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人民的棋局
孙道临
“把这盘棋下下去!”当《一盘没有下完的棋》遭逢困难的时候,参加这部影片拍摄工作的日本朋友和我们这样相互激励。“等这盘棋下完了,再下另一局,要世世代代下下去!”在工作顺利时,我们又这样笑着说。
是的,这部影片的拍摄本身,就是中日两国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一盘友好合作的棋局。可是,又不仅如此,它是更大范围的两国人民的棋局。
在日本的两个月的拍摄工作给我留下大量美好的回忆。在风光如画的热海,著名的温泉饭店为拍摄“天圣战”场景提供了最好的房间和一切方便;摄取镰仓海滨场面时,只有几个工作人员的少年宫忙着为我们几十人烹饪了可口的午餐;在丹后,一对居民老夫妇把整洁的客室让出来供我们休憩和接待记者采访,还不断忙着照应茶水用具;在横滨港的海轮上,船长、轮机长打开他们自己的休息室,陪我们谈天,年青的厨师还笑吟吟端来了热腾腾的咖啡。……
日方美工师木村威夫先生很巧妙地利用了一座工厂的废墟,布置起战后日本的黑市。这是日本部分的戏的重点场景。在这里,约三百名业余演员扮演了其中的角色:摊贩、贫困的过客、伤兵、乞丐、妓女、赌徒和流氓……生动地勾勒出日本战后的嘈杂混乱景象,反映了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害。在拍摄工作间歇中,他们走进来和我们攀谈,打手势不够用,就拉来翻译,然后,热情地和我们一起拍照,拿出准备好的精美纸张请我们题字留念。
战后上海街景是在上海乍浦桥及浙江中路等地拍摄的。那儿是市中心区的要道。为了再现当年气氛,并保证摄制工作进度,便暂时断绝了交通。附近的居民帮助维持现场秩序,并纷纷换上了旗袍、长褂和西装,扮成各式各样的行人。在拍摄期间,商店只能停止营业,为此减少的收入额当然是相当大的。
无锡是中国部分的戏的重点拍摄地。全市许多行业和单位都提供了人力和物资。那正是旅游旺季,为了接待和协助摄制组,外事和旅游部门真是竭尽了心力。为了把群众场面拍好,各剧团也出动了经常演主要角色的演员,来担任无声的角色。惠山泥人厂的老师傅亲来向黄宗英传授捏泥人技术;太湖的渔民大嫂前来辅导沈丹萍等摇船;况易山一家奔向游击区时,那个摇船的游击队员是由一位青年渔民扮演的,他出色的摇橹技术解决了难度甚大的行舟要求。
中方美工师晓浜同志选中了我们住地附近的两家民宅作为况易山家庭的实景,其中有一家还要根据影片的需要,进行多次拆损和破坏。对于房主来说,这当然不是令人愉快的事情,然而他爽快地答应了,还说:“这所房子我不准备再用了,就这样保留下来,作为拍这部影片的纪念!” 这位退休工人,在拍摄工作进行时,一直在现场照拂着,需要什么道具和服装,马上给拿来。“对,阿明娘!东洋人(指侵略军)来的时候,就是这样子的。”在拍摄况家逃难时,他和邻居们指着宗英,这样笑着。他们向我们讲述当年日本侵略军的残暴行为,讲述他们这条巷子多年来的巨大变化,大大增强了我在表演时的真情实感。……
这些事,一点都不惊天动地,他们很平常,是的,平常。但我觉得自己记述得还很不够。人民群众,爱好和平、向往幸福生活的人民群众就是这样默默地和我们一起完成了这部影片,他们和我们一起谴责侵略行为,他们和我们一起期望着两国人民能世世代代友好。这一点,永远不能从我记忆中抹去!这部影片是两国电影工作者友好精神的结晶,也是两国人民群众关于命运和未来的共同思考的结晶。
(刊头设计:吴 凡)(附图片)


第5版()
专栏:


黄宗英
飞了……
祖国,我又一次辞别你。
飞,向着世世代代寻觅的友谊航线飞……
摄影机记下了一页真实的、悲惨的历史——弥漫着硝烟、渗透着血泪、凝结着深情的影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终于要和观众见面了。
眼下,在地球这个大棋盘上,全世界也正在注视着中日两国之对局,“感谢”日本文部省,使我们中日艺术家合拍的历史片,迸发出灼灼的现实的强光。
蓝天,镂刻过一幅幅严峻的历史画卷;宇宙总是蕴育着新的憧憬……
绿野仿佛在问我:此行东京,你带去什么?是家破人亡难忘的仇恨?还是万古千秋不泯的友情?
高原仿佛在问我:此行东京,你将带去什么?是丧失国土的耻辱?还是反侵略战争的信念?
大海仿佛在问我:此行东京,你将带去什么?是血泊中认识的灾难?还是中国人民对未来的希望?
富士山也在问我,樱花树也在问我,老人问我,孩子问我,问我……问我……
请你们都别问我吧,请你们别问吧。我们的影片就是回答。那里面有我的欢欣,有我的泪水,有我从心田汩汩流出的声音。
从蓝天,从绿野,从高原和大海,从富士山头的积雪和樱花的瓣瓣花朵里,我会寻觅到真诚的友谊,寻觅到日本人民的火热的心。
一九八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北京—东京机上


第5版()
专栏:

最近,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儿童剧观摩演出(北方片)在长春闭幕。为了庆祝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文化部特选出六个优秀剧目来京演出。现作简要介绍如下。 ——编者
寓意深刻的《朱小彬》
李庆成
山西省话剧团创作、演出的儿童话剧《朱小彬》,以其颇为深刻的寓意和鲜明的儿童特色,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称赞。
该剧通过剧中人冯、沙两位老师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教育孩子,才能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从剧中看到,朱小彬从小失去母亲,家务劳动繁重,再加贪玩好斗,以致功课很差。沙老师认为,这样的学生不值得花费精力帮助教育,因而对其态度粗暴。而对陆玫这种只是分数高的“尖子生”,却过分偏爱,甚至对她那图虚荣、说假话的毛病,也百般袒护;冯老师则不然,他有慈母般的心肠,有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他认为朱小彬虽然功课差,但品德和智慧并不差,而且还有热爱劳动和喜爱绘画等优点。所以,他毅然决定做朱小彬的班主任,并和老画家、校外辅导员孟爷爷及同学们一起帮助朱小彬进步。而陆玫,虽然不是他班里的学生,他也同样给予热心的帮助和教育。这出戏,冯凯老师的形象塑造得成功。剧作通过冯凯之口深刻而有力地告诫人们:“学习不好是差等生,品德不好同样是差等生!”这对当前某些学校只注重分数而忽视品德教育的不良倾向是个有力的触动。
这出戏在艺术上也是比较成功的。全剧以名画“母爱”的失而复得和朱小彬不断描绘表达对母爱追求之情的图画贯穿始终,结构严谨,戏剧冲突明晰而强烈。朱小彬、朱小兰、李小菲、孟丽、陆玫等几个孩子的形象,颇具儿童情趣而且个性鲜明,演员的表演朴实、自然、充满生活气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附图片)
话剧《朱小彬》剧照 克 文摄


第5版()
专栏:

舞剧《三毛要上学》
王福玲
旧上海,一个阴森森、灰蒙蒙的早晨,流浪儿们蜷缩着身子,偎依着露宿在街头。海关大钟沉重的声音敲醒了他们。“三毛呢?”小伙伴们东瞅西望地寻找。哈哈,平台上的乱纸堆里伸出一双光脚丫,于是小伙伴跑去抓他的脚底板。小三毛一跃而起。只见他圆圆的脑壳上,垂下三绺头发,——多么可爱而又熟悉的形象啊!
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紧紧地被三毛的命运所吸引。三毛渴望读书,然而小学老师送给他的那本书被凶残的警察撕得粉碎。警察穿着刚刚被三毛擦得雪亮的皮靴狠狠地踩着三毛的手……三毛晕倒在地。
沉沉暗夜终于过去,在一片欢庆解放的鞭炮、锣鼓声中,解放军叔叔扶起三毛,摘下他的卖身牌扔到了滚滚的黄浦江中,又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瘦骨伶仃的三毛身上。这强大的爱的暖流涌进三毛的心田,小三毛激动得浑身颤抖着,扑跪在解放军脚下。顿时剧场里的小观众哭泣了,大人们也流泪了,观众含着泪水鼓掌欢送着小三毛大踏步地走进了学校大门。
这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为什么一部仅有24分钟的小舞剧会如此扣人心扉,催人泪下?
人们很长时间没有“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了。什么“忆苦思甜过时了”呀,“学雷锋没意思”呀,搞乱了孩子的思想。然而,一旦三毛的形象从舞台上走进孩子的生活中,情形就完全不同了。三毛没有对孩子们进行说教,而是将自身在新旧社会的不同遭遇,通过舞蹈形象,以直观的方式,生动地展现在小观众面前。由于小观众对三毛的爱是毫无保留的,对三毛的同情是实心实意的,因而在观赏过程中所产生的艺术联想和情绪、反应必然是和三毛息息相通的。
宁夏回族自治区代表队创作演出的小舞剧《三毛要上学》,以其艺术手法的洗炼,语言的简洁,线条的清晰,而使观众耳目一新。无论是三毛擦皮靴舞,还是吃手指的生活动作,都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赋予角色以新的性格、新的生命。他们不借助任何神话、幻景以及字幕、解说、伴唱等手段,而是充分发挥舞蹈艺术的特殊功能,以自然、质朴的美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附图片)
舞剧《三毛要上学》 林百石速写


