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曼谷二百年
王荣久 杨群
湄南河畔的曼谷,已经披上节日的盛装。她——泰国人民心爱的首都,经历了二百年漫长岁月,没有衰老,相反,在人们眼前,她显得是那样容光焕发、风华正茂、青春长在……
今年4月6日是泰国曼谷王朝建立二百周年纪念日,亦即曼谷建都二百周年。从年初开始,泰国举国上下,都喜气洋洋地为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日子奔忙着。庆祝高潮是在4月4日至21日。如今,曼谷的主要街道已搭起无数彩色牌坊,庆祝活动中心地区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曼谷王朝的代表性建筑物大皇宫和玉佛寺,经过精心整修,更加富丽堂皇了。4月5日国王将要乘坐的凤舟,也已修饰一新。人们期待着这盛大的庆典。
曼谷王朝开国君主帕普塔育华朱拉洛,原是吞武里王朝的一位亲王,是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公元1782年他登基称拉玛一世王后,立即迁都曼谷,下令在今皇家田广场一带修建皇宫,从此掀开了泰国曼谷王朝的历史。
二百年前的曼谷,人烟稀少,杂树丛生。帕普塔育华朱拉洛选择这里为京都,是因为她有湄南河为天然屏障,战时易守难攻;同时也着眼于她临近海湾,便于同外界来往,加上地域开阔,河流纵横,利于交通和灌溉。人们以诗一般的语言,赞美当年的曼谷是:“湄南河水滔滔川流萦绕西廓,河边渔舟点点满眼画意诗情”。经过泰国人民的辛勤开拓,这个水网交错的“东方威尼斯”迅速地发展着。到了四世王时,曼谷已迈出了新的脚步。第一条马路石龙军路开辟了,碾米厂、木材厂等涌现了,扩建了公路,出现了汽船。据说当时仅国王的御用汽船就有14艘。湄南河,呈现着新的气象。
泰国人民大都虔诚地信奉佛教。“佛寺钟声清晰,园林椰影婆娑”,形成曼谷一种特殊的美。确实,泰国人建房,总会想到修庙。曼谷更是寺庙最多的一座泰国城市。即使到了现代,高大的楼房同古老的庙宇依然交相辉映。战后三十多年,曼谷以飞快的步伐前进,真可谓日新月异。古老的曼谷,很快披上了现代的新装。三十年前修建的横跨湄南河的一世王大桥,当时是“蔚为壮观”的。而今,同正在建设中的第二座一世王大桥相比,却变成小桥了。1888年,曼谷即有了有轨马车。六年后,即1894年,电车出现。据说,她是亚洲最先行驶电车的城市。到1968年,最后一辆电车停驶,而代之以1.2万辆公共汽车、数十万辆小轿车以及其它机动车。五十年前曼谷还只有几十万人口,如今已增至500多万,占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二十年前的水门一带还是僻静的角落,很多地方还是菜园,如今,这里已是曼谷最繁华的地区之一。以往的小巷、河汊已被宽阔的马路取代;空架高速公路横空而过,立体交叉桥拔地而起……曼谷,不愧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特别是每到夜晚,景色更加迷人:街道两旁矗立着高大的楼房,无数的汽车犹如激流急驶而过;各种颜色、图案的霓虹灯发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光芒;超级市场里灯火通明,不少商店通宵营业。今日的大曼谷,其面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相比,又已大大扩展。它大于纽约,等于3个巴黎。曼谷建都二百年,桑田沧海,从小到大,显示了泰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当然,对于每个来到她跟前的中国人来说,曼谷还到处使人感到中泰友谊的温馨。特别是三聘街,更使你浸沐在“中泰一家亲”的情谊里。远在二百多年前,华人已聚居在与吞武里一水之隔的曼谷,主要住在今天的大皇宫一带。曼谷王朝拉玛一世王登基后迁都曼谷,皇宫即建在当时的华人居住区,原住那里的华人承御赐迁居于靠近湄南河的“三聘”。在众多华人的辛勤开拓下,它很快发展成为全泰国最庞大、繁荣的市场,以至后来在泰国的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确实,三聘街是泰中友谊的象征,人们称它是真正的“唐人街”。这里的居民90%以上是华人,中泰两族和睦相处。泰国王室和政府对华裔、华侨一视同仁。过去国王亲自到三聘街巡视,今年3月20日诗琳通公主亲访三聘街,都体现了对华人的关怀,也给这条街道带来了节日般的欢腾气氛。如今,大部分华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已成为泰国公民了。毋怪泰国报纸这样讴歌它:“最古老的街道,披上美丽的新装。住在这条唐人街上的人,牢记着二百年前的开拓”;“友谊的历史,源远流长,如湄公河,如澜沧江”……(附图片)
金碧辉煌的庙宇和现代化的建筑相辉映;一幢幢高楼旁边又耸立起一座座更高的新厦……建都二百年的曼谷,正在快步向前。


