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1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舞蹈大家——崔美善
曹禺
唐朝有位神奇的舞蹈家公孙大娘,杜甫看完她的舞蹈说:“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今天中国的舞蹈家可谓盛极一时,崔美善是当今的一位“公孙大娘”。
崔美善的舞姿,变幻矫健,流旋飘逸,摇曳有致。
多年来,我看过她的《长鼓舞》,直使我“夺气”。如今,她和她的编舞李仁顺,创造多少绚丽的妙舞。她们新近合作的《东方的微笑》,那是崔美善从敦煌壁画中悟得的神妙启示,恬静,明慧,充满了熙熙春光,是她又一璀璨杰作。她的《喜悦》及《丰收曲》也有新发展。近来,她的艺术日臻美妙,更超绝了。
解放后,崔美善最早介绍印度舞,获得成功。她现在又把埃及舞和日本樱花舞跳得非常优美。崔美善舞遍各大洲,她的声名流四方,吸引了各国观众。世界专家赞颂她集东方美于一身,刚健、温柔,既奔放,又含蓄,是新中国的一位舞蹈大家,又是通过艺术传达友谊的使者,是社会主义中国舞蹈艺术的骄傲。
我十分喜爱崔美善的舞蹈风度,波澜壮阔,神采扬扬,这是我们时代的精神。
杜甫说草圣张旭看了公孙大娘的舞蹈,“豪荡感激”,从此草书长进。艺术是有灵光的,可传神,可鼓气,可八面生风,可激发人的创造灵感。我愿崔美善与一切中国杰出的舞蹈家都赋有这样的神奇。


第8版()
专栏:

观《长鼓舞》
朱子奇
又喜观翩翩《长鼓舞》,
又饱尝盛开的东方艺术花朵。
迎着十月灿烂的朝霞,
飞出了十年牢笼的禁锢。
呵,还是那样刚健,那样柔和,
还是那样如风旋转,如云飘拂……
又欣闻声声长鼓响,
又随鼓声舞到收获的田野上。
舞衣金黄,恰似稻穗闪光,
长裙红艳,燃起青春火焰。
请看,今日笑满田野谷满仓,
亿万农民把幸福的生活欢唱。
飞腾吧,美的舞步,力的舞步,
敲响吧,心花之鼓,报捷之鼓!
舞步轻吻苏醒的土地,丰收的土地,
鼓声要把叹息声淹没,要把懈惰驱逐。
呵,我中华大地万里江山喜讯多,
让我们向辛勤的耕耘者致谢、祝贺!
舞蹈家喜伴长鼓走四方,
从黄河舞到尼罗河边、塞纳河旁,
舞到大洋彼岸诗人惠特曼故乡,
艺术与友谊的使者美名天下扬!
明天,当百花满园的季节临降,
我再为飞遍人间的《长鼓舞》把诗吟唱。


第8版()
专栏:

鼓舞翩跹〔中国画〕 叶浅予


第8版()
专栏:书林一叶

孙中山伦敦蒙难……
吴德铎
八十年前,嘉定有家日新书所,出版了一部《随轺笔记》。全书共四卷。第一卷《记程》,第二卷《记事》,第三卷《记闻》,第四卷《记游》。其中有些史料,值得注意。
《随轺笔记》作者吴宗濂,字挹清,嘉定人。同文馆法文班学生。毕业后在外交界供职。1908年署理外务部右丞,翌年出使义(意)大利。辛亥革命后留任。后来在国内从事政治活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曾任参议员。晚年长住上海,是法租界当局的得力助手。《随轺笔记》是上世纪末吴宗濂随同龚照瑗(清政府驻英法义比四国大臣)出使欧洲时所作的笔记。
孙中山先生伦敦蒙难时,清廷驻英使馆留下了一批绝密的档案。它们是:《龚星使计擒孙文复总署总办公函》、《邓翻译与孙文问答》、《龚星宪计擒粤犯孙文复行释放缘由》。这三个反动文件是深入了解、研究这问题的重要第一手材料。清廷使馆设置圈套的具体细节以及从囚禁到释放中山先生的全部经过,文件中均有极详细的记载,这份珍贵史料,当时其他史乘似均失载,只有《随轺笔记》卷二《记事》中,收录了三个文件的全文。
现在看来,清廷使馆设置诱捕孙中山先生的陷阱,直接原因,与一个孙中山熟人名叫邓廷铿(即“邓翻译”)的有关。他既是策划者,又是执行者。可是,就是这个邓廷铿,在辛亥革命成功、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他居然特地赶到南京去求见中山先生,侍从人员中,当然有了解邓廷铿是何许人的,现在,他自投罗网,便有人主张,即使不治以应得之罪,也该给他吃点苦头。中山先生知道后,立即加以阻止,并教育有关人员说:事情已经过去,不必追究。他来的目的,无非想谋一官半职,我们不予理睬便足够,千万不要伤害他。为了保证邓廷铿的安全,中山先生特地指派一副官送他出临时总统府。这事虽小,却充分说明了孙中山先生待人的宽厚和器量。实在不愧为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
不过,吴宗濂担任驻意大利公使期间,发现栽种桉树,好处很多。回国后,积极推广,现在通用的“桉”这个名称,是他译音“安加利”的省称。为了普及有关这植物的知识,吴宗濂还撰有《桉谱》一书。《桉谱》现在也很少见,对科学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者说来,《桉谱》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史料。


