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2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献身四化的人

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记上海中学校长叶克平
编者按:上海中学校长叶克平,敢于顶住不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的各种错误主张,其精神很可贵,其经验也可供借鉴。
当前教育工作中,忽视德育、体育,以及在智育方面不按教学规律办事等情况,仍然相当普遍。这个问题,应该认真地、切实地加以解决。希望大家在本报上进一步交流这方面的情况、意见和经验。
这里说的是一位年逾古稀的中学校长,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顶住各种错误主张的事迹。
一张学生生活作息表
1978年秋,停了八年半的上海市上海中学——一所历史悠久的名牌中学复办了。已经退休的老校长叶克平重新上任,许多老教师又返回母校,当年秋季即招收了一部分学生。开学那几天,来校报到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喜气洋洋,教师们也按捺不住心头的兴奋。他们都在考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能不能和其他重点学校比一比?
老校长根据几十年教学经验制定的一张学生生活作息表在师生中公布了。上面规定:
早上六点起床,晚上九点熄灯,保证睡眠九小时;
早操20分钟,下午课外活动45分钟,保证体育锻炼一小时零五分;
每周劳动半天。
这张普普通通的作息表,和“文化大革命”前的规定没有多大差别,现在却引起了波动。“这么早睡,功课来得及做吗?”一些学生反映。“人家都在加班加点抓升学率,我们这样按部就班能行吗?”“不要把上中的牌子糟蹋了。”有些教师暗暗担心,有的还说:“叶校长不领市面了。”
叶克平虽然被迫“退休”了四年,可他对教育战线的“行情”还是很清楚的。1977年和1978年高考以后,许多学校搞“题海战术”,搞“加班加点”,他是了解的。他根本不赞成这种做法。在他承担了复校的筹备工作时,就下了决心:复校后的上中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不搞流行的那一套。这张作息表,正是反映了他的办学思想。在开学前的一次筹备领导小组会上,他明确地说:“我们一定要发扬上中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不赶浪头,不跟风向转。”一份份教学计划、学生思想教育计划,就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制定出来了。
决不改变对德智体三育的全面安排
一天清晨,老校长也同往常一样,和教师们一同参加早操。正当整理队伍的当儿,
“扑”地一声,一个女学生晕倒了。接着,另外两个学生也软弱地靠在同学身上。人们骚动起来,七手八脚地把她们扶到一边休息。原来,这三个学生平时不注意锻炼,体弱支持不住。当时,只要是细心人都能看到,刚进校的学生,许多人身体瘦弱,小小的脸庞上还架着一副眼镜。老校长就抓住这件事到处讲锻炼身体的重要。他说:“如果学生都象这样的体质,就是把升学率搞上去又有什么用呢?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吗?”在他的支持下,四百米跑道、体育馆、游泳池修复了,水泥地篮球场建成了,同学们开始生龙活虎地活跃在操场上。
但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复校二个月后的一天,一位学生家长来到学校,要求给自己的孩子转学。什么理由呢?是嫌上中的自修时间安排太少,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影响升学。过去只有争着转进上中来的,现在却有人要转出去,这会不会影响上中的声誉呢?老校长知道此事后,回答得很干脆:“那就让他转吧,我们决不改变对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安排”。他为了以理服人,特地请来1956年的上中毕业生、复旦大学副教授汪家冈和1966年上中毕业生、上海市1977年高考理科第一名的李乐德回母校,用他们自己的实践向学生说明,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劳动问题的争论
去年上半年,在上海中学的教师中,发生过一次关于劳动问题的争论。学校安排学生每学期劳动一周,有些教师不同意。他们说,现在中学课程这么紧,安排一周时间劳动要影响教学质量,很多学校已取消了学生劳动,上中也该跟跟形势了。有些教师则赞成学生要坚持参加劳动。他们拿“文化大革命”前的例子说,过去许多高校普遍反映上中的毕业生,不仅学习好,而且生活朴素,劳动观念强,这是注意劳动教育的结果。老校长旗帜鲜明地支持了后一种意见。争论的结果,学生参加劳动被作为制度固定了下来。
事情并没有完结,一到下半年,初三毕业班的一些老师为免去劳动,又“请愿”来了,有的意见还很尖锐:“如果影响了教学质量怎么办?”老校长斩钉截铁地说:“有问题,我负责,但劳动一天也不能少。我们只要真正按教学规律办事,教学质量就会上去。”他苦口婆心地几次向教师讲清道理,并且和教导主任一起安排好课程。
要循序渐进,不拔苗助长
今年1月学期结束前,一个教研组长急急忙忙到办公室说:区里中心备课组要求高二年级的新课,要比市里规定的时间提前结束,以便让出更多的时间来搞迎考复习。怎么办?是开“特别快车”赶进度,还是照原计划进行呢?老校长胸有成竹地回答:“教学只能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填鸭’式是填不出好质量的。”于是,高二各科教学仍按有关规定循序前进。
象这样不赶浪头、敢顶错误做法的事例,在老校长身上是很多的。当有些学校大搞“题海战术”,加班加点时,他和教导处一起,狠抓“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当前两年大搞统考统测时,他代表上中拒绝了这种做法;当一些学校只忙于抓教学,无暇顾及学生课外活动时,他便津津有味地和有关方面研究建立学生课外兴趣小组。……
事实证明,老校长叶克平把关守口是大有成效的。就以复校后第一届毕业生为例。两个班97名学生,填写高考志愿时,多数学生能以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去报考,体格检查,除一名女生患先天性心脏病外,全部合格。高考结果,全部被录取。其中92人进大学,4人进中专和中技。
《解放日报》记者 吴德宝
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生 秦绍德


