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烈火见真金
——读朱德同志《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
萧克
八一起义,转瞬五十五周年!值此建军佳节,读朱德同志《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一文,往事萦怀。这时期的朱德同志,真有“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的气势,令人长怀不已。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朱德同志从一个旧军人,成为我党早期的党员、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有其特定的发展历程。他出身农家,饱受封建的剥削和压迫,早在青年时代,就立志救国救民。他走过“教育救国”的道路;后来,又投笔从戎。在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中,他都驰骋疆场,奋勇当先。由于他战功卓著,很快由下级军官升任少将旅长。然而,戎马倥偬,前途茫茫,他感到怅惘。十月革命的炮声,给在苦闷和徬徨中摸索的朱德同志带来了新的希望,他向往马克思主义,阅读和研究当时能找到的马克思主义书籍。他毅然放弃高官厚禄,远涉重洋,到马克思的故乡——德国去寻求真理。1922年11月,朱德同志经周恩来同志介绍,在柏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奋斗。他认识到军事工作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决心“终身为党服务,做军事运动”。他先在德国考察军事,后在苏联研究红军经验。在那时,对军事工作如此重视,对军事理论如此钻研,在我们党内是少有的。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许多共产党人,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进行了艰难探索。朱德同志为此付出许多努力。他由一个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共产党人,每前进一步,都是按时代的要求走过来的。早在1925年,他在一封信中说到,“不明我的真相的人,决不晓得我是一个忠实的党员”。在革命浪潮中,朱德同志不是随波逐流者,而是勇于驾驭浪涛的“弄潮”者。南昌起义,正是他与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同志一起发动起来的革命浪潮。
“受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失败时的英雄。”对党有着坚定信念的朱德同志正是这样的英雄。南昌起义部队的主力,在三河坝分兵后失败了。朱德同志率二十五师和教导团在三河坝与敌三个整师激战三昼夜后,也撤出了战斗。他带着这支约二千余人的队伍经大埔,走蕉岭,过峰市,奔武平,转战在闽赣粤边境的山路上,受到敌人一个师的追击和沿途地主武装的骚扰。一支孤军,毫无供给,部队的思想相当混乱,环境十分恶劣。许多经不起考验的人,陆续离队。建制散了,人员也逐步减少到不足一千人了。饥饿、寒冷、疾病在折磨着战士,部队的前途更令人担心。朱德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率部渡过重重难关。他在天心圩召开军人大会,用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去教育说服同志们: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黑暗是暂时的。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朱德同志振臂一呼:“要革命的跟我走!”一时人心振奋,在他的号召下,部队又团结起来了。接着,他和陈毅、王尔琢同志对部队进行了组织整顿,成立了党的支部,召集党员、干部会议,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此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整训。“部队走向统一团结了,纪律性加强了,战斗力也提高了。”南昌起义的火种,人民军队的精华,就这样保存下来了。
朱德同志既有坚定的革命信念,还很注重政治斗争艺术。当时,队伍虽然初步稳定了,但是,部队需要弹药、粮草的补充和较平静的环境来整训。为此,他与陈毅、王尔琢同志商议,决定与范石生“交朋友”,以图再举。
范石生与我党早就有统一战线关系,该军内有我们党的组织。在国民党的军队中,他属滇军,远处湘粤边,与蒋介石及两广军阀有矛盾,想利用我们保存实力。范石生与朱德在云南讲武堂是同学,并一起参加过辛亥革命,有私人交谊。朱德同志在分析这些情况之后,认为与范石生合作很有可能。果然,范石生主动派人来联系,希望合作。合作又是有条件的。谈判时,朱德同志向他们讲明: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行动自主,给我们的物资补充,由我们自己支配;我们的内部组织和训练工作,毋须干预。朱德在与范石生合作中,坚持原则,掌握主动,使这次合作对我们很有利,不仅使部队得到了休整,而且得到了物资补充。这是我军历史上一个成功的统一战线的范例。
朱德同志有驾驭战争的指挥艺术。在南进中,他得悉广州起义失败,立即挥师北上,发动湘南暴动。当“马日事变”的罪魁许克祥部沿粤北乐昌、砰石向湘南宜章扑来时,敌我悬殊,他审时度势,决定“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主动撤出宜章,集结到城南八十余里的笆篱堡、圣公坛一带群众基础较好的山地待机。许克祥长驱直入,摆成了一字长蛇阵。朱德同志伺机而动,指挥部队突然出击,两天三战,各个击破,直捣砰石敌军师部,歼敌一千多人。继而挥师北指,在良田击溃唐生智部一个团。湘南暴动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上井冈山后,他指挥的第二次打永新也是一个辉煌战例。当赣敌重兵东来逼近永新城,他引兵西打高陇,示敌以我军往湖南的态势。接着,红军主力突然由高陇杀回,一天急行军130里,在草市垇歼敌一个团,打下永新城。杨如轩溃不成军,负伤跳墙而逃。朱德同志这样用兵,正是“声东击西”的运用之妙。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朱德同志导演了许多有声有色的活剧。可以说,上井冈山前后的战斗,仅仅是这些活剧的序幕。
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为寻找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朱德同志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巨大的成就。他和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会师,这是历史的必然。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朱德同志在这期间的懿行嘉言,是中国人民革命史上不朽的篇章。


