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夏禹龙 刘吉 姚昆田
教育问题渊源久矣!教育问题议论多矣!前不久,邓小平同志在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十分精辟地为开创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教育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我们在此谈点学习中的粗浅体会。
面向现代化
早在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邓小平文选》第37页)邓小平同志这里讲的人才,是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社会要现代化,首先必须要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之后,都急切寻求实现现代化。有的国家虽然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结果往往收效甚微,浪费了大量财力物力。因为仅有先进的设备仪器、技术资料和管理方法,而没有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去掌握、去运用,一切也是徒然。我国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举世无匹的人力资源。但是,十亿人口中有八亿是农民;就是工人阶级中,受过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仅占2,000万;而这2,000万知识分子,也还不能说都是充分掌握了现代知识的。“人才难得”,确已成为我国经济振兴的“瓶颈”。现代化事业要求掌握现代知识的人。我国教育的任务应该是培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劳动者。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
现代化的教育首先必须有现代化的内容。这不仅是指教材必须反映现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就,使我们的劳动预备军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而且是指我们的教学要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社会主义大经济的要求。大生产、大经济一方面是高度的专业分工,产业和学科门类越来越多,一个人最多只能精通一两门以至二三门类,成为这些门类的专才。另一方面,社会化的大生产、大经济又是高度综合化的,这就需要一大批知识面广、能综合各类知识的博才。不论是专才还是博才,都需要在青少年时代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在我们的小学、初中教育中就不应有什么主课和副课之分,各门课程都应该是作为现代社会的人所必备的起码知识;我们的大学也应该是通才教育,把主要力量放在掌握基础学科上。有了坚实的基础,劳动预备军走出学校后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较快地在各自的劳动岗位上成为各个门类的专才或博才,并且,还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大大减少“学非所用”的弊病。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分得太细,造成学生知识面太窄,这是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悖的。不仅如此,现代教育更重要的任务还在于培育我们的劳动者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思维和素质。它包括创新精神、系统观念、综合能力等等。这些科学思维和素质是一个现代社会的人在不同岗位上进行有效的创造性劳动所必须具有的前提。
现代化的教育还必须有现代化的教育方式,这不仅是指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发展电化教育之类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而且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改革教育方法。例如,现代脑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迅速,对人脑的机制和发展了解得更多了,现代教育就应该吸收这些科学成果。从纵向看,人脑从母胎里就开始发育,在童年时代发展最为迅速,因此,现代教育要特别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直至胎教;在少年时代,脑的记忆和感知功能好,因此,除了注意启发诱导外,应该重视背诵和形象化教育;在青年时代,随着脑的发育,理解能力日益增强,因此,要更加重视启发式教育。从横向看,人脑个体有差异,不仅有智力高低的差异,而且有智力方向的差异,有的善于形象思维,有的擅长逻辑思维等等,因此,现代教育应该越来越重视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发展劳动预备军的个性,注意因材施教。
现代化的教育,归根结底,要有掌握现代知识的教师。现代教育者必须先受现代化教育。因此,现代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师资培育。要大力发展师范教育,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要把最优秀的毕业生派到教育岗位上去。应该提倡优秀的科学家到学校兼课,为青年一代“传业、授道、解惑”。不仅如此,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还要不断更新知识,以提高教学质量。更新知识的最有效办法就是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师要开展自己专业学科的科学研究,各类教师都要重视教育学的科学研究。总之,现代教育日益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成为一个有机体,这是一股巨大的潮流。
面向世界
当今的世界被人们称为一个“迅速缩小的世界”。这是因为通讯、交通日益发达,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所发生的各种信息,都能飞速地传遍全球,彼此无法隔绝。偌大一个地球真的成了个“小小环球”。有人说,西方国家已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或叫做知识、智力社会。他们说,信息社会就是大量生产知识,“知识的生产力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且不论这些说法是否确切,但是,下面这样一种情况,还是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人类的知识在十九世纪是每五十年增加一倍,二十世纪每十年增加一倍,七十年代每五年增加一倍,而目前已到了大约每三年增加一倍。
从教育来看,当今世界各国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几乎都把怎样改革教育作为发展自己国家的一个重要课题来讨论和研究,而且在考察这个重要课题时,总是以面向世界为前提。事实上,当前国际范围内的教育竞争,已经成为各国政治经济斗争的一种重要表现。一些国家为了在各个领域赶上其他国家,往往都要从改革国民教育着手。更不要说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联邦德国都是首先着眼于改革教育来复兴自己的国家了。这些国家在改革教育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强调教育、科学与文化的国际交流。日本文部省在1972年总结他们一百年来国民教育的经验时,就特别强调今后要在国际上通过互相了解和互相促进来发展教育事业,甚至把参与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国际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目标。最近,美国教育界人士还一再指出美国教育面临着新的重大挑战,他们认为,随着工业技术领域中的重大变化,美国的教育制度应该进行同样重大的改革。凡此种种,我们都不能漠然视之。