第8版()
专栏:

夜市见闻杂感
杨际岚
我们福州市在五一广场举办夜市。消息迅速传开,一时成了“头条新闻”。这夜市是什么样子?“开张”的那天,我带着好奇心也去了。广场上灯光明亮,一字形地摆开许多货摊:小百货、五金交电、纺织品、水产、肉类、蔬菜、水果、小食、书刊……顾客摩肩接踵,非常热闹。评话、科教影片、象棋,也吸引了不少群众。
望着夜市的灯火,欢乐的人流,我陷入沉思。办夜市之类,有的同志因其“小”不屑为。其实,事关群众衣食住行,不可谓不大。不少服务行业,群众上班它开张,群众下班它收摊;即便晚上营业,待人们吃了饭,洗了澡,出门来,它早已关门了。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就阐述了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和关心群众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一点也不能疏忽和看轻。但多年来“疏忽”、“看轻”的现象在在可见,许多该办、能办的事却没办,或没认真办。现在有所好转。不过,要能办得持久、自觉,蔚成风气,远非一朝一夕之功。
夜市的一角。我无意中听见一位营业员在同熟人拉呱。“你也来了?”“不能不来啊,这是上面布置的任务。”这又引起我的思虑。办一件事的初始,总有些人缺乏自觉,用分配任务的方法加以推动,自然无可厚非。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对所从事的事的意义缺乏了解,也就难于办好和坚持下去。难怪有的单位只好让先进营业员上夜市顶班。的确,增加夜市工作,存在一些“难处”。就讲货物,远路有机动车运送,近路就只好用手推车了。难处,理应体谅。但了解了意义,提高了积极性,又能照顾到多付出了劳动的人的利益,那就不难克服这些难处。
想着,想着,忽然听见旁边有人喊:“快去买荔枝!”走过去一看,几筐荔枝中有一筐颗大色红,看来质量比较好。营业员没动这一筐。我问一位营业员,这筐卖不卖?她面露尴尬之色,不吱声。想来这是“另有所用”的。事情虽然出在个别人身上,却反映出了一个不容小视的问题:办利民之事,除了措施落实外,还须具体、生动地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使领导的意图同职工的行动融为一体。不然,形式再好,弊端仍然滋生。
由此,我还想,办利民之事时,是否能更加注重实效。比如,偌大的福州市,一个夜市显然不够,能不能在其他的广场、公园、文化宫也开辟夜市?现有的商店、菜场、肉店等,能不能调整营业时间以便利顾客?……目的只有一个: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离开了这个目的,种种形式不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吗?


