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发展中的我国远洋运输事业
我国远洋运输事业开始于1961年。当时只有二十多艘船舶、二十多万载重吨,今天已发展到拥有四百多艘船舶、近八百万载重吨。年运输量也由开始时的八十多万吨,发展到现在的四千多万吨。
我国远洋运输航线逐渐增加。通航国家、地区和到达的港口,由1961年的七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几个港口,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四百二十多个港口。已开辟的航线,有从中国至朝鲜、香港、日本、东南亚、波斯湾、红海、非洲、地中海、欧洲、美洲、大洋洲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班轮直达航线,从中国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集装箱班轮航线;今年2月又开辟了中国至美国的集装箱班轮直达航线。
我国远洋船队现拥有滚装船、集装箱船、冷藏船、杂货船、散装粮矿船、多用途船、油船、木材船及客船等各种大吨位船舶四百多艘。
我国远洋船员队伍不断壮大。经过培养和训练,如今已经拥有一支能熟练驾驶远洋船舶的队伍。
在八十年代里,我国远洋运输事业将有进一步发展。
卢存淑 文 朱育莲 绘图(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日本财团向跨国化扩展
吴德烈
由“三菱重工”、“三洋电气”、“石川岛播磨重工”、
“日产汽车”等企业组成的日本财团,近年来大举向海外投资,迅速向跨国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财团的投资重点越来越明显地移向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工业发达国家以及沙特阿拉伯等发展中国家。投资行业主要集中于汽车、造船、电视机、飞机引擎、煤炭液化和石油化工等资本密集的现代化制造业。1979年,日本大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50亿美元,比历史上最高的1978年增加了8.5%。其中以在美国、加拿大的投资居首位。进入八十年代后,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累计已增加到三百多亿美元。据报道,这一增长速度,可与六十年代美国跨国公司向全世界扩展的情况媲美。
“海外生产,当地销售”,这是日本财团为向跨国化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日本“本田技研工业”和“日产汽车公司”分别在美国投资设立了生产小汽车和小型货车的工厂。“ 日产汽车公司”宣布,它将在汽车城底特律兴建一座价值约三亿美元的汽车厂,于1982年正式投产,年产量达12万辆。这样,“日产公司”生产的汽车将成为“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预计在1982年生产的同一类型产品的劲敌。三菱、川崎等企业还同美国的飞机厂商联合制造喷气机。八十年代,日本将在飞机工业方面脱颖而出。“神户制钢”、“三菱化工”等准备在澳大利亚集资40亿美元,在维多利亚州投资兴建一座煤炭液化厂。渗透到海外的这些日本企业在当地的生产正在迅速增长。据日本电子机械工业会调查,以海外产值超过十亿美元的三洋电机公司、松下电器产业公司、东嫘公司为例,它们的电机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日本财团在对外大量增加直接投资的同时,在北美和欧洲各国一直不断加强对那里销售部门的投资。重点是向电机、汽车和机械等已经设立的销售部门提供周转资金,以加强海外的销售能力。1979年下半年,对欧洲的投资比上一年同期增加60%多。日本企业对外进行大量的投资,对消除日本同各国的贸易摩擦无疑是一个“贡献”,但另一方面,各国企业界都出现了警惕和戒备日本的趋势。他们认为,日本对海外的迅速扩展是取代“出口攻势”的“投资攻势”。
日本企业所以加速走向跨国化,其目标有二:一是为了在海外市场立足;二是为了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人所共知,长期以来,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出口贸易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动力。但是,随着西方市场萎缩、竞争激烈,加之许多发达国家为了对付到处泛滥的日本商品,设置各种贸易壁垒,使得日本的出口贸易碰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在海外投资设厂,既可以绕过各国市场所设置的重重障碍,又可以就地取材、生产和销售,节省运输成本,有利于加强竞争能力。为了更好地解决能源匮乏的困难,日本对海外资源的开发投资,也集中在煤、天然气、铀等那些可以代替石油的资源方面。
日本财界人士认为,一个经济管理人员只有在深度和广度上掌握了一国的资源、政局以至精神状况,才能说他是了解市场的。在方法上,不拘泥于研究一国,博采各国之长。为了配合跨国化的发展,日本的许多商社将自己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派往欧美各国、第三世界国家及重要的海外贸易中心考察,汲取别国的先进科技和企业管理经验,以便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短。由于日本拥有系统化的情报网,通过它了解世界所有工业设备部件的生产情况和价格动态,然后加以比较、挑选和采用。这样,不仅降低了整套工厂设备的出口成本,也增强了同美欧国家竞争的能力。
作为对外资本交易自由化的措施之一,日本政府通过了修订外汇和对外贸易管理法的法令。从去年12月1日起,着重于简化进出口贸易的手续,撤消日本对外资本交易的官方限制。这显示长期推行“闭锁性”政策的日本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对跨国企业的一些开发资源计划,将由日本官方的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并提供有关资料。日本企业对海外进行委托加工贸易,除纺织制品、皮革制品外,也不再需要办理通产省的批准手续。


