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7月2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副刊文选

“扶正”断想
张之闻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真伪”。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扶持正气、学习先进的良好社会风尚也在逐步形成着。“扶正”之风确实值得大力倡导。当有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自觉地“扶正”之日,必定是那种谁当先进谁就招嫉妒、被孤立、受讽刺、遭打击的邪气得到有力抵制之时,那么,杜芸芸们的苦恼可以消除,范熊熊的悲剧也可以避免了。其实,“扶正”并不仅是支持先进人物个人,而是支持他们所代表的先进思想和浩然正气。“扶正”之风兴盛,正是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蓬勃向上和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正气,是同邪气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扶正”和“祛邪”,也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按照中医的说法,“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就是人体内部的防御功能和抗病能力;用补益药扶助正气,以祛除各种外来的致病因素,这即“扶正祛邪”的治疗方法。治疗人体的疾病如此,改变社会风气又何尝不是这样。扶持正义、鼓励先进、倡导新风,能够使社会以至每个人增强抵御病毒污染和细菌入侵的能力,直接起到斗邪、压邪、祛邪的作用;而抵制、揭露、批判形形色色的歪风邪气,实际上也是在支持正气、先进、新风,也可以发挥一定的扶正作用。可见,“扶正”和“祛邪”彼此互为作用,是缺一不可的。
“扶正”当然不能“护短”。任何先进人物都是人而不是神,因而免不了有缺点,有疏忽,有过错。先进人物的某些短处,有的是在他们被评上先进时就存在的,有的则是当了先进后经不起考验而滋长的,或者是各种复杂的主客观因素所造成的。苛求先进人物成为“完人”、“圣人”是不应该的,抓住他们的某些短处加以讽刺和非难更是错误的。“一个好汉三人帮”,对先进人物也理该如此。当他们成了先进之后,还需注意教育,教育他们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荣誉,正确对待工作,一旦发现他们有某些短处时,只能“帮”,不能“护”。现在,有的人讽刺打击先进人物,多数是出于私心,无事生非,也有一些是利用先进人物的短处加以夸大渲染来做文章的。后一种做法也是不当的,应当给予批评制止;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先进人物一味“护短”,不进行适当教育,就可能授人以柄,使之被动,结果反而帮倒忙。
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房顶上的椽子,常年经受风吹、雨淋、日晒,如不用瓦片保护好确实容易朽烂。人们在叹息“先进难当”的时候,往往套用这句俗语。但一般只强调风风雨雨折磨下的“椽子”容易先烂这一面,而忽略了精心砌上“瓦片”可加保护的另一面。有的索性把那句俗语改成:“出头的椽子先烂,护椽的瓦片难当。”由于长期的旧的思想习气的影响,在某些单位当先进要受到讽刺,支持先进也往往遭到非议,这种不正常的情况确乎存在。唯其难,就需要有大批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出以公心,拿出勇气,冲破阻力去“扶正”。领导领导,就要领头和引导,率先去干有利于搞好党风和社会风气的事。如果眼见先进人物遭受讽刺打击,当领导的不敢于做“护椽的瓦片”,不积极地为他们撑腰,而是装聋作哑,听之任之,甚至推波助澜,扶邪压正,那样的人能不能当领导就应该打上个问号。有的单位至今“正气”不香,“邪气”不臭,大抵都是可以从领导方面找到原因的。可以说,在“扶正祛邪”的问题上,“领导是关键”这句话同样是适用的。(选自1982年6月9日《云南日报》)


第8版()
专栏:

《绝句一百首》小序
臧克家
新蕾出版社编辑部的同志们,想为儿童编一本《绝句一百首》,征求我的意见,我说:“我很赞成。”
“那么,就请您写个序言吧。”
我也答应了下来。
是否有的同志会这么想,儿童们只能唱唱儿歌;古典诗歌大人还未必能读得懂,孩子们能行吗?
我所以赞成给孩子们编本《绝句一百首》,教他们吟诵,就是因为我把诗和歌二者联系起来看的结果。
孩子们喜欢唱歌,活泼天真,充满了生趣,“指星歌月”。小小心灵里洋溢着诗的情趣。
儿歌和绝句不是一回事,甚至可以说,相去很远;但也不要忘掉了它们的共同之处:短小,容易背诵。这个集子里所选的作品,为了照顾给儿童读者们这个特点,尽可能地挑选比较通俗,容易为他们所接受的作品。内容方面,虽然包括各种题材,各种风格,可也注意到思想教育,希望百首绝句,能够引起儿童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得到健康的美的享受,这对“五讲四美”也会起一种积极的辅导作用。
这个集子里所选的绝句,几乎全是出自名家之手,每一首都是有定评的佳作,为历代人民所喜爱。大人喜欢读,诗人喜欢读,而且也未必能完全吃透其中味,儿童们读了之后,能了解吗?
孩子们对其中某些诗,听了能懂,读了顺口,一定会感到趣味,立即成诵的,象李白的《静夜思》。绝大部分却需要看注释,需要家长、师长指导才能领略大意,或完全懂。我觉得,不懂也没有关系,把绝句当歌唱,先把它成诵,首先被诗的音乐性所打动,由音渐渐到义。音,动听,也动心。义,一时不懂,早晚会懂的。
我们也不能把儿童接受能力看得太低,有少数儿童,富于天才,家庭教育好,就早熟,有的七八岁就能背诵古典诗歌,而且不止一百首。举一个例子:天津有个小女诗人田晓菲,去年全国儿童诗歌比赛,八万人参加,取了八个,她名列第四。我看过她许多诗,写得很出色,其中就有点古典诗歌味道。她来访我,告诉了我她学习的经过,使我听了十分高兴!她能背诵一二百首古诗,几十篇古文,还读过不少“赋”,评论起来,头头是道,令我颇为佩服。
我也想到自己儿童时代读书的一些情况。
我七八岁延师读旧书,十二岁入初级小学之前,就熟读古文六十多篇,古典诗歌多首。对于这些古典诗、文,虽然背得滚瓜烂熟,但内容含义并不清楚。老师怎样讲,自己怎样听。听了之后,依然故我。记得有这样一首诗:
“自君之出矣,
不复理残机,
相思如满月,
夜夜减清辉。”
不懂其中意,实在难怪,一个小孩子,如何理解一个思妇的心理呢。
当时不懂,上了几岁年纪,我懂了,觉得写得好。到了晚年,对于一些名作,看了之后,完全理解它的意义,艺术表现特点,也可以看出来;可惜记忆力太弱,不能篇篇成诵了。
这是一个矛盾。
所以,我觉得叫孩子们乍上来读点古典诗歌,优秀的古文,是大有好处的。目前不懂又何妨?先把它装在肚子里,早晚有一天会受益的,而且受益非浅。我个人学习写作已经五十六七年了,不论写诗,写散文或写评论性质的文章,都可以从中看出古诗古文给我的有益的影响。当然,选给儿童读的东西,应该尽可能地照顾儿童的特点,使它更容易被接受。新蕾出版社的编辑同志们是注意到了这一点的。
此外,出版社除了编选出版这本《绝句一百首》之外,还要编选适于儿童学习诵读的律诗、词、散文、小说、古体诗、元人小令、民歌;外国优秀的诗歌……等等。这样一套《诗文背诵小丛书》,无疑是需要的,是会受到孩子们的欢迎的。


第8版()
专栏:

江南诗抄
徐放
访君山虞帝二妃墓
君山,在东洞庭湖中,距岳阳市15华里。上有传说中帝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也就是虞帝二妃之墓。帝尧的两个女儿和虞舜的故
事,也不知已流传有多少千年?一座古坟直到而今仍座落在那些斑竹、碧草
和岁岁飘香的野花之间。呵,君山!望着你周围的那八百里洞庭湖上的绿波翠
浪,默想着历朝历代的人们对于坚贞、纯洁的爱情的仰慕
和钦羡,我不能不满怀温情柔绪深深地感到——
这眼前的云儿缱绻,雾儿
也缱绻,
这眼前的山儿缠绵,水儿
也缠绵!
望 断 桥雷峰塔早已倒掉好象再没有谁去寻访仙踪,但遥望着白堤尽处的断桥游人们却仍在话说白蛇娘娘和小青。呵三十里西湖接连着钱塘江从古到今也不知能容得下多少顷温馨柔
软的水?不管是站在“楼外楼”头还是站在“山外山”上,都使人感到有抒发不尽的
儿女英雄们的英绪豪情!
谒秋瑾墓是谁说女儿们的姓字只关风月,不关兴亡?若然就请你到岳王庙东去看看那位敢于睥睨大清王朝抚剑傲立在西泠桥畔的一代“巾帼英雄”——
秋娘。呵
“孤山林下”据说能有三千多株树,试问:哪一树寒梅能抵得上这鉴湖女侠的铮铮铁
骨香?
1982年6月
*秋瑾咏梅的诗中有:“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句。孤山,在西湖中,山上多梅花,又名“梅花屿”。


