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8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菲律宾农业取得显著成就
杨学渊
农业是菲律宾的经济命脉,农业产值占全国工农业产值的60%以上。近几年来,菲律宾政府狠抓农业,大有起色,使菲律宾由一个长期缺粮国变成了余粮国。
菲律宾种水稻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过去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农业生产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加上水旱天灾,造成严重缺粮。1972年政府不得不花几亿美元进口60万吨粮食来弥补不足。为了改变这种十分困难的局面,1973年菲律宾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发动了一场积极增产粮食的运动。从此菲律宾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第一年大米增产27%,以后每年增加9.3%,而过去每年增长率从未超过2 .6%。到1977年菲律宾大米已能自给,并有一万多吨出口。1978年出口七万多吨,1979年出口21万多吨,1980年出口达30万吨左右。
菲律宾农业上取得这样大的成就,除气候原因外,主要是由于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实行“九九丰收”增产计划,提出从1973年起,要求全国每公顷稻谷产量由30卡范斯(1卡范斯等于50公斤)逐步提高到99卡范斯,即增加两倍多。
重视培育优良品种,推广新的农业技术。菲律宾与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联合国等合作,在吕宋内湖省设立一所国际水稻研究所,各大学还有农学家专门培育新稻种。最先使用的IR—8号高产“奇迹米”,据说许多农民采用后,产量提高一倍。现在采用的IR—36号早熟新品种,成熟期短(约100天),抗病力强,产量较高。去年以来,菲律宾政府在世界银行资助下在菲律宾中部怡朗省推行一项复种计划。
政府还派农业技术员去各地传授新技术,在农村举办讲习班,给农民灌输科学知识,每年对应用新农业技术获得高产的农民给以物质奖励。
调整农产品收购价格,给农民提供低息贷款。为鼓励增产,政府把大米收购价格提高10%,还为农民提供无抵押农贷,以购买化肥和农药。化肥和农药的价格也有所降低。为增加化肥供应,政府计划建立新的大型化肥厂。
大力进行水利建设,扩大水田面积。1974年竣工的潘塔班甘水利工程是目前菲律宾最大的水利工程。水库蓄水30亿立方米,能灌溉84,000公顷农田。到1980年,菲律宾农田灌溉面积已达130万公顷,而1970年只有61.6万公顷。
规定企业办农场,生产粮食,供应职工需要,减轻市场供应紧张局面。同时,通过农场使用现代化农业机器和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程度。据说全国有二百多家公司办了农场,每年生产五千多万斤粮食。(附图片)
菲律宾盛产各种热带水果,有“太平洋上的果盘”之称。新华社记者 吴帆摄


第7版()
专栏:

初访伊拉克
万光
今年4月,记者访问伊拉克的时候,两伊战争进入了第八个月。在首都巴格达和主要港口巴士拉的市面上,看不到战火破坏的景象,人们忙忙碌碌,在过着繁忙的生活。但是,只要仔细观察,战争的痕迹还是隐约可见。
巴格达国际机场大厦空荡荡的,除伊拉克航空公司的飞机外,每天只有约旦航空公司的一次班机从安曼飞来。巴士拉港的阿拉伯河上,停泊着被战火封闭在港内的许多海轮。伊拉克石油不能从海湾出口,只能经过土耳其以及叙利亚和黎巴嫩的两条陆上油管输出,估计每天输出100万桶以上,约为战前输出量的三分之一。伊拉克本国炼油厂不能开工,原油输到土耳其提炼后,再从陆路运回伊拉克供应国内市场。许多消费品、机械设备等,都靠通过约旦、土耳其、科威特等从陆路运进来。巴格达市场上一般消费品的供应还是充裕的。但物价比战前上涨了10—15%。
不少地方在继续兴建着新的工业、交通等项目。修复战争中被破坏的设施,铺设输油管和修建高速公路等同战争有关的项目,居于优先位置。
战争中的伤亡,正在波及更多的家庭。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经常深入群众,访问烈军属。政府给在战争中死难者家属抚恤,发给土地和房屋。人们关心在前方的亲人。电视上常常出现在前线的士兵轮流拿起话筒向后方亲友报平安的镜头。在两伊战争以前,西方报刊曾把伊拉克形容为“中东的一个新巨人”。现在有人把它称作“一个受到创伤的巨人”。它昼夜流出的不仅是石油,而且有鲜血。
伊拉克的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巴格达东南90公里,正在继续发掘着公元前两千年巴比伦古城的遗址。