第7版()
专栏:

取长补短 不断提高
——中国青年杯比赛观感
历时两周的中国青年杯足球赛已经结束。18日晚罗马尼亚队以一球之差险胜意大利队夺得冠军,意大利队屈居亚军,泰国队获第三名,上海队得第四名。
东道主各队的战绩均欠理想,这一结局并不完全出人意料。举办这次“中青杯”赛就是为了把外国强队请来,以便我国青年足球队员在比赛中学习其长处,得到锻炼,增加国际比赛经验,为我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培养力量。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看到,应邀前来参战的各外国队确有着许多长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斗志高 不松懈
参加“中青杯”赛的五个客队,特别是罗马尼亚队和意大利队,留给观众一个共同的深刻印象是:斗志旺盛、坚持不懈。
例如罗马尼亚队在18日晚决赛中,以高昂的斗志、成功的战术组织和个人娴熟的技术施展威力,上半场罗队发动猛烈进攻以1∶0领先,下半场罗队一次又一次挫败意大利队的凌厉攻势,最后在发点球决胜中又表现出优秀的射门技术,夺得了胜利。
意大利队在比赛中即便连进数球,仍然是有球必争,扩大战果,毫不轻敌。因而意队在对黑龙江、八一、沈阳和上海队的比赛中,分别取得连进五到六球的显赫战绩。
泰国队常常是在先失利的情况下奋力拚杀、并终于转败为胜的,例如对重庆和八一队的两仗。尤其是对八一队一仗,从身高、体力和技术上说,泰队均居劣势。八一队首开纪录后,便趋松懈致无建树。而相反泰队却越战越勇,并连连破门而转败为胜。最后一球是在下半时终场前30秒钟攻进的。其斗志之高昂,由此可见一斑。
意识强 根底厚
足球行家认为:衡量一个队的强弱,除体力和意志外,主要取决于意识和基本功是否强和扎实。他们认为,罗马尼亚、意大利和泰国队在这两方面都不错。
这三个队既有共性也有特性,代表了不同风格的打法。罗意两队反映了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全攻全守的打法;动作简练、快速、准确、实用。泰国队则代表了东南亚的打法;动作灵活快速,打法细腻,配合默契,具有以柔克刚的特点。这次以3∶1力挫八一队就是一例。
罗马尼亚队的特点是:身体素质、体力和耐力都属上乘,而且擅长长传、远射。由于长传准确,造成反击快,攻击点多,使对方猝不及防。罗队远射强劲有力。如对泰国一仗,有两个球就是分别在三十多米和40米处远射进门的。
意队的意识和基本功也较突出。意识强表现在锋卫之间无固定分工,随着战场变化需要,每个人既能攻也能守。常见其一人夺球后,前后左右呼应,迅速突前,相互交叉补位,大穿插,满场跑,有效地拉开对方防线,创造最佳战机。他们视野开阔,传球路子多,攻击点也多。他们扎实的基本功更表现在传、接、控和射门的快速和正确上。
球风好 堪称道
这次“中青杯”赛揭幕伊始就提出了“尊重对方、尊重裁判,尊重观众”的口号,对赛场球风起到很好的影响。
泰国队在球风上尤为突出。泰国队在比赛前,领队作讲话专门讲球风,赛后,领队总是主动征求裁判员和中国工作人员意见,请求指出队员在文明礼貌方面有什么不到之处。
日本队、香港队在“三尊重”的好球风方面也给人印象很深。虽然他们在竞赛名次上并不突出,但在球风上很好。值得称道的是香港队迎战河南队那场球。人们称赞说“香港队输球不输风格,好样的。”对此,港队的领队陈栋球先生表示:“我们是回祖国参加比赛,因此一再教育球员要尊重裁判、尊重对方、尊重观众”,“我们为学习而来,胜败并不重要”。
的确,我们举办这届“中青杯”赛的目的就是要认真总结经验,以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
本报记者 王士芳 郭伟成


第7版()
专栏:

爱琳必须活下去吗?
美国迈阿密市最近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讼案:一个女孩刚出生就被发现患有严重疾病,是让她自然地死去还是使她尽可能长地活下去?她的父母和医院方面请求法官公断。
据《新闻周刊》七月六日报道:这个名叫爱琳的女婴一离娘胎,医生便发现她的背部有个红色肿瘤,如果不动手术,脊髓液流到脑中就将造成致命感染或畸形发育。即或动了手术,女婴的膝关节以下仍将麻痹。
爱琳的父母说:“我们要想到孩子的前途,她将受到什么样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以及对我们的负担。”最后他们决定不动手术,让孩子自生自灭。可是医院方面不同意,说手术有成功的可能,爱琳可能长大成人。医生们同时也承认孩子将终生瘫痪,他们坚持要为孩子动手术,而不应剥夺她“生的权利”。
最后法官对此事作出裁决:“这个孩子应在质与量两方面享有生命的最好机会。”
于是爱琳被送入手术室,医生在手术后说爱琳是否能活下去“还很难说”。
爱琳的父母对于法官的裁决不打算上诉,但是她母亲说:“这样我们岂不是把自己的女儿断送去接受无穷尽的外科手术而活着吗!”
这个案例提出了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道德问题。对于医生来说,救死扶伤,是普遍承认的最高道德。爱琳“活”下去是不是符合人类的道德呢?她的父母难道是“不道德”的吗?这也许就是《新闻周刊》发表这篇新闻所要提出的问题。(封雄)


