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南斯拉夫和菲律宾欢迎民柬联合政府成立
宋双发表声明要求越南立即从柬撤军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7月13日电 南斯拉夫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就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成立发表声明说,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的成立,有助于根据联合国大会决议和不结盟运动的立场为柬埔寨问题寻求政治解决办法而作出的努力。声明是对南通社发表的。
声明说,政治解决,即意味着从柬埔寨撤出一切外国军队,保证尊重柬埔寨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及其中立和不结盟地位。
这位发言人表示希望,联合政府的成立将有助于实现柬埔寨人民自己决定本国命运的权利,包括重新建立独立的和不结盟的柬埔寨的权利。他说,这也将有助于东南亚局势的稳定和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平等合作。
新华社马尼拉7月14日电 菲律宾外交部长罗慕洛今天发表一项声明说,菲律宾政府欢迎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的成立。
声明说:“所有柬埔寨民族主义者在西哈努克亲王领导下的联合,将使柬埔寨摆脱外国军队的占领和使柬埔寨人民的自由得以恢复,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民族自决权的日子日益接近。”声明说:“菲律宾政府将与东盟其它国家一道继续寻求对柬埔寨问题的全面的政治解决方案,而把对民主柬埔寨新政府的支持,看作是朝此方向迈进一步。”
新华社曼谷7月13日电 据《曼谷邮报》报道,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总理宋双11日就西哈努克宣布成立民柬联合政府发表的一项声明说,越南应当立即从柬埔寨撤军,同时实施关于柬埔寨国际会议的宣言和决议以及联合国有关决议。宋双在声明中指出,越南“在被迫撤离我们的家园之前会在各处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
他在声明中最后说:“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已经诞生了!”“这是一个新的和正常的政府,是柬埔寨三方同意的。这是一个拥有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所应具备的权利和义务的政府。这个政府将存在下去”。


第6版()
专栏:

解决黎巴嫩危机政治谈判进入关键阶段
多国部队如何组成,何时进驻贝鲁特西区,巴解组织和武装力量如何撤离,撤往何处等问题尚有一番斗争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钟冬报道:由于以色列入侵黎巴嫩造成的危机,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现在在巴以双方对峙的情况下,有关各方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的政治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一直在贝鲁特西区坚持斗争,但为了使贝鲁特免遭以色列侵略军的进一步破坏,使黎巴嫩无辜平民避免更大伤亡,已同意将在贝鲁特西区的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撤出。7月12日,巴解组织和黎巴嫩政府达成了解决这场危机的方案:以色列军队后撤;以军和巴解武装之间部署多国部队;巴解和黎政府军合作,保证巴难民的安全;由巴解组织和黎巴嫩政府讨论巴解组织在黎的政治存在和象征性军事存在问题。
与此同时,黎政府总理瓦赞向美国特使哈比卜转交了阿拉法特11日给沙特阿拉伯、法国和联合国的一项11点方案。但是,以色列顽固地拒绝了巴解的合理主张,坚持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必须先撤出贝鲁特,才解除对贝鲁特的包围,坚持多国部队的作用只能是监督巴勒斯坦撤军,而不是使双方脱离接触,以色列还无视黎巴嫩的主权,蛮横地坚持不许在黎巴嫩有巴解的任何政治组织和象征性的军事存在。
在谈判期间,以色列一直违反停火协议,不断炮击巴解阵地。以色列并未放弃用武力消灭在贝鲁特西区的巴解武装力量的企图。据报道,以色列目前在贝鲁特周围已集结了3.5万军队、300辆坦克和100多门大炮。但是,以色列面临内部日益扩大的反侵略运动和军事上、经济上的困难,因此目前尚未断然拒绝政治谈判。以色列内阁11日决定,以正规军和新应征入伍的士兵服役期一律延长3个月,准备继续施行以战迫降,企图取得对它最有利的解决办法。
当前正在围绕多国部队的组成以及何时进驻贝鲁特西区、巴解组织如何撤离开贝鲁特以及巴解武装人员撤往何处等问题进行紧张的谈判。
现在美国和以色列仍坚持,巴解武装必须先撤,然后多国部队及黎巴嫩军队共同进入巴解撤出的地区,而巴解组织对此则断然反对,主张只有多国部队先行进驻,才能保证敌对双方脱离接触,和巴解武装安全撤离。在撤离途径方面,巴解组织拒绝了美国和以色列要它从海上乘坐美国舰只撤离的建议。至于巴解武装撤往何地,巴解组织本来希望撤至叙利亚,但叙利亚曾表示不愿接纳巴解的武装人员。为此,美国助理国务卿帮办德雷珀10日前往大马士革,劝说叙领导人接纳从贝鲁特撤出的巴解武装。12日晚上,阿拉法特在同黎总理瓦赞会谈时,表示巴勒斯坦武装可以经陆路离开贝鲁特到黎北部和东部去,直到作出安排到愿意接纳它们的国家去时为止。看来,这个问题尚未最后解决。
巴解战士一直顽强地抗击以色列的强大军事压力。在11日发生的激战中,他们从西区地下一些据点发出的炮火使以色列的大炮、坦克失去了作用。以色列军方发言人保罗·凯达尔上校12日宣布,以色列暴露在贝市周围前沿阵地的部分人员和装甲车被迫后撤。
黎巴嫩危机反映了侵略—抗击—谈判—斗争交错发展的形势,现在政治谈判已进入重要时刻。巴解组织在这场斗争中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虽在军事上暂时处于不利地位,遭到了重大损失,但它的正义事业是扑灭不了的。


