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做真懂农业的好干部

老老实实向专家学习的县委书记
广济县县委书记董全阳是个一直跟庄稼打交道的干部,尽管比较熟悉农业,但他仍虚心向农业技术专家学习新技术,听取专家的意见,努力使自己逐步成为一个真正懂得现代农业技术的干部。
湖北省广济县县委书记董全阳,是个从懂事那天起就跟农业打交道,没有一天离开过庄稼的干部。长期的农村工作使他同农业技术干部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些农科人员把他比作“磁石”,说董全阳总是把他们紧紧地吸在广济。
董全阳经常说:“即使象我这样对农业生产比较熟悉的干部,如果不虚心向农业技术专家学习,如果离开了农业技术专家的帮助,也会犯瞎指挥的错误,使工作造成损失。”这是他的一条深切的体会。
水稻潜叶蝇,是一种对水稻带毁灭性的虫害。通常的防治办法是一旦发现,便全力以赴普遍喷药。有一年,全县都在告急:早稻秧田发生了潜叶蝇!可是,由农业局技术员卢汉秋主持的病虫测报站却纹丝不动。这是什么缘故呢?董全阳迷惑不解,径直找到卢汉秋查问。卢汉秋回答说:潜叶蝇发生了,它的天敌寄生蜂也在发展,从田间调查看,寄生蜂在潜叶蝇的蛹内寄生率达到80%多,加上天气转晴,气温高,可以抑制虫害;如果打药防治,天敌也会被一起打死,所以不需发报动员治虫。董全阳过去根本不知道潜叶蝇还有天敌,听了卢汉秋的报告以后,一直嘀咕着:不靠药靠天敌行吗?于是,他通知全县各农技站的植保人员到花桥开会,讨论潜叶蝇的防治问题。会上,卢汉秋用事实说服了董全阳和其他同志,决定全县不打药。几天之后,果然水稻潜叶蝇被它的天敌制服了。这一举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错误指挥,为全县节约了16万元的农药投资和大量的劳力。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就是这样不断解决了董全阳在领导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他同农业技术工作者的心贴得更紧了。
去年,广济县委召开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以上干部会议,照例要请专家讲话。省农科院水稻专家黄浩如在讲水稻生产技术的时候,很坦率地说,“广济县论油菜,先进;论水稻,不行。栽培技术落后,施肥水平低,种子又多又杂,很不科学。”讲完以后,黄浩如有点后悔,觉得在这么大的范围批评缺点是不是对县里刺激太大了一些。到了晚上,黄浩如到董全阳家里表示歉意。董全阳说:“你的意见说得对,我们的种植水平就是低嘛,话说重些,有点刺激才能进步!”董全阳在作会议总结时,还专门重复了黄浩如的意见,作了自我批评。董全阳这种闻过则喜的态度出自对专家们的尊敬和信任。他认真听取专家们的各种意见,凡是正确的批评就坚决改正。他常对同志们说:“专家的知识丰富,他们象中医那样,能跟庄稼切脉问诊,对症下药,对专家的意见切不可马虎。”
董全阳心里有专家,不仅向他们学习,同时也很关心专家的工作,从各方面提供了条件,并亲自帮助选择和确定科研基地,在县委机关专为专家设立办公室,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生活上给予照顾,关心农业技术人员在政治上的进步。三中全会以来,农业局党支部吸收17名农业技术干部入党。农业技术干部每当谈起董全阳对他们政治上的关心时,无不十分激动。广济的农技干部没有一个人要离开广济或者跳出“农门”的。专家们借用司马迁“士为知己者用”这句话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他们说,知己者,党也。广济县委如此器重,我们不积极为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对得起伟大的党吗!
本报记者 孙鸿斌 本报通讯员 聂铁干


第2版()
专栏:

哈尔滨市师范学校幼师班应届毕业生韩杰(拉琴者)和陈建军(左)不留恋城市生活,自愿报名到榆树公社新乡大队幼儿园从事农村幼儿教育。她们的行动得到学校和家长的支持,受到社员的欢迎。
新华社记者 周确摄


