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3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劝学
朱天
两千多年前有个荀子,写过一篇《劝学》。今天人们常说的一些成语,如“青出于蓝”、“不知天高地厚”,出处就在《劝学》,原文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些话,意在鼓励后生后学,勉人虚心,不要盲目自大;道理深入浅出,符合客观实际,所以不胫而走,流传久远。文章中还有一些话也说得不错,例如:“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说的是人们在学习上要认真钻研,逐步深入,学一辈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的意思。也许是由于这句话有点儿聱牙,许多人又不知道“没”同“殁”这个古汉语的通假,所以原文流传不广。
荀子提出的“劝学”这个命题和那些勉人学习的名言,好象是老生常谈;其实,从许多方面看,它都很有现实的意义。
在“四人帮”横行的那些年,青年人好不容易也有上大学的;但却叫什么“上、管、改”,就是不让你学,真是害人不浅,把社会风气都给败坏了。为了肃清流毒,改变那种不学和非学的荒唐倾向,就有必要“劝学”。记得前些年对有些大学生曾经采取过“回炉”的办法,让一部分已经离校的毕业生回学校再学习一段时间。有些单位,曾经把在职的大学毕业生组织起来,分批脱产进修一年半载。这些都是有效的措施,也可以叫做“补课”,努力把当年被耽误了的课程找补回来。
当前,在新长征中,各条战线都生机勃勃,方兴未艾。全国热气腾腾,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振兴中华而奋斗。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的模式,更没有荀子说的什么“先王之遗言”。干社会主义不简单,要掌握它的规律,靠科学,不能盲目蛮干。现实生活斗争向我们提出了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成果,打开新局面的任务;因为社会主义本来就是新生事物嘛!所以,不管干哪行哪业,既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水平,又要有该行该业的专业知识,真正做到又红又专,才能做好工作,完成任务。这样,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便提出来了。为了实现这个要求,就很有必要“劝学”。这也是“补课”,或者更确切地说,叫做“重新学习”。
目前,中央和国家机关正在进行精简机构、轮训干部的实践。精简机构是改革上层建筑的切中时弊的革命措施,轮训干部是智力投资和人才开发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轮训干部的决定,比当年让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回炉”和分批短期脱产学习大大地发展了一步,可以说它是普遍地提高干部水平和建设干部队伍的“福音”。我们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不一定都要上学,参加轮训就是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无论叫做“补课”、“重新学习”、“轮训”都一样,只要自觉学习,就乐在其中,生活就是有意义的,精神状态就是向上的、充实的。


第8版()
专栏:

水仙花开
——寄母亲
李汉平妈妈:
我案头的那几株水仙水灵灵儿地开了。
碧绿碧绿的叶子,洁白洁白的花,好象一群白衫绿裙的小仙女,在我的床前守候。从花蕊里吐出一缕缕幽香,仿佛芬芳透明的丝带,将我缠绕,将我包裹。我沉迷,我陶醉。望着那亭亭玉立的小仙女们,我欣然地笑了……我虽然身在异地,却没有客居之感,仍仿佛在自己的家里。在我的身边,有慈祥的老妈妈,有陌生的姐妹和弟兄。他们就象那些凌波仙子,用爱的芬芳将我缠绕,将我包裹。我在这种无私的爱里沉醉了。
妈妈,您唯一的女儿只身到北京改稿来了,您能不牵挂?
上一封信我没敢告诉您,一到北京,我就病了。发烧,嗓子肿得快封了喉。也难怪,改稿量大,我又是个急脾气。三拚两拚病倒了。躺在床上我才感到害怕,只身在外,又是一个人住着一个房间,病了,谁管?
妈妈,还记得我在家的习惯吗?每当我病了的时候,就想吃一碗您亲手给我做的热汤面。那面香香的,辣辣的,汤面上浮着翠绿的葱花儿,金色的蛋花儿和红莹莹的辣椒油珠儿。我喝完了,蒙上被子,出一身透汗,病就好了。此刻,我又想吃面了……
窗外,“砰—啪!”爆竹在响。我瞥了一眼日历,呵,是除夕了。这会儿,家里也许在吃年夜饭吧?弟弟会不会想起,替我给爸妈敬一杯酒呢?三十年来,这是我第一次在外面过春节呵,又在病中,心里可真有点儿“那个”。
忽然,门一开,进来的是周大姐。她有五十多岁,头发都白了。不知为什么,一看见她那慈祥的面容我就想起了您。她拉着我的手说:“听说你不舒服,我给你请来了医生。”
我抬头一看,门口儿站着好几个人。有医生,有才相识的罗阿姨,还有一个穿红袄罩的小姑娘。一双双关切的目光注视着我,象透明的丝带将我缠绕,将我包裹。我晕眩了,呵,爱的芬芳比水仙花的芬芳更浓烈!医生给我看过病,把洁白的药片送到我的唇边。罗阿姨手里端着一个盘子一只碗。她把盘子放到桌上,告诉我,这是她家年夜饭桌上的10种菜,她一样给我留了一点。然后把那只热气腾腾的碗送到我的手里。我一看,不禁呆住了。呵,热汤面!香喷喷的热汤面!汤上面浮着翠绿的葱花儿,金色的蛋花儿,还有红莹莹的辣椒油珠儿。罗阿姨望着我,慈祥地笑了,一脸的皱纹都颤动起来。她象哄小孩子似的,对我说:“吃吧,吃吧,发发汗就好了。工作么,不能急,慢慢来……”我手捧着碗,却吃不下……妈,我捧着的哪是小小的一碗面,是如海的深情呵!
穿红袄的小姑娘搂着我的脖子,贴着我的脸,亲切地说:“姐姐,祝你的病快好喽。明儿我陪你听音乐会去。票子好难弄噢,一个和我特要好的小朋友向我要,我都没给她。我说,一个外地来的姐姐第一次在北京过年,我要陪她散散心……”
年初一,我竟没感到寂寞。来看我的人很多,有热情的北京老人,有朴实的山西小伙……这些人,昨天还很陌生,今天却成了朋友。我仿佛早就认识他们,在很久很久以前……
妈妈,这就是我在外面过的第一个春节。虽然没在您的身边,又在病中,但我仍感到母亲的温暖,家的温暖。
妈妈,此刻,在一片温馨之中,我感到在我的心头,也有一朵洁白的水仙开了,悄悄地开了。于是我给您写这一封信,向您报告春的消息……


第8版()
专栏:

抵制与沉默
万长海
近日观看了一场某市歌舞团的轻音乐演唱会。在演唱一些流行歌曲时,观众席上口哨声此起彼伏,甚至有人大声吆喝,实在令人生厌。然而有的演员在台上也不管观众能否听到,只管演唱,有的演员在口哨声中唱得越发起劲,似乎只有这口哨声才激发了他的演唱“激情”。这场面,使我不由地想起四个月前一件事。我国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同志在郑州的一次音乐会上,当观众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她返场时,在后排的角落里突然响起刺耳的两声口哨。正当报幕员要报节目时,郭兰英同志稳步走到麦克风前,用平静的声音慢慢说道:“观众同志,请您别吹口哨,您要再吹口哨,我就不唱了。”当郭兰英说话时,场内一片寂静,她说完以后,大家对郭兰英同志这种严肃、正派的演出作风和对社会风气中的不正之风敢于抵制的精神,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在这以后,果然再也没人吹口哨了,演唱顺利地进行下去。
当前,全党上下和全国人民正在为端正党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奋斗,如何对待党内的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必须作出抉择的问题——是抵制呢,还是沉默?当然,持沉默态度的同志并非都是同情和支持这些不正之风,有的或许还有反感,不过,当场却无所表示,无所抵制,实际上也只能造成姑息和纵容的后果。只有态度鲜明,加以有理、有力、有礼的抵制,才能起到消除这些不正之风的作用。所以,要想端正风气和尽快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必须遇到不正之风敢于挺身而出,坚决进行抵制。这样,我们的社会风气就会迅速地端正起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会迅速地建立起来。


