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1月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思想、行动、班子、作风
谭启龙
现在,摆在我们全党面前的任务,就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我们要把全部的精力和智慧都集中到打开新局面的问题上,用实际行动作出使党和人民满意的回答。领导干部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才能实现开创新局面的目标呢?我想从思想、行动、班子、作风四个方面来谈。
确立开创新局面的思想
要全面开创新局面,首要的一条,是用十二大精神武装我们的头脑,使认识达到新的高度,确立开创新局面的思想。要清醒地看到,在历史性转变胜利完成之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的思想一定要跟上形势的发展,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如果我们脑子里打不开新局面,工作上是不会有新局面的。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认识提高的过程,我们体会到,对党中央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认识早,跟得紧,工作就主动,形势发展就快;相反,对三中全会精神领会差,转得慢,犹豫徘徊,工作就被动。这次学习贯彻十二大精神,一定要汲取这个经验教训,抓紧学习,跟上形势,仍要坚决贯彻“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迈开步伐去开创新局面,决不能摇摇摆摆,贻误时机,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
把我们的思想提到开创新局面所要求的高度,要解决的具体思想问题当然很多,但是,我认为,最大的一个思想问题,还是个信念问题、信心问题。我们所要确立的开创新局面的思想,最主要的,就是要坚信我们伟大的党和党的领导核心,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胜,坚信我们已经走出来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实现宏伟目标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现在的党中央,确实是完全可以信赖的,能够驾驭各种复杂局面,领导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夺取胜利的坚强领导核心。特别是德高望重、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个领导核心中更是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党内外、军内外、国内外有崇高威望的老同志,继续被选进新的中央领导核心,完全符合我们党、国家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广大党员和群众是衷心拥护的。
十二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末,力争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这个奋斗目标,是符合我国实际,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又是充满雄心壮志,需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我们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应当没有信心。当前更值得注意的是后一种情绪。有些同志信心不足,是思想方法不大对头,不能正确地观察经济发展的前景。一是从老框框、老印象看问题,一听说“翻两番”,就怀疑是不是“大跃进”、“高指标”又来了,他们把党中央在彻底清理了“左”的指导思想之后实事求是提出的奋斗目标,同过去“左”的东西混为一谈。二是从狭隘的小天地看问题,比如对农业发展只考虑粮食一项,没有打开思路,从多种经营的开展、新的科学技术的利用等多方面想问题。其他各行各业也有类似的情况。三是片面地看问题,往往只看到暂时的、局部的困难,而忽视那些基本的、长远起作用的有利条件。拿我们四川来说,主要的有利条件,一是较早地实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绝大多数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是好的;二是这几年农业稳步增长,有了较好的基础,三线建设形成了很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工业固定资产达310亿元,今后国家还将在我省兴建一批新的骨干项目;三是人口占全国十分之一,有很广阔的市场。同时,发展我省工农业生产,无论在发挥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的优势方面,或发挥科学和政策的作用方面,都有巨大的潜力。只要我们抓住三个战略重点,控制住人口的增长,在工作指导上不发生大的失误,把有利条件充分利用起来,把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我们经济发展就会有比较理想的速度,翻两番的目标是完全能够达到的。
我们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决不是要改变现行政策,又刮什么“共产风”。我们强调对实现宏伟目标要树立信心,也决不是要吹牛皮,说大话,刮什么“浮夸风”。过去“左”的东西把我们害苦了,我们要记取沉痛的教训,保持清醒的头脑,再不做那些蠢事。从农村工作来说,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和一系列富国利民的政策,必须长期坚持,逐步完善,决不能违背群众意愿轻率变动,更不能走回头路。要大力支持专业户、重点户和各种经济联合的发展,鼓励农民劳动致富。我们党已经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决不会看到有的农民富一点,眼睛就红起来,又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也不会经济发展顺利一点,脑子就发热,又搞“瞎指挥”,盲目冒进。总之,在贯彻执行十二大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领导上一定要有坚定的立场,从实际出发,及时地正确地开展反对“左”和右的倾向的两条战线的思想斗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拿出开创新局面的行动
开创新局面,要有切实可行的规划,要脚踏实地去干。省、地、县,每个部门和单位,都要在学习文件、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十二大的精神,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开创新局面的规划,对于今明两年做到哪几件事,五年内达到什么目标,都要规定得明确具体,并提出有力的措施。从全局来说,今后五年内,开创新局面的主要标志,就是力争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社会风气和党风的根本好转,但到了每个单位,还得有自己的具体要求。有了规划以后,就要带领群众去干,一个一个地解决本单位存在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实现既定的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干出来的,我们决不做不务实事的空谈家,也不能做盲目蛮干的鲁莽家,要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做一个能够打开新局面的实干家。如果口头上拥护十二大,行动上却不来气,照老样子办事,疲疲沓沓,缺乏干劲,那怎么能打开新局面呢?我们既要有“长风破万里,干劲冲九霄”的革命气概,又要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严密科学态度。当然,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共产党人从来是不怕困难的,在困难面前总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总结经验,继续前进。中国女排这次参加世界锦标赛,在首战失利、处境困难的情况下,败而不馁,一局一局地拚,一分一分地搏,终于再次登上了世界排坛的高峰。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有这种拚搏精神,勇敢地把党交给自己的任务担当起来,知难而进,夺取胜利。