第2版()
专栏:

许多水库为什么大量淤积泥沙?
几个水库的对照证明,在无森林或林木很少的流域,水库淤积几乎是“不治之症”。但在森林覆被率较高的条件下,情况则大不相同。
不久前,我们在山西等地的九个水库作调查,看到泥沙对水库的淤积,已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于洪水携带大量泥沙流进水库造成淤积,直接影响水库的寿命和效益。
早在1957年,著名科学家竺可祯就提出紧急呼吁:要在水库流域大力造林、种草和进行水土保持工作。但是,时至今日,水库上游大多还是“童山濯濯”,水土流失和水库泥沙淤积仍十分严重。如山西省应县镇子梁水库,是1958年修建的中型水库,库容3,600万方。1958年至1961年,三年拦洪蓄水,结果泥沙淤积量为1,285万方,占总库容的35.7%,约为三年泥沙来量(1,468万方)的87.2%。面对这样严重的淤积,他们采取了加修排沙闸门和“蓄清放洪,空库迎汛”等措施,从1962年至1973年共淤泥沙889.4万方,仍占总库容的24 .7%。1976年遇两次洪水,尽管采取了上述各种措施,泥沙淤积仍高达695万方,一年的淤积量占总库容19.3%。
从镇子梁水库建库后发生的问题中不难看出:泥沙淤积问题仅仅从水库本身想办法,是很难解决的。镇子梁水库经过十几年的淤积,如今已完全失去调节洪水的作用。为了继续发挥水库调洪作用,现在又把大坝加高,库容由原来的3,600万立米增加到4,940万立米,到1977年,水库共淤积泥沙2,913万立米,占新修后总库容的59.3%。可见在无林或少林流域,水库淤积几乎成为“不治之症”。
但在森林覆被率较高的条件下,情况则大不相同。如山西省吕梁地区中阳县陈家弯水库流域,森林覆被率达78%。从1960年至1977年十八年共淤积泥沙175万方,占总库容(1,000万方)的17.5%。河北省抚宁县洋河水库,森林覆被率为42%。从1961年至1974年十四年时间,泥沙淤积量为156万方,占总库容(3.53亿方)的0.6%。事实证明:增加森林覆被率是防水库淤积的有效生物措施。
中国林学会森林涵养水源考察组


第2版()
专栏:从四川洪水灾害中吸取有益的教训

有林泉不干 暴雨不成灾
——湘乡县金薮公社治理水土流失带来的变化
位于沩水流域的湖南省湘乡县金薮公社,过去松林茂密,地富粮丰。从1958年以来,由于毁林开荒,毁林搞副业,乱挖草根草皮,森林植被遭到日趋严重的破坏,使水土流失不断扩大和发展。全公社的3.5万多亩的山地面积,一遇大雨,土壤被冲,沟壑纵横,粮食生产长期低而不稳。
为了改变穷山恶水,促进农业增产,公社党委领导成员亲自走遍全社的山山岭岭、冲冲塅塅,同群众一起调查研究,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各项措施。经过数年的努力,已经取得显著的效果。如今,金薮公社已栽植杉、檫林1.3万多亩,马尾松1,000亩,楠竹800亩,油茶、桐林7,300多亩,茶叶2,100多亩,封山育林9,000多亩。全公社除1,200多亩岩石裸露的山地外,基本实现了绿化。在实行生物治理措施的同时,结合搞了工程措施,改造金薮河,兴建小型水库7座,治理大小山塘1,200多个,还搞了大量的土谷坊、石谷坊工程。全公社水土流失的严重状况基本得到了改变。
湘乡县委和金薮公社党委在向记者介绍他们的经验时,一致认为,治理水土流失,首先要抓好生物措施,大力植树造林,扩大森林植被。随着林木的郁闭,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小气候的效能会日益显露出来。过去,由于山塘蓄水量小,加上流沙严重,河床淤塞,因此每逢大雨,山洪暴发,金薮河沿岸群众要用上百块门板以及松枝柴草堵拦。自从山上造林,泥沙流失减少,山塘蓄水量增加,遇到大雨,再也不用堵拦了。1977年连降暴雨,也未造成水灾。1978年百日大旱,不少地方塘干水尽,而靠近高梁山林场的五个生产大队比其它地方多下了两次雨。群众反映,“寸树斗水丈地湿”,“有林泉不干,天旱雨淋山”。森林涵养了水源,地下水也增多了。现在全公社大部分浊水塘已变成清水塘,各种水利设施的蓄水量已由原来的430万方增加到950万方,旱涝保收面积由六十年代的7,000多亩扩大到1.4万亩。由于自然条件的改善,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植树造林,治山治水,不仅保持了水土,也给集体和社员增加了收入。全公社新造的1.3万多亩的杉、檫林,有的已开始间伐,收入达11万元。7,000多亩油茶林再过几年即可产油7万多斤,加上油桐、马尾松、茶叶的收入,全公社可实现每年林业收入100万元,人均50多元。
金薮公社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前几年受左倾思想影响,也干了一些蠢事。现在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坚决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决心把金薮公社的山山岭岭变成郁郁葱葱的花果山,彻底改变这里的面貌。
本报记者 欧庆林


