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3月1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道德的时空观
林永光
人是生活在时间和空间里的,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实。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件事情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依时间和空间的推移而变化、发展,这也是尽人皆知的道理。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我们常说,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都是讲的这个意思。道德(这里主要是指人们的具体道德行为)是发生在时间和空间里的,也得讲点时空观。之所以要讲,是因为有那么一些人缺乏这种道德常识。随手举几个例子吧:
在办公、学习场所大声喧哗、歌唱,旁若无人,上下楼梯时搞百米冲刺,靴声如雷贯耳;
深更半夜搞音乐、戏剧欣赏,留声机、落地机哇哇叫,搅得四邻不安,却自得其乐;
在名胜古迹、公共场所随意涂画,动辄签名,书上“某某到此一游”,以期“留芳百世”;
在影剧院里唧唧喳喳,发表“即席评论”,喷云吐雾,大嚼瓜果……
音乐和歌声本来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一首动听的乐曲可以给人美的享受和陶冶。但是,请别忘了时间和地点。同样一支乐曲和歌,在音乐厅里和办公室里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可以令人神往、陶醉,后者则使人厌恶——自然不是厌恶歌曲本身;
跑步和跳跃的健姿在运动场上可以使人们喝彩,但在办公场所和楼梯上下横冲直撞搞“冲刺”,只能使人侧目;
业余时间练习书法、发发诗兴,可以使你的精神生活丰富和充实,但到处乱画乱写却是缺乏道德的行为。
道德观念是无形的,但这种无形的东西却时时、处处通过人们的言行反映出来,所以它又是有形的、实实在在的。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形成了我们可以引为自豪的民族道德和优良传统。如果说,两千多年以前的古人尚且注意到了一些场合、时间内的道德行为,那么,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不是更应该讲究一些行为美么?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从前在一篇回忆录里记载过的一件事。说是在解放战争期间,因工作需要,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住在一起,为了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和休息,他们走路时脚步总是放得很轻很轻,生怕惊动别人。这些小事虽然都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但读后同样令人肃然起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是领导我们革命的领袖和导师,也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光辉道德楷模。


第8版()
专栏:

俭朴
宋祝平
在白云碧海间,有一座小楼,一座五十年前闽南侨乡常见的那种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
这小楼,墙头瓦隙荒草萋萋,周围粉壁斑驳脱落,门窗、扶梯、栏杆的油彩,也大都黯淡变色。若不是刚刚翻修过,它已经很旧、很老,几近乎凋敝了。
小楼坐落在集美镇之南的海边。屋主人就住在二楼的西南角,两间斗室,又被木板临时隔成四间,就显得更为狭小局促。办公室内有一张磨掉了漆的写字台,一只塌了底的靠背椅,两只不成对的破沙发,寝室摆着一张老式木床,叠放着几床破了的棉被。盥洗间有一只水缸,那是代替自来水作贮水用的……一切都显得有点寒酸,只有窗户开得很多,从窗口可以望得见远处的大海和四周的高树。因此,这儿只有阳光、空气、绿荫、鸟鸣,以及海的波光、涛声、鲜味,才是最富足的了。
谁是小楼的主人?出乎意料,主人竟是三十年代以其在南洋经营橡胶事业闻名于世界的陈嘉庚老人。五十年代,他从海外回归故国,暮年便是在这儿度过的。而这室内简陋的陈设,便是他生前所使用的物件了。
这一切几乎难以令人置信。然而,这毕竟又是活生生的事实。在经过一场动乱,这许多物件都蒙上了厚厚的一层尘垢之后,今天,揩去尘垢,它们又光洁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令人感慨万千了。
我们脚步轻轻登上小楼,踏进老人的起居室。这儿还保存着老人的许多遗物。床上的一顶蚊帐打着很多补丁,有的补丁针脚很粗,是老人自己拿针缝上的。床边两只皮箱,破旧得连提手也掉了,竟用了一根麻绳代替。衣橱里挂着老人褪了色的礼帽,上边有许多小洞。一袭丝绵马甲,绸面褴褛,露出了里面的白絮。几双皮鞋,也补了又补,有的还换过底。
这又是什么呢?窗台上的一只倒过来的茶杯上竖着半截残烛,竟使人久久伫立,不能遽去。这茶杯的杯耳已经断了,是老人逝世之前不久,一个停电的夜晚,他深夜起床,失手打碎了煤油灯,便随手拣起一只破茶杯,作了烛台,点上蜡烛。第二天,当他的随从人员要替他买一只烛台的时候,老人说:“不必多花那个钱了,这个就很好”。
餐室内,仅有一张粗糙的圆桌、几只高脚圆凳。它们又把老人生活清淡的画面,在我们脑际一幅幅地画了出来。老人是很有钱的,又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常年餐桌上摆的是稀饭、海蛎和一味青菜。来了客人,也只煮一碗海蛎线面,或作一客蛎煎。超过标准,就会惹他生气。
这些小东西,这些看来似乎平淡的小事,竟象无声而又撼人心灵的钟声,发人深思,令人猛省。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吝啬?不!他一生,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所有,包括他的心血,都慷慨而又无私地贡献出来,用来办了学校,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类专业学校,几乎无所不包。至今,海内外那航行于四大洋的万吨巨轮上,许多船长都是老人创办的集美航海学校的学生。一想到那航船指挥者临风而立的风姿气度,豪情油然而生,那心海也会象大海一样地汹涌澎湃了。
集美学村鳞次栉比的高楼那诱人的红瓦、白墙,使我们懂得他为什么要这样了。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老人毁家兴学,即使在他濒临破产之际,外人以停办学校为条件方答应给以援手,他也不为所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老人有自己的事业、信念、抱负、理想和操守,并为此而奋斗终生,至死不渝。彼时,他所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可能不完全对,但他有一颗赤子之心,是至今尚为人们钦仰的爱国者。俭朴呵俭朴,是民族的美德,不也是和事业、信念、理想、抱负和操守共生的么?
涛声入耳,清风拂面。我们流连、徘徊于陈嘉庚老人旧居之前,回味老人自奉清淡的俭朴生活,追忆十年内乱加给我们灵魂上的污垢和灾难,胸间仿佛有一百种感情在交汇、撞击。
俭朴呵,在我们怀着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为着共产主义伟大目标而前仆后继的战争年代,你是和我们在一起的。而现在,在这样一个痛定思痛的转折时期,也请不要离开我们,不要抛弃我们,而与我们同在吧。