领导干部还应当在端正党风上拿出实际行动来。在三个根本好转中,党风的根本好转是关键,而党风能不能根本好转,关键又是领导干部能不能以身作则。我省各级干部,包括广大基层干部,绝大多数对党的事业是忠心耿耿的,工作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生活作风上也严于律己,能够与群众同甘共苦。这几年我们各条战线上取得的显著成绩,同广大干部的艰苦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也有少数同志,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工作职权,谋求私利和特权,损害了党的威信,脱离了群众,个别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党是执政的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广大群众总是直接通过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来看待我们党的。党风的好坏决定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决定着党的命运。十二大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面整党,以及要把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斗争进行到底,这都是重要的战略措施。但是争取党风根本好转不能等待全面整党时才来解决,现在就要开始抓。领导干部应当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本单位做起,从现在做起,带头不搞并抵制不正之风,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我们要按照新党章,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不搞特权,不谋私利,不徇私情,言行一致,在端正党风和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方面起表率作用,有不符合党章党纪的行为,就赶快自觉主动地改正,用实际行动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做一个合格的干部。领导干部带头做到了这两个“合格”,说话办事,腰杆就硬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越来越高,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建设开创新局面的班子
现在,我们各级领导班子的现状,同新时期对领导工作的要求,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一个是老化,一个是知识不足,这两个问题很普遍,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不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党和国家机构就会缺少生气,缺乏效率,党的政治路线就难以贯彻执行,更谈不上长期延续下去。党中央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方针、政策和办法,下的决心很大,采取的步骤也很稳妥。十二大选出的中央领导机构体现了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中央一级党政机构改革的第一步也已经基本完成,这些都为我们省、地、县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经验。按照中央的部署,我们省级机构改革已经开始,机构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按照精干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把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有力、能够开创新局面的战斗指挥部。我们对这件关系四川工作全局的大事,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齐心协力地把它办好。
解决干部队伍的交接班问题,首先是老干部要陆续从领导班子中退下来,同时要把大批德才兼备、能够打开新局面的中青年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正确对待这一退一进,对我们老同志来说是一个实际的考验。我们绝大多数老同志能够以党的利益为重,自觉服从革命的需要和组织的安排,超过规定年龄界限的,主动愉快地退下来,搞好对中青年干部的传帮带,继续为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用实际行动写好自己晚年的历史。很多老同志曾经多次表示要退下来,有的还写了书面申请,态度很诚恳。我们参加到革命队伍里来,不是要作官,而是要革命。当革命需要我们上的时候,就勇挑重担;当自己已经适应不了工作,需要退下来的时候,就愉快地退下来,一切要从革命利益着想,服从组织分配。同时,我们老同志,要精心挑选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来接班,满腔热情地支持他们的工作。看到革命事业后继有人,我们应感到由衷的高兴,看到年轻的同志后来居上,超过我们,我们更是无比喜悦,因为这是革命事业兴旺发达的表现。老同志退出第一线,还要同新干部很好合作,继续发挥自己应起的作用。耀邦同志到重庆时,送给老同志几句话:“缩小指挥权,扩大发言权;缩小工作面,扩大联系面;缩短工作日,延长寿命日。”所以,老同志退下来,既是革命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组织对老干部的爱护和关怀。进入各级领导班子的中青年同志,要勤奋学习,大胆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自己的地位变了,更要谦虚谨慎,尊重和照顾老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平等待人,向老同志学习,向群众学习。要时刻想到人民的需要和自己的不足,自己只有多做工作的义务,没有计较个人享受的权利,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选拔中青年干部的时候,一定要把好政治关,决不能让“三种人”和另外“两种人”进入领导班子,已经提拔的,必须清除出去。解决这个问题,要实事求是,掌握充分的证据,查实一个,处理一个,不能一阵风。
为了改变领导班子知识不足的状况,一是要大胆选拔一批优秀的有真才实学和组织管理能力的知识分子到领导岗位上来,二是对现有领导干部要加强教育和培训。在选拔和使用知识分子干部的问题上,还有一些认识问题需要解决。过去由于“左”倾思想和小生产观念的束缚,在我们党内相当普遍、相当长期地存在着轻视教育科学文化和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直到现在,这种“左”的影响在一部分人中间还没有完全消除。有的同志并没有真正从思想上承认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一样,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有的同志错误地认为,现在知识分子吃香,工农干部不受重视了。我们要做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使大家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在新时期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要看到,现在在许多方面起骨干作用的中年知识分子,基本上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直接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从他们中间选拔一些同志进入领导班子,是符合工农群众利益,符合全民族利益的。他们本身就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且不少是工农家庭中出来的,怎么能说是不重视工农干部呢?文化较低的工农干部应当看到,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对科学技术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党中央已经作出了轮训在职干部的战略性决策,我们要响应党的号召,学文化、学理论、学专业知识,努力使自己具备一定的学历和学识水平。有许多同志,经过长期不懈的学习,不是已经成为精通业务的专门家和领导骨干了吗?
