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月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美国提出庞大的军事预算
加紧同苏联争夺军事优势
据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 本社记者唐山报道,里根政府在国内经济严重衰退、国债已达1万亿美元、新预算赤字达1,890亿美元的情况下,提出了一项创纪录的、数额高达2,741亿美元的1984年度军事预算。预算提出后,美国国会一些议员表示支持,另一些议员则对里根政府大量削减民用和福利开支、大幅度增加军事开支(比本财政年度增加297亿美元)进行猛烈的抨击。
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在年度国防报告中和在国会作证时也不得不承认,这样庞大的军事开支“基本上是不得人心的”,但是,他又坚持说,这种“不得人心”的预算又是“必不可少”的。
为什么要这样呢?
温伯格说,现在“全球军事力量对比逐渐变得有利于苏联”,苏联“已具有能够在差不多同时对西欧和西南亚发动进攻的能力”,因此,美国必须尽快地加强其“核力量和常规力量的态势”,“确保我们在一个或多个战区爆发冲突时能打赢”的人力和物力。这是一。
第二是,苏联多年来,特别是七十年代后半期在世界各地发动攻势,扩张了地盘,温伯格说,如果让苏联二十年来的扩张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将会给美国造成长远的灾难性后果”。他在谈到美国防务政策的地区性目标时,除了提出要在西欧加强“遏制或击败已显著改进的苏联和华约力量造成的威胁的能力”之外,还强调要在东亚和太平洋、近东和西南亚、西半球、非洲等地区同苏联争夺,遏制苏联的扩张,“不让苏联影响扩散”,要“保护取得重要矿产和石油资源的通道”。人们注意到,近年来,美国已经在个别地区,如中东,向苏联发动了攻势,而且在其它地区也采取了针对苏联的军事措施。
从苏联方面说,它已经宣布,它“不承认任何人拥有取得军事优势的权利”,也“不允许”自己在军事技术方面落后,如果美国部署新的武器系统,它将“以相应的武器系统来回答美国方面的挑战。”看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实现各自的争夺世界霸权的战略部署,今后将更为加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战略要地,世界局势必然会因此而变得愈益动荡和不安,美苏之间一轮新的、规模更大的军备竞赛已经开始。目前苏美两家正在进行的裁军谈判,只不过是掩盖扩军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军备竞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其目的在于限制对方,发展自己,不让对方取得优势,自己则要取得或保持优势。即使双方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达成某种妥协,军备竞赛的轮子还会继续加速转动,两国人民将不得不为扩军而承受越来越重的负担,世界和平也将会因它们的武库日益膨胀而变得更加脆弱。


