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人物专访

大海和游进海底的孩子
——访罗曼·罗兰夫人
柯国淳
“经过的道路是艰苦的,坎坷不平的。可是,无论如何那是一种美好的道路。在那条路上,一步一个血迹也是值得的。”这是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晚年在一篇论文中所写的几句话。这几句话,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他的人生历程的概括。他以一生辛勤的创作,登上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文学创作丰富了法兰西文化宝库,也对世界文学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他不仅以伟大的文学家扬名于世,而且以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反法西斯战士受到世人的尊敬。如今,他逝世已近40年了,但他的遗孀玛丽亚·巴甫洛夫娜·罗兰依然健在,并继续为他的著作的出版、遗稿和书信的整理及有关的学术研究辛勤工作着。因此,在巴黎的日子里,拜访罗兰夫人就成为我的一个愿望。这个愿望,终于在一个美好的晴天实现了。
罗兰夫人的家在蒙巴纳斯大街。这里是巴黎的闹市区,车水马龙,行人接踵。但一进入她的寓所,市尘的嘈杂好象顿时被关在门外。初见罗兰夫人,我们立刻就被这位年近九旬的慈祥老人吸引住了。她身材不高,虽满头银发,却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她不施脂粉,不戴首饰,衣着朴素甚至有些陈旧。在时尚珠光宝气的花都妇女中,单凭这身装束,很难设想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大文豪罗曼·罗兰的夫人。寓所狭窄,没有奢华的铺陈,甚至谈不到起码的舒适。书房兼工作室又是接待室,四壁全是书和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卷宗档案。室内两条长桌占去大部分空间,桌上堆着书刊、资料、打字机,可供伏案之处已经不多。谁能想到这就是罗曼·罗兰生前在巴黎写出许多名篇的寓所,也是他的夫人至今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欢迎你们!”罗兰夫人坐下后说:“我对中国人是怀有好感的。你们中国自古出诗人,毛主席和许多将军都是诗人。我就喜欢诗歌,经常吟诗自遣。我和罗兰结合,诗歌还是我们的媒人哩!”说到这里,她舒展地笑了,笑得那样由衷,顿时使大家处在无拘无束的亲切气氛中。
罗兰夫人与罗兰的认识和结合,是颇有传奇色彩的。她原籍俄国,母亲是法国人。年轻时,她为出版社校对俄文版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清样。在这过程中,她被作品起伏跌宕的情节深深吸引,被主人翁苦斗的一生感动了。于是她情不自禁地给罗兰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和一首诗。诗里,她把罗兰比作大海,把自己比作“游进海底”的孩子。意想不到的是,信发出不久,她收到了罗兰的回信。罗兰在信中称赞她的诗“象日本的富士山”,饱含着火热的岩浆。从此,他们经常通信,两地书往来达五年之久。最后罗兰得助于苏联友人高尔基,使玛丽亚获准去瑞士与罗兰相会。说来有趣,由于两人素未见面,也没有见过彼此的照片,所以事先约定以敲门的次数为号。罗兰打开房门,无须自我介绍,两颗心汇集在一起了。
“罗兰是我的老师,我是他的助手和秘书,这就是我们婚后的共同生活。”夫人说。罗曼·罗兰从小患气管炎,后又染过肺病,还患严重的神经衰弱症,身体羸弱。为了保证他的创作精力,夫人在生活上对他悉心照顾,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得象时钟般精确:七点起床、早饭后给友人和读者复信,午饭后坚持散步两小时,然后开始写作,直到夜晚。她为罗曼·罗兰翻阅资料,摘录要点,誊清草稿。罗曼·罗兰的另一巨著《欣悦的灵魂》全部手稿,都是由她打字誊清的。确实,罗兰夫人不仅是罗曼·罗兰的终身伴侣,而且更是他的事业的忠心支持者。