在进行机构改革,实现新老干部合作交替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加强干部队伍的团结。这几年四川各方面工作能够取得较大的进展,就是靠我们党内的团结,靠党政军民之间的团结。一定要珍惜和发展这种安定团结的局面,要团结一致向前看,决不能再去纠缠那些历史旧账。最近,耀邦同志在西昌听取汇报时指出:要爱护团结,保护团结,要把团结放在第一位,团结是高于一切的,是搞好工作的前提。搞好团结,要遵循三个原则:一要把团结放在第一位;二要把重大原则问题的争论提到桌面上来,解决不了的,报上级党委解决;三要在小问题上善于互相让步、妥协,不要把小问题上升到大问题去。我们就是要遵循这三个原则,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团结搞得更好。
树立开创新局面的作风
开创新局面,一定要有过硬的作风。我们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必须有个大的转变,做到一深入,二创新,三抓紧。
要深入实际,不要浮在上面。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全面拨乱反正的胜利和各方面的成就,最根本的一条,是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路线。贯彻这条思想路线,就要求我们努力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做系统的科学的调查研究,真正摸清群众的脉搏,了解他们的心思。这几年农村形势的迅速发展,就是在党中央的指引下,各级领导干部和做农村工作的同志们,按照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际,体察农民的要求,总结群众的经验,带领群众闯新路的结果。现在我们都有个很深的体会,坐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一筹莫展的许多问题,只要到群众中去调查,同群众商量研究,就可以豁然开朗,找到解决的办法。群众中的确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力。我们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坚定信心和正确决断,只能来自对客观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如果浮在上面,不掌握第一手材料,摸不透群众的心思,就抓不住问题的要害,拿不出切实的措施;或者是“情况不明决心大,胸中无数办法多”,出“歪点子”,重犯主观主义“瞎指挥”的错误。所以,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深入实际、不尚空谈的作风,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真正做到多谋善断。
要敢于创新,不要照搬照套。实现十二大提出的任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会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照搬照套,或者墨守陈规,是不可能打开新局面的。这几年我们跑了很多县、社、队和厂矿企业,看到那些能把上级指示同当地情况结合,敢于冲破旧框框、老套套,大胆创新的地方,工作就生龙活虎,生产就发展很快;相反,一些条件基本相同的地方,由于不敢创新,老是按常规办事,工作进展就有不小的差距。有的同志说,创新要担风险,搞对了好说,搞错了就脱不了手。对这种说法要分析。我们提倡的创新,不是瞎闯乱干,是在执行中央方针政策原则下的创新,是在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基础上的创新,是一切经过试验、稳扎稳打的创新,这样去创新,在大的方向上就不会搞错。至于工作过程中有时出现一些毛病甚至失误,那没有什么可怕,领导上不要过多指责,应该帮助他们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改进就是了。
要提高效率,不要扯皮拖拉。现在大家最伤脑筋的问题,一个是扯皮,就是有关部门之间,条条块块之间,对一些事情,不是互相配合,同心协力去解决,而是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或者不商量通气,一家就拍板;或者各出各的文件,相互矛盾,甚至部门否定党委、政府的文件。再一个是办事拖拉,搞公文旅行,划圈圈,踢皮球,有些很重要的急需办的事情,一拖就是一年半载。这些现象,在我们省级机关的一些单位里是相当严重的,这是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如果不痛下决心加以解决,四化建设就没有希望。要从根本上克服官僚主义,就需要遵照中央指示,改革现行的领导机构、干部制度和管理制度。但我们也不要等,从现在起就要定这么几条章法:一是对涉及几个部门的事情,要采取联合协商的办法解决;二是对扯皮的事,要由上级出面,把有关各方的头头找来,一起到现场去调查研究,弄清情况,判明是非,解决问题;三是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对于玩忽职守,办事拖拉,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实现十二大提出的二十年宏伟目标,实现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务,实现今后五年间三个根本好转的要求,每一年、每个月、每一天都应当抓得很紧,决不允许把宝贵的时间白白地耽误了。让我们以新的姿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振奋精神,开拓前进,坚毅不拔,奋斗不息,为开创新局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吧!