伊拉克近年来在中东的新崛起,是同石油带来的经济实力增长联系在一起的。一般估计伊拉克石油储量有1,000亿桶,已探明的储量有450—520亿桶。它1979年石油产量为1.72亿吨,收入210亿美元。在石油收入激增后,伊拉克政府努力改变依靠石油的单一经济体系,进行工业、农业、建筑和住房等各方面的建设。在巴士拉港和毗邻科威特的地方,可以看到近年来开辟的石油化工及其他企业的大片新工业区。同其他海湾国家不一样,伊拉克虽然也进口技术和劳工,不是那末过于依赖外来工人。伊拉克目前还每年进口200万吨粮食,但它拥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它有水,全国已经利用的耕地只占可耕地面积的25%。它同西欧公司签订合同,正在北部摩苏尔附近的底格里斯河上修筑一座大水坝,用来发电和灌溉大片农田。伊拉克政府重视发展农业,指出“农业是永不枯竭的石油”。
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伊拉克更加在国际上开拓独立发展的进程。
萨达姆·侯赛因总统1975年6月就指出,世界上中心增多,“我们不要再同一个中心交往而放弃其他中心”。伊拉克复兴党机关报《革命报》1980年5月12日指出,萨达姆·侯赛因提出这个观点是由于苏联采取南下战略以及世界上形成美国、苏联、西欧、中国、日本和阿拉伯世界六个中心,应该据此改变阿拉伯战略。
伊拉克在1972年困难时期,同苏联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1978年4月,由于发现亲苏势力在伊拉克军队中进行颠覆活动,伊拉克当局处决了21名伊拉克共产党员。特别在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后,伊拉克人更加戒备地保卫自己的独立。两伊战争发生后,苏联拒绝供应伊拉克所要求的武器。伊拉克官方人士在谈话中对记者表示,伊拉克不是苏联的依附者,伊拉克对苏联的态度,是以苏联是否尊重伊拉克,是否对伊拉克平等相待为转移。
从七十年代初期到现在,在伊拉克的进口贸易中,苏联已从第一位下降到第十几位,而西欧国家、日本、美国已跃居前列。伊拉克的武器来源,已从绝大部分依赖苏联,逐步变为多样化,采购一些西欧国家的武器。两伊战争以来,这种倾向在继续发展。伊拉克正在更加加强同西欧国家的关系。
近年来,伊拉克在海湾和中东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同沙特阿拉伯及其他海湾国家积极发展关系。在海湾和中东问题上,伊拉克强烈反对超级大国干涉,反对外国在这个地区的军事存在,主张依靠团结自强,来维护自身的独立和安全。
但是,两伊战争正在旷日持久。这场战争在继续消耗着人力物力,削弱着交战双方,而给超级大国以可乘之机。这场战争也使得伊拉克在国际舞台上难于象过去那样活跃。以色列正是利用这场战争,利用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间的分裂和冲突,袭击伊拉克的核设施。尽管目前情况复杂,第三世界人们仍然希望,这场战争终会停下来。超级大国咄咄逼人的威胁,以色列的猖狂挑衅,迫切要求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消除分歧,团结对敌。(附图片)
伊拉克巴士拉国营造纸公司是完全依靠本国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建设起来的,有两千名职工。图为成品检验车间的女工在认真检查产品质量。
新华社记者摄


第7版()
专栏:瑞典通讯

促进瑞中友好的热心人
新华社记者 许福瑞
在瑞典有这样一位友好人士,他放弃在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公司里担任的工程师职务,毅然从大城市搬迁到小城镇当中学教员,为的是能腾出更多的业余时间开展瑞典—中国友好工作,二十多年来,为了浇灌瑞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之花,他勤勤恳恳,始终如一地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就是瑞中友联西部地区主席英格马尔·阿克塞尔松。
千方百计找失主
英格马尔的名字我在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记得是在1974年初,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桩动人的事:一艘中国货轮在瑞典哥德堡码头装货,一位瑞典工人不慎将手表遗失在货仓中。几个月后,这艘货轮抵达上海,中国码头工人在卸货时发现了那块手表。其后,这块手表几经辗转,经北京和斯德哥尔摩,最后又回到了它的“故乡”哥德堡,但不知失主是谁。当时任瑞中友联副主席的英格马尔知道这事后,非常感动,立即与码头多次联系,还出了布告,但失主一时没有找到。英格马尔并不灰心,继续到处奔走打听失主下落。当地报纸为此专门发了消息,还刊登了英格马尔拿着手表寻找失主的大幅照片,就这样终于把失主找到了。失主是一位瑞典老工人。当失主从英格马尔那里接过他遗失的手表时,他激动极了,他为中国人民的诚实友好精神所感动。不久,这位老工人和他的夫人一起加入了瑞中友联。当地报纸和广播电台都报道了这件事。这个故事一时成了瑞中友谊的佳话。