第6版()
专栏:

叙利亚首都数千人集会示威
强烈谴责以色列入侵黎巴嫩
新华社大马士革7月13日电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数千人今天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强烈谴责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并支持叙利亚政府和军队的立场。
这是自以色列入侵黎巴嫩5周以来,这里举行的第一次集会和示威。
参加集会和示威的有: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民族领导机构副总书记阿赫马尔、人民议会议长祖埃比、政府总理卡西姆和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主席法胡姆等。
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地区领导机构副书记穆沙拉卡在集会上讲话中强调,以色列对黎巴嫩的入侵是有预谋的,它早就制订了侵略计划。它在执行这一计划之初就通知了美国,并且得到了美国的合作和援助。
他指出,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目的是要消灭巴勒斯坦革命,屠杀巴勒斯坦人民,并且用改变内部局势的办法来勾销独立和统一的黎巴嫩。
法胡姆和一些群众代表在讲话中都强烈谴责以色列对黎巴嫩的入侵。
最后,示威者代表把给美国总统里根的一封公开信交给了美国驻叙利亚大使。这封信谴责美国支持以色列入侵黎巴嫩。(附图片)
“没有水了!”——贝鲁特西区被以色列断水以后


第6版()
专栏:

奥地利总统希望尽快恢复黎巴嫩主权
法外长说不承认巴勒斯坦的现实就不能解决中东问题
新华社维也纳7月13日电 奥地利总统府今天发表一项公告说,奥地利总统鲁道夫·基希施莱格希望尽快恢复黎巴嫩的主权和自由。
公告说,基希施莱格总统在回答黎巴嫩总统埃利亚斯·萨尔基斯的一封信时表示,奥地利对最近在黎巴嫩、尤其是在贝鲁特发生的事情感到震惊。他指出,奥地利曾要求停止战争,结束痛苦和恢复自由,并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动。他表示,不管在政治方面还是在人道方面,奥地利都将尽力为恢复黎巴嫩的充分主权和自由作出贡献。
据新华社巴黎7月13日电 法国对外关系部长谢松今天在法兰西国际广播电台新闻俱乐部发表谈话说,只要巴勒斯坦的政治现实不被大家接受,中东问题就不可能获得解决。
谢松表示不接受苏联就法国打算参加黎巴嫩多国部队而提出的指责。他说,这种指责是“缺乏根据的”。他重申,只有在有关各方一致同意并在联合国的支持下法国才会参加多国部队。


第6版()
专栏:

老挝游击队毙伤越南占领军一百多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援引来自老挝的消息广播说,老挝游击队从6月4日至7月7日,在下寮占巴塞省占巴塞县和西潘敦县多次袭击越南占领军,打死打伤敌军100多人。
据报道,老挝游击队不仅袭击零星的越军,而且还能袭击整连整排外出活动的越军。6月10日,老挝游击队在奥杜萨袭击越军一个连,歼敌12人。7月4日,老挝游击队在占巴塞县班迭卡勒到布列尔村的路上,截击越军一个排,歼敌13人。6月25日,游击队袭击班迭卡勒据点,歼敌5人。