第8版()
专栏:答读者问

青年一代会喜爱京剧吗?
赵荣琛
问:目前,相当多的青年不爱看京剧,您认为原因在哪里?
答: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难寥寥数语说清。恰好去年6月,我应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的邀请,赴美讲授京剧,颇有感触,不妨略谈一二。
我先到维尔蒙特州的明德大学暑期中文系讲课。讲稿是先在国内准备好的,有京剧的渊源、沿革、艺术形式、特色等。讲课时学生反应不大,课下了解到他们觉得陌生、难懂。
中国老师到国外讲授京剧,没有先例可循,我只好试探性地摸索前进。当时,我只随身带了一把胡琴、两套戏装,准备配合讲学之需,后来为了进一步适应对方的需要以及结合部分示范表演,我又赶制了一些小道具,象车旗、船桨、马鞭、单枪等等。
我去普林斯敦大学讲课时,边讲边表演,效果意外地好。课堂上笑声阵阵、掌声迭起。之后,不仅原定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都热烈欢迎我去演讲,其他的如维斯康辛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十几个单位也争着发出邀请。听课的80%是美国人,其中大部分又是中青年。看来,只要做好普及工作,连外国青年都能喜爱京剧,何况我们中国青年呢?
提起普及,我不禁思绪纷沓,想起自己一段弃学从艺的生涯。京剧演员很多是梨园世家,或因家贫入科班学艺,而我却是出身官宦之家的书香子弟,如果不是当时京剧的广为普及,这是不可想象的。二十年代的北京,京剧处于鼎盛时期,连拉洋车的都会哼几句。我的母亲和兄姐们也爱看京戏,他们看戏都带上我。我从小学看到中学,成了崇拜程砚秋的小戏迷。终于不顾父亲的盛怒,投考了山东省立剧院的京剧表演系。当然,六十年后的北京,电影、话剧、音乐等蓬勃发展,吸引了大批青年观众,但是,这些艺术形式的兴盛与京剧的衰落并不是互为因果的。我曾经浏览过美国的一些大学图书馆有关中国京剧的资料丰富极了,中文版、英文版应有尽有,比我们戏曲学院的库藏还完备。我到纽约后,还了解到那里已有“中国”、“业余”、“旅美”、“雅集”四个京戏票社,不久还要成立第五个票社。自从半个多世纪前梅兰芳先生旅美演出后,有些美籍华人和华侨就相继酝酿成立票社。尽管在美国谋生十分紧张、繁忙,他们坚持每周周末聚在一起,清唱、排戏,春秋两季还演出两三场。这些业余演员,演出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可以说,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为把祖国的文化遗产传播到海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思前想后,我不禁感到:如今我们京剧普及工作远远不够。相当多的青年除了看看热闹外,引不起更大兴趣。一方面,京剧本身有改革出新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广播、电视、刊物及中小学校,甚或大学讲坛上,多做些京剧知识和艺术介绍等不同形式的普及工作。我相信,有了各种方式的普及教育,再加之广大青年文化修养、历史知识的不断提高,京剧会得到青年一代的喜爱。


