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5月3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养鸡行家的贡献
——记北京市建设现代化养鸡体系
本报记者 杨传春
4月3日,原国家农委和国家科委,授予北京市的现代化养鸡体系以一等“农业科技推广奖”。
为了解决城市人民的吃蛋问题,北京市经过八年的试验摸索,从良种的繁育、饲料的配制、鸡病的防治到商品蛋的生产,建成了完整的养鸡科学体系。五个10—20万只规模的鸡场,去年为北京市提供鲜蛋1,700万斤,盈利500多万元。
北京现代化养鸡的经验有哪些呢?
要有自己的良种
赵继善指着一群体态匀称的白鸡,高兴地说:“这是我们新选出的良种:‘北京白鸡3系’。去年,我们向国内供应这种雏鸡270万只。北京峪口鸡场养了20万只,平均每只年产蛋253个,接近年产蛋260—270个的国际先进水平。”
赵继善原来是北京种鸡场的场长,今年被选拔为市禽公司经理。他是六十年代初大学畜牧专业的毕业生。谈到北京白鸡的培育,老赵感慨地说:我国的良种鸡的资源,本来是很丰富的。可是,多年来没有很好去选育。1974年我们筹建种鸡场时,竟然找不到理想的原种。正在为难的时刻,陈耀春来了。这位1956年毕业于北京农大畜牧系的专家,六十年代初曾经多次出国,帮助过好几个国家建鸡场。他一直为我国养鸡业的落后,感到痛苦和焦急。“为了中国养鸡业的振兴,我们要有自己的良种!”他下定决心,带了几个专业科技人员到各处选鸡。他们选了半年,才从北京近郊的一个农场选择到200只来杭鸡,再加上一个友好国家赠选的两个良种,便开始了育种工作。
当时,来杭鸡年产蛋不到180个,来自友好国家的良种年产蛋也只有200个左右。用这样的鸡种投入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是肯定会赔本的。怎么办?一代又一代地杂交,一遍又一遍地筛选。他们整整苦干了六年,终于把“北京白鸡3系”选育出来了。
要有自己的“全价饲料”   北京农大畜牧系教授戎易,研究动物营养已经三十多个春秋了。1974年,当北京市畜牧局把他借调到鸡场筹备组时,老教授高兴极了:中国传统的“老太太养鸡”,使他的研究理论得不到实践检验,也无法推广,现在有了用武之地了。可是,当他提出要研制具有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全面营养价值的“全价饲料”时,有些人嘲笑道:“现在,人都是有什么吃什么,还给鸡吃维生素,笑话!”
不懂科学的人,盲目支配科学性很强的生产,后果往往是非常可怕的。1977年,有个城市花了1,400万元,用四年时间建成了一个养鸡场,养了10万只鸡,就是因为饲料中缺少维生素,鸡群抵抗力下降,发作“枝原体病”,死亡淘汰了8万只。
全力支持科学家的试验,就可以闯出一条新路来。1976年,当北京种鸡场试育出8,000只雏鸡的时候,戎教授和几个科技人员已经研制出了自己的“全价饲料”。可是,用这种饲料喂雏鸡3个星期后,雏鸡出现死亡现象,还有3,000多只消瘦得奄奄一息。
戎易马上解剖死鸡:腹腔积水,心包积水,这是一种叫“渗出性素质”的病,是因为缺少微量元素“硒”引起的。可是,北京不是缺硒的地区,鸡怎么能缺硒呢?他钻进鸡舍检查,反复分析饲料,恍然大悟了:原来鸡吃的豆饼、玉米是从黑龙江运来的,那里缺硒!
他们赶紧买来了药,逐只逐只地注射。快要死亡的鸡,有一半起死回生了。从此,“全价饲料”配方里增加了这种微量元素。
要有科学的饲养管理
全国闻名的红星鸡场,1978年正式投产后,连续三年产蛋率都没有达到设计标准。这是什么原因呢?
市畜牧局经过调查研究,把刘江派到红星鸡场当党支部书记,把欧景钧提为场长。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的畜牧兽医师,一上任就和工人们一起研究养鸡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工人们都捧起了《家禽学》,每个星期六的晚上,场办公室挤满了人,听刘江、欧景钧讲技术课。大家边学边琢磨。有的说:“咱这作息时间安排得恐怕不对头,鸡在下午5点前吃了‘饭’,要过十五六个小时才能再吃。可鸡的体温比人高,消化时间短,不到6小时它就饿了。”有的说:“咱们的冬季管理有毛病,一进冬季日产蛋就从平常的1.5万斤降为1.2万斤,冬季4个月,就要减产36万斤!”
于是工人上班由“一班制”改成“两班制”,鸡不挨饿了;冬天把鸡舍的窗户、出粪道口堵严,鸡不挨冻了,日产蛋又恢复到了1.5万斤。
一年后,场里一结帐,每只鸡年产蛋比上一年多了30个,总产量比上年增加68万斤,盈利比上年增加近一倍。这三项指标都大大超过了设计标准。
北京市畜牧局局长赵化达同志在概括北京市养鸡经验时说:“搞现代化养鸡,不依靠大批专业科技人员是根本不行的!”是啊,北京市现代化养鸡业的成功经验之一,不正是重用了一批养鸡行家么!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山区造房要改革结构节约木材
最近我们从大别山区到皖南山区,到处看见农民在立柱架梁盖新房。据霍山、太湖、东至、泾县等山区县统计,1979年至今的三年多来,盖房的农户约等于1979年前十年的总和。这反映了农村的兴旺景象。然而,喜中有忧,山区造房耗木材太多,一栋楼房竖起来,一片山林就要倒下去。为拯救森林,山区房屋的结构必须改革。
皖南山区农民传统的住房结构是“四排立柱、五木落地(20根柱子);两层方梁、杉木椽子”,加上地板、楼板、隔墙板、天花板,造一栋房子,至少要20立方米木材,一般要砍倒100多棵树。黄山周围农村的“徽式结构”更加考究,要“四水到堂”(房屋堂前有天井),“九顶朝天”,屋墙内有护壁板,造一栋砖房屋要耗费30立方米木材。泾县副县长朱腊枝算了一笔账:全县6.2万多农户,如果每年有5%的农户盖房,就要砍伐五六万立方米的木材。按全县现有的木材可伐量,即使不向国家交售木材,七八年也就砍光了。因此,改革山区住房结构,是当务之急。
去年,泾县在爱民公社进行了改造房屋结构的试点工作。他们请当地的能工巧匠,参照平原地区农民住房,对山区房屋结构进行了改革,组织群众参观。同样造一幢房屋,木材节省了五分之四,钱节省了三分之一。公社党委又举办了木匠培训班,要求他们严格按新设计图造房。去年,爱民公社造房的农户比1979年多一倍,但用材量从800立方米降至300立方米。
在4月中旬召开的安徽省林业会议上,泾县代表介绍了改革山区住房结构的做法。各山区县代表听了很受启发,认为这是保护森林的有力措施之一。
本报记者
沈祖润


