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支持先进 发扬正气
本报评论员
前一段,安徽省党政领导机关做了两件事:一件是,省委和省政府转发了省总工会的一份报告,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定不移地支持、保护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对那种自己不求上进,又不许别人前进,对先进者横加挑剔的错误行为要批评教育。对个别诬陷、打击劳模的要严肃处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另一件是,在省委负责同志的直接干预下,省邮电局、芜湖地委、当涂县委伸张正义,严肃地调查处理了当涂邮局个别人员诽谤、打击省劳模李国庆同志的事件,并公开登报,教育大家。两件事情,一个题目——坚定不移地支持先进人物,发扬正气,反对那种打击先进的歪风邪气。这事情抓得好,顺民意,合党心,有助于改变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的状况,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值得提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条战线上的英雄、模范、先进人物,在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各项工作,创造物质财富,攀登科学高峰,转变不良风气等方面出了力,立了功。他们理应受到充分尊重,反映在他们身上而扎根于亿万人民之中的正气,尤应大大发扬。全国许多党组织、政府机关、群众团体和一切正直的人们正是这么做的。
但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也有少数人对于先进的人和事看不惯,有反感。特别是对那些积极拥护和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志;对那些奋发工作,贡献较大的先进模范人物;对那些坚持原则,敢讲公道话,勇于抵制不正之风的同志,公开奚落挖苦、讽刺辱骂者有之,诽谤中伤、排挤孤立者有之,横加挑剔、找岔拆台者有之,在物质待遇和生活福利方面苛求、刁难者有之。个别“土霸王”甚至利用职权,违法乱纪,对忠于职守、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好同志,从政治上、经济上、精神上进行打击和摧残。
对待先进人物的这些不公正现象,不仅使一些好同志深受压抑,也使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受到挫伤。一些利欲熏心的极端利己主义者、政治上居心叵测的人,以及林彪、江青反革命帮派体系的残余势力,也往往利用这种情况,浑水摸鱼,制造事端。这种情况很值得我们注意。
不公正地对待先进人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有些同志仍用陈旧落后的眼光看待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发展变化着的人和事,往往把是非功过看偏、看错。这是一。由于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在一些同志的头脑里滋长了贪图小利的思想,他们营私受阻,有短被揭,就恼羞成怒,对坚持原则、主张公道的同志心怀怨恨。这是二。“文化大革命”遗留的派性,使得一些同志老在个人恩怨中兜圈子,缺少向前看、顾大局的气量,对人家的进步感到不舒服。这是三。林彪、江青一伙利用“文化大革命”,一方面打击大批真正的先进人物,一方面又弄虚作假,按照他们的需要制造“样板”,在一些同志的头脑中造成了是非功过的极大混乱。这是四。极少数在往日那种是非功过颠倒中得到好处的人,还留恋过去的“好景”,对今天出现的先进分子怀有嫉恨心理。这是五。从我们的工作上找原因,还在于有些党组织和领导同志,没有坚持原则,不敢分清是非功过,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力,放松或放弃了思想政治上的领导责任。他们中的不少人,怕得罪了人对自己不利。在他们那里,刁难、孤立、打击先进的歪风往往长期得不到制止。
近来,党中央根据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呼声,要求各级领导机关迅速改变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的状况。大力支持先进,发扬正气,批评错误思想,刹住刁难、孤立、打击先进的不正之风,这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怎样把这件事情做好呢?
第一、要坚定不移地在工作中依靠先进,带动中间,帮助落后。党要把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群众团结起来,引导他们为实现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而斗争,就必须依靠和提高群众中的先进部分,并通过他们的骨干桥梁作用,团结、带动中间部分,教育、帮助落后部分。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先进分子,保障他们政治上受到尊重,精神上得到鼓励,物质生活上得到照顾。同时,要教育先进分子不要孤高自傲,脱离群众。要鼓励人们向先进学习,不断壮大先进分子的队伍。
第二、要坚定不移地及时处理刁难、孤立、打击先进的事件。各级领导机关要敢抓敢管,发现多少件就调查处理多少件,不要怕麻烦,不要怕捅“马蜂窝”。工作中要充分走群众路线,把问题端到桌面上,发动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评论是非曲直。只要领导上态度明朗,又善于创造畅所欲言的气氛,阻力就不难冲破,是非功过就可以澄清,那些靠在背后搞小动作、制造混乱过日子的人也就难以施其伎了。
第三、要坚定不移地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党的组织生活,特别是领导干部过组织生活,一定要坚持,一定要搞好。把扶正去邪、公道待人作为组织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真正做到是非、功过、赏罚分明,把党内的风气搞端正,党组织才有战斗力,才能扶持正气,压倒邪气,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的状况才能根本转变,整个社会风气才会好起来。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理所当然地要做扶正去邪的工作。号称先进分子而不支持先进,却去同歪风邪气“和平共处”,那还有什么先进性呢!
现在,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我们应当能够刹住讽刺、刁难、孤立、打击先进的不正之风,应当能够把正气充分发扬起来,在党内和社会上造成一种创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新风尚。


