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阿根廷坚持马岛主权不接受黑格建议
黑格决定逗留阿根廷再进行斡旋活动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布宜诺斯艾利斯消息:美国国务卿黑格17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同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等领导人举行了一天会谈。他决定延长在阿根廷的逗留时间,以便为和平解决阿根廷和英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上的争端作最后的努力。
据可靠人士透露,黑格在会谈中提出了解决争端的五点建议:(一)阿根廷军队撤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海军特遣舰队返回英国;(二)在这个群岛上建立阿、英、美三方行政机构;(三)从12月开始就这个群岛的地位进行谈判;(四)岛上居民(几乎全部是英国移民后裔)举行公民投票;(五)阿根廷同这个群岛之间保持商业和供给联系。
据报道,阿根廷方面不接受黑格的建议,因为建议中根本没有提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问题。阿方也不接受建议中行政机构的组成办法。
阿根廷总统发言人巴尔铁雷斯说,阿、美双方“正在寻找共同点”,“我们将继续工作”。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4 月17日电 美国国务卿黑格今天延长了他在阿根廷的逗留时间,以便为和平解决阿根廷和英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上的争端作最后的努力。
黑格15日晚第二次来到阿根廷后的调解工作遇到了很大困难。
今天上午,黑格再次同阿根廷军人执政委员会成员和外长门德斯会晤,然后同他的随行人员讨论下一步的计划。与此同时,军人执政委员会召开了内阁紧急会议,阿根廷陆军总司令部也召开了全国将军会议,由门德斯向与会者通报同美国谈判的进展情况。
今天中午,在黑格原定离开阿根廷的几分钟之前突然宣布,黑格要“在阿根廷再停留几小时”。因此,今天早晨就到达机场的黑格的随行人员,不得不从飞机上把行李搬下来,重新回到下榻的旅馆。下午,门德斯和黑格又举行了新的会谈,为谈判取得圆满结果作最后的努力。
16日,这里的气氛相当紧张。起初,人们估计会谈会取得积极的成果,因而表现出一定的乐观情绪,特别是在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和黑格会晤并收到黑格带来的里根总统的信件之后。后来,黑格又同门德斯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但是到中午以后,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致使会谈进行不下去。据猜测,在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拥有主权的概念方面,双方立场的距离难以缩短。黑格把这一情况用电话报告了里根总统,而门德斯也和军人执政委员会进行了磋商。深夜,两国外长又进行了会谈,但仍未取得任何结果。因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费希尔取消了原定的记者招待会。(附图片)
美国国务卿黑格16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再次同阿根廷领导人进行会谈。图为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左)会见黑格的情景。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美国通讯

