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两个月来同西方石油垄断公司的斗争取得重大成果
石油输出国组织举行会议制定新战略
本报讯 据报道,在同西方石油垄断公司的斗争中显示了力量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于5月20日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举行第64届部长级会议,讨论目前世界石油市场形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调整产量,稳定油价,以维护自身的权益。
在开幕式上,石油输出国组织主席奥泰巴发表讲话说,该组织关于减少石油产量的决定,对于反对跨国公司“侵略性进攻”是成功的,西方石油公司的进攻正在被战胜。他还说,该组织应制定“长期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形势,而现在到了取消石油生产限额的时刻。
厄瓜多尔总统奥斯瓦尔多
·乌尔塔在会上要求石油输出国组织缩减原油产量,维持原油的价格水平。他还要求该组织成员国团结起来,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并制定一项“长期战略”。
会议第一天,厄瓜多尔自然资源部长奥尔特加被选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本届主席。
自3月20日石油输出国上届部长会议决定削减产量稳住油价以来,西方及其石油垄断公司利用供过于求、油价下降的有利条件,对石油输出国组织施加强大压力,并企图把困难最大的尼日利亚作为突破口,迫使降低油价,破坏石油输出国组织稳住油价的努力。但两个月来,石油输出国组织顶住了压力,并支持尼日利亚抵抗了西方石油垄断公司的破坏阴谋。目前国际石油市场油价逐步回升,石油供过于求的现象正在消失。出席基多会议的部长们以满意的心情注意到,上届会议的决定对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据报道,墨西哥接受了在石油输出国组织中的观察员席位,作为加入该组织的“一个步骤”。为了支持石油输出国组织3月维也纳会议的决定,墨西哥把每天出口原油的指标从150万桶减少为125万桶。如果这个大石油生产国加入石油输出国组织,就将大大加强该组织今后维护共同权益的斗争。
5月18日石油输出国组织市场监视委员会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了会议。会后,委内瑞拉动力和矿业部长贝尔蒂向记者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减少产量稳定油价的努力要坚持下去,由于西方工业国每天抛售大量库存原油的做法“已接近极限”,预计对石油输出国组织原油的日需求量,到今年第四季度将增加到2,200万桶,这将大大超过石油输出国组织实际日产量1,585万桶的数量。在这种供求关系新的变化下,石油输出国组织稳定油价的巨大困难将大为减轻。(附图片)
图为墨西哥坎佩切湾的海上钻井平台。


第7版()
专栏:综述

世界石油现货市场油价回升
新华社记者 江红
半个月来,世界石油现货市场出现了供需平衡,油价回升,交易活跃的局面。这说明,持续了一年半之久的石油供过于求的现象正在消失。
近来现货市场上的最大变化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标准原油——阿拉伯轻原油的实际成交价5月上旬开始急剧回升,前几天在西方最大现货市场——荷兰的鹿特丹恢复到该组织去年10月决定的基准价格每桶34美元水平。这是今年1月以来的第一次。在此以前,由于世界石油出现供过于求现象,加上西方一些国家政府和石油垄断公司向现货市场大量抛售储备库存压价出售原油,致使阿拉伯轻原油的现货价格在今年初节节下跌,2月底3月初降到最低水平,每桶售价只有27美元。现在这种下跌趋势已经扭转。
现货市场上的另一个变化是,英国北海轻原油的价格也开始回升,已接近每桶35美元的官方价格。今年3月,英国政府为了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利比亚降低油价,曾把与利比亚同样优质的北海轻原油的价格从每桶35美元降到31美元。
石油输出国组织今年3月维也纳会议决定减少原油产量,对稳定市场和恢复该组织的基准油价,起了主要作用。3月20日,石油输出国组织第63届部长级(特别)会议为维护基准油价,商定把原油日产量从原来的1,900万桶左右减少到1,750万桶,而4月份的实际日产量减少得更多,只有1,585万桶,相当于历史最高日产量的一半。一贯坚持产量自主权的沙特阿拉伯,这次和其他成员国态度一致,一起减产,而且减产幅度最大,从3月维也纳会议前的日产750万桶减少到4月份的650万桶。
另一个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是,西方石油库存大大减少。美国、西欧、北欧、地中海地区的陆地、海上油库原油库存大幅度下降。海上浮动油库成本高,库存量下降幅度最大。例如美国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上的浮动油库的原油库存量,已从今年年初的7,350万桶下降到目前约3,000万桶。到今年4月1日,西方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4个成员国的原油库存量仅可供107天使用(国际能源机构的目标是能维持185天)。今年以来,西方石油公司平均每天以400万桶的速度抛售原油,国际能源机构认为,尽管现有库存“还不至于引起工业国政府的严重关切,但如果目前的抛售趋势持续下去,到年底局面就会变得严重起来”。
第三,旅游旺季即将到来,飞机、汽车等用油量增加。世界消耗石油大户美国的能源部最近说,在到4月22日为止的一个月中,美国平均每天消耗的汽车用油已达660万桶,比年初增加1.3%。为迎接旅游旺季,美国炼油厂争先抢购原油,引起国内原油涨价。美国主要产油州得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的轻原油,5月初的一周之内每桶上涨一美元,达到36.5美元。
第四,有人估计,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即将达到“谷底”,下半年可能开始好转,也是油价回升的因素之一。据国际能源机构最近公布的材料,今年第三季度,这个机构21个成员国的石油日需求量将为3,120万桶,第四季度将增加到每天3,380万桶。其中,对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原油需求量平均每天将达2,000万桶。一些西方国家已为此抢购原油。
最近海湾地区两伊战争接连升级,拉美地区阿根廷与英国之间关于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的争端发展成武装冲突,这些也加剧了石油现货市场的紧张气氛,有些石油垄断公司和炼油厂开始增加原油库存,以防万一。


