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大力发展饲养专业户重点户努力办好牧工商联合企业
哈尔滨奶蛋供应情况好转
本报讯 记者王祖光、通讯员真觉梦、曹志诚报道:哈尔滨市郊区加快发展畜牧业,奶蛋生产和供应情况显著好转。同两年前相比,现在全市存栏奶牛增加三分之一,过去鲜奶紧缺,订奶户一直限制在7万户以下,今年发展到10.3万户,增长47.1%,部分市区已敞开售奶。全市存栏蛋鸡(包括中雏)比去年增加80%,预计今年郊区鲜蛋收购量将比去年增三成多,已做到按户逐月定量供应鲜蛋;其他肉禽上市也逐渐增多。市里计划,除猪肉靠全省调剂外,今后二三年内,在增加各种畜禽产品的同时,争取奶蛋实现基本自给。
哈尔滨市有209万城市人口,过去畜禽产品主要靠外地调入,经常供应不足。从1979年起,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心解决这个问题,省、市领导机关组织了调查,发现郊区发展畜牧业潜力很大。哈尔滨郊区有36万农民,102万亩耕地,但过去只重视种植业,忽视畜牧业。而畜牧生产又“以猪为首”,忽视全面发展。在政策上只重公养,忽视私养。郊区有22万亩草原,有大量粉渣、糖渣等优质饲料,也没有充分利用。在摸清了这些情况以后,省委和市委明确提出,郊区农业要从单一抓粮抓菜,改为农牧并举,菜畜并重,改变“以猪为首”单一饲养的做法,全面发展奶牛和鸡鹅兔牛羊等畜禽生产。
在具体执行中,哈尔滨市采取了大力支持发展饲养专业户重点户、办好牧工商联合企业两项重要措施,做到了节省投资,经济效益好,畜禽生产发展加快。由于从单靠公养改为公私并举和以私养为主,今年全市养鸡专业户已发展到9,100户,共养蛋鸡150万只,占全市蛋鸡饲养量的70%,新发展的奶牛专业户、重点户1,439户,共养奶牛2,460头,约占全市奶牛总数的四分之一。为支持“两户”发展奶蛋生产,市里采取以奶蛋换饲料的办法,建立了194处“供料、供雏、收购产品”多种形式的服务站或点,把“两户”所产的奶蛋纳入国家计划,成为保证城市奶蛋供应的一股可靠力量。
如城市郊区的新华大队,在国家帮助下,全队户户养鸡,共养蛋鸡7万只,每年可提供商品蛋六七十万斤。市里计划到明年建30个新华大队式的鲜蛋生产基点,年产鲜蛋2,000多万斤,争取基本保证全市鲜蛋供应。今年已筹建了16个这样的基点。
另一项措施是,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同农牧渔业部合资,以国营畜牧业为主体,与一部分社队、专业户共同建立牧工商联合企业。联合企业养殖鸡、牛、猪、鹅、鸭、兔、蜂、貂等,有一批加工厂和市内一大批销售网点,形成了组织畜禽产品生产供应的另一股强大力量。这个联合企业兴办一年多来,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公司直属国营畜牧场养的蛋鸡由去年的28,584只增加到55,650只。公司还在哈市郊区、呼兰、宾县等县建立6个养鹅基地,还办起鲜奶、奶粉加工、肉鸡、冷饮、皮革制造、建材施工等6个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联合企业为市场提供的畜禽产品,已由去年40多种增加到100余种。


第4版()
专栏:

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畜牧业
——三论把发展畜牧业提到更高的地位
本报评论员
哈尔滨郊区农村大力发展畜牧业,城市的奶蛋供应显著改善,郊区农民收入增加。这件事对很多大中城市有普遍意义。
我国有80个市区人口在30万以上的大中城市,共有一亿六千多万城乡人口。近几年,这些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有明显改善,再加旅游、疗养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因此肉、蛋、奶的需要量增长得很快。有些城市肉、奶、蛋的供应相当紧张。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全靠增加从外地调进的数量,不是一个好办法。目前有些城市,这类副食品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外地调进的,损耗大,成本高,大大加重了国家补贴和消费者的负担。奶、蛋这类副食品需要保持新鲜,长距离调运会造成变质损失。如京津两市,从湖南、湖北、河南等地调运鲜蛋,破损和霉变往往达到二三成甚至更多。何况那些外调地区近几年城乡人民生活都有改善,这类副食品的需要量大为增长,大城市副食品长期靠它们供应是不行的。
哈尔滨等城市的经验告诉我们,在郊区农村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禽产品的自给率,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城市郊区发展畜牧业有很多有利条件。全国80个大中城市郊区,有耕地1.3亿多亩,大都是条件较好的稳产高产田,能够提供比较充裕的饲料粮。还有大量的秸秆、饼粕,可以用来饲养畜禽。不少城市郊区还有一定面积的山区、丘陵、草原或水面,牧草资源丰富,有生产蛋白饲料、水生饲料的好条件。城市工商企业还有大量酒糟、糖渣、粉渣、豆腐渣等下脚料可作饲料。此外,城市一般还有国营和社队集体的种畜场、种禽场、畜牧场和饲料加工厂,有较强的畜牧科学研究力量。广大郊区农民又有搞家庭饲养的经验和积极性。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郊区的畜牧业是不难搞上去的。
有些同志认为,城市这么大,郊区很小,在郊区发展畜牧业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城市的需要。他们对奶、蛋等产品的供应紧张,看客观困难较多,而未能想方设法发挥优势,尽力去克服困难。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有些城市长时期放松奶、蛋、肉的自给性生产,奶、蛋等产品的供应紧张状态,长期不能解决。哈尔滨市有209万市区人口,郊区只有黑龙江省一个中等县那么大,过去有些领导人也曾经有过“小郊区解决不了大问题”的想法,可是一到实际中调查,这种想法就改变了,他们看到郊区虽小,发展畜牧业的潜力很大。问题在于过去郊区农业只是单一抓种植业,农民单一养猪,畜牧部门单一抓公养,畜禽产品的购销单一由国营商业包办。这四个“单一”,是郊区发展畜牧业的障碍。哈尔滨市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调整改革,就打开了郊区发展畜牧业的新局面。
事实说明,在郊区发展畜牧业,关键是端正郊区农业的发展方向。党中央一再指出,城市郊区的农业,主要应当为解决城市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等副食品服务,就是说,郊区应当成为城市的副食品生产基地。目前一些城市郊区的畜牧业搞不起来,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解决方针问题。我们有不少干部,搞畜牧业的积极性,总是不如搞种植业的积极性高。有些城市郊区,热衷于发展利润大的社队工业,把为城市服务的奶、肉、蛋、蔬菜等副食品生产,放在次要地位。这种不正确的做法应当改变。如何使郊区农业更好地为城市人民生活服务,搞好一亿几千万城市居民的生活,这是一件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大事。负责城市工作的领导同志,应当把发展郊区畜牧业这件事充分重视起来。抓好了这项工作,既有利于城市,又能使郊区农民增加收入,更快地富裕起来。
在郊区发展畜牧业,要实行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些城市基本上由国营企业包办畜禽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一说要扩大生产,就要国家投资,要国家供应大量饲料粮,等等,花钱多而经济效益不高。哈尔滨郊区畜牧业所以上得快,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既大力扶持饲养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奶蛋生产;又依靠以国营畜牧场为主体的牧工商企业,联合一大批社队和专业户,组织推动全市畜禽产品的生产经营。看来,郊区发展畜牧业,扶持猪、牛、羊、鸡等饲养专业户、重点户,是一条多快好省的路子。实行这种办法,国家不用花很多钱,生产很快可以搞上去,农民也能较快地走向富裕。


