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1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在联大紧急特别会议上
巴解领导人谴责以色列入侵黎巴嫩
新华社联合国8月16日电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政治部主任、驻联合国观察员法鲁克·卡杜米今天下午在联合国大会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上,强烈谴责以色列野蛮入侵黎巴嫩,并且指出,以色列入侵的真实意图是要用军事手段“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他在发言中说,以色列行动的实际目标是要实现它的扩张主义目的。它意欲“消灭”巴勒斯坦人民,并且“歼灭”他们的合法领导机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色列还企图通过它的新的侵略行动,把黎巴嫩变成一个“附属国”,并把它从其它阿拉伯国家中分离出去。
卡杜米表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决心保卫自己,反对以色列的侵略。他说,巴勒斯坦人准备撤出贝鲁特,因为他们不打算“分裂和分割”黎巴嫩,但是不允许侵略者获得“它的侵略成果”。
卡杜米还指责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他说,只要美国不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它在中东谈判中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可以信任的谈判者”。
这次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是应不结盟国家集团提出的要求召开的,预计会议要举行3至4天。
塞内加尔、埃及、古巴、日本等代表今天先后在大会上发言,谴责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要求以色列尽速撤出黎巴嫩。


第6版()
专栏:

黎总理宣布巴解武装本周末开始撤出贝鲁特
新华社贝鲁特8月16日电 黎巴嫩总理瓦赞今天在同美国总统特使哈比卜会谈后宣布,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最迟将于本周末开始撤出贝鲁特。
瓦赞说,哈比卜今天上午从以色列带回来的答复使原来的分歧点缩小到“几乎消除”的程度。他说:“我们实际上已经进入接近实施协议的阶段。”他预料在未来两天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18日黎巴嫩召开内阁会议后可以正式公布协议。
据报道,黎巴嫩领导人就多国部队到达的具体时间和在贝鲁特的部署等问题在继续同哈比卜会谈。
瓦赞今天晚上还会晤了阿拉法特的政治顾问哈桑,向他通报了谈判的进展情况。
由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第11次停火已经维持了4天,加上目前进行的政治谈判取得一些进展,贝鲁特西区开始恢复一点生气,从东区返回西区的汽车明显增多,一些商店又开门营业。
与此同时,预定9月举行的黎巴嫩总统大选的准备工作也正在进行。从17日凌晨起,驻扎在黎巴嫩议会大厦周围的以色列军队开始撤离,2,000名黎巴嫩政府军和治安部队已奉命接管维持议会周围的治安工作。
据以色列电台报道,哈比卜近日内将返回美国,接受“新的任务”,以谋求“全面解决黎巴嫩危机”。


第6版()
专栏:

阿拉伯首脑会议可望在四周内召开
已有17个阿拉伯国家同意召开会议
新华社大马士革8月16日电 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今晚在向约旦电视台记者发表谈话时说,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可望在四周内召开。
他说,这次首脑会议将讨论紧急的阿拉伯问题。阿拉伯国家的外长将开会为首脑会议作准备。
另据报道,阿拉伯联盟发言人今天在突尼斯宣布,阿拉伯国家外长会议将于8月28日在摩洛哥举行。
自从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8月上旬提出第十二届阿拉伯首脑会议在摩洛哥复会的建议之后,摩洛哥派外交大臣和特使出访了一些阿拉伯国家,就恢复首脑会议问题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进行磋商。迄今已有17个阿拉伯国家接受摩洛哥的建议,同意召开首脑会议。据摩洛哥报纸报道,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可望9月上旬举行。


第6版()
专栏:

齐奥塞斯库说应制止以色列的军事行动
据新华社布加勒斯特8月16日电 据罗通社报道,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13日在这里对埃及的《五月》周刊记者发表谈话指出,目前应该制止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必须保证全面停火,并为脱离军事接触创造必要的条件,使以色列军队撤出贝鲁特和黎巴嫩。
他说,解决贝鲁特问题,应该作为全面解决黎巴嫩局势和巴勒斯坦问题的一部分。罗马尼亚认为,现时需要召开包括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内的一切有关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根据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和有权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来解决他们的问题。联合国以及美国、苏联和安理会所有常任理事国,应为召开这样的国际会议和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第6版()
专栏:

日本各界友好人士写信给本报指出
文部省篡改侵华史损害日中友好基础
本报讯 近一个月来,本报陆续收到日本各界人士的一些来信。信中,日本朋友对文部省篡改历史、美化军国主义的行径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认为文部省这样做,是日本民族的“极大耻辱”。来信指出:日本一部分人篡改历史,破坏了日中友好的基础,不能令人容忍。来信强调,要把事实的真相告诉下一代,使日中两国今后“在健康的友好轨道上,发展真正友好的合作关系”。
读了中国民间故事《灯花》而打掉轻生念头的北岛岁枝和她的两个孩子来信说:“日本文部省把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真实历史,歪曲篡改了,这实在是太遗憾的事,日本不仅侵略了中国,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许多灾难。我们痛感要承认自己的罪过,才能维持日中友好”。岁枝指出,日本承认这一段侵华历史是“绝对必要的”。
日本著名漫画家玉地给本报寄来了一幅漫画,并在信中写道:“我国有人说,1937年南京大屠杀情况不明,因此记述军部的行为是惨绝人寰的不合适。这种态度简直是日本民族的极大耻辱”。为了不让惨杀的历史重演,我们应该把事实的真相告诉下一代,使我们两国今后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真正的友好关系。
静冈县退休职员辻村及其家人来信说,日本文部省的作法,“损害了中国国民的心,也损害了日本国民的心”,如果仍然坚持错误立场的话,不仅会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谴责”,而且也将遭到“日本人民的反对”。辻村说,“今后,日中双方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爱好和平,发展友好是两国人民不可动摇的信念”。
日本关西日中教育交流恳话会前事务局长长谷川来信指出:对于日本文部省篡改历史、美化军国主义的问题,日本应“在重新确认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基础上,向中国道歉”。同时,“要坚决清除社会上的右翼思想”,不然,教科书的问题解决了,还有“发生其它问题的可能性”。
北海道的一位教师佐久间来信说,日本有一部分人为篡改历史、美化军国主义找借口,说“这是一种爱国行动”,其实,这是一种“辱国的行动”,“我们才是真正的爱国者,作为日本人,我们为一些人的错误行为感到痛心和耻辱”。“今后,日本的教育一定要坚持尊重历史事实,只有这样,才能接受历史的教训,使历史悲剧不再重演”。佐久间表示,今后要“为培养友好的下一代,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第6版()
专栏:

朝鲜人民的强烈愤慨
本报平壤8月16日专电 记者周必忠报道:在朝鲜北方人民正以高昂的热情掀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的时候,从朝鲜海峡对面的日本传来了一个令人愤怒的消息。报载,日本文部省在审定教科书过程中,对日本过去侵略朝鲜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歪曲和篡改。举其要者有:把通过强制签订《乙巳五条约》和《丁未条约》夺取朝鲜的外交权与内政权改成“接收”;把锋芒直指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运动改成“暴动”;把通过“土地调查”掠夺朝鲜农民100多万町步耕地的史实改成“确认了土地所有权”、作为“官地”“接收”;把强制征用150万朝鲜青壮年到日本服苦役改成是出于“自愿”;把强行推行日语改成“通用语”,等等。所有这些,极大地刺伤了朝鲜人民的民族感情,理所当然地激起了人们强烈的愤慨。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平壤各大报以发表署名文章、各界代表人士谈话、读者来信、历史照片等形式,用铁的史实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当年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戳穿日本文部省篡改历史的险恶用心,一致要求日本当局把篡改的历史纠正过来,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朝鲜学生委员会委员长指出:“日本当局篡改历史的阴谋活动表明,他们正在用军国主义侵略思想武装成长中的新一代。”金亨稷师范大学校长说:“这种歪曲和美化完全暴露出日本妄图把过去的战争和侵略行为合法化的野心,而且告诉人们,日本一些人企图重温军国主义旧梦。”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金水律指出:“日本当局歪曲历史,这是对亚洲和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是朝日两国人民友好的巨大障碍。如果日本当局想谋求朝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真正友好关系,就不应该忘记过去历史的教训。”有的文章还指出,朝鲜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对日本侵略的历史是客观存在,不容任何人篡改。凡是篡改历史的人,如不改弦更张,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第6版()
专栏:

齐奥塞斯库同西哈努克会谈
强调外国军队必须撤出柬埔寨 让柬人民自己解决问题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8月16日电 据罗通社报道,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8月16日在这里同民主柬埔寨主席西哈努克亲王举行了会谈。他们强调指出,外国军队必须撤出柬埔寨,必须让柬埔寨人民在没有任何外来干涉的情况下自己解决内部问题。
齐奥塞斯库在会谈中指出,罗马尼亚主张柬埔寨问题政治解决的基础是:凡向往并争取一个独立、民主和不结盟的柬埔寨的所有社会政治力量之间实现民族和解,根据国际法准则在柬埔寨和其邻国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西哈努克亲王在会谈中介绍了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的任务和目标。他感谢罗马尼亚一贯支持柬埔寨人民争取自由和民族独立的长期斗争。
齐奥塞斯库当天设宴招待西哈努克亲王。他在宴会上的讲话中祝愿柬埔寨人民尽快重新获得民族独立。他希望罗柬友好关系不断发展。他说,罗马尼亚人民和政府将支持柬埔寨人民和联合政府,将发展同他们的合作。
西哈努克亲王在宴会上讲话时谴责20万外国军队武装入侵和非法占领柬埔寨,在金边扶植“幽灵”政府,用武力把它强加给柬埔寨人民。他强调指出,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是在本国土地上牢固扎根的政府,拥有广大的国土和人口;它的成立向世界表明,柬埔寨具有各种政治和意识形态倾向的所有爱国力量从此团结得象一个人,为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占领者和为解放自己的祖国而斗争。
民主柬埔寨负责外交事务的副主席乔森潘和罗马尼亚外交部长安德烈等人参加了会谈和宴会。


第6版()
专栏:

民柬部队在菩萨等地袭击越军运输车辆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广播,柬埔寨国民军和游击队8月份以来在菩萨、暹粒等地袭击铁路和公路交通线,击毁侵柬越军一辆机车,切断公路多处。
广播说,8月6日,越军兵车一列经过菩萨省普农特诺地区,在多登特阿伊车站以东被民柬部队埋设的地雷炸中,机车和两节车厢被炸毁,18名越军被炸死,24人被炸伤。
8月2日,一辆越南运兵卡车从暹粒市开往班迭斯雷途中触雷,8名越军被炸死,11人被炸伤。
5日和8日,国民军和游击队在磅同市到柏威夏的12号公路上,击毁越军汽车3辆,歼灭越军47人。6日夜间,民柬部队在磅同省磅斯威县境内的森河上击沉越军一艘汽艇,打死打伤越军15人。
此外,8月6日、10日和12日,民柬部队在五、六和十号公路上炸毁公路七处,剪断电话线300米。


第6版()
专栏:

埃及同意接受巴勒斯坦伤员
新华社开罗8月16日电 据中东社报道,埃及副总理兼外长阿里今天在这里表示,埃及同意接受在战争中受重伤的巴勒斯坦人到埃及医院就医。他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向埃及提出了伤员就医的要求。埃及已通知巴解组织,埃及还准备组成一个高级医疗队去贝鲁特护理伤员。
阿里在会见巴解组织代表团时还重申,如果不把巴解武装人员撤出贝鲁特作为公正、全面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一部分,那么埃及就不可能接受撤出的巴勒斯坦战士。
中东社还说,阿里昨天会见美国驻埃及大使馆临时代办布雷奇特时通知美国,在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和这个国家完全恢复其主权之前,埃及将不考虑同美、以恢复巴勒斯坦自治谈判的问题。


第6版()
专栏:

波苏领导人在苏联会晤
波领导人说波政治经济危机严重后果仍然存在
新华社莫斯科8月16日电 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部长会议主席雅鲁泽尔斯基今天在克里米亚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举行会晤,互相通报了各自党和国家的主要政策方针。
据塔斯社报道,雅鲁泽尔斯基在谈到波兰局势时说,波兰“国内正在逐渐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旨在团结所有波兰爱国者的国家复兴运动正在展开”。“与此同时,仍能明显感到政治和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地下反革命的存在阻碍着国家摆脱危机的进程,其活动受到外来势力、首先是美国的煽动和支持”。
报道说,勃列日涅夫和雅鲁泽尔斯基谈到,苏波两国的联系在继续加强。勃列日涅夫表示,苏联将继续为波兰解决经济问题而“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
参加这次会见的还有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书记奇雷克、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和苏共中央书记契尔年科等人。


第6版()
专栏:

塞舌尔发生兵变
据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维多利亚消息:塞舌尔武装部队未公布姓名的部分成员今天凌晨在首都维多利亚发动兵变,占领了广播电台,并对全国广播说兵变的目的不是要推翻现政府,而是要撵走一批虐待士兵的高级军官。
兵变部队在首都所在的马埃岛上实行24小时戒严。他们还广播说已在广播电台和所有公开建筑物内埋设炸药,并且劫持了200多名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人质,假如有任何本国的或外国的军人想要粉碎兵变,他们就要炸毁建筑物,杀死人质。
据报道,塞舌尔总统勒内目前不在首都,他正在马埃岛西南的阿米兰特岛上视察。


第6版()
专栏:

穆巴拉克总统接见我大使
表示将于年内访华
新华社开罗8月17日电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今天在这里接见了中国驻埃及大使刘春,同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穆巴拉克对埃中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他说,他将于今年内访问中国。
刘春结束了在埃及的任期,将于明天离开这里回国。


第6版()
专栏:

我国和几内亚比绍签署贷款协议
据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比绍消息:中国政府向几内亚比绍政府提供贷款协议的签字仪式,最近在比绍举行。
中国驻几内亚比绍大使刘英仙和几内亚比绍贸易和手工业部长卡洛斯·科雷亚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协议上签字。
卡洛斯·科雷亚表示感谢中国政府提供的这项贷款。


第6版()
专栏:

南斯拉夫和马里联合公报
呼吁不结盟国家维护团结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8月16日电 这里今晚发表的一项南斯拉夫和马里联合公报,呼吁维护不结盟国家的团结,加强不结盟运动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关于马里国家元首穆萨·特拉奥雷访问南斯拉夫两天后发表的联合公报说,特拉奥雷和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主席斯坦鲍利奇在友好和谅解的气氛中进行了会谈。他们对双边关系与当前国际局势中的重要问题的观点是一致的。双方特别强调不结盟运动的不可代替的作用,不结盟运动应当解决重要的国际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他们重申,马里和南斯拉夫决心共同努力为实现不结盟政策的根本原则和宗旨作出贡献。
联合公报说,双方充分支持为维护非洲统一组织的团结和行动能力而进行的努力。双方强烈谴责以色列对邻国的野蛮侵略和对巴勒斯坦人民的灭绝政策,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和撤军。考虑到两伊战争对不结盟运动行动能力的消极影响,双方重新呼吁,必须立即停止战争,在联合国宪章和不结盟政策的原则基础上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


第6版()
专栏:

法国谴责南非对安哥拉的侵略行径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巴黎消息:法国对外关系部一位发言人昨天强烈谴责南非最近对安哥拉的军事入侵。他说,“法国强烈谴责南非最近对一个主权国家安哥拉的侵略”。
他还说,“(关于纳米比亚问题的)五国小组(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西德)、非洲前线国家和西南非洲人民组织8月12日在纽约举行的关于纳米比亚问题的会议,已经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南非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侵略行动,这就更令人气愤”。


第6版()
专栏:答读者

四次中东战争
问:国际上有人把这次以色列侵略黎巴嫩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请问前四次中东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
答:第一次中东战争发生在1948年。5月15日,帝国主义炮制的“以色列国”成立后第二天,以色列就向阿拉伯国家发动了侵略战争,同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四国交战。这次战争的结果,以色列侵占了阿拉伯国家的6,700平方公里的土地,从而使以色列的实际控制面积扩大到20,700平方公里。
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在1956年10月,即苏伊士运河战争。埃及为了维护民族主权,于7月26日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10月,英、法、以色列对埃及发动侵略战争。以色列一度占领了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由于埃及人民英勇奋战和世界人民的支持,英、法在11月6日被迫接受停火。以色列在翌年3月也不得不撤出加沙和西奈。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用闪电战的手法,突然袭击埃及、叙利亚和约旦,侵占了整个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耶路撒冷的旧城(约旦管区),共6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在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参加和支援下,反击以色列的侵略,埃及军队横渡苏伊士运河,摧毁了以色列吹嘘为不可逾越的“巴列夫防线”。在这次战争中,阿拉伯国家运用它们手中的“石油武器”,团结起来支持反侵略斗争,沉重地打击了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以色列梅厄内阁轰下了台。战后,埃及、叙利亚分别同以色列签订了脱离军事接触的协议,埃及收复了苏伊士运河东岸28—30公里宽的狭长地带,叙利亚收复了戈兰高地的部分地区。在埃、叙和以色列部队之间建立了缓冲区,由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驻扎。但是,以色列仍然霸占着它在“六·五”战争中所占领的绝大部分土地。
·元敏·


