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非统呼吁成员国支援纳米比亚人民
西南非人民组织谴责美国破坏纳米比亚独立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据埃塞俄比亚通讯社今天报道,非洲统一组织昨天为纪念“纳米比亚日”发表新闻公报,呼吁所有成员国为纳米比亚人提供更多的援助,为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提供更多的外交和军事支持。
公报呼吁国际社会进一步孤立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政权,并对它施加各种压力,使纳米比亚尽快获得独立。
公报说,如果纳米比亚的独立仍要推迟的话,那就是因为比勒陀利亚政权提出了不可接受的条件。
公报说,正当人们设法通过谈判来解决纳米比亚问题的时候,南非种族主义政权不断侵略非洲前线国家,这种挑衅性的侵略更增加了南部非洲目前局势的紧张。
新华社卢萨卡电 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新闻和宣传书记哈穆泰尼亚最近在这里谴责美国破坏通过谈判解决纳米比亚独立问题的政策。
他指出,美国政府破坏谈判解决纳米比亚独立问题是为了达到其帝国主义的目的。
哈穆泰尼亚还指责关于解决纳米比亚问题西方五国接触小组制造南非和西南非洲人民组织谈判有可能突破的“虚假的乐观气氛”。他认为西方五国接触小组的动机是阴险的。
他指出,纳米比亚解放斗争是长期的,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最终的目的是要使种族主义者丧失统治纳米比亚的能力。


第7版()
专栏:

拉美经济体系开会讨论马岛冲突后的严重局势
决议强调加强合作保障独立和共同对付经济制裁
新华社加拉加斯8月25日电 拉美经济体系拉丁美洲理事会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今天通过决议,要求成员国为维护拉美经济独立和集体安全作出努力。
这次会议是从8月23日至25日在这里举行的。
会议讨论了马尔维纳斯群岛冲突给拉美带来的严重政治和经济局势,以及如何采取对策等问题。在部长级会议之前,还举行了6天专家级会议。
会议通过的《拉美经济安全和独立战略》决议强调指出,拉美各国进行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是保障拉美在政治、经济上的完全独立和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决议呼吁各国大力推动拉美经济一体化计划的实施。
会议通过的另一项决议指出,如果拉美经济体系的某一个成员国遭到某种经济制裁时,该体系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这种制裁作出反应。
会议通过了一项从今年9月至1984年8月的地区合作计划。这项计划的宗旨是加强拉丁美洲的合作,以维护地区经济安全、减少拉美经济的依赖性和少受外部的损害;同时促进在农业、食品、外贸、科技、财政、通讯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合作。
会议再次指责欧洲共同体在马岛冲突中对阿根廷实行的经济制裁,并且重申了去年12月通过的《巴拿马声明》所坚持的对美国的经济关系的立场。该声明确定了拉美地区为改变同美国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所要采取的共同战略。


第7版()
专栏:

伊朗总统向伊拉克发出警告
新华社德黑兰8月26日电 据这里的报纸报道,伊朗总统哈梅内伊昨天警告说:“如果敌人继续轰炸伊朗的居民区,伊斯兰战士将火烧他们的工业中心。”
哈梅内伊在会见伊朗空军指挥官们时说:“我们可以控制波斯湾,使敌人没有多少逃生的机会。”
他是在伊拉克威胁要摧毁伊朗的主要石油输出站哈格岛之后讲这番话的。
他还宣称:“现在,我们已经把敌人赶出了我们伊斯兰领土,让他们丢脸。我们要继续进行袭击,以确保我国城市不遭受敌人炮轰。”
他说,伊朗部队有能力向它认为必要的任何战线挺进,甚至攻陷巴格达。


第7版()
专栏:

从美国经济困难看供应学派失势
张德真
里根从积极鼓吹减税转而被迫增税,表明其经济政策基础——供应学派理论宣告失灵。减税未能缓和经济衰退,也没有实现预算平衡,反而使财政赤字扩大;但增税对克服财政赤字也无济于事。面对经济痼疾,美国经济学家回天乏术。
美国国会最近在里根一系列紧张的游说活动之后,通过了一项三年内增税983亿美元的法案。而人们记得就在一年以前,里根曾说服国会通过了一项大规模的减税计划。这种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使供应学派理论家和共和党保守派感到震惊和愤怒。他们纷纷指责总统“背叛”了供应学派反对增税的传统立场,是对一年前总统减税计划的公开嘲弄。里根本人也承认:“增税这一剂经济药是令人不快的,但是必要的”,并说他这样做“就象是捏着鼻子去抱一头猪一样”,实是迫不得已。
从积极鼓吹减税到被迫实行增税,这种戏剧性的变化,究竟说明了什么呢?
如所周知,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主要是以供应学派理论为基础的,而减税又是供应学派理论的核心,是它治疗美国经济难症的主要药方。一年前,当里根根据供应学派理论提出他的“经济复兴计划”时,把减税的作用吹得神乎其神,一些供应学派的经济学家被敬若上宾,委以重任。里根的首席经济顾问韦登鲍姆就曾夸下海口:一旦减税,美国经济将以“远超过历史上可能的速度飞快发展”,失业率将降到7%左右,长期困扰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将逐步减少,并在1984年实现预算平衡。总之,似乎只要一实行减税,美国的经济痼疾就可以百病消除。然而,现实把这种绚丽远景变成了肥皂泡。
首先,减税并没有缓和目前美国的经济衰退。供应学派原来的设想是,减税使个人和企业的收入增加,这样就能鼓励人们多储蓄,多投资,从而刺激经济的全面繁荣。事实证明,减税固然能增加个人和企业的某些收入,但这些收入却没有象供应学派一厢情愿希望的那样用来进行投资。因为长期来美国又碰到了一个问题,利率太高,大银行借给大公司的优惠利率最高高到21.5%,长时期徘徊在16%左右。因此企业投资借不起钱。个人和企业因减税得来的收入几乎大部分都投向了消费市场或用于偿还债务,真正用于增加储蓄或扩大投资的很少,因而对经济没有发生明显的刺激作用。事实上美国的经济衰退在减税计划实行后仍在不断深化。国民生产总值在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下降了5%左右。今年第二季度虽略有回升,但7月份工业生产又下降了0.1%。失业率更是直线上升。自今年4月失业率突破战后最高纪录达到9.4%以后,7月份又猛增到9.8%。用劳联—产联主席柯克兰的话说,这意味着失业队伍长达4,000英里,可以从美国东海岸排到西海岸。美国经济衰退的继续深化,证明减税并没有在短期内创造经济繁荣的神效。
其次,减税不仅没有实现预算平衡,反而扩大了财政赤字。供应学派的如意算盘是:减税将刺激生产,增加企业的利润。利润一增加,政府的税收也会相应增加,预算也会实现平衡。出于这一考虑,去年里根政府提出并说服国会通过了在三年内减税2,850亿美元的大胆计划。而政府开支三年内只削减1,400亿美元。收入减得多,开支减得少,这么大的窟窿靠什么来弥补?里根显然把“宝”押在通过减税促使经济迅速繁荣上。可是,持续的经济衰退使里根的财政收入计划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旧的预算赤字没有缩小,因减税而出现的新赤字又不断加码。据最近发表的白宫经济报告估计,1982年度财政赤字可能达到1,090亿美元(比去年国会批准的420亿赤字高出一倍多),1983年度要上升到1,150亿美元。如果不增税,1983年度赤字可能达到1,800亿美元。
高利率阻碍着投资的增长,而巨大的财政赤字又造成了持续的高利率。因为政府要平衡预算不得不同企业竞争向信贷市场举债,结果使利率难以下降。而高利率使经济复苏的前景黯淡。因此,目前美国经济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减少财政赤字是当前的关键所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里根总统才一反他过去反对增税的立场,作出了增税的决定。但是增税毕竟是一项临时措施,而且三年内增税983亿美元对于每年上千亿美元的赤字来说几乎无补于事。可是除此之外,又无别的应急办法。这就是为什么里根不得不捏着鼻子去抱猪了。
这种左支右出的窘境说明,供应学派吹嘘的灵丹妙药并不灵。这使得供应学派在政府里的地位大大失势,这个学派的一些头面人物纷纷挂冠而去。但是他们仍不认输。随着美国经济情况不妙,里根政府中两大保守的经济派别——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就经济政策进行相互攻讦。供应学派指责货币学派紧缩货币的政策导致了目前的高利率,使减税计划未能发挥预期的效果。而货币学派则责怪供应学派的减税是造成巨额赤字的罪魁祸首。
这两派经济学家的争吵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本身就有许多矛盾之处。里根本想将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捏在一起相互补充,既强调供应学派刺激生产、扩大“供应”之说,又利用货币学派控制货币供应、紧缩经济之助,以此来复兴美国的经济。可是根深蒂固的美国经济痼疾,既吃不得补药,又吃不得泻药。看来无论那一派都难医治这资本主义的顽症。


