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农村通讯

东平湖人民的胸怀
贾化文
今年七、八月间,黄河发生解放以来第二次特大洪峰,山东东平湖滞洪区的干部和群众,为保证黄河下游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毅然舍弃自己的家园和即将到手的秋季作物,担负起分洪的任务。他们说:“为了大局,牺牲这个小局是值得的”,“咱现在受点水灾,正是为了下游千家万户的人不受水灾”;他们确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定能重建家园,不但拣回丢掉的东西,还要把日子过得更好。分洪区人民这种宽广的胸怀、崇高的思想境界,谱写了我国人民共产主义精神风貌的又一曲赞歌!
8月6日18时,东平湖防汛指挥部接到火急报告:黄河在山东梁山县境内孙口的洪峰流量已上升到7,700秒立米。随即,山东省防汛指挥部下达指令:孙口流量达到8,000秒立米时,即刻开启林辛闸分洪。
一个严重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
今年黄河中游自7月29日以来连降暴雨,8月2日18时,花园口洪峰流量达到了15,300秒立米,是1958年以来又一次特大洪水。为了保卫济南的安全,保证津浦铁路的畅通,保证胜利油田的正常生产和黄河下游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国务院、山东省政府决定在东平湖滞洪区分洪。现在,沿河滩地已陆续漫水,洪峰已逼近分洪区大闸。
在梁山县城通往林辛分洪闸的黄河大堤上,我看到一边是汹涌澎湃的黄水滚滚而下,排空巨浪猛烈地拍击着堤岸;一边是分洪区内的千顷粮田绿浪荡漾,丰收在望:玉米刚刚吐缨,大豆已经挂角,谷子正在秀穗,高粱才要红脸。然而,在几小时后,这14万亩粮田将荡然无存,倾刻之间就会变成一片汪洋。数十个村庄将被洪水吞没或包围,2万多名群众将会失去家园。此时此刻,分洪区内的人民怎么想?怎么做?这样巨大的损失和毁灭性打击,他们能够承受得住吗?
在黄河大堤上,沿途是鳞次栉比搭起的临时窝棚,老人们坐在里面安详地掐着麦草辫,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在嬉闹,青壮民工正在堤岸上严阵以待……
20时,夜幕低垂,繁星满天。大堤上人声鼎沸,车来人往,抢险分洪的工作正在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着。突然,3颗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紧跟着,3声炮响震撼着大地——分洪的警报发出了。霎时间,湖区内的村子里锣声、鼓声、喇叭声响成一片,一道道手电光在黑夜中闪耀,县、社、队派出的大批干部组织最后一批群众撤离村子,搬上大堤。
21时,我登上15米高的林辛大闸。这里十几部探照灯交叉放射,如同白昼。强烈的灯光照亮了滚滚奔腾的河水。数百名民工轮番作战,挥舞铁锹,奋力挖土破埝。咆哮的河浪声、铁锹声交响成一片,气氛庄严肃穆。此时,我访问了正轮流作短暂休息的破埝突击队员。一位20岁刚刚出头的小伙子,他的家就在分洪区内,当我问到他的感想时,这位年轻人深沉地说:“我知道我们正在干着一件多么重要的工作,我也知道眨眼之间我的家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为了黄河下游的人民,我情愿豁上命来完成破埝分洪任务!”
21时半,破埝成功,巨大的洪水冲越围埝,如猛兽般冲到大闸跟前,拍击得铁闸隆隆作响。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副省长李振,菏泽地委书记于波海,东平湖防汛指挥部指挥程枫等负责同志登上林辛大闸,最后检查了分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1时50分,孙口水文站紧急报告:流量已猛增到8,200秒立米;湖区报告:经过逐队逐户检查,群众已全部撤至安全地带。22时,程枫宣读开闸命令,操作人员扣动电闸,林辛大闸轰然一声,徐徐开启。黄河水以每秒480立米的流量夺门冲出,凶猛地扑向分洪区内阡陌纵横的万顷良田,波涛声震耳欲聋,水沫飞起,薄雾迷蒙一片。
在林辛大闸上,我访问了梁山县委书记谢守章同志,请他谈谈此时此刻的心情。他神情凝重、话音徐缓地说:“这次分洪,梁山县受淹粮田7万余亩、村子45个,分洪区有15,000人,对我们县来说,损失是巨大的,作为一个地方领导人,心情是很沉重的。可是,这和整个黄河下游的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比起来,这是个小局。为了大局,牺牲这个小局是值得的,也可以说是一个胜利。我们有国家的支援,有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有勤劳勇敢的人民,我们一定能搞好生产自救,重建家园!”菏泽地委书记于波海同志对我说:“两年之后请你再来,我们将在这片被洪水吞没的土地上,开垦出更肥沃的土地,建起更漂亮的村庄。”
在林辛闸附近的大堤上,我来到了几户刚转移出来的社员中。他们都是梁山县代庙公社林辛大队的。社员林英泰,今年60岁,家里有13口人,3个整劳力。他说:“我们这个地方多年以来都是靠国家贷款、救济过日子。自从实行大包干责任制以后,生活上翻了身。今年庄稼又长得特别好,我种的3亩玉米长得象老牛角,9亩豆子长得齐胸高,3亩棉花每棵都坐了七八个桃子,如果不放洪水,可收5,000多斤粮食,400多斤棉花。庄稼人看到要到手的粮食遭水淹能不心疼?可是我想,过去20多年,我们湖区人全是靠国家过日子,这几年才上了一层楼,现在为了保住国家这个大家,我们扔掉这个小家,心甘情愿,一百个应该。如今国家对咱们灾区有补偿政策,又有大包干这种好办法,咱一定能把丢掉的东西再拣回来,而且还要叫日子过得更好!”正说到这里,女社员杨厚玲望着已被滔滔洪水包围的村子,焦急地说:“你看,庄稼完了,村子也保不住了,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呀?”老社员林向彬叼着烟袋开了腔:“你年纪小,见的世面少,我今年70多岁了,什么样的事没见过?光我记得,咱们这里发水就有6次。那时候,黄河开了口子谁管?死了的不用说,死不了的就得拖儿带女下关东、上山西,逃荒要饭。解放后这些年,咱受过几次淹?不就是这一次嘛!咱现在受点水灾,正是为了下游千家万户的人不受灾。这些年,咱们‘吃国家、穿国家’,国家有困难咱能心安?国家和咱们就好比是身子和汗毛一样,为了保住身子,拔掉一两根汗毛,这个账算得来,只要保住身子,还愁汗毛长不出来?要是身子保不住,咱们林辛庄会是个啥样子!”说到这里,在场的十来个社员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一位说:“这话说得对着哩!就说这次放水吧,上级早在五六天前就和咱打了招呼,政府还派了这么多干部帮咱搬迁、安排生活。这么大的洪水,咱村400多口,老人、小孩没有一个出事的,要是在旧社会,你想想吧!”另一个社员说:“你们还没有想到,放了水可以挂淤,淹了庄稼可以当绿肥。这黄河淤泥都是上好的肥土,如果挂上3尺厚的淤土,咱们还能种上几年好庄稼呢!别看眼前都是满地的黄水,现在,我好象都闻到喷香的馍馍味了哩!”
这是多么广阔的胸怀!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分洪区人民还有过去那种愁眉锁眼的精神状态吗?在那广阔的分洪区内,还有过去那种饿殍载道、哀鸿遍野的悲惨情景吗?没有了,完全没有了!现在,他们都充满着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念。这就是分洪区人民的精神风貌,这就是当代分洪区人民的伟大形象!


