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综述

去年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获得新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民族团结》杂志记者张儒、新华社记者陈雁综述:1983年,是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民族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一年。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等去年分别到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川、海南岛和延边等地调查研究和考察工作,对加强民族团结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发表了一系列讲话。中央关于开发大西北的设想,从战略思想上指明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开发方向,得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拥护。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务院各部委为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做了大量工作。国家经委等12个部委曾组成6个调查组,分赴12个自治区和多民族省份调查研究,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曾在广西开会,专门研究了南方山区彝、苗、瑶、布依等少数民族部分群众住房困难的问题。去年底,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会议,专门研究解决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极大地鼓舞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和群众。
1983年,党和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落实。全国新成立了一个自治州、8个自治县,又有262万土家族、苗族、仫佬族、瑶族、侗族人民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截至目前,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区5个,民族自治州31个,民族自治县(旗)78个,民族自治地方总计114个。各级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中的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普遍上升。目前全国已有100多万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各级领导职务,比1978年增长了30%多。西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干部已占干部总数的60%。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和区人民政府的领导成员中,回族干部已达到56%,比1982年增加了13%。
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来抓。去年,内蒙古、宁夏、青海等八个省区相继召开了民族团结表彰大会,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层层评选、表彰民族团结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各族干部群众受到了生动具体的无产阶级民族观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教育,汉族和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成为各族人民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和行动准则。一些地方原来在民族关系上存在的某些实际问题得到了恰当的解决,民族关系显著改善。从1982年以来各地开展的民族团结表彰活动,是建国以来的首创,也是增强民族团结的一种新的好形式。
随着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项政策的落实,内地和边疆、城市和农牧区、汉族和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大批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安心边疆,扎根边疆。据新疆、西藏、青海三省区的统计,去年共有近2,000名内地大专毕业生到这些地区工作。从内地自愿要求去新疆任教的教师达460多人,他们大多数是到新疆落户的,并主动争取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去。
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减免税收、发放扶持资金和低息贷款、照顾民族贸易等一系列特殊政策、措施,使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得以休养生息,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83年,内蒙古自治区在农业总产值,粮、油、甜菜总产量,种树种草面积,财政收入和农牧民收入等五个方面,都创历史最高水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由于粮食连续六年丰收,决定从1983年粮食年度开始不再从内地调粮。宁夏和广西两个自治区也获得了农业的全面丰收。内蒙古巴彦淖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扎鲁特旗、新疆巴楚县等一批民族地区,1983年农业总产值或粮食总产量比1978年翻了一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艺术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各自治区、自治州的首府都建立了群众艺术馆,80%以上民族地区的县(旗)有电影院,少数民族文字出版部门已能用18种少数民族文字出书。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自己的文艺人才,其中不少人还成为蜚声中外的艺术家。
云南、青海、广西、宁夏、新疆、内蒙古等省、自治区民族用品的生产也得到迅速发展,全国生产少数民族用品的工厂去年已经发展到1,000多家,产品的花色品种达到3,000多种。
1983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展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初见成效的一年,援助与被援助的双方都开始受益。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对西藏的重点支援,19个省对新疆的支援,四川四城市对阿坝、凉山、甘孜三州的支援等,都已取得初步成效。1983年,民建等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开展的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技术咨询和智力支边活动向着更广阔的领域深入发展,并取得了新的成绩。经济技术咨询项目达317项,已有1,000多位教师、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智力支边。


第4版()
专栏:

一些回大陆定居的台胞通过“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向台湾亲朋故旧报平安
新华社福州1月29日电 (记者杨和发)春节前夕,一些回到大陆定居的台湾同胞通过设在福建的“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向他们在台湾的亲朋故旧报平安。
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回大陆定居的台湾同胞逐年增多。这些备尝分离之苦、初享团圆之乐的台胞,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时,倍加怀念台湾的亲朋故旧。寄自皖南山城黟县的一份录音谈话,是原台湾《每日新闻》编辑部副主任胡溥元向在台湾的同事叙友情的。胡溥元1981年底回到故乡定居,当地党和政府安排他担任县政协常委,并在去年5月帮助他喜结良缘。他在录音谈话中对台湾的同事说,“在台湾,虽然物质生活还算过得去,但精神寂寞、空虚;回到大陆,甘美的家乡水,熟悉的家乡风情,使我常常陶醉在幸福的欢乐之中。饱尝漂流之苦以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美好的归宿。我恳切地希望台湾的同学、同乡、老上司回到自己的故乡看看,了却怀乡思亲的夙愿。”
两年前回大陆定居的原国民党海军上校、台湾海洋学院副教授罗榕荫,在民革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盼望在台湾的亲朋能够回来欢聚。他向台湾的同事、学生叙述自己的近况后说,大陆和台湾的海军,都是中华民族的海军。但愿早一天能看到他们携起手来,共守我们伟大祖国的神圣海疆。
一些台胞还以回大陆前后的亲身经历,向台湾故旧畅叙衷肠。福建省福州针袜厂职工林永泰,1979年8月回到大陆。回来之前,他对共产党的政策将信将疑,抱着同阔别三十年的妻儿见一面死也无憾的决心回到故乡,可是他回来后,人民政府不但热情接待他,给他安排了适当的工作,还分配给他一套新住宅,使他得以享受夫妻聚首、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他在迎来回大陆后第五个春节的时候,不禁勾起对往年春节孑影相吊的辛酸回忆。他在广播中对台湾好友说:“一年一新春,佳节倍思亲。各位弟兄莫担忧,莫迟疑,早些归来会乡亲。”


