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邓小平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为纪念建军五十五周年给《星火燎原》题词
勉励全军指战员继承发扬革命传统
加速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建设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副主席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五周年,最近分别为《星火燎原》题词,勉励全军指战员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加速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建设。
邓小平同志的题词是:“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
叶剑英同志的题词是:“革命精神代代传”。
徐向前同志的题词是:“发扬革命精神为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而奋斗!”
聂荣臻同志的题词是:“用我军的光辉历程和革命传统教育全军指战员”。
大型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是我军战斗历程和革命传统的教科书。它从1956年发起征文以来,陆续收到我党我军的革命老战士撰写的记述人民军队各个历史时期重大事件和战斗生活的文章1万多篇,其中不少已经编入《星火燎原》选集。这些文章描述的大量生动事例,充分体现了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和人民军队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光荣传统。
这部大型革命回忆录是由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星火燎原》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八一”前夕,《星火燎原》选集一至十集全部出齐。《星火燎原》杂志还将出版纪念建军五十五周年专刊。(附图片)
(本栏照片均为新华社发)


第1版()
专栏:

反映刘伯承同志的指挥艺术和兵法谋略
《刘伯承用兵录》出版发行
本书由耿飚、李德生、陈锡联、李达、杨国宇等同志撰稿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据《解放军报》报道:《刘伯承用兵录》一书已在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五周年前夕由战士出版社编辑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这本书由长期跟随刘伯承同志战斗的耿飚、李德生、陈锡联、李达、杨国宇等同志撰稿,反映了刘伯承同志的指挥艺术和兵法谋略。
刘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他不仅是学习和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楷模,而且对于丰富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刘伯承用兵录》共收集文章30篇。这些文章用回忆录和学习札记的形式,论述了刘伯承同志通观战争全局,准确掌握敌我战略企图和战略态势,牢牢把握战争主动权的谋略思想;记录了刘伯承同志在作战指挥上善于趋利避害,寻敌弱点,灵活用兵,机动歼敌等宝贵经验;介绍了刘伯承同志足智多谋,面向实际,胆大心细,实事求是的指挥风格,以及巧妙运用我军传统战法和我国古代兵法,在战争中创造的“吸打敌援”、“重叠待伏”、“猛虎掏心”、“猫盘老鼠”等战法。这些文章还反映了刘伯承同志对于司令部建设,对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保持部队高昂士气的精辟见解。
刘伯承同志长期与邓小平同志在一起共同指挥作战,因此,《刘伯承用兵录》中自然包含着邓小平同志的作战思想和军事指挥艺术。书中记录的许多用兵经验,可以说是刘伯承和邓小平同志共同的智慧结晶。


第1版()
专栏:

都江堰灌区用上现代化装备
新华社成都7月14日电 新华社记者贺灿永报道:四川省都江堰灌区新建的集中调度系统第一期工程经过一年试验运行,证明性能良好。这套现代化装置,在试运中,不仅提高了都江堰的科学管理水平,而且在引水灌溉、分洪排水、合理开发岷江水利资源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都江堰灌区集中调度系统,是我国水利建设上一项重要科研课题。整个工程分两期完成,第一期为起点装置工程,第二期为优化决策工程。第一期装置工程的建成,使得老灌区主干渠的七个节制闸和新灌区东风渠、人民渠两个进水口实现了运动和自动控制。它的安装建成,用了四年时间。
记者在总调度所看到了高度自动化的景象。在这里只要将有关电钮一按,不仅任何一个总执行站的水位和闸门相对位置的高度数据,立即在模拟盘和仪表上显示出来,而且还根据数据下达了配水、起闭闸门的命令。完成这整个过程不到一秒半的时间。