第3版()
专栏:

优良传统仍在他身上闪光
——红军老战士甘祖昌二三事
红军老战士甘祖昌同志,1957年解甲归农,现已77岁高龄。这里记叙他近几年的几件新事。
(一)
《准则》公布以后,甘祖昌同志经常组织家里人和生产队的党员、干部学习。他说:“共产党员就应该按照《准则》办事,丝毫也不能走样!”
他家亲戚多,办喜事的时候,他总是说服亲戚们不要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他的一个老战友的女儿出嫁,给他发来一份大红请帖,甘祖昌同志只在事后给那个战友写了封信,表示祝贺。近年来,他的几个儿子、女儿结婚,他一分钱的礼也没收,也没请亲戚朋友喝酒。大女儿平荣结婚前,甘祖昌再三写信叮嘱,一定要婚事新办,平荣按照爸爸的嘱咐在部队举行了简单文明的婚礼。婚后,平荣带着爱人回家来探望父母,一些亲戚都说:“女婿第一次上门,要热闹一下,办几桌酒席请人来陪‘姑郎’”。甘祖昌说:“哪里来那么多风俗?回来休息两天就是了,何必搞那些没意义的形式呢?”
甘祖昌有个好朋友,为了给儿子订亲送见面礼,从甘祖昌那里借50元,说是房子漏雨,要修理房子。当甘祖昌了解到他是想给儿子订亲送见面礼时,语重心长地说:“老伙计,我们都是老同志了,在儿女的婚姻大事上要教育他们树新风,怎么能搞这个礼那个礼呢?”经过甘祖昌耐心帮助,这位老朋友放弃了为儿子送见面礼的打算。
(二)
甘祖昌这几年身体不好,患气管炎和肺气肿病。他在外地买了些“痰咳净”、“风油精”等常见药,卫生部门的同志都认为可以由国家报销。可是他说:“国家现在有困难,我们要多为国家想想!”最近几年,他买几百元钱的药,90%是自己付的款。前年冬天,甘祖昌患了前列腺肥大病,十分危急。组织上送他到上海华东医院就医,要治疗二到三个疗程。甘祖昌算了一笔账,两个疗程就是10个月,光住宿费就要3,000多元,他怎么也不住,坚决要求回家,结果只住了12天医院。
莲花县有关部门曾准备为他在县城安排一套房子,供他休息用。但甘祖昌硬是不答应。他说:“党和国家给我的照顾已经够多了,我不能再给国家增加负担。在农村有赤脚医生,看病不是同样很方便吗?”江西省有关部门准备为他配部小车,甘祖昌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他说:“我参加实际工作不多,根本没有配小车的必要,还是给国家节约一点经费,用在更需要的部门吧。”前不久,甘祖昌同志多次向中央和省里提出,辞去他的几个职务。他说:“我年纪这么大,工作已力不从心,何必占着位置呢?还是让给年轻的同志来干,对党的事业更有好处啊!”
谭永乐 蒋思纯 陈冬华


第3版()
专栏:漫话

何谓“小报告”?
秋明
我们党小组有个老同志,除了定期向党支部汇报自己的思想外,有时也汇报党员同志和党外群众对支部工作的意见,以及发生在日常工作中和同志间的某些不大容易解决的问题。没想到,这位老同志竟因此得了个“小报告”的绰号。
十年浩劫中,打“小报告”成了大大小小有野心的人坑害好人的惯用伎俩;善良的人对这种“小报告”真有防不胜防之感。时至今日,有些人一听到“汇报”,常常将它和“小报告”联系起来,忌讳得很,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毕竟是一种误解。
所谓“小报告”,一般指捕风捉影,甚至无中生有地给同志罗织罪名的一种恶劣做法。经常向党组织反映党内外群众的思想情况,便于组织上有针对性地做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乃是党内生活的正常做法,是党性强、对党的事业忠诚负责、对同志关心爱护的表现。即便在汇报中涉及某个同志的具体问题,只要反映得真实准确,与人为善,也无可非议。反之,如果遇到问题,既不向组织请示汇报,又不和同志当面交换意见,只是在暗地里拨弄是非的做法,却是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的表现。
“小报告”不要打,正当的思想汇报不可无。这是不能混淆的。