回过头来看看我国的情况。毛泽东同志早已为我们确定了“洋为中用”的方针,但是,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建国以来的教育工作,除了在一段时间内曾经照搬过苏联的经验以外,对于世界各国的情况和经验很少了解和借鉴。到了十年内乱时期,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更把“左”的一套发展到极端,认为所有外国的东西,不是资本主义的,就是修正主义的,在教育上大力推行愚民政策,使整整一代青年既不知道过去的中国,更不了解现今的世界;既不具备择优去劣的鉴别能力,又丧失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好时光。当然,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情况已经有了根本的转变,但是,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至今还有待于进一步消除。
因此,现在我们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不仅是继承了毛泽东同志的“洋为中用”的理论,而且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建设四化的需要,把教育指导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首先,世界上各种知识从来没有发生过象今天这样急剧的扩增和更新,已如上述。如果我们在教育上不加紧步伐去了解和研究世界各个领域内发展的新情况,那末,我们就会给子孙后代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其次,我们应当肯定,各种知识的成果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有它各自的优秀的东西,不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现在都在迅速地交流、汇合,并互相展开竞争。我们如果再自外于世界,闭目塞听,那末,给整个民族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必然比以往任何时期更为严重。
再次,我们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这是坚定不移的。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相适应,为经济服务。如果我们的教育不面向世界,培育出的人才与国际情况和水平相脱节,那又如何能打开国际市场,胜利地开展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呢?诚然,对外开放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精神污染,对此,第一,我们决不害怕;第二,我们的头脑要保持清醒,不让外来的精神污染自由传播;要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分辨识别能力。
教育要面向世界,就要扩大对各个领域国际知识的传授,使受教育者了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教育要面向世界,还要重视对各国语言的教学,使受教育者掌握学习世界各国知识的有效工具。
教育要面向世界,更要加强教育、文化与科技的国际交流,通过互相了解和互相促进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面向未来
教育要面向未来,这首先是由教育的本性决定的。
教育投资是长期的投资,它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显示需要滞后相当一段时间。一个人从进小学到大学毕业,就得整整十六年;如果再把幼儿园和研究生院算进去,那就超过二十年了。正是这种教育效益显示的滞后性,决定了教育计划安排的超前性。生产是今天,科技是明天,教育是后天。教育总是在为未来培养人才,它所培养的人才应该适应于未来的需要。
现代教育更要面向未来,这是由现代社会的特点决定的。
现代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飞跃发展的社会。一个现代的人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社会演变,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相等于过去人类的几千年。美国广播教学专家希列德指出:如果知识以现有的速度发展的话,那末,今天出生的一个孩子,当他达到五十岁时,他所学的知识将有97%是在他出生后发现的。有鉴于此,现代社会较之发展迟缓的古代社会,面向未来的问题就大大地突出起来了。
正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加速,已经不再能把一个人的生命机械地划分为青年时代的教育期和成年时代的劳动期,终身教育的概念取代了一次教育的概念。我们不应把教育看成某种特定年龄的人的权利或义务,而应该使每个社会成员终身都能受到这样那样的教育。
伴随着教育概念的改变,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既然那种在青年时期受教育、然后用上一辈子的概念已经过时,那末,我们就不能把教育的目的限定在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数量的知识上,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他们的智能,即运用知识的能力上。传统的“仓库理论”把人的大脑仅仅视作“储存知识的仓库”,这种理论显然已经过时了,但在我国还有相当的市场。我们的教师往往习惯于“满堂灌”,而不大重视启发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就是一例。殊不知,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仅是“学到什么”,而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了。
“学会怎样学习”,意味着不是要求受教育的人强记硬背大量的知识内容,而是要求他们具备对知识的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消化能力和系统化能力。
“学会怎样学习”,意味着受过教育的人不是什么都知道,而是知道从哪里很快地和很准确地去找到他所不知道的东西。
对于“学会怎样学习”的重要性,埃德加·富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说得好:“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当前,我国正在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除了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与智育、体育、美育相配合,为培养适合四化需要的、具有高度思想觉悟、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 * *
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必然要面向世界。教育不论是面向现代化,还是面向世界,都是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一代新人,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雄伟大厦。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未来,这就是面向未来的核心与真谛。立足我国国情,实现三个“面向”,这是改革我国教育制度的一条康庄大道!