第7版()
专栏:

应运而兴的法国电子防盗
在法国,人们除了对失业和通货膨胀感到忧虑以外,还对日益猖獗的犯罪活动感到提心吊胆。
据说,自一九六三年以来,法国的犯罪率每年平均上升百分之八点三。盗窃案的上升率更为突出,从一九七○年至一九七九年增长了百分之二百六十二点九。尽管不少人家备有简单的报警装置,但仍然不能避免被窃的厄运。因为一些作案者已经熟悉了这些保险系统,他们在作案前可以很容易地将它破坏掉。
随着犯罪活动的进一步猖獗以及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益高明,一种新的电子防盗装置近年来在法国应运而兴。据估计,法国已有两万多家庭不惜重金安装了电子防盗装置。
电子防盗的方法十分简单,就是把一些比阿司匹林药片还小得多的电子小圆片,藏匿在室内的地毯下、门把手旁、顶楼上或地窖口。当它稍微受到一点点压力时,就会通过不同频率的发射系统向安装在保险公司的电子计算机发出信号,然后由那里转告警察局。警察局根据信号,能够判断罪犯在什么方向,并立即采取有效的行动措施。由于这种防卫网的采用,不少盗窃犯被当场捕获。美中不足之处是往往会造成很多疑误。比如一只猫触到它时,同样会发出“敌情”警报。据统计,一九七八年因疑误发出的假警报使警察局无故出动了七万五千次。
随着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这种有缺陷的防盗电子装置又被高频和超声的容积警报器所代替。由电子计算机、微型雷达和摄像机等组成的这种高级电子装置,能够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在电子荧光屏上显示出某个房间内的一切可疑物,同时摄下事情的经过。
当然,这些电子防盗措施,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不是尽善尽美,它更不可能根本防止形形色色的盗窃犯罪活动。
(顾玉清)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希腊发现菲利波二世的坟墓
雅典考古协会和马其顿研究协会成员马诺利斯·安德罗尼科斯教授不久前发现古希腊马其顿国王菲利波二世坟墓。
菲利波二世是公元前359—336年古希腊马其顿国王。他是亚历杭德罗·马格诺的父亲,是希腊民族统一的创始人。公元前336年8月被人暗杀。
菲利波二世的坟墓是在1978年发现的。坟墓座落在希腊北部贝尔吉纳的一个山坡上。他的遗体被安放在一个精工细作的金箱子内,箱子上面还刻有一颗马其顿星。他的骨骼非常干净,好象被洗过一样,由一块紫红色的油布包裹着。考古专家们对骨骼分析和研究后认为国王生前曾是一位健壮的男子,中等个子,其中一腿有点跛,死时约莫有五十岁左右。
墓穴内藏有各种器具。其中有盾牌套子,各种罐、坛,三脚架一副,大灯笼一盏,头盔一个,胫甲若干副,王冠二顶,其中一顶是用栎树果、叶制成的。栎树在希腊传说中是一种神树,它是国王特殊权力的象征。头盔上的翎座是典型的马其顿式。另外,在墓穴后部还藏有一把剑,意思是守卫着主人使其永远安息。这张肖像(见右图)也是从墓内挖出来的。据报道,在坟墓的挖掘过程中其中有些墓穴曾经被盗。
(定良)(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原始人类居住的洞穴被发现
英国考古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原始的遗迹——原始人类居住的洞穴。它的历史要追溯到公元前13,000年。在洞内发现了野牛和类似羚羊的头颅。同时,还发现洞墙的石灰石上刻画着许多幅画像。
考古学家们证实,这个洞穴是原始人类的住宿,它是原始公社给今天人类留下的遗物。
(仁苗)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八千年前的埃及古城
最近,埃及发现了一座八千年前的古城。埃及考古学家认为,这座古城是在新石器时代修建的。在古城里发现了一块有二十二具完整的人体骨骼的墓地。另外,还发现了一批犁头形和长矛形的石器工具及其它狩猎工具。这一发现对埃及研究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魏)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一艘古代沉船
最近,希腊在雅典西南60英里处的岛屿地带的150英尺深的泥下,发现了一艘公元前一世纪的沉船。这艘沉船尽管经过了这么长的历史,但仍完好无损。据说是层层泥土对沉船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据希腊文化部长安德里亚诺伯劳斯说,这艘古代沉船在希腊考古学历史上是难得的“独一无二的珍贵文物”,对研究希腊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经考古学家考察,这艘船在沉入时,船上装的是各种食品和其它商品。(作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