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1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培养新人演新戏
——浙江省越剧“小百花”演出团的启示
俞振飞
人到耄耋之年,最关注的莫过于事业的后继人才了。今年3月,我在上海看了浙江省越剧“小百花”演出团的戏,但见满台新秀,花团锦簇,真使我喜不自胜。初出茅庐的小演员们能赢得广大观众,连演连满,是十分发人深思的。
“小百花”的演出为什么能强烈地吸引广大观众呢?依我看,首先是由于她们跟得上时代,在舞台上着意追求新和美;她们的戏既有戏曲的传统特色,又能符合八十年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她们分别学习越剧的各个流派,不但学其形,而且能注意去传其神。她们的演出,整体感、综合性都很强,服装式样、色彩的搭配和谐悦目,灯光、布景有意境,乐队伴奏清新优美,这一切与一堂漂漂亮亮的小演员相得益彰。
应该说,每位严肃的戏曲工作者都想追求艺术美。不过对于什么是真正的艺术美,大家的理解就不尽相同了。我认为,戏曲的美,既有自己独特的法则,同时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具体的体现又因剧种而异。原封不动照搬传统或者抛开传统另起炉灶,都不能为振兴戏曲找到出路。“小百花”演出团致力于把继承传统与革新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切实实地进行艺术探索。她们重视学演脍炙人口的越剧传统剧目,但更重视排演新戏。受人称赞的《五女拜寿》,就是著名戏曲作家顾锡东新近专门为“小百花”编写的。
从《五女拜寿》的演出看,有两个优点很突出:一是传达了新的时代信息。这出戏是写道德伦理的,虽然是古代题材,却反映了作者在十年动乱之后对于世态人情一些最新的感受,用以激起观众感情上的共鸣。另一个优点是充分发挥了越剧剧种的特长以及“小百花”演出团的特长。这出戏是一个“群戏”,其中有六个小生、十个旦角,分别演唱越剧的几个主要流派的唱腔。大家知道,越剧的小生行和旦行,流派纷呈,是特别能显示这一剧种的特色与精华的主要行当。“小百花”按照各流派特点为新戏谱制新腔,做到了继承流派艺术之优良传统又生发出新意,这是她们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在保持越剧细腻抒情、绮丽柔美的独特风格的基础上,“小百花”们又吸取了昆剧、婺剧身段动作的长处;在人物刻画、节奏处理、气氛渲染等方面还吸取了话剧、电影的一些表现手段。这种吸取,由于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融化到“我”——越剧风格中去,所以,非但没有不协调之感,反而使人拍手称赞。
“小百花”能在舞台上茂盛地开放,自然离不开园丁们辛勤的选种、育苗、耕耘。使我感触最深的是,浙江省委和省文化部门的领导确实有远见,有胆识,有事业心,能够按照艺术规律办事。他们坚持“选材要精”、“辨材要准”、“育材要严”、“用材要有情”的四条原则,调动、组织了许多专业编、导、音、美人才为后盾,在很短时间里,培养了一批尖子演员。他们抓培养演员,还与抓剧目建设、抓演出质量结合起来进行,使“小百花”很快在观众中造成深刻印象。
作为一个老演员,我衷心地期望“小百花”们牢固地树立正确的戏剧观,时刻想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小百花”们年纪尚幼,我希望小演员们能广泛涉猎各种艺术门类,诗词书画、音乐舞蹈,都要接触一下,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把视野打开。我深信她们的演出会启发人们为戏曲的振兴作出切实的努力!


第8版()
专栏:

美学与趣味性
宗白华
美学的研究与论述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态:柏拉图以对话的形式谈论美与艺术;康德以严肃的哲学分析的方式研究美的判断力;西方近代的一些美学家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寻美的意识的特点;中国魏晋六期时代的文人则注重从人物的风度、言语的隽妙、行动的别致来欣赏美,并把“气韵生动”列为美术的终极目标;等等。
所以,美学的内容,不一定在于哲学的分析,逻辑的考察,也可以在于人物的趣谈、风度和行动,可以在于艺术家的实践所启示的美的体会与体验。就后面这种方式来说,六朝的《世说新语》正是先驱,后来续出的不少,颇为人们所喜爱。现在这本《艺苑趣谈录》扩大范围,从古今中外的艺术史中广泛撷取富有启发性的趣事趣谈,就更显得丰富多采了。它并不是一本系统论述文艺美学的理论著作,它也并不直接解决文艺美学的某个理论问题。但是它所选取的古今中外著名艺术家的这些趣事趣谈,却可以启发我们去思考和研究文艺美学的很多理论问题。这也许就是它的特色与价值之所在。照我想,一本书的学术性和趣味性并不是互相排斥的。真正理想的美学著作,所应追求的恰恰应该是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统一。不知读者以为如何?
(本文是作者为龙协涛编著的《艺苑趣谈录》一书写的序,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8版()
专栏:

夸张适度 妙趣横生
——喜看轻喜剧片《邮缘》
边善基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轻喜剧片《邮缘》,通过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巧妙的情节,用笑的手段来写人、叙事、状物,达到很好的喜剧效果。影片编导很有独创地从当前群众喜闻乐见的集邮活动中开拓了喜剧题材。导演并没有就事论事地去写集邮活动中的种种趣闻,而是以此为媒介,围绕主人公丁大森在集邮中增长知识,以及他与周芹邂逅、相识到初恋的感情纠葛过程,从一个新鲜的角度,提出了青年人应该怎样提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自觉性问题。导演桑弧同志素以擅于喜剧片的处理著称。如果说,在他过去导演的几部喜剧片中还比较偏重于饶有喜剧情趣的故事叙述,那么在这部影片里,除了保持这一特点外,还注意了对生活横断面的发掘;开始将镜头愈来愈深入到人物的精神世界。
丁大森是个喜剧人物。他并不笨,但文化知识贫乏。为了博得女投递员周芹的爱情,当“从小就集邮”的谎话被对方戳穿后,他真的“奋发图强”,集起邮来了。通过集邮,他知道了一些过去闻所未闻的事。在一次偶然的场合下,他将集邮中得来的知识都用上了,为永嘉厂赢得了青工智力竞赛的第一名,这就更使他发现了自学的潜力。最后,当我们看到丁大森改名“牛不羊”参加文化学习,急起直追时,有谁不为之欢欣、喜悦呢?导演正是循着这个喜剧人物的际遇,逐步引导观众去思考历史留下的悲剧,为深受十年内乱之害的一代青年指明出路。导演在叙述故事时,一方面围绕集邮活动,展现了上海的工厂、里弄等广阔的生活场景,使影片洋溢着一股浓郁的“上海味”;另方面则又巧妙地把许多与集邮有关的小知识穿插进去,赋予这部影片以特有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邮缘》中的丁大森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与导演擅于运用夸张适度的人物动作,用妙趣横生的视听形象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分不开。影片序幕,丁大森无聊地踢着空铅皮罐头上场,反映了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空虚心情。同样,在丁大森等候挂号信和上台参加智力竞赛的两场高潮戏中,看得出导演借助人物动作与镜头动作的结合、变化,按照时间顺序的进程,来转换时空、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在明快的节奏中,既渲染了戏的气氛,又创造了奇妙的“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的喜剧艺术特有的意境。
《邮缘》中丁慧娟与高强的戏,似还缺乏应有的喜剧构思。影片摄入了一些黄山的绮丽风光,但从人物的发展来看,毕竟有些节外生枝,无助于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8版()
专栏:

“我们又有了自己的家”
——记中国文联的“文艺之家”
李木山
与北京北海公园后门仅一箭之隔的什刹海东侧湖畔,耸立着一座崭新的仿古建筑,它那白墙金瓦,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光彩夺目,这里就是中国文联新改建的“文艺之家”。它的前身是“文艺俱乐部”,十年动乱期间,以“裴多菲俱乐部”的罪名被强行关闭。
中国文联自1978年恢复后,文艺界的老同志一提起“文艺俱乐部”,无不十分留恋,那时文艺界的同志来这里娱乐和聚会,就象在自己家里一样,谈艺术、谈人生、谈哲理,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在这里或纹枰对坐,或读书写作。周总理、朱委员长、陈毅副总理等中央领导也经常来,并与大家交谈和娱乐。这些充满友谊的聚会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近年来,中国文联主席周扬同志曾多次表示,他有两件事一直放心不下:一是给文联机关盖一座办公大楼,一是给文艺界人士提供一个见面交谈、聚会的场所。
改建的“文艺之家”从选址到落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这里原是市服装四厂的一个车间,工厂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配合。他们为保证建设“文艺之家”尽早实施,迅速组织搬迁。北京市几位主要领导都曾亲临现场,给予支持。经过多方的支持和努力,“文艺之家”于今年7月19日文联成立三十五周年之际建成并投入试用。
“文艺之家”分上下两层。一层设有大厅和中西餐厅,可为前来聚会的文艺界人士提供一二百人活动的场所。二层设有会议室、接待室、录像室、棋艺室、书画室;二楼楼顶的平台将开设露天茶座。“文艺之家”试用后一个多月,就接待了一千多名文艺界人士和二百多名文化友人。
一些文艺界同志参观了文艺之家后,称赞这是为文艺界办了件大好事。有人还高兴地说:“我们又有了自己的家了”。(附图片)
绿树掩映的“文艺之家”
蒙萱摄


