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6月1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巍巍丰碑
——访索非亚季米特洛夫故居
余志和 马细谱
我们随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行走在索非亚西郊整洁、宁静的奥波尔琴斯卡街上,自然而然地放慢了脚步,压低了说话的声音。约在一百年前,这儿还是一片荒野;一百余年后的今天,这条街上的66号,却象一座巍峨的丰碑,矗立在千百万革命人民的面前。这就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活动家、保加利亚人民的伟大领袖季米特洛夫的故居博物馆。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进入了故居,听着年轻的女讲解员的介绍,眼前不禁闪现出一幕幕动人的历史情景。
那是1886年的一天,一匹瘦马拉着一些破旧的家什,从索非亚以西的科瓦切夫齐村颠簸地来到这里。马车上的主人米哈伊洛夫是个性格刚强的皮帽匠,他的妻子帕拉什凯娃是个正直善良、吃苦耐劳的家庭主妇。车上坐着的一个男孩,名叫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他是1882年6月18日出生在麦收地里的……这是一个贫穷的家庭啊!
两年后,米哈伊洛夫靠亲友资助,在这片荒野上盖起了一座小房。正是在这里,季米特洛夫度过了35个春秋,并迈出了最初的革命步伐。当年十分简陋的小房,几经扩建,逐渐成为一座典型的保加利亚两层民房。它一面临街,三面环以不规则的小院。步入小院,沿着又窄又陡的石阶而下,便是厨房。东边有架木制织机和一张小桌,西边是起居室兼餐室。从这简陋的一切,可以想见这家人当年十分简朴的生活。
这是一个革命之家。在那风起云涌的革命岁月里,季米特洛夫兄弟四人中就有三人为革命献身,其中二弟尼科拉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后到了敖德萨,成为当地布尔什维克的一员,1916年牺牲在西伯利亚沙皇的监狱中。他的两个妹妹也都参加了革命。正是在这座小房子里,十二岁的季米特洛夫为生活所迫,到索非亚一家印刷厂当排字工人,1902年加入党组织,1905年被选为索非亚党组织书记和全国工会同盟书记。1906年,二十四岁的季米特洛夫就领导了震撼全国的佩尔尼克矿工的罢工。就在这年,他和战友柳芭结婚,住到这座小屋地面的一层。
在故居过道墙上,固定着一个大书架,上面摆满季米特洛夫自学过的3,000多册书籍。隔壁一间屋子就是年轻的季米特洛夫夫妇的卧室,陈设简单,窗明几净。走进这间卧室,我们眼前仿佛看到青年季米特洛夫为了寻求革命真理,在朝阳初露的清晨,在万籁俱寂的深夜,在风雷激荡的日子里如饥似渴地学习的身影。在这里,季米特洛夫和柳芭共同讨论革命问题的声音,未几就化成唤醒万千群众投身革命斗争的号角。他们爱情的火花,是为革命迸发的。
卧室对面的一间屋子,是季米特洛夫1913年由社会民主工党提名成为国会议员后的办公室。办公室里那张办公桌,是柳芭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桌上摆着打开的《资本论》、匈牙利工人送的一盏台灯和墨水瓶、电话机等。办公室和卧室之间的小小过堂里安着一个带水龙头的洗脸池,下方是个小橱柜,里面经常藏着党和工会的文件。过堂的天花板上有块方形的活动木板。为了躲避警察的搜捕,季米特洛夫不止一次地由此爬上阁楼,顺着邻居的房子逃到街上。一次,母亲刚帮他爬上阁楼,警察就闯了进来。他们在几间屋里搜索一遍,最后盯上了那块木板。母亲看出他们的心思,故意顺手搬过来一张小桌,沉着地说:“上去看看吧,没什么危险的。”一个警察刚踏上桌子,脑袋碰着了木板,弄得满头尘土,便悻悻然跳下来了……
凝望着这小小的木板,我们想到在那峥嵘的岁月,季米特洛夫为革命事业忘我地奔走呼号的情景。不久,这种奔走呼号,就从这座小小的房屋,如狂飙似地卷遍全国,越出国界——1923年季米特洛夫领导保加利亚人民发动9月武装起义失败后,开始了漫长的职业革命家生活。他冒着千难万险,肩负着保共国外局的领导工作,同时致力于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一年,两年,五年,十年……是的,季米特洛夫的光辉名字,已从我们置身其间的这间小屋,同波澜壮阔的共产主义事业一起,传遍世界。
1972年,在纪念季米特洛夫诞生九十周年时,在这座故居旁边建成了一座介绍季米特洛夫生平事迹的展览馆。展品中包括了迸射过季米特洛夫熠熠光芒的“莫亚比特”监狱那间小牢房。当年希特勒法西斯策划的震动世界的“国会纵火案”和莱比锡审判,由于季米特洛夫正义凛然的斗争,终于以共产党人的胜利而告终,他也被宣告无罪。如今,展览馆里的大量实物、图片和录音,不仅在我们面前再现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而且向我们再现了季米特洛夫从这座故居开始的光辉的革命生涯,特别是最后的那些年月——1934年4月,他到了苏联;1935年他被选为共产国际的总书记;1945年,他回到解放了的祖国,担任党和政府的最高领导,为建设保加利亚人民的新生活和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呕心沥血,直到1949年7月2日与世长辞。
参观结束时,我们翻阅了故居博物馆的留言簿,跃入眼帘的不仅有保加利亚普通工人、农民、学生写下的“伯伯”一类亲昵的称呼、“英雄”一类崇敬的赞誉,而且还有外国参观者如下的话语:“季米特洛夫是属于我们的!季米特洛夫也是属于全世界工人阶级的!”
(题图为保加利亚宣传画)(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国际书窗