第4版()
专栏:

立足长远 抓好当前
莘县及早安排明年农业生产
本报讯 通讯员马军、王世崇报道:山东省莘县本着立足长远、抓好当前的精神,已将明年的生产计划落实到队、到户,各项农业生产活动已逐步展开。
党的十二大以后,莘县县委经过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实事求是制定了全县到1985年的生产计划。县委大多数成员分别到本县21个公社去指导计划的落实。全县4,600个生产队,已将明年粮棉和多种经营的生产计划落实到农户。
为提高群众科学种田的水平,今年小麦播种前,莘县抽调了大批科技人员,分赴农村社队,对全县土壤进行了普查,根据土壤普查成果提供适宜的小麦品种、化肥、农药。全县60万亩小麦苗势好于往年。县里还从外地调进了60万斤“中棉十号”棉种,为明年扩大夏播棉花作好了准备。
这个县的王奉、大王寨等四个公社有20万亩农田干旱缺水,将影响产量。县里有关部门引导这几个公社组织劳力清沟,挖渠,治碱,打井,争取早日解决缺水问题。
这个县把植树造林作为今冬明春的一项重要工作,争取营造速生丰产林6万亩。进入10月以来,县里落实林业“三定”政策,健全林业管护责任制,并先后培训了430名林业技术骨干,逐队逐户落实了造林计划。
为支持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县里表彰了靠饲养业、种植业和加工业劳动致富户,并对全县一万多个专业户、兼业户进行了扶持,明确宣布:在坚持劳动致富的前提下,专业户、兼业户劳力不足者允许请帮工;个体户允许从事贩运。


第4版()
专栏:

修改植树合同 提高个人所得比例
南乐县农桐间作发展快
本报讯 通讯员何永增报道:河南省南乐县最近修改了与社员签定的植树合同,将收入分成比例由大队得20%、生产队得30%、个人得50%,改为大队得10%、生产队得20%、个人得70%,更好地调动了社员群众植树的积极性。全县一季可扩大农桐间作面积2万亩,植树20万棵,接近前四年的总和。
南乐县是个适宜大面积实行农桐间作的平原县。长期以来,这里的农桐间作发展缓慢,到1978年才发展十来万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绝大部分队实行了大包干责任制,但忽视了林业政策的落实,少数队还是实行队栽队有的老办法;80%的队和社员签定了林业合同,但社员受益不大。三年多只搞了3万多亩农桐间作。
县委和县政府认真查找了林业发展缓慢的原因,认为主要是县领导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限制了社员发展农桐间作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决定调整社员过去签订的合同比例。规定凡实行队栽队有的队,必须迅速和社员签订林业合同,社员所得比例不得少于70%。已订合同的队,比例要调整为“一、二、七”或“一、一、八”。


第4版()
专栏:

有关部门采取果断措施
丽水严肃处理破坏森林事件
本报讯 据《浙江日报》报道:浙江省丽水县委、县政府组织林业、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配合司法部门严肃处理乱砍滥伐森林事件,狠刹破坏山林的歪风,取得了显著成绩。
今年入秋以来,县委和县政府发现有个别干部支持、纵容部分社员乱砍滥伐森林,有12个公社存在着破坏山林的问题,有4个公社的情况还较为严重。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林业、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深入下去,配合司法部门查处。对乱砍滥伐的木材,一律由林业部门按有关政策处理;对少数投机贩卖木材的人追回赃款,并实行经济制裁;对情节特别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对一些直接参与的干部,给以纪律处分,对个别严重失职的公社领导干部追究责任。严乌公社李村大队党支部书记王祖忠,利用职权,擅自将集体的山林拍卖,并煽动社员上山,先后砍伐杉木640株,杉木幼树185株,松木470多株,使大队山林受到严重破坏。司法部门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在处理黄村公社黄村、黄泥墩、木石坑、天堂四个大队破坏山林事件中,县委主要领导干部还具体帮助研究处理。对3个为首者,公安机关已依法拘留,16人被没收赃款2,200多元,12人被罚款600多元。


