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美的随想

虎妞的美丑及其他
蔡师勇
有人说,老舍同志笔下的虎妞,既老且丑;影片《骆驼祥子》里的虎妞被大大“美化”了。也有人说,银幕上的虎妞恰到好处。这类纠纷,清官难断。不过,我倒倾向于第二种意见。个中缘由,说来道去,超不出莱辛在《拉奥孔》中所阐发的:表现丑的时候,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必须有所差别。
在法国二百五十年绘画展览中,我欣赏了大卫的油画《马拉之死》。画面上马拉右胸的刀口,只被表现为不满一寸的细线,渗出少许血滴,如此而已。这就如同银幕上的虎妞,只是稍事化装,使上牙“泡”出来,便足矣。试想,假如把马拉的伤口画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对于刻画大卫所敬仰的马拉有什么好处呢?把斯琴高娃换掉,另找一个让人看了直觉恶心的既老且丑的演员扮演虎妞,而且和祥子恋爱、结婚,徒然激起观众的厌恶,哪里有艺术欣赏可言?
电影镜头是无情的。它视线所及,实录不误。所以,理解和尊重观众审美需要的导演,在表现丑的事物时,总是设法既忠实于生活,又忠实于艺术。例如,电影画面有一个画框,在特定的瞬间,它只能框入有限的事物。因而,今天的观众对于有选择地摄取对象的局部,会欣然同意的。这就为电影的艺术加工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一个人中弹濒死,只拍他一只沾有血迹的手、痉挛地揪着泥土和小草,终于僵直,即可。再如,有的导演为了减弱影片的恐怖感,弃彩色,取黑白。决不能将诸如此类的必要的艺术加工斥为虚假。所谓虚假,指的是那些从根本上违反生活逻辑的艺术表现。影片《黑面人》里那群躲入山洞的姑娘,说是挨饿多时,可是看起来一个个白净丰盈,并非浮肿,亦无菜色,这就无法叫人信服。而影片《苔丝》只用天花板渗出的血迹,便交代了苔丝刺杀亚历克的细节,不违反生活逻辑,又不会引起人们生理上的厌恶。这同虚伪是毫不相干的。
有人不同意上述意见。他们说,“现代艺术”不再把美作为最高境界(或者说美的观念已经彻底变化了),它追求怪诞、丑恶、病态的东西。只要“真实”,管它怎样龌龊、下流、恶心,都要照样表现出来。而今某些外国电影,也确实成了藏垢纳污之所。我曾在一份海外报纸的电影广告上看到这样的文字:本片恐怖镜头突出,“致令甚多观众呕吐狼藉,有劳工友清扫”云云。请注意,这并不是真的在向清洁工道歉,而是得意洋洋地在招徕观众。可见,在那个世界里,确实有人愿意掏钱到影院寻找刺激,直至“呕吐狼藉”也在所不惜。只能说,这是病态的社会所滋生的病态心理,畸形嗜好,犹如吸食大麻一样。
自然,社会主义电影无权文过饰非。追求虚假的真善美,回避真正的假丑恶,只会把人民变成麻木、迟钝、脆弱和无知。但是,作为艺术的电影,在揭露假丑恶时,决不能仅仅诉诸于感官刺激,专门从生理方面去渲染、展览丑陋的东西。那样做,非但不能鞭笞邪恶,反而掩盖了邪恶的本质。批评脱离内容去追求演员外形美的形式主义倾向,无疑是正确的。可是,也不要争相去表现和追求什么“残缺美”,似乎生理有缺陷,心灵才高尚。唐代释皎然的《诗式》说:“无盐阙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外貌丑,内心善,哪比得上不仅外貌美,而且内心也善呢!
美,是艺术的本质属性。任你花样翻新,这一条恐怕扳不倒吧?以假丑恶取代真善美的企图,有时显得十分激进,其实呢,它不过象安徒生的童话里所描写的“皇帝的新装”罢了。


