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巴基斯坦友好的邻邦
曲波
在友好邻邦巴基斯坦,诗歌十分普及。每逢集会,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都踊跃朗诵自己写的诗,成为人民的良风美俗。
前此访问巴基斯坦期间,这种洋溢着友情的诗的海洋,使我为之陶醉。为了答谢主人的盛意,当时也试写了一首,回国后一直存放箧底。现为迎接即将来访的巴基斯坦贵宾,整理发表,以示欢迎。任何快刀
也砍不断汹涌奔腾的印度河水,任何重炮
也轰不塌擎天巨柱喀喇昆仑山;天公安排得多么自然,
中国、巴基斯坦山相依、水相连。巴基斯坦的鸟儿
常到中国作客——和中国的鸟儿
同在喀喇昆仑山的树上,谈情、交友、唱歌。
中国的鱼儿
常到巴基斯坦作客——和巴基斯坦的鱼儿,
同在印度河里,
畅游、腾跃、嬉乐。
巴基斯坦的茉莉、玫瑰,
喷吐着纯洁的芳香,
飘到中国红色的大地,
让中国姑娘分享。
中国的莲花、菊花,
闪射着灿烂的霞光,
照到巴基斯坦绿色的原野,
供巴基斯坦小伙子们观赏。
中国的青松,
巴基斯坦的翠柏,
面对面,手拉手在喀喇昆仑山上,
岁岁月月,日日夜夜,
伴陪着太阳、星星、月亮,
叙谈家常,共傲风霜!
友谊,交往,
源远,流长,
丝绸之路驼铃叮当,
中巴公路汽车隆隆,
这贯通古今的乐章,
永远在中巴人民心中交响。
伊克巴尔——巴基斯坦的诗圣,
早在三十年代就写过:
“喜马拉雅山的喷泉正在沸腾,
伟大的中国人民已经觉醒!”
同情、鼓舞、欢呼、呐喊,
赠给中国人民壮丽的诗章。
团结!前进!
中国,巴基斯坦,
亲爱的兄弟,
友好的邻邦!


第7版()
专栏:

秘鲁 勒毕 弥罗
——中国文献中关于古代中秘关系的信息
苏仲湘
东半球最早看到美洲大陆的人是哥伦布吗?这是世界史中一个令人很感兴趣的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为此写了大量的著述。有的根据对美洲发现的考古材料和中国文献资料的分析,认为在哥伦布之前,古代的中国人已经踏上了美洲大陆;有的则认为这些论据尚不充分或不可靠,因而持相反的意见。这种学术上不同意见的争论,反映了对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认真探索,不论其观点如何,都是弥足珍贵的。本文仅就中国文献中两则关于古代中国和秘鲁关系的信息,发表个人的一点粗浅理解,以作引玉之砖。
我国有《汉武洞冥记》一书,《唐书·艺文志》题为东汉郭宪所撰。它记述了汉代的异闻杂事。可注意的是,其中一则记载说:“汉元封五年,勒毕国贡细鸟,以方尺玉笼盛数百头,大如蝇,其状如鹦鹉。”这种色彩美丽如鹦鹉、体小如蝇的“细鸟”,岂不正是蜂鸟吗?它乃是美洲的特产,沿太平洋岸均出产。勒毕当为毕勒的倒误,亦即今秘鲁的异译。正如有人指出,自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之后,这个大陆的国度、山川的名字,大都为他们所新加,然而秘鲁却是仅存的印第安旧名之一,其意为“玉米之仓”。故1544—1824年间,西班牙曾设秘鲁总督辖区,其范围很广,包括了除委内瑞拉以外的全部南美殖民地及巴拿马。按这条纪载的物产和地貌,可知这应当是来自美洲的使者。他们乃是中国旅行者业已到达美洲后进行友好互访的使者。这则留下了来访的具体历史年代的纪载,应当说,是一条可贵的文献。
唐代的中外交通广泛开展,同代人多有记述。有苏鹗所撰的《杜阳杂编》一书,其中纪称:永泰元年,东海弥罗国贡碧蚕丝,云“其国有桑,枝干盘屈,伏地而生,大者亦连延数十里,小者亦荫百亩。”“丝”亦谓之“金蚕丝”,“虽并十夫之力,挽之不断。”这里所说的丝,显见乃是龙舌兰纤维。状其质地强劲,而说十夫挽之不断;状所见叶之新老,而有碧金之述。桑树盖即龙舌兰本身,因其为多年生草本,叶丛生,故有“枝干盘屈、伏地而生”,连延里亩的写照。至于弥罗国之名,实即秘鲁的又一别译,它地处东海,方位相合。这个材料和上述材料又可互相印证。它应是我国文献中关于美洲使者的又一纪录。
