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月1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积极响应劳动党中央号召
朝鲜工农群众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国35周年
新华社平壤8月17日电 朝鲜各地工人和农业劳动者,积极响应朝鲜劳动党中央的号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优异的劳动成果迎接共和国创建三十五周年(9月9日)。
首都平壤市的干部和职工大力开展按日、按月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的斗争,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据平壤市综合统计,市内工厂企业8月上旬的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平壤钢铁厂、金钟泰电气机车厂和平壤制鞋厂等工厂,到8月10日已完成本月计划的34—40%,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朝鲜著名的降仙钢铁联合企业的广大职工,大力开展创造“八十年代速度”运动,不断创造新成绩。这个企业的第一车间二号炉的工人,采用新的电炉维修方法,缩短了维修时间,把钢产量提高了30%;第二车间一号炉的工人,每天超额20%完成了生产计划。朝鲜“四月十三日”炼钢厂积极改善设备和技术管理,延长了高炉的保修周期,缩短了保修时间,使每座高炉都实现了高水平的生产正常化。
检德矿山是朝鲜重要的有色金属矿生产基地。这个矿的矿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最近建成了40多处新的大型掌子面,还完成了第三选矿场的建设,把选矿能力提高了两倍。
朝鲜农业战线今年战胜不利的自然条件,粮食作物长势喜人。目前,各地合作农场正认真做好稻田用水的管理,为夺取今年粮食丰收而斗争。(附图片)
朝鲜降仙钢铁联合企业各炼钢车间,采用新的填料方法,改善作业程序,缩短了每炉钢的冶炼时间。这是该厂生产的大批无缝钢管。
 朝中社供稿(新华社发)


第7版()
专栏:

欧洲共同体农业政策面临考验
江建国
当前,欧洲经济共同体内部有许多矛盾纠缠在一起,束缚着共同体的手脚,其中以财政困难最为突出。有些专家认为,如不采取紧急措施,今年下半年共同体的财政就有可能入不敷出。财政困难的原因在于农业开支过大,因此,重新调整共同体的农业政策已成为共同体的当务之急。
农业政策的利弊
共同体的农业政策始于七十年代初,是继共同工业政策之后一体化进程的又一项重要政策。这项政策包括三个基本方面:第一,在共同体内部,农产品按官定统一价格免税自由流通;第二,对外建立关税壁垒;第三,各成员国共同为实施这项政策提供费用,由共同体统一对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储存、销售及出口提供补贴。由于实行这项政策,农业经营者可以放手发展生产,而无须顾虑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因此,十多年来,各成员国的农业生产得到高速发展,改变了过去长期进口大量农产品的状况。现在西欧已经成为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地区,农业经营者的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供过于求。目前小麦储存量达1,100万吨,奶粉过剩90万吨,黄油库存70万吨。
但是,随着农业产量的增长,共同体的农业开支节节上升。1980年共同体用于谷物、奶制品、水果蔬菜及葡萄酒的补贴分别是1974年的3.3倍、2.8倍、10倍和6.3倍。1983年,共同体年度预算总共250亿美元,仅农业开支一项就占三分之二以上。近年来国际市场上农产品大量过剩,价格下跌,共同体用补贴方式维持农产品价格的财政开支剧增,问题十分尖锐。据统计,今年农业开支比去年增长35%,仅上半年各国预支的补贴费用预计超支10亿美元。最近共同体不得已又追加预算20亿美元,其中就有16亿美元用于农业。
巨额的农业开支还妨碍了共同体的进一步扩大。西班牙、葡萄牙两国正式申请加入共同体已有五、六年,但迟迟不能成为共同体成员,根本原因在于共同体目前无力按其农业政策的规定给两国的农产品提供补贴。西班牙是西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葡萄牙基本是个农业国,如果两国成为共同体成员国,共同体要为两国的农产品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补贴,这就会使共同体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由于共同体各成员国的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不一,农业在它们的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不相同,共同农业政策给各国带来的好处就大有差别。这种受益不均的情况,使共同体成员国之间经常发生争执。虽然共同体也曾采取一些修补措施,纠正这种受益不均的状况,但始终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改革的不同态度
今年以来,农业政策改革问题又一次被提了出来,而且显得比以往更为紧迫。这是因为西欧各国近年来经济状况不佳,一些成员国不愿为共同农业政策进一步增加负担。它们力主从制度上改革农业政策。持这种主张的有西德、英国和荷兰。它们的具体要求是:规定每年农业开支的最高限额,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农产品价格,同时要使共同体的农产品价格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统一起来;建立共同责任制,农业经营者要对自己生产的剩余农产品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具体的说,就是把保证价格限制在一定的农产品数量上,对超出规定数量的农产品减少补贴。显然,这种主张的着眼点是要使共同体的农业开支得到控制。
法国、意大利等对农业政策改革的态度则十分勉强,它们不愿作大的变动,强调改革不能触动农业政策的根本原则。
共同体成员国之间对于农业政策的不同态度,归根结底反映了它们的不同利益。主张改革的西德、英国等国家的农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从农业政策中获得的好处较少,而法国、意大利等则不同,它们农业占的比重大,获得的好处也较多。另一方面,西德和英国向共同体交纳的财政摊款却比较多,其结果是它们对共同体财政的贡献超过了它们从共同体得到的补偿。例如西德1981年为共同体净付款57.45亿马克,1982年猛增31.6%,达到75亿马克。按人均计算,每个西德人付出的摊款比从共同体得到的好处多122马克。这对西德来说,当然是笔很大的财政支出,它力主改革共同体农业政策的原因也在这里。
法国是共同体农业政策的主要受益国。近年来经济比较困难,外贸逆差巨大,外债高达3,350亿法郎,如果农业收入保不住,经济将更加恶化。因此它反对大规模削减共同体对农业的补贴。
寻求妥协的途径
半年来经过无数次会议的讨价还价,双方立场有一定接近。
西德、英国同意增加共同体预算,其条件是必须与节约农业开支、解决英国摊款回扣以及西、葡加入问题相联系;法国原则同意就节约农业开支进行谈判,但要求必须以增加共同体财源为条件。这个“一揽子”谈判方案在共同体斯图加特首脑会议上已被各国接受,其总精神就是要求各国在收支方面都有进有出,防止任何一国单方面捞到好处。
共同体十国拥有2.7亿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从1958年成立以来,内部贸易往来增加了22倍。多数成员国近半数的贸易是在共同体内部进行的。各成员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已经到了难解难分的地步。农业政策的改革虽然困难重重,谈判十分艰巨,但终归要排除障碍,寻求某种妥协的出路。


