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3月2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坚持、发展和普及马克思主义
于光远
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考察社会主义制度。大家知道,它是迄今为止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因此,社会主义的文明(不仅精神文明也包括物质文明),必然是高于资本主义的文明。但是由于中国原来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但物质文明,就是一般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要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高度文明还是长期奋斗的目标。但是在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方面,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些方面的发展,当然也同物质文明的发展有关,但并不是那么直接,它是由社会制度的性质所决定,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在这里不存在什么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问题。物质文明还比较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方面的精神文明可以远远高于物质文明高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方面,马克思主义占居特别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虽然产生于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的欧洲,但只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起来的国家中,它才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
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关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的指导下获得发展的。这一切说明,不是别的,正是马克思主义是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于历史上一切精神文明的决定性的因素。
由此而必然得出的结论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坚持、发展和普及马克思主义。说要坚持,这是因为现在不但在政治战线上、经济战线上存在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倾向,而且在哲学战线上也存在用唯心主义来反对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说要发展,这是因为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有许多新问题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提出新论点,作出新判断,发展新学科。说要普及,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只有掌握了广大群众才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而现在不但在一部分群众中甚至在一部分党员和干部中存在着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的冷淡主义,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普及工作又存在不少弱点。
现在我国正在进行“五讲四美”的教育。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使得广大群众在实践中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和作用。不错,在“五讲四美”中有一些是属于所谓“简单文明规则”的,如讲卫生,不要随地吐痰,等等。由于我国经济文化还落后,这类简单文明规则还没有成为普遍遵守的习惯,在这方面,仍有大力提倡的必要。这些本身虽然不是有“社会主义”规定性的东西,不属于社会主义独有的东西,但在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简单文明规则时,我们进行的自然是社会主义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的觉悟。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把它列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范围。另外还有象讲礼貌这样的行为,一方面可以被看作是简单文明规则,同时又因为它同社会主义的伦理关系联系在一起,本身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


第5版()
专栏:

批判继承和抵制腐蚀
丁伟志
只有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开来,中国人民才获得了改造旧文明、建设新文明的科学的指导思想。但是,如何学会正确地运用这个理论武器来指导我们的文明建设,又是一件需要长期实践的事。“文化大革命”中,马克思主义原则被抛弃,出现了假借革命名义来摧残文明的反常现象,使得我们国家的社会风尚和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了全面破坏。那个时候留下来的恶劣影响,就成了我们今天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严重的障碍。正因为这样,彻底克服“文化大革命”中恶性发作过的关于文化问题上的某些错误倾向,仍然不能不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提。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我们必须进一步肃清那种砸烂一切旧文化、重建“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左”的错误。一切科学上文化上的成果,都是人类文明大道上的产物。没有师承的、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文明”,从来是不会有的。马克思主义,这一人类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成果,不也有它的“三个来源”吗?这些本来已经是属于常识范围内的事,可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却一而再地做过一些违背文明发展常识的蠢事。我们曾经把阶级分析的方法简单化,轻率地把某些学科,某些学科中的某些学派,宣布为封建的或资产阶级的而予以禁绝;也曾经武断地把这一学科那一学科,宣布为绝无继承性可言,硬是主张一切都由无产阶级重起炉灶,白手起家。这种错误作法,到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终于发展成为一种全局性的错误。
其实,对待文化遗产,从根本上说,就不存在一个应否继承的问题,而只存在一个怎样继承的问题。也就是说,就文化发展而言,继承是客观必然,无从逃避。至于如何继承,则是人们可以选择、可以自觉采取某种态度和某种方法的事。我们不做国故派,我们也不做洋故派。我们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适应社会主义的时代需要,运用现代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去对文化遗产进行分析研究、批判吸取。这种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当然不会变成束缚我们批判各种剥削阶级传统意识形态的手脚的镣铐。同样,这种继承,也不会使我们都变成只知守护遗产的守财奴或古董鉴赏家。毫无疑问,我们继承文化遗产的根本着眼点,在于使我们更好地创新,创造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时代的新文明。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除了应当努力纠正上述一类流行很久的错误倾向之外,当前还需要特别注意抵制那些冒充“文明”的资产阶级舶来赝品的腐蚀。我们反对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和文化政策,对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我们有勇气也有能力批判吸取。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国际交流日益发展的情况下,资产阶级正在想方设法把他们最腐朽的精神垃圾推销到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土上来。尤其值得我们警惕的是,那些资产阶级的腐朽货色,往往以“洋”的外表,炫其新奇,冒充成“现代文明”,来欺骗和诱惑我们对国外情况所知甚少的人,特别是天真的青年。因此,揭露和杜绝那些资产阶级的舶来文化赝品,也就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战斗任务。


第5版()
专栏:

略谈精神文明
邢贲思
我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当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包括文化、教育、科学等等的发展,这属于知识方面的问题。“四人帮”多年来推行的“知识无用论”、“书读得越多越蠢”等货色,实际上是要让人民陷于愚昧无知的地步。愚昧无知是不文明的表现,人民如果处在这种状况下,肯定不能建设起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第二个方面包括道德、情操的培养,共同行为准则的遵守,等等,这是属于修养方面的问题。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民,不但在知识水平上应当超过前人,而且在道德、情操等方面更应当超过前人。
无产阶级破坏旧世界是为了建设新世界。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特别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消灭了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以后,大公无私、集体主义的崇高道德品质就应当主要体现在建设新世界的实践中,即体现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这不仅应当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要讲文明礼貌,遵守必要的共同行为准则,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等等,而且应当表现在要以极大的热情、高度的自觉参加社会主义劳动,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劳动生产率和高质量的劳动产品;还应当表现在要竭尽全力改进社会的风气,推动社会的进步。总之,要用自己的行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来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第三个方面包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正义性以及这一事业必胜的信心。这是属于信念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属于世界观方面的问题。
我们的国家的确还穷,在物质生活方面我们确实还很不丰富。但是我们却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已经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国家。有的人一听到这里就嗤之以鼻,认为这是老生常谈。但这却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正义性的首要标志。把人从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这是人的解放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就根本谈不上人类的解放。
目前,在群众当中对某些社会弊病、对党风不正的问题议论较多。在这方面问题确实不少。但应当看到,这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而只是在特殊的条件下产生的不正常现象。这些现象同社会主义的制度是格格不入的,是社会主义要在实践中加以纠正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克服社会弊病、端正党风、改革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的党经历了一番曲折,但它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党,我们相信,它有力量领导人民克服困难,匡正时弊,使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事业的正义性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只有当科学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树立起来以后,人们才会有高度的自觉性,才能用自觉的态度正确地对待学习、劳动、工作、人与人的关系,才能目标明确地去掌握知识,陶冶性格,培养情操,从事建设。
(这里刊登的是几位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第5版()
专栏: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几个问题
马洪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我接触到的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从理论上探讨清楚。
首先,什么是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的科学含义究竟是什么?
第二,我们的精神文明有哪些特征?它与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有什么不同?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述。
第三,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搞哪些基本建设?概括地说是否有以下几点:(一)系统地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加强社会主义的国民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教育,对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教育,包括共产主义伦理道德教育,无论学校或其他社会组织,都要解决究竟把人教育和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三)加强宣传教育部门的建设,一切宣传教育部门,包括报刊、广播、戏剧、出版社等,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包括对英雄模范人物的宣传,对坏人坏事的批判,都要有鲜明的立场;(四)我们能够从本民族和外国其他民族吸取什么精华,来丰富我们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同时,又怎样对我们民族历史上不好的东西,对外国不好的东西,进行具有说服力的批判,决不能把坏的东西当成好的东西拿过来,污染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不要有个长远打算,搞个长远规划?比如说,五年、十年、二十年后是个什么样子?二十世纪末是个什么样子?能不能搞个规划?怎样搞规划?这些是需要我们研究的。
第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强调了物质文明,而对精神文明重视不够。今后如何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好,也是需要研究的。
第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一样,都是我国十亿人民切身的事业。如何采取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采的形式来动员最广泛的群众自觉自愿地参加这项建设事业,使它由低级到高级地不断向前发展。


