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2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学术与思潮

玛雅社会消失之谜
一千三百多年前,当北美还处于莽莽荒原之时,中美洲的现今危地马拉地区曾出现过古代一个先进社会——玛雅。绚丽多彩的玛雅文化闪耀着印第安人民的聪明才智,丰富了古代文明的宝库。可是,到了公元八世纪中叶,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玛雅社会却突然土崩瓦解,从此便神秘地消失于世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奇异的事件?这是许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迷惑不解的难题,也是他们孜孜不倦地试图揭开的奥秘。
几千年前,玛雅人就在中美洲中部的广阔的原始森林中定居下来了。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化,建立了具有较高社会发展水平的玛雅王国。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准确地计算出火星和金星的运行轨道及其他行星的运行周期,推算出日蚀和月蚀的时间,创造了精确的历法。玛雅人首先发明了“零”这个观念,他们把零运用于数学,要比其他民族早八百年。玛雅人修建了宏大的庙宇和巍峨的宫殿(见上图),堪称能工巧匠。他们定期在住地中心广场树起石碑,用图案在石碑上刻下了玛雅社会的重大事件。这些都反映了古玛雅文化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公元300年至800年,在玛雅社会极盛时期,居住在蒂卡尔附近森林之中的玛雅人达 200万。蒂卡尔城的居民就曾达五万多人。
可是从公元805年起,玛雅人突然离开了故土,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玛雅城市一个接一个被遗弃而变成了废墟,玛雅社会崩溃了。近二百年来,为了寻找玛雅社会消亡的原因,许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沿着古代玛雅人的遗迹,穿进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来到蒂卡尔、科潘等这些当年古城,想从玛雅遗址的废墟中找到揭开这一秘密的钥匙。
考古学家发现,玛雅人虽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是他们也保持着一些现代人所无法理解的风习。玛雅人有吸毒的习惯,甚至还发明了一种通过肛门使用毒品的办法。玛雅社会的上层人物经常在耳朵、舌头、手指和生殖器上钻眼取血,然后集中在容器之中,用来祭祀上帝。玛雅人没有食肉的习惯,在后期玛雅人的尸骨中明显地缺少蛋白质。有的学者认为,可能由于玛雅人这些自我惩罚的风习,给他们的社会带来悲剧性的灾难。有的学者认为,是由于气候的变化,严重干旱造成灾荒,疫病此伏彼起,导致玛雅社会的没落。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是由于玛雅社会内部部落之间的战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及外族的入侵造成了玛雅王国的灭亡。但是这种种说法都还缺乏足够的证据和理由,不能成为揭示玛雅之谜的科学结论。
最近,美国宾州大学的考古学家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根据玛雅城市的地理位置提出另外一个理论。他们认为,玛雅城市蒂卡尔处在从中美通向墨西哥中部的贸易之路的中心。蒂卡尔本身资源贫乏。但是由于它的一边是玛雅以南和以东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出产玉石、可可、格查尔鸟羽毛等,另一边是墨西哥中部需要这些资源的先进的印第安人社会。蒂卡尔位于两条河流的中间,其中一条通向加勒比海,另一条流向墨西哥湾。当时的商人就是靠这两条河流,用小舟运货,形成一条水上贸易之路。随着贸易的发展,蒂卡尔也逐渐成为玛雅文化的中心。这条贸易之路也就是玛雅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到公元900年左右,印第安人的造船技术有了重要突破,一代新商人依靠更大的装有桅杆和风帆的船舶,可以围绕尤卡坦半岛航行。于是水上贸易之路被海上贸易之路取代了,小舟被淘汰了,密林深处同河流相联、靠贸易为生的玛雅城市从而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就导致了玛雅社会的瓦解。玛雅人被迫走出森林,到达新的地区寻找谋生之道。