第2版()
专栏:

活跃文化生活推动科学种田
泗溪公社办起十一个图书室
本报讯 记者黄其庄、通讯员李朋喜报道:一个墟日,记者在江西上高县泗溪公社采访,看到社员成群结队来到公社图书室翻看报刊,借阅图书。据了解,这个公社有一个中心图书室和10个大队图书室,藏书1万多册,订阅报纸、期刊80多种,活跃了文化生活,推动了科学种田。
随着农村经济的活跃,泗溪公社广大社员“不愁锅里不愁甑,只愁业余生活太沉闷”,办起图书室以后,阅有报,读有书,社员自学不犯愁了。
熊家大队养鸭专业工叶罗林,1979年借阅了一本图书《家禽》,学会了养鸭的基本方法,承包的700只小鸭长得很好,去年上交生产队的养鸭纯利达2,000多元。


第2版()
专栏:

走村串队 深入田间
郑州郊区组织“农业科技宣传服务车”
本报讯 河南省郑州市郊区农业局、科协等单位,联合组织“农业科技宣传服务车”,走村串队,深入田间,指导群众科学种田。
郑州市郊区普遍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村出现了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不少社员为了询问一项新的增产措施,常常奔波几十里、上百里路。“农业科技宣传服务车”组成后,深入农村,用解答问题,散发材料,田间会诊,现场指导等方法解决农民种田中的实际问题。一天,宣传车一进姚桥公社陈三桥大队,社员们就围了过来,纷纷向技术员述说自己家的水稻生长情况,有的社员还把技术员请到责任田里检查指导。社员常书文今年种了五亩半水稻,每亩投入化肥200斤,稻苗仍然发黄、发红、死亡,他干着急没办法。技术员田间会诊后告诉他,这是盐碱地长期淹灌造成的。抢救措施是排水凉圈,松土透气。常书文感激地说:“不是你们指导及时,今年我要吃大亏了!”
刘长贺 张振民


第2版()
专栏:

漳浦县粮食增产多种经营增收
本报讯 通讯员严利人报道:福建省漳浦县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和干部岗位责任制,有力地调动了社员和干部的积极性,夺得了今年早季粮食生产大丰收和多种经营大发展。
今年这个县庄稼病虫害比较严重,7月份正当夏收高潮,又遇到19天的连阴雨。但是,由于社员们积极抢收抢运抢晒,避免了霉烂损失,夺得了丰产丰收。据统计,全县早季粮食产量比历史最高纪录的去年增长一成,春大豆增长九成八,春花生增长九成一,油菜籽增长2.2倍,烤烟增长八成四,荔枝增产1.5倍。


第2版()
专栏:

联产责任制出粮食
华容县早稻增产五千万斤
本报讯 湖南省华容县早稻面积比去年减少1万多亩,总产却比去年增长二成多,计5千万斤。不少农户早稻产量等于或超过全年承包产量。
今年春天,这个县90%的生产队建立了“统一经营、专业分工、联产到劳”责任制。广大农民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早稻生产中来,农活质量高,社员自觉地搞好科学种田。在早稻收割中基本上做到了“田里不掉穗、草上不留谷,禾场不霉烂,颗粒要归仓”。
特别令人高兴的是,在今年承包早稻的农户中,有两万多户被认为是缺劳力、缺资金和缺技术的困难户,他们绝大多数完成或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银鹰凌空为农忙
筱流
一架银鹰腾空而起,在蔚蓝色的天空翱翔。过了会儿,从机肚下面的管道口里,喷出一条金色的黄龙。黄龙越变越大,终于粉身,象雨点一样落到地面上来,均匀地播撒在广阔的田间。定睛一看,是颗颗籽粒饱满的稻谷。啊,原来是农用飞机在播种水稻。
飞机在农业生产上还能进行大面积荒山造林、田间灭虫、除草、施肥、护林防火、考察资源、人工降雨等等。它干这些事情,速度快,效率高,别的机械难以办到。
我国飞机最早用于农业,是为了解决生产中的突出矛盾。建国初期,安徽、河北等地蝗虫成灾,人工捕杀收效甚微。扑蝗如扑火啊,人们想到利用飞机,于是在飞机上装个桶,桶上开个可关可开的孔,然后装上农药,飞上天空,向地面撒药灭虫。飞机撒药灭虫当然比人工捕杀快得多。人们从这里得到启发,以后在农业生产的更多方面用上了飞机。
飞机不是什么高人灵机一动制造出来的,而是许多代人为了满足生活、生产的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改进,最后才制作出来。开始,人们只是想能象飞鸟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因而千方百计地要制造飞行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工匠鲁班就用竹子等材料制成一个能飞的木鸢。可惜,它不能载人。到了汉朝王莽时期,有人认为鸟类飞行全靠翅膀扑动,便用大鸟的羽毛做成两只翅膀装在人的肩上,从高处向下滑翔。但这仍然不能令人满意。人们需要飞行器自行凌空,因而出了个犹兰纳。他天真地想,飞行器之所以不能自己上天,是因为它太沉了,如果使它减轻重量,不是可以上天了吗?他越想越美,设计出装有4个大筒的飞船。大筒内的空气被抽光了,飞行器的重量是轻了一些,但因外间空气的压力,还是飞不起来。最后使第一架动力飞机飞上天空的,是美国的赖特兄弟,以后可以实用的飞机,都是在那架飞机的启发下设计制造出来的。
飞机一诞生,就被逐渐运用到许多领域,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只有七十年的历史。德国1911年用飞机撒药防治森林病虫害,开创了在农业生产中使用飞机的先例。我国1952年开始用飞机撒药灭蝗,农业航空的历史更短。去年,在哈尔滨市成立了我国第一支专为农业服务的航空队,标志我国农业航空有了新的进展。
(许林 插图)(附图片)