第5版()
专栏:

《老虎和熊的故事》
许淑娥
新疆歌剧团演出的独幕儿童话剧《老虎和熊的故事》,塑造了三个具有鲜明性格特色的维吾尔族少年:姐姐古丽斯坦,弟弟依不拉音,表弟约洛瓦斯。约洛瓦斯在维语中就是老虎的意思。他胆子大、爱劳动、不怕苦,可就是不爱动脑子、不爱学习;依不拉音绰号叫“眼镜博士”,他学习成绩优异,一心想当科学家,但只知死啃书本,不关心集体、不爱劳动、不爱体育锻炼,成了小书呆子;姐姐古丽斯坦是少先队的大队长,三好学生。她热情、诚挚、进取心强。她主张要用眼睛看别人,更要用镜子照自己,是一棵令人喜爱的茁壮幼苗。
故事发生在星期日,姐弟三人在爷爷的小木屋里相见。约洛瓦斯为了证明自己勇敢,莽撞地到山上抓来了一只小熊,正当他炫耀自己是英雄时,老黑熊跟踪而至。姐弟三人面对大黑熊开展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在这场“恶战”中,他们表现了各自的优点和长处,也暴露了各自的缺点和不足。
通过三个维吾尔族少年儿童的性格冲突,小观众们懂得了不刻苦学习,不动脑子,有勇无智“就象没有翅膀的鹰”;不注意锻炼身体,象个跟不上群的淘汰羊。只顾自己不关心集体是不行的,在危难关头,只有团结起来力量才是大的。
这个戏通过三人性格的对比,跌宕起伏的情节,巧妙地把教育性、戏剧性、趣味性结合了起来。它没有抽象概念的说教,在充满儿童生活的乐趣中给孩子以启示。这是《老虎和熊的故事》的独到成功之处。(附图片)
话剧《老虎和熊的故事》剧照


第5版()
专栏:

一幅画的纪念
曾 刚
我家里挂一幅画,构图清晰,格调别致、淡雅。画面是四个青年怡然吹奏丝竹,题签是“音乐教人团结,团结就是力量——群众音乐百期纪念,丰子恺画祝”。
每当我见到它,就不由得想起丰子恺先生。
1957年12月,为了来年5月《群众音乐》百期纪念,我到京沪一带组稿。在上海,找过一些音乐界同行之后,就打算拜访丰先生。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术家、文学家、翻译家和音乐教育家。这样一位名人,能否为一本通俗杂志撰稿?经考虑再三,还是壮着胆子去了。
那天天气很冷。几经辗转,终于找到陕西南路丰先生寓所。敲过大门,一位年近古稀的美髯公健步出来,我不揣冒昧,走上前去:“您是丰子恺先生吧!”“是啊。请问尊姓大名?”我道了姓名,从衣袋里掏出介绍信。“请!”老人和蔼、热情地迎我进了客厅——其实是一间非常简陋的书房,墙上挂几张书画,柜台、写字台都摆满了书稿。
坐下来,我开门见山,先谈约稿的事。他呷了口茶,拈了拈胡须,爽快地说:“为大众的事,一定遵命。”接着从书桌上翻出一叠剪报(他解放后发表在各地报刊上的作品)给我,露出了欣慰的神色。丰老十分健谈,操着浙江口音,久久地畅叙他旧社会经历的艰辛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热爱。于是,我明白了他拿剪报的真正涵义——绝非自我炫耀,(他的译著浩繁,零星剪报,何炫之有?)说明他常常是“为大众的事,一定遵命”的,也表现了他勤于为新中国效力的一种由衷的快乐。
大约过了两天,上海音协夏白同志来看我,并说丰先生派家人送来两本书让他亲转。我打开包皮一看,是新版的《音乐入门》和《近世十大音乐家》,扉页上留有丰老遒劲独特的亲笔签名。遗憾的是,十年动乱中,它们也都在劫难逃,不可复得了。
后来丰老生病,病中仍不忘我刊的委托。1958年2月14日,他给我来信说:“近患病入院,前日始出院。今勉作一画,祝贺《群众音乐》百期纪念,附上请收。”编辑部同志接到信稿,感激不已。画稿制版后,我将手稿保存了下来。
天有不测风云。历经八个寒暑,一个霹雳,一纸图画却也遭了厄运。林、江丑类,信口雌黄:说它是黑画,诬作者为“反动权威”、“修正主义分子”。理由是:画面上的题签就是明证,因为据说“音乐教人团结”里的“人”字就是资产阶级、封建遗老遗少的泛指,绝不包括革命人民。我也因此而被株连,指斥为犯有“网罗牛鬼蛇神,推行修正主义”之罪。那种年代,有什么道理好说呢?然而,时光有逝,历史无情。丰先生虽于1975年含冤去世,但他的“问题”终于平反昭雪;这幅画仍不失为艺术佳作,现在仍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今天我们仍应提倡音乐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社会作用。这就叫“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吧!
1979年,落实政策时,我从退还的一只装着所谓黑材料的袋子里,清理出丰先生的几封来信和这幅已经破损不堪的画稿——心酸得很啊!我随即到邻室去找画家方济众同志,问他此画能否裱糊。济众看后惋惜着说:丰先生的画风格独特,不可多得,而今人已作古,画又经此风雨遗墨尤觉珍贵,更应精心保存,立刻答应代我找位精工裱糊,并为我亲自设计款式,要我在画上写几句话,我便情不自禁写了五绝一首,请济众同志书写附在画面上端。现抄录如下,作为本文的结束,也是对丰老的纪念。
沪上识君面,挥毫贺百期。
覆盆缘老逝,展画意犹凄。(附图片)


第5版()
专栏:

《鲁迅与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小引
江丰
去年是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也是他老人家倡导新兴木刻运动的五十周年。为了纪念和发扬鲁迅先生的光辉业绩,国内出版有关鲁迅先生美术方面的论说和图册,已多至十来种——其中有些书现在还在印刷中。这是美术界一件值得高兴的好事情。尤其是我们面临美术思想在某些角落仍然相当混乱——数十年前鲁迅先生所批判的各式各样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艺术思想,如同沉没已久的渣滓,今天竟又被一些人打捞起来奉为至宝,大加吹捧,并自封为这是最“新”最“美”的艺术。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即或还只限于局部的情况,我们的同志来广为宣扬在人民群众中具有深厚影响的中国新兴木刻的革命精神,就显得十分必要,意义重大。特别是对于误入歧途的美术青年,为了促其醒觉,使之转向正道,我们更有责任帮助他们从各个方面学习、熟悉和吸收鲁迅思想——主要是鲁迅先生的美术思想。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我欢迎《鲁迅与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一书的出版,并乐意为它写此短文,以示赞赏。
本书分为六部分:一、鲁迅——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导师;二、鲁迅与木刻团体;三、鲁迅与木刻青年;四、鲁迅与木刻书刊;五、鲁迅与木刻展览;六、鲁迅所评论的中国木刻作品图文对读。很显然,作者提供给我们的看来只是一本类似工具性质的书,但它却在某种程度上把鲁迅先生生前倡导和支持新兴木刻的活动及其初衷表达得颇为充分。因此,它对研究或关心中国新兴木刻史的读者来说,也应该是一本必备的参考书了。
作者马蹄疾、李允经确是为此花费了多年功夫,投献了不少精力,终于完成了这本颇有价值的书——一本值得我们向读者推荐的好书。


第5版()
专栏:

音乐期刊工作座谈会
“音乐期刊必须高举共产主义思想的旗帜,向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有益的精神食粮。”这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在最近召开的全国音乐期刊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
目前,音乐期刊已发展到近四十个,它们在促进音乐创作的繁荣,普及音乐知识等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在社会上乐风有所不正时,有的刊物旗帜不够鲜明。
会议认为,为了提高音乐期刊的质量,要鼓励词、曲作者深入生活,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谱写人民的心声,提高音乐创作和音乐评论的质量。(乐 山)


第5版()
专栏:

《体育报》召开文艺创作座谈会
八月十八日《体育报》召开了体育文艺创作座谈会。与会者有在京的作家艺术家及电影工作者五十多人。
会上,大家总结了体育题材文艺创作的成绩与不足,提出体育事业正在越来越引起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关注,作家、艺术家应该积极投身到体育战线中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体育题材的文艺作品,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
(周 越)


第5版()
专栏:

西汉女外交家登上京剧舞台
徐城北
8月上旬,中国京剧院以强大阵容演出了一台新编历史剧《锦车使节》。著名剧作家范钧宏、吕瑞明数易其稿,著名导演郑亦秋反复斟酌,著名老演员张云溪在技术方面做出精心设计,优秀中青年演员杨春霞、王晶华、李宝春、陈真治等联袂登台,各展技艺。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剧中着意塑造的两位被遣嫁到乌孙的杰出妇女——解忧公主和冯嫽夫人。《锦》剧描写的是解忧和冯嫽在乌孙后期的故事。汉公主归国前,乌孙出现了不利于两国友善的“狂王之变”。尽管汉皇主观上愿意加强与乌孙的亲好,但因政策和用人不当,使裂痕扩大,致使乌孙的个别王子造反上了天山;而汉使却出示汉皇密谕,逼解忧调兵征剿。在此举足轻重之际,解忧愁思如煎,终于拒绝密谕,并派冯嫽万里叩阙,向宣帝上书,力主招抚,化干戈为玉帛,而冯嫽也果不负重托,与汉使在皇庭展开激辩,终于促使汉皇引咎自责,让自己乘锦车,持汉节,出使天山招抚乱军,免除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战祸。
《汉书·西域传》中的有关记载,为解忧、冯嫽被塑造成上述形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解忧原是汉室楚王戊的孙女。她在出塞的五十年中,三嫁乌孙王,生四男二女。冯嫽原是解忧的侍女,后嫁乌孙右大将。史书记载她“尝持汉节为公主使,行赏赐于(西域)城郭诸国,敬信之,号曰冯夫人。”更有甚者,冯嫽在伴随七十高龄的解忧荣归长安之后,公主的孙儿继承了乌孙王位。为了辅佐柔弱的小王,冯嫽又上书汉皇请命,以垂暮之年再次回到乌孙。
《锦》剧是在尊重历史的宏关大节的前提下,又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赋予解忧、冯嫽以独特的性格力量。从这个观点引论,可以认为《锦》剧在处理史和戏的关系上面,做出了积极可喜的尝试。


第5版()
专栏:

卖书小记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张晨
这两年来,我们出版社为了及时了解孩子们对少儿读物的意见,开展了一项有意义的活动——编辑站柜台,到书市上去卖书。记得不久前,北京市十一个单位在劳动人民文化宫联合举办儿童书市,我一清早就赶到那儿去了。刚挤进柜台,就见铁栏杆前筑起了一道人墙。这边叫:“请拿本《可爱的家乡》!”那边嚷:“有《三国故事》吗?”我简直有点手忙脚乱,应接不暇了。中午时分,人群渐渐稀落下来。我正端起茶杯,想喝口水,喘口气。不料,从栏杆外又伸进一只胖胖的小手,粗声粗气地说:“阿姨,请您拿本两毛钱的书!”我从书架上抽出《奇怪的客人》和《锻炼脑筋的游戏》递过去。这位小读者顾不得擦去满脸汗珠,便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两只圆圆的大眼睛,闪射着渴求知识的光芒。“小朋友,你两本都要吗?”“不,我只有两毛钱,先买《锻炼脑筋的游戏》吧!”说着,他把攥在手中的镍币全交给了我。一分、两分、伍分……我边数边想:这两毛钱非同寻常。它是孩子把平时买点心和冰棍的钱节省下来,在换取自己需要的精神食粮!捏着这把沾满汗水的镍币,我只觉得心里热呼呼的。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纯真的幼小心灵!
低幼读物柜台前一直很拥挤,下午,我转到那里去卖书。今天最受欢迎的是《幼儿画报》,不少家长、老师络绎不绝地指名购买。起初,一本、两本、三本,……我悄悄记了个数。后来,买的人越来越多,就把数字忙忘了。突然,我一抬头,只见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兴高采烈地在翻看妈妈刚买的《幼儿画报》。看呀,看呀,头上的两只“羊犄角”被晃得摇来摆去,那粉红色的小脸蛋上,也露出一丝甜蜜的微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