美国学者还用西非廷巴克图同玛雅的蒂卡尔两者相似之处来证明他们的说法。廷巴克图位于撒哈拉大沙漠运输队的交通要道,黄金海岸的黄金、奴隶和热带产品经过这里运往地中海沿岸的伊斯兰城镇。当时廷巴克图曾因而繁荣,成为伊斯兰教育的中心。但是随着葡萄牙人发明了航海术,开始绕北非大陆航行,并取代了穿越撒哈拉的运输队,廷巴克图也就因而衰微。这表明,当一种杰出的文化失去了孕育它的经济基础时,这种文化的生命就会变得非常短暂。
目前国外研究玛雅社会的学者中持这一理论的比较多,但是这是否最终揭示了玛雅社会消亡之谜,还有待于学者们作出更详尽的考证。
吴国平(附图片)
雕像显示玛雅人的特殊风尚:以斗鸡眼、头颅狭长和脸饰疤痕为美。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不老松贝克尔
段津
今年春天,在北京西郊植物园的空地上,一位91岁的新西兰老人和一群中国少年一起种下了一棵友谊之树。老人通过翻译要孩子们跟着他朗诵:“发自我们的内心,用我们的双手,为了地球、全世界齐努力!”这是他创始的“儿童绿化地球”运动的口号。老人的名字叫理查德·贝克尔,是世界著名林学家,但许多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种树人”。
贝克尔爱树,吃饭走路都在谈种树。他把一生献给了植树护林事业。他写过30部著作,亲自动手和发动人们种的树就有26万亿株。他的护树造林业绩人们很难历数。半个多世纪来,为了呼吁人们拯救森林,他走遍了世界各地。二十年代贝克尔在肯尼亚当森林保护官员,他和当地部落人民一起组织了“种树人”协会,今天这个组织已发展到108个国家。1930年,随着美国西部工业、交通的迅速发展,他又和当地自然保护者一起发动了“拯救红杉林运动”,使加利福尼亚沿海珍贵的红杉树免遭灭绝。由于他的辛勤工作,尼日利亚的红木林更加葱茏了,连撒哈拉沙漠边缘也出现了一片片的树林。四十五年前,他曾为中国送来过大批的松树种。他在巴勒斯坦创导的植树节五十一年来年年举行。他在美国参加规划了绵延数千里的防风林带。1957年,贝克尔大病初愈,又长途跋涉去印度,一面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讨论会,一面宣讲他的撒哈拉垦植计划,同时接二连三地会见来访者,帮助当地政府制订治理沙漠的计划。1963年,他骑马作了纵贯新西兰的旅行,平均每天向五所学校作讲演。196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在撒哈拉大沙漠腹地和周围作了一次二万五千英里的考察旅行,写了《撒哈拉的挑战》一书,提出了“使地球上有名的荒漠象玫瑰花一样重新开放”的设想。
贝克尔老先生今年已91高龄,但他仍象奔腾的江水一样不停地工作。虽然他选择了处处树木苍翠的新西兰作为归宿,可是他依然壮心不已,念念不忘变撒哈拉沙漠为绿洲这一毕生心愿,以及要在全球三分之一的陆地覆盖上茂密的森林这个崇高理想。他常说:“我已年过九旬,活一天就要为地球绿化事业工作一天。”
不老的种树人贝克尔最近访华时,会见了新西兰诗人路易·艾黎。艾黎老人在中国工作了五十年,踏遍了我国的山山水水,对我国封山育林、保持水土的工作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两位老人素昧平生,但志同道合,见面后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在公园里一棵千年古松前,诗人艾黎赋了一首赞美贝克尔的诗,表达了世界上许多人对这位“生命不息、植树不止”的老“种树人”的深切敬意。诗中写道:
他带着森林的芬芳
在荒山沙漠他留下足迹
看着这位九十一老林人
就象这千年古松
使我们感受到
清新、美德和力量。