第7版()
专栏:比利时通讯

日货为什么能充斥西欧市场?
——靠领先的科学技术
本报记者 林军 姚立
来到比利时后的一个突出的印象是:日本货充斥着市场。街上奔跑的汽车、商店里的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等大多是日本产品,到处都有日本公司的代理行和维修服务部,日本商品的广告也格外引人注目。这种几年前还看不到的情景,今天在比利时以及其它西欧国家却已经触目皆是了。
近十年来,随着欧日贸易的逐年增长,西欧对日本的贸易不断出现逆差,1981年和1982年欧洲共同体的入超竟高达140亿美元。目前在西欧“反对日本倾销”的呼声日益高涨,欧洲共同体甚至向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组织控告“日本卖的多买的少”,要求日本进一步“开放市场”。一家英国报纸评论说,“如果日美欧间真的爆发一场贸易战,欧洲几无获胜的希望。”
在欧日的贸易关系中,日本为什么能占明显的优势呢?共同体委员会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日本货有竞争力,因此,必须设法提高欧洲产品的竞争能力。否则,要求日本减少对欧洲的出口也只是权宜之计,而日本市场的开放对欧洲也仅有理论上的意义。
日本之所以具有竞争力,就欧日贸易而言可以列举一大堆原因,如日本的市场调查搞得好,产品适合不同国家市场的要求,日本的推销、服务工作组织很周到,日本的竞争方法灵活得当,日本的劳动力比西欧便宜等等;根本之点还在于日本货“物美价廉”,其产品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也比西欧的同类产品低20%—30%。有人说,日本向技术先进的西欧出口汽车、电子工业产品,本质上是出口“更高一筹的技术”,这是很有见地的。日本商品能够占领西欧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其领先的科学技术。
共同体的一位官员承认:在日本技术领先的产品方面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现在欧洲只能向日本出口医药、化工产品和烟草、皮革等。
西欧与日本的科技差距为什么会拉开呢?本来,不论在人力还是在财力上西欧都具有优越的条件:西欧有100多万科技工作者,其中35万是研究人员;西欧的人口只占世界6%,却拥有世界研究发展基金的20%。但是,西欧各国未能“在欧洲规模上共同利用人力、财力资源”来进行科研工作,也没有保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平衡”,而且研究成果往往不能及时被用来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共同体委员会的一份材料感叹地写道:“不论是产品本身还是制造方法欧洲都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技术资本,但正是这种技术资本迫使日本人去发展他们自己的技术。现在欧洲正在失去它的一部分优势,研究工作太弱,太分散,研究成果的应用太慢”。目前,西欧除在高能物理、空间和核聚变方面由于合作进行研究而保持着先进水平外,在信息工艺学、生物工艺学、甚至在汽车制造这一西欧的传统工业上都比日本落后了。
科技落后使西欧在经济危机中因产品缺乏竞争力而深为苦恼。以汽车工业为例,日本用高度自动化(日本生产的机器人、自动装置有一半用于汽车工业)、加强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和发展配件生产等办法提高生产能力,其速度比西欧快两倍。1970至1980的十年间,日本汽车生产增长122%,出口增加426%;同期西欧的汽车生产几乎没有增长,出口减少23%。1970年日本只向共同体出口4.8万辆汽车,1980年则多达75.4万辆。去年共同体对日本小轿车进口采取监督措施,但是不列入监督范围的其它日本车辆却大量涌进西欧市场。仅去年第一季度日本的小面包车占了共同体市场的13%(在某些成员国高达60%—80%),摩托车占91%。再以录像机为例,日本在1980年向共同体出口100万台,而在1982年头8个月就达267万台,并且价格较前低60%,致使共同体国家不得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自己的产品。
欧日贸易竞争说明了科学技术在创造物质财富中的重要作用。现在西欧已经重视这个问题,一位长期从事共同体事务报道的记者说:日本的竞争促使“欧洲觉醒”。共同体委员会出版的小册子《欧洲卷宗》也指出:“加强科研工作,有效地交流研究成果”是“从现在起到八十年代末欧洲工业的中心任务”。它主张西欧国家在科研工作中进行合作,避免重复和浪费,要优待科技人员,鼓励新科技成果的利用,重视科技情报的交流,促进技术革新。它同时倡议合并企业、联合生产、减少产品型号,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欧洲产品的竞争条件。


第7版()
专栏:

美国大幅度增加军事预算遭到反对
里根总统可能不得不作出新的让步
新华社华盛顿2月4日电 新华社记者吴晋报道: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提出的庞大的军事开支计划,连日来在国会举行的1984年财政年度军事预算听证会上遭到批评。
按计划,1984财政年度的军事支出为2,386亿美元,比1983财政年度增加297亿美元,实际增长9%。
温伯格在国会听证会上极力强调苏联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军事威胁,为其大幅度增加军事预算辩护。虽然无人否认苏联的威胁,但许多人认为军事开支太高,令人不可接受。他们坚决要求温伯格大大削减军事预算。参院军事委员会成员、民主党人卡尔·莱文在听证会上说,“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要不要削减,而是削减多少和在哪方面削减。”就连防务计划的有力支持者、参议员萨姆·纳恩和亨利·杰克逊也都表示赞成削减军事预算。议员们的攻击使温伯格窘迫不堪。美国总统里根为了解脱温伯格的困境,在给温伯格的一封信中宣布说,“我们已经削减到了最低限度,任何进一步的削减都将严重危及我们国家的安全。”
由于当前美国经济衰退仍在继续,财政赤字不断增大,人们普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和大量增加军事预算是不能忍受的。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许多前政府高级官员、政治家、企业领导人、学者和经济学家纷纷要求政府将计划的军费增长率减少一半,甚至更多。里根总统在将军事预算提交国会之前曾宣布削减军事预算80亿美元。但人们认为这“还远远不够”。
最近,美国3个有影响的企业组织一致要求将1984财政年度的军事预算削减180亿到230亿美元。由数百个著名人士和前内阁部长最近组成的“两党预算呼吁小组”要求1985财政年度的防务预算减少250亿美元。据认为,面对国会议员的激烈反对,里根总统可能不得不在军事预算问题上作出新的让步。