罗曼·罗兰自20多岁起开始写作,直到79岁逝世,终日伏案,手不释卷,笔不停挥。他的文学著作、政论、回忆录以及音乐专著数量之巨,是惊人的。他创作了《狼群》等21个剧本。他写的《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等传记著作不下十多种。他花费十年功夫写成的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遍世界,开创了独特的小说风格。他从1921年着手写作、1934年脱稿成书的《欣悦的灵魂》,是又一巨著,也反映了他创作思想的变化。他写的政论、日记、回忆录更是卷帙浩繁。罗曼·罗兰一生为人类留下的文学遗产是十分丰富的。
在罗曼·罗兰逝世近40年中,罗兰夫人并未守拙度日或去恬静的乡间做虚无之民。为使罗曼·罗兰的文学遗产得以保存并成为法国以及人类的财富,她亲手整理罗曼·罗兰的手稿、日记、书信,重新出版他的著作,用罗曼·罗兰的版税建立了“罗曼·罗兰基金会”,成立罗兰研究中心,每年邀请各国研究罗曼·罗兰的学者来法国进行学术交流。正是罗兰夫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推动了罗曼·罗兰事业的继续发展。
话题转到罗曼·罗兰的创作思想上。罗兰夫人说:“罗兰认为,一个蹩脚作家的作品象一件家具,尽管外表很美,但不过是一堆死木。一部好作品应当是一棵树,有自己的生命、风格和特点,作品的人物应该是活生生的”。
罗曼·罗兰的前半生在十九世纪度过,后半生生活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他的创作思想有时代的影响,同时又是逐步向前发展的。如反对一切暴力,就是罗兰早期世界观和创作思想的消极面。他推崇托尔斯泰,但对《战争与和平》中写狩猎场面大不以为然。罗兰夫人回忆说,有一次罗曼·罗兰对她说:“如果有人杀我,我决不自卫”。夫人问道:“那末如果有人要杀你的母亲、妻儿,你也见死不救?”罗兰答:“当然要救。”夫人又问“那么,如果别人的母亲妻儿将遭杀害呢?”罗曼·罗兰沉默不语。夫人步步进逼:“如果只救自己的亲人而不救别人的亲人,这只能说是自私。”夫人的话恳切而中肯,罗曼·罗兰被说服了。当讲起这些往事时,罗兰夫人还说:“在我同罗兰的共同生活中,这也算是我对他所施加的一点影响吧!”
罗曼·罗兰同高尔基结有深厚的友谊。高尔基比罗兰小两岁,他俩很早就有书信往来。真挚的友情,对罗兰的思想产生过积极的影响。1935年6月罗兰应高尔基之请赴苏联访问,罗兰夫人同行并当翻译。罗兰在苏大部时间住在高尔基家里,使他有机会接触了社会主义社会许多工人和农民,并两次会见斯大林。罗兰对苏联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衷心拥护与热爱的。
1937年9月,罗曼·罗兰在法国中部距他出生的小镇克拉木西几里的卫峙垒镇购置了一所简朴的住宅。德国法西斯入侵法国期间,他一直索居于此。在这恐怖笼罩的四年里,这位反法西斯战士坚贞不屈。罗兰夫人始终相伴,毫无畏惧,使病卧床榻的罗兰度过了艰难的岁月,迎来了巴黎的解放。
我告诉夫人,罗曼·罗兰的作品在中国出版,深受读者喜爱。罗兰夫人听后非常高兴。她说:“罗曼·罗兰生前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他象托尔斯泰一样,遗憾自己一生未能到中国去。可是,他是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
确实,早在1916年,罗兰在他发表的文章中就谴责帝国主义利用鸦片侵略中国。他热忱赞扬孙中山先生。晚年的罗曼·罗兰更重视中国和关心中国的革命。他在未完成的回忆录《内心旅程》中写道:“中国的巨大身躯,一方面麻木在使它瘫痪的沉睡中,另一方面在痉挛中骚动”;“先让中国复兴吧!等到它站起来之后,它将赢得我们的重视……”。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罗兰夫人接着说:“当时的保卫中国同盟主席宋庆龄夫人曾致电罗兰,请他以世界名作家的广泛影响支持中国人民。他立即向全世界发出制止日本侵略和支持中国人民斗争的呼吁。”宋庆龄的电文原件,至今她还珍藏着。
罗兰夫人还谈到罗曼·罗兰十分重视鲁迅,非常喜欢《阿Q正传》。《阿Q正传》的法译稿正是罗曼·罗兰最先阅读并在他主编的《欧罗巴》杂志上发表的。当时他激动地说:“这是一篇明确的富于讽刺的现实主义艺术杰作”。
“罗兰生前未能实现的愿望,希望我能实现。”罗兰夫人最后说:“我虽然老了,但希望有一天能去访问你们遥远而神秘的国家。”她还风趣地说:“万一我在中国逗留期间死去,你们就把我葬在长城脚下。”
“夫人,到了那一天,长城会欢迎您来访的。”我说。
她高兴地点头笑了,笑得是那么深情。(附图片)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风信鸡·管风琴·自由神
——苏联拉脱维亚首府里加拾零
唐修哲 孙润玉