第3版()
专栏:

中共安徽省委和省政府要求各级党政机关
采取有力措施关心支持劳模
本报讯 去年年底,中共安徽省委和省政府向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转发了省总工会《关于加强劳模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意见的报告》,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骨干作用、带头作用和桥梁作用,促进四化建设,坚决改变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不重视培养教育劳模,不注意发挥劳模的作用,不关心劳模的困难,对劳模受到讽刺、诬陷、打击不问不管等现象。
他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普遍检查一次对劳模落实政策的情况,尚未纠正的冤假错案要迅速复查纠正。
二、加强对劳模的培养教育,使他们认清自己的责任,始终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组织他们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鼓励他们做增强团结的榜样、增产节约的尖兵、革新攻关的闯将、对青年传帮带的老师。
三、树立学习、爱护、尊重劳模的社会风气,要坚定不移地支持、保护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对那种自己不求上进,又不许别人前进,对先进者横加挑剔的错误行为要批评教育。对个别诬陷、打击劳模的要严肃处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四、减少劳模的兼职,减轻他们的社会活动负担,保障他们集中精力搞好本职工作。特别要让知识分子中的劳模有充分的时间去搞科研、技术或教学工作。
五、工会和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的规定,把历届劳模的基本情况掌握起来,按人建立起劳模档案。


第3版()
专栏:

兰州部队各级领导机关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战斗力
本报讯 记者王安报道:兰州部队各级领导机关,广泛开展政治工作研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战斗力,引导广大青年干部战士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模范。
今年三四月份,兰州部队一些领导干部、政治部的负责同志和一大批机关干部,对几十个连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掌握了青年干部、战士的思想状况和他们对政治、经济形势,对党的现行政策及各种社会现象的看法与态度。政工研究科的同志在调查研究的同时,拟定了25个调查纲目,组织各单位深入调查,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基层的思想动向,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兰州部队各级领导机关,针对青年干部战士的现实思想,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干部经常下部队讲课,发动基层党、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各部队对青年干部战士普遍进行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党的现行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法制和军队纪律教育。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抵制了不良倾向,显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兰州部队副政委孔俊彪,到一些连队调查时,根据基层干部战士的一些思想动向,建议所在部队开展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讨论。大家运用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家乡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等事实,说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增强了搞四化的信心。


第3版()
专栏:

工作方法漫谈(之二)
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
辛同文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两个基本观点和方法,也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基本方法。
实事求是,讲的是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群众路线讲的是如何改造世界的问题;可见这两者,是互相联系而不可分割的。
我们进行工作的第一步是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方针政策。我们在工作中所犯的各种错误,无一不是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制定了错误的方针政策或者在执行中央的指示时,没有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而要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就不能不走出自己的办公室,到群众中去,进行调查研究。不能有一点官架子,以平等的普通劳动者的态度,虚心地向下级干部和群众求教,和干部群众在一起共同讨论问题,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针政策和方法步骤。这就是说,为了实事求是地制定方针政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从群众集中起来。然后把党的方针政策向下级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认真的宣传解释,经过讨论,使之变为群众自己的主张和自觉自愿的行动,这样才能顺利地实现党的方针政策,完成党和国家下达的任务。这就是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相互关系。
我们有些同志的思想方法是教条主义的,他们以为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或者学习了上级的指示,就可以不顾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坐在屋子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或者把中央,或者上级的指示,照抄、照转,照本宣读一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把中央或上级的指示,按照规定,向干部和群众原原本本地宣读和讲解,是完全必要的。那种把党的指示“束诸高阁”或者断章取义,各取所需的态度,是错误的。但是,如果不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这样的做法,是没有不碰钉子的。
还有些同志习惯于凭自己的老经验办事,他们既不认真学习中央或上级的指示,又不去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靠老一套,作指示、下命令,结果是脱离实际,使下级干部和群众,无所适从。这样的做法,同样也是没有不碰钉子的。
另外有些同志,虽有实事求是之意,但是不走群众路线,方法不对,也达不到实事求是的目的。他们以为坐在办公室里,看看材料,听听汇报(这是了解情况的方法之一),或者开开党委会,就可以实事求是地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来了;其实,这对于我们要实行正确的领导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单靠看材料,听汇报很难具体地了解到真实的活的情况。这是因为不同单位的同志,由于他们的分工不同,认识问题的水平不同,或者有人还带有某些本位主义、宗派主义的观点,以及某些患得患失的个人主义思想等等原因,这样他们反映的情况和意见,往往难免有些主观性、任意性、片面性。因此作为地(市)县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努力摆脱日常事务的拖累,走到干部和群众中去,来个“每事问”。找先进分子或专业人员个别谈心,找各种人开小型座谈会或调查会,这样才能占有第一手的材料,做到胸中有数,达到实事求是的目的。
只有实事求是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走群众路线,才能达到了解情况的目的。只有学会运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这两个基本的工作方法,党委领导的主要任务,“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出主意,用干部”,才能做得好或比较好。