第7版()
专栏:

苏联部署飞行坦克对付北约部队
本报讯 伦敦消息:国际战略研究所发言人埃利奥特少校最近说,苏联部署装甲直升飞机(一种飞行坦克)将是它对付北约驻欧地面部队的主要武器。
埃利奥特说,这种名为“雌鹿式”装甲直升飞机,装备着射程为8公里的反坦克武器和16枚激光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它长18米,高4米,用钛合金制成,可以起坦克所起到的一切作用,并且比坦克的性能更好。这种直升飞机的速度为坦克的5到10倍,可以接近地面飞行,雷达测不到它。它还可以运载装备着反坦克和防空导弹的14名士兵。目前,苏联已经部署了1,500架“雌鹿式”直升飞机,并还在继续生产,估计每年生产360架。


第7版()
专栏:

美国试验一种新式拦截导弹
本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陆军2月7日试验了一种新式导弹,其用途是拦截并摧毁96公里以上高空中飞来的攻击导弹。
据报道,这是一系列试验中的第一次,是在美国国内和太平洋上同时进行的。先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军事基地发射一枚特制的洲际导弹作为目标,然后从距该地7,000公里的太平洋上的夸贾林岛上发射一枚用远距离红外线追踪目标的截击导弹,最后两枚导弹在海面上空91,000多米处互相撞毁。
美国国防部说,“现在正对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


第7版()
专栏:

苏联加快农工一体化步伐
严 正
去年年底,苏联公布了“区农工联合公司示范条例”和“州、边疆区、自治共和国农工联合公司示范条例”,对成立区和州级农工联合公司的目的及其组成和领导、主要任务、权利与义务等作了详细的规定。在这之前,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曾专门通过决定,提出要在苏联普遍建立上述两级农工联合公司,并在加盟共和国和全苏成立农工综合体问题委员会,协调有关农工一体化的具体事项。除此之外,还规定,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将把全部投资的三分之一用于发展农工一体化事业。
按照苏联的解释,农工一体化就是农业企业同与农业有关的工业、运输、贮存、商业以及农业技术服务等经济部门,在生产、经济和组织上的有机结合,以使农业生产逐步工业化。
早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苏联就曾尝试建立农工联合企业,但未获成功。六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农业物质技术基础的加强,以及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和加工农产品工业的发展,苏联开始建立农工联合企业。到了七十年代,农工联合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的数量和规模仍然有限。到1980年,农工联合企业生产的肉类仅占全苏公有经济部门肉类产量的11%,饲料约占全国产量的15%。
苏联目前为什么要特别加快农工一体化的步伐,不惜花费巨资并以有力的行政手段加以推进呢?
正如人们所看到的,在执行1965年制定的现代农业政策以来,苏联的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食品和饲料的供求情况仍然紧张。特别是近四年来,农业连续歉收,生产的增长速度不断下降,无论是农业产值还是谷物等农作物产量,都同计划指标数有颇大差距。苏联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认为,其主要原因除了天灾之外,还由于“在大力改造生产力的同时没有对生产关系作相应改变”。目前农业生产的组织工作混乱,“管理系统过份臃肿,互相脱节,管理机关人数毫无根据地增多”,“农庄农场活动的清规戒律太多”,“经济手段的领导”“受到损害”等等。为了克服这些弊病,苏联试图通过成立区和州级的农工联合公司,完善经济机制,把对农业及其有关部门的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以实现苏共中央通过的旨在保障全国居民食品供应的“食品纲要”。
根据“示范条例”,区农工联合公司由农场、农庄以及同农业生产有关的企业单位组成,而州、边疆区、自治共和国的联合公司则由区农工联合公司以及同农业生产有关的州、边疆区、自治共和国级组织和隶属于它们的企业单位组成。它们的最高管理机关是联合公司委员会,分别由同级的苏维埃执委会有关领导与加入联合公司的各企业单位负责人、社会代表组成。联合公司对下属企业单位的各种经济活动,包括干部、劳动、工资等方面起协调、监督和提出建议的作用。此外,它还能集中一定的资金,用于物质鼓励、社会文化设施和住宅建设等。
苏联政府官员和经济专家曾把农工联合公司称为“对农村进行社会改造”的“先进形式”,并认为它有许多特点:它加强了各个生产单位和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共同的经济利益使农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和为农业服务的所有单位”“一起关心农业生产的最终结果”,并为此作出贡献,消灭农产品在产、运、销等过程中的损失;它把管理中的经济方法和行政方法、一长制和委员会制、地区管理和部门管理结合起来,消除管理中的平行、重叠现象,“减少领导层次,简化管理,节省开支,腾出专家来直接从事生产”。此外,据苏联报刊报道,农工联合公司注意吸收受过教育的、有专业知识和善于活动的人当领导,其中约有60%是新人。至于公司下属的那些具体管理机构,更是“由业务水平高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领导”。另外,为使一切人都同增加最终产品联系起来,农工联合公司采用包工队的劳动组织形式和以个人关心为基础的承包奖励劳动报酬制,在签订合同的基础上鼓励发展个人副业。农庄农场把公有牲畜和零星的小块土地转交给农业劳动者饲养、经营,而农业劳动者则按国家收购价格把产品交售给农庄、农场。所有这些形式,目的都是为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看来,苏联对农工联合公司的发展寄予很大的希望。至于效果如何,还有待今后的实践来回答。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人口六十万以下的城市最好
国际劳工组织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认为,人口在60万以下的城市能为居民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超过100万人的城市情况就会明显地恶化。报告建议不要发展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
这项由日内瓦大学教授保罗·拜罗奇起草的报告分析了不同规模的城市在生活条件、就业、收入和生产率等方面的利弊。报告认为,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犯罪率会显著上升;人口达200万的城市交通和住房发生拥挤,市政当局不得不在公共交通和住房方面大量投资。
报告认为,30至50万人口的城市更为理想。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本世纪末将有31个国家和地区能生产核武器
据《纽约时报》援引美国军事分析家的话说,到2000年将有31个国家和地区能生产核武器。目前能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有美国、苏联、法国、英国、中国和印度等。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风能和太阳能浮标
英国最近研制出一种既可利用风能又能利用太阳能的浮标(见右图)。当海上风力超过4级时,浮标上的风车就开始工作;阳光接收板则在晴天时自动吸收太阳能,多余的能源储存起来,供无风或阴天时使用。浮标重约1吨,系玻璃钢制品。晚上射出的光束,在12海里以外也能清晰见到。
(王 斌)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微型水力发电机
奥地利科学家最近研制成功一种仅有60公斤重的微型水力发电机。
这种发电机可以直接安装在河床旁边。发电机的装机容量为2,000瓦,可以连续工作约7万小时。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能朗读的电子计算机
日本一家公司最近试制成功一种会朗读报纸和小说的电子计算机。这种计算机只要输入带有汉字和假名的日文,它就会读出声来。
这种电子计算机的“词典”部分共存储了约30万组词语。即使汉字相同读音和含义不同的词汇,它也能够正确地进行朗读。它读报的准确率比读小说高。目前,这种会朗读的电子计算机发出的声音,还有点不太自然。这家公司正在进一步改善它的音质。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预计地球平均气温一九九○年将开始上升
巴黎大学的科学家们认为,未来十年内世界天气可望变暖。
研究表明,由于一九七○年地球磁场的变化将影响大气的环流,造成气温升高,所以法国研究人员认为,全球平均气温将从一九九○年开始上升。
(辛)
(附图片)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电子电话簿
西柏林汉斯·米勒电话簿出版社最近研制成功一种“电子电话簿”,并已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阶段的试验。
使用这种“电子电话簿”的用户如果要给一个电话号码不详的人打电话,只需把对方的住址输入这种“电话簿”,“电话簿”中的电子计算机就会把对方的电话号码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即使住址不够完整,也不会影响“电话簿”的工作。
(本专栏除署名者外均为新华社稿)


第7版()
专栏:

咱们到哪儿才是头呢? 封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