第7版()
专栏:

“天仙之都……”
——“曼谷”都名意析
曼谷,这座美丽的城市,泰国人民正以隆重的庆典,庆祝她建都二百周年。
“曼谷”两字其实并非泰国首都的本名,而是外国人对她的称呼。她的全名如音译过来,共有六十七个汉字:“恭贴玛哈那空,阿蒙叻达纳哥信,玛杏特拉瑜他耶,玛哈底陆魄,诺帕叻特纳拉察他尼布里隆,乌童拉察尼卫玛哈萨坦,阿蒙劈曼阿哇丹萨蒂,萨格塔底耶维萨奴甘巴席。”这样长的都名,在世界上也许可说是首屈一指了。这个长长的都名,其含义是对首都一连串最美好的祝愿或比喻,意译成汉语就是:“天仙之都,供奉玉佛的皇都,攻不克的京城,幸福的京都,富饶雄伟的世界都城,琼楼玉宇的仙宫,毗湿奴住的天宫,毗湿奴建的、因陀罗赐的都城。”这一连串美好的字眼,好比一串闪光夺目的珍珠,使“曼谷”两字相形之下不过象是罩在美女脸上的一层薄纱。
泰国人一般称自己的首都为“恭贴”,意即“仙都”;或“恭贴玛哈那空”,意即“大仙都市”。以前称为“恭叻达纳哥信”。
“恭”是“京都”或“社稷”的意思,“叻达纳哥信”意为“大块宝玉”。这大块宝玉指的是曼谷玉佛寺中供奉的稀世国宝——玉佛像。这尊用整块碧玉雕成的佛像于一四三四年从北部古塔的废墟中发掘出来,到了帝王宫中,后来几经易手,最终被供奉在曼谷的玉佛寺里。玉佛玲珑剔透,晶莹无瑕。都名简称冠以“玉佛”两字,寓意首都曼谷象玉佛一样吉祥如意,绵延久长。
戚盛中 范梦


第7版()
专栏:

古稀老人上大学
——西德多特蒙德大学的老年人学院
赵绍棣
进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多特蒙德大学的老年人学院,人们就会看到,一群白发苍苍、衣着整齐的老年人,兴致勃勃地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提问。他们那种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令人起敬。
这个学院是适应退休老人们为摆脱孤独生活和寂寞晚景的要求,于1980年4月创办的。开学以来,深受老人们欢迎。第一批录取了42名学员,1981年4月又招收了39名。学员们年龄大的75岁,最小的也有45岁。经过两年学习以后,这些白发老人将纷纷走上社会,成为能处理老年人问题的专家。他们将以专家和顾问的身份,在老年人俱乐部、大商行和社会中心等,向社会工作者、人事干部、老人院的职工、工会工作者传授专门知识,指导社会各方面正确处理老人问题,并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度过晚年。
参加这种学习的老年人在大学里并不都是单独活动的。老年学员每周两次同那些生龙活虎般的青年学生一起听课,一起讨论问题。老人们饱经风霜,阅历丰富,常常作些很有意义的发言。而青年人头脑敏锐,见解新颖,能使讨论更加生动活泼。有的社会学家认为,把青年人和老年人安排在一起学习,双方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得益。
到了假期,老年学员也不休息,他们要把所学课程进行实习。有许多人到多特蒙德市内和郊区的教堂、市政机构或工会团体中去,用所获得的知识观察社会,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建议。58岁的独居妇女彼特斯太太曾到社会福利事业的“流动餐车”上实习。这种餐车专为那些无法自己做饭的老人们提供午饭。彼特斯太太在工作中体会到,对那些在大城市里举目无亲的老人来说,仅仅这种服务是不够的。她建议由义务服务人员组成访问小组,给孤寡老人送饭上门,扩大服务范围。还有位62岁的老人学生,曾经是个工会工作者,他在市郊的“街坊中心”实习时主要关心的是那些快到退休年龄的钢铁工人,热情地指导他们为退休以后的生活作好安排。
多特蒙德大学老年人学院不仅使老年学员避免了凄清的晚景,丰富了他们的生活,而且也使老年人能继续在社会上发挥有益的作用。正因如此,目前申请入学者大有人在。(附图片)
上图:多特蒙德大学的老年学生,在卡尔曼教授指导下,聚精会神地学习塑像技术。