第6版()
专栏:利比亚通讯

访新兴古都的黎波里
新华社记者 叶志雄
公元前九世纪,腓尼基人在北非古国利比亚的地中海沿岸创建了三座市镇,统称为的黎波里斯,意思是“三市”。其中两市早在公元三六五年毁于地中海大地震,如今已成为游客访古怀旧的场所。唯有居间的奥耶市却几经沧桑,日新月异,发展成为今天利比亚的首都的黎波里。
记者到达的黎波里国际机场,眼前的一切都显得新颖。宽敞明亮的候机大楼每年迎送上百万旅客。楼内的空调设备令人忘记了这里正是干旱炎热的夏天。楼外郁郁葱葱的林荫大道挡住了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热浪。
驶入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高层公寓大楼。自1969年推翻伊德里斯王朝的“9月1日革命”以来,政府通过直接投资和发放建房贷款,新建了1万多幢共计25万套住房,大大改善了人民的居住条件。人们习惯把现代化公寓集中的东市区叫作新城,西市区称为老城,其实老城的新宅也比比皆是。建筑工地已成为的黎波里的街景之一。公寓房顶上电视天线林立。宽阔的街道上各式汽车川流不息,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不得不隐居远乡。新近架设的一座座立体交叉公路桥使市内交通畅通无阻。
穆斯林的开斋节刚过不久,街上的人们都还挂着节日的笑脸。一群穿着整齐校服的中学生抢着同我们握手,然后彬彬有礼把手捂在胸前,表示真诚的祝愿。
来到滨海的“绿色广场”,古今新旧的对比更加鲜明。北边是每年吞吐着500万吨货物的港口码头,岸边正停着一艘大型旅游船,和岸上矗立着的新建高级旅馆遥相竞美。西边则是人们称为“红堡”的古城:那弯曲狭窄的街巷、琳琅满目的货栈、精雕细刻的古寺、高墙深院的住宅,构成了一幅典型的阿拉伯古镇的图景。公元前一四六年罗马帝国的征服,公元六世纪拜占庭的入侵,乃至公元十六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占领,都只留下几处断柱残垣。然而公元六四二年阿拉伯人东来定居,却使阿拉伯文化从此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不过,如今传统的阿拉伯集市也发生了变化,既有幸存下来的古老的单梭手工织棉作坊,也出现了现代化的电子手表商店。
广场以南直通以民族英雄奥马尔·穆克塔命名的大街。沿着这条十多公里的商业大街,新建的一处处绿树成荫的街心公园,就象在玉带上镶了翠珠。记者漫步到公园小憩时,看到一群天真的孩子围着人工喷泉戏耍,顽皮的男孩子索性跳进喷泉,让水花冲刷身上的暑气。
利比亚地广人稀,人口320多万,面积达176万平方公里,但90%的土地属沙漠或半沙漠。“9月1日革命”以来,利比亚当局动员群众,决心变沙漠为绿洲。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一再强调:“从海外求食的人是难以自称独立的。”近十年来全国农业投资达73亿美元,打成了2,000多口深井,开垦了70多万公顷荒漠,建立了6,000多座农场,使已耕地增加到189万公顷。目前,大麦、蔬菜、水果和蛋品已能基本自给,其它农产品的自给率也有所提高。工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国已建成大中型工矿企业128家。水泥年产300万吨,已能基本自给。投资达10亿美元的米苏腊塔钢铁厂,最高年产可达500万吨。
利比亚本是贫穷落后的农牧业国家,1958年人均收入仅为135美元,次年,从渺无人烟的荒漠发现了含硫量仅为0.2%的优质石油,到六十年代末一跃成为世界主要产油国和出口国之一。“九·一”革命以来,利比亚当局逐步收回石油工业主权,以每年一二百亿美元的石油收入,发展经济和文教事业,使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去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58亿美元,人均收入11,000美元,跃居非洲各国首位。
从市区沿着滨海公路东行7公里,便是当年美国在非洲最大的空军基地——惠勒斯基地。1970年6月,利比亚当局断然宣布收回基地,改名为阿克巴本纳菲基地。现在,佩带着红色臂章的利比亚哨兵庄严地守卫着基地大门,绿色的国旗在微风中飘扬,象征着神圣的主权已回到利比亚人民手中。


第6版()
专栏:

图内文字:文部省正在调查事实,请发表……意见……。 〔日本〕玉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