“温故知新”
——读《大平正芳回忆录》
张云方
“人生宛如朝露,但朝露滋润过的土地,定有新生命诞生。”这是已故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中学时代讲过的一句话。到今年6月12日,这位杰出的日本政治家逝世已两周年。不过,正如他喻言的那样,在他以自己的心血滋润过的日本大地上,怀念与继承他所致力的事业的种子正在萌芽。如今,一套由日本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井上靖题字、著名画家平山郁夫绘制封面的《大平正芳回忆录》,在他两周年忌日问世了。
《大平正芳回忆录》共三卷。首卷《追忆篇》在去年6月间先行出版,其中收集了日本国内外200余位知名人士,包括我国廖承志副委员长在内的回忆文章。第二、三卷是《传记篇》和《资料篇》,记述了大平正芳七十载风驰云涌的生涯,读来同样令人感动。
在《追忆篇》中,人们可以看到大平的成长过程。1910年3月12日,大平正芳诞生在日本香川县丰浜町一个贫苦农家。他曾在自己所著《我的履历书》中写道:“以杂食为主的农家生活并非宽裕,特别是连我在内,家里有了6个孩子时就更拮据了。从我记事起,我总是穿着袖口油光光的衣服和稻草编的草鞋。我是在一汤一小菜和只有三、四成是米的饭食生活中成长起来的……”大平上中学时,他的父亲去世,生活益趋艰难,他边读书,边参加农田劳动和编织真田草帽。也许正是这种环境的磨练,他在成为日本著名政治家后,依然保持着刻苦顽强的精神。他曾多次写下这样的题词:“学而无近道”、“生活简,思想高”和“士穷不失义,士达不离道”等,表达他“为而不恃,成功不居”的心怀。
大平正芳先生九任日本国会议员,当选过自民党政调会长、干事长,出任过内阁官房长官、通产相、大藏相和外相等要职。人们怀着敬意地以“钝牛”称呼他,说他有着“一事既决,宁死不回”的劲头。其实何止于此,人们还称赞他的头脑敏锐得“犹如一把剃刀”,把事情切理得清清楚楚。正如《回忆录》中原大平内阁建设大臣渡边荣一赞扬的那样:大平如同“农家的石磨,形态朴实,质地坚固,行动稳重,强有力地把一粒粒谷物碾磨干净,使人感到毫无豪华做作之感,但却反映出日本人心灵中的美……大平正芳不正是具有石磨这样一种日本美吗?!”
大平毕生从事过许多事业。在《大平正芳回忆录》中,不少人认为,其中最为璀璨的是他付出最大精力为之奋斗的“田园都市国家”、“环太平洋合作设想”和“日中友好事业”三方面。“田园都市国家”可说是大平建设日本的一个宏伟理想。“环太平洋合作设想”则是他的外交新蓝图。遗憾的是,这两个宏伟的理想还没有来得及实现,他就与世长辞了。不过,大平先生可以引为欣慰的是,他为之奋斗的日中友好事业,今天已繁花似锦。
《大平正芳回忆录》中,有关中日友好的篇章俯拾皆是,情深意挚。其中,远藤胜己先生写的《大平先生的遗书》读来十分动人:“缔结日中航空协定、两国间班机互飞以后的一天,我偶有机会同志华子夫人(大平正芳的夫人)会面,谈到缔约情形时,夫人说,‘实际上,大平当时已经写好了遗书,他说,说不定会遇刺身亡呢’。大平就是在这种形势尚未完全好转的情况下,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决计为中日友好架桥的。”
《回忆录》中还记述了1972年大平同田中前首相访华时的情景:9月29日,中日联合声明发表当天早晨,大平高兴地跑到田中首相的房间,两人同样兴奋,为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而互相祝贺起来。当时,田中赋诗一首:“国交途绝几星霜,修交再开秋将到,邻人温目吾人迎,北京空晴秋气深。”大平则写道:“长城延延六千里,汲尽苍生苦汗泉。始皇坚信城内泰,不知抵抗在民心。山容城壁默不语,荣枯盛衰凡如梦。”际此时刻,两位挚友的心紧靠一起。诗句不仅表达了历史潮流必将走向中日友好,而且寄托了他们的一腔热血,满怀深情。
从1972年到1980年6月,大平正芳先生共来中国三次。第一次是建交,第二次是缔结中日航空协定,第三次是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后两国领导人互访。这最后一次情况大不相同了,两国友好关系已在新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发展。看到这一切,大平十分高兴,别离北京的宴会上,他怀着对中国人民依依不舍的深情,即席挥毫,写下了“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两句唐诗。到达西安后,他联想中日两千年友好历史,又挥毫写下了寓意深长的名句“温故知新”(下图)。
大平先生酷爱并熟谙汉诗,一生中以汉语典故赋诗作句不下百余首。他以“友情无垢”赠友;以“不责小人过,不思人旧恶”赠同事;以“只尽凡心开天地”、“去华就实”和“着着寸进,洋洋万里”赠下级;以“接人以春风”自勉。特别令人难忘的是,大平先生见到周总理赠田中前首相的题词“言必信,行必果”后,深有同感地题了“信为万事之本”的条幅,这是多么深挚的感情和铮铮作响的至理之言啊!
在大平正芳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日,我们有机会拜读《大平正芳回忆录》,缅怀这位鞠躬尽瘁地最后猝逝于工作岗位上的日本政治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可以把这部书看作是鞭策我们继续推进中日友好事业的一份力量。温故而知新。重温这些年来中日友谊发展的历程,我们两国人民完全可以满怀信心地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平正芳先生永远为中日两国人民所怀念。(附图片)