第2版()
专栏:

农民的欢乐
王振林摄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老党员带头办林场
——记陆川县造林模范赖茂成的事迹
本报通讯员 谭瑞源 本报记者 朱 明
广西陆川县一位七十高龄的老党员赖茂成,坚持在深山办林场十二年,同全场职工一起把方圆五里的24座荒山,变成了一片绿色林海。他们为集体营造了杉木5万株,小叶桉树25万株,柠檬桉树26万株,竹子2,000蔸,剑麻2万株,还有一批果树,共创造了价值40万元的财富。
赖茂成是城厢公社温泉大队的社员。1969年冬,他看到本大队的山头大部分是光秃秃的,便向大队党支部建议,创办大队林场。当时,许多人估计,起码要有千把元的投资,还要每年拨给三五千斤化肥才行。赖茂成却说:“我们有两只手,有困难可以慢慢克服嘛!”他得到党支部的支持,邀了5个老汉上山办林场。他们艰苦创业,没有树苗,自己育;没有肥料,自己积,处处为集体节约开支。赖茂成每年一大半时间到县城铲肥泥,扫垃圾,积制有机肥料,亲手积制的垃圾肥约有8万多担,为集体节约了大约1万元的肥料投资。这里的土壤是酸性红壤土,大队准备拨给一些石灰沤制垃圾肥,赖茂成说:“我们可以想办法,把石灰留给队里用吧!”他心里早盘算着:温泉桥头有两个石灰窑,等出完石灰,可以去拾拣丢弃的碎片、散粉。一次,夏日炎炎,他光着膀子钻进窑洞,拣碎片,扫粉末,不到5分钟,就热得汗流浃背,呛得几乎昏倒。他到窑口吸口新鲜空气,又钻进去,等到把石灰碎片、粉末清扫完,走出窑洞时,完全变成了一个“雪人”。
这些年来,赖茂成在深山造林,辛苦备尝。他的儿女们劝说他回家安度晚年,但说什么他也不答应。他说:“共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身子骨还结实,就要为党的事业出力气。”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农民欢迎塑料小农具
宁 聆
报社经常收到农民来信,反映当地木制小农具难买,给生产带来很大不便。据了解,主要是因为木材和桐油等物资紧缺。
小农具是农业生产的“常规武器”,农民经常离不开手。在木制小农具供应不及的时候,能不能另辟蹊径呢?比如,扩大生产塑料小农具,就是一个门路。用塑料做小农具,还有不少优点:可以节约木材,也不需要桐油和铁丝,不怕长时间浸水,也比木制的轻巧耐用。
也许有人会担心:农民用得惯塑料小农具吗?这就看产品质量好不好了。常言说:“人叫人,低头不语;货叫人,不叫自来。”只要新产品确有优越性,再加上适当的商品知识介绍,是一定会畅销于市的。湖南株洲市两家塑料厂利用废塑料生产塑料粪桶、粪瓢、浇水勺、脚盆等十多种小农具和生活日用品。开始,农民对这些产品的质量不放心,工厂就派人带着产品下乡当众表演:请力大劲足的农民举起塑料瓢、勺往地上摔;把塑料盆扣在地上,请个大体重的农民站到盆底上使劲跳。“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社员们亲眼看到这些塑料制品摔不裂,踩不坏,就竞相购买了。去年以来,这两个厂共生产了各种小农具和日用品25万多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粮不愁,钱不愁,两眼盯着百货楼。”农民不仅喜爱久负盛名的“老字号”名牌产品,也乐于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生产的新产品。如果有更多的工厂把眼光放到广大农村,不断为农民设计和生产多种多样的新型小农具和生活日用品,肯定将受到农民的欢迎。