由此可见,在中国文献中,可以发现中国人民和美洲人民古代交往的不止一次的足迹。中国是几千年来保有不间断的丰富文献的国家,如果继续仔细搜求,也许能够找出更多的线索和材料。古代人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以及传述的变异,常在中外交往的记述中染上神异的色彩,致使他们的撰述每被看作玄怪之谈,容易受到忽略和轻视。然而,在这些带有神异色采的絮状溶液中,可能沉淀着有价值的信息,是值得很好探索的。


第7版()
专栏:

奥地利遴选官员重学历
葛孚光
奥地利对所任用的各级官员要求有相应的文化程度。政府各部门规定,招收的新官员,都要有一定的学历,最低是初中毕业(必须有毕业证书),否则没有资格充任政府官员。
在官员晋升制度中,对学历也有严格规定。在政府中供职的任何一个官员都有权提出自己想担任的领导职务,但是,根据规定,只有大学毕业的人才有资格提出当司、局长的请求,只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才有资格提出当处长的请求。对于那些只有初中文化而想当处长和只有高中文化而想当司、局长的人来说,唯一的办法是去上各类业余学校,取得高中、大学毕业文凭后,再提出自己的请求。
在确定官员的最初工资时,学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大学毕业者参加工作时最低工资为每月11,673先令(1先令约等于人民币1角),通常情况下,以后工资可一直升到每月43,984先令。如果在此情况下不能升为司、局长,直到退休不再增加;如果升为司、局长,最高工资可达每月53,536先令,这是司、局长的最高工资。高中毕业者参加工作时最低工资为每月8,781先令。通常情况下,以后工资可升到每月22,562先令。如果在此情况下不能升为处长,直到退休不再增加;如果升为处长,最高工资可达每月32,047先令,这是处长的最高工资。
当然,学历不能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但也是衡量一个人知识、才能的重要方面。奥地利对学历的高度重视,促使政府官员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很多人下班后去上业余大学,考博士学位等。因此,奥地利政府官员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非常精干。这也是奥地利国家机关能够做到机构精简,办事效率较高的一个原因。


第7版()
专栏:

被遗忘的世界奇迹
吴德融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北部山区,有座已有八百年历史的拉利贝拉村,它是以扎格威王朝一位王公的名字命名的。公元1181年,拉利贝拉王公当了国王,选定这个村庄所在地作为首都。为了表示对上帝的虔诚,他下令招募全国最有名的能工巧匠,在这里的岩层中“凿刻神庙”,但不得使用胶结物质。当时最负盛誉的建筑大师锡迪·梅斯亏尔率领众多工匠,花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硬是在巨大的岩层中凿出这一人间奇迹——由12座石刻教堂组成的拉利贝拉教堂群。
拉利贝拉石刻教堂群确是令人望而惊叹的奇迹,它的建成是很不简单的。当时,人们先得剥掉覆盖在岩层上厚厚的一层土,接着就在这坚硬的岩石表面往下开凿出一座座庄严精美的石刻教堂。这之前,人们又得先在四周垂直地往下凿开12至15米深的巨大陡峭的井筒,形成一方巨大石块,也就是未来教堂的“毛坯”。然后在“毛坯”上凿空并雕刻教堂内部结构和装饰,如柱形走廊、柱子顶部花纹、塑像、浮雕和祭坛等。窗户是随后从里往外镂空透雕而成。所有12座石雕教堂没有使用一点灰浆、粘土等粘合剂料。
12座石刻教堂之间由地下过道和岩洞系统相互接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是救世主教堂,它有28根石柱,是由一块长33米、宽23.7米和高11.5米的岩石凿成的。玛利亚教堂内部建筑艺术最为精美。(图中所示为圣乔治教堂)
