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每周画刊

沙海绿洲
——辽宁省阜新市章古台流沙泛区三十年的变迁
章古台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端,是八百里瀚海伸向辽西内陆的黄龙之首。每到春秋两季,狂风流沙不断侵吞良田。解放前这里已成为不毛之地,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1952年春,人民政府在此设立了固沙造林研究所,率领群众积极开展固沙造林工作。三十年来,他们在国有沙地上植松三万二千亩,在公社集体沙地上造林一万一千亩,并协助群众在连绵百里的农、牧区,植造了交织如网的防护林带。昔日的莽莽沙海已变成了美丽的绿洲。
固沙造林使这里风调雨顺,变穷为富。9月,正是章古台五谷丰登,果园飘香的黄金季节。这里的沙海开拓者和当地人民正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积极绘制新的发展蓝图。
田 原 张克志 董化新 张雅心 摄影  
在已被人工固定的沙地上,营造起三万二千亩樟子松林。  为研究人工林的环境变化及综合效益等课题,科技人员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观测。
  固沙造林研究所在昔日的不毛之地栽植了一百余亩果树,有葡萄、苹果、甜梨等九十多个品种,为沙区群众提供了栽植果树经验。   1952年春天,固沙造林研究所的工程技术人员,率领当地群众向流沙发起了战斗。
  当年开拓者们用种草插蒿的方法固定流沙,并在人工鱼鳞坑里植松。
  1952年最先来到章古台固沙造林的工程师韩树棠,现已八十五岁。他退休后一直关心这里的科研发展情况。这是他从西安来到这里看望青年科技人员。
  这些首批栽植的松树已有二十七年了,社员们常在树林里放牧。
  营养钵育苗法不受季节限制,提高了成活率。这是王泽工程师在观测培育樟子松苗的生长情况。(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