第2版()
专栏:

立足自家 想着国家
——记农民康板东的生产计划
本报记者 刘云山
前不久,记者骑车来到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讨思浩公社竹拉沁大队,走访了社员康板东一家。
康板东今年五十岁,全家9口人,两年前还是全村有名的“塌底”户,别说花钱了,连肚子也填不饱,光借外边的粮食就是两千来斤。去年实行包干到户,一家人痛痛快快地干了一年,就把穷帽摘掉了。他家包种的50亩土地,打了粮食1万斤,起山药1万斤,收油料1,500斤,纯收入1,300元。除还了借粮外,留足了口粮和饲料,向国家卖了粮食和油料各1,000斤。说起这些,全家人个个脸上象绽开的花朵。
当记者问起今年的生产计划时,康板东说:俺一家子从去年秋后就盘算开了。开始有人给俺出主意说,明年少种点粮,多种些来钱快的作物。当时俺和家里人商议,打算种20亩香瓜和西瓜。村前是铁路,村后有公路,出卖方便,到时准能多卖钱。后来俺在喇叭匣子里听到,中央号召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这下俺才明白先头那主意打错了,国家抓紧粮食生产,就靠庄户人多打粮食,俺可不能光打自个的“小九九”,小算盘得服大算盘管哩!
说到这儿,康板东老伴插了话:“咱摘掉穷帽,凭的是党的可心政策,如今光景称心了,哪能单顾自个儿不顾国家呢?俺全家人情通理通,把20亩瓜的计划改成6亩,种一亩蒜,剩下的地全种粮食和油料。孩子们都说:俺们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党,说甚也要向国家多卖点粮。父子几个在地里整整干了一冬天,硬是垫好了3亩多水洼地,改造了6亩多粘土地。现在那些地上的麦子已齐刷刷地长起来了,光这两块地也能多打三五百斤粮食。
大伙正拉得热火,康板东的儿媳妇把一张红纸递到记者手里,这是他们今年为国家提供农副产品的计划:粮食2,000斤,油料2,000斤,肥猪两口,鸡蛋120斤。康板东认真地对记者说:“俺庄户人不会说空话,欢迎你秋后再来看哇!”


第2版()
专栏:

黑龙江计划从综合利用中挖潜
为农民提供一万套房建材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 黑龙江省今年将从综合利用材中,为缺林地区农民提供一万套房建材。这是最近举行的黑龙江省木材综合利用产品供销衔接会议上达成的协议。
每套房建材,包括柁、檩、椽和门窗料,可建3间房54平方米。
过去林业企业因房建材要求的材种和质量高而利微,一般都不愿生产。在最近举行的黑龙江省木材综合利用产品供销衔接会上,省计委、经委和林业主管部门向林业企业的干部转达了缺林地区农民需要房建材的呼声,物价部门又和产销双方协商,拟定了比较合理的价格,促使这一万套房建材的供销合同达成了协议。会上还规定,生产一万套房建材的木材,在已批准的综合利用材中解决,不动用国库木材。


第2版()
专栏:

“黄山毛峰”等名茶丰收
安徽省今年春茶丰收,其中
“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涌溪火青”、“老竹大方”等传统名茶,到五月十日止,收购量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古丈县开始利用猕猴桃
湘西古丈县有野生猕猴桃一万多亩,每年结果四十余万斤,大部分自生自灭。一九八一年秋天,这个县开始利用猕猴桃,除加工外运外,其余用作酿酒,出酒率达百分之七十,且销路极好。今年,他们计划收购三十万斤猕猴桃,提供给县酒厂酿酒。(向清国)