第3版()
专栏:

祁连山深处的“金翅鸟”
本报通讯员 刘讯 本报记者 李敏杰
金翅鸟飞翔的地方,
充满着吉祥;
红五星闪耀的地方,
军民情谊长。
每当兰州部队某综合仓库接送孩子们上学的班车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草原上经过,居住在这一带的裕固族、藏族、土族、回族等牧民便常常唱起这欢乐的歌。
那还是1977年夏天,祁连山深处的某综合仓库建起以后,干部、职工的子女要步行到14里外的一所煤矿职工子弟学校上学。为此,上级批准他们出动一辆“解放”牌汽车,每天送接孩子。
消息传来,汽车班立即准备车辆。这时,司机们想到沿途各族牧民的子女上学也一样困难,便决定顺路把这一带牧民和林业试验站职工的孩子一起捎上。
这一来,汽车班的战士可忙碌开了。班长李海林把车子擦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在车厢中间挂起拉链,给孩子们当扶手。尔后,又给汽车搭上了草绿色的篷布,以便遮风挡雨。电焊工还特地焊了一个带钩的铁梯子,挂在汽车后边,供上下车使用。通班车那天,各族社员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孩子送到事先定好的几个候车点。有些牧民的孩子还是头一次坐汽车,他们乘上解放军的“金翅鸟”在草原上飞驰,高兴极了。从此,他们再也不用犯愁上学迟到了。
五年过去了,开班车的司机换了三茬,都做到了风雨无阻,安全行驶。他们宁可自己麻烦点,也要给孩子们方便。


第3版()
专栏:

建湖县注意发挥离休干部作用
本报讯 李容洲、胥建生报道:江苏省建湖县近几年退出领导岗位的离休老干部达110多人,他们生活在群众之中,对群众的呼声听得见,群众的困难看得到。因此,建湖县委印发“参政意见书”,让他们不定期填写,坐在家里反映问题。县委还指定专人,对老干部的意见书,一份一份登记分类,象整理人民代表提案一样,分送给有关部门妥善处理,需要答复的还要求作出答复,给老干部“不在其位,仍谋其政”提供了一个渠道。今年初,冈东公社离休干部冯其金,发现有一个队少数干部经常大吃大喝,他在“参政意见书”里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使这一歪风得到纠正。
老红军战士张发满和几位离休老干部家住县城,经常跑跑市场,听听街坊议论,反映了居民吃豆腐难等问题。县委、县政府研究他们的意见后,采取了措施。目前,县城居民吃豆腐难的问题也已基本解决。


第3版()
专栏:

台湾《时报杂志》举办“中国如何统一”征文揭晓
人民普遍热望实现祖国统一
本报讯 台湾《时报杂志》举办的“中国如何统一”征文活动,已经结束。据报道:台北出版的《时报杂志》周刊,去年11月刊登了一则题为《中国如何统一》的征文启事。启事说,“中国统一的问题,随着国共双方对峙的延宕不决,益为海内外中国人所一致关注”。中国共产党“虽一再提出和谈的条件,并声言愿与台湾进行通邮、通航、通商”,然而台北当局对和谈“一直缺乏兴趣,相反地,采取相当的反统战措施”。“由于统一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共同愿望,本刊愿在此提供海内外读者一个公开讨论的园地”,欢迎持不同政见的人士踊跃参加这一历史性的征文活动。
征文消息披露后,来自各方的反应非常热烈,半年时间,该刊共收到402篇稿件。今年5月,该刊编辑部为征文揭晓而写的文章中说,“看了这么多篇文章,一个震摄人心的直觉感受是八个字——民族情感,跃然纸上”,“因此,我们始终珍惜这份祖先遗留的宝藏——民族情感”。文章回顾说,“1840年以来,我族遭逢五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在列强环伺侵迫下,备尝艰辛困蹙,几次濒临亡国灭种边缘,最后都在全族同胞奋勇崛起下,粉碎了一切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现在,台湾海峡的水,仍然无情地阻隔了全族的统一”,“然而,无论如何,民族要统一、国家要富强,是我族十亿同胞的共同心愿,横亘在前的正是一项我族十亿同胞必须严肃对待、认真思考、努力实践的重大课题”。
该刊对402篇文章,经过初审和复审,录取了20篇。4月份,又进行决审,选出了5篇得奖作品。参加决审的台湾大学一研究所长阅稿后说,应征作品对“中国如何统一”的“见解与所提的作法”,比当局的作法“来得生动活泼,来得有意义”。该校政治系一位教授说,“对三通的问题”,一些作者认为“不应该看得太狭隘”,“民间性的接触,就不应该一律摒弃”,“这种看法是很值得参考的”。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长认为,征文作者“多数的意见赞成和平统一”,“很能代表现今新生一代的看法。他们不从战略上或经济上的利益为着眼点,而从文化上来论统一问题,表现得相当成熟可贵”。台湾大学经济系一位教授认为,这些作品“找不出八股的味道,很能反映出老百姓的心声,至少是知识分子的心声”。他说,“若要谈中国统一问题,我则反对感情用事”,“这些文章都能从理性的态度来探讨,是值得肯定的”。政治大学外交系一位教授说,初选的20篇文章,“没有一篇反对和谈、接触”,“他们不落窠臼、不陷教条”。台大考古人类学系一位教授认为,在台湾当前的情况下,作者们是“有些心理上的忌讳,不能畅所欲言”的,但他们仍然“提供了不少积极性的意见”。耀闻