美国与马岛争端
史达为
美国国务卿黑格4月15日再次飞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就阿根廷和英国关于马尔维纳斯群岛争端进行第二轮的外交斡旋。在仅仅7天的时间里,黑格4次飞越大西洋,两度往返阿根廷和英国之间。这是自基辛格之后,美国国务卿开展的又一次紧张的穿梭外交。
马岛争端爆发以来,美国各大报纸每天都以头版消息,大量篇幅报道这一事件的发展,充分表明美国对这一冲突的关切。马岛争端给美国在外交上出了一道难题。美国总统里根在谈到马岛争端时说:“对于美国,这是一个十分难堪的形势,因为陷入这个争端的双方都是我们的朋友。”这句话道出了美国在马岛争端中的处境。
英国是美国在西欧的盟友。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政府,在欧洲核武器等重大问题上一直支持美国的立场。在1979年美国在伊朗的人质事件中,英国为美国帮了不少忙。马岛事件后,欧洲共同体十国采取统一行动,停止向阿根廷出售武器和军事装备并禁止从阿根廷进口商品。当美国宣布对这一事件采取中立和调解的立场时,英国一些有影响报纸指出,美国在这一事件中仅仅保持中立是不够的,应当看到英国是美国的盟友,要美国象盟友一样采取行动。有的英国议员甚至指责美国“不仅保持中立,而且还敌视任何针对阿根廷的战争行为。”
阿根廷和美国都是1947年里约热内卢条约的签约国。根据这一条约,当签约国之一遭受攻击时,其它签约国有义务提供援助。然而美阿两国的关系是最近一年多才密切起来的。里根政府成立之后,阿根廷现总统加尔铁里曾多次向美国表示,希望同美国携手遏制苏联的影响。加尔铁里总统和外交部长门德斯都一再强调阿根廷外交政策的这一方向,并支持美国的中美洲政策。根据阿根廷报纸透露,阿根廷曾答应让美国在南大西洋建立导弹基地,条件是美国支持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要求。美国在安理会投票赞成要求阿根廷从马岛撤军的决议,以及美国向英国舰队提供有关马岛阿军情报,引起了阿根廷政府的不满,认为美国偏向英国。
在争执双方情绪激昂的情况下,美国竭立主张双方不使用武力,一方面要保持同英国的传统关系,维护北约盟国的团结;另一方面又要同阿根廷保持密切联系,防止苏联涉足拉美。
此间有关人士认为,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还是存在的,因为双方都不愿意真正动武。阿英两国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据估计,阿根廷收复马岛的费用达5亿美元以上。欧洲经济共同体抵制阿根廷商品进口,也给它的经济带来很多困难。英国远征舰队的费用一天即花费一千万英镑,而且舰队刚一离港,伦敦股票交易所就陷入一片混乱。股票市场一天就损失了44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双方都没有排除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性。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4月15日在同里根通电话时,再次强调了阿根廷“和平解决这场危机的愿望”。美国政府希望能够斡旋成功。两国的困难处境为此提供了成功的机会。但是黑格究竟怎样在这方面走钢丝,使事情取得符合于华盛顿心愿的发展,看来还得费一番力气。


第6版()
专栏:

英国否认在福岛周围空域宣布紧急区
新华社伦敦4月17日电 英国政府今天否认,它已宣布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周围200英里的空域为紧急区。
据报道,这一消息是早些时候从阿根廷外交部传出的。消息还说,英国已将它所采取的这一行动通知了国际民航组织,阿根廷已提请联合国注意此事。
英国外交部发言人说,“这纯粹是无稽之谈”。
英国曾宣布从本月12日起福克兰群岛周围200海里水域为“海上禁区”。


第6版()
专栏:

几内亚比绍调整政策发展农业
丹林
如果说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非经历一番艰苦的斗争不可,那么在独立以后,要发展民族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也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几内亚比绍人民经过十一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之后,终于在1973年实现了独立,开始了重建家园、发展民族经济的新阶段。
位于非洲西部海岸的几内亚比绍,由大陆部分和沿海6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3.6万多平方公里。这里地势平坦,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全国可耕地48万公顷(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10%的土地上覆盖着茂密的热带森林,年伐木量可达10万立方米;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年捕获量可达100万吨。此外,还拥有丰富的铝土矿、磷酸盐矿和石油资源,发展民族经济的条件甚好。
民族解放战争期间,殖民主义当局的扫荡、镇压,使农村和农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这是几内亚比绍人民独立时面对的严酷现实。但是,几内亚比绍人民为重建家园、恢复经济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几内亚比绍白手起家,兴建了50多个中小型农、工企业,并对自然资源进行了初步勘察。
然而,一段时间内,国家主要领导人在经济建设方面,脱离实际,忽视了经济基础脆弱、缺乏技术力量和管理人才的特点,采取了过激的变革措施;同时,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引进一大批现代化企业,结果把来之不易的资金投入原料不足、缺乏市场、建成了也难以生产的项目上。例如,建设一个氧气厂,生产能力很大,一个月的产量就足供国内用一年,氧气不能出口,其余时间只好停产。又如,在外省建设的一个碾米和榨油厂,生产能力每年碾米5万吨,榨花生7万吨,把全国生产的稻谷和花生全部运到这里,才能满足生产需要,而要把全国产品都运到这里显然是办不到的。另一方面,国家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用于农业的投资仅占总投资的7%,农业政策不当,农产品收购价格过低,不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一些农村青年弃农进城寻找其他工作。加之连年干旱,农业生产一蹶不振,粮食产量逐年下降,1980年全国粮食产量仅6万吨(其中稻谷2.5万吨),缺粮7万吨,出现了全国大饥荒。
1980年11月14日,以若奥·维埃拉为首的武装力量发动“调整运动”,建立革命委员会,接管了国家权力。
革委会成立后,对国家政策和各级领导班子进行了广泛的调整。在经济建设上,着手纠正脱离实际、贪大求洋,忽视农业的错误。对已建和在建项目进行逐个审查,关闭了一些缺乏经济效益的企业,同时,注意发挥私商和私营企业的积极性,改善市场供应,制止通货膨胀,厉行节约,以恢复财政平衡。
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增加了农业投资和贷款,扩大了对农民的支援,农民的积极性有所发挥,去年粮食产量增长了三成,达7.8万吨(其中稻谷4.4 万吨),虽然还没有达到自给的水平,但较之前几年已有了改善。整个经济形势也开始好转。据统计,去年上半年出口额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一半。
去年11月,执政党——几内亚佛得角非洲独立党第一次特别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宣布“优先发展农业是人民的基本和首要活动”、“农业是基础,工业是发展农业的动力”,决心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实现粮食自给而继续努力。此外,几内亚比绍政府还进一步实行开放政策,与外资合营,加强对渔业、木材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加速恢复和发展民族经济。(附图片)
几内亚比绍首都比绍市风景秀丽,图为该市的一角。新华社记者李学纯摄