第5版()
专栏:影评

充满朝气 富有情趣
——喜看彩色儿童故事片《闪光的彩球》
章柏青
上海电影制片厂最近摄制的《闪光的彩球》(宋崇、王胜荣、瞿新华、周泱编剧,宋崇导演)是一部充满朝气、富有情趣的儿童影片。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八十年代少年儿童的生活与思想风貌,反映了少年儿童们在日夜操劳的辅导员与教师的教育下不断成长的过程。
过去,有许多儿童影片内容比较单一。其实,儿童的生活包含着日常生活、少先队活动、课堂教育,集中了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的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闪光的彩球》展现的生活面就比较广阔,它力求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概括较多的内容。看了这部影片,不同的人都可从中受到启发与教益。例如,少年儿童可以从四年级甲班第五小队由落后变成争气小队的过程中,学习他们那种“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进步自己争,自己的朋友自己帮”的当家作主、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师和辅导员们可以从方华、林育才老师两种不同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中获得启发,从中学习尊重儿童、诱导儿童、发挥儿童特长的教育思想。家长们可以从王奶奶、李小春爸爸、沈慧洁妈妈这三个家庭教育孩子的错误方法中吸取教训,从而寻求一条教育孩子的正确途径。影片还通过外宾来华考察这一条线,赞扬了中国儿童中蔚成风气的拾金不昧、集体主义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使更多的少年儿童和一般观众都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闪光的彩球》的突出特点是富有情趣。儿童影片要吸引儿童,一定要有儿童情趣。《闪光的彩球》中的儿童,从性格、动作、语言到某些细节,都是富有儿童特点的。有些情节,如李小春换毛毛的红领巾,上课做蓝鼻子;儿童们在鸭蛋上写上字句,送给林老师等,充满了浓郁的儿童生活气息。尤其是影片结尾的彩球测试,这一构思新颖、别致,不仅深化了影片主题,也会使小观众感到新鲜。应当特别指出的是,《闪光的彩球》的导演在对儿童演员的选择和表演上的启发、诱导上下了功夫。目前,不少儿童影片的演员,往往偏重于外型的漂亮,而《闪光的彩球》中的儿童演员却基本做到了人各有貌。演主角李小春的儿童演员虽然不怎么漂亮,但从外形上一看,就象一个又调皮又聪明的孩子。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如果让小演员在静止状态中去做戏,容易造成呆板和做作。这部影片的导演在拍摄时注意从“动”的场景中展示人物与剧情,因而,影片中的小演员表演很自然,影片也显得生气勃勃。
近几年来,儿童影片正在逐年增多,但真正反映儿童现实生活的影片并不多。许多儿童影片从内容上来看缺乏时代感。《闪光的彩球》的出现是难能可贵的。这部影片的缺点是结构松散了一些,人物的线索也似嫌过于庞杂。(附图片)
《闪光的彩球》剧照
中国电影公司供稿


第5版()
专栏:

“艺术书店”
全国第一家艺术书店最近在上海开张。它坐落在该市徐家汇衡山路上。艺术书店陈列着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戏剧曲艺、美学理论等十几个方面的图书共1,500多种,包括一些平时难见到的大型画册,如《故宫博物馆藏画——中国历代绘画》等。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艺术书店以小见大,为艺术工作者开了一个窗口。艺术家们称赞这家书店办得好。 (温)


第5版()
专栏:

上海市文联、作协、复旦大学举行茶话会
庆贺郭绍虞执教和著述七十周年
据《解放日报》报道:11月21日上午,上海市文联、作协上海分会和复旦大学联合举行“庆祝郭绍虞执教和从事文学著述七十周年”茶话会,文艺、教育、学术界一百多位知名人士参加了会议。
郭绍虞是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共产党员,现任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中文系教授。在庆祝他执教七十年之际,21日又适逢他九十岁生日,双喜之庆,使这次茶话会更添兴味。
茶话会由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吴强和复旦大学副校长邹剑秋主持。有关方面负责人和知名人士杨恺、洪泽、胡裕树、李俊民、盛华、罗竹风(同时代表王元化、黄源)、王西彦、方子勤、赵景深等先后在茶话会上发了言。
他们在发言中,盛赞郭绍虞执教七十年,桃李满天下。不少白发苍苍的专家、学者和一些知名人士,以及一些有成就的青年人,都曾经是郭绍虞的学生。他们当中不少人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七十年来,他著作等身,出版了数十册专著。在汉语言、文学研究领域中,郭绍虞以他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开拓了新的境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茶话会上,还宣读了市委书记夏征农和著名学者、作家叶圣陶分别在南昌和北京给郭绍虞发来的贺信、贺电。
郭绍虞教授坐着手推车来参加茶话会,由他的儿子代念了书面发言。他说:“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我表示衷心拥护。近来我身体不好,不得不中断长期坚持的古典文学和语法修辞的研究工作。但我对四化大业还是心向往之,‘愿毕吾生,星长拱北,川长向东’。”
(查志华)


第5版()
专栏:访问记

他在书园中辛勤浇灌
——记书法家任政
钱沛云
年过七旬的上海著名书法家任政,被人们誉称为书法园地中一头勤耕不辍的老黄牛。他孜孜矻矻,攻研书艺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他的各种书体笔情生动细腻,墨趣潇洒酣畅,功力颇为深厚。就在不倦耕耘的同时,他也在辛勤地浇灌,为培养书法艺术的新花而努力。
翻开任政应邀讲课的登记簿,上面密密麻麻,已留有一千次辅导记录,它凝聚着这位书法家对书法爱好者的一片深情。多年来,为了普及书法基础知识,他活跃在电视荧光屏上,文化宫、青年宫的讲台上,师范院校的梯型教室里,中小学校礼堂……粗略计算,从六十年代以来他到基层单位平均每星期辅导一次。特别是近十年,广大青少年学书热情十分高涨,他的辅导更是频繁。有些单位远在市郊,他不顾年迈,还是欣然前往。每逢休息日,络绎不绝的求教者拿着他们的作品慕名登访,家中经常宾客满座。任政总是满腔热诚,逐一指出他们作品中的优劣,并示范讲解,帮他们寻找写毛笔字中规律性的东西。
任政的书法课,和他的作品一样,给人以美的感觉。他根据自己的长期实践经验,以及初学者的心理要求,总结了一套学书起步讲解法。在讲解中,他善于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事理作譬喻,博引历代书家的成败得失,把枯燥的书法理论讲得饶有兴味,使初学者在盎然趣味中,领悟到入门的正确方法。
为了使第一步传授引人入胜,任政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深入,浅出,再浅出”,要讲得“使老人小孩听得懂,使不懂书法的也听得懂”。譬如书法运笔特点,过去一直被看成深奥玄妙,他便抓住“逆势”两字点出其精髓,并用踢球作比喻,要把球有力地踢出去,就得先把脚收回来,这个欲“击”先“缩”的动作,用在笔画上,就更有力。这样就把“逆势”的趋态和作用点清了。再如“永”字八法中第一个“点”,为说明它的有力雄健,任政把它比喻成是从高山上扔下石头那样,来势猛,笔力足,他边讲边示范,使听者更富有实感。
在频繁授教的同时,他勤奋著作,写了《少年书法》、《祖国的书法艺术》、《隶书概论》、《楷书结构》、《楷书基本点画》、《小学生字帖》(第五册)等。
任政的书案上,常常墨债山积,这是很难还清的,各地的求书信一批又一批,其中很多素不相识。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任政常从黎明写到深夜,奋战十几小时。
他在书园中辛勤浇灌,用汗水,也用心灵中的琼浆……
(附图片)