第5版()
专栏:

“指示”与党风
邓星荣
在党的生活中,遵守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贯彻执行党的决议和指示,是每个党员应尽的职责和必须履行的义务。然而,是不是领导同志的每句话都等于指示呢?这就要作分析。
近日读书,发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今天的中央领导同志,都曾针对“指示”发表过颇耐思索的见解,尤其是党中央还作了决定,发人深省。
早在1962年3月2日,周恩来同志在广州作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就言简意赅地说:
我们到下层单位最怕听“请指示”,个人不可能给指示。
也是1962年,比周恩来同志的讲话晚4天,即3月6日,也是在广州,陈毅同志在《在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既风趣又坦率地说:
我在外交部工作,他们开口闭口要我指示。一个外交部的副部长,他见到我就说:“陈总,请你指示。”
我说:“哎呀,你老兄就是,今天你在我面前‘指示’,‘指示’,哪一天我犯了错误,你首先就会反对我,揭露我哪天讲了什么话,哪天讲了什么话。”(笑声)我说:“我对你的警惕性非常大。”(笑声)我说:“不用什么指示,有事情我们大家商量,都是老同事嘛。你们都是老党员,哪里来的那么多指那么多示!”(笑声)
周恩来同志、陈毅同志的话,除了反映他们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目光深邃、谦虚谨慎的高尚品格外,同时也是对我们党内和革命队伍内部一种庸俗作风的批评。
十年动乱中,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将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摘编成为《毛主席指示》、《最高指示》。他们表面叫嚷“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实际上他们的话才是“一句顶一万句”。
粉碎“四人帮”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逐渐得到恢复。
邓小平同志1979年10月30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说:
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
我们提倡领导者同文艺工作者平等地交换意见。
邓小平同志的讲话虽然没有直接对“指示”二字进行论述,但从他的讲话当中,可以使人亲切地感受到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传统作风和宽阔胸怀。
1980年2月12、13日,胡耀邦同志《在剧本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
我讲点意见,不是什么指示。意见和指示不同。指示是要照办的,意见是可以商量、讨论的。为什么瞎指挥老是纠正不了呢?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有些同志把意见同指示混为一谈了。
我们党在总结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之后,于1978年12月22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上明文规定:
任何负责党员包括中央领导同志的个人意见,不要叫“指示”。
党中央的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我想,在开始全面整党的今天,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这些讲话,把党中央的规定翻出来读一读,大概还是有益的罢。


第5版()
专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常识读本

第三部分 做好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各项工作
第二十章 对生活消费进行科学的指导
第二节 指导生活消费的几项原则(上)
生活消费各项内容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性。我们说社会主义社会有必要和可能对生活消费进行指导,这种指导不应该是随意的,应该是科学的,即要尊重它自身发展的规律性。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重视对生活消费的指导,还一定要努力掌握它的客观规律性,力求进行正确的指导。
消费水平的提高要与生产的发展相适应
“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消费水平主要决定于生产发展水平。当然,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在同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社会主义制度会最大限度地去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当前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和发达国家居民的消费水平相比是比较低的,要想尽快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只有努力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我们在确定消费水平时,不能脱离现实的生产力水平追求水中捞月式的“高消费”,也不应该强调用限制消费来积累资金。只有在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才是正确的方针。