第2版()
专栏:

口粮增多 收入增加 文化生活改善
江西老区两万多个贫困队改变面貌
据新华社南昌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西省革命老根据地已有24,000多个贫困生产队,经过放宽政策,休养生息,发展生产,改变了长期经济贫困的状况。
这些贫困队的主要变化是:
——社员长期缺粮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这些老区生产队大多数地处边远山区,生产水平低,社员口粮不足。据1979年对20,132个队的调查,平均每人的口粮为337斤,国家每年要提供他们粮食1.3亿多斤。从1980年开始,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对每人平均口粮不足450斤的生产队免除征购任务,同时在这些地方及早推行了以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为主的生产责任制,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收。全省老区贫困队社员每人平均口粮去年达到了500斤以上。
——社员平均每人的收入有了增加。这些老区的贫困生产队,1979年的每人平均收入都在50元以下,到去年社员每人平均收入已上升到100元以上。宁冈县1979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生产队,集体每人平均收入在50元以下,一半的农户超支欠款。由于近两年粮食生产大丰收,以及多种经营和社员家庭副业的全面发展,去年,不包括家庭副业收入,全县社员每人平均收入已提高到108元。
——文化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近两年来,全省从国家发的扶助老区建设资金中,拨款帮助这些地方新建和扩建了54所中小学校、40所医院,办起了小水电站158个,架设输电线465公里,新修山区公路320公里。