第7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吉布提走上了发展农业的道路
晁玉冰
吉布提地处东非红海岸边,1977年6月27日获得独立,结束了法国100多年的殖民统治。独立后,吉布提政府根据本国工农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港口业务和铁路收入的弱点,提出了逐步发展农业生产的计划。几年来,吉布提在联合国组织和一些友好国家资助下,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吉布提每年5月至9月为夏季,平均温度达摄氏35度,气候酷热,雨量稀少,不适宜农作物生长;10月至次年4月为冬季,平均温度摄氏25度,气候温和,稍微降雨,较适宜农作物生长。但由于吉布提历史上就以水源奇缺,土壤贫瘠而闻名,究竟能否发展农业,如何发展农业?对年轻的吉布提共和国确实还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吉布提没有大规模种植的历史,以前在首都的昂布利和阿尔塔等地辟有小型试验地块,种植少量蔬菜和粮食,产量很低。1979年,在距首都120公里处的穆鲁德地区找到了水源,挖掘了机井,随即诞生了吉布提历史上的第一批农业生产者,他们开垦了4.2公顷的土地,种植的大葱、辣椒、胡萝卜、甜菜等,都获得了较好收成,去年仅西红柿就收获48吨。初步的成功,大大鼓舞了吉布提人的信心。他们又接着开垦了4公顷土地,增种茄子、棉花、柠檬等。如今的穆鲁德地区居民已达1,700人,正在逐渐形成一个小型城镇。
更为可观的是,1979年吉布提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助下,在距首都20公里处的阿萨一布罗和卡纳勒地区,开始大规模的垦荒。1981年底,他们首次试插了10公顷小麦和玉米,现在这些农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前不久,吉布提总统哈桑·古莱德及全体政府官员视察了这一地区,高度赞扬这里发展农业的成就,指出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标志着吉布提逐步摆脱依赖外部生存的开始。
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吉布提政府已决定在该地区逐步建立面条厂、塑料厂、造纸厂、铝制品厂和面粉加工厂,以及商店、学校、居民住宅、诊疗所等。据吉布提《民族报》报道,到1985年时,这一地区将是一个拥有5,000居民的小型城镇。(附图片)
树木葱茏的吉布提市市区一角。新华社记者金明远摄


第7版()
专栏:

伊拉克飞机轰炸伊朗哈格岛
新华社巴格达8月26日电 据伊拉克通讯社报道,伊拉克飞机昨天袭击了伊朗哈格岛上的石油设施。
这家通讯社援引军方发言人的话说,这次空袭是在当地时间下午6点进行的,“我们的飞机有效地击中了哈格岛上的石油设施”。这是为了回击伊朗对巴士拉港及其他边境城镇的炮击。
发言人再次警告所有的油轮避开该岛,以免被击毁。


第7版()
专栏:

国际儿童“和平旗帜”联欢大会闭幕
新华社索非亚8月25日电 历时十天的第二届国际儿童“和平旗帜”联欢大会今天在这里闭幕。
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千名儿童聚集在这里的钟楼四周举行了闭幕式。钟楼响起了由各国献给联欢大会的铜钟发出的雄浑的钟声。
钟楼座落在索非亚市郊维托沙山麓,高37米,顶端悬挂7口巨大的铜钟。参加第一、二届联欢大会的各国儿童献的铜钟分挂在钟楼周围。这座钟楼的含义取自古代的史话:每当战事发生时,人们常常砸碎铜钟铸造武器;在和平时日里,人们又把铜制武器改铸成钟,让钟声给人以应有的启示。
中国少年代表团献给联欢大会的铜钟今天在这里第一次敲响。这是公元前400年战国时代的一口楚钟的复制品。
今天晚上,中国少年代表团同其他各国参加本届大会的儿童们一起,受到保加利亚国务委员会主席托·日夫科夫的邀请,来到“鲍亚纳”国宾馆。托·日夫科夫在这里同各国儿童见面,并设宴招待了本届大会的所有参加者。


第7版()
专栏:

世界男篮锦标赛第八至第十三名名次排定
新华社波哥大8月24日电 第九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决第8至第13名的比赛今晚在哥伦比亚的库库塔全部结束。巴西、巴拿马和捷克斯洛伐克3个队成绩均是4胜1负,分别列第8、第9和第10名。乌拉圭队2胜3负列第11名,中国队1胜4负列第12名,象牙海岸队5战皆负列第13名。
本届锦标赛决第8至第13名的比赛昨天和今天进行了最后4场,中国队以56∶72负于乌拉圭队,捷克斯洛伐克队以89∶87胜巴拿马队,乌拉圭队以96∶85胜象牙海岸队,巴西队以98∶94胜捷克斯洛伐克队。
昨天,中国队在同乌拉圭队比赛时,前4分钟曾以8∶4领先,在接下去的5分钟内,4次进攻无效,两次传球被对方抢断,仅攻进一球;而乌拉圭队则攻进6球,反以16∶10超出。上半时结束时中国队以30∶35落后5分。下半时中国队采用全场盯人防守,但成效不大;而乌拉圭队则发挥正常,中投结合内线进攻渐渐把比分拉开,最后以72∶56获胜。
在卡利进行的决本届锦标赛第1至第7名的比赛昨天和今天各进行了两场,苏联队以99∶94胜南斯拉夫队,美国队以71∶69胜加拿大队,澳大利亚队以72∶63胜哥伦比亚队,西班牙队以83∶80胜加拿大队。