第3版()
专栏:

加强中药材生产的科研工作
国家科委 丛众
中药是祖国医药学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中医中药的疗效逐渐为现代科学所证实,更引起国际上越来越大的兴趣。
中药材种类繁多,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等类,药材生产涉及农、林、牧、副、渔各业。我国土地辽阔,地理条件优越,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生产潜力很大。解放后,中药生产经营部门与有关科研部门,在中药的科学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省、市、自治区大部分都基本上摸清了本地区的中药材资源。全国已有一百种左右的中药材异地引种成功,有的品种如茯苓、党参等新产区的调出量已超过老产区,成为主要的商品生产基地。野生动植物药材的家养家种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现有近六十种试种试养成功。半夏、桔梗、丹参、天麻等品种已建成新的家种商品基地,家养鹿茸产量已占收购总量的80%以上。过去认为无法栽培的天麻,经过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也搞清了生长规律,并建立了生产基地。野獐的驯养、繁殖,活獐取麝香的研究已初步成功。海产南药珍珠养殖已满足药用需要。长期依靠进口的南药,如木香、西红花、檀香、砂仁等品种已引种成功,有的已大面积种植,满足了药用需要。
目前中药生产存在的问题是,科研工作还很薄弱,有些布局也不够合理,与国内外大量需要的形势很不适应。近些年来对中药材野生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力,无计划地采挖和捕猎,有的地方甚至用“打歼灭战”“围剿”的办法采集中草药,致使中药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一些稀有珍贵的动植物药材资源,如獐、野山人参等濒临绝灭。
在引种试种或野生动植物药材变家种家养的过程中,有的没有充分考虑到中药材生长所需要的特定生态条件,与地道药材的质量有差异,加之采收、加工、炮制不合理,使一些中药材质量受到影响。
要使中药材生产有一个大的发展,关键在于加强中药材的科研工作。为此,在国家科委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专家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野生中药材的资源保护、增殖和合理采猎。建立特殊野生动植物药材的重点自然保护区,有计划地合理地利用野生资源。
2、充分利用我国各种优越的自然条件,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引种试种工作和野生动植物药材变家养家种的研究。合理调整中药材生产布局,大力发展地道药材,如东北的人参、云南的三七、山东的金银花、河南的四大怀药、甘肃的当归、山西和内蒙古的黄芪等。老的地道药材产区,应在生产计划中优先安排,重点保证。
3、加强动植物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病虫害防治、饲料的调剂、饲养和栽培技术、合理施肥、适时采收和产地加工等问题的研究。
4、加强中药科研机构的建设和中药科研人员的培训工作。