第7版()
专栏:域外杂谈

人狗官司
林风
奇闻迭出的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的官司,本来就打个没完,这是不足为怪的。怪就怪在人与狗之间竟也打起了官司。这不是笑话,而是千真万确地发生在密执安州的事情。
“一场人兽官司正在进行着。焦点是要推翻把万元遗产留给一只狗的遗嘱……”合众国际社最近在底特律发出这样的一则电讯。
事情是这样:62岁的龙尼太太病死了,临终前,她堂堂正正地立下遗嘱,要把遗产中的10,000美元分给心爱的德国牧羊狗阿道夫。于是,这条狗就理所当然地拥有了“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继承权。
本来,在见钱眼红、争权夺利成风的资本主义社会,为了区区几个金元,父子反目,兄弟阋墙,都是司空见惯的。如今,龙尼太太的兄弟马尔德里格获悉上述情况后,誓不甘休,出而争辩说,只有他,才是龙尼的唯一近亲,龙尼的全部遗产理所当然应归他所有,阿道夫“无权”继承。他还振振有词地说:龙尼老糊涂了,立遗嘱时又神志不清,这样的遗嘱不能算数。于是就把官司打到司法部门去。一场人狗之间的争斗,就这样开始。
奇上加奇的却是,当地司法部门对此居然重视万分,人狗之间,不偏不倚,一视同仁。按美国法律,个人遗产是按死者遗嘱处理的。尽管法律未必规定人狗官司应如何判处,但因有热心人挺身而出为阿道夫执言,这样一来,司法部门对万元遗产之争也就不敢贸然裁决了。大概是体恤阿道夫只会汪汪几声、有口难言吧,司法部门又热情可嘉地派员四出寻访,为它物色新的监护人,最后圣母大学一位秘书被选中。自然,这还得经过法官正式认可。马尔德里格对此当然忿忿然。在他眼里,阿道夫算什么呢,不过是只货真价实的狗崽子,司法部门不该纵容它“侵犯人权”。可是在阿道夫的卫护者看来,马尔德里格何尝是正人君子,只不过是企图趁机捞一把的家伙。正由于双方互不相让,法官无奈只好宣布暂请阿道夫寄寓兽医院。大概也是“有法可依”吧,这只德国牧羊狗每天9美元的
“生活费”,统统由当地纳税人负担,如此这般,以待裁决。人们议论,如果这场人狗官司旷日持久地拖下去,倒霉的还是纳税人。
上面这个真实故事是颇耐人寻味的。但是话得说回来,在美国,同社会底层许多人相比,特别是同残老孤寡相比,不少阔人的狗本来就更有“地位”,获得更多的物质享受:营养丰富的狗食品、货源充足的狗用品商店、服务周到的狗美容室、设备齐全的狗医院……甚至在狗死后,还有专门的墓地和墓碑。在有些地方,有些事情上,狗确实享有令人羡慕的待遇。试想想,又有哪个司法部门以同样热情,主动去为那些经年累月被暴虐欺凌的人寻找辩护人呢?又有多少人的生活费远在阿道夫之下?!这场人狗官司只不过是美国社会百态中的一个小镜头罢了。(附图片)
方成画


