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3月1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不徇私情的检察长
朔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成宝不徇私情,把违法参与砍树的干部和好友,一律反映给县委,要求坚决处理。他象一棵挺直的青松,坚定地站在神圣的岗位上。
在山西省朔县去春曾刮起一股毁林砍树歪风。连国营林场和防风林带也难幸免。虽然法办了几个罪行特别严重的人,歪风仍然未能制止。
朔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成宝,面对这种毁林歪风,心急如焚,他亲自带领干警深入到重点社队,采用明访暗查的方法,查知本县县级机关、企事业共28个单位47名干部和职工,非法砍树5,132棵。其中带“长”字的干部就有22人。有一个公社主任,一个人就砍了防护林带上的200棵树。
王检察长把调查到的情况,按单位、姓名、职务、砍伐数量、是否付款等五个项目,编制成一份花名册。这花名册上的人,大都是经常和他见面的干部,有的是共事多年的好友。看着这些熟悉的名字,王成宝感到心情沉重。有人好心地劝告他少惹麻烦,他自己也料到可能发生的麻烦。但想到全县毁林的严重,想到自己身负的重任,还是毅然决然地让打印出来,反映给县委书记和有关单位。
县委书记李廷赋,看到检察长的反映材料以后,立即召开常委会研究,批转了他写的材料,通报全县,要求当事人在限期内还清树款,赔偿损失,接受处罚,补栽补植。每个当事人还要写出书面检讨。
令出即行,没有人再敢推诿不办。朔县的乱砍滥伐树木的歪风很快被刹住,局面很快稳定。
事后,广大干部群众反映:检察长忠于职守,不徇私情;也有少数人说,王成宝不识时务,不留后路。王成宝不论听到什么话,都不动声色,象一棵腰杆挺直的青松,坚定地站立在自己神圣的岗位上。
王生明


第2版()
专栏:

希望有更多的王成宝
本报评论员
这篇短短的报道,使人看了高兴。在我们的各个岗位上,这样勇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的干部,正在成批涌现。一些站在执法的神圣岗位上的同志,忠于职守,不徇私情,这种精神十分可贵。
毁林砍树之风为什么总是刹不住?身为检察长的王成宝,下去一查,原来有不少干部在那里带头砍。怎么办?他不管这些人中有他共事多年的好友,一律开列名单,反映给县委和有关单位,要求坚决处理。这样做,是需要勇气的。
当前,不少地方仍然存在毁林砍树之风,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是少数投机倒把分子干的,我们的干部不闻不问;有些是有干部参与,影响到一部分群众跟着干。不管何人所干,毁林是违犯《森林法》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干部违犯法纪,更应严加处理。作为执法的干部,如果都能象王成宝同志那样,不徇私情,秉公办事,毁林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王成宝同志检查纠正的是有关毁林方面的歪风。当前我们正在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活动。不管是林业战线以至整个经济战线,都需要王成宝这样的同志,肩负起神圣职责,勇于同一切歪风邪气和违犯党纪国法的人作斗争。这样的干部越多,我们的事业就越有希望。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注意降低生猪死亡率
编者按:一提到发展养猪,人们往往只注意增加饲养生猪的数量,忽视降低生猪的死亡率。从这封来信反映的情况看,安徽省由于畜病防治工作跟不上,全省去年竟死猪150万头之多。如果努一把力,使生猪死亡数减少一半,一年就等于多养75万头肥猪。可见生猪的“多养”和“少死”这两个方面都应加以重视。各地畜牧部门要趁开展春季防疫的有利时机,切实解决好畜牧兽医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条件和报酬问题,落实岗位责任制,抓紧把防治猪病的工作搞上去。
安徽省最近统计,1981年全省生猪死亡122万多头,占全省生猪饲养量的6.8%。据省农业厅畜牧处的了解,全省生猪死亡的实际数大约在150万头左右。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中等专区的生猪饲养量。
农村死猪,十有八九是因为闹猪瘟。据畜牧专家们说,猪瘟并不难预防。我国猪瘟疫苗比较先进,免疫期可达一年。做好预防工作是可以避免猪瘟病流行的。其他一些猪病也可以防治。据有关部门介绍,安徽省每年都拨出150万元作防治猪瘟的疫苗经费。为什么防治工作搞不好呢?主要问题是:近两年畜病合作防治没人抓了。有些农村兽医人员收入主要靠行医治病,疫病越多,收入越高;有的地方不事先给猪打防疫针,以致病猪增多,治疗又跟不上。据统计,1979年安徽省打防疫苗的猪为2,198万头次,1980年下降到1,710万头次, 1981年再降到1,581万头次。生猪防疫密度下降带来死亡率上升。
为加强畜病防治工作,降低生猪死亡率,畜牧专家们建议:
一、农村的各级领导应把畜病防治当作发展养猪的重要环节来抓。不能只抓生猪饲养量,也要管降低生猪的死亡率。
二、教育兽医人员发扬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经常下乡防病治病的好传统,同时合理解决他们的报酬问题。
三、要在健全公社兽医站的基础上,推行“四包一扶持”(即包防疫、包阉割、包治疗、包医药费用,病猪经治疗无效死亡给养猪户以适当扶持)的畜病合作防治办法,建立和健全兽医人员岗位责任制。
全椒县有87%的农户参加了合作防治,生猪死亡率由过去的11%下降到3.5%,生猪生产发展很快。这个县对兽医人员普遍实行
“三包”奖惩的岗位责任制(即包范围、包费用、包死亡率——按生猪饲养量的3%作为死亡率的限额),少死一头奖2元,多死1头罚1元,使畜病防治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报记者 王礼贶