第3版()
专栏:

利用有机废料栽培蘑菇
北京农业大学 娄隆后
蘑菇是高蛋白质食品,近些年的研究又证明,蘑菇中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所以需要量逐年剧增。美国、法国、荷兰等已建成蘑菇工厂,有些工厂已年产鲜菇千吨以上。日本约有二十分之一的农户栽培菇类,单是香菇一项的产值就在全国农产品中占第三位。
种菇原料以农林产品中有机废料为主,无论平原或山区都可就地取材。废料改造成饲料或肥料,还可以保护环境。现在国内各地群众生产菇类的积极性也很高,但大多数地方产量过低,失败的也不少。根据我们试种多年的经验,北京市可生产的蘑菇,至少有平菇、草菇、白蘑菇、金针菇、猴头、香菇等七种,有些种类要求设备不多,短期内就可见收益。但目前市场上基本见不到鲜菇,更不用说常年供应多种菇类了。怎样才能使蘑菇生产发展起来呢?
首先要解决优良菌种的供应问题,并及时解决生产技术中的难题。目前全国几类主要蘑菇产量都很低,菌种问题是其原因之一。假如全国能有计划地建立三五个现代化、技术水平高的菌种厂,供应价廉而高效的菌种,并能协助检查质量,就能免去大量浪费。
一些菇类生产发达的国家都形成了生产、科研、菌种供应、人才培养、技术指导和购销相互结合的较完整的结构。我国目前情况则是,很多部门由于市场需要而抓其中某类产品,而且各自建立了一套体系,在购销中常出现各种矛盾。对发展菇类的科研和技术工作却没有专门单位认真去抓,造成技术力量分散而薄弱。这是浪费严重、单产过低的主要原因。希望在发挥各个部门搞菇类生产积极性的同时,能够明确由中央一个部门统一协调,全面安排生产、科研、菌种供应、购销等问题,并注意培养和使用各级食用菌科技人员,以保证用最少的投资获得全国菇类多品种大量生产的高效益。


第3版()
专栏:

《中国科技史料》简介
《中国科技史料》是以发掘、抢救、搜集、整理中国科学技术史料,对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思想教育为宗旨的刊物。这个刊物于去年5月发行第一期,到现在已经出版五期。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科技史料》题写了刊头。
已经出版的五期《中国科技史料》,刊载和评价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有关科学技术发展的珍贵文献,如周恩来同志的《宗教精神与共产主义》,鲁迅先生的《科学历史的教训》等。还刊载了一批已故和健在的老一辈科学家、著名中年科学家的传记、回忆录、通讯、轶闻等,如工程技术专家茅以升,地质学家黄汲清,气象学家竺可桢,物理学家谈镐生,化学家侯德榜、杨石先,医学家傅连璋、贺诚,生物学家朱洗,科普作家高士其的事业和生活,都有生动翔实的记载。《史料》还刊载了一批我国自然科学、工业技术、科技机构以及著名科技著作的有关史料,如对我国钢铁工业、纺织技术、制碱生产以及汉冶萍公司的创建、中印公路的修筑、中国天文馆的建造等回忆文章。刊物还发表了我国清末以来各种科学技术群众团体,如中国科学社、中华农学会、中国天文学会的史料。
颜久时


第3版()
专栏:

春风百草满园香
——访广西医药研究所药用植物园
南宁市郊的广西医药研究所药用植物园种植着二千一百多种药物,比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介绍的药用植物还多一千余种。这个植物园承担着全自治区和全国药用植物的许多科研项目,已成为广西医药科研、教学、实习的一个基地。
在这座药用植物园里,南药和北药齐芳,广西特有的野生药物和外乡、异国的药物共生,灌木、乔木、藤本、草本并茂。近几年才在广西境内亚热带林区发现的世界稀有珍贵名花——金花茶,不仅花朵娇艳,而且还是医治便血、月经过多的良药,它的叶子也有医治痢疾的作用。被人们称为英雄树的木棉,有清热除湿、治疗痢疾、肠炎等病症的功效。有“南国美人”之称的睡莲,是治疗肺结核的佳品。还有那貌不惊人的罗勒,别名叫做“碰手香”,用手一碰,就芳香扑鼻,久久不散,有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之用。枝叶婆娑、亭亭玉立的圆齿艾麻,人们都叫它做“麻风树”,只要你与它一接触,皮肤立即又痛又痒,它可以治疗骨折和跌打损伤。宛如长蛇的鸡血藤,看样子有些吓人,一刀砍去,殷红的汁液象鲜血般流出来,它有行气补血,通经活络的功效。这些名目繁多、特性各异的奇花名草,使参观者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要把许多种药用植物采集回来,栽培在植物园里,的确不是件易事,植物园的工人和科技人员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他们要经常跋山涉水,深入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拜当地民间医生为师,认药采药。朱砂莲是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深山里的一种镇痛和医治蛇伤的名贵药物。为了采集这种植物,年过半百的老工人黄炳炎,在当地群众的带领下,跋山涉水,历经艰险,才在一处几十丈高的峭壁边发现了几棵。散血丹是生长在广西境内大瑶山山顶悬崖绝壁上的一种有止痛、消肿和治跌打损伤功能的野生植物,别的地方很少发现。采药工人银立光带上药镐,翻过几座大山,最后攀上一座一百多米高的峭壁才找到了它。
采药很艰苦,种药更困难。这个植物园采来的各种植物有生长在北方寒冷地带的,有生长在南方炎热地带的,各有各的特性,要满足它们千差万别的要求,科技人员和工人真是绞尽了脑汁。如对七叶一枝花、不出林、砂仁、田七这类在高寒山区和林下生长的植物,他们盖起无顶棚架或长廊,周围种上藤本的药用植物作为天然遮蔽物,给它们创造相应的小气候条件。对七叶莲、秋海棠、石仙桃、石斛等这类喜欢在石山上生长的植物,他们就从石灰岩地区运来吸水石(已经风化了的石灰石)建造假山,在假山上种上这些植物,既利于植物生长,又美化了环境。对木本药物,就把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阔叶与针叶树种搭配种植。这样,使那些喜寒耐热的植物相互搭配,相互依存,形成了自然混交林。
本报记者 刘星泽(附图片)
广西医药研究所药用植物园的科技人员,在研究“金花茶”花期后的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唐伟东摄


第3版()
专栏:来信

山区青年缺少“精神食粮”
我们山区青年想得到点“精神食粮”真是困难得很。一是看书难,买不起或买不到书。二是看报难,各生产队都只订一份省报,我们偶然见到一张报纸,也是过时多日的了。三是看电影难,每季度平均看不到两场电影,好片子和新片子极少放映。四是听广播难,喇叭安得太少,音量又小,有的甚至长期是“哑巴”。另外还有看戏难。山区青年要学习,要成长,要进步,而“精神食粮”却如此难得,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并且必须尽快解决的重要问题吗?
湖南省洞口县
黑岩大队瑶族青年
杨 战


