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攀登三个“十八盘”
朱育莲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次登泰山,为了节省时间,在山脚的岱宗坊乘坐游览汽车,沿着山腰,曲折盘旋而上,到达中天门。
翘首北望,隐约在流云碧空间的南天门,恰似一颗迷人的红宝石,镶嵌在苍翠巍峨的两峰之间,神采飞腾,发人遐思。从中天门出发,走过平坦的“快活三里”,爬过曲折的盘道,到云步桥。尽管开春以来,天气干旱,但这里水声淙淙,一股清泉在光洁的巨石上,飞淌而下。明朝诗人有“天晴六月常飞雨,风静三更自奏弦”之句,是绝好的描绘。
叠叠石阶,又把我送到“五松亭”。传说中秦始皇封的“五大夫”松,早已沧桑物故,现在剩下的三株古松,也是二百多年前补栽的。在古松荫下,清茶一杯,略事休息,就继续攀登。
前面就是“对松山”,也叫“万松山”。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一棵傲然挺立在悬崖上的“望人松”(一称“迎客松”),它铁骨铮铮而又绰约多姿,展开双臂,迎接来宾。
接着便是两峰对峙,万松叠翠。山谷风来,松涛滚滚。泰山的苍松,千姿百态,逞异争奇,引起了多少诗人、画家的喜爱和歌颂。它是刚毅、坚贞、高洁、常青的象征。
走过“对松亭”,峰回路转,别有天地,猛抬头,壮美的南天门已遥遥在望。在朱红色天门正中一架细白色的
“天梯”从天而降,蜿蜒转折,中间白云缭绕,苍翠点染。这就到了泰山著名的险道三个“十八盘”。当地人有一个顺口溜:“慢十八,紧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这三个“十八盘”的整个路程,还不到一公里,却要攀登石阶1,594级,拔地升天400米!这是何等险峻!何等艰巨!郭老有诗云:“危岩森壁垒,盘道上天梯。”
我仰望天梯云路,不由地想起刘鹗的《老残游记》中一段关于登“十八盘”的有趣描写。当时,有钱的小姐太太们上山进香,照例是坐轿子的。但到了“十八盘”,眼看这高耸入云的山路直上直下,顿觉害怕万分,怕轿夫万一失足,连人带轿摔将下去,岂不成了肉酱?于是她们想出了一个“绝招”,干脆用绢子把眼睛蒙上,死活存亡,听天由命。轿子上了南天门,落下地来,太太们还惊魂未定,问别人道:“我没摔下去吧?”还不知道自己是人还是鬼呢!当然,今天的三个“十八盘”,石阶已整修宽阔,有些地段还安了铁扶手,比之刘鹗写书的时代,要安全多了。但攀登中的险峻、艰难仍一如当日。
遥望直插云端的“天梯”,怀着“攀登绝顶”的决心,我一步一步地登上了将近四百级的“慢十八盘”,已汗流浃背了。向前就是“不紧不慢十八盘”。在三个“十八盘”中,它是最长的一段,共有石阶七百多级。这时我每跨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攀一程,休息一会。又登了将近一小时,前面出现镌刻着“升仙坊”三字的石坊,就是最后一个“紧十八盘”开始了。古代相传,这儿是“人间”和“天堂”的分界线,过得升仙坊,人就会羽化而登仙了。这当然是神话而已。但也意味着山径的险峻。
坚持就是胜利。尽管累得腰酸腿痛,举步时也左右摇晃了,还继续往上爬。我看到一些年逾古稀的老大爷、老太太,有的结伴同行,有的在孙儿的扶持下,也正在一步一步地攀登,几乎没有一人会中途而返。毅力和耐力,真令人钦佩。这一千五百多级的三个“十八盘”,攀了两个多小时,终于踏上最后一级,到达了南天门。
每一个登上南天门的人,都有说不出的快慰和骄傲。在大门两旁镌刻着一副对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这是给南天门的生动概括。从南天门通过一条“天街”到达泰山的绝顶玉皇顶,还有七百级石阶,但已没有险途了,拾级而上,很顺利地攀上了最高峰。
无限风光在险峰。在岱顶远眺,千嶂奇观,尽收眼底;白云缭绕,飘忽脚下;众山如丘、汶河如带,泰安全城有如一盘棋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不是他把天下看小了,而是赞叹岱宗的巍峨啊!
天下虽大,登高而望始知其小;泰山虽高,勇敢的攀登者却可以把它踩在脚下。中华儿女向四个现代化的进军,多么象攀登泰山啊!在这个伟大的征途中,也会有一个又一个“十八盘”需要我们去征服。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可以顺利地到达玉皇顶!


第8版()
专栏: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在伟大征途上,我们一定能够征服“十八盘”,登上“南天门”,到达“玉皇顶”,然后再向新的高峰前进。
中天门,海拔847米。
泰山青松
雄伟的南天门,是三个“十八盘”的终点。
三个“十八盘”的最后一程。
玉皇顶,又称天柱峰,是泰山极顶,海拔1,545米。
岱顶远眺,锦绣河山,尽收眼底。
朱育莲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