第3版()
专栏:

台“国建会”学人要求“三通”
本报讯 参加今年台湾“国建会”的学人,在讨论会上要求当局与大陆进行“三通”,并报道大陆的真实情况。
据台湾报纸报道,在“国建会”政治外交组讨论会上,中兴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姜占魁说,台湾当局拒绝与大陆实行“三通”,其实,台湾岛内同胞通过日本、美国、香港与大陆亲人通信的情况似乎很普遍,建议当局放宽、扩大对大陆亲友的通邮。
在美国某大学任教的丘宏达教授说,台湾对大陆的报道要客观、真实、不宜夸大,不宜完全采取否定态度。他说,现在对外通讯联络方便,人民如对某些报道起疑,可能会引起对其他方面的报道也产生怀疑。
不少与会学者对于台湾当局要“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宣传表示不满。他们认为,这是“流于形式”的“八股宣传”。


第3版()
专栏:

风雨夕
陈挺苏
望眼乡关隔暮烟,
奈何难见月团圆。
依稀形影犹如昨,
聚散神伤不两全。
花谢花开总自怜,
都因风雨寸心悬。
孤怀洒尽伤时泪,
惆怅栖迟三十年。
原载《自立晚报》


第3版()
专栏:台湾儿女 心向祖国

海外相逢 情深似海
今年春天,国产货轮红旗121号有一次在巴拿马城靠码头装油和水,计划下午六时离港续航。一艘停在附近的台湾货轮的海员,得知祖国大陆的货轮就在港内,都想来看看,来“访亲问友”。于是,有八位福建、江苏和台湾省籍的干部、海员,征得船长同意,高兴地步行几公里,登上了祖国大陆的货轮。红旗轮海员热烈欢迎骨肉同胞的到来,拿出家乡产的香烟、青岛啤酒、上海软糖、福建浙江的花茶招待台湾同行。大家边品尝、边拉家常,谈共同关心的问题,象久别重逢的亲人,毫不拘束。在欢聚中,一位台轮二副深情地说:“我年迈的老父离开大陆30多年,无时不在怀念故乡。我离开台湾时,年老的父亲有一个嘱托,他想百年之后把骨灰运回老家,叫我想方打听一下能不能运?”红旗轮的海员们说,“都是中国人嘛,有什么不可以的。欢迎你父亲有生之年回老家探亲!”这位二副露出感激的神情。后来,台湾海员参观了这艘国产货轮,不住地说:“好,真漂亮,我们长年航行欧美,很少到祖国货轮参观,太谢谢你们了!”分别时,红旗轮的船员送给台湾海员每人一本桂林山水画册。他们很高兴。
几天以后,红旗货轮到了美国的阿瑟港,又有20多名在一艘外国货轮工作的台湾海员,由船长带领冒雨来到了红旗轮拜访。这些台湾海员的老家,大多在安徽、浙江、河北、杭州和上海,也有台湾省的人,红旗轮海员热情地招待他们。后来,红旗轮海员也被邀去作客。大家都希望祖国早日统一。船长说:“到祖国统一时,我志愿当一名教师,把学到的航海知识和经验传授给青年一代!”
叶植辉


第3版()
专栏:

抗日战争时期,驻在延安市侯家沟村的中央警备团,遵照党中央的指示,深入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这面锦旗是1944年侯家沟村的人民群众赠送给中央警备团的,它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我军的诚挚爱戴。
解放军某部 宋芬桂


第3版()
专栏:

近年来,到福建探亲、游览的台湾同胞越来越多。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热情接待他们。图为东山县医务人员认真为旅游的台胞看病。
谢天水摄


第3版()
专栏:

万里来简
唐太乙
卅年万里梦犹难,
一简飞来百遍看。
闲话家常嫌纸短,
不堪言外太悲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