第4版()
专栏:

在京少数民族喜迎新春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在京少数民族迎春会今天下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全国政协副主席包尔汉以及在京的少数民族各界知名人士、民族工作者300多人共聚一堂,欢庆新春佳节。
26个身穿民族服装的青年男女满面笑容地站在门口迎接来宾,国家民委主任杨静仁、顾问费孝通以及国家民委的其他负责同志举杯向大家拜年,祝贺春节愉快,合家欢喜,万事如意。
迎春会自始至终洋溢着民族大团结和节日的欢乐气氛。在京的少数民族演员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第4版()
专栏:

九三学社座谈祖国统一大业
许德珩在书面发言中向台湾科学文教界的朋友致以节日问候
新华社北京一月二十八日电 九三学社在京部分中央委员和社员今天举行座谈会,共话祖国统一大业。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许德珩在书面发言中向台湾科学文教界的朋友致以节日问候,并以当年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的身份,欢迎在台湾的黄埔军校校友回大陆参观访问。
许德珩在书面发言中指出,台湾和大陆的科技界、文教界朋友三十多年不能直接进行文化交流,这对于民族、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他认为,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在元旦茶话会上的讲话和赵紫阳总理在访问美国期间所再次阐明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完全符合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国人民利益的。
许德珩希望台湾当局以民族大义为重,与中国共产党携起手来,共同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努力。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茅以升和各方面专家郑作新、胡厚宣、贾兰坡、陈明绍、阴法鲁、范济洲、蒋昌绥等先后发言,表达了海峡两岸骨肉长期分离的痛苦和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周培源主持了座谈会,副主席潘菽、严济慈、孙承佩、郝诒纯参加了座谈。


第4版()
专栏:

台湾渔民董金校伤愈返回台湾
据新华社上海1月29日电 (记者邬鸣飞)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治伤的台湾省基隆港渔轮“福盛”号大副董金校,今天下午伤愈出院,晚上六时乘“福盛”号离开上海,回台湾与亲人团聚。


第4版()
专栏:

吴学谦同芬兰外长韦于吕宁会谈
据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今天同芬兰外交部长帕沃·韦于吕宁举行了会谈。据悉,双方在会谈中对中芬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表示满意。吴学谦已接受韦于吕宁要他到芬兰访问的邀请。吴学谦和韦于吕宁在会谈中分别表示,采取各种方式扩大两国在各个领域中的交流和合作。两国外长还就欧洲形势和裁军等国际问题交换了看法。
吴学谦说,中国对两个超级大国围绕中程导弹出现的紧张对峙感到严重关切。中国认为,各爱好和平国家应当要求两个超级大国停止核军备竞赛,希望他们在谈判中表现出诚意,达成大幅度裁减核武器协议。
韦于吕宁说,芬兰支持一切裁军建议。我们主张各国在任何情况下不使用核武器。在这个问题上,超级大国负有重要责任。
会谈中,吴学谦向韦于吕宁介绍了中国对当前国际形势总的看法以及中国的对外政策。
芬兰方面参加会谈的有:驻中国大使苏奥梅拉,外交部政治司司长塞博·毕耶蒂宁,外交部商务司司长巴乌里·奥巴斯等。中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外交部部长助理周南、驻芬兰大使孙盛渭。


第4版()
专栏:

张劲夫陈慕华分别会见芬兰外长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国务委员兼国家经委主任张劲夫、国务委员兼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陈慕华,今天先后会见了芬兰外交部长帕沃·韦于吕宁一行。双方就两国扩大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途径交换了意见。


第4版()
专栏:

济南部队原副司令员
陈庆先逝世
新华社济南1月29日电济南部队原副司令员陈庆先因病于1984年1月19日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陈庆先同志追悼大会1月26日在济南举行。刘伯承、方毅、杨得志、秦基伟、陈丕显、王平、姬鹏飞、粟裕、叶飞、张劲夫、张爱萍等以及军委三总部送了花圈。济南部队,山东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出席了追悼大会。济南部队司令员饶守坤同志致悼词。
悼词说,陈庆先是湖北省黄陂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连长、县委书记、甘肃省委组织部长兼回民独立师政委、旅长兼分区司令员、军长、军事学院副院长、济南部队副司令员等职,1982年离职休息。
悼词说,陈庆先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我军的优秀指挥员,中国人民的好战士。在半个多世纪的战斗岁月里,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坚持淮南津浦路西地区斗争,解放战争中参加了淮海、渡江和解放上海等著名战役。建国后,他长期从事军事教研工作,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培养人才。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附图片)


第4版()
专栏:今日台湾

林仙保在“省政总质询”中指出
台湾当前亟待解决五大问题
本报讯 据《台湾新生报》报道,台湾省“议员”林仙保日前在台“省政总质询”中,提出了当前台湾的五个“最大问题”:最密的人口、最乱的交通、最脏的环境、最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最没公德心的德性。
林仙保说,最密的人口,是指台湾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而且都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几个城市中。如再不予以控制,就好象一颗定时炸弹,“随时有爆炸的可能”。
最乱的交通,实在叫人看了害怕,而造成交通混乱的因素很多,如道路建设、车辆品质、司机技术等。
最脏的环境,即指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垃圾处理等公害问题。而“政府”处理时缺乏魄力,并以“法令约束力薄弱”为由敷衍塞责,因此无法取缔污染源。
最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是指台湾部分富人吃的、穿的均极尽奢侈,社会风气败坏,腐蚀人心。
最没公德心的德性,就是“国人”公德心的观念逐渐式微,守时、守份、守密、守信、守法的观念更是淡薄。
《台湾新生报》就此发表题为“台湾当前五个最大问题”的社论,指出目前台湾人口密度已居世界前列。关于交通问题,社论说,此间交通之紊乱,不仅外国人见之瞠目结舌,连我们自己也不免摇头叹息;政府与民间透过传播机构进行宣传呼吁,对违章者采取加重罚款的实施,亦未见有何成效。
关于脏乱问题和公德心问题,社论认为这两者应该是互为因果的,因为一个有公德心的人,决不致任意制造脏乱。目前公害之严重,不仅“水”与“空气”已受到污染,“阳光”亦因“人为的烟雾迷蒙”,时常“为之黯然失色”。一般民众只得默默忍受其苦。社论还指出,台湾社会的遽速改变,使固有的道德观念日渐陵夷;而新的道德规范又未建立,此一问题若不设法解决,“现代化”的结果,将只是“祸延子孙”。目前“已可看出端倪”。
(泰岗)


第4版()
专栏:今日台湾

去台人员亲属信息
集资办起工艺美术品厂
山东省即墨县的部分台属、侨属,不久前集资办起工艺美术品厂。该厂共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二十二名,全是去台人员和港澳同胞、国外侨胞在大陆农村的亲属。厂内生产羽毛画,自产自销,自负盈亏。所得利润除交一定税金、提成扩大再生产外,余者按劳分配。当地政府帮助解决其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问题,目前该厂产品畅销青岛等地。
(董安荣)
铜梁县府祝贺台属百岁生日
元月九日上午,四川铜梁县政府、县政协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前往西郭乡高滩村台属申自天老婆婆家中,祝贺她年满一百周岁。县长周举之代表县政府赠给申婆婆生日礼物,并亲手把新衣服披在她身上。 (杜昌充)
东山县去年接待台湾渔民八百多
一九八三年,福建省东山县台湾同胞接待站热情接待前来避风、修理机器、探亲访友、求医、补充生产和生活资料、进行小额贸易的台湾渔船二百零一艘,八百七十九人次。前来停靠的有台南、高雄、澎湖、基隆、屏东等地渔民。
该站成立几年来已接待台湾渔民三千多人次,渔船五百多艘,被台湾渔民誉为“我们的第二个家”。 (孙英龙)


第4版()
专栏:今日台湾

春节前要求救济者剧增
台湾《联合报》一月十日报道,新店市公所最近发现,随着年关渐近,申请救济的民众倍增。以往平均四天受理一件,但最近每天至少有五件。预计春节前几天要求救济的还会剧增。
申请救济者的理由,有的是“家有丧事”,有的自称“车祸受伤”,无法工作,实际上都是因为没钱过年。由于这些理由不符合救济要求,市公所无法发给,不少申请人苦于没有出路,呆在那里不走。
承办人员表示,这种现象使他们头痛万分,无可奈何。
(蹇宝)