第3版()
专栏:来信

他们是读者的贴心人
近两年,我先后数次从上海邮购书店、上海文艺出版社、文汇报社邮购了《收获》、《文化与生活》、《文汇月刊》、《旅游天地》等图书杂志。上述出版发行单位,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我。
上海离河南新安,相距两千余里,可谓不近。但好几次,我从寄出信款到收到书刊,仅需半个月时间,而且他们的工作认真细致,每次多余三、二分钱,也要用邮票退回;有时读者寄款不足,他们就先寄书,后让读者补足书款。他们与读者素昧平生,但却与千千万万的读者心心相通。他们真是读者的贴心人!河南省新安县小沟大队 李钦芳


第3版()
专栏:来信

帮助农村社队办好图书室
山东威海市图书馆管理人员帮助农村社队办好图书室。全市农村七个公社已有五个公社建了图书馆,196个大队已有153个大队建了图书室。
他们采取两条措施:一是帮助缺乏资金的大队组织团员、青年利用业余时间上山打柴、挖药材和下海捕鱼,卖了钱买图书。二是与市新华书店联系,来了新书先照顾农村图书室。此外,他们还帮助社队图书室培训管理人员,建立和健全图书管理和借阅制度。山东省威海市 宁运久


第3版()
专栏:来信

农村学校需要美术课教材
教育已走向正轨,以前没有开设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现在都要开设了。但农村小学开这些课困难不小,就说美术课吧,一没教师,二没教材。我是一个小学教师,领导看我平时爱画画,就让我担任美术课。我跑了很多书店,想购买有关美术知识的书,却买不到。只好写信给报社,请向有关部门呼吁一下吧!河南省杞县王楼学校马守亮


第3版()
专栏:

打开盲人心灵之窗
——介绍北京盲文出版社
北京盲文出版社是1978年成立的。它的前身是北京盲文印刷厂。在旧中国,没有统一的盲文,盲文读物只是英国出版的用南京话拼写的盲文《圣经》,和一些发行量不超过五六十册的手抄本盲文杂志。1953年,我国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盲文印刷品,印的是魏巍著的《谁是最可爱的人》。1958年成立盲文印刷厂以后,印刷、发行量大大增加了。
盲人的书不是用来看,而是用来摸读的。盲文由六个排列位置不同的圆点组成。六个圆点的变化代表了各种字母和符号。我国的现行盲文是1952年产生的,它以拼音字母为基础,采用分词方法拼写普通话。当盲人灵敏的指尖在一行行圆点上划过的时候,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在他们脑中展现出来。盲文被称作“盲人心灵上的眼睛”,真是再恰当不过了。盲文书籍是用特制的牛皮纸打出凸点而成的。这要经过编辑、打版、译校、印刷、装订等很多工序,盲文书,要比普通书厚重得多。
全国有一百多万盲人。他们之中很多人身残志不残,和健全人一起在各条战线上劳动着。在建设四化的今天,他们迫切需要学习,提高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这就给盲文出版社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四化建设中,盲文书籍种类大大增加了。除了少年儿童读物、政治理论和医药卫生书以外,还出了中外优秀文艺作品,历史故事和小丛书,《数理化自学丛书》中的代数、化学部分,《汉语成语词典》等。近两年还陆续出版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英语讲座初、中级班教材。医药卫生书籍在盲人中有大量读者,据了解从事按摩工作的盲人有两三千人。近年来出版的《中医基础理论》、《解剖学基本知识》等书,就象剧团的“保留节目”,重印过多次。去年又新出了老中医曹锡珍著的《中医按摩疗法》,北京中医学院编的《针灸学简编》等等。所有这些,对于提高盲人的文化水平、业务本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并且促进了盲人的就业。
在盲文出版社工作的有12名盲人。如黄加尼和编辑一起研究改编了《盲文自学读本》、《盲文数理化符号》等盲文教材;陈水木爱好音乐,他同一位专业工作者合作,研究创立了盲文民族音乐符号。
今年是国际残废人年。北京盲文出版社的职工们将更加努力多出一些盲文书籍。
北京盲文出版社
万道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