第8版()
专栏:读书随笔

郑板桥的爱子之道
隋喜文
郑板桥在旧社会,被称为一个“怪”人。这是由于他的思想作风有同旧的社会制度、习俗格格不入的一面。这也表现在他的教子上。1749年,在潍县当知县的郑板桥,给兴化县家里替他主管家务的堂弟郑墨写了封家书,嘱托郑墨怎样教育刚入塾就师的六岁儿子。在信上他抄录了前人的四首顺口好读的五言绝句,并嘱咐家人:“令吾儿且读且唱,月下坐门槛上,唱与二太太、两母亲、叔叔、婶娘听,便好骗果子吃也。”
那四首诗都是反映封建社会对农民的惨重压榨和农民的苦难生活的,在今天也不失为了解封建阶级压迫剥削的好教材。
他在家信中说:“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可将此书(信)读与郭嫂、饶嫂听,使二妇人知爱子之道在此不在彼也。”他极力反对有些读书人“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这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对学生和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只重视考分和升学率及忽视德育的倾向,是有裨益的。爱子,特别是爱独生子,是人之常情,但爱需有正确的方法、手段。正如郑板桥书信中说的:“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假爱。今天一切爱子者和一切爱高材生的师长,也当从郑氏“爱之必以其道”中汲取教益。如果忽视德育,甚至仍然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旨,那我们就不可能培养出又红又专的四化人才,说不定还会造就出“不肖子孙”来。


第8版()
专栏:拾柴集

解决买书难的一个好办法
王久安
2月4日《人民日报》有一则广告:新华书店定期把北京各出版社将要出版的各种学术新书刊登书目广告,广泛向读者征订。这是一件值得赞扬的好事。
前些日子,各方面对买书难提了不少意见。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实行的购销形式比较单一,书店进货,凭出版社写的几百字的内容介绍,来确定这本书在当地的销售量,盲目性很大,万一订货不当,造成积压,全部经济责任就会落在书店身上。因而书店进货就来一个“少进勤添”、“宁缺毋压”办法,卖完了希望出版社重印补充。而出版社受目前印刷生产力落后的限制,不可能安排较多的重版书,因此书店的愿望往往落空。读者呼吁“买书难”,而书店则又深感“卖书难”。
现在书店对学术著作试行登报征订的办法,读者可以向当地书店预订,出书后由书店通知购买。这样书店对社会需要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读者又可以比较方便地买到所需要的书。这是书店同志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好办法。当然执行起来会增加很多工作量,我们衷心感谢书店同志为读者办了一件大好事,希望坚持下去,收到预期的效果。


第8版()
专栏:

写给北京的早晨
陈满平
给“共青团”号
满载着信任的赞语,
牵动着炽热的目光,
“共青团”号公共汽车,
行驶在长安街上。
翠绿的车身象一片青叶,
绿得可爱,翠得闪亮;
整洁的车厢象温暖的家,
春风扑脸,笑语飞扬!
进城的大伯——请上车来,
王府井下车的大娘别着忙,
让座的军人同志谢谢您,
那位同志,这站就是人民大会堂。
售票的姑娘挂一脸青春的朝气,
司机同志有一副火热的心肠,
那胸前闪闪发光的团徽啊,
好象是青年心灵的闪光!
啊,“共青团”号你是欢腾的银梭,
呼啸着,织不尽的春光,
你们是在播撒着美呀,
把祖国的爱送到人民的心上……
你好,青年文明岗
紧贴着中南海的红墙,
路口,矗立着青年文明岗,
就象一枝报春的红梅,
在朝霞中,吐出缕缕幽香。
远方的客人不必为人地生疏为难,
这里可以告诉你要去的地方;
过马路的盲人请不要着急,
路边,会向你伸来热情的臂膀。
帽沿下的国徽象一盏明亮的灯,
你们把对人民的热情蓄在心房,
风里雨里何曾有过熄灭,
雾中雪中愈加竞放红光。
假如现代化的城市充满诗的节奏,
假如滚滚洪流就是前进的诗行,
民警同志,你们就是诗人啊,
把精神文明的诗篇写进了指挥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