第7版()
专栏:

圭亚那总统建议加勒比各国关注目前形势
反对外界干涉中美洲国家事务
新华社乔治敦8月16日电 圭亚那总统福布斯·伯纳姆15日在圭亚那人民全国大会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说,中美洲的紧张局势是一个爆发点,圭亚那坚定不移地反对对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干涉行动。
他说,圭亚那人民关注拉丁美洲地区的事态和使该地区不安定的行动,因为中美洲形势对整个拉美地区具有严重的影响。
他说,不论是在拉丁美洲、非洲、亚洲或其他地方,一个国家的人民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自由决定其发展道路和经济结构形式。
伯纳姆总统还分别写信给加勒比共同体的各成员国,建议加勒比共同体组织公开表示对最近中美洲形势发展的集体关注。
据新华社华盛顿电 美国总统里根的中美洲问题两党全国委员会的成员亨利·西斯内罗斯最近表示,他不同意美国政府日益加强在中美洲地区的军事存在。
西斯内罗斯是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市长。他在对《华盛顿邮报》记者的谈话中说,他认为对于美国来说,一个很大的危险就是对中美洲地区采取“严厉的”手段,从而重犯历史上犯过的错误。他说:“我们确实需要担心的是,使我们失去人民的历史仍在继续。这一历史的形式,就是实行军事干涉,就是颠覆我们不喜欢的政府,就是各公司的经济剥削,就是操纵选举。我认为,我们现在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所起的作用。”