第5版()
专栏:随笔

普及与架子
徐城北
哈尔滨京剧团由南方巡回演出北上至京,有同志谈及沪宁等地普及京剧的一些情况:
“上海有个‘京剧之友社’,是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的,每周两次在劳动剧场活动。他们时常邀请京剧名家参加清唱,童芷苓、李玉茹、张文娟、张少楼、李蔷华等都是其座上常客。每隔一段时间,便在劳动剧场举行售票清唱会。年逾八旬的俞振飞做过他们的节目主持人。有时还邀请电影、话剧、音乐、舞蹈方面的名人同台献艺,报幕人则换为程之、乔奇或孙景璐等……
“南京也有由文化宫出面组织的业余团体,每周定期活动,有专业演员进行辅导,逢节假日也在其剧场举行清唱会,五分一票。由于连续超员,几度发生‘险情’,致使后来再举行清唱会时,都不太敢声张了……
“我们参加了沪宁两地的清唱会,受到了热烈欢迎。这使我们联想起夏季哈尔滨的‘百花园’——每逢星期天我们也时常来到这个园中之园,与广大爱好者即席报名清唱,临时组合乐队,能从清晨延续入夜……”
无论是上海的热烈情景、异彩纷呈,还是南京、哈尔滨的轻松活泼、追求实效,似都能发人深思。作为专业的京剧工作者,应该以什么样的实际行动来配合这个群众性的京剧普及活动?答案只有一条:象沪、宁、哈三市的同行那样,首先丢掉两个架子。
第一个架子是自恃为专业文艺工作者的骄傲——自己是嫡传正宗,家学渊源;业余则荒腔走板,野调狐禅。三市的京剧名家做得好,不管多老多忙,只要业余一请,则有请必到,而且是穿着最漂亮的衣服出席。遇到求教,立刻开讲,想听演唱,当即登台,把普及京剧看做专业与业余的共同责任。
第二个架子是自恃为第一大剧种的骄傲——自己是独尊至上,源远流长;诸多新兴文艺形式则是旁门左道,浮泛浅薄。上海的综合演唱会开得好,让京剧和其他文艺形式一起,在最广大的观众和最多样的欣赏趣味面前,进行较量,并相互取长补短。这种实践能使文艺工作者的头脑清醒,也能使观众的艺术素养更加丰富和精湛。
放下架子才能做好普及工作。那么主要做提高工作的人,是否也需要放下架子呢?也同样需要。不搞普及只顾“提高”,能够牢牢把稳正确的方向吗?难说。面对近年京剧不太景气的实际情况,指出“危机存在”者有,否定“危机存在”者有。然而,还有更多的人放下架子,埋头做好普及工作。就在他们可贵的实践当中,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及解决途径。


第5版()
专栏:文化动态

银川举行塞上诗会
在烂漫的秋色中,70多位诗歌作者和评论工作者聚会在贺兰山麓、黄河之滨的银川古城,举行了“塞上诗会”。诗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和《朔方》编辑部举办。参加的有来自全国7个省市包括回、蒙古、满、汉4个民族的诗人。这是回族自治区诗歌界的第一次大的盛会。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文艺繁荣的新面貌。
与会同志针对宁夏新诗创作的实际状况,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探讨了宁夏新诗创作取得新突破的问题。大家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宁夏的新诗创作,无论就创作队伍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来说,都大大超过了自治区成立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
诗会还探讨了新诗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问题。诗人们指出,宁夏的新诗创作应从描绘西北高原的风貌,表现塞上江南的火热生活出发,努力创作出具有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诗篇。  (吴淮生)


第5版()
专栏:文化动态

《樱桃时节》正在排演
为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100周年(1883——1983),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正排演大型革命历史话剧《樱桃时节》。该剧将于明年3月14日公演。
革命历史剧《樱桃时节》,是由1871年巴黎公社武装起义的参加者、公社教育委员、《人民呼声报》主编、法国著名文学家茹尔·瓦莱斯,于起义失败后的第二年在流亡中写成的。茹尔·瓦莱斯毕生从事公社起义历史的宣传工作,剧中写到的人物和他们在起义中的斗争事迹都为作者所经历、所熟知,因而全剧生活气息浓郁、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是一部以艺术手段形象化地再现这一震撼世界的革命历史的珍贵作品。
茹尔·瓦莱斯的这部作品,是译者沈大力同志于1978年在巴黎发现的。《樱桃时节》由陈颙任导演,并特邀薛殿杰为舞台美术设计。
(里克)