第6版()
专栏:

突尼斯总统撤回召开阿拉伯首脑会议倡议
据新华社突尼斯7月13日电 突尼斯非洲通讯社今天发表突尼斯总统府一项公报,宣布布尔吉巴总统决定撤回他提出7月15日在突尼斯召开阿拉伯国家首脑特别会议的倡议。
公报说:“如果不是所有的首脑都参加,这次会议就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鉴于截止7月13日宣布参加首脑会议的人数不全,共和国总统阁下决定撤回他的关于召开(阿拉伯国家首脑)特别会议的呼吁。”
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历来由阿拉伯国家联盟的22个成员国(包括巴勒斯坦)参加。而对这次特别会议,迄今只有10个国家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宣布参加。


第6版()
专栏:

非洲班图语系区文化部长举行首次会议
据新华社布拉柴维尔7月12日电 利伯维尔消息:第一届非洲班图语系区国家文化部长会议5日至8日在加蓬首都利伯维尔举行。会议号召非洲国家共同努力恢复班图文明。
班图族是黑非洲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最大民族,分布在非洲南半部的广大地区。由于长期的殖民主义统治,班图文化受到了严重破坏。很多非洲国家在独立后都着手重建班图文明的工作。
安哥拉、布隆迪、刚果、加蓬、赤道几内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卢旺达和扎伊尔等国家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这次会议研究了加蓬提出的关于创建班图文明国际中心的方案,并决定在近期内召开专家会议,为第二届班图语系区国家文化部长会议做准备,以便进一步落实建立班图文明国际中心的方案。


第6版()
专栏:

乍得国家元首哈布雷说
乍得已在和解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新华社雅温得7月13日电 据喀麦隆电台今晚报道,乍得国务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哈布雷在利伯维尔同乍得南方军事力量领导人卡穆格会晤后,于昨天返抵恩贾梅纳时宣布,乍得“已在全国和解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哈布雷又说,为实现全国和解还要走一段路程,但和解的大门始终向乍得政治生活中的各派力量敞开。
在加蓬总统的倡议下,哈布雷和前民族团结过渡政府副主席卡穆格7月10日至11日举行了会晤并达成了和解协议。在此之前,已经有一些派别的领导人对哈布雷的和解呼吁作出了积极反应。争取乍得统一和民主联盟也表示,它准备参加哈布雷和其它派别争取乍得和平的行列。


第6版()
专栏:国际札记

大股东
7月9日,里根总统发表声明,宣布美国拒绝在海洋法公约上签字,原因是这一公约关于深海海底开矿部分的条款不利于美国的垄断。声明中有几句话颇有意思。
声明承认,这个公约是130票赞成、4票反对(包括美国)、17票弃权通过的,但是它说:反对该公约的国家虽是少数,“但它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60%以上,向联合国交付的会费占总数的60%以上”。听话听声,锣鼓听音。这两句话的意思不言自明:美国生产力高、联合国会费出得多,海洋法公约对美国理应予以特殊照顾。反过来说,弱小国家不能与美国等量齐观,它们吃亏乃属正常。
然而美国签字的联合国宪章明文规定:“大小国家权利平等”,并未说会员国的利益应以它们力量大小和缴会费多少而予以区别对待。美国政府把世界和联合国看作是一个股份公司,拥有最多股票的大股东应该享有最大的权利,超级大国理所当然地可以在世界上实行强权政治,这就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士芳·


第6版()
专栏:

苏联对外友协和苏中友协举行晚会
纪念南昌起义五十五周年
新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 苏联对外友好和文化协会联合会、苏中友好协会今天在莫斯科友谊之家举行晚会,纪念中国南昌起义五十五周年。
苏中友协中央理事会理事、莫斯科大学历史学教授尤里耶夫在会上作了关于南昌起义的报告。苏中友协副主席卡利亚金等出席了晚会。中国驻苏联大使杨守正也应邀出席。


第6版()
专栏:

意大利授予我技术人员结业证书
据新华社罗马7月13日电 50名中国技术人员结束在意大利为期半年的学习,今天在米兰接受了颁发给他们的结业证书。
这批来自中国各地的技术人员是由意大利机床制造商联合会安排,于今年1月到达意大利进行学习的。


第6版()
专栏:

南科索沃省对34名民族主义分子判刑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7月13日电 据南通社报道,南斯拉夫科索沃自治省普里什蒂纳法院和格尼拉奈市法院经过3天的审讯后,先后在本月10日和13日对34名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分子判处有期徒刑1至15年。
据报道,这些人都是所谓“科索沃马列主义小组”的成员。他们的罪名是:反对南斯拉夫的社会制度,颠覆工人阶级政权,破坏南斯拉夫各民族的团结友爱和平等,妄图改变南斯拉夫的联邦制度。
据法院公布的材料,这个非法小集团成立于1970年。多年来,这个集团的成员同国内外其他民族主义集团相勾结,非法印刷和散发敌对宣传材料,非法出版地下刊物《自由报》,煽动罢工罢课,进行破坏活动。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把科索沃、马其顿和黑山的阿尔巴尼亚族居住区分裂出去,同阿尔巴尼亚合并。


第6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缅甸重视发展同邻国的友好关系
缅甸奉行独立的积极的外交政策,近年来进一步发展了同各国的关系,特别是同邻近国家的睦邻关系。
缅甸外长吴漆兰今年4月在新加坡访问时表示,缅甸虽然离开了不结盟运动,但仍坚持不结盟原则,缅甸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之一,多年来,它同其他不结盟国家一道为维护世界和平,加强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作出了贡献。在1979年9月第六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古巴召开时,某些国家追随个别大国的旨意,以让柬埔寨席位“空缺”的办法剥夺了民主柬埔寨出席这次会议的权利。缅甸政府主持公道,维护不结盟原则,同这种背离不结盟运动宗旨的行为进行了斗争,并毅然宣布退出不结盟运动。
在国与国的关系中,缅甸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以武力威胁和侵犯别国。吴漆兰外长在今年4月表示,缅甸无意充当柬埔寨冲突的调停人,他重申了缅甸反对外国军队驻在其他任何国家的立场。
在国际交往中,缅甸把重点放在加强同邻国的睦邻关系上。今年以来,缅甸政府先后派吴漆兰外长和合作社部长吴盛吞分别率代表团访问了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并接待了泰国副总理、外交部长和孟加拉国前总统萨塔尔。缅甸本着友好和互相谅解的精神积极解决同邻国之间存在的问题。1980年7月缅甸就安达曼海域划界问题同泰国签订了协定。今年缅甸外长访泰时双方互换了这项协定的批准书。两国政府还就改善两国边境的安全工作进行了磋商。缅甸同孟加拉国1979年签订了边界协定。今年2月孟加拉国外交秘书访缅时,两国就边界问题签署了备忘录,使两国的边界问题得到了最后的解决。同时,缅甸还加强了同邻国的经济贸易、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交往。
在中缅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关怀下,中缅两国的传统友谊不断发展。1980年10月缅甸前总统吴奈温又一次访问了中国。去年,赵紫阳总理就职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就是缅甸。中缅两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友好合作关系也有新的发展。吴漆兰外长这次对中国的访问必将进一步增进两国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
(新华社)(附图片)
中国云南歌舞团演员向缅甸朋友学舞。
新华社记者 王秀庚摄