第4版()
专栏:农村通讯

来自西南边疆的喜讯
——西藏错那县勒布山区见闻
张立功
不久前,我们访问了位于我国西南边疆的西藏错那县勒布区。这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资源丰富,但是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在这方圆七八十里的崇山峻岭中,居住着140户门巴族群众,共有486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贯彻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后,勒布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开始由穷变富了。去年,全区总收入比1977年翻了将近一番,人均收入311元,口粮625斤,酥油34斤,90%的户有余粮,99%的户有存款。
我们顺着娘姆江峡谷,穿过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深山老林,来到勒布区勒公社一队访问。十三户居民住在娘姆江北岸背风向阳的山坡上。走进靠江边的一栋楼房,热情好客的主人次仁达杰和他的妻子,用细瓷碗倒上香醇的青稞酒双手捧来。次仁达杰告诉我们:今年初,县委给一队拨来了建房款,派来建筑队,在解放军的协助下,挨家挨户盖房子。目前,已经有10户群众搬进了新居,解放军还给家家户户装上了电灯。次仁达杰会编小竹篓,不到两年收入1,500元。现在,他家4口人,有余粮2,400斤,存款700元,酥油300斤,他准备卖给国家一些粮食和酥油。
在离勒一队五六里的地方,有一个高峰茶场。我们沿着山腰的羊肠小道,向上攀登,到2,650米的高山处,呈现在眼前的是梯田层层,茶树行行,一片葱翠。几个茶工在翻晒着茶叶,叶片肥大,茶香纯正。茶工告诉我们,这个茶场现有职工25人,茶园76亩,年产茶1万多斤。今年新买了制茶机,压制茶砖,除满足本县需要外,还可以少量向外县调运。
勒布区委机关驻地附近,是竹木器厂。这个厂生产的木碗,造型美观,别具特色,在西藏享有盛名。为了进一步发展竹器品生产,今年,厂里从四川请来两个蔑匠师傅传技术。我们看到十多个男女青年正跟着学习。去年,竹木器厂收入1.7万元,今年可以达到2.5万元。
竹木器厂的隔壁是勒布学校。学生们都穿着同样的服装。门巴族校长群典告诉我们,过去社社队队办学校,师资和设备不足,一个也没办好。今年经过整顿,把全区学龄儿童集中到这里住读。国家拿出5,000元,给学生购置了崭新的床、被褥和衣服鞋袜等东西,每月发给学生生活费22元,最近又拨给学校十万元,准备修建新的校舍。在一年级教室里,我们看到门巴族青年女教师卓嘎正在给学生上算术课。小朋友们都聚精会神地在自己的小黑板上作算术题。门巴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但是在千百年反动统治的压迫、歧视下,门巴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计算工具是手指和木竹棒。自从中国共产党的雨露阳光洒满这深山老林,门巴族才从政治、经济上翻了身,他们的文化史也才开始了新纪元!
返回途中,在云雾缭绕的基巴山上,我们访问了基巴公社,这是勒布区偏僻、贫穷的地方,前几年,农民几乎年年靠救济过日子,现在全公社39户,有20户修盖了新房,10户有了手表,每家都有了收音机。我们到白玛杰布家访问时,见他家旧房子的旁边,新盖了一幢安着玻璃窗的三层楼房。白玛杰布和他的老伴、姑娘,把我们请到新楼房去坐。只见4个装满粮食的长方形大木板箱子放在里屋,外间床上整整齐齐地放着七八床新藏被,高处的竹竿上搭着20多件新氆氇衣和一些别的料子服装,桌子上崭新的牡丹牌交流收音机里,正播送着歌曲。白玛杰布老人深有感慨地说:“过去,我只知道金银财宝、珍珠玛瑙宝贵,现在,我认为这些东西远不如党制订的好政策宝贵。”这就是门巴族群众的心声,表现了他们对党的无限信赖和热爱。这里,使我想起了一位老作家的诗句:“……
我要在这里抓一把干净的
经过紫外线消毒过的泥土,
告诉远方的朋友:
这里信仰正在复苏,
并且经过共产主义的
红色紫外线的消毒,
天天和这里的青稞、
奶、酒同时成熟!”