第7版()
专栏:

美国校园采风录
朱传一
为了了解美国青少年的学习情况,我们访问了底特律的两所中学:一所是普通的公立高中,另一所是高级的私立中学。
底特律西区公立高中有四个年级,学生1,600人,教师80人。全校学生中,黑人、波多黎各人、墨西哥移民的子女约占75%。从规模、设备和教学水平来说,这个学校在市区公立中学中属于中上等。
学生的家长大部为底特律三大汽车公司及其附属工厂的工人、中低级技术人员和职员。在美国,汽车工人的工资较高。还有些家长是服务行业和建筑业职工,他们的收入则偏低。由于公立学校不收学费,一般说,只要家长不失业而子女又不太多,学生的经济状况还是过得去的。
在这个学校里,学生缺课和谈恋爱的现象非常严重。我们看到有些教室里空荡荡地没有几个学生。有的学生拿着家长发给的本子每堂课下课时找教师签名,以证明他们这堂课确实来了。无论在学校走廊、体育场,在上课前后的课堂,都能看到男女学生在谈情说爱,偶而还能看见挺着大肚子来上课的年轻女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这都是近年来才有的现象。
在我们参加四次不同班级的课堂讨论中,每次都有学生询问中国学校怎样对待学生吸食麻醉品问题。当我们告诉他们中国学校不存在这个问题时,他们露出既惊讶又不相信的神色。这学校吸毒成癖的学生有30%。教师们说,这是对美国物质文明的一种惩罚。在这个社会里,鼓励的是追求物质享受,在青年学生耽迷于吃喝玩乐之余,毒品贩子们鼓励他们尝尝各式各样的麻醉药,使神经得到更大的刺激。没有钱,可以赊购;如果还能代为推销,可以免费吸用。
在课堂里,我们询问学生们毕业后的打算。有的表示愿继续升学;有的说家庭需要他早日就业独立生活;有的坦率说本来不想上学,只是不毕业将来难以混碗饭吃;有的女生说毕业后打算找个好丈夫。老师插嘴问毕业后谁愿当教师,竟然没有一个学生举手。
座落在布隆费尔德高级住宅区中心的一座私立中学,其规模看来不亚于一所小的学院。崭新的新式建筑,拥有广阔的停车坪以供教师和学生停车。这里的教师们大都毕业于名牌大学,尽管工资不高,但可享受免费食宿,因此,多数教师比较安心教学。这个学校的教学设备较西区高级中学远为完善、讲究,在我们看来,甚至可以说是奢侈了。
据说这个学校在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都很高,学生要有社会名流的介绍才能参加入学考试。入学考试是严格的,成绩不好的学生很难被录取。它实行男女分校制度,尽量防止男女学生过分的接触。学生一律住校,没有正当理由,不得随意请假。有无吸毒现象呢?据说也是有的,但较一般学校要轻得多,因为一经学校查出,便开除学籍。这个学校除在一定程度上注重实践知识外,更重视学生对历史、企业管理、国际问题、新的科学技术如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在青年时期即具有开阔的眼界。因此学生的升学率高,很少在毕业后不入大学或专业高等院校的。但是据教师们反映,即使是这样的学校,和过去相比,其教学和学生的质量也还是降低了。不能不认为,既然存在社会原因,再严格的学校,也难免受一定的影响。
这个学校的学费高得惊人。在1969年,每学期学费高达2,500美元,目前已上涨到4,000美元左右,比一般普通大学还贵,不是有钱的家庭,根本无法负担。学生之中有色人种极少,白人占了95%以上。底特律三大汽车公司的高级职员的子女有不少在这个学校读书。他们将来的志愿是做什么呢?我们询问的结果,学生中愿当教授、工程师、企业家、经理、将军的都有,而且有的学生将来想当一位总统或第一夫人。(附图片)
美国中学生中嗜酒的大有人在。


第7版()
专栏:

日本的街道儿童图书馆
每星期三下午二点到四点,日本东京都杉并区的“白百合儿童图书馆”内,就挤满来自附近小学的学生。这个图书馆面积只有十平方米,可是,却摆有近二千册孩子们喜爱的连环画和儿童读物。
“白百合儿童图书馆”只是日本近年来大量涌现出来的儿童图书馆中的一个。这种以小学生为主要读者的民办图书馆正在日本各大城市近郊出现。目前,日本全国已有近四千个这种儿童图书馆,它们的藏书和经费来源可谓五花八门,包括群众捐赠、卖废品、会员集体劳动所得等等。
“白百合儿童图书馆”的“注册”会员共有90个,他们每人每月缴纳100日元会费。然而,仅房租就要二万多,因此难以维持。于是,会员们就搞募捐活动,或用出售旧衣物来维持。
位于东京都三鹰市的“贝卡萨斯儿童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于卖废品。从1979年4月以来,每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孩子们就到附近家庭收集旧报纸、旧杂志出售,有时还集体到山里采集葡萄。所得款项除了付房租,还能添置些书籍。儿童图书馆是由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石井桃子倡议设立的。在日本,私人兴办图书馆虽然困难不少,可是儿童图书馆仍发展很快。1975年,日本全国拥有儿童图书馆2,064个,现在已增加了一倍左右。
日本家庭面积狭小。儿童图书馆的建立,既解决了孩子的读书场所,也丰富了儿童的课余生活。
儿童图书馆的蓬勃发展已经引起日本各方的注意,得到了不少公立图书馆的支持。不少公立图书馆积极地把书借给儿童图书馆,或是把附近儿童图书馆的用书纳入自己的预算,使他们更能满足小读者们的需要。
葛茂成