公元1221年,拉利贝拉国王去世后,这里的王府和周围土地遂归国家基督教堂所有。在后来几个世纪中,由于该地区远离商路和如今的公路,又为茂密的森林所包围,因而完全与世隔绝。久而久之,这座中世纪的建筑杰作就被世人遗忘了。直到1974年,埃塞俄比亚这一民族文化古迹才逐渐地再现在世人面前。(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澳大利亚宝石趣话
栾秉璈
在美国诗人斯考特写的小说《湖上美人》中,女主人公喜爱佩戴一种神秘的宝石。据说,这种宝石能在白色或暗蓝色的基底上,闪出“火焰”般的五彩光。女主人用手转动这种宝石时,它的闪光还会发生急剧的变幻(变彩)。它,就是现今盛产于澳大利亚、并被该国称为“国宝”的蛋白石宝石——欧泊。
1889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白克里弗斯地方,有一位名叫坎加鲁的猎人,身上背着一只袋鼠正在跟踪另一只被打伤的袋鼠时,突然被一块石头绊倒。猎人仔细一看,那块石头竟是美丽的欧泊。这一偶然发现,引起了当时正在澳大利亚的英国和德国的几位地质学家的进一步注意,他们发现这里的欧泊很漂亮,同生物骨骼化石一起埋藏在砂岩的裂隙中。于是从那时起,在白克里弗斯掀起了开采欧泊的热潮。据记载,当时在开采欧泊的矿工中,还有5,000多华人。
1915年2月1日,在南澳大利亚又发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事件。一个名叫哈特森的男孩,跟着他的父亲从阿得雷德港出发,到北部的斯塔特山找黄金,在一处山坡上发现了一颗奇异的宝石,后来据专家们说,这是比白克里弗斯欧泊更美丽的黑欧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些退伍军人纷纷来到斯塔特山开采欧泊。不久,这里出现了一座开采欧泊的矿山城市——科贝尔佩迪城。
科贝尔佩迪城,意思是“男孩水坑”,为纪念当年发现欧泊的男孩哈特森和他们在斯塔特山脚扎营处的水坑而得名。现今这里出产的欧泊(包括著名的明塔比矿山)占世界欧泊产量的90%,科贝尔佩迪城已被誉为“世界欧泊之都”。
1973年国际上出现“宝石热”以来,欧泊同其他宝石一样,价格飞涨。据1975年美国矿业局的有关报道,优质的黑欧泊每克拉(含0.2克)售价达1,500美元。前不久,在名叫格伦加里的欧泊矿山上,发现一颗2.25×1.5英寸的大欧泊(取名“东方女皇”),价值16万美元。
现今,澳大利亚的欧泊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98%。1960年产值为230万美元;1975年为2,300万美元;而1978年以来,年产值已达到4,000万美元以上。
欧泊给澳大利亚国家带来的巨大收益,促使该国更加重视了对其他宝石的开发。现在澳大利亚已发现300多处蓝宝石矿山,蓝宝石年产值达1,500万美元,占世界蓝宝石总产量的80%。前不久,澳大利亚中部阿利斯斯普林斯东北的安巴林杜姆牧场,又发现了新的红宝石矿区。据说,它同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的克什米尔和肯尼亚的著名红宝石产地,同是近年来世界上新发现的红宝石三大产区。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澳大利亚已发现的宝石除欧泊、蓝宝石、红宝石、缟玛瑙外,尚有黄宝石、绿宝石、海蓝宝石、锆石、橄榄石、碧玺(电气石)、紫牙乌(石榴子石)、紫晶、萤石、芙蓉石、蔷薇辉石、软玉等20多种重要的宝石。
澳大利亚这个近代新兴起的宝石之国,不仅向全世界输送大量的优质宝石,而且以此招徕了数以万计的大批旅客。(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经济衰退中的银幕“繁荣”
陈诗信