第8版()
专栏:

牡丹亭特种邮票
邮电部于1984年10月30日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系列邮票的第四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牡丹亭》特种邮票一套,共四枚,分别为闺塾、惊梦(见附图)、写真、婚走。《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著名剧作。全剧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死之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歌颂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希望和追求。这部剧作对后代的戏剧创作具有很大影响。另外,为满足集邮爱好者的需要,同时发行《牡丹亭—游园》特种邮票小型张一枚。邮票及小型张原画作者:戴敦邦,设计者:李为。
(邮)(附图片)


第8版()
专栏:群众文化

白茆歌话
叶公觉
丰收时节,在江南水乡澄碧的白茆塘上,摆开了歌台。宽约八十米的河面上,排列着成百条船,船舷相靠,船头相并。河南面是看台,船平基板上放着凳子,坐着来宾。河北面是歌台,船头上站着各村的歌手。中心台设在水滨,用毛竹、木板搭成,就象乡村常见的简易舞台。山歌会还未正式开始,河两岸已人山人海、笑语喧哗。
月上时分,和风拂拂。忽然中心台上脆亮的女高音一声高歌,盖住了四面的喧哗。
女声刚停,接下去有男声合唱《划龙船调》、女声合唱《十二月花名》、男女混声唱《四句头调》……
山歌就象涌出闸门的潮水,哗哗地奔流,飞溅着喜悦的浪花。
白茆,是苏南有名的山歌之乡。千百年来,这里山歌声不绝。史书上也记载着白茆“田歌闹盈盈”的情景。白茆山歌中确有许多歌唱古人的,至今这里还流传着钱牧斋和柳如是诗歌唱和的佳话。
历代流传下来的白茆山歌中,有劳动歌、古人名歌、地名歌、物名歌、节令歌、私情歌、摇船歌、长工歌、仪式歌、佛偈歌、叙事长歌等,其中有不少是歌唱对自由恋爱的向往和热烈的爱情的。
白茆山歌的前进道路也不是平坦的。解放前,要与色情山歌、迷信山歌作斗争。解放后,白茆山歌也走过一段弯路。近年来,白茆山歌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创出了一种载歌载舞的形式,叫“白茆山歌表演唱”。其中的一个节目《白茆塘上好风光》,还曾作为苏州市农村集镇文化中心文艺宣传队赴京演出的节目之一。白茆山歌不但象歌中唱的那样唱到了金水河,而且唱进了中南海,这是白茆山歌的光荣!(附图片)
表演唱:《白茆塘上好风光》


第8版()
专栏:

军影之光
——“全军摄影作品展览”观后
高粮
“全军摄影作品展览”最近在北京揭幕。
做为一个部队培养出来的老摄影工作者,我有幸参观了这个展览,那一幅幅新颖、生动、逼真的作品,使我流连忘返。特别是看到一代新人成长起来了,更是兴奋不已。
这个展览会共展出作品近一百八十一幅,内容大致分为军事训练、武器装备、边海防战斗生活、军民共建两个精神文明、抢险救灾、文体活动等,集中显现了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保卫祖国四化建设的新面貌、新图景。
这些作品大多出自业余爱好者之手。他们独具匠心,许多作品的色光运用十分巧妙。如《钢铁巨流》,作者恰到好处地利用十月一日上午北京饭店楼前的浓雾拍摄清烟喷射、列队待发的战车,烟雾结合,光色并用。那张女民兵接受检阅情形的照片,意境很深。过去我们拍分列式的照片,多是以脸部为主,而这幅作品是从背后拍分列式,远看,象方阵图案上规则地摆着数朵盛开的白玉兰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