第2版()
专栏:通讯

东北“三宝”今昔谈
——访吉林特产研究所
余国耀
人们都知道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最近有机会到东北,接待我们的吉林省农业局一位同志说:“人参、貂皮、乌拉草,这是过去的说法,现在应是人参、貂皮、鹿茸角了”。
乌拉草是东北地区一种野生的三棱草,割下来将它捣碎后,蓬松柔软,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过去老百姓用来铺床,絮在鞋里,确是暖和,在东北一年中有大半日子天寒地冻,这自然是一种“宝”了。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乌拉草的地位就让给了鹿茸角。
说起鹿茸角,不禁要问它为什么现在才列为“三宝”之一呢?人们早就知道,鹿全身是宝,鹿茸,更是滋补药材类中的珍品。但是,人们把驯鹿,养鹿作为一项事业来办,还是解放以后的事。
解放前,除极少数的地主资本家建栏养鹿,劳动人民是建不起养鹿栏的。鹿的警觉性特别高,又特别善跑,当它跑起来的时候,任何野兽都无法追上,是有名的“草上飞”,所以不易驯养。解放后,国家办起了养鹿场,养鹿人员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使鹿的驯化放牧获得了成功。从此,一个个养鹿场才在东北以至全国各地办了起来。吉林省现有国营专业鹿场47处,还有二、三百个人民公社的集体鹿场,养鹿10万余只。吉林是著名梅花鹿的故乡,鹿茸已成为一项重要出口商品。近两年全省出口鹿茸每年都达十几万两。
我们从长春市出发,来到了地处永吉县的“吉林省特产研究所”参观。这是吉林省对“三宝”实行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验相结合的基地,共有4,800公顷山地和100公顷耕地,规模相当大。在这里,我们除了观赏那身披棕红色皮毛、白花点点的著名梅花鹿,还见到了体格高大肥壮的马鹿。带领我们参观的技术员介绍说,鹿和牛不同,只是雄的才长角。一年小鹿冒出两个对称椎角茸,叫做一根葱;二年鹿,茸角分叉,叫二杠;三年的鹿,茸分三叉,叫三叉莲花。……鹿角一年砍一次或二次。如果不及时砍,角老化了,会自动脱落,这就是为什么在森林中有时可以拣到鹿角的缘故。
一群鹿有一个“鹿王”,是雄鹿中最强壮有力的。别看鹿长得那么温驯,雄鹿在争夺王位时角斗得非常凶猛,胜者为王。鹿王强占了同所有母鹿交配的特权。但是它只有几天称王的日子,很快就被另一只强壮的雄鹿所取代。至于母鹿,却特别富于母爱,每当小鹿不见的时候,它急得漫山遍岗地呼叫,直到小鹿闻声而归;如果几天不见小鹿,它竟是不吃不喝,每天引颈长鸣,其声哀婉动人。
离开了鹿场,我们来到了人参展览室。人参,又名高丽参。据记载,早在我国唐朝,朝鲜半岛上的新罗王朝就已经把他们生产的人参作为药材输入我国。我国同朝鲜毗邻的长白山一带,也是人参的著名产区。解放后,我国人工栽植人参获得成功,并且有了较大的发展。去年吉林省出口人参达20万斤,为国家争取了不少外汇。人工栽植人参,从播种、移栽到收获,一般要六年时间。
走出了展览室,我们来到了养貂场。一进场,立即被紫貂活泼可爱的形象吸引住了。养貂场是由几排搭在架上的铁笼子组成的。笼子的一角放着一个小木箱子,那是供紫貂在运动后休息和睡觉的地方。当紫貂熟睡在木箱里的时候,铁笼显得空荡荡的;可是,当那比松鼠还大,而身子修长的紫貂从木箱子钻了出来,铁笼子登时就热闹起来了。整个铁笼的空间立即变成了紫貂精采的表演舞台。它们从木箱洞口飞跃而出,如松鼠般轻捷,似猴子般灵活,猛一转身,一骨碌钻进洞里,动作是那么利索、准确!据说,在莽莽的森林中,小小的紫貂不但可以置巨兽于死地,还能使被称为“森林警察”的猫头鹰丧命。养貂的技术人员告诉我们,世界上只有中、苏、朝、蒙四国产貂,目前人工养貂成功的仅我国和苏联。我国紫貂都产于严寒的东北原始森林中。貂皮所以特别贵重,因为它的保暖性是任何兽类皮毛不可比拟的。雪花、水珠落在紫貂皮毛上无法停住,一滴溜就抖落到地上去了!更令人喜爱的是紫貂皮毛既暖和又轻软,色调柔美,素雅大方,光彩迷人。貂是食肉类,办养貂场必须有鱼塘、水库,以便为紫貂供应鲜美的肉食。目前,我国从东北到南方,都有养貂场,除了养紫貂,还养白貂、灰貂等其它品种,但它们的活动性都不如紫貂强,紫貂皮毛仍然是貂类中最贵重的一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