第5版()
专栏:文艺新书

文艺新书
▲ 《徐悲鸿一生》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定价1.85元)。徐悲鸿是一位于挫折中努力抗争了一生的艺术家。《徐悲鸿一生》是第一部全面反映徐悲鸿所走过的坎坷道路的传记文学。
作者是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她以真实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这位正直、倔强、爱国的人民美术家的成长过程。他酷爱艺术,勤奋创作,培养人材,从事进步的社会活动,他与郭沫若、田汉、齐白石、傅抱石等许多文学家、艺术家的交往,以及他爱情生活的悲欢离合,在书中都作了生动感人的描绘。书内配有40多幅徐悲鸿作品的珍贵插图。
(李一)
▲ 《风满潇湘》(柯蓝、文秋著),是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革命历史小说,最近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定价2.35元)。故事发生在1927年马日事变大屠杀之后,一对亲生兄弟,为了寻找革命道路,经历了一场历史的血和火的洗礼。作者运用我国民族传统的通俗文学手段,在着重勾勒情节和人物的同时,汲取了某些电影艺术技巧,于惊心动魄的斗争中再现历史面貌,刻画人物形象。湖南电视台已改编成八集电视连续剧,前两集已开拍。             
 (南)
▲ 《庐隐传》(萧凤著)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0.40元)。庐隐是“五四”时代中国新文坛的女作家,她的作品有着鲜明的特色。这本书对她的生平作了较详细的记述。书末收录了作家同代人的有关回忆和评论文章。
(贺)
▲ 壮文版民间文学丛书整理出版。壮文于1980年6月正式恢复推行使用以后,有关方面即着手组织力量,将广泛流传在壮族地区的优美的传统歌谣、故事传说、成语谚语、戏剧说唱等,用壮文记录、整理成册,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目前壮文版民间文学丛书《右江革命歌谣》、《拔哥山歌》、《右江排歌》(第一、二集)、《武鸣民歌》、《德保山歌》等十多种已出版发行。壮文版的壮族民间文学丛书还将继续整理出版。
(黄革)
▲ 报告文学集《走向新岸》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定价0.55元)。书中收入的11篇作品,生动表现了广大公安干警和人民群众以慈母般的心情教育、挽救、感化失足青年的感人事迹。其中,李宏林的《走向新岸》,牟崇光、桑恒昌的《爱的暖流》,曾改编成电视剧《新岸》和《暖流》。
(庆宇)


第5版()
专栏:

幻灯艺术有新发展
冯咸萃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幻灯艺术又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几年,北京幻灯制片厂制作的宣传计划生育、法制教育,以及“五讲四美”的幻灯片,都受到群众的欢迎。仅《人口普查对话》一片就发行四万多套,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更可喜的是,目前幻灯又有了新的发展,已扩展到教学、科研和旅游等领域。
幻灯是一门视听结合的艺术,又是一种直观教育的工具,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以至大专院校都可发挥作用。幻灯厂制作的几十种幼教片和许多配合大、中、小学的教学片,以及为各科研单位和生产部门制作的各种幻灯片共80多万幅,内容有航天宇宙、原子能、微生物、石油、冶金、化学、生物、医学等等,真是包罗万象。其中有25%供出国人员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之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用于旅游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幻灯,具有携带方便、放映简单、内容引人入胜的特点,为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和促进人民友好,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5版()
专栏:

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在昆剧《太白醉写》中饰李白
张桂玉 摄


第5版()
专栏:诗画配

“不到长城非好汉”
英韬画 田家诗
科学山,文化山,
山峰再高也敢攀。
不怕艰,不畏难,
不到长城非好汉!
有种人,不一般,
吃喝玩乐成习惯。
书不看,报不看,
邪门歪道满脑转。
他落后,还不算,
别人先进他不满,
爱吹冷风说怪话,
如此这般倒能干!
(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