第2版()
专栏: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
湖南社队企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刘文纬报道:近几年,湖南省社队企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去年总收入已达31.7亿多元。1981年与1978年相比,在企业总数减少7.3%、职工减少21.2%的情况下,总收入增长29.3%。今年上半年,全省社队企业继续保持向前发展的势头,到6月底止,总收入已完成13.9亿多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
三年多来,湖南省社队企业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他们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发展社队种植业和养殖业上。现在全省已有社队林场1.4万多个,面积1,520万亩;茶园1万多个,面积142万亩;果园5,200多个,面积78万亩;药材场700多个,面积8.2万亩;水产养殖场1,600多个,水面68万亩;各种畜牧家禽场1,200多个。1981年全省社队种植业、养殖业收入3.64亿多元,比1978年增长15%。


第2版()
专栏:

树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思想
新乡县加快发展农业生产
本报讯 通讯员白家凡、记者王彪报道: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年,河南省新乡县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同三中全会前的三年比较,平均每年农业产值增长25.3%,粮食总产增长5.9%,棉花总产增长84.8%,社员集体分配增长51.1%。
新乡县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和县委指导思想的转变密切有关。过去县委片面强调粮棉产量过“黄河”、跨“长江”,只追求产量指标,忽视经济效益,结果面临着“高产穷县”的局面。党的三中全会后,县委和各级干部逐步树立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思想,提出要“稳步发展粮食,积极发展棉花,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千方百计增加收入,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三年来,全县造纸厂已发展到50多家,把全县的稻草、麦秆全部“吃掉”,变成了纸张,一年的收入达1,500多万元。去年,全县每个社员从集体分配中得到188元,从家庭副业中收入60多元。


第2版()
专栏:

东沟表彰一批创业有功的生产队长
这些生产队长胸怀大志,任劳任怨,又红又专,廉洁奉公
本报讯 通讯员刘福合报道:辽宁省东沟县委、县政府最近召开大会,表彰了122名生产队长,向他们颁发了“创业有功”纪念章和荣誉证书。其中对10名成绩突出的生产队长,赠送了“创业有功”光荣匾。
这次被表彰的生产队长的共同特点是:胸怀大志,有一颗为人民造福的心;因地制宜,有一幅长规划短安排的宏伟蓝图;任劳任怨,有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又红又专,有一套经营管理的真本领;廉洁奉公,有一种不谋私利的好作风。宋仁心担任孤山公社东大于大队于塘生产队队长16年,带领群众在盐碱滩上开荒造田200多亩,把30多块“疙瘩田”连成了四大片,1978年后粮食亩产连续超千斤。同时在荒滩上植苇400多亩,年产苇子250多吨。1981年人均集体分配收入达到566元,社员口粮近千斤。
许多生产队长说:现在,真正尝到了为集体谋利益有功,为群众造福光荣的滋味,浑身添了使不完的劲。


第2版()
专栏:来信

俺的提案落实了
俺叫张春秀,今年38岁。去年4月份,俺光荣地被群众推选为出席县六届人大代表。
去县城参加大会前,干部群众托付我向政府反映一下村北面南排河大桥的翻修问题。这座桥是1965年建成的,经过近20年的风吹雨淋,车马碾轧,桥栏杆和桥面已多处糟朽损坏,不能通行车辆。近一两年来,还发生过好几起行人掉到河里的事故。会议期间,我把这件事作为一项提案提交给大会。会后不久,我就收到了县人大常委会的复信,说非常重视我的提案,已上报沧州地区有关部门,批准拨款后就可动工。
今年春天,大桥动工了,经过两个月的奋战,一座长130米、宽4.5米、承重八吨的水泥曲拱桥于6月12日建成通车。看着那美观大方的桥身,平坦的桥面和来往的车辆行人,俺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政府果真落实了俺的提案!
河北黄骅县王曼大队社员 张春秀
(曹宝文代笔)


第2版()
专栏:来信

多谢技术员的指导
我们松滋农村堰塘较多,适合养鱼。去年,队里把堰塘按户包给了社员。我和一户社员承包了一口两亩水面的堰塘,当年投放了500尾鲢子鱼,由于不懂饲养技术,放养一年,每尾不过一两重。
今年春天,县水产局给我们公社派来了陈八名和李功成两位养殖技术人员,上门传授养鱼技术,辅导农户发展家庭养鱼。他们来到我队以后,教我们实行混养法,并且帮助从外地购回了1,100尾白鲢、草鱼、团头鲂、荷源鲤等优良鱼种,给我们介绍了利用青蒿改变水质,促使幼鱼生长的经验。临走前,还送了两份他们自己编印的淡水养鱼技术资料。从那以后,他们经常来我队察看鱼情,指导我们科学养鱼。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今年投放的一批2两重的幼鱼,三个月就长到了8两重。 湖北松滋县望咀大队社员 李连武 (胡学贵代笔)