第6版()
专栏:

勃列日涅夫提出今秋举行苏美最高级会晤
里根仍然希望勃列日涅夫六月到联合国会晤
新华社莫斯科4月17日电 据塔斯社今天报道,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回答《真理报》记者的提问时表示,他愿意在今年秋天在第三国同美国总统里根举行会晤。
勃列日涅夫拒绝了里根本月初提出的于今年6月在纽约召开联合国裁军会议期间举行美苏最高级会晤的建议。他说,这种会晤“应当经过良好的准备,隆重举行,而不应当趁某次国际会议之机顺便举行”。
勃列日涅夫在谈到苏美最高级会晤的地点和时间问题时说,会晤可以在某个第三国举行,比如在芬兰或者瑞士,“当然要事先征得有关国家政府的同意。”他认为,会晤的时间在今年10月比较合适。
新华社华盛顿4月17日电 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官格根今日就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答《真理报》记者问发表讲话说,“当然,我们将非常仔细地研究勃列日涅夫主席的建议。同时,里根总统仍然希望勃列日涅夫主席今年6月到联合国来,届时和他进行会晤。”
勃列日涅夫在同一天发表的答《真理报》记者问中表示,愿意在今年秋季在某个“第三国”同美国总统里根举行会晤。格根就这一点说:“我们的立场是原则上不排除举行正式首脑会谈,但正式首脑会谈需要作充分的准备,要在合适的时机举行,这种会谈应当有相当大的机会取得有价值的积极成果。”
格根强调说,在目前美苏举行非正式首脑会谈是可取的,美国对这一点仍然抱着希望。西方通讯社认为,白宫的上述声明是表示美国目前不愿意举行正式的美苏最高级会议。
美国总统里根4月5日在华盛顿曾经对记者说,今年6月他将在纽约向联合国讨论裁军问题的大会上发表讲话。他建议勃列日涅夫也出席会议,并在会后同他进行会晤。


第6版()
专栏:

布尔吉巴总统接见我人大代表团
新华社突尼斯4月17日电 突尼斯总统布尔吉巴今天上午在总统府接见了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和他率领的中国人大代表团全体成员,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接见时突尼斯议长梅萨迪在场。
接见时,彭冲首先转达了叶剑英委员长的问候,祝他健康、长寿。布尔吉巴总统也请彭冲转达他对叶剑英委员长的祝愿,并祝中国繁荣。
布尔吉巴总统对突尼斯和中国间存在的良好关系表示满意,并希望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加强。
布尔吉巴总统夫人在接见中间出来亲切会见中国客人。
中国驻突尼斯大使孟钺接见时也在座。


第6版()
专栏:

美国华盛顿国际俱乐部举办“中国晚会”
据新华社华盛顿4月16日电 美国华盛顿国际俱乐部和中国驻美国大使馆16日晚在这里联合举办“中国晚会”。
这是美国人民最近为促进对中国的了解而组织的许多友好活动之一。
华盛顿国际俱乐部主任亨利·坎宁安在晚会上对中国情况作了简要介绍。他说,“今天,中国朝气蓬勃,已经从挫折中恢复过来。它正作为一个大国迈步前进,象许多世纪以来一样,它在生活艺术方面将走在世界最前列。”他希望这次晚会能帮助美中两国人民加强相互了解。
中国驻美国大使柴泽民出席了晚会,并作了简短讲话。


第6版()
专栏:

中国敦煌壁画展览会在东京开幕
据新华社东京电 为纪念中日建交十周年,中国敦煌壁画展览会8日在东京开幕。这次展览会是由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和日本《每日新闻》社联合举办的。这次展出的56幅壁画临本和七躯彩色塑像,概括地反映了敦煌艺术的内容、风格和成就。


第6版()
专栏:

民主柬埔寨特使强调要实现民族大团结
民柬部队打退越军扫荡攻克一批据点
新华社努瓦克肖特4月17日电 据此间报纸今天报道,民主柬埔寨国家主席团主席乔森潘的特使、总理府部长吉春15日在这里说:“我们当前正在为反对外来侵略,特别是越南侵略作出牺牲,为了保证这一斗争的胜利,我们当然需要我们全世界朋友的支持,但是我们更需要国内实现民族大团结。”
吉春是在向毛里塔尼亚《人民报》记者发表谈话时说这番话的。他还介绍了乔森潘和西哈努克2月底在北京会晤取得的成果。
吉春于4月12至15日访问了毛里塔尼亚。他在访问期间对毛里塔尼亚方面完全支持柬埔寨人民反对越南侵略者的斗争表示满意。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今天广播,柬埔寨国民军和游击队最近在马德望省反扫荡中,攻克越军12个据点,歼敌125人。
广播说,4月2日以来,越军出动了几个营的兵力,在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向马德望省境内5号公路以南的诗梳风—马亨山战场发动第四次扫荡,但遭到国民军和游击队的英勇还击。到4月13日,国民军和游击队已击退越军的进攻,攻克了奥德朗、丹纳湛、达斯达山、三伯伦等12个越军据点。
4月2日到9日,国民军和游击队在马德望省诗梳风—特莫博地区袭击越军运输汽车,炮击越军据点,打死打伤越军70人。4月5日、8日和11日,国民军和游击队在恰普—他拉巴里华地区打死越军9人,打伤19人。


第6版()
专栏:

英·甘地总理前往沙特访问
她宣布将于六月访苏七月访美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新德里消息:印度总理英·甘地今天离开新德里前往沙特阿拉伯进行为时4天的访问。
英·甘地启程前在新德里机场对记者说,她访问沙特阿拉伯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更大的谅解。她还宣布,她将在6月间访问苏联,7月间访问美国。
另据印度官员说,英·甘地此行将促进沙特阿拉伯向印度提供经济援助和对印度工业的投资。
印度官员说,印度总理还可能和沙特阿拉伯领导人讨论某些国际问题,如沙特阿拉伯的中东和平建议、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阿富汗问题和伊朗伊拉克冲突。
在上一个财政年度,印度从沙特阿拉伯进口了43.4亿美元的原油,向沙特阿拉伯出口了17亿美元的商品。据信,印度对沙特阿拉伯的外贸逆差也将是两国领导人讨论的问题。


第6版()
专栏:

加拿大隆重庆祝从英国收回宪法
新华社渥太华4月17日电 约5万多名加拿大人今天上午在这里的议会山隆重庆祝从英国收回宪法,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当场签署了新的宪法法案,以此来取代原来的《不列颠北美法案》。
参加大会的群众情绪激昂,高唱加拿大国歌,手里挥舞着以枫叶为标记的加拿大国旗。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仪式上说:“加拿大今天终于获得了全面的和完整的主权。加拿大宪法已经回归祖国,现在用不着请示英国议会就可以修改自己的最基本的法律了。”他指出,加拿大修改宪法的过程还没有结束,对土著人民的权利还“将有更明确的规定”。新宪法的“权利和自由章”,其中包括各省选择语言的权利“必须得到加强”,而最重要的是要把各省的权利分配好。
法裔居民占多数的魁北克省总理勒内·勒韦斯克,今天下午在蒙特利尔领导了游行示威,表示反对新的宪法法案。他认为这个宪法未能充分照顾到该省的实际情况和保护法裔加拿大人的特殊利益。
加拿大建国已有一百一十五年之久,一直沿用1867年由英国议会通过的《不列颠北美法案》作为宪法,宪法修改权保留在英国议会。
最近,加拿大议会通过了政府关于从英国收回并修改宪法的决议。这个决议得到除魁北克省以外的加拿大其他各省的同意。经过两个多月的辩论,英国议会同意了加拿大议会的要求。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西班牙国王访问挪威
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和王后索菲娅17日结束对挪威3天国事访问后回国。他们是应挪威国王奥拉夫五世的邀请于14日到达挪威访问的。这是西班牙国王对挪威的第一次访问。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匈提高能源零售价格
匈牙利全国物资价格局的一项公报宣布,4月15日起,匈牙利把民用能源(电力除外)的消费者价格(即零售价格)平均提高25%。公报说,煤、焦炭、引火木柴的平均价格分别提高15%、25%和30%。管道煤气和罐装液化气的价格提高10%。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伊朗库姆神学院被接管
伊朗“真主党”成员16日接管了大阿亚图拉沙里亚特·马达里在圣城库姆主办的神学院。据认为,接管库姆神学院是4月10日破获政变阴谋的继续。报道说,这一神学院是进行阴谋活动的巢穴,革命卫队从中搜出了通讯联络设备和“反革命分子”谈话的录音带。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印度养牛达二亿多头
据印度农业部最近发表的一份年度报告说,印度1981—1982年度养牛达2.42亿头,其中水牛有6,200万头。印度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拨款6亿卢比以资助发展畜牧业。其中1981—1982年度用在这方面的拨款为1.6亿卢比。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苏侦察轰炸机穿入美防空识别区被美机拦截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国防部4月16日说,苏联两架图—95熊式侦察轰炸机15日穿入美国马萨诸塞州科德角海岸线外的大西洋上空的防空识别区,受到两架美国喷气式军用飞机的拦截。
美国空军方面官员说,地面雷达测到了这两架苏联侦察轰炸机,它们飞到了离科德角不到125海里的地方,这时,因遭到从马萨诸塞州奥蒂斯空军基地起飞的两架F—I06喷气战斗机的拦截,便掉头向南飞去。
据报道,这是今年美国飞机第四次在美国海岸拦截苏联侦察轰炸机。
美国曾在1月26日、3月19日和4月9日在美国东海岸三次拦截苏联飞机。


第6版()
专栏:

美一女青年被埋在雪里五天安然无恙
新华社北京电 据美国通讯社近日报道,美国一位操作滑雪吊索的女青年被埋在深雪里5天后仍安然无恙。
3月3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北部地区的一个滑雪场被山顶雪崩的积雪覆盖,当时在场的一些人被埋在雪中。经人们搜寻,发现有7人死亡,但操作滑雪吊索的安娜·康拉德却靠一件厚风雪大衣和一副厚手套战胜了冰雪严寒并以雪代水熬过了5个昼夜而生存了下来。
4月5日救难人员找到她身边时,她从雪中伸出了一只手以示联系。人们从雪中救出这位22岁的青年后,用直升飞机将她送往附近一所医院抢救。在途中,她还能同机组人员聊天。
经医生检查,发现她除脚部受冻伤外,无其它大的损伤。她头发上的雪水未干就接受记者的采访了。她父亲说,这是个奇迹。


第6版()
专栏: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四月十七日在加拿大渥太华签署新宪法。左前一是加拿大总理皮埃尔·埃利奥特·特鲁多。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