傍晚,从莫斯科乘火车出发,第二天清早,我们就到达了旅行的第一站——波罗的海之滨的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天气乍暖犹寒,可是街头不时可见卖花的小摊,有玫瑰花、月季花、石竹花、罂粟花……五彩缤纷的鲜花为古城增添了不少生气。里加人爱花,花园里、马路旁、庭院中都种着花。难怪人们把里加称为“花城”啊!
漫步街头,仰首四望,只见一只只闪闪发光的金属做成的公鸡居高临下,从高层建筑的尖顶俯视全城。这就是风信鸡——里加的标志。据说早在十三世纪末它就开始在城里出现。最初,人们把它当作辟邪之物,认为雄鸡引吭一唱,妖魔鬼怪会闻声丧胆,逃之夭夭。后来,人们把鸡身两面分别涂上黑色和金色,用作辨别风向的风标。当黑色一面对着城市时,表明是逆风,海上船只不会进港,大家可以安稳地睡觉;而当金色一面转过来的时候,顺风即将送来久别的亲人或远方的来客。如今,随着气象科技的进步,风信鸡已失去原来的功能,但它却成了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和这座古城的标志。
在圣彼得教堂前的广场上,导游向我们讲述了里加一只“最年轻的公鸡”的故事。圣彼得教堂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早在1209年就有关于它的文字记载。1721年教堂遭受雷击而毁坏。重建时发生一件意外之事,按照这里的古老风俗,通常把公鸡安装到建筑物的顶尖就等于宣告房屋正式落成。这时要举行独特的庆祝仪式——派最勇敢的工匠爬上屋顶,坐到鸡背上举杯喝酒,干杯后把酒杯扔下,酒杯落地时如碎成几块,就象征着这座建筑可保存几个世纪。这次工匠扔下酒杯时,一辆装满干草的马车从教堂经过,酒杯恰巧落到草堆上,完整无损。偶然的巧合成了不祥之兆,人们似乎预感到教堂会遭厄运。果然,二次大战时教堂被德国法西斯的炮弹击毁,直到战后才得以修复。它那120米高的尖塔上被重新装上一只金色的公鸡,这就是全城“最年轻的公鸡”的由来。
在离圣彼得教堂不远的地方,多姆教堂正与它隔街相望。多姆教堂高90米,塔顶上也有一只风信鸡。这座教堂从1211年开始兴建,经过5个世纪,直到十八世纪才完全建成。因此,它印有漫长岁月的痕迹:既采用罗马式、哥特式结构,又兼容并纳了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和古典式的建筑特色,真可谓集不同风格之大成。教堂里存放着一座欧洲著名的大管风琴,由6,768根13毫米至10米长的管子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之一。这座管风琴音域宽广,演奏时乐声悠扬,庄严宏亮,富有感染力。多姆教堂也由此而闻名于世。教堂内修建了一个能容纳1,500名听众的音乐厅,经常用管风琴演奏巴哈、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人的著名作品,每场总是座无虚席。
拉脱维亚人英勇顽强,酷爱自由。历史上屡遭异族侵略,并曾长期处于德国的统治下,但拉脱维亚人民奋起斗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饶有风趣的史话。
在古城中心,当地人指着街旁的两幢建筑向我们讲述了一段往事。十八世纪时,南面的那座建筑原是商会大厦,但只有德国人才能参加商会,拉脱维亚商人对此愤愤不平。有个富商对德国人说:“我很有钱,我一个人就能把你们的财产全部买下来,让我参加商会吧”。德国人以蔑视的口吻回答说:“你不是德国人,没有文化,穿着也不体面,和你在一起我们很不光彩。”过了一段时间,一个穿戴入时、操着一口流利德语的人来到商会,要求吸收他入会。可是,德国人一眼认出他就是前次来过的那个拉脱维亚人,便再次蛮横地拒绝了他的要求。这位富商一气之下,便买下商会对面的一块地皮,盖起一座比商会大厦更高更漂亮的楼房,并在屋顶上安放一个猫的模型,让猫尾巴对着德国人控制的商会,以示藐视。
在与商会毗邻的另一座建筑上,我们看到屋顶上有一个正聚精会神埋头读书的石雕人像。这是房主人想以此向德国人宣告,这里住着一个知书识礼的有文化的拉脱维亚人。
今天,里加已发展成一座新型城市,市内建有许多现代化建筑。但里加人珍爱古城,精心地保护着每个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街道。我们参观过古建筑,走过靠古代农民进城时交纳的石块铺成的石头路,也曾在列宁大街上一座高大的自由神像前久久伫立。这座颇具艺术特色的精美雕像位于全城的中心。底座上用拉脱维亚文雕刻着“祖国和自由”字样。它虽仅有几十年的历史(建于1931到1935年),但同里加许多古建筑一样,充分表达着拉脱维亚人不畏强暴的精神和对幸福、自由的憧憬。


