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3月1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常州建材机械厂经过加强管理出现可喜局面
经济效益提高 产品大受欢迎
本报讯 常州建材机械厂是锅炉行业中一个新建小厂,职工600多人,但它的许多经济技术指标在同行业中却名列前茅。从1970年建厂到1980年,上交给国家的利润已达1,690万元。现在,这个厂越办越兴旺。这是他们通过企业整顿,加强企业管理带来的可喜局面。
这个厂是生产工业锅炉和蒸压釜的。过去,企业管理落后,工厂处于生产无工艺、劳动无定额、消耗无限额的混乱状态,生产发展不快,产品质量低劣。在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过程中,厂领导结合企业管理上的问题,认真分析了调整时期机械工业生产竞争的形势,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就是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也就是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的竞争,只有搞好企业整顿,力争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优于同行,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1980年下半年开始,他们进行了企业整顿。主要做法是:
首先,加强对企业整顿工作的领导。他们把企业整顿达到建材部规定的12条标准、产品质量达到1980年国家标准,作为企业整顿的目标。在厂党委领导下,成立整顿领导小组,制订整顿计划,并组织职工代表监督和定期检查。对企业整顿中的重大问题,都通过党委和职代会讨论,广泛依靠群众,使整顿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围绕产品质量开展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整顿。他们抓了规章制度、设计技术文件、工艺管理、定额管理、质量管理等专业管理的整顿;建立了岗位责任制、企业管理制度;整理和修改了产品设计图纸,编制了全部产品的工时定额和原材料消耗定额;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在主要产品209个质量控制点上都有专人检验。同时,建立物资检验制度,对主要设备实行定人、定机、定保养;组织设备操作的考试等。
第三,把推行经济责任制与企业整顿结合起来。这个厂在整顿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去年7月在全厂实行了超定额计件工资经济责任制,这对整顿企业和加强企业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从领导班子到职工队伍的建设,从健全领导制度到民主管理,从改善计划、生产、技术、财务等各项专业管理到全面加强基础工作,作了进一步整顿,相应地调整了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企业管理制度,使全厂在生产指挥、质量管理、定额管理、安全生产、统计工作等方面基本形成体系,各项管理工作初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通过整顿,常州建材机械厂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经建材部检查评比,这个厂企业整顿实现了“双达标”的要求:整顿达到建材部的12条标准,产品质量达到1980年国家标准。在全国工业锅炉生产企业大整顿中,被确认为定点厂。他们生产的蒸压釜被建材部评为优质产品,工业锅炉质量居全省前列。
由于产品质量提高,得到用户信任,改变了过去找米下锅的状况。现在用户上门订货,登门催货,今年的生产任务,在年初就被全国5个大单位包了;有的单位甚至把订货计划预订到1985年。经过整顿,这个厂的经济效益提高了。1 980年与上一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26%,利润总额增长28%,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4%。去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又比1980年有新的增长,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刘渭明 谢培泉


第2版()
专栏:

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适应农村新的要求
天津人民农药厂产品畅销全国
据新华社天津电 一度面临停产的天津人民农药厂,在适应了实行责任制后的农村的新要求之后,如今产品畅销全国。
去年这个厂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利润比上年增长两倍。今年1、2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量又增长79%,利润提高了很多。
前两年,这个厂生产的农药由于不适应农村的新需求,滞销严重,使大部分生产设备闲置。去年初,厂里领导干部带队,分别到全国各地农村调查研究,发现本厂在生产经营上都是老一套,脱离了当前农村的实际,因而产品不受农民欢迎。他们根据调查的结果,当机立断地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
——调整产品结构。根据农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的新情况,他们调整了农药产品结构,适当压缩用于大田作物的除草剂等品种,增加了适用于果园、茶林、棉田、菜地的高效低毒农药产量。
——降低产品成本。经过改革工艺,降低了一部分农药的售价,而药效仍很理想,以满足农民提出的“药要好,花钱还要少”的要求。
——搞小包装。他们生产的粉状农药过去是10公斤一木桶,农民用时得拆散零分,既不方便又不安全,现在改为用塑料袋包装,每袋半公斤或1公斤。
——按照各种农作物的农时和需要量安排生产。各地对用于棉田、果林的农药需要量猛增,供货期限又都集中在秋收前,为了不误农时,他们因陋就简地赶装了一套新装置,保证在虫害出现之前把农药送到农民手中。天津人民农药厂还把产品的药效试验放到农村去做。他们在全国建立和恢复了八个重点试验基地,并分别在水田、旱地和果园建立了40多个试验点,把药品免费送给农民试用。这个厂不仅把试验基地看作是产品的“展销柜”,还把它当成向农民传授农药知识的“服务台”和随时随地听取农民要求的“意见箱”。为了向用药户进行技术指导,厂销售科的同志在一年内,走了十几个省的100多个县,坚持做到推销产品不忘技术服务,到处受到欢迎。