第7版()
专栏:世界一角

美丽的潘帕斯
郭伟成
对于情操高尚的人,人们往往说,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在阿根廷人的心目中,潘帕斯草原象金子的心一样。她美丽而富饶,并慷慨地把自己的一切赐予阿根廷人。有一首阿根廷民歌如此唱道:
再见吧,我的潘帕斯,
我将浪迹异国他乡。
再见吧,我走过的路,
如果不能重逢,
我爱着的潘帕斯,愿你知道,
我已将魂儿安放在你身旁。
潘帕斯草原位于阿根廷中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安第斯山,在长达七八百公里的半圆形地带内,几乎全是一望无际的坦荡草原。阿根廷人说,即使从大西洋岸一犁头耕到安第斯山下,你也碰不到一颗石头子。确实,这儿大部分是肥沃的黑土,饱含着丰富的腐植质,不施肥也能打粮。这儿,一年四季不冷不热,雨水均匀,没有雨季旱季之分,只有繁花似锦的明媚风光。在这彩色的草原上,一片宁静却又生意盎然。有时,雷雨过后,草原上出现绚丽的彩虹、奇妙的海市蜃楼,更是令人心醉神驰。牧场上,鞭哨声中,成群骏马扬蹄而过,安静的牛群在溪边徜徉,如云的羊群在天际漫游——要是换个富有诗意的说法,那就是:你简直辨不清是天上的云,还是地上的羊群。
说阿根廷是天然的世界牧场,那是一点不假的。早年欧洲移民一批批来到阿根廷,带来了牛、羊和马匹,把它们往潘帕斯一轰了事。想不到,它们在那得天独厚的大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息繁衍,竟成为潘帕斯恩赐给阿根廷的丰富财源。后来,人们发展了人工放养,改良品种,并在潘帕斯普遍培育了紫花苜蓿作饲料,一公顷紫花苜蓿足以供养两头牛。现在,阿根廷全国人口2,600多万,竟拥有6,000多万头牛、5,000多万只羊和上千万匹骏马。在西方世界,阿根廷的肉类出口量占第一位。著名的“英国烤牛肉”,其肉源主要就取之于潘帕斯。
潘帕斯虽然只占阿根廷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却容纳着全国四分之三的居民。可以说,是美丽的潘帕斯养育着阿根廷人民。潘帕斯以北是山地,以南是高地,东西两侧镶嵌着两颗灿烂的明珠: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安第斯山麓的名城门多萨。布宜诺斯艾利斯濒临大西洋。这名词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好空气”。她是南美洲第一大都市,号称“南美的巴黎”。位于南半球的阿根廷,3月是秋,6月是冬,10月是春,12月才是夏。每年10月,春到人间时,布宜诺斯艾利斯满城的七叶树、洋槐、栴檀将街道染成黄色和紫色;玫瑰和茉莉散发着沁人的芬芳。骄傲的赛波花也开了,她是阿根廷的国花。她象天边的火烧云,又象团团红霞,晶莹绚丽,把“好空气”也染红了。传说,当年殖民者把一位不屈的女英雄绑在赛波树上活活烧死,引开了满树火红的花。因此,赛波花作为自由和尊严的象征,被独立后的阿根廷人民选为国花。
至于潘帕斯西头的门多萨,由于终年受到安第斯山融雪的灌溉,盛产鲜果。那儿的葡萄和鲜果酿成的美酒格外甜,因而,阿根廷人民把门多萨称作“太阳和美酒的土地”。而且,门多萨还是英雄的城市。阿根廷人民的伟大儿子、“祖国之父”圣马丁将军就是以门多萨为根据地,发动了解放南美洲的伟大独立战争。从这里,圣马丁带领潘帕斯的勇士和骏马,组成了“安第斯军”中的骠骑兵,解放了殖民统治下的智利和秘鲁的大片土地,奠定了南美洲的独立。
这就是美丽的潘帕斯——阿根廷的心!(附图片)
潘帕斯草原上的牧民在驯幼马。