第7版()
专栏:

甘美诱人的柯拉果
安永玉 封耀元
“带来柯拉果的人也带来了生命”。这是尼日利亚伊博族的一句谚语。尽管柯拉果不象可可、咖啡那样闻名遐迩,但它也是深受西非人民喜爱的特产之一。特别是对尼日利亚人民来说,柯拉果竟是如此甘美诱人,以致在日常生活中成为雅俗共赏、不可或缺的珍品。
柯拉树属木本植物,果实取之于树上结的柯拉荚,一荚少则十数果,多则至二十许。树果形状类似板栗,但比板栗稍大,无硬壳,呈浅红色或白色。它含有咖啡因等药物成份,人们含在口内咀嚼会感到柔润甘美,并具有刺激性,能兴奋神经。在赤日炎炎、干燥无雨的沙漠地区,人们间或咀嚼一小块柯拉果,既提神又止渴,可谓如吮甘露,如饮清泉了。由于柯拉果有这样的魅力,故除在产地西非沿海国家深受欢迎外,也畅销于非洲内陆,一部分还远销欧美各国。
尼日利亚的豪萨人对柯拉果的嗜好之深、食用柯拉果之多令人惊诧。他们在衣袋里大多装有柯拉果,或行于途中,或憩于车里,甚至在办公室,也不时掰一小块放入口中。
柯拉果是尼日利亚一种传统的迎客果,它象征着真挚的友谊。客人登门,主人首先待之以柯拉果。客人摄食此果则被视为对主人款待的报答。宾主边嚼边谈,更感到融洽。
柯拉果也是爱情的象征。豪萨人或订婚或迎娶,男方都要先给女方送去柯拉果。举行婚礼前,男方要给男方的亲友送,女方要给女方的亲友送,不然就被视为失礼。