第2版()
专栏: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统筹安排下
上海城乡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本报讯 据《解放日报》报道:在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由于党和政府统筹安排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上海城乡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改善。
城乡人民收入增加。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以及调整工资、增加津贴等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城乡人民的收入都有所增加。近五年来,全市安置待业青年和其他人员及统一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复退军人约有130万人,平均每年安排20多万人。
由于调整职工工资,扩大计件工资面,实行奖励和发放副食品价格补贴等,1981年全市职工工资总额比1976年增长了59.7%,平均每年递增9.8%。1981年,全市职工平均月工资比1976年增长37.3%,扣除职工生活费用中由于物价指数上升,实际工资增长27%。
在农村人民公社参加分配的三级(公社、大队、生产队)劳动力,从集体分得的收入(包括奖金和从公益金中得到的),1980年比1976年增长57%,平均每年递增12%。每个劳动力实际分配水平,1980年比1976年增长56%,平均每年递增11.8%。另据社员家庭收支调查,被调查户平均每人的家庭副业纯收入,1980年比1976年增长1 .4倍。
根据1980年职工和社员家庭收支调查,职工户平均每人每月生活费收入46.6元,比1964年的21.8元增长1.1倍,社员户平均每人纯收入33.5元,比1964年的14.4元增长1.3倍。
消费品购买力提高。城乡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品购买力1981年比1976年增长74.4%,比1978年增长61.1%。
由于职工收入增加,生活改善,购买高档商品和耐用消费品数量不断增加,这类商品的拥有量不断增大。据市区500户职工家庭调查,1981年底,平均每百户拥有手表274只,收音机112台,缝纫机85架,自行车70辆,电视机76台,电风扇74台,录音机17台,照相机10架,比1980年分别增长6.3%至64.5%。
城乡人民在吃、穿、用消费后,还有余款储蓄。1981年末,城乡人民储蓄存款32.9亿元,比1976年增长1 .1倍,比1978年增长81%。
集体福利正在改善。近几年,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逐步降低积累比重,加快住宅、学校、医院、城市公用设施、商业饮食服务网点的建设及环境保护等,这方面的投资比重连年大幅度增加。1981年,上述几方面的投资比1976年增长2.3倍。其中住宅建设投资增长2 .6倍。近三年,住宅建设竣工面积为817万平方米,解决和改善了约100万人的居住问题。
1981年全市拥有公交汽车和电车3,974辆,运载乘客36亿多人次,比1976年分别增长53.1%和66.1%。
1980年全市病床床位比1976年增加4.5%,零售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比1978年增加56%,城市园林、绿地面积比1976年也略有增长。
近几年上海人民的生活虽然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全市人口增加较快,加上过去由于比例失调,遗留的问题不少,因此市区居民的住房、交通、娱乐、就医、上街就餐、购买商品等方面仍有不少困难。这些,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发展,将会逐年得到改善,有所好转。


第2版()
专栏:

沈阳水泵厂三名老干部主动退居二线
开展调查研究 支持培养新干部
本报讯 沈阳水泵厂领导班子实行一二线分工,3名六十岁以上的厂级干部主动要求退到二线,搞调查研究。一二线干部在工作上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推动了全厂的工作。
沈阳水泵厂是全国水泵行业最大的工厂,有职工4,500多人。13名厂级干部中,厂长沈奎友、工会主席金绍文、副厂长程文俊都已年过六十。这3位老同志从党的事业出发,为了培养和锻炼新干部,让年富力强的同志放手工作,主动申请退到二线。领导班子实行一二线分工以后,在一线主持日常工作的10名干部,年富力强,平均年龄四十九岁,三分之一的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
退到二线的老同志时刻关心一线的工作,他们针对工厂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车间、班组和科室,多次召开座谈会,并提出要围绕“改革生产组织,适应新形势需要,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得到厂党委的支持。厂党委认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切中工厂时弊,要求基层党支部认真对待。
退到二线的老同志还热情支持和培养新干部。在讨论今年工作时,新提拔的副厂长明国卿根据从今年7月1日起将执行“经济合同法”的情况,结合生产中遇到的新问题,提出要增强法制观念,从计划的安排到生产组织都要进行改革,严格履行订货合同。退到二线的老同志赞同他的意见,并积极为执行经济合同法提建议,当“参谋”。
无论在一线工作,还是退到二线的同志,都兢兢业业地工作,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促进了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办事效率的提高。今年1月份,全厂提前9天完成了生产计划,水泵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工业总产值增长1.44倍,上缴利润10万元。
(《沈阳日报》供稿)