今年的夏天对美国人来说,是印象深刻的:美国战后的第七次经济衰退,与好莱坞的“繁荣”不协调地并存着。在美国失业率创战后最高纪录的同时,电影院的票房收入则创下了美国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每年的6月至9月初是美国学校的暑假期,又是国定假日较多的一段时间,好莱坞的各厂家每年此时都要推出大量新片。以往这个电影季节的门票收入为全年的33%,而今年好几部影片极为卖座,预计将达40%,超过32亿美元。美国在“可怕的三十年代大萧条”中,好莱坞也曾一度“欣欣向荣”。于今时过半个世纪,世事虽经变幻,但是,为眼前的衰退所困扰的美国人,花上五六块钱,在电影院里消磨一两个小时“以影驱愁”,这一点似乎“从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在连创美国票房纪录的新影片中,有一佼佼者。那就是导演过恐怖片《大白鲨》、科幻片《第三类接触》的34岁的施皮尔伯格的新作——科幻片《天外来客》(原片名为《ET》,是Extra Terrestrial的缩写)。7月的第一个周末,这部片子就净赚了1,200多万美元。上演头38天就收入了1.29多亿元。美国新闻界评论此片“有希望成为电影史上的票房卖座冠军,而超过收入4亿多美元的《星球大战》”。
《星球大战》是七十年代后期,美国出现摄制科幻影片新高潮中的代表作之一。它是著名导演卢卡斯的成名之作。这部影片用了350多种特技、900多人摄制三年,上演收入高达4.2亿美元,创下了美国电影史上的票房纪录。在美国,一部电影成功的标志,头一条就看能不能赚钱。
美国科幻片新高潮是电影业在与电视竞争中经历了衰落,挣扎二十多年后出现的。它以宏大的场面、出色的特技和怪异的人物而取胜。尤其是,两个超级大国在六十年代开始外层空间的争夺,人们已经对打斗、色情、间谍影片感到厌烦,影商抓住青年们好奇、冒险的心理,而寻找到了以太空为主题的“兴影之道”。这类影片成年人也很喜欢看,其原因则是可以沉湎于对未来的幻想,从而逃避现实生活的苦恼。这种被称为“出色的逃避现实娱乐片”最能赚钱,于是接二连三地出现了诸如《第三类接触》、《超人》和《星球大战》的续集《帝国反击战》等片。成本越来越高,特技越来越复杂,主题越来越狭窄,内容越来越空洞。它反映了美国物质富裕、技术发达与精神空虚日益发展的矛盾。
影片《ET》(即《天外来客》),就是美国这类影片激烈竞争中冒出来的新作。它的主角“ET”身高只有一米多,脖子细长,全身是褐色带褶的皮肤,一双大眼睛,脚上还长着蹼(见图),不象同类影片中外空人个个都是凶神恶煞模样。“ET”来到地球上的目的与其它科幻片也不一样,不是来地球掠夺、屠杀,而是从300万光年外的星球上来地球寻找植物标本,到了美国的洛杉矶。“ET”在地球上着陆后,太空船因为被地球人发现追寻而紧急起飞,“ET”迟了一步,而被同伴们遗留在地球上。地球人四出追寻“天外来物”,“ET”到处躲藏,结果和一个10岁的小男孩结下了友谊。“ET”思念天外故里,男孩怀念失去的父亲,经过一番曲折之后,星外太空船又来到地球接回“ET”。于是,“ET”与已结成好友的地球上的孩子不得不难过地分了手。据报道,这部影片极富人情味,使得大大小小的观众为之落泪。
影片《ET》的问世,据说是导演施皮尔伯格看到过去影片中充满的那种“逃避现实的残杀”,会使苦闷的美国人感到现实与未来都是如此可怖,无处寻得片刻安宁,而对电影逐渐产生反感,因之堵死财路。于是他一反包括自己作品在内的科幻片的陈旧主题,而大动其情地描写地球人与天外客的友谊,迎合了正沉沦于现实苦闷的美国人寻求新的安慰的心理。
据报道,除了《天外来客》之外,施皮尔伯格的另外两部影片也同时在美国的4,000家影院上映,收入都相当可观。这预示着一个新的富豪和制片商即将登上美国影坛,也预示着一些新的科幻片将沿着这条路子涌上美国银幕。(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拉瓦尔品第街头市场小景 劳崇聘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