第7版()
专栏:

西德一家书店的生意经
任可
初到波恩,就感到那里的书店多。尤其在商业集中的地区常常是十几家、几十家聚集在一起,而且很多都在同街同巷,甚至隔壁相邻。为什么书店这么多呢?过了一段时间我才知道,西德是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大图书出版国。西德全国书商1978年的总营业额为57亿马克,也就是说,全国平均每人在这一年里为买书支出了近100马克。
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同行毕竟是冤家,竞争是十分激烈的。那么,在这冤家如林的图书市场上要想站住脚跟,它的经营之道是什么呢?
一家小书店的老板向我介绍了他的生意经。总的说来,他是以质量和效率取胜,即以服务质量好去争取顾客,以工作效率高来降低成本。他的座右铭是:“顾客就是一切”。他的店面不大,人手不多,连他总共只有两个人。就这样一个小店,却经营得有声有色,常常是顾客盈门。只要走进这家书店,你就会被那琳琅满目的店内布置所吸引。售货员彬彬有礼和笑容可掬地帮你选书、回答你的问题、代你到收款台付款并把书包好交到你的手里。
书店老板是位精明能干的中年人,曾在书商学校受过训练,精通业务。他既是书店的经理又是营业员、采购员、送货员和会计。为了节省开支,他只雇用一名女营业员兼收款员。
在这个书店里,“这本书我们没有”这样的回答,你是很少听到的。你只会听到:“这本书我们可以代您订购。”实际上,你在这里可以订购到所有已经出版或即将出版的图书。书店老板每天下班后开车为要求送书的顾客送书。
有一次我想了解一下西德近年来出版有关中国的书籍情况。当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向书店老板提出这一要求时,他竟满口答应。过了两三天,一份完备的目录就送到了我的手上。
象这样的小书店以及中等规模的书店,在西德是大多数。据说,它们的经营方式是大同小异的。对书店来说,这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手段。但作为顾客,你不是更喜欢这样的服务吗?


第7版()
专栏:

球形房屋
这是别具一格的建筑(见图)。倘若把门窗关闭,门梯搬开,人们准会把它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巨大的球,而不会想到它竟是一座房屋。
这所球形房屋直径为十米,里面分上下两层,并可间隔为数间,底部仅需占地零点五平方米的混凝土支柱即可固定。由于它占地面积少、利用空间多,有利于环境绿化,且搬运方便,可拆卸成一百二十八块单件装运。它是由奥地利的一个名叫埃德维恩·利普胡格的建筑师设计的,现安置在维也纳郊外,它引起很多参观者的巨大兴趣。
多年来,世界一些国家的建筑师们为了使房屋能更好地抵御风雪的袭击,承受强烈的地震,节约建筑材料,并使室内达到较好的采光程度,曾设计出一种半球形房屋,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现在这位建筑师设计的球形房屋,除具备半球形房屋的上述优点外,并有所改进和发展。 ·宋·(附图片)


第7版()
专栏:摄影艺术

入仓
(泰国)许怡然摄
优秀的摄影作品,应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新意。《入仓》就是一幅构图新颖别致的作品。作者采用“宽银幕”式的画面,并使粮仓建筑占了画面的大部分,形成了一个主体完全居中的金字塔形构图。这种形式,能给人以庄重感,但如处理不当,也会令人感到呆板沉闷。然而,作者巧妙地利用两位农民挑着粮担,踏着跳板进入仓房的动态,使整个画面活跃起来。它鲜明地点出了作品的主题,反映了作为东南亚主要大米出口国之一泰国农村的特色,描绘了勤劳的泰国农民送粮入仓的情景。
一幅摄影作品是否成功,不在于画面上豪华的堆砌。简洁朴实的构图,同样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入仓》这幅照片通过反映仓房顶上竹子编成的方格,使整个画面具有图案美。这种简洁明快的手法,给观众留下新鲜的印象。 ·邓历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