第2版()
专栏:

高产葡萄品种在宁陵安家
本报讯 由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从国外引进的两个高产葡萄品种“白谢希”、“瓦基斯别里·尔卡其别里”,去年春季在河南省宁陵县阳驿五·七青年场进行快速繁殖试验。嫁接的三百棵幼苗,成活率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目前已经开花。这两个葡萄品种,具有繁殖快、当年可以出圃、含糖量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等优点。


第2版()
专栏:

在灾后九个月的土地上
——四川省金堂县见闻
本报记者 罗茂城
春末夏初,记者来到去年遭受特大洪灾的金堂县采访。所见所闻,完全出乎意料:只见洪灾后留下一片沙砾的土地上,生长着茂盛的小麦、油菜,丰收在望。被洪水冲成断壁残垣的废墟上,修建了一幢幢砖木结构的新房;房前屋后流水潺潺,鸡鸣猪鼾,乡村小学歌声嘹亮,书声琅琅。若不去参观个别的洪灾痕迹,人们根本无法相信这曾是被洪水洗劫过的地方。
我们来到房屋全被冲倒的清江公社梓桐大队参观访问时,只见一座座新房林立,社员笑迎我们。有的社员正在做既经济又耐用的连沙石砖块,有的空地上还堆着不少砖瓦、木料。我们来到社员郑永新家里,他正在新修的房前修筑花台。他家5口人,新修了一幢5间砖瓦房,外加一个围墙,宽敞明亮。陪同我们参观的公社谢书记对他说:“今后再来洪水也垮不了啦!”他高兴地说:“对!去年洪水泡垮我的土房,党和政府帮我第二次兴家。还是社会主义好啊!”到今年3月底,有82%的受灾户修复了住房,间数达到计划修复的98%。有的社员为了把住房修得更宽敞、“巴实”,正在积钱备料。土墙换砖墙,茅屋翻瓦房,这是灾区农村的普遍现象。国家和集体还给有的特困户以特别的照顾。栖贤公社向前四队寡妇李秀章,有3个小孩,原来土房被冲倒,财物被冲光,生活十分困难。公社替她买砖请匠人,盖起了3间红砖瓦房;国家还补助她400元,买回3头猪和鸡、兔等,全家安居乐业,她感动得热泪盈眶。
访问中我们听到,许多社员对旧社会的洪灾记忆犹新。他们说,1947年的洪水没有去年大,可全县淹死不少人,灾后又瘟疫流行,死人很多;街上卖儿卖女、逃荒要饭的一帮又一帮;米价昂贵,一直持续到解放初期。而去年遭受特大洪灾,仅仅过去9个月,就几乎看不到灾痕,出现了人心安定、物价稳定、社会秩序安定的大好局面。春荒时期,记者特地到集市上看了一下,发现在集市上除鸡、鸭、鹅、兔等家禽价格略贵以外,其它农副产品丰富多采,市场十分兴旺。大米每斤0.35元,小麦0.24元左右,比往年只贵几分钱。可以想象,再过一年半载,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金堂,就将出现在全国人民面前。许多社员向我们谈起大灾后恢复快的原因时说:“这完全靠共产党领导好!社会主义制度好!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政策好啊!”(附图片)
赵渡公社中河大队社员刘贵芳在灾后新修的5间60多平方米新房。
  易平 黄加琼摄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空中“化肥厂”
胡延清
对于雨水,庄稼人总是怀有一种特殊感情,因为它是农作物发育生长的根本条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嘛。雨水之所以能促使庄稼生长,除了水的作用外,还因为它含有许多别的物质,其中包括“化肥”。而这化肥是由雷、电、雨“齐心协力”制造出来的。
我们知道,地球外面裹着一层又厚又密的大气层。大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宝贵资源,它向人类提供用之不竭的氧气,同时贮存着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取之不尽的氮气。雷、电发生时,空中产生化学反应,使高压云层的温度高达摄氏万度以上。高温促成大气中的氮气燃烧,并和氧气浑然合成二氧化氮;倾盆大雨又把二氧化氮气体溶解为硝酸盐,随雨一同降落到地面,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氮肥。另外,雷电发生时,还会把空气中的部分氧气激变成为臭氧。臭氧在空气中萦绕,能净化空气;雨水,又给空气洗了个痛快澡,把空气中的灰尘冲得干干净净。所以,打过雷、放过电、下过雨后的天气格外晴朗,空气异常清新,给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光照条件。
有人说:“雷雨滚滚化肥来”,这确是有道理的。据科学家计算,全世界每年由空中降落的氮素化肥达1,000万吨以上。 (李锡武插图)(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