第1版()
专栏:精神文明赞

发扬共产主义精神,为子孙后代造福
退休工人杨皂坚持义务修桥铺路
本报讯 记者朱习华报道:7月10日,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杰在全省“五讲四美”经验交流会上,热情赞扬了退休老工人杨皂几十年如一日,为子孙修桥铺路的共产主义精神,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杨皂,做好事,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活动更为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安阳地委、专署,安阳县委、县政府,分别作出向杨皂学习的决定。这项学习活动已经在工农群众中开展起来。
杨皂今年七十七岁,是河南省安阳矿务局积善煤矿的退休工人。1965年从煤矿回原籍安阳县铜冶公社南西炉大队以来,他坚持为群众义务修桥铺路,截止现在,共修建总长度为60多米的石拱桥5座,打甜水井一眼,垒砌护路石坝120米,铺路、砌涵洞582米。他自己打石料、运土2,700多方,投义务工日3,700多个,相当于十年的劳动日。不仅如此,他和徒弟们使用的铁锤、钢钎、架子车等多种工具,绝大多数是他用自己的退休金买的,先后共支出1,080元。杨皂还为故乡一带五六个大队培养了100多个石匠,这些人在农村各项建设工程中已发挥骨干作用。杨皂老人以他多年的模范行动实实在在地告诉人们:究竟什么叫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什么叫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什么叫做工人阶级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什么叫做共产主义的思想觉悟。
杨皂的故乡南西炉大队地处太行山东麓,是个遍布深沟险壑、交通极为不便的穷山村。农民拉土、送粪、运庄稼,不是下坡就是上坡,困难很大。每年秋天山洪下泻,村庄内外道路断绝,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不便。年轻时学得一手石、木、泥瓦匠好手艺的杨皂,曾立志为群众修桥铺路,以解决家乡人民无桥之苦。
解放后,杨皂当了煤矿工人。这个在旧社会苦海中泡了大半辈子的农民,爱矿如家,积极学文化、学政治、学技术、学制图,搞了不少技术革新,也经常利用工余时间为煤矿修沟铺路做好事。有人问:“杨皂,你又行好啦!”他说:“不是行好,是为人民服务。”人们都夸杨皂不光干活好,思想也好。1965年,年满60岁的杨皂退休回乡,他觉得这下子可有时间实现为子孙修桥铺路的夙愿了。面对全村沟壑纵横的局面,他想:“老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山,靠他一个老汉和全家搬山不难?
可他天天搬,月月搬,年年搬,终于搬掉了。南西炉桥不通路不平也是座山。古代出了个愚公,咱都是愚公子孙,这会子就不兴再多出几个?”村里干部、社员听说老人决心修桥铺路,都很支持,选送精壮小伙跟他学手艺,搭下手。还时常组织全村劳力到建桥工地义务劳动,帮助老汉拉土运石。自然也有个别人说二话:“你这老汉放着清福不享,受那份罪,真傻!”杨皂说:“咱现在不在矿上做事了,国家还月月发咱退休金,吃喝不愁,旧社会那有这事!咱不能情吃坐喝,不给国家和群众做点事。”正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杨皂十多年来几乎天天早上5点出工,10点收工,下午3点出工,8点收工,凭着他那双长满厚茧的手和一身好手艺,在全村几条大沟里修起了一座又一座坚固的石拱桥,铺好了一条又一条石板路。
杨皂修桥铺路纯是尽义务。队里要给他记工,他死活不要,说:“我已经领了一份退休金,不能再拿双份钱。”有一次,他到河北省磁县观台镇帮某单位干了27天活,人家按每日3元付酬。回到南西炉大队,他找到党支部书记说:“我在煤矿是7级工,每月挣80块零五毛,现在退休拿一半。这次外出挣了81块钱,我只能补齐原工资,剩下的钱我不能要,交给队里买水泥,趁雨季到来以前好给修好的桥勾缝。”
退休老工人杨皂一门心思都扑在修桥铺路上。1974年,他害了偏瘫病,躺了几个月没下地。那年秋天山洪来得猛。他躺在炕上想着桥,怕大水冲坏桥基,不顾老伴和乡亲们苦苦劝阻,硬是挣扎下床,拄上棍,趟着水,一歪一瘸地蹭到北大桥下,跳到没膝盖深的泥水里搬石固基。人们见此情景,不由分说将老人拉到岸上,说:“大爷,您就站在这里指挥,我们干,保证干好!”
杨皂是远近闻名的巧木匠,可他家连一件象样的家具也没有。他主修的断截沟桥,拱圈中央雕刻的龙头,造型美观生动,堪称艺术品。人们看见在老汉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石拱桥和石板路上,行人车马平稳通过,都说:“这是老人为我们和子孙后代修建的幸福桥幸福路!”(附图片)
江步永摄