第3版()
专栏:

“入党是我多年的迫切愿望”
——徐廷泽入党记
1963年6月1日,原国民党空军第二联队第十一大队上尉飞行员徐廷泽,因不满国民党当局的黑暗统治,从台湾驾机飞回祖国大陆。
如今,身负空军某部副参谋长重任的徐廷泽,已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说起他入党的事,其中有一段曲折的经过。
徐廷泽回到祖国大陆不到三年,“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那时候,“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思潮泛滥,徐廷泽是“蒋帮特务”的谣言四起。后来,徐廷泽被空军某部下放到“五·七”农场劳动。1969年6月,正在农场劳动的徐廷泽,突然接到通知,要他赶回部队。一下汽车,领导上告诉他要立即到北京去。徐廷泽带着不解的心情坐上飞机,到了北京。
空军联络部的同志告诉他说,是周总理要你来的。周总理明天要接见不久前从台湾起义的原国民党空军上尉教官黄天明和学员朱京蓉,要你陪同接见。徐廷泽陪同接见时,周总理同他紧紧握手,见他脸上有点黑,关切地问:
“最近干什么啦,你的脸怎么晒黑了?”
“在农场劳动。”
总理点了点头。总理在和黄天明、朱京蓉谈话时,不时地询问徐廷泽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当总理关切地问到他思想问题解决得怎样时,徐廷泽直爽地回答:
“没完全解决。要学习一辈子,改造一辈子。”总理听了很高兴,鼓励他说:“回答得好。我们也是一样,有些问题是需要反复解决的,希望你永葆革命青春。”从此,徐廷泽觉得:仅仅做一个爱国者并不够,还要努力争取做一个共产党员,永葆革命青春。
一次,部队进行战备施工,突然发生塌方,几个干部战士将要堵在地道里。在这危险关头,一个年青的共产党员指挥着几个干部战士冲出地道,自己却壮烈牺牲了。从这位共产党员的身上,徐廷泽看到了使他非常崇敬的品质——共产党人崇高的献身精神。
这以后,徐廷泽对自己要求更严了,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1971年10月,部队传达党中央关于“九·一三”事件的文件,按照规定,先党内后党外。徐廷泽虽然是个负责干部,但不是党员,当然不能先听传达。他感到有点自卑,其他同志也觉得别扭。一天,部队副政委登门拜访了徐廷泽:“老徐,你过来八年多了,考虑过加入组织的问题没有?”他听了很激动,不知说什么才好,沉吟了一会才说:“在蒋军当过十八年的兵,还加入过国民党,能参加共产党?”“个人历史上有些问题,社会关系比较复杂,只要你向组织交代清楚,现实表现好,经过党的考查教育,具备了党员的条件,是可以入党的。”副政委走时,从衣袋里掏出一本《中国共产党章程》送给了徐廷泽。不久,徐廷泽向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
后来,徐廷泽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先后四次参加上级领导机关举办的读书班,着重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矛盾论》、《实践论》等经典著作,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
1975年,徐廷泽参加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深受鼓舞,入党的愿望十分强烈。他在给党委的汇报信中说:“一个人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莫过于为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目标而奋斗,这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他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汇报了自己的思想,表示了争取入党的决心。
时光如流水,徐廷泽急切地盼望着早日加入到共产党的行列。但是,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有人说:“徐廷泽历史那样复杂,怎么能入党呢?”还有的说:
“对徐廷泽的改造是长期的,对他入党必须标准更高些,条件更严些。现在考虑发展他为时太早。”有的甚至说:“徐廷泽这样的人还能入党,他若是入了党,我就要退党”。这些议论,犹如一盆凉水泼到徐廷泽的身上;但他不心寒、不动摇,坚定地对领导说:“入党是我多年的迫切愿望,也是敬爱的周总理和叶副主席对我的殷切期望。入党是为了更好地革命,不是为了好看。请党委放心,我一定端正入党动机,努力创造条件,进一步接受党的考查”。在那些日子里,徐廷泽更加刻苦学习、积极工作,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976年,“四人帮”刮起了反对四个现代化的阴风,徐廷泽很气愤地对人说:“四个现代化”是毛主席委托周总理在四届人大向全党发出的战斗口号,他们批判“四个现代化”就是矛头对准毛主席和周总理。“四个现代化”有什么错,难道我们国家还要倒退到“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吗?邓副主席主持中央工作,采取了一些拨乱反正的措施,使国民经济刚刚得到恢复,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如今他们又来一个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真是乱弹琴!这样搞下去,怎么得了。丙辰清明,北京发生了震撼中外的“天安门事件”。徐廷泽听到这个消息,一连串的问题在他脑子里翻滚。悼念周总理有什么罪?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广大人民群众?徐廷泽愤愤不平,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应有的革命义愤。粉碎“四人帮”以后,党的各项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徐廷泽对党更加信赖,入党的要求更加迫切,他充满激情地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三份入党申请书。
部队党委对徐廷泽的入党要求非常重视,进行了多次研究,认为他十几年来的表现是好的,对党忠诚老实,对共产主义事业坚信不移,具备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条件。为了统一党员的思想认识,党委组织大家学习党章和有关政策,还向党员们介绍了徐廷泽的政治历程、家庭出身,以及他十五年来努力学习、自觉改造的事实。
1978年9月26日,徐廷泽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在第一次党小组会上激动地说:“感谢党给了我政治上的第二次生命。我能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粉碎‘四人帮’后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党的政策的结果。今后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努力地改造思想,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沈永宽 刘建其