第7版()
专栏:墨西哥通讯

墨美两国的首脑会晤
本报记者 姚春涛
美国总统里根8月14日对墨西哥进行了7个小时的短暂访问。这次访问时间虽短,却引起墨西哥公众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墨美首脑会谈的一项重要议题是双边的经济关系。
近年来,墨西哥受到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巨额外债的重压,财政经济和对外贸易的状况不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高利率和关税壁垒。据墨西哥《至上报》报道,墨西哥总统德拉马德里在同里根总统会谈中,要求与美国建立公正、平衡和不依附的双边贸易,这是改善两国关系至关重要的方面。而里根在飞机上向记者透露,美国有6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如果不扩大出口将有更多的人失业,因此将继续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表明双方在经济关系上存在着不同立场。但是墨美双方彼此在经济上又互有需求,因此两国首脑在“联合公报”中都又表示要加强“合作”和“凉解”,里根还承诺将向墨西哥提供20亿美元的贷款。然而人们注意到,“联合公报”在如何加强双边合作,改善双边关系方面措词比较空洞,两国总统签署的唯一协定只是关于保护和改善边境地区的环境,同双方急需解决的问题相比,并不是最重要的。有些墨西哥人士因而认为,这次会晤的成果是极其有限的。
美墨关系中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墨西哥在对外政策,尤其在中美洲问题上墨美之间存在分歧。德拉马德里就任总统以来,人们一直担心华盛顿可能利用墨西哥经济上的困难,迫使墨西哥政府做出有利于美国的让步,改变其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在这次两国首脑会谈前,墨西哥一些政党和地方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向德拉马德里表示,希望他感到全国对他的信任和支持。德拉马德里在与里根会晤前夕则表示,“我们不同意美国在中美洲问题上的所有政治观点”,并且批评了美国向中美洲派遣军舰的做法。
从会谈结果上看,双方都表示要加强合作和友谊,都表示希望地区和平。在联合公报中还写上了两国总统都坚决支持“不干涉”和“各国人民自决”的原则。但人们注意到,德拉马德里在讲话中强调指出:“世界是由各种不同的国家组成的,因此,谁也不能把自己的形象强加给别人”,“如果不尊重人民群众的大多数,我们就不能生活在和平之中”。这些话显然是说给里根听的。这表明在对待中美洲问题上两国的分歧仍然存在。德拉马德里坚持墨西哥一贯的外交立场,受到了墨西哥舆论的广泛赞扬。
这次墨美首脑会晤是在美国不断加强在中美洲的军事活动,中美洲局势前景不定的情况下举行的,人们注意到,两国总统单独会谈的时间要比预定的长得多,引起了不少猜测。因此,这次会谈对今后的中美洲局势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尚待观察。
(本报墨西哥城8月15日电)


第7版()
专栏:

美航空母舰驶抵加勒比海参加演习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国防部昨天宣布,美国“珊瑚海”号航空母舰和其它4艘军舰16日已驶抵尼加拉瓜东部的加勒比海水域,开始美国在中美洲地区进行的海军演习的第二阶段。
以“珊瑚海”号为首的战舰群将在中美洲东海岸附近的公海上进行训练和演习。“珊瑚海”号航空母舰是最近从地中海驶去参加这次演习的,它载有70多架战斗机。
另据报道,美国的“新泽西”号战列舰和5艘支援舰也于8月15日离开夏威夷驶往尼加拉瓜西部沿海。


第7版()
专栏:

安德罗波夫要求美国改变消极态度
希望苏美就欧洲中程核武器问题达成协议
新华社莫斯科8月17日电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今天表示,希望最终美国改变在日内瓦谈判中的“消极态度”,同苏联就欧洲中程核武器问题达成协议。
据塔斯社报道,安德罗波夫说:“欧洲核军备竞赛可能使新世界大战的危险迅速而急剧地增长”。他说,“为了同美国达成能结束欧洲核军备竞赛的协议,苏联接受了谈判对手的许多主张。但是美国政府仍旧要求我们实行单方面裁军,使我们在数百枚北约核导弹面前解除武装。对此我们自然是任何时候也不会同意的。”他还说,在美国政府尚未在欧洲部署新导弹,即还没有迫使苏联集中力量采取反措施之前,苏联“将继续在日内瓦谈判中持建设性和灵活的方针,期待美国方面最终改变其消极态度,对达成诚实协议表现出兴趣”。


第7版()
专栏:

今年世界粮食将减产
我国粮棉产量将增长
本报讯 据报道,美国农业部预测,1983至1984年度世界粮食产量将达16.17亿吨,比去年创纪录的产量(16.78亿吨)低4%。
美国农业部对世界粮食产量作了如下的预测:小麦4.8亿吨,同去年产量相等;饲料7.16亿吨,比去年减少8%;油菜籽1.721亿吨,减产5%,美国的产量将大幅度下降;大豆0.854亿吨,下降10%;棉花6,630万包,比1982至1983年植棉年度减少130万包,美国产量为780万包,将减少400万包。
在这个年度里,美国粮食产量为2.382亿吨,苏联粮食产量约2亿吨。中国小麦产量为0.76亿吨,粗粮产量为0.85亿吨,这两项均比去年增产;棉花产量将创1,700万包的新纪录。