第1版()
专栏:

伊朗军队开始向伊拉克境内进攻
德黑兰电台宣布攻破两道防线,歼灭两个师,摧毁一个装甲旅
伊拉克武装部队指挥部战报说,伊拉克人民和军队将奋起战斗
新华社巴格达7月13日电 伊拉克武装部队总指挥部今晚发布战报说,伊朗部队今晚10时(当地时间)向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区的伊拉克部队阵地发起了进攻,并企图越过边界。
巴格达电台今晚中断了文艺节目,广播了这份战报。战报说,伊拉克人民和军队将奋起战斗,保卫领土。
在此之前,巴格达电台还广播了伊拉克军方的另一份战报,说伊朗部队今天上午炮击了巴士拉市的居民区,有一名市民被炸死,另一名被炸伤。
战报说,在过去24小时内,伊拉克部队的阵地不断遭到伊朗部队的炮击,伊拉克部队被迫进行还击,打死伊朗士兵4人。
巴士拉是伊拉克的最大港市,位于阿拉伯河右岸,与伊朗不久前收复的霍拉姆沙赫尔对河相隔约40公里。
据新华社德黑兰7月14日电 伊朗今天凌晨宣布:伊朗军队于昨晚当地时间21时30分在南部战线开始了向伊拉克领土的进攻。由伊朗革命卫队和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发布的联合战报说,这一代号为“斋月行动”的攻势,目的“是要完善伊斯兰国土的防卫,防止伊拉克和美国的其他走狗再次发动侵略,使伊斯兰国土上的城市远离伊拉克炮火”。
新华社德黑兰7月14日电 据德黑兰电台今天下午广播,伊朗昨天晚上对伊拉克发动的进攻中,歼灭了伊拉克两个师(第三和第九师),摧毁一个装甲旅(第二十六装甲旅)。
电台说,伊朗军队在南线打破了伊拉克境内的两道防线,打死打伤和俘虏了数千名伊拉克士兵,缴获了大量的军事装备。
报道还说,在伊朗的胡齐斯坦省,四架伊拉克飞机被击落。
德黑兰电台还广播了霍梅尼致伊拉克人民的一封信,号召他们起来帮助推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政权。(附图片)


第1版()
专栏:短评

“为子孙修桥铺路”赞
“为子孙修桥铺路”是退休老工人杨皂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极其可贵的精神。他有清福不享,十几年如一日,为群众修了那么多的桥,铺了那么长的路,不但不要报酬,还自己拿出钱来买工具,买材料,这是什么样的精神?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这不就是我们共产党人一向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思想吗!这种思想在我们国家一天天兴盛起来,与之针锋相对的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思想一天天缩小下去,“两个文明”的建设就会大大加快。
通向共产主义的金桥和大路要靠我们大家修。八十年代的中国人作为修桥铺路者,辛苦多享受少是情理中的事。大力提倡“为子孙修桥铺路”的精神,显得更为可贵和适时。让我们大家都振奋起精神,以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修幸福桥、铺幸福路吧!


第1版()
专栏:

济南黄河公路大桥通车
我国最大跨径的济南黄河公路大桥,于七月十四日建成通车。它座落在济南北郊,是我国自己设计建成的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总长二千零二十三点四四米,全宽十九点五米,主桥长四百八十八米,最大跨径二百二十米。        新华社记者 吴增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