第8版()
专栏:

故乡流连(三章)
刘烨园
母 校
我回来了。一身尘土,疲惫的脚,石刻的身躯……
你老了——沉重的铁门,围墙垂挂蓬蓬青藤,掩住几何图形的石缝!草高了,密了;风雨剥出三合土路的煤渣,屋基溅满泥水,生出暗绿的苔皮……
真静,只有鸟鸣。
铁色的相思树,告诉我,红领巾亲手栽下的蓖麻树、向日葵呢?
为什么沉默不语。回忆使我们年轻。
岁月,不仅有灰蒙蒙的梅雨,飞沙走石的狂风,也有纯得没有杂质的蓝天白云,咚咚的队鼓,童稚的歌声,播撒热情的篝火,飞翔理想的琅琅书声……
所以,这代人才能弯弯斜斜地走了很长的路。我才会回来看望你。
知青小屋
风吹过来。灰白的草屋顶,绿草在欢迎我。
土墙的裂缝宽了,太阳在黑屋里铸出灿灿的光剑。倚在门边的柴捆呢?仿佛还闻到淡淡的树脂香。粉红的、紫蓝的小花在台阶旁悄悄开放——当年,它听我们轻拨吉他,唱一支深沉的歌,动情地弹下露珠,安慰寂寞的心……
一步,两步……水塘边,我拂开嫩草和浮萍,掬一杯清凉的水,洗跋涉的汗渍……
人应该是有情的。对于爱,对于真和美……
圩 场
阳光抹亮蓝靛靛的江面。崭新的旅游船“突突”地撇远了乌篷船。岸边,如羽毛般丛生的绿竹林里,闪动一条白晃晃的石板路。挑水的孩子在上面移动,走向柏油路,樟树墙,异国情调的江滨饭店……
昔日的圩场呢?青石板小街,斑驳的板壁,连同卖蘑菇的孩子——他站在杂货店门边,裤子屁股上自缝的补丁针脚老大,象绷着一张纸剪的大桃;沾满潮湿山泥的布鞋露出细细的、黑垢的脚踝……
他捧着热乎乎的黄瓤红薯哭了。对面,素不相识的送红薯女孩回到妈妈怀里,亮晶晶的眼,蓝底白花小褂……
呵,愿淳朴的风情和品质,永存繁荣富裕中!


第8版()
专栏:

故 乡(锌版画)
杨思陶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我是,但不是”的断想
朱焘
“我是烈士的女儿,但不是烈士!”前些日子,又在报上看到张志新同志女儿的这些话,心头不禁一振。是第一次听到吗?不,三四年前就记住了。今天之所以令我心惊魄动,是因为我深深感到这两句话,随着岁月与春风秋雨的磨练,愈加璀璨夺目了。
如果把这句话抽象成“我是,但不是”这样一个公式,我看套用在许多地方都是合适的。比如说成“我是厂长的女儿,但不是厂长!”如此等等。现在许多青年后辈不一定这么说,但都是这么看,这么做了的。而同时,我们这几年在城乡的角角落落里,也常听到“我是某某的女儿(儿子、女婿、儿媳妇等)!”这里的
“某某”当然是姓名、职务的合称了。尽管言者形形色色,场合有明有暗,口吻也不尽相同,但炫耀之情或弦外之音,却如出一辙。
张志新同志女儿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说的是两句,而不仅是前半段。她认为自己有受革命烈士思想熏陶的有利条件,有继承英雄母亲遗志的义务,但却没有靠革命烈士英名而谋私利的权利。相形之下,那些把公式前半段当作口头禅的人,不觉得有负于党和人民对革命后代的爱抚,是往自己长辈的脸上抹灰吗?当然,既有自己怎么做的问题,还有别人怎么看的问题。我企望大家都接受张志新烈士女儿的“我是,但不是”的真理,以利于四化建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