第5版()
专栏:科技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专题讨论

在新形势面前
——科技发展新方针实施一年来的回顾与展望
胡平 邓楠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潮,正在兴起。“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战略思想,开始深入人心。科学技术作为有效的决策手段和强大的生产力的作用,在宏观和微观方面都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建国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出现过几次热潮。1956年,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我国出现了“向科学进军”的第一个热潮,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可惜的是,它很快就被接踵而来的政治运动中断了。1962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对五十年代后期的“左”的错误作了清理,采取了一系列整顿和加强科技工作的措施。科技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但是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又使科技事业遭受到新的更大的挫折。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一次重大转折。这次大会从政治上彻底批判了多年来严重束缚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左”的积弊,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其他各项政策,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不足的是,这次大会没有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结合起来,没有提出依靠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1981年党中央提出的科技发展的新方针,标志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方针的中心思想,就是加强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密切结合,协调发展。在科技发展新方针的带动下,过去一年中我国科技战线出现了新变化。
第一,从中央到地方不少党政领导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重视。这种重视已不再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开始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全国不少地区和部门已经开始把科技同经济结合起来,从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特点和产业优势出发,制定科技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确定科研的方向和课题,同时又依靠科学技术来挖掘生产潜力和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他们向科学技术要资源、要能源、要质量、要产量、要经济效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事实说明,发展科学技术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足以影响全局的“硬”任务。
第二,广大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增强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自觉性,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目的和方向。我国在稳步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现在已把主要力量集中到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上。不少单位调整了科研课题和项目,加强了同生产部门的直接联系,接受生产部门提出的研究任务和委托,向全社会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逐步向科研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而且把科研单位本身的工作搞活了。
第三,科技工作者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受到进一步尊重。他们不仅在科研、设计、生产等具体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长,而且在一些涉及全地区全部门以至全国的战略决策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一些决策机关在采取重大措施前,开始注意听取科学家和专家的意见,注意进行科学论证和可行性研究。一些有组织管理才能的科学家和专家进入了各级领导班子。
第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有了新的进展。由于贯彻执行“四个转移”的原则(把科技成果由实验室向生产转移,由国内先进地区向后进地区转移,由军用向民用转移,由国外向国内转移),不少地方的科学技术成果已不再停留在“样品、礼品、展品”阶段,而能较快地运用于生产。同时,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技术转移的新形式,如各种形式的合同制、有偿技术转让、科研生产联合体、技术咨询和服务、技术成果交易会等等。
第五,企业办科研的工作有了大的发展。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经济责任制的建立,许多企业一改过去长期忽视技术结构的倾向,提高了对产品技术质量的关心。据有的省市调查,1981年所取得的科技重要成果中,由企业科研提供的已占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企业办科研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越性,能够迅速提供经济效益。有些长期亏损的企业,由于在技术上有了突破,迅速扭亏为盈,改变了面貌。
第六,在广大农村出现了学科学用科学的新热潮。农业生产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对“科学种田”的要求。农村中除了已有的农业科技站外,现在又出现了“农科户”这样的新事物,它们在科学种田中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过去一年,全国不少地区采取了多种措施,大面积推广农业科研成果,收到了显著经济效果。农业科技干部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第七,科研经费的渠道开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过去,科研经费由国家财政部门统一拨发,经费数额同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没有直接联系。现在,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科技投资成为“一本万利”的事。科技投资的渠道日益多样化。除了国家财政统一拨款外,不少地方、部门、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挤出资金,作为科技投资。而科研单位本身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出售科研成果和中试产品等方式增加的收入,也成为科研单位经费的重要来源。
第八,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有了新的门路。对科技人员的录用,除了由人事部门统一安排外,有些地方出现了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合理流动”的尝试。有的企业向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招聘”技术指导,有的省市和企业同外地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搞“技术联合体”,借用外地科技力量为本省市生产服务。
第九,全国出现了一批依靠科学技术迅速改变面貌的新兴中小城市。其中有的城市工业利润的60%和增产的40%,就是从技术进步中取得的。这些城市的共同特点,是把科技工作真正摆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地位,带动整个经济特别是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第十,科技政策研究有了很大的开展。过去一年,我国举行了两次全国性科技政策研究会议。现在全国几乎所有省市都成立了科技政策研究机构。不少地区和部门,成立了科学学的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和组织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贯彻执行科技新方针、改革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研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预测国内外科技和经济发展趋势等等,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和建议。
当然,应当看到,我国科技发展新方针的贯彻执行,才仅仅是开始。各种问题和困难还很多。随着科技新方针的实施,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科研计划体制、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技人员管理办法等等,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面对这个新形势,我们科技战线的同志认为,首先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改变科技主管部门老一套的工作方法
执行科技发展的新方针,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应有一个大的转变。要从过去习惯的那种比较狭隘的部门圈子中走出来,从老一套的行政管理和公文表报中走出来。要同其他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抓好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重大课题。从经济目标的确定、经济结构的改革、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到资源的勘测和合理利用、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经济政策的制定等等,都在应抓之列。要把思想搞活,把科研机构搞活,把科研财路搞活;要抓政策,抓协调,抓优势产业,抓体制改革,抓科研与生产的联合,抓科研成果推广。通过调查研究,进行分类指导,把各种工作统一到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
继续抓好“四个转移”的工作
实行“四个转移”,是我国三十多年科技工作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当前的问题是如何迅速地、有效地和持久地进行这种转移。这涉及到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涉及到国家的经济政策、税利政策、物价政策、信贷政策、技术保密政策、专利制度等。现在全国各地都创造了许多转移的形式,但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有待于继续提高,从理论上给以说明,从制度上使之完善,从立法上加以保证。
组织力量进行科技攻关
当前,在解决一些重大科研任务方面,不少部门和地区仍存在着项目重复、人力分散、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的弊病。我国和国外的经验都表明,要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必须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合理分工,协同攻关,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为了组织好攻关,首先要选好一批项目,落实资金、物资和人力安排,明确职责,严格执行,定期检查。不仅全国性的重点项目需要这样做,一些部门性地区性的项目也应该这样做。在攻关中,科技主管部门应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合作,积极发挥组织和协调作用。
积极稳妥地进行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
随着科技发展新方针的贯彻,科技管理体制中的某些矛盾暴露得更为明显。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这种改革涉及的方面甚广,包括科研规划的完善、科研单位自主权的扩大、技术有偿转让的实施、科研合同制的完善、科研经费渠道的多样化、科技人才的合理使用等等。尽管目前国家尚处在以调整为中心的时期,全面的改革不可能进行,但应积极创造条件,从一些已经成熟的局部改革开始,积累经验,逐步推广,而不能消极等待。有些问题如一时尚难制定全国统一的办法,不妨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某些临时性的规章条例,推动工作的开展。
加强科技政策的研究
科技政策研究是一种跨部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工作,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等许多方面。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科技政策的研究对于科技事业的发展,对科技、社会、经济三者的协调发展关系极大。当前需要进行研究的问题很多,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个问题外,对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来说,特别要抓紧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及其经济效益的研究,探索应用科技促进发展的具体途径,真正当好各级领导的“智囊”、“参谋”,为决策的科学化做出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