家庭承包制本身的完善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如土地的调整,合同的制订,等等,在生产的广度深度上还大有文章,仅安徽滁县地区就有一百多万亩荒山荒滩,近二百万亩水塘水面有待开发利用。政策对头,引导得法,大批山产水产就会变为商品,而大量的完善工作还在于从各方面为商品生产服务。加强领导,改进管理,破除障碍,促进发展。我们的同志过去有管死的经验,但无管活的办法。群众要求我们,既要管好,又别管死。有些代表介绍了他们初步摸索的经验。如农工商联合服务公司等,河南的“经联社”也为不少农民所欢迎。
代表们一致认为,我国资源丰富,劳力充裕,人才辈出,在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这众多的生产要素正以各种方式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生产力。只要党的政策进一步放宽搞活,商品生产的大规模发展,就会为广大农民继续前进提供新的动力。河南一位代表说,现在的农民可不象过去那样光种好地就算,他们白天干一天,晚上想半夜,想怎么才能尽快地勤劳致富?“庄稼人”登上商品生产的舞台,在党的政策指引下,他们将会演出多少有声有色的戏剧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在联产承包制基础上,植根于千家万户之中,成长于广阔大地之间,阳光普照,根深叶茂,它必将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参天大树。放眼未来,大家充满信心。


第2版()
专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1984年国库券条例
第一条 为了适当集中各方面的财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定发行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
第二条 国库券的发行对象是:国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农村富裕社队;城乡人民个人。
第三条 国库券发行的数额由国务院确定,并从当年1月1日开始发行。交款期限,单位交款6月30日结束,个人交款9月30日结束。
第四条 国库券的利率,单位购买的,年息定为4%;个人购买的,年息定为8%。
国库券计息,一律从当年7月1日算起,提前交款的不贴息。
国库券利息在偿还本金时一次付给,不计复利。
第五条 国库券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单位购买的,发给国库券收据,可以记名,可以挂失;个人购买的,发给国库券。国库券票面额,分为5元、10元、50元和100元四种。
第六条 国库券的还本付息,自发行后的第六年起办理。个人购买的,一次抽签,按发行额分五年作五次偿还,每次偿还总额的20%;单位购买的,不举行抽签,按单位购买总额平均分五年作五次偿还。
第七条 国库券的发行和还本付息事宜,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所属机构办理。
第八条 国库券筹集的资金,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综合平衡的需要,统一安排使用。
第九条 国库券不得当作货币流通,不得自由买卖。
第十条 伪造国库券或破坏国库券信用者,依法惩处。
第十一条 国库券条例的解释,授权财政部办理。


第2版()
专栏:

如何看待先富起来的农民
——关于“进一步发展农村商品生产” 的论讨
农村先富起来的是哪些人?
山西省雁北地区行政公署专员 阎赞尧
有人认为现在农村先富起来的,大都是些“不三不四”、“不清不白”、“不伦不类”的人,他们生财之方不正,聚财之道不纯,于国于民不利。说他们得了“不义之财”,经济上不过硬;历史上犯过错误或出身不好,政治上不过硬。因而,有的基层干部不敢大胆支持先富起来的农民,主张既不反对,也不引导,让它自生自长。究竟农村先富起来的是哪些人呢?前些日子,我对山西省应县专业户、重点户的组成结构和致富途径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先富起来的人,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大队、生产队干部或者当过干部的社员。他们具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对党的政策特别敏感,接受快,动手早,成了农村较早的富裕户。这部分人约占全县专业户、重点户的43%多。臧寨公社肖寨大队有一个由11户组成的运输联营社,11个户主中,有8人是现任干部或曾当过干部。杏寨公社19个大队,有24名支部书记、主任和大队会计带头成了劳动致富户。该公社的大西头大队党支部书记赵太家,前年带头承包没人包的中下等地115亩,产甜菜109吨,成为全县产甜菜最多的专业户。
二、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这部分人约占全县专业户、重点户的9%。他们大都是有经工、经商经验的明白人,采用的技术是传统的手工艺和现代的科学技术。大临河公社北小寨大队社员张山奇,从十五岁开始学榨油,先后在应县、浑源两县九个公社当过榨油师傅,已有36年的榨油历史,学得一手榨油好技术。过去,他只能偷偷摸摸地到外地当榨油师傅,有手艺使不出来。三中全会后,他办起了油坊,前年仅榨油一项就收入9,800元。南马庄公社魏庄大队社员邢志全有电焊、修理、翻砂、钳工等技术,他办起家庭小工厂后,先后为4个县8个公社30多个大队的社员修理汽车和拖拉机,修理犁、耧等中小农具,安装“土暖气”,年均收入3,000元。
三、回乡知识青年和复员退伍军人。这部分人约占全县专业户、重点户的42%。他们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对新事物敏感,眼界开阔,接受政策和科学技术快。城关公社龙泉大队回乡知识青年刘建艮,今年只有21岁。去年初,他从报纸上看到外地青年靠种蘑菇致富的消息,自费200元到河北省晋县参加栽培技术训练班,结业时,他的考试成绩为全班第一。回来后,他试种的一百方蘑菇,共产3,000多斤,收入1,800元。杏寨公社大西头大队复员退伍军人赵弟君,1976年复员回乡务农,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三口之家年纯收入曾达6,000多元。
四、会盘算,善经营,有胆识的农民。这部分人约占全县专业户、重点户的5%。他们经过风雨,见过世面,阅历较深,搞多种经营行动快,富得快。大黄巍公社张坊大队社员张正贵,解放前当过长工,跑过买卖,在农村是个有胆识、会经营、交游广的人。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彻底打碎了束缚手脚的桎梏,他在种好承包地的同时,拴起了皮车,承包了大队的油坊、盐坊,办起了豆腐坊,买回了奶牛,饲养大牲畜14头,猪28口,家大业大,去年总收入达3.5万多元。
五、历史上有过这样那样问题,但有经营管理经验的人。这部分人约占全县专业户、重点户的1%。大黄巍公社东辛寨大队社员李思义,是个富农的子弟。爷爷在世剥削农民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几岁的娃娃,过去一直背着出身不好的包袱。前两年社员们选他当了生产队长。1981年实行生产责任制第一年,他积极向国家出售粮油,被评为县劳模。后来,他一手抓粮食和油料作物,一手抓家庭养殖,带头买了六头奶牛,成为全县第一个养奶牛专业户,全年纯收入8,000元。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先富起来的大都是一些有文化、有手艺、有经济头脑、有社会门路的“能人”。党员、干部、回乡知识青年、能工巧匠,是专业户、重点户的主体。说当前农村先富起来的是投机倒把分子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那么,为什么有人说当前农村先富起来的是些“不三不四”的人呢?因为他们中间相当一部分人在十年动乱中曾被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被割过“尾巴”,一段时期被弄得名声狼藉,抬不起头来。现在这些人重振家业,勤劳致富,有些人在感情上还转不过来,看不顺眼,往往把他们列入“另册”;对那些原来是老老实实的农民,土生土长的专业户、重点户一般能看惯,也支持,能列入“正册”。“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当前我们必须为一些在十年动乱中受过迫害打击的能人,昭雪“沉冤”,方能以正视听。由此看来,如何看待当前农村先富起来的人,是振兴农村经济,进一步开创农村新局面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我们重新评价当代农民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2版()
专栏:

靠运销致富同样光荣
河北省廊坊市政府 李继光 张殿英
《人民日报》开辟《关于“进一步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讨论》专栏,首先讨论如何看待先富起来的农民的问题,这很有必要。
就我市农村的情况看,同是看先富起来的农民,群众对搞种植、养殖和加工业而勤劳致富的人,一般没有非议,有的还明里暗里地向他们学习致富的经验,但对那些靠搞运销致富的人,议论就比较多,认为他们“弃农经商”,“走邪门歪道”,赚的钱“来路不正”……风言风语无形中给了搞运销的人不少压力,使他们不敢理直气壮地致富。有些人搞上一阵子,听到一些议论,就不干了。看来,对那些搞运销致富的人也有个端正认识,多加鼓励和支持的问题。
其实,那些搞运销的人是商品生产专业户、重点户不可缺少的帮手。我市农村养鸡专业户有1,400多个,有些户每天出蛋四五十斤,靠自己赶集销售,劳力往往安排不过来;由运销户定期上门收蛋,负责销售,去年农村运销户推销鲜蛋780多万斤。显然,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弃农经商,专门推销鲜蛋,势必积压几百万斤鸡蛋。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生产怎么能继续进行下去呢?万庄公社有671个种菜专业户,年产黄韭200万斤,这种蔬菜不耐贮存,人称“隔夜愁”,运销户用自行车串乡收购,及时运销,使黄韭基本无积压。运销黄韭也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怎么能随便说他们赚的钱“来路不正”呢?
在从事运销业的农民中,确有少数人有抬价抢购,掺杂使假,偷税漏税等行为,但这是很少数人。我们不能因此把整个运销户的积极作用都否定掉,那样做对农村专业分工和商品生产是不利的。
今天的两篇讨论稿值得一读。为了把“如何看待先富起来的农民”这个问题讨论好,到下边作些实地调查,看来很有必要。有些人指责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如何如何,他们往往手头并无确实的材料,只是人云亦云。老说人家“发了财”,人家究竟是怎样发的财,却一概不知道。下去认真作一番深入的调查研究,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正确的答案就可能找到了。
编 者


第2版()
专栏:编读往来

正确对待报社批评
《人民日报》11月6日刊登王俊海同志批评我店服务态度差的来信后,我们立即开会讨论。王俊海同志反映情况属实,对我们的批评是正确的、诚恳的。
我们准备上门向王俊海同志赔礼道歉,但不知该同志的工作单位,请编辑同志转达我们的歉意。
太原市亨得利
钟表店
编 者:太原市亨得利钟表店对待读者批评的认真态度很好。在报纸上开展批评,是党报的传统,也是体现党报战斗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过去,有些批评稿件刊出后,被批评者及时作出反应,也有的往往置之不理,批评得对不对?如何改?没有下文,群众不满意。
顺告:王俊海的地址是:山西省晋中军分区政治部


第2版()
专栏:

我国目前最大的涤纶厂——新会涤纶厂,最近在广东省新会县建成。该厂年产涤纶长丝5,000吨,是新会县与香港永新公司以补偿贸易方式合作兴建的。新华社记者 黄鉴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