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采取特殊措施 培养少数民族建设人才
青海牧区教育事业逐步发展
增拨民族教育专款 兴办各类民族寄宿学校
本报讯 记者杨新河报道:青海省采取特殊措施,发展牧区民族教育事业,加速培养少数民族建设人才。这几年,全省牧区新办起了388所各类民族寄宿学校、12所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上大学的数量和比例逐年增长,1981年考入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全省大学招生总数的20%。目前,全省有1,800名少数民族学生在大专院校学习,5,0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在中等专业学校学习,少数民族的中小学生达19万人。
青海省少数民族人数占总人口的37%,以藏族为主,散居在占全省面积96%的牧区。过去,这些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比较落后。这几年,全省教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发展牧区民族教育上,以办寄宿学校为主。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领导同志带头深入牧区抓民族教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定和措施。
几年来,省人民政府每年从地方财政中给民族教育增拨一部分经费。从1981年开始,每年从中央拨给青海的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中,拨出896万元专款用于民族教育事业;对全省牧区所有民族中小学生发放助学金,免收学杂费,并对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学生免费供应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课本。青海省还发动社队积极办教育。许多社队每年自愿从公共积累中提取适当比例的资金,用于发展教育,仅海北藏族自治州各社队,三年中拿出来办学校的经费已达100多万元。各地政府部门为寄宿学校准备了桌凳、被褥、灶具等,给学校调拨了奶牛,划出了建立校办牧场用的草山。师生们喝上了奶茶、吃上了酥油。有些地区还为寄宿学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保育员。
为了办好民族学校,青海省很重视师资的培训。省民族学院设有为牧区培养中学教师的师资班。各少数民族自治州共办起了6所民族师范学校,几年来已培养少数民族教师6,000多人。省有关高等院校还开设了在职教师轮训班,已轮训少数民族教师500多人。省教育厅成立了民族教材编译机构,已编译出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各科藏文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第3版()
专栏:

树立高尚医德 建设文明医院
玉林地区中医院面貌显著变化
本报讯 本报记者张廷干、刘星泽,通讯员孔庆芳报道:广西玉林地区中医院,把树立高尚的医德作为建设精神文明的中心内容,坚持不懈地做工作,医院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个医院从去年上半年起,就在全院职工中开展“五讲四美”和学雷锋的活动并引导群众为建设文明医院提出了六条要求:一、对患者的疾苦要有深切的同情心;二、对病人的生命安危要有极端负责的精神;三、要公正无私,敢担风险,救死扶伤;四、对技术精益求精;五、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六、文明礼貌,尊重病人。
医院领导利用各种机会,对职工进行教育,帮助各科室根据这六条要求制定“医德公约”和个人计划。全院还不定期地进行总结检查,评比先进,帮助后进。替病人着想、为病人服务、对患者负责的精神得到了发扬。护理人员不怕苦,不怕累,经常主动为病人端水、洗头、擦身、洗衣、煎药、送饭,还尽量想办法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除了保持病房整齐、清洁外,还建立起小花圃,病房里摆上了鲜花。去年秋天,医护人员发现门诊病人减少,许多病人看一次病,总是要求多给一些药。经过了解,这是因为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许多人忙于秋收秋种,顾不上来看病。医院便抽调20多人,用两辆卡车装了300多种中药,先后到玉林、北流、陆川等县农村巡回医疗。30多天就在农村治疗15,000多人次,相当于医院同期门诊的人数。


第3版()
专栏:

西安市七十二中结合家庭调查讲授政治课
本报讯 通讯员王丰、记者景险峰报道:西安市72中学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在讲授政治课中“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这一节时,政治教研组结合教学,对高一年级学生家庭经济变化情况作了调查。
近三年来,这个年级的6个班240名学生家庭中,调薪长工资的有295人,就业人员增加112人,住房面积扩大528.5平方米,新购耐用消费品共668件,其中电视机118台、自行车155辆、缝纫机50架、手表213块、收录两用机62部、电风扇61台、洗衣机9台。就业人口的增加,使每个就业者平均赡养人口由1978年底的2.3人,减为1982年的1.9人。随着职工家庭总收入的提高,每月人均生活水平比三年前增长近10元。
通过调查,政治课讲授得比过去生动活泼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他们说,这几年家里吃的、穿的、用的、住的、看的、听的发生了变化,说明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这样讲政治课收效好。