第7版()
专栏:异国风情

在斯里兰卡乘公共汽车
彭卫
在斯里兰卡乘公共汽车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经历。
斯里兰卡的公共汽车上下车的两个口子没有可以开关的门。按规矩上车只能从后门上,下车则可以从两个门下。车开得很快,跑起来两边晃悠,连小汽车都让它三分。上下班人拥挤时,门口总是塞满了一大堆人。青年小伙子只要有一足之地,用手抓紧车门口的扶手,便随车而去。有时扶手给抓满了,只好抱住同伴的腰,整个身子斜挂在外头,就象演杂技一样,还有说有笑的。
斯里兰卡是个佛教国家,僧侣自然为人们所尊敬。他们可以从前门上车,车前第一排座位是僧侣专席。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坐在僧侣专席上。到了一个站,两个穿着橙色袈裟的僧侣从前门上来,见我们是外国人模样,不好意思开口要座。幸亏司机向我们解释了一番,我们才赶紧让座。
有一次,我们在科伦坡乘公共汽车,车上已无空位,我们便凭着窗边座位的扶杆站着。车到一处地方,这排座位上同时有好几个人站起躬身,象要下车的样子。谁知,他们马上又重新坐了下来。后来才知道,刚才路过一座佛庙,巨大的佛像正面对车子,车里的佛教徒便起身以示敬意。原来他们是这样的虔诚,坐车也不忘拜佛。
在斯里兰卡乘公共汽车,你得凭经验。上下站的牌子只写明目的地,不写中途站名,有些干脆就没有地名。我们刚来时,乘车前都得打听清了才敢上车。有时汽车临时改为区间或快车,也不挂牌说明,你要是没有上下班乘车经验,准得交“学费”。
科伦坡的公共交通由于路线长、车辆少,等车时间自然就长,一般等十来分钟算是快的,有时长达一个多、两个小时,等得你心烦意躁,恨不得开动自己的“十一路”。可瞧瞧在一旁等车的当地人,他们的表情是那样沉着,那样耐心,可见是习惯了。
在公共汽车上让座是很普遍的。年轻人都给老人或行动不便者让座,很少见到故意脑袋朝外、拒不让座的人。如果有这种人,售票员和别的乘客就会干涉。特别是人拥挤时,青年小伙让妇孺先上,然后自己在车门口挤个站位将就着。车内吸烟是绝对不允许的。司机座位隔板上写着大大的几个字:吸烟者罚款50卢比。金秋插图


第7版()
专栏:

新发现的尚加古城
由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和英国剑桥大学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肯尼亚拉木沿海的帕泰岛,发现了一座斯瓦希利人的古城——尚加城,这对研究肯尼亚中世纪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尚加城是一个建筑群,包括一百三十多幢房屋、一道拥有五个城门的城墙和一道防波堤以及其他建筑。建筑群中最精致的建筑物是贾米亚清真寺,它是尚加城的三个清真寺之一。这座清真寺呈矩形,东西两侧各有庭园,中间为有屋顶和通道的大厅。大厅由圆形石柱支撑。在一个主要拱门上刻满了十二世纪或十三世纪手写体的古兰经铭文。
据考证,这座城镇兴建于九世纪,是在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可能因港口被淤泥堵塞或生活用水污染而被废弃的。那里的建筑物所用的材料,在十世纪时为木材,后来逐渐为珊瑚和粗灰泥所取代,最后使用的是石灰浆和珊瑚。
尚加城是迄今发现的斯瓦希利人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中世纪斯瓦希利人一座最完整的城镇。它证明:早在阿拉伯人、葡萄牙人和英国人移居肯尼亚之前,斯瓦希利人已在肯尼亚居住,并从事城市建筑、海外贸易和传播文化。辛钧


第7版()
专栏:

意大利谚语
△智者善于改变自己的头脑,愚人固守自己的愚蠢。
△吃惊是无知的女儿。
△不相信真理是最大的顽症。
岐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