第2版()
专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常识读本

第二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物质基础的生产
第十章 正确安排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第三节 为实现综合平衡而努力
综合平衡不只是计划工作者和对国民经济发展负有领导责任的同志的工作,还要广大劳动者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努力才能得到实现。
计划工作者应该怎样做好综合平衡工作
计划工作者在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负有特殊的责任。他们不但要对这项工作的基本任务和重大意义有深刻的认识,不但要很好地领会综合平衡的指导思想,熟悉这项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原则,还要掌握计划工作中做好综合平衡的方法。只有把综合平衡的要求正确地反映到长远计划和年度计划之中,才算尽到自己的责任。
计划工作者进行综合平衡的工作方法是:首先根据党和国家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综合平衡的各种情况,编制各种平衡表(如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平衡表,社会劳动力平衡表,综合财政平衡表,等等)。在编制平衡表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之间客观存在着的复杂联系就会得到反映,国民经济中的不平衡现象也就可以暴露出来,从而可以根据计划期的需要和社会可以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发展生产的种种可能性来拟定几个不同的平衡方案,再经过技术论证和经济比较,从中选出一个最优的方案。在进行这种工作中,过去采用过的许多方法,尽管有效,但存在着很多缺陷:不能很好地综合反映和系统处理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主要过程和内在联系;不能很好地选择出利用资源的最优方案,而且编制慢、效率低,难以运用电子计算机;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对计划工作提出的要求,等等。必须加强对现代化计划方法的研究和掌握。
实现综合平衡对有关领导同志的要求
在一个地区或者在一个部门担任领导工作的同志,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都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工作有着一定的关系。他们对安排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有着一定的权力,因而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人们虽然不能象要求计划工作者那样地去要求有关领导同志,但是如果这些领导同志加深自己对综合平衡的认识,增加有关综合平衡的知识,了解和掌握综合平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并在自己的领导工作中注意综合平衡的要求,那无疑会对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我国历史经验来看,在思想方法上最为重要的是要警惕主观片面,要懂得忽视综合平衡将导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失误,要吸取某些领导同志过去在这方面所犯错误的教训,从中得出正确对待综合平衡问题的结论。例如过去有些领导同志重工业,轻农业;重积累,轻消费;重建设厂房,不注意建设为满足职工生活所需要的商业网点,不注意举办托儿所、幼儿园和使职工子弟能就近受教育的学校,等等。造成这些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看问题片面,不注意综合平衡。
实现综合平衡对广大劳动者的要求
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是与广大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他们从自己的日常活动中会感受到有关综合平衡的许多问题。作为社会的主人翁,他们应该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建议,同时要有全局观点,多替国家设想,体谅国家的困难和左邻右舍的利益。正确地安排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不等于已经实现了综合平衡,还需要经过广大劳动者的生产实践。例如要把薄弱环节促上去,使短线产品的生产不再是短线,就要在短线生产单位的劳动者作出努力。只有千百万劳动群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劳动,并按照科学的计划统一行动,才能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发展,才能纸面上的东西成为活生生的实际。
本章执笔 余广华
(原载《经济学周报》1982年第31期)(二十七)


第2版()
专栏:简讯

简讯
△全国第一次生态经济讨论会十一月六日在南昌市召开。一百多位自然科学家和经济学家济济一堂,分组讨论生态经济基本理论、森林生态经济、农牧渔生态经济、城市矿区和环境保护生态经济问题。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会计史稿》。这是第一部我国会计史著作。作者郭道扬是湖北财经学院讲师。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主持编写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论历史唯物主义》即将出版,全书共一百六十万字,分三册。是一部供教学和研究用的工具参考书。
△张岱年编著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最近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由全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编选的《现代外国哲学论文集》最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