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民主革命三部曲
陶钝
长征我党率红军,撤离围剿圈。忍痛别苏区,转战黔滇间。四渡赤水河,迈步娄山关。遵义扩大会,路线力回天。北上为抗日,远征不畏难:强渡金沙江,弹激浪花翻;飞夺泸定桥,勇士十八员;踏泥行草地,跋冰过雪山。极目望北地,三军尽开颜。两万五千里,长征世所罕。陕北红军来,会师在延安。
抗日唯我共产党,抗日定方针:日寇据城市,我军占乡村;城市赖碉堡,乡村靠人民;城市日缩小,乡村四面伸;最后围城市,拔树先搜根。太行与沂蒙,苏北与中原,南北根据地,大小十九分。三光何足惧,打破罐与盆。敌进我撤退,敌住我扰侵,敌退我追击,进到龟壳门。坚持持久战,扩大八路军。三大纪律严,八项注意真,军民团结紧,情如一家人。减租又减息,农民大翻身。爹娘送儿女,妻子送爱人。我军日东升,敌寇日西沉。法西斯毁灭,胜利属人民。
解放英明党中央,高瞻又远瞩:指出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殃军八百万,崩溃如粪土。我军虽元弱,正义唯我属。蒋氏想窃桃,灭亡由自取。人心有向背,战争分胜负。武器由他运,兵员由他补。一战定辽沈,还我旧疆土;再战京津间,首都奠基础;三战在淮海,江北全收复。雄师过大江,天堑何能阻,钟山覆贼巢,长驱入沪渎。巍峨天安门,亿万人庆祝。红旗迎风升,五星照寰宇。共和国诞生,人民今作主。三座大山倒,胜利传万古!


第8版()
专栏:

“有盐同咸”颂
李圆
1928年冬,湘鄂西红军初创时期,贺龙同志带领部队,转战于湘鄂边的崇山峻岭中。当时红军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指战员们经常喝不上一口粥,吃不上一粒盐。有一次,炊事员想方设法弄到了手指头大小的一点盐巴,特地给贺龙同志炒了一碗有盐的辣子。贺龙同志尝了一口,发现菜中有盐,就把那碗辣子倒进了大锅。炊事员忙上前劝阻,贺龙同志笑着说:“红军嘛,官兵一样,有盐同咸嘛。”
“有盐同咸”这几个字,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情操,生动地体现了党的干部与群众血肉相关、休戚与共的阶级情谊。正是这种革命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把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亿万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情同手足,同甘共苦,披荆斩棘,使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十年动乱期间,党的这个优良传统和作风遭到了严重破坏。粉碎“四人帮”后,经过拨乱反正,“有盐同咸”的精神,又开始重新发扬光大。不少老共产党员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一心为四化而忘我工作的高尚品德,被广大群众所传颂。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诸葛亮在《将情》篇中的一段话:“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燃,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当然,这是古人提倡的为将之道,而且,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古时为将者是很难做到“与众同”的。然而,对我们无产阶级来说,我们的广大党员和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都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和与群众同甘共苦的“有盐同咸”精神。
朱德扁担的故事,以及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吃草根、煮皮带,让伤病员骑马自己步行等事迹,更是大家所熟悉的。在革命处于困难时期,正是这种“有盐同咸”的精神,使部队军心不散,火炬不灭,星火燎原;在革命处于顺利时期,也是靠这种“有盐同咸”的精神,促进官兵团结一致,无往而不胜;而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同样要发扬“有盐同咸”的精神,干群一条心,克服新形势下的新困难,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
今天,在实现四化的新长征途中,我们更要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事迹为榜样,以“准则”为镜子,经常对照自己,继承发扬这种革命精神。这对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强安定团结,同心同德搞四化,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8版()
专栏:

轻骑南下……
韩静霆
星月从杏树叶缝间筛下亮光,象谁撒落地上的点点银豆。我同老狄坐在树荫儿里,谈到明年的写作计划,彼此都悄没声儿的凝思。蓦然,老狄说话了:“我要骑一辆摩托,从家乡河北出发,南行到广西。怎么样?”他认真地望着我,眼睛灼灼发光。
我笑他有点儿痴。他却抬起眼,目光在远远的星河间漫游,为自己的计划陶醉了!
“你知道么?解放战争时期,我还是个娃娃,就告别家乡参了军。小米加步枪,一双脚板量过半个中国。黄河,长江,洞庭湖,广西十万大山。沿途倒下了多少战友呵!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我就亲手掩埋过一个画画的同志……”迷蒙的月光里,他的眼里依稀闪着泪光。是呵,广袤的国土上,有多少共产党员血染黄沙,滋养着岁岁年年的春华秋实!老狄,我懂得你轻骑南下的涵义了:战火纷飞的年月是不能忘却的;为人民血洒疆场的普通共产党员们是不能忘却的;山重水复、前仆后继的斗争历史是不能忘却的呵!
他又道:“十年浩劫,我‘发配’到一个农场劳改。一次,摆渡过河,你猜撑船的是哪个?是我们当年清算斗争过的一个反动家伙,已经刑满就业了。巧不巧哇,我挺着胸膛站在船头。他呢,睁着小眼睛用疑惑的眼神偷偷打量我。我淡淡一笑,接过长篙说:“看什么!没有逆境,还要共产党员干什么?没有过不去的河!好生立着,小心掉下水去……”说到这儿,他爽朗地笑了,笑得鬓间华发轻颤。
我问:“你也要去看他么?”
“嘿嘿,那当然。让他看看,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共产党人有什么逆境不能闯过?我们扭着秧歌一次又一次祝捷时,就知道前面还有险阻。怕什么?”
我的心火辣辣的。透过婆娑的杏树叶儿,仰望星空。是呵,人世间可能有十年浮云,十年月蚀,然而,阴霾过去,又是多么灿烂的星月!就说这杏树罢,早春料峭时,它还挂满冰凌,似乎枯瘦而苍老,一忽儿,又是一树繁花,又是一树密叶,依然长青。现时,已经挂满了累累果实了!
我紧紧地握住老狄的手,衷心地希望早日读到他战地重游的文字。到时候,我一定介绍给年轻的朋友,让他们回首望一望三十年党龄、四十年党龄、六十年党龄的普通党员们走过的路,那布满荆棘,而又充满斗争艰辛和胜利欢乐的路……我想,他们会从中琢磨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石在,火不会绝灭;人在,足音不会消失;有共产党人在,就会有大路青天!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重视学龄前读物
张晨
1978年以来,少年儿童读物明显地增加,现已出版了三千多种。听起来,数字可观,其实,是两个宝塔形。
全国有三亿少年儿童。按学龄前、小学、初中这三个年龄阶段划分,学龄前儿童有一亿五千万左右,人数最多;其次是小学生,一亿左右;初中生只有四千万,占的比例最小。这是一个宝塔形,是指人数多少而言的。
另一个宝塔形是指出版读物数量的多少说的。本来,按正常情况,人数和读物出版的数量应该成正比,即人数越多,出版的读物越多,这才能满足孩子们的实际需要。而事实上却相反,学龄前儿童人数最多,读物出版最少,小学次之,初中读物最多(当然,按正常要求,数量也不算多)。据一个少年儿童出版社年度出书种类统计来看,1980年共出书110种,低幼读物仅20种,还不足五分之一。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下小、上大的倒宝塔形。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是某种错误思想在作怪。有些出版社和书店考虑利润太多,考虑孩子太少了。
少年儿童读物的特点是图多、字少、书薄、成本高,不如成人读物赚钱多,常被人们贬为“赔钱货”。而学龄前读物更是以图为主,书更薄,成本更高,利润更小,更加不被人们重视。因此,一些出版社就不想多编印,书店就不愿意多订购。
儿童的早期教育应该格外重视和加强。家长、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在关心培养孩子的时候,图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教育工具。一本内容丰富的读物,可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智慧,锻炼他们的思维。如果我们在学龄前儿童阶段就下大功夫,大力加强教育,促使他们提前成才,那么,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速度就能够大大加快了。
这里,我要向出版界、发行单位及有关领导部门呼吁:当前许多儿童用品供不应求,除去原材料不足,无法大批生产这一原因之外,还有另一个直接而又重要的原因,就是少年儿童用品售价低,利润少。少年儿童读物也不例外。建议出版和发行领导部门,迅速研究一下这个问题,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否则,重视少年儿童工作,关心下一代,是不能完全落在实处的。
(附图片)
薛明同志向力学小学的少先队员讲革命传统 沈进 摄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丛书》出版
涂石
上海文艺出版社民间文学编辑室编选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丛书》正在陆续问世。
这套丛书选了五十多个少数民族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按民族编选出版;民间文学丰富的民族,再按体裁编选;篇幅过大的史诗一类作品,则分册出版。每一少数民族作品选集的卷首均附有民族民间文学概况介绍,或有关的研究文章。配有一定数量富有民族色彩的精致插图。这套丛书出版的已有《蒙古族民间故事选》、《藏族民间故事选》、《维吾尔族民间故事选》、《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选》、《瑶族民间故事选》、蒙古族民间叙事诗《嘎达梅林》以及《侗族民歌选》;即将出版和正在编选的有彝族、纳西族、朝鲜族、苗族、藏族等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或史诗。
这部丛书的出版改变了过去出书比较零碎、不成系统的缺点。有些作品还是第一次见诸文字记载,如达斡尔族民间故事和瑶族民间故事便是。
这套丛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比较齐全地辑录了一个民族的各种内容、类型、体裁、风格的作品,能反映每一个民族作品的基本面貌。就民间故事而言,一般每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选都较齐全地辑录了本民族的神话、传说、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爱情故事、地方风物故事、寓言、笑话和动物故事等。有些少数民族还有农民起义故事和革命历史故事。这就使每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选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色彩绚丽。正因为如此,所以它能够较好地反映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心理和习俗。它除了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具有文学欣赏价值的文艺读物外,还具有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科学资料价值。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有感于评画
关健
一位搞美术的朋友,同我谈及他最近参加地区评审庆祝建党六十周年美术作品中的一件趣事。
他是一个不出名的美术工作者。有一位好心的知名画家,想帮助他突破一下,于是帮他构了图,并亲自画了这幅画的大部分。但在落款时,这位画家不愿留下自己的名字,想让我这位朋友“出名”。由于未署画家的名字,这幅画参加地区评审时,竞被另外的几位知名画家说得一无是处。后来,他把这幅画出自谁的手笔的情况说了出来,其中有一位便马上改口说:
“我看这幅画笔力还是不错嘛!”
为什么同样一幅画,其看法如此不同呢?可见在文艺界这种唯名是捧的不正之风是何等严重!现在是到了应该克服的时候了!


第8版()
专栏:

我们的贺老总〔木刻〕
林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