第7版()
专栏:

索韦托
〔尼日利亚〕科·卡·阿拉毕
妈妈,请告诉我,
妈妈,快对我说,
妈妈,请告诉我……
在索韦托这个小城,
他们对同胞们究竟干了什么?
在索韦托这个小城,
妈妈,请告诉我,
爸爸怎样被夺去生命?
兄弟为何无一幸存?
姐妹们为什么饮弹牺牲?
是什么激励我们唾弃阿非利肯斯?
我知道,那是民族主义的感情。
这是吸血鬼使用的语言,
也是我们遭受欺凌的见证。
我知道,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斗争,
在索韦托这个小城——
多少亲人惨遭屠戮,
只因为爱祖国爱得深沉。
不要啜泣吧,妈妈,
尽管您刚刚把亲生儿女埋下。
节哀自重吧,妈妈,
莫要因父亲离开人世而感到孤寡……
这是您为祖国付出的光荣代价。
因为,我听到——
我们已赢得了那场斗争,
这恰恰是解放祖国的先声。
到那时,妈妈,
在索韦托这个小城,
不会再重演旧日的血雨腥风!
(封耀元 安永玉 译)
译注:①索韦托:地名,距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十余公里,有居民120万,是南非最大的黑人聚居区。震惊世界的索韦托惨案发生于此:1976年6月16日,当地数千名黑人中学生等举行示威游行,抗议白人当局强行规定黑人学校必须以南非荷兰语作为教学用语,遭当局镇压,死170余人,伤1,000余人,被捕多人。②阿非利肯斯,即南非荷兰语,源于荷兰移民布尔人,是南非少数白人统治者使用并企图在黑人中强行推广的语言。


第7版()
专栏:

金字塔为何“长寿”?
经历了四千载沧桑的埃及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它比其它六个古代建筑奇迹年长两千岁。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其他六个古迹均已不堪风霜,先后“香销玉殒”了。然而,埃及金字塔却巍然独存,至今仍屹立在尼罗河畔。
那么,金字塔“长寿”的原因何在?美国史密森学会地球研究中心的地质学家埃尔—巴兹解释说,这是因为金字塔本身的结构和形状,使它能免受侵袭。风起沙漠,急骤的风沙从金字塔基直往上“旋”。当风沙到达塔顶时,其破坏力就被引向云霄,塔顶则安然无恙。
这种现象是埃尔—巴兹最近发现的。他说,也许古埃及人最初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但长时期的观察还是使他们领悟到此中奥秘,并建造了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 ·曹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