第2版()
专栏:

鲤滩大队结合生产办好科技讲座
本报讯 通讯员王国强、李国发报道:河南省西华县鲤滩大队结合生产环节,举办科学技术讲座,促进了农业生产新发展。1981年粮食总产比1980年增64.5万斤,亩产增210斤;农业总收入增56.7万元,人均增280元。
鲤滩大队沙碱地多,自然条件比较差,产量低而不稳,党支部针对农民迫切要科学的情况,聘请大队试验站技术员担任教师,举办科学技术讲座。
他们根据季节和当地种植的作物确定科学技术讲座题目,比较系统地讲解了种子、土肥、栽培等知识和技术。去年,这个大队向社员讲授了23个专题,119个课时,听课的达3.5万人次。去年11月中旬,社员们购买了三、四十吨尿素,准备全部用来追施麦苗。农技课教师经过测量和分析,发现麦田墒情湿度差,苗幼小,每亩施氮肥不能过多,以10斤左右为宜。于是,大队及时举办了《科学用肥增产多》的讲座,对社员进行合理施肥教育。目前,这个大队小麦长势很好。


第2版()
专栏:

良种猪——两头乌
“两头乌”是有名的良种猪。猪的全身雪白,头和屁股乌黑,猪鼻子上有一颗白点,看来十分滑稽。
“两头乌”能吃粗食,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长得又快,6个月就能长150斤左右。它皮薄肉嫩,瘦肉多,肥肉少,煨的汤白如牛奶,味道鲜美。
本报通讯员 白雪摄 本报记者 刘衡文


第2版()
专栏:

为促进牧区发展生产
海晏县积极培养牧民技术员
据新华社西宁电 新华社记者刘金桐、新华社通讯员张三元报道:青海省海晏县积极培养藏、蒙古、回等民族的牧民技术员。近年来,全县共培养了绵羊改良配种员、兽医、各种牧业生产和草原建设机械(车辆)的操作手(驾驶员)383名,活跃在全县10个牧业大队。
海晏县是青海省进行绵羊改良比较早的县,但长期以来由于这里文化落后,牧区改良绵羊的工作只是依靠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去进行,影响了牧业生产的进展。针对这一状况,这个县的有关部门选拔了一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壮年,学习掌握牧业生产技术知识。目前全县每个牧业大队都有七、八名绵羊改良配种员。到去年底,全县已基本上实现了良种化。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一个鸡蛋一本书
杨传春
春节期间,我回到家乡扬州农村时,乡亲们托咐我帮助买些“管好麦苗”、“麦肥套种”方面的书。我说:“农业科技方面的书刊多得很,随便买啊!”他们说:“哎,那些,买不起,也不容易用上啊!”
这使我想起一件事:前些时候,在一次全国性的农业科普创作会上,安徽省的同志介绍说,他们省的农业科技出版部门提出一个口号:“一个鸡蛋一本书。”意思是卖一个鸡蛋的钱,就可以买到一本农业科技书,价廉适用。这种做法,很受农民欢迎。
据了解,现在全国的科普期刊,大大小小近百种,其中农业方面的近20种;1980年,全国出版科技书籍5,700种,其中农业科普方面的有500种。数量不算少。但是,有些书本头大、价钱高、道理深;有些“农业科学”期刊介绍庄稼、农药方面的科技知识,大多是系统的基础知识,应用技术比较少。大概,这就是农民感到“买不起,用不上”的原因。
目前,广大农民要求最急迫的,是那些学了就能懂,就能用,用了就能增产的应用技术。我手头有两个例证:去年有个省的农业科技部门经费紧张,有人“急中生智”:印了一大叠关于施用化肥的知识方面的“书”——32开一张纸,价格五分钱,想不到被农民抢购一空。说起来这“书”有些贵,但农民还是谅解了,因为它没有超过“一个鸡蛋”的价钱。湖南省华容县每月出三期的《科学种田》小报,每期都介绍下十天的农活技术、注意事项。一年36张只收7角钱,农民说:“7个鸡蛋换来了千斤粮食、百斤皮棉。”这个县共有10万农户,竟有7万户订了这个报。
去年,许多地方的农业科技出版部门已经为农民出了不少价廉适用的书,比如,山东出版关于“鲁棉一号”的,河南出版关于小麦“高、低、稳”技术的,以及“杂交水稻”方面的一些小册子。这些小册子,都为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显著的作用,受到农民的欢迎。看来,只要记住让农民“买得起,用得上”这一点,做到“一个鸡蛋一本书”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第2版()
专栏:

包干到户后想着农民共同富裕
吉河区组织干部、党员帮助困难户
本报讯 通讯员任会生、王友根报道:陕西省安康县吉河区委和各公社党委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采取有效措施,帮助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的困难户发展生产,受到社员群众的好评。
吉河区委和各公社党委认为,在绝大多数生产队决定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后,帮助困难户搞好生产,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工作。他们要求各生产队在划分承包地时,给困难户划分离家近和土质、水肥条件好的土地,把困难户和那些思想端正、乐于助人、技术好、劳力强的干部、社员搭配在一起,共同使用集体的耕牛、风车、拌桶和犁耙,不让困难户吃亏。同时,全区各生产队经过民主评议,给80%以上的困难户免去或减少了各项集体提留和粮油交售任务。在此基础上,区委和各公社党委召开党员和干部会议充分讨论,建立了干部和党员帮助困难户的制度。矿石公社向阳大队困难户赵万升,缺少肥料和小麦良种,去年秋播时,没有翻地,就把自己承包的3亩地全部点了产量低的蚕豆。对这一情况,负责帮他的干部发现以后,立即拿扶贫款帮赵万升买了100斤尿素。生产队长李在岗也从自己家里拿出43斤小麦种送去。公社书记又组织16名干部突击一天,帮赵万升翻掉蚕豆,种上小麦。


第2版()
专栏:

铁树结果
湖南邵阳市城南公园的一株雌性铁树,不仅开了花,而且结了果。
去年6月,这个公园的一株雄性铁树和另一株雌性铁树同时开花。为了方便群众观赏,管理人员把它们移到一块展出了半个多月。移者无意,花却有情。雄花传粉,雌花“怀孕”。后来在雌性铁树的花蕊中出现一颗颗漂亮的果实。铁树不易繁殖,所以有“千年铁树开花”之说,结果就更为希罕了。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百鸟飞来大陈岛
二十七年前,曾经是人烟绝迹、焦土遍地的大陈岛,今天花繁叶茂、生意盎然,变成了百鸟的乐园。
大陈岛屹立在波涛汹涌的东海海面上。一九五五年,解放大陈岛的指战员在山山岙岙里种下了第一代松树苗。随后,大陆上青年垦荒队员也来到这里,种下了一批又一批的“扎根树”。二十七年前的象头岙只有一株被烧焦了的老榆树,解放军战士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这里的面貌。新战士来了种“爱岛树”,老战士走时种“留念树”。到如今,驻守那里的连队已植树二十多万棵了。整个大陈岛已营造成片林四千五百多亩。今春,又植树十一万棵。
绿化使大陈岛的不毛之地变成了良田和果园,以往这里连麻雀也很少见,如今雄鹰群飞,沙鸥翔集,喜鹊登枝,黄莺欢唱。白头翁、长尾雉、翡翠等珍贵飞禽也时常出没在绿树丛中。一九七八年三月的一天,驻岛某部巡逻小组在搜山时意外地发现了四只美丽的白天鹅。战士们悄悄地绕道而行,没有惊动它们。打那以后,岛上军民年年看到白天鹅远途跋涉飞来做“客”。
本报记者 吴东峰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榕城的茉莉花茶
范金玉 林斯定
你在听江南民歌《茉莉花》的时候,一边领会“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花开满园,香也香不过它”的意境,一边品尝新泡的茉莉花茶,准会感到心醉。
茉莉花茶是由绿茶或乌龙茶加茉莉鲜花窨制而成的。属木犀科的茉莉,原产印度和阿拉伯国家。“茉莉”二字,就是从古代印度梵文中音译来的,佛经中称作“抹丽”。相传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汉代,就来到我国四季如春的云南安家落户,继而广植于闽粤两省。由于茉莉性喜炎热、潮湿,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江西、湖南、四川南部及台湾等地都可以露地栽培,或稍加防寒措施就能安全过冬,其它如浙江、江苏、安徽、湖北以及北方地区,也可盆栽。现在,我国已成为茉莉花的主要产国,年产量居世界首位。
茉莉花茶是福州市的特产。榕城用茉莉花窨制茶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传说清咸丰年间,北平有个汪正大商号,将鼻烟运到福州附近的长乐县,用当地生产的茉莉花窨制后出售,香味特佳,生意兴隆。当地茶商从中受到启发,试用茉莉花窨茶,果然气味佳美,茶叶销路为之大增。此后,福州地区各茶厂相继仿效,花茶制造业因此日盛一日。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州花区成为全国茉莉花茶最大的生产基地。随着福州马尾港的开放,我国独特的茉莉花茶远销海外,飘香四海。
生产上等茉莉花茶,除了要有好的茶叶和好的茉莉花外,还要有好的窨制技术。按花茶等级,有一窨二窨三窨之别,窨的次数愈多,花的香气愈深入茶中。窨制工序一般经过窨花、通花、出花、覆火等工艺处理。有人以为,茉莉花茶中应有茉莉花朵,其实,正品的茉莉花茶,是要剔除花渣的。家庭也可以制茉莉花茶。你家庭院如种有三五盆茉莉,可在晚间摘下上百朵含苞待放的鲜花,待鲜花渐放吐香时,即同绿茶或乌龙茶相混拌,经过一定制作工序,就可窨成茉莉花茶尝鲜了。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八年汗水换来六千亩林场
——记广西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金代钧
广西桂林市南的雁山公社枫林大队,有个6,000亩的林场。这里,泡桐挺拔粗壮,乌桕结实累累,是全自治区乌桕、泡桐的良种苗木供应基地。
八年前,当广西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金代钧来到这里蹲点时,这里还是一片荒滩。金代钧感到,作为植物研究人员,有责任到群众中去传播育林技术。他向植物所党组织请求:“让我到枫林大队去办一个示范林场,把科研和推广工作结合起来搞,促进桂林郊区绿化造林工作的发展。”他得到了党组织的支持。
金代钧带着行李来到了枫林大队。大队为他筹建林场安排了6个青年“场员”,生产工具只有一挑粪桶。金代钧知道,队里很穷,全大队只有九角二分钱的结余。他对场员们说:“咱们就一挑粪桶起家吧!”他从植物所拿来手推车、铁锹、小锄头,场员们也从家里带来了一些工具,就这样,创业开始了。
老金天不亮就起来招呼大伙出工,下地后重活脏活抢在头里,一身旧工作服成天总是湿个透。那时,林场没有食堂。中午,场员们回家吃饭了,而老金却常常舍不得花时间回场部做饭吃,一天只吃两顿。不多久,他患了胃出血病,体重从114斤降到104斤。人们感动地说:“金师傅把自己的事全忘了啊!”
1975年春,金代钧带领场员们搞泡桐育苗。泡桐种子极小,长出的幼苗象头发一样纤细,既怕日晒又怕雨淋,需要搭棚保苗。但是,搭一亩苗圃的棚,所需的竹木稻草要500多元。林场缺钱,搭棚的办法显然行不通。他踏遍整个大队,发现岭坡上到处长着铁芒箕草,心想:把它割来插在苗圃里,不也可以遮荫保温吗?他们立即进行了试验,果然行。后来,老金又摸索出了苔藓盖地育苗和无节高干材的培育技术,使幼树一年可长几米高,树干通直。
近三年,金代钧开展了培育乌桕矮化丰产树的研究。过去,广西有些地方也有乌桕,多为野生或半野生状态,籽粒小,产量低,树体高大不便采收。老金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试验,从浙江等省引种了铜锤桕等5个良种作为发展对象,摸索出了折干矮冠的乌桕造林新技术。从此,枫林大队种植的乌桕都能很快形成速生丰产的树冠。
八年来,金代钧边实践边总结,写出了有关泡桐和乌桕的论文10多篇,有的在全国、全区的专业会议上做了学术交流,有的发表在报刊上。他编著的《乌桕》一书,广西人民出版社已经出版。从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已有5,000多人,金代钧研究的育林技术正在祖国南疆开花结果。
现在,枫林大队的林木覆盖率由八年前的5%提高到65%,林场的乌桕年产量超过两万斤,泡桐的木材蓄积量达6,000多立方米,价值60多万元。八年来,林场仅出售苗木、林下间种经济作物等就收入30多万元。昔日穷得叮当响的枫林大队,正在迅速地改变面貌,社员们说这里面也有金代钧同志一份功劳。
本报记者 衡志诚


第2版()
专栏:

胡杨树下的驼群 本报记者 李生才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