根据国情、国力合理安排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多层次的。
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应是逐步扩大社会公共消费部分的比重。但在当前,则要根据现实情况首先努力提高归个人支配的生活消费。同时尽可能增加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的公共消费。特别是由于教育与科学事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应当保证这部分消费能够得到较快的增加。
居民消费结构与消费品的产品结构是互为因果的。居民消费结构还受人们已有的生活习惯和对消费不断提高的需求的影响,而消费品的产品结构,直接受自然资源与生产能力的限制。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运用现有资源所能生产出来的生活消费资料,是居民个人消费的物质基础。指导居民消费结构的发展不能不考虑这个客观现实。我国虽称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许多种自然资源从它的绝对量来看是很丰富的,但按平均每人的占有量计算还是相当少的。特别是我国可耕地比较少,有广大面积的土地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人均能源水平我们还是很低的。所以对食物和耗费能源多的消费品的消费,应该特别讲求消费中的经济效益,不能采取人均土地比较多、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国家中实行的那种办法。同时,我国人力资源特别丰富,指导居民消费结构和安排消费品的产品结构,也要注意扬长避短,要着重发展有利于开发人力资源的消费领域,在消费结构中增加这方面的比重。
个人消费结构(居民消费结构)中各类消费品内部,又可分为食品消费结构、穿着消费结构、日用品消费结构……等等。按消费需要划分的有生存资料结构、享受资料结构和发展资料结构。
个人消费结构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居民收入水平、人口构成、消费方式以及传统习惯、自然条件、物价影响等。不同的社会制度和阶级有不同的消费结构,但决定消费结构的一般因素是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生活水平有这样一种规律性:生活水平愈低,吃的比重愈大;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吃的比重相对减少,穿着消费方面的比重一般持平,家用耐用消费品、交通、服务费用比重上升,用在文化生活方面的费用也相对增加。总的说,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的比重相对减少,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相对增加,这样的规律性是始终存在的。
我们要研究消费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研究我国消费结构发展的特殊规律,结合我国资源情况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制订出长期和近期的消费结构发展的规划,并据以引导我国消费结构向合理的方向发展。
要十分重视提高消费的经济效益
关于生活消费品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问题,在原则上同其他产品生产中的经济效益问题是没有区别的,在本书第十二章中我们已经讲过了这方面的内容,在本章中就不再考察了。在这里我们只来讨论一下生活消费中的效益问题。
消费效益最终要表现在生活质量上。人们消费一定量的生活资料,但表现在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程度上却大相径庭。同样的生活消费开支,对身心健康,有的益处大,有的益处小,有的甚至有害,如酗酒、吸毒等。同时生活消费的效益,还要表现在劳动者的成长上。
在这里有许多科学问题需要研究。举“吃”这样一种消费来说,与“吃”有关的生活质量,第一是使人体得到营养。在这里有一般的需要,如人按照他的年龄、性别、劳动状况,每天需要摄取含有一定数量的热量的食物,需要一定数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其他人体所需要的元素。摄取的营养物不足就会损害人的健康。在这里也有特殊的需要,一个有肥胖病的人,一个有糖尿病的人,他们所需要的营养物就同普通健康人不同。因此究竟如何吃对健康最为有利,就是一个需要用科学来指导消费生活的事情,而且“吃”除了产生营养方面的效益外,还有一个味美的问题,还有一个方便的问题等等。
关于消费效益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科学问题,它既包括自然科学的问题,也包括经济科学的问题。
消费效益可以分为宏观生活消费的经济效益和微观生活消费的经济效益,也就是从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全社会生活消费中的经济效益和一个家庭或个人生活消费的经济效益。宏观生活消费中的经济效益与微观生活消费中的经济效益,各需要一套研究和计算的方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生活消费进行科学指导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从各方面致力于提高生活消费的经济效益。
本章执笔:庄静 练岑
(原载《经济学周报》第79期)(五十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