第7版()
专栏:异国风情

阿拉伯人与骆驼
葛继远
“我们的骆驼将把我们送往西班牙!”这是不久前世界杯足球赛亚大区决赛阶段,科威特队对新西兰队举行比赛时,科威特球场主席台旁矗立的一幅引人注目的巨大标语牌。
乍一看,这幅标语简直要引人发笑:科威特足球队真的会骑着骆驼去西班牙参加比赛吗?但仔细想想,这幅醒目的标语确实反映了科威特队的信心,也反映了阿拉伯人对骆驼的特殊感情;同时,还使人联想起骆驼在阿拉伯人生活中起过的重要作用。
由于特殊的生理功能,骆驼吃足水草以后,可在沙漠中连续行走数日而不吃不喝,照样保持其旺盛精力,这就使它能在沙漠地带发挥特殊的作用。正因阿拉伯半岛多沙漠,生息在那里的阿拉伯人,就和骆驼结下了不解之缘。
阿拉伯半岛的游牧部落常年逐水草而居。每当他们迁徙时,所有行囊、帐篷等各种生活用品统统靠骆驼载运。人们骑着骆驼在沙漠中行进,驼背上搭起的类似我国轿子的帐篷小房,则是妇女和小孩坐卧的“轿车”。骆驼,确是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由于沙漠白天酷热,夜晚凉爽,阿拉伯人往往喜欢夜间骑着骆驼赶路。他们在驼背上纵情放歌,用歌声催促骆驼前进。至今,阿拉伯民族音乐中那清亮、优雅的笛声,依然充满着沙漠上特有的诗情韵味,描述着阿拉伯人在星光月色下以歌声催促骆驼赶路的情景。
阿拉伯半岛古时为欧亚交通要冲,是联系西方罗马、拜占庭帝国与东方波斯、印度、中国等国的陆路交通枢纽。来自东、西方的货物,往往要经此转运。于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骆驼便成了茫茫沙海中的
“沙漠船队”。驼队经历的道路是漫长、艰苦的。阿拉伯半岛终年少雨,气候炎热,白天骄阳似火,地面温度高达摄氏70度。有时狂风骤起,滚滚黄沙,遮天蔽日;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连平日翱翔高空的雄鹰也逃遁得无影无踪,但沙漠上的骆驼,背上驮着200多公斤的重负,依然迈开沉着、坚定的步伐,迎着风沙一步一步地前进,那情景,又是多么动人啊!阿拉伯谚语说得好:“尽管狗在叫,骆驼队照旧前进!”这,不正表达了人们对骆驼那坚韧不拔的精神的高度赞扬吗?
骆驼性格温顺、坚毅,能吃苦耐劳。它身躯高大,看来有点戆气,走起路来也显得有些笨拙。但是,当它奔跑起来时却又是另一种模样,跑得相当轻松、迅速。通常人们讲到骑兵,往往指的是骑马的兵;可在阿拉伯半岛,“骑兵”指的却是骆驼兵。沙特阿拉伯和北也门等国都有骆驼部队活跃在茫茫沙漠上。至今,半岛上有些国家仍常举行骑骆驼比赛。熟练的骑手,可在驼背上进行射击、拚刺等各项军事表演,场面甚为壮观。
今天,由于交通运输手段的现代化,骆驼作为一种运输工具,已经失去昔日的光彩。但是,在农村,它仍然是短途运输工具。在北也门等国,人们仍可看到农民把骆驼套在胶轮平板车前,拖运农副产品到城里出售。在那奔驰着大型货车的现代化公路上,骆驼拖着平板车,也象在沙漠上那样,仰着头,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前进。在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人的骆驼商队至今仍然起着“沙漠之舟”的作用。但在埃及著名的金字塔旁,一些骆驼只能供外国游客乘骑拍照留念了。当然,有些阿拉伯人还用骆驼拉犁翻地,进行农业生产。
历史正在沙漠上迈步向前。新与旧,正在阿拉伯半岛并存、交替。在北也门第二大城市塔伊兹,人们曾看到过这种有趣的情景:一个也门人坐在骆驼背上的凉棚里,跟前放着一台交直流两用彩色电视机。骆驼一颠一簸地行进,驼背上的人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彩色电视机中的节目。这镜头,也许是摄影师们在世界其他地区难以猎取的吧?它说明,在阿拉伯人生活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人们对骆驼背上的“昔日”,似仍有着深深的依恋。它反映了阿拉伯人对骆驼所怀有的特殊的感情。而竖立在科威特足球场上的大幅标语牌,不也正是这种感情的生动写照吗?(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绿灯亮处鸟啁啾
在车水马龙的大城市,盲人和色盲者如何才能安全地穿越十字路口,这是颇使交通警察伤脑筋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名古屋和其他一些城市配备了一种新的装置:每当十字路口的交通绿灯一亮,人们同时就会听到一阵悦耳的“鸟叫声”。盲人或色盲者听到这种“鸟鸣”,就可以放心地穿越人行横道了。原来,这种鸟叫是由交通控制亭操纵的一种机械装置发出的。这样为盲人及色盲者的安全着想,确实可谓别出心裁,体贴入微了。·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