放弃工程师职务
英格马尔今年39岁,身材修长,戴一副黑边近视眼镜。他言语不多,但说话风趣幽默,脸上总是带着微笑,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他从1967年起即参加了瑞中友联的工作,1972年至1976年间曾任瑞中友联副主席。英格马尔原先是瑞典最大的沃尔沃汽车制造公司的一位工程师,住在哥德堡。为开辟瑞中友联在小城市的工作,1973年他毅然放弃工程师的职位,从哥德堡迁往沃默尔,1977年又从沃默尔迁到阿林索斯。他每到一地,瑞中友联的工作便在那里迅速活跃起来。
到阿林索斯之后,英格马尔在一所中学任教。他的夫人卡琳也是一位促进瑞中友谊的热心人,她担任瑞中友联阿林索斯分会主席。夫妇俩除了教书之外,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于从事瑞中友好的活动。
我怀着极大的兴趣,向英格马尔了解,为什么他要放弃工程师职务,迁居小城镇担任中学教员。他笑着对我说:“工厂里工作很忙,而且必须按时上下班,这使我很难从事瑞中友联的活动。当教员就好了,时间可以自己掌握,只要备好课教好书就行,这样我就自由多了。”
中国学生的知心朋友
英格马尔十分关心中国在瑞典的进修生和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他主动找到在哥德堡的中国进修生的负责人,表示愿为他们提供各种帮助并组织一些活动。首次活动是在去年4月复活节举行的。这天英格马尔请了十几名中国进修生和瑞中友联的几位朋友到他家里作客。他和夫人特地做了中国饭菜,还按瑞典复活节的传统,向中国客人赠送了彩蛋。在他的带动下,许多瑞典朋友都向中国学生伸出友谊的手,或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作客,或上郊外野餐,或到工厂劳动。在英格马尔的安排下,阿林索斯市长还特地安排乐队隆重欢迎中国进修生,并设晚宴款待他们。
英格马尔很快成了中国进修生的知心朋友,大家有问题愿意问他,有困难都去找他。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英格马尔的联络和组织,在哥德堡的中国进修生先后参观了工厂、医院、学校、报社、市教育局、核电站、电视台以及附近的自然保护区等。这些活动,使中国科学工作者加深了对瑞典社会的全面了解。
有一次,英格马尔获悉在外地的一批中国进修生将于今年八、九月份学习期满回国,他决心邀他们来哥德堡作客。组织参观访问活动,经费来源自然是个大问题。在英格马尔的努力奔波之下,终于有哥德堡市政当局、13家公司和两所大学表示愿意出资赞助。为了安排这次访问,英格马尔从2月份便开始筹备,6月初学校放假之后,便全力投入这项工作。他利用有限的财力,精打细算,把来自马尔默、隆德、斯德哥尔摩、乌普萨拉、以及瑞典最北部城市吕勒欧的七十多位中国进修生的参观访问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这充分反映了瑞典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挚情谊。它将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当我问起英格马尔为什么能够这样做时,他笑着回答说:“我每次访问中国,都受到极为热情友好的接待,我愿尽我最大的努力,对此作出报答。”


第7版()
专栏:

马里的民族教育事业
何向非
马里历史悠久,曾为非洲文明作出过贡献,素有“西非文化摇篮”之称。早在十六世纪,马里西北部的庭巴克图就曾是伊斯兰文化教育中心之一。当时,该城有一座闻名遐迩的金盖雷贝尔大清真寺,寺中附设一所大学和图书馆,邻近的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青年,乃至遥远的一些亚洲国家的学者接踵来这里求学和著书立说,传播伊斯兰文化。但是,独立前长期的殖民统治,使得马里的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全国没有一所大学,而仅有的几所中、小学校,散布在12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它们几乎全是殖民者办的教会学校,殖民主义色彩甚浓。
1960年马里独立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马里政府为逐步清除教育领域中的殖民主义影响,复兴民族教育事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教育经费,培养本国教师,增办学校,普设助学金,并设奖学金奖励学业优秀者。近几年来,还在一些小学试用民族语言教学。20年来,马里的民族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独立初期,全国只有354所基础学校(小学到初中,学时共九年),54,540名学生;13所中学,2,569名学生。1978—1979学年,基础学校学生已达37万名,中学生二万名,大学生6,000名。国家每年还选派一批学生和进修生去外国留学深造。