第2版()
专栏:

全面听取职工意见 认真考核严格培训
本钢选拔年富力强干部任厂矿长
本报讯 本溪钢铁公司所属的23个主要生产单位,已有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担任厂矿长。他们在领导生产中大显身手,厂矿面貌一新,被广大职工称为“企业的主心骨”。
本钢公司党委为了做好选拔厂矿长的工作,主要领导同志深入厂矿、车间和班组,全面听取职工对厂矿长人选的意见,并认真进行考核。同时,组织入选人员参加每周末的经济管理、生产技术业务学习,并分期分批送他们到东北工学院等大专院校进修,尽快增强组织和指挥生产的能力,提高领导水平。经过认真挑选、全面考核和严格培训,选拔了23名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厂矿长。他们在企业工作多年,生产业务精通,经营管理内行,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他们中间有的是从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逐级提拔上来的,有的是五六十年代大中专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年龄在43岁至55岁之间。
新任的厂矿长干工作很有魄力和办法。为提高生铁的数量与质量,第一炼铁厂厂长栾锡伟,发动群众制定了经营管理、生产操作、技术改造、开源节流等87项增产增收措施,使这个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厂焕发了青春,高炉利用系数、生铁合格率、炼铁焦比3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首位。45岁的工程师毛宪永担任了南芬露天铁矿矿长后,冒着风雪走遍十里矿区,发现汽车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运输线路的路面不好。他和机关干部、辅助车间的工人一起开展义务劳动,仅用一天就抢修矿山公路18公里,解决了薄弱环节,推动了生产发展。去年,全矿采剥总量、铁矿石都超额完成了国家生产计划,电铲、牙轮钻、运矿汽车效率均获好成绩。今年1、2月份全公司超额完成生产计划。


第2版()
专栏:

合肥市食品系统先进集体、食品公司安医门市部的职工,把主动关心、爱护老干部当作自己份内的事,经常把各种食品送到干部休养所和离休老干部家里。
新华社记者 徐光春摄


第2版()
专栏:

大帐小帐都摆 职工心里亮堂
首钢教育职工正确处理生活和建设的关系
据新华社北京电 新华社记者徐人仲报道:首都钢铁公司教育职工正确处理改善生活和支援国家建设的关系。去年,这个公司用于集体福利和奖励的基金只占利润总额的7.6%,其余都上缴给国家和留作企业生产基金了。其中上缴给国家的利润达2 .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 .7%。
这几年,首钢上缴的利润连年大幅度增长。对比之下,有些职工觉得个人分的奖金太少,对领导上控制奖金总额的做法不理解。为了教育广大职工正确认识消费和积累、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首钢党委引导职工联系本单位实际,算了国家对企业的投资帐。例如首钢三十年代留下来的一号焦炉,破旧落后,能耗大,污染严重。去年5月,国家以贷款方式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新型的五号焦炉,淘汰了一号焦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职工们用这样的事实说明,企业要技术改造,没有资金不行;如果奖金发得太多,把创造的财富吃光花光,企业就不能改造,国家也无力建设,最终人民生活的改善也就失去了保障。他们还学习了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文件,分析了我国的财政收入和用于生产、生活、文教、科研、救灾和国防等各项支出,看到这一笔笔支出都同人民利益有关。国家要求企业上缴的利润,是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国家利益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多给国家上缴利润,是企业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
首钢还把调查的职工收入情况,一五一十地在所属厂矿进行了宣讲。这几年,除调整工资、职工子女就业增加收入外,奖金也逐年有所增加,绝大多数职工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购买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和各种好衣料、食品、家具的职工越来越多,同时,国家为了保障职工生活,还支出了大量的财政补贴。据统计,仅副食、交通、卫生保健、住房等各种补贴,首钢职工一年就受益1,500多万元。企业还通过搞好食堂、托儿所、职工住宅建设、职工业余文体活动和环境保护等集体福利事业,不断改善职工生活。仅1981年,首钢就新建职工住宅10万平方米。
把这些大帐、小帐一摆,职工们的心里亮堂多了。他们说,在国家还有不少困难的情况下,能做到这些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我们应该知足,不能在生活方面要求太高,而要鼓足更大的干劲搞好生产,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使国家尽快富强起来的过程中,逐步改善我们的生活。