第3版()
专栏:

咸宁地区青少年争做好事
本报讯 通讯员周崇锁、记者刘衡报道:湖北省咸宁地区团组织开展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以来,青少年纷纷争做好事。
崇阳县台山公社有18名青年自筹经费八百多元,买回马达、水泵和水管,利用工余假日,建起了一座简陋的水塔,使社员用上了自来水。一次该县石城公社一根万伏高压电线掉在变压器的零线上,顿时配电闸电火四射,三个生产队的照明线被烧焦,有的屋檀着了火。在这关键时刻,青年甘细光闯进着火点,切断了电源。阳新县18岁的汪才贵,4月份在支援邻队抢运湖草的行船途中,为抢救一名落水女社员而英勇献身,被追认为共青团员。
嘉鱼县城关镇中学过去“双差生”(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差)有一百二十多人。现在,“双差生”减少了70%。不少过去捣乱社会秩序的人,变成了维护治安的积极分子。


第3版()
专栏:

《祖国》一书出版
为了帮助广大青年了解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中国青年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祖国》。
这本书图文并茂,用大量史实、材料和图片,介绍了有关社会主义祖国的知识,包括:祖国的壮丽山河和丰富的宝藏,中华民族四千年来重大的历史事件和著名的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各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中国的诗词、戏曲、小说、绘画、音乐、书法等等的概况,近代史上的反帝斗争,新中国诞生的过程,建国以来在消灭剥削、发展生产建设、培育新人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这本书还可供共青团干部、中小学教师在青少年中开展“三热爱”教育时参考。
青山


第3版()
专栏:

全国公安一级英模、南昌市公安局交通大队副大队长余邦金,处理交通事故时,总是以礼待人,以理服人,二十四年从来没有与违章者发生过一次争吵。他执勤时碰上迷路的小孩,就千方百计地寻找小孩的父母。
新华社记者 王绍业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