第4版()
专栏:工作研究

京东板栗何不大发展?
本报记者 郑启民
滦河中下游地区盛产板栗。国内称燕山板栗,国际市场上叫京东板栗,或中国甘栗。人称“干果之王”,品质优良,耐贮性强。有香、甜、糯的独特风味,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出口一吨京东板栗,可换回11吨小麦。
这一带种植板栗,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迁西县东沟峪大队和兴隆县冷水头大队,现在还能见到生长四五百年的大栗树。由于栗树果实值钱,木质优良,又是木本粮食作物、良好的养蜂树种,并能在浅山坡栽种,不占耕地,当地群众历来乐于培植。古书上说,燕蓟千树栗,胜似万户侯。可见在这一带种栗树能发家致富。
京东板栗解放初平均产量5,100多万斤,1953年以后,却一直徘徊在4,000万斤左右。影响板栗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县对这个地区应发展成为板栗基地缺乏认识,仍然坚持在不适合种庄稼的山坡地上种庄稼。据板栗主要产区迁西和兴隆两县林业局的调查,至今这两个县还有10多万亩山坡地上的“挂花”地仍在种庄稼。有人提出的“理由”是:板栗树,结果慢,周期长,远水不解近渴,等等。这些同志太缺乏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远见了。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顺天时,量地利,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在适宜发展栗树的土地上种植其他作物,起码是劳而少获。
迁西县是全国最大的板栗生产基地,最高年产量达1,900万斤。近几年,产量连年下降。今年是大年,也只产1,100万斤。板栗基地县,为什么连年减产?除了修水库和引水工程毁掉几千棵板栗成树以外,就因为具体政策不够切合实际。如这些年来,国家在该县境内修了潘家口和大黑汀两座大型水库,搞了引滦入还(还乡河)和引滦入津两大工程,占用河套好地60,000多亩,而粮食包干任务仍按全县原有耕地面积计算。由于粮食任务重,不仅该退耕还林的陡坡地没有退,影响板栗幼树的发展,而且对成树的培育和管理也有所放松。
再从经销来看,迁西县的板栗,原由县供销社收购加工后,交外贸部门直销国外。供销社每年从利润留成中,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社队发展板栗生产。1980年改由外贸部门经营后,这些扶助金没有了。这对发展板栗也有一定影响。
板栗要大发展,各种技术措施要跟上。希望有关领导部门重视先进技术,积极地有计划地加以推广。


第4版()
专栏:集锦短讯

集锦短讯
罗利和四旁植树八千株
贵州省绥阳县飞鸣大队民主生产队队长罗利和,多年来利用农闲时间,在房前屋后田坎地边栽植优质速生用材树种七千五百多株,经济林木八百多株,价值上万元。他还在林间空地种草本药材除虫菊。
宁夏甜菜增产一点五倍
宁夏回族自治区今年甜菜总产量超过三亿斤,比去年增长一点五倍,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据新华社)
用九二○稀液浸蘸葡萄
山西省清徐县西马峪大队社员王来有,今年承包葡萄二点三九亩。他用工业产品“九二○”万分之一的稀液蘸葡萄果穗,葡萄颗粒增大,落果少,成熟期提前一星期。


第4版()
专栏: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利用当地气候湿润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林业,以林促牧,搞多种经营。今年全旗的牲畜膘情又好于往年。图为冒图傲包林场的羊群。
关秀贵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