第8版()
专栏:拾柴集

难能可贵的表演
谢实
田华同志是全国有名的演员,演过许多有影响的电影、戏剧。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近现实生活中的一幕。
据《北京晚报》载:去年11月22日,八一电影制片厂一个演员的儿子结婚,为了动员新娘不用出租小汽车接送,田华和另一女演员被邀当伴娘。这个星期天一大早,田华等人陪着小青年坐公共汽车到新娘家,接上新娘后又两次转车回厂。一路上,她们兴高采烈,还给车上的售票员、乘客送喜糖,认真作了一次破旧立新的宣传。
这是一场难能可贵的表演。贵就贵在不以名人自居,不为个人名利,不管大事小事,只要革命工作需要,就乐于带头去干;始终不忘人民演员的职责,台上、台下都积极作好思想教育工作。更重要的是,台下作的和台上说的相一致,诚实可信;有利于接近群众,有利于接触生活,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思想,有利于艺术实践。“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这对于一切教育人者,特别是作领导工作的人,不是很有教益吗?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踏着先辈的足迹走上人生
刘莹
为了使少年儿童了解革命先辈的事迹,湖南、湖北、陕西、江西四省人民出版社分工合作,联合出版《革命先辈的故事》丛书。在革命先辈的亲属及生前友好的积极协助下,在众多作者的大力支持下,时至今日,这套丛书已出版了三十八种,分别介绍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李大钊、任弼时、左权、罗炳辉、彭雪枫、张子清、谭余保、黄公略、柳直荀、赵一曼等近三十位革命先辈的事迹。
革命先辈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为了在较短的篇幅内,集中描述出他们的高贵品质,丛书采取了灵活的方式。有的纵写革命先辈的生平,如《赵一曼》就叙述了赵一曼如何萌发革命思想,摆脱封建家庭的种种羁绊,走上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以及她在对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受伤被俘后,英勇不屈,从容就义的全过程。读后使人认识到,投身革命,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是任何一个有为青年必定要走的道路。有的书,如《鸡鸣镇风云》采取了横写的写法,虽然只叙述了彭雪枫同志从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一年间与日、伪、顽机智巧妙地进行斗争,创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经过,但却使我们犹如透过一颗水珠看到太阳的灿烂光辉一般,看到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这套丛书无论是纵写某位革命先辈的全部历史,还是横写某位革命先辈的片段经历,都遵循了一条原则,即尊重历史事实,使其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出强大的感染力。再加上丛书采用故事形式,文笔生动活泼,大多配有插图,容易被小读者们接受。所以这套丛书是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情操、品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教材。


第8版()
专栏:

故乡二月
李耕
新芽
二月……
捧出自己稚嫩的心,这刚刚萌出的一星绿意,在原野寻觅孕育它的母亲。它颤动着叶唇:只有母亲才有资格接受我这最初的纯真的绿。它为我们这群儿女忍受过霜欺雪压,并将绿的希望寄予我们。
它颤动着叶唇呼唤:妈妈!妈妈!……
大地和春天却同时回答并微笑着对绿芽说:不要忘记了我对你的初愿。用自己的绿,染向天涯吧!
这时,绿芽扑向春的大地:妈妈——
雨,在笑……
二月……
雨,在弹完一曲琵琶之后,将一颗颗透明的旋律缀在小小的叶片上、草尖上和花蕾上。
这是雨的精灵,
是爱者的爱的凝聚,
是往昔的梦的希望!……
看!正一颗颗映着耕耘者的微笑,
映着耕耘者锃亮的在走动的犁。
蜜蜂的路
二月……
我在空旷的山野的上空,竟看见了蜜蜂的路。这无形的路是探索的路,是进取的路,是辛勤的路,也是甜蜜的路!
路的终点不是花朵,虽然花是真正属于它的。
路的终点不是蜂巢,虽然甜的蜜是在这儿酿的。
路的终点在哪儿呢?
因为蜂的路的起点是人们对它的祈祝,
所以路的终点是一滴甜的蜜注进人们的生活里。
天空本来没有路,
但对酿蜜者,到处是飞向花丛的路!
牛,走来了
二月……
牛从牛棚里走出来。牛棚太阴暗、太潮湿、太窒息、太沉闷。从牛棚里走出来,太阳在迎接它,绿草在迎接它,春泉在迎接它。
走向田野……
这是待耕的田野!它面临着的将会是劳苦的岁月,将会是不停耕蹄的生活。它将在滚滚的泥浪上,扬起生命之帆。
在辛勤中走完辛勤的一生,这是命运赋予它的荣誉。
收获之歌永远响着它诚实的音符。


第8版()
专栏:

月夜〔铜版画〕
王维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