第7版()
专栏:

北京足球队胜孟加拉国国家青年队
新华社达卡8月25日电 中国北京足球队24日晚在这里举行的第二届孟加拉国总统杯国际足球赛中,以2∶0战胜孟加拉国国家青年队。至此,北京队在小组预赛中已两战两胜,肯定能取得参加半决赛的资格。
北京队的这两个球是分别在第33分钟和第79分钟时,由于景连和李公一射进的。
在24日举行的另一场比赛中,伊朗国家青年队同泰国队以1∶1战平。


第7版()
专栏:连载

纳瓦霍部落今昔——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纪行
本报记者 袁先禄
四、拿走了资源 留下了污染
1950年,一个名叫帕狄的纳瓦霍牧羊人在保留地的草垛山附近偶然发现了一些铀矿石。当时美国为了发展核武器急需这种稀有金属。在政府支持下一些大企业纷纷投资,争相采矿。结果,在保留地出现了一个延伸100英里的现代化采矿区。
铀矿的发现,给纳瓦霍人带来了什么呢?
在访问期间我们得知,铀矿公司在保留地采矿,只付给纳瓦霍部落为数有限的土地租用费。10多年以前,在开采方便的矿石采完后,铀矿公司已经基本关闭了。
但是,事情却没有结束。今年6月9日的《纳瓦霍时报》报道,由于铀矿公司当年无视工人安全,在铀矿干活的纳瓦霍工人将近半数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毒害,有的健康严重恶化,有的则已经不幸死去。受害者和死者的寡妇要求公司赔偿,公司多少年来一直置之不理。现在,他们正准备向联邦法院对公司提出控告。另外一份材料则说:有一个公司铀矿渣堆置的坑壁在1979年7月倒塌,大量带放射性的物质倾入普埃科河,使附近地区纳瓦霍人的水源受到污染。但是,有关部门至今还没对这件事作出处理。
战后以来,纳瓦霍保留地采矿业迅速兴起,工业也有发展。这是因为,保留地还发现了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这里的劳动力比较便宜。但是,采矿的、办厂的大都是白人资本家。他们从保留地拿走了宝贵的资源,获得了大量的利润。纳瓦霍部落得到的只是少得可怜的土地租用费。正是因为这样,尽管保留地的工矿业有所发展,保留地的整个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问题还不仅如此。有些外来的企业为了多挣钱,根本不珍惜保留地的资源,不考虑保留地的环境保护。
在我们路经保留地的四角地带时,普列斯特站在一个山巅上,指着远方,愤愤不平地告诉我们:那边有一个发电厂,烟囱里冒出的滚滚浓烟,使几里方圆的天空烟尘弥漫。附近的纳瓦霍人提了几年意见,情况始终没有好转。几天后,我在联邦政府印第安事务局的一份材料里看到了更具体的描述:这个厂放出的烟尘,“浓得连宇航飞行员在空间都能看到”。
我们在旅途中还经过一些煤矿,采用水悬浮法把煤从矿里送到装运地。这种送煤过程,用水量是巨大的。附近的纳瓦霍人指出,当地地下水位已经很低,煤矿如此大量用水势必造成严重后果。但是这些煤矿根本无动于衷。
类似的事情很多。在保留地,到处可以听到纳瓦霍人的怨言。部落法院还收到居民的不少控告,申诉矿山工厂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使当地人畜都受到了损害。纳瓦霍部落理事会主席彼得·麦克唐纳呼吁外来企业结束肆意制造污染的做法。他说,纳瓦霍人希望开采矿产和发展工业,但是“我们也珍视我们呼吸的空气和现在还能看得见的太阳”。
纳瓦霍的资源应该造福纳瓦霍人。这是纳瓦霍人的共同心愿。但是,他们这个完全合理的愿望,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呢? (待续)(附图片)
纳瓦霍保留地天然气工厂中的纳瓦霍工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