第2版()
专栏:向先进单位 先进人物学习

采煤工人刘合堂二十四年出满勤
采煤工人刘合堂二十四年来坚持在采煤第一线生产,出满勤,干满点,受到人们的称赞。
刘合堂在山东省寨里煤矿二井采煤四队工作,是1958年入矿的。这些年来,他干过攉煤、支柱、回柱、移溜子,打眼放炮等工种。不管干什么工作,遇到艰险时他都抢在前。有一次,刘合堂刚上井洗完澡,队长对他说:“工作面顶板来压力了,如不赶快维护,有垮下来的危险。”刘合堂立即换上工作服又下了井。他把新工人安置到安全的地方,自己领着两个老工人冲进险区,排除了险情。
二十四年有7,000多个工作日,刘合堂从来没有因私事请过一次假,旷过一天工。1980年春天,他爱人一人在家要种8亩水稻,还拉扯三个孩子,实在忙不过来,两次打电报叫他回家。他知道家里确实很需要自己,但又一想,眼下采煤工作面正遇到断层,需要自己留下来战胜困难,不能因为家庭的事误了生产,于是他写信请一个亲戚到家里去帮忙,自己坚守在生产岗位上。
有一年春节,矿上用汽车送职工回家过节。当刘合堂提着年货正要上车时,听到有人说春节期间留下来生产的人员不够,领导很着急,刘合堂拔腿就往回走,留下来坚持节日生产。就这样,二十四年来的每个春节,他都在井下生产,没有回过一次家。1978年冬,刘合堂回家探亲,返矿的前一天晚上,下起了鹅毛大雪。早晨起来,大雪拥门。他冒着风雪走了30多里路,赶到车站,按时返回矿上。
刘合堂今年四十二岁,他在井下已经干了24个年头。有人劝他该离开井下了。刘合堂说:“现在国家正需要煤炭,我怎能在这个节骨眼上下火线!”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加强思想教育 刹住吃请歪风
襄樊供电局改变作风热情服务
据新华社武汉电 从惹不起的“电老虎”,变成“请吃不到,送礼不要,方便用户,随叫随到”的“电黄牛”,这是湖北省襄樊市供电局经过纠正不正之风出现的可喜变化。
襄樊市供电局过去不正之风较盛。部分职工在供电或替用户安装电表、电线时,经常要对方招待吃喝、送礼。谁家要是招待不周,他们就用“不供电”、“不给安装”等办法来卡,逼得一些用户忍气吞声花钱摆酒席、买礼品,侍候这些“电老虎”。
供电局党委去年研究了纠正不正之风的问题,认识到这种吃请受礼的歪风不仅腐蚀职工的思想,而且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同群众的关系,决心狠煞这股歪风。他们一面对职工进行正面教育,一面对两名吃请受礼严重的职工进行严肃处理,要他们公开检讨,向用户退赔招待费用和礼品。并规定了今后不准吃请受礼的纪律,要求领导干部和党团员带头执行纪律,做煞歪风、树正气的模范。
经过思想教育,襄樊市供电局职工的作风有了显著变化。绝大多数职工都自觉遵守电力部颁发的《供电部门职工服务守则》,出现了许多热心为用户服务的好人好事。今年元月,两个职工到郊区万户小学安装电表,装完已近傍晚,学校准备了晚饭款待他们。这两个工人坚决不吃请,还是回去就餐。
编后
供电工人给人民群众送来光明,给生产送来动力。他们工作得好,有益于国计民生,也有利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供电部门的工作是有成绩的。但是也有个别单位和人员做得不够好,有的“电老虎”更是惹不得,供不起,叫不应。在“五讲四美”活动中,加强思想教育,提倡职业道德,切实改变不良作风,是人民群众的要求,也是供电行业广大职工的愿望。襄樊供电局的做法,不仅对于供电行业有示范作用,而且值得其他行业借鉴。


第2版()
专栏:市场随笔

五厘钱见精神
王承伦
陪着孩子到宁波市一家文化用品商店去买塑料学生尺,定价九分五厘。按“四舍五入”的规矩,我付了一角钱。当我拿到学生尺时,出乎意料,竟又得到一张信纸。这是商店公平买卖,不使顾客吃亏的一种好办法。
五厘钱,找不找零,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商店从五厘钱入手,维护顾客利益,使人感到一股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