第6版()
专栏:日本通讯

日本的第三条高速铁路
——试乘“东北新干线”列车之后
本报记者 陈泊微
日本花了10年时间建成的第三条高速铁路——“东北新干线”,6月23日正式通车。现在,东京和千里之外的东北重要城市盛冈之间,一天之内可以轻而易举地打个来回。连日来,这条新干线营业兴旺,通车第一周平均每天运送旅客达2.9万人,大大超出铁路当局的预期。
新干线是一种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210公里的所谓“超特快列车”。日本的第一条新干线——东海道新干线,于1964年10月1日正式通车。名为“光”号的电气列车,在这条新干线上以3小时零10分的空前速度跑完东京—大阪的515.4公里的路程。在蒸汽机车时代,从东京到大阪最快也得8小时,实现铁路电气化以后,特快列车也还需要6个半小时。而新干线则把时间缩短了一半,这被认为是铁路史上破天荒的事。
1975年3月10日,第二条新干线——562公里长的山阳新干线(大阪—博多)也全线通车了,从东京到九州的福冈,全程1069.1公里,只要6小时56分钟。
刚刚通车的第三条新干线——东北新干线,从东京附近的大宫到盛冈,距离是465.6公里。这条新干线本来是以东京的上野为始发站的,由于上野至大宫间约27公里的新干线在购置铁路用地等方面遇到困难,所以权以大宫为始发站,另在上野—大宫间旧有的国铁线上为新干线乘客安排了专用电车。尽管这样,从上野到盛冈所需时间也不到4小时。
在新干线试运行期间,记者应邀同日本新闻界人士一道试乘了一次东北新干线列车。
这一天,试乘列车按照预定计划,于上午9时8分从大宫站开出,12时43分就到达了终点站盛冈,总共用了3小时35分。根据铁路时间表,正式通车后,只需要3小时17分。
日本的东北地方,自古称为“陆奥”,含有路途僻远的意思。现在,从那里到东京,千里之遥,朝辞夕归,人人称便。这的确是日本铁路史上一个重要事件。
东北新干线吸收了最新的技术成果,在路线建设、车辆结构和车内设备方面,都比原有的新干线有了某些革新和改进。记者坐在一节普通车厢里,首先感到的是宽敞、舒适。原来东北新干线的普通车厢的座席比东海道、山阳新干线的宽,因此每节车厢的座位减少了20个。东海道、山阳新干线的列车由16节组成,东北新干线是12节。车内的卫生、盥洗设备、投放垃圾的设施等等,也都很讲究。
设有快餐部的那节车厢备有自动电话,放进100日元可以跟国内各地通话。还有半截车厢为身体有残疾的乘客设计了特殊的席位。列车内安有空调设备。
与东海道新干线不同,坐在东北新干线列车上一点不感觉摇晃,不论拐弯或穿山越岭,都很平稳。这是因为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技术措施。东北新干线经过多山和较寒冷的、多雪的东北地方,工程比前两条新干线复杂和困难得多。这条将近500公里的宽轨铁路,54%的线路建造在离开地面13米的钢骨水泥高架桥上,16%属于河川上的桥梁,23%是隧道,建造在土筑路基上的部分仅有5%,可见工程是多么浩大而艰巨。
针对东北地方寒冷多雪,铁路专家们为东北新干线的车辆设计出了一系列排雪和防止雪害事故的构造。此外还有防冻措施和增强电气机械耐雪性能等等措施。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列车在雪天也不致降低速度,并防止雪造成事故。
东北地方素有“地震窝子”之称,这一带的陆地和海上,地震相当频繁。为了保证高速行驶的列车的安全,在沿线的变电站装有地震仪。遇有4度以上的地震,立即停电,附近行驶的列车随即缓缓停驶。除此之外,在距东北新干线大约100公里的沿海一带,也设置了地震仪。这样,海上发生地震时,在地震波传到铁路线之前,沿海地震仪已经以电气信号将震度传到变电站,随即切断电源;等到地震波及轨道时,疾驶的列车虽不能立刻停驶,但速度已经降低50—60公里,比较安全了。
东北新干线的“总指令本部”,是新干线的神经中枢和灵魂,举凡列车行驶、信号、电源、电力线路等等,新干线上24小时的一切运动,都处在这个司令部的密切监视和控制之下。这是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的自动控制体系。列车上也有各种自动化控制装置,用来“察看”信号,自动控制列车的运动。
记者试乘新干线列车在东北地方旅行时看到沿线大小城镇,贴有很多欢迎新干线通车的标语、口号和招贴画。人们期待着,新干线将给地方上带来新的需求、新的繁荣。
建设这条新干线一共花了2.8万亿日元。据计算,每公里要花56亿日元。东北新干线和已经建成、将于今年11月通车的另一条新干线——上越新干线(大宫—新澙,约243公里)的建设计划,都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后期的产物。在建设过程中,经济的高速增长结束了,这两条同时动工的新干线的工期一再延长。但是,经过十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附图片)
图为东北新干线的列车。陈泊微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