第7版()
专栏:

世界石油总产量第一季度下降
本报讯 据美国《石油情报周刊》报道,今年第一季度世界石油总产量下降了8.3%,从去年同期每天的6,070万桶下降到每天5,610万桶。
这家周刊说,石油输出国组织每天的石油产量从1月份的水平猛跌了340万桶,跌到3月份的平均每天1,840万桶。几乎所有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在1982年第一季度的石油产量比去年同期都大大减少。
利比亚第一季度的石油产量下降59%,降至每天66.5万桶,科威特石油产量下降49%,降至每天70万桶。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第一季度的日产量减少150万桶,减少到平均每天790万桶。
周刊还指出,不参加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西方主要产油国在第一季度的石油产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第7版()
专栏:英国通讯

英国货币主义政策实行三年之后
本报记者 许庆美
英国保守党执政三年来,坚持推行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这套政策的成效如何?在英国,毁誉不一,争论始终没有平息。
1979年5月保守党上台执政,面临着缓和通货膨胀、减少失业、提高生产率等一系列棘手的经济难题。保守党政府认为,政府花钱太多,货币供应量增加,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三年来,它一直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解决经济问题的首要目标。同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调动私人企业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增加产品的竞争能力,逐步实现改组英国工业和振兴英国经济的目标。
目前,支持货币主义政策的人士认为,三年来这套政策取得了成果,英国经济回升有望,但将经历一个缓慢而又有反复的过程。主要表现在:
一、通货膨胀已趋缓和。英国的通货膨胀经历了一个升降的过程。1979年5月保守党执政之初,通货膨胀率为10.1%。不久,英国发生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1980年5月达到21.9%的最高峰。保守党政府采取的高利率政策,使英镑汇价上升,进口额下降,这些都有助于通货膨胀率的下降。1981年下半年以来,通货膨胀率基本上稳定在12%左右。1982年3月,又下降为10.4%,接近经济衰退前的水平。
二、产品竞争能力有所恢复。1979年至1980年期间,英国制成品的出口竞争能力下降了50%,1981年回升了12%。其原因:一是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1981年第四季度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比1979年同期增长了3%。其次是工资增长速度减慢。
三、国际收支状况较好。继1980年英国的国际贸易顺差为30亿英镑后,1981年高达80亿英镑,这是由于石油收入增加和进口明显减少所致。
但是对货币主义政策持反对态度的人士则认为,这套政策的严重恶果在于:它将动摇英国的社会基础。首先是银行的利率很高,使英国的经济活动被压制到最低点。1979年年底,英国政府宣布的银行最低贷款利率为17厘,以后曾有所降低,仍维持16厘的高水平,它使工业生产连续下降;1981年春夏间,最低贷款利率下降为12厘,工商界感到松动,但通货膨胀有卷土重来的迹象,英国政府再度提高利率,使1981年冬至1982年2月期间的经济活动再度受到抑制。
其次,三年来,英国破产倒闭的企业多达15,000家,导致越来越多的工人失业;许多尚未倒闭的工厂,也因生产下降、开工不足而解雇工人。英国的失业人数在今年初突破300万大关,创英国历史上的最高纪录,比这次经济衰退前的130万人失业,增加了一倍多。大量失业,特别是青年和黑人失业,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去年英国许多城镇发生骚乱,造成的损失是少见的。
综合正、反两方面的意见,可以看出:英国保守党政府的货币主义经济政策虽然对通货膨胀有所抑制,但是却使失业空前增长,给英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巨大困难。几年前,资本主义世界一些人士曾经把货币主义政策说成是医疗英国经济病的良方,可是三年的事实表明,这种政策仍然并不是灵丹妙药。而且,对于英国来说,正当经济尚未完全走出衰退“谷底”的时候,英国和阿根廷又爆发了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冲突,这对英国经济又将是一次新的冲击。人们估计,英国政府将增加税收,来弥补这场冲突所消耗的军费开支,这对英国经济恢复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第7版()
专栏:

奇妙的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袁瑾 余志恒
在美国诺克斯维尔世界博览会上,意大利和日本展出的能说话、会走路、还能与观众握手的机器人,引起了游客的很大兴趣。
两个神奇的机器人
意大利制造的形如瓶状的机器人,能讲好几国语言。
当我们请它讲几句中国话时,它居然能说:“您好”,“多谢”。我们用英语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它回答后又问我们:“你们从那里来?”我们说:“从中国来。”简单的英语问话,它都能对答如流。过了一会,我们想试试它的记忆力如何,又反问它:“你知道我们是哪国人吗?”旁边一位观众说:“你们是日本人。”机器人说:“不,他们是中国人。”它的准确回答使在场的观众都笑了。
日本制造的机器人,头上戴着白色宽边遮阳帽,身穿杏色绸衣,俨然象个女孩。它行动敏捷,能按照人们的要求,向前走,往后退,遇到障碍物还能自动地站在一旁,真是妙不可言。
不知疲倦的工作者
世界博览会上这两个会说话、能走路的机器人,只不过是现代社会中日益涌现的许多机器人中的一种。目前在西方国家,机器人不仅能在工厂进行各种生产活动,而且正走进家庭,从事家务劳动。机器人还出现在银行和商业企业中,分发公文和分送货物。
机器人不仅能日以继夜地工作,而且不需要假期,不需要养老金。在高温、低温、有毒、有放射性危害、噪音和烟雾大的环境中,它能照常工作。它还不受政府颁布的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限制。
更重要的是,机器人工作质量好,劳动效率高。在沃思堡一家通用动力公司的工厂,利用机器人为F—16歼击机加工部件,规定在金属板上钻250种大小不同的孔眼,误差甚微。每个工作班,机器人完成24到30个零件,没有次品。而人工只能完成6件,次品率达10%。这家工厂在使用机器人的头一年中就节约了93,000美元。
正在兴起的机器人热
随着劳务价格的上涨,使用机器人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大。目前在美国,机器人每工作一小时的成本仅为工人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机器人的许多优点,使一些大企业主垂涎三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老板,是工业机器人的第一个大买主。十年前,他们买了50个焊接机器人,到1980年底,已经增加到270个。1959年建立的美国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公司到1980年,每月能生产55个机器人,年销售额达4,200万美元。这一年,美国全国生产的机器人已达1,500个,价值9,000万美元。目前美国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热。
在国际上,机器人的竞争日趋激烈。日本从美国第一次进口机器人是1967年,而目前日本的机器人产量已比美国多4倍,成了美国机器人工业的主要竞争对手。目前,美国经济专家们正筹划利用机器人改组整个工业,以挽回生产下降的颓势,重振经济实力。
围绕机器人发展的争论
西方科技界人士把正在兴起的机器人,看作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奏,认为其意义并不亚于200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关于机器人的发展将给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当前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忧虑机器人的发展,将会使西方社会的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另一部分人却认为机器人会带来巨大的社会生产力,节省下来的人力,可以进一步发展社会服务性行业,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据新华社联合国5月20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