第7版()
专栏:

施特劳斯发表谈话强调
西德对发射美导弹应有否决权
本报讯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西德巴伐利亚州总理施特劳斯近日对《明镜》周刊记者发表谈话,主张西德应该对预定部署的美国潘兴Ⅱ式导弹的发射具有否决权。
施特劳斯说:“我宁愿要一个切实可行的‘两把钥匙’的制度”,即在发生危机时,控制武器的美国总统应该由各有关国家的代表陪同。没有代表们的同意,就不能发射这些导弹。
另据报道,施特劳斯的主张得到西德社会民主党的一些人士和律师们的支持。
施特劳斯一直支持在西德部署美国新型导弹。《南德意志报》认为,拥有否决权的主张将使在西德部署核武器一事比较容易为许多西德人所接受。
西德总理科尔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他认为这种否决权是“不切实际的”。
西方人士预料,今年秋天西德议会讨论部署导弹时,有关导弹发射权的问题可能要引起争论。


第7版()
专栏:

地球穿过流星雨 夜观流星好时机
本报讯 据天文研究机构消息,地球正在穿过流星雨。居住在地球北半球的人在8月中旬每夜都能看到很多流星。天文学家说,这是夜观流星雨的一次最好机会。
“流星”并不是“星”。当古老的彗星破碎后,细小的碎粒仍然在围绕着太阳的轨道上以大约每秒钟72公里的速度运行,这就是流星雨,又称陨石雨。当地球穿过流星雨时,彗星碎粒以很高的速度同地球大气层上部的空气分子剧烈摩擦,等不到它们落到地球表面就烧毁了,但在夜空却留下一道短暂而明亮的光迹,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流星。最近曾报道苏联“礼炮—7号”—“联盟T—9号”—“宇宙—1443”宇宙飞船就被微陨石击中,也证实地球正穿过流星雨。
科学家说,这阵流星雨每天至少有10亿颗流星进入地球大气层。白天看不到流星,即使在夜里,由于多数流星体积很小,不足以产生可见的光迹。虽然如此,8月中旬每小时仍可看到大约70颗流星。


第7版()
专栏:

美国承认包庇纳粹战犯巴比
司法部认为美军犯有阻碍执法等罪行
新华社华盛顿8月16日电美国政府今天正式承认,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雇佣纳粹战犯、盖世太保头子克劳斯·巴比,并帮助他逃往玻利维亚,使他逍遥法外达三十多年之久。
美国国务院已就此事向法国政府道歉。
据美国司法部发表的一份报告说,1947年,美军反情报队征募巴比作为间谍,负责收集欧洲的所谓共产党活动的情报。美军把巴比藏匿了四年,然后于1951年将他的一家秘密送往玻利维亚。巴比在那里改名换姓,继续隐藏了33年,直到今年年初才被引渡到法国。
这份报告说,“美国政府官员对包庇一名法国追捕的罪犯并使其逍遥法外负有直接责任”,美军犯有“阻碍执法和从事非法活动”的罪行。
巴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派驻法国里昂的盖世太保的头子,是罪恶昭彰的“里昂刽子手”,曾杀害了法国全国抵抗委员会主席让·穆兰。从1949年开始,法国便要求美国协助查寻巴比的下落,但美国政府拒绝提供任何帮助。
巴比于今年2月被玻利维亚政府驱逐出境,法国随即将他押往里昂蒙吕克堡监狱,这一双手沾满法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最终落入了法网。


第7版()
专栏:

墨西哥截获大宗走私毒品
新华社墨西哥城8月16日电 据墨西哥首都报纸今天报道,墨西哥海军人员8月15日在墨西哥的佩雷斯岛截获200公斤在黑市上价值2,000亿墨西哥比索的走私的可卡因。
当时,一架双引擎飞机把200包(每包1公斤)可卡因投入大海,而在“幻影”号游艇上的两名美国人大卫·阿尔托·哈里斯和史密斯·埃弗雷茨·里斯正在佩雷斯岛拾取从飞机上掷下来的毒品包。毒品全部被没收,两名有走私嫌疑的美国人被押往墨西哥城,交墨西哥司法当局审理。
据报道,这桩贩毒案是国际上重要的毒品走私案之一,也是在墨西哥发生的第二桩重大贩毒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