第2版()
专栏:来信

回音
7月24日,你报二版刊登了读者来信,批评我区一些社队在超过25度陡坡地上开荒,破坏水土保持的问题。经我们调查,确实如此。报纸批评后,区政府及时召开会议,研究两项措施,已通知各社队,正在落实。
一、重申过去一系列规定和文件。强调在超过25度陡坡上,不准开荒种粮,各公社普遍进行一次检查。
二、已在陡坡上开荒种粮、种豆的,统一估产,顶社员口粮,农副产品适当作价,并要求在年内整成水平条,明年栽上树。对违犯规定者,严肃处理。
北京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第2版()
专栏:

生产肚剥三北羔皮
三北肚剥羔皮是制作裘皮服装的高级原料。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科委和畜牧研究所在冬季大、小雪宰羊节令前四、五个月,给淘汰母羊注射了激素和孕马血清等药品。在母羊发情时用三北公羊的精液进行人工配种,受胎率达78%。母羊怀胎130天到140天时,将母羊屠宰,从肚内剥取羔皮。


第2版()
专栏:

冷冻保存绵羊精液
一项绵羊精液冷冻长期贮存新技术在我国研究成功。去年在河北、山西、内蒙古、青海、新疆等五省、自治区六个试验点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应用试验。用冷冻精液给7,671头母羊配种,有4,329头母羊产羔,一次受胎率达到56.4%。试验证明,应用这项技术,可以加速绵羊育种工作和养羊业的发展。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农家向大自然索取能源
海安县建成一座农户自然能利用试验室
据新华社南京电 科学技术为农民家庭更广泛地使用自然能带来现实的可能性。最近在江苏农村建成的一座农户自然能利用试验室正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些成绩。
这座试验室坐落在海安县沿河口公社滩河六队,里面设有加工室、试验室和工作室,外面朝阳的墙壁上贴挂着太阳能集热器,楼顶安装了一台风车,院里还设有沼气池和太阳灶。试验室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将太阳能、风能、沼气等自然能源综合应用于农家生活,并使它的造价不超过农民的支付能力。
三十七岁的高洁主持这项研究工作。他在试验室安装过程中已经试制出了封闭式井的风能自动化提水装置和全水泥结构太阳能集热器。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养鱼“割”草
张运华 张国城
清除稻田的杂草是项繁重的劳动。如果有人想尽量减少这种劳动,不妨在稻田里放养草鱼,让它帮你“割”草。
草鱼,学名叫鲩鱼,是我国独有的名贵家鱼之一,被称为“有生命的刈草机”,很受人们重视。
我国远在公元618年至907年的唐朝,就开始养殖草鱼,并试验用它除草,这在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中可以看到。书中说:“先买鲩鱼子散于田内,一、二年后,鱼儿长大,食草根并尽,既为熟田,又收鱼利,及种稻,且无稗草。”
草鱼食量十分惊人,一条草鱼每昼夜的吃草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40—120%。一条成鱼每年就得吃几百斤青草。有趣的是,草鱼吃草的方法有别于其它鱼类。它的“牙齿”,不是长在口颌上,而是生在咽喉里,称为“咽喉齿”。咽喉齿呈镰刀状,吃草时,象镰刀割草一样,把青草一段一段地剪断,送到肚中。由于草鱼吃草量大,有人便把它放养于水草繁茂的江河里或低沙、低产稻田里,让它代替人们铲除江河或稻田里的杂草。
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引进中国草鱼大量养殖,用于清理内陆水域、灌溉渠道、运河航道上的丛生水草,使之水流顺利,航道畅通;或用于清理稻田杂草,使稻田不受化学农药的污染。日本埼玉县笠原地区在农用水道中投放中国草鱼,据调查,投放草鱼前,一平方米的水面下平均生长着两公斤杂草,投放草鱼大约100天,杂草全无。意大利前年引进中国黑龙江种草鱼,拟取代化学除草剂在稻田中除稗草。领导这项研究工作的帕尔马大学教授阿策西奥说,研究工作已经获得可喜成果,并在稻田正式推广。
我国江河如网,稻田遍布,应当继承传统,多养草鱼,充分发挥这部中国产的“有生命的刈草机”的作用,以减轻稻田和河道里的草害。


第2版()
专栏:

最近,湖北省枣阳县太平公社北张庄大队第一、二生产队发生火灾,新登场的小麦大部分被烧毁。这个公社的寺庄、王庄、吴庄等大队社员,发扬共产主义风格,主动送粮送草支援。 新华社记者 花皑摄


第2版()
专栏:

干海细雨(四川螺吉山风光)
张在璇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