第4版()
专栏:今日台湾

台北春节期间展出
《清明上河图》的八个不同手卷
据台北《联合报》报道,我国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八个不同手卷,将于今年春节在台北市历史博物馆同堂展出,供人对照欣赏。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时张择端所绘,描写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的繁华景象。作者以墨骨淡彩的手法,把当时汴河两岸的居民生活、社会习俗和经济繁荣景象呈现画面,被公认为我国最具代表性,最杰出的一幅古代风俗画。
这次同堂展出的八个手卷,分别借自纽约、香港和太仓集(日本)等地博物院和古画收藏家。由于此画极其著名,因此摹本相当多。除这次展出的八卷外,台北外双溪故宫博物院还收藏了七卷不同的本子,再加上专家认为北京所藏为张择端真迹的《宝笈三编本——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已经有16个本子了。此外,据说在法国、英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博物馆里,也都藏有《清明上河图》的本子。
(据新华社)


第4版()
专栏:今日台湾

兰屿青年谋职困难生活窘迫
据台湾报纸报道:数十名离乡背井到台湾本岛求学或谋职的兰屿青年,最近在台中市聚会,诉说各自的痛苦和委屈。
一位王姓青年叙述了他求职被欺骗的经过。他17岁时到台北,找不到工作,晚上只好睡在车站,连续睡了一星期。后来有两个男士与他搭讪,表示只要付400元台币介绍费,就可以在一家塑料厂找到工作。他不知其中有诈,把身上仅有的钱都掏出来。对方安排他在一家公司做事,并暗自向这家公司的老板拿了一万多元,等于把他抵押了。厂里领班处处对他刻意刁难,还企图用暴力对付他。他找到原先那个介绍人要求帮助,此人照例要他付“报名费”,至今尚无着落。这位青年说,不少兰屿青年到本岛后长期失业,于是就到饭店吃“霸王饭”,硬要“赊账”。
另一位就读神学院的郭姓青年认为兰屿青年本是很纯洁的,来到台北,知人知面不知心,不幸结交坏朋友,很容易就堕落了,由喝酒闹事以致触犯法律。一些比较有志向的,由于生活不安定,流动性太大,也无法固定在一处,以力求发展。
一个原在律师事务所任职的女孩说,她有个同学在远东纺织厂任职,工作中意外丧生,资方赔偿太少,她看不过去,央求律师帮忙打官司,律师却先开口索取十万元,没钱免谈。
兰屿青年离乡背井到都市求职谋生,深感孤身奋斗人海茫茫,心中十分苦恼。(景天)


第4版()
专栏:台湾风情

台湾年俗集趣
一年一度的春节,很快就要到来。美丽的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肉相连,息息相关。台湾春节的习俗,跟祖国大陆一脉相承,基本相同,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门楹贴“福”
新年一到,家家户户门楹上都贴上春联,门楣、正厅贴“福”、“禄”、“寿”等红纸条或五彩福符,就连窗户、猪牛舍、鸡鸭窠,甚至井沿、灶上也都贴上“福”、“春”等字样的小红纸,象征新春吉祥。
除夕“围炉”
在台湾,除夕之夜,全家大小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参加“围炉”的人,不论年龄大小,对桌上的每样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如果家里有人外出,就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对外出人的思念。饭后,孩子们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一份“压岁钱”,然后高高兴兴地跑去跟小伙伴们玩耍。
初一“走春”
大年初一,人们一清早就起来梳洗打扮,亲友间互相“走春”(台湾民间对拜年的俗称)。走春的人每到一家,彼此都说些吉利话,主人拿出以朱红木盒或九龙盘盛的糖果,并端出甜茶请客,称为“吃甜”,表示主客圆满亲密。客人告辞离去时,主人和客人还向对方的孩子互赠红包。
看戏“避债”
在台湾过年时,民间还有一项别开生面的节目——“避债戏”。这就是大年三十晚上,一些寺庙演戏,一台戏往往从除夕一直演到新年的早晨。那些欠了别人债款的人,便到庙前观看。如果讨债或收账的人硬是闯到戏台下找人要钱,不仅会惹起公愤,而且会遭群打,讨个没趣。
元宵“闹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台湾新年活动的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到处彩灯高悬,举办舞龙灯、舞狮、迎灯等民间活动,还有音乐队游行街巷。此时大街小巷、村村寨寨,都热闹非常。闹元宵在台湾的民间活动中是最丰富多彩的。
元宵节,家家户户吃汤圆。过了这一天,新年活动就全部结束了,民间也逐渐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程岳峰)


第4版()
专栏:今日台湾

台北市圆山饭店为台湾较典型的中西结合建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