第8版()
专栏:晨光短笛

夜市的灯
王耀东
回到阔别二十年的故乡,听说夜市又开张了,急急忙忙赶去观看。
当我挤进夜市的中心,果然异常热闹,一个个白色帆布篷栉比鳞次地排在路边,货架上有的扯来了电灯,有的依然挂着古式的保险灯,再进化一点的还有嘎斯灯,电石灯。灯光下,晃动着一张张古铜色的脸,一声声叫卖声,送到你耳边。
看货车上摆满当地人们喜欢的油炸花生米、酱泡牛肉、红烧猪蹄、包子、水饺,还有就地现烤的麻花酥饼。一些下班的工人,远地出差赶不上饭的人,小棚内一坐,还不等你开口,主人就来招呼了。一些多年未见的朋友,突然相见,拉进小酒馆,要上二两老烧,两盘小菜,边拉边喝,又亲切,又惬意。
国营商店也在路边设了不少销售点,摆上各种烟酒糖茶,使得夜市更加丰富多采。
抬头一看,十字路口设有个“一分利饭店”,使我心中一动,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迎接我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热情招呼着:“请进,里边坐!”“同志,吃水饺,羊肉的,当地特产;要吃油花大饼,再来一点大蒜?我们是集体饭店,价钱便宜,只赚一分利!”我见老者对顾客很热情,便和他攀谈起来。才知道他们的饭店主旨确实是薄利广收,主要靠服务周到,饭菜经济有味而赢得顾客。
我从“一分利饭店”出来,继续往前走,只见前面小砖楼前,摆着一个小摊。正面墙上挂着一个黑色顽猴。上写着“黑猴标记”。这不是祖传四五代的名牌“黑猴刀”吗?他们这次又在夜市上出现,不知它的质量还能否保持过去的水平。
这时,一位七十岁的老汉,抖着满头白发挤了进来,拿起一把镰刀,问:“同志,这可是真正的‘黑猴刀’?”
卖货人拿起一把镰刀在磨刀石上蹭了几蹭,就刮起头发来,“刷刷”、“刷刷”,风快!真象理发刀一样。刮完接着向一把刀背砍去,“咔嚓”!只见一片火星四溅,不见刃卷。四周响起了一片惊奇的称赞声。
从夜市回来,已经十一点多了,街上的叫卖声渐渐远去,然而夜市的灯,却仿佛还在眼前闪烁。


第8版()
专栏:知识小品

氧与人体健康
刘立
在世界上,氧可以算是最丰富的元素了。氧存在于土壤、岩石、水、空气之中,存在于动植物的躯体之内。
氧与人的关系极大。一个人可以几个星期不吃食物,也可以几天不喝一滴水,但是,如果五分钟没有氧,生命就会危在旦夕。
一般人可能想象不到,就重量来说,氧大约占人体重量的60%。一个人一天需要吸入大约4.5公斤的氧。吸入体内的氧,与吃进体内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一起,最终统统被血液运送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内,在那里进行氧化反应(也可以看作缓慢的燃烧),产生能量,供给身体的需要。据测知,氧化一克糖需要氧0.75升,可产生热能4.1千卡;氧化一克脂肪需要氧2.03升,可产生热量9.30千卡;氧化一克蛋白质需要氧0.95升,可产生热能4.1千卡。
在人体的各个内脏器官中,脑需要氧气比较多。脑大约消耗吸入体内氧的20%。每100克脑组织每分钟耗氧3.3毫升。
在大气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氧气。一亩树林每天可产生氧49公斤,可供11个人呼吸之用。问题在于我们的身体有没有足够的能力,使氧顺利进入肺脏,由肺而到心脏,再经由血管运到全身各个组织,以供产生能量之需。倘若身体吸氧、运氧的能力微弱,体内产生的能量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那么身体就会虚弱,甚至有患病的可能。
提高身体用氧能力的办法就是体育锻炼,比走路快不了多少的慢跑,也可以使身体吸入的氧气比静坐时增加8倍。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生命在于运动”,大概也正是由于运动可以使氧更多、更顺利地吸入人体,从而使身体更加充满活力的缘故吧!


第8版()
专栏:随感录

“慈母心”“婆婆嘴”
冯学行
有一位党的领导干部,很善于援救“失足落水”的同志,说到帮助这些同志尽快转化的体会,他说主要靠两条:一是有颗“慈母心”,二是有张
“婆婆嘴”。没有“慈母心”,不是从关心爱护出发;没有温暖,不能情真意切,非常热情地拉人一把,被帮助的人就会感到冷冰冰的,甚至难以接受。“打通”别人思想,首先要有一股热乎劲。如果
“近墨”者处处以“朱”自居,将被污染的同志一概视为“墨”,拉开训人的架势,没轻没重地去唠叨,凡事都得你“打”他“通”,那就很容易将人“打”跑,而终于不“通”。当然,只有“慈母心”,没有“婆婆嘴”也不行。所谓“疏导”,是靠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工作。该说的不说,该反复说的一说了事,一切全赖“心照不宣”,那也是既“疏”不通,也“导”不好的。
靠一颗“慈母心”,一张
“婆婆嘴”,真正把政治思想工作做到家,那就不愁失足之人变不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