独立后,马里政府先后开办了初等、中等和高等师范学校,培养了不少本国教员。目前,基础教育已经实现教师
“马里化”。高中和大学虽然一时还难以做到这一点,但外籍教师和马里教师在数量上的消长趋势还是很明显的。
出色的扫盲工作是马里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另一标志。独立初期,马里曾用法语扫盲,但收效甚微。1965年改用全国较为通行的民族语言班巴拉语扫盲,并成立全国扫盲委员会,普遍开展扫盲运动。嗣后,扫盲中心宛若雨后春笋,在马里国土上纷纷建立。1967年,全国共有2,500个扫盲中心,成年人特别是妇女踊跃参加,多达11.1万人。1978年还加用桑海、多贡等民族语言扫盲。
马里族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教育经费在国家预算中的比重不断加大,1978年和1979年均超过国防预算,居第一位,致使国家的财政负担过重。因就业门路有限,国家每年安排大批大学毕业生工作相当困难。为减少大学毕业生的数量,1978年马里政府作了两项决定,一是高中毕业生入高等学校,不再凭毕业考试成绩,改用全国统一高考择优录取的办法;二是大学毕业生就业也不再由国家直接安排,而要经过考试方能进入公职部门工作。大、中学生强烈要求取消上述两项决定,并从1979年11月起多次举行罢课。1980年11月,经与学生对话,政府宣布取消高考决定,并许诺研究新的办法取代就业考试。此外,马里还存在学校分布不平衡的现象。基础学校尤其是大、中学校过于集中在首都巴马科和各大区首府,边远地区的青少年难享就学机会。对此,马里政府已予以重视,提出要逐步实现“教育地区化”。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七十九岁的老奶奶上高中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佐贺县一位79岁名字叫牟田裕的老奶奶,今年春天进入当地一所高中的函授部学习,她是日本最年长的高中学生。
牟田裕的同班同学虽然也有成年人,但是年龄最大的也只有30岁,多数是一二十岁的青少年。她的求知欲旺盛,不是到校日,也常去学校找老师补习功课,还常到老师家里求教。学校批准她免上体育课,但是每当有体育课时,她都自动到操场上去参加轻微的体育活动。她感到最吃力的是英语和数学。她说,她“小时没有学过英语,那时学的数学,没有负数。”她准备利用今年暑假补习英语。老奶奶的学习劲头,鼓舞了这所学校里的孩子们。 (新华社)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吊环上度过九十寿辰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世界上体育运动开展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她的运动员之所以能在重大国际体育比赛中获得良好成绩,是和体育运动的群众性分不开的。在这里,不论年老年幼都热爱体育锻炼。马克思城的鲍威尔·利贝尔特是全国年纪最大的运动员,不久前,他已满90岁了。但是,他的九十寿辰,并不是在贵宾满座的宴席上度过的,而是在体操房里,在吊环上和双杠上度过的。(树)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油井灭火“水炮”
目前,在扑灭油井火灾时,人们常使用爆炸法。但是这种方法并非百分之百奏效,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最近,澳大利亚和沙特阿拉伯共同研制出了一种名叫“水炮”的油井火灾灭火器(如右图)。这种灭火器用气体推动,把水和非燃化学物质的混合物以炮弹的速度射向火焰的基部,油流即被切断,烈火也就随之熄灭。
(利通)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新奇的圆珠笔
最近美国制笔公司生产一种新奇圆珠笔,它具有钢笔可储贮墨水优点,又有铅笔的可擦性,还有圆珠笔不褪色的特点。这种圆珠笔和普通圆珠笔差异在于笔杆内储贮的着色油墨不同,这种油墨比一般圆珠笔油墨稀,需加压力把油墨压入笔芯内。用这种圆珠笔书写出来的字迹可以在两天之内擦掉,两天以后,油墨干后,就擦不掉了。
这种圆珠笔的出现,可以解决儿童用木质铅笔写字难削难刨的困难和铅心易断现象。以塑代木,又可节约大量木材。
(云雷)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瑞典一子宫外孕婴儿诞生
据瑞典《晚报》7月30日报道,一个在母亲子宫外发育成熟的婴儿三星期前在瑞典许尔茨弗雷德出生。
这个婴儿是女性,叫奥萨,出生时体重2,050克,身高44厘米,比正常的婴儿大约轻一公斤。现在体重已增加到2,280克,胃口很好,其它情况也正常。
据报道,对于子宫外孕,人们一般总是在第四个月中止妊娠。因为继续妊娠可能使母体严重内出血。但是瑞典这次却让腹腔外孕继续妊娠并获得成功,这是罕见的。在世界医学文献记载中只有过一两例。(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