第3版()
专栏:地方报刊摘登

挖蛹灭蝇 利少弊多
挖蛹灭蝇是个利少弊多的方法,不应大搞,尤其不宜在城区搞,理由如下:
一、蝇蛹不好辨认,容易将已羽化出了苍蝇的蛹壳或其它有益昆虫的蛹当作蝇蛹挖出。
二、挖蛹兴师动众,易虚报战果。去年北京城近郊区一元钱收购一斤蝇蛹,花钱上万,灭蝇效果却不明显。从三个区抽检的收购的部分蝇蛹分类结果看,真正蝇蛹只占百分之一点九九。
三、蝇蛹不是苍蝇一生中的薄弱环节,卵和幼虫才是其薄弱阶段。
四、挖蛹多去厕所、粪场、猪圈、垃圾堆等脏的地方,而小同学又习惯用手捡拾,容易传染上疾病。
五、挖蛹时把孳生物的土块打开或将土挖松,致使拣不净的蝇蛹更易提早羽化成蝇飞走。
六、据园林部门反映,小学生挖蛹常去公园绿化地带,容易损伤花木。
不挖蛹,用什么方法灭蝇好呢?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在秋末冬初季节,普遍对粪堆、粪池等蝇类孳生场所喷一次杀虫药,以消灭最后一代蝇蛆;
②新年、春节、初春,结合扫除,用蝇拍消灭停留在菜窖、温室、防空洞、厨房等处过冬的苍蝇,苍蝇较多的地方可用药物熏杀;
③清明以后,要千方百计消灭第一代成蝇和蝇蛆。可组织小学生捕蝇队在街道、庭院、公园向阳处拍打,也可设置毒蝇点或捕蝇笼诱杀,这些才是能得灭蝇实效的好方法。 魏玉琦
(原载《北京科技报》)


第3版()
专栏:科技新成果

新法育出百合苗
本报讯 胡延清、苗世新报道: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试验采用组织培养法培育百合幼苗,最近获得成功。
百合花是一种味美、色佳、营养价值高的食品。过去,种一亩百合,大约需用400斤百合子球作种苗,成本高,生产速度缓慢。甘肃省生物研究所研究的组织培养法,是用百合瓣的小切块培养百合幼苗。据计算,用这一方法可提高百合繁殖率10倍以上,成本也相应降低。目前,他们培育出的试管苗已移栽到泥土中,长势良好,正准备过渡到田间试种。


第3版()
专栏:科技新成果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研究获得草原类型指数分布计算方法
本报讯 胡延清、苗世新报道: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从1978年开始,根据我国著名草原学专家、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任继周教授关于综合顺序草原分类法理论,进行数学推导,得到一个草原类型指数分布的计算方法。经过一些草原学分类专家实践检验,计算结果接近实际情况。
这一成果已被第十四届国际草地学会在该会出版的论文集上摘要发表。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草原,形态外貌千差万别。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性和相异性,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是长期来世界各国科学家们共同关心和探索的课题。甘肃省科学院生物所研究获得的计算方法,可以预测不同草原地带的牧草移种能否成功,从而防止和避免人们的盲目性,更好地科学利用草原,促进畜牧业发展。


第3版()
专栏:

访“虫王”
——记昆虫学家吴福桢同志
本报记者 纪希晨
春季到来,昆虫世界从冬眠中醒来了。
这是一个复杂的未被完全认识的世界。从高空到地下,从大山河川至房舍柜角,到处都有它们活动的踪迹。飞的,爬的,有益的,有害的,数也数不清。
“这类动物,全世界仅是定了名的就有100多万种。例如,世界上单是蝗虫就有9,000种,蚊虫有1,600种。我国估计有昆虫15万种,其中已定名的有3万种……”。
85岁的昆虫学家吴福桢,2月间向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科学研究人员作报告。他语重心长地鼓励新一代的科研人员,要立志树立我国昆虫学的丰碑。他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讲究立志。志是力量的一种源泉。”
吴老经历了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在漫长的崎岖不平的进军昆虫学的道路上,顽强地工作了几十年。
从东海到峨眉山,从江淮平原到黄河两岸,虫类世界中许多害虫,他都曾研究过;写过《昆虫与人类》、《中国的飞蝗》、《宁夏农业昆虫图志》等专著。他是我国近代昆虫学最早的奠基人之一。
吴老从小爱弄昆虫,是斗蟋蟀,捉知了,耍天牛的能手。他说,他终生与昆虫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研究昆虫,有一股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头发斑白了,仍然带着儿孙到田间捉虫、制标本。标本,“那是我的宝贝,也是国家的宝贝!”
“科学为人类服务。研究昆虫,是为了认识它,控制它;利用有益的,消灭有害的。人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怀着崇高的理想,吴福桢积极参加了我国人民同虫害的重大战斗。
1920年,江苏沿海发生虫害,千里棉田受重灾。吴福桢一连几夜不睡,观察了金刚虫交配产卵的情况,找到了灭卵除虫的方法。1929年,大江南北蝗虫遍野。“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吴福桢和他的同事奔走田间,与蝗虫鏖战。
治虫象打仗,必须有武器。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病虫药械制造实验厂,制成第一架喷雾器、第一批农药,使科学治虫成为可能,为我国发展农药器械创造了条件。
“文化大革命”中,吴老作为“反动权威”,被关在“牛棚”里,一边挨着“棍子”,一边写《宁夏农业昆虫图志》第二集等学术论文。他对枸杞实蝇的研究,促进了宁夏“红宝”的发展。全国科学大会上,他获得“在我国科技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的奖状。
吴老从七十七岁起,开始研究蟋蟀、蟑螂的课题。这两种遍布全国的昆虫,是人类的大敌。吴老朗朗地介绍战果说:“我已收集到100多种蟑螂,100多种蟋蟀。从台湾、海南岛到新疆、黑龙江的都有。初看,它们似乎没有不同,可是用放大镜一看,真是千差万别!”
伯乐能相马,吴老能相虫。他能从蟋蟀的颜色、胸的宽窄,相出它们的战斗能力;能从唧唧声中,辨别出是哪一种蟋蟀。经常有来自各地的人,带来昆虫,请他鉴定、定名。他们把吴老亲切地尊称为“虫王”。
“科学的高峰是不应该有顶的。”吴老说。
科学的探索,给他带来无穷的乐趣。但是岁月不饶人。他经常深情地问自己,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还能为人民作些什么呢?
“我还有几个奋斗目标。”吴老满怀信心地说。他一要编写《中国经济昆虫志》、《中国大百科全书》、《西藏昆虫》中论述蜚蠊(蟑螂)和蟋蟀的分册;二要写出我国《近代昆虫学发展史》;三还要带几个研究人员;四是希望看到“中国植物保护标本馆”的建立。
“晚年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有什么困难吗?”
吴老顿时激动起来:“困难是没个助手呀!”
坐在一旁的植物保护研究所的负责人说,吴老负担的项目,是别人无法代替的。为从宁夏调他的助手,组织上奔忙了几年,但是至今没有结果。他们焦急地呼吁:为抢救昆虫学遗产,请有关方面给以支援。
科技战线要统筹全局,联合作战。解决吴老的助手问题,还要等到何年?(附图片)
图为吴福桢同青年科技人员谈昆虫分类鉴定。


第3版()
专栏:

人的工作精力变化与行为管理探讨
张荫发
本文作者是一位工厂党委副书记,今年五十三岁。他在工厂管理中,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探讨人的工作精力变化与行为管理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领导干部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要作许多切实的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研究、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的组织管理经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希望更多的同志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编者
每个劳动者一生平均工作三十五年,大约有40,000多个工作小时,在哪些时间里人的工作精力最充沛,在哪些时间里人的精力处于低潮?人的工作精力变化是否有规律可循?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人和自然界的其它生物一样,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都带有明显的时间节律。每天、每周、每月,甚至每季、每年,人的工作精力都在按一条曲线有节奏地变化着,都有其周期性的节律。这种现象,生物学家称为人体的“生物钟”。
从体力劳动者,如机加工工人来观察,每天的工作精力变化是“两个循环,三个阶段”。上午是第一个循环。第一阶段是工作开始进入正常生产前的适应阶段。这个阶段是把操作恢复到头一天的熟练程度;就是高级工也不例外。这个适应阶段有的用十几分钟,长的则要一个小时。这同生产或工作的准备程度,人对专业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心理状态有关。第二个阶段是工作精力稳定阶段,因为工人经过一夜的睡眠,体力和脑力得到恢复,为当天的精力积聚了能量,加之经过适应阶段,恢复了熟练程度,人们头脑清晰,识记清楚,操作准确。在上午的四个小时中,中间两个小时是人们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是一天中的“黄金时间”。我们在四个机加工车间近300名操作工人中的调查证明,这两个小时生产效率比其它时间要高40—50%,有的甚至高出一倍。上午经过两至三小时的劳动,由于生理支付,逐渐疲劳,工作精力开始下降。这就是第三个阶段,即精力下降阶段。这个阶段,人们的精力开始分散,有些体力强度高的工人有“饥感”,在精神上要准备吃午饭,这是生产效率最差的时间。中午经过吃午饭和午休,在下午开始进入第二个循环。下午人的精力通常不如上午,适应阶段时间很短。但从精力稳定阶段走向旺盛阶段和第一个循环相反,它不仅精力旺盛时间短,而且这个旺盛时间出现在下班之前,干得正起劲的时候就快下班了,要填写工作卡片和质量卡片,擦拭机床,整理工具箱,准备交班。这个循环的第三阶段很短。综上所述,一个机加工劳动工人,一天8小时,工作精力稳定阶段只有5个多小时,精力旺盛时间3个多小时。
企业的“两班制”、“三班倒”,换班都要有一个适应期,这个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但人的精力和人体中的各项功能都要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调节时间。换班太勤,不利于精力调整,甚至会造成调节失调。夜班工作,精力旺盛时间是晚上的六至十点。我们曾在3个车间做过夜班“弹性时间”试验:凡是确保质量完成定额计划的可提前下班。结果绝大多数工人在这个旺盛的3小时中完成7个半小时的任务。夜班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如白班,夜间容易使人们情绪低沉(特别是下半夜),人的思维能力低于白班。由于人们长期“昼夜节律”的习惯,生理活动比白天差(人的体温夜间要比白天低1.1℃;正常人白天每分钟呼吸18次,夜班要少一两次;脉搏也低于白天;许多激素和酶的浓度也都低于白天)。但这些不利因素经过调整,随着习惯的改变是会有变化的。因为人有发达的大脑皮层,解剖学家已发现人的脑干中存在一个管理时间节律的神经核,它对“人体钟”的形成有影响。但人体中的“生物钟”并不那么刻板,它有较大的可塑性,比较易于调拨。只要加强夜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振奋夜班职工的工作精神,可以使精力稳定阶段延长。
至于脑力劳动者(如设计工作和一部分管理业务工作)的工作精力和体力劳动者则不完全相同。据科学家调查,有70%的人早晨工作能动性最高,另有30%的人晚上能动性最高。早晨这段时间,人们经过睡眠,大脑已在睡觉过程中作完了对头一天输入信息的整理编码,该储存的已储存,不需要的已舍掉,加上没有“前摄抑制”现象的干扰,故识记印象非常清晰,易于发挥创造性。夜间“深静”,没有打扰,精力、思路、灵感易于结合,是一个高效率时刻,也是一个高效记忆时刻。如果睡前不输入新的信息,因而也不存在“倒摄抑制”。储存的信息在人脑中既有利于保存,又有利于第二天提取。这是管理工作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最佳时间。
每周、每月、每季甚至每年,人的工作精力变化规律都是不同的。这就是说人体中存在着“时钟”“日钟”“月钟”和“年钟”。人的工作精力变化跟时间有直接的关联。如每周6个工作日,头两天(即星期一、二)同样是一周的适应期。人的工作精力一般在一周的第三、四天最旺盛,然后逐渐下降。人的工作精力不仅受生理活动机制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制约,往往还受习惯的影响。如星期六很多青年工人生产时间精力不集中,有的考虑星期天会朋友,有的考虑星期天的家务,星期一上班后又不能马上“收心”。所以星期六和星期一的质量事故和技术事故比平时多。在我们这个万人的大工厂里,五年发生技术安全事故共277起,其中75%发生在星期六和星期一。据外国资料介绍,美国人买汽车都争买星期二、三、四这三天装配的;认为星期一和星期五(他们每周五个工作日)装配汽车工人精力分散,质量下降,影响性能。当然事情也不都是绝对的。人的工作精力在月度、季度和年度的变化受管理工作的影响也很大。由于管理工作不正常,不能做到常年均衡节奏的生产,人的工作精力就是旺盛时期也发挥不了作用。因为养成一种“月初松,月末紧”的习惯,每月后两周势必迫使人们发挥能动性。每季季末的一个月也是这样(为了完成国家考核的计划)。这就把人们精力的“时钟”人为地调拨到适应生产形势上来。从全年来考察,一年四个季度,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是人们精力旺盛和容易充分发挥作用的季节。一季度和三季度一般说来是下降季节。
人体的精力通常遵循生物钟所规定的时间,这是探索人们精力变化的重要规律。目前科学家已初步找到人一生要受一百多个“生物钟”支配。医学家已发现人脑中的生物钟是一串分散存在的神经细胞。这些细胞是“内生的自控的领导者”,它向大脑其它部分输送信息。
人的工作精力变化的规律是怎样形成的,还有待于从科学上进行准确分析。
我们探讨人的工作精力变化规律,就是要研究怎样利用人的精力旺盛时间,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使生产和管理工作能取得较大的成绩和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人的精力处于低潮期,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也可预防和避免出现问题。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行为管理。“人”是决定生产和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现代科学管理包括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研究人的精力变化规律能够逐步找到人的工作精力变化的科学公式,准确描绘出人的精力变化曲线。要按着人们精力变化的节律,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劳动制度、轮换制度、休息制度以及相应的思想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并创造使人保持旺盛精力的客观条件,针对人们的精力变化加强行为指导,使人们的旺盛精力得到相对的延长。有的企业把星期六和星期一定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日,很有实际意义。不断调节人们的精力节律,进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教育,可使人们的旺盛精力在劳动中得到充分发挥。现代管理必须充分重视人的研究。现在我们对人还没有完全认识,谈不上科学见解,还停留在统计研究阶段,还急需有个新的突破。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要科学化,必须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摸透,要针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节律科学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因素,去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