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连载

周恩来同志所倡导和体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
马列 王凝
艰苦朴素
周恩来同志在外交工作中也处处注意贯彻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他要求新中国的外交队伍发扬我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在外事活动中讲阔气、摆排场、铺张浪费的作风。
我们有的接待单位曾经在安排外宾到农村参观时,从北京带去高级餐具,从大城市订做饭菜去设宴招待。周恩来同志知道后,不同意这种做法。他指示用当地的土产,按当地的习俗,就地做农村风味的饭菜招待。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周恩来同志就是这样深入细致地指导我们,一点一滴地精心培育新中国艰苦朴素的外交风尚。
周恩来同志在出国访问的过程中,看到我们有的驻外使馆和大使官邸过于豪华,他对此一再提出了批评。
周恩来同志是遵守纪律、廉洁奉公的模范。他不分昼夜地辛勤工作,为党的事业毫不吝惜地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而在生活上却非常简朴。他不能容忍任何特殊化的作风,任何假公济私的行为。这方面的事例,近几年来已经介绍了不少。这里只补充一点:出于外交上的礼节,有时是需要赠送一些礼品的。周恩来同志曾经明确地立下一条规定:凡是以他个人而不是以“国务院总理”的名义给外宾赠送的礼物,尽管也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都由他自己付钱,决不动用公款。
周恩来同志坚持勤俭办外交,决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国家经济上还不富裕。更重要的是,他要求我们在外交工作中也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
广交朋友
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我们需要和平,我们需要朋友。”我们寄希望于世界人民。周恩来同志最善于打破各种隔阂,广泛结交朋友。他总是强调,国与国之间只有通过增加往来,才能发展友好关系。思想一致的,也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友好交往,才能增进友谊,否则还会有隔膜。思想不尽相同的,或者一时不理解我们的,更是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往来,才能彼此沟通思想,增进相互了解。即使暂时还没有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我们也注意同那里的人民开展友好往来,认为这将会促进官方友好关系的建立。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最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周恩来同志一生为中国人民结交朋友之多,是难以数计的。
周恩来同志把广泛结交各国的朋友当作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他把来访的各界外宾称为“送上门来的老师”。为了不放过求教的机会,他可以放下其他工作,挤出时间来同外宾长谈,有时从午夜谈到凌晨。他认为这种谈话对他是“很好的学习班”。
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增加了许多新朋友。但是,我们从不忘记曾经为增进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过贡献的老朋友。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周恩来同志提出了“饮水不忘掘井人”,对长期为促进中日友好而努力的日本老朋友表示了极大的敬意。周恩来同志远在抗日战争时期结识的一些美国朋友,到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打开后,他还是一有机会就提到他们。曾经担任过孙中山先生卫士长的美国人马昆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曾经访华。周恩来同志在访华外宾的名单中看到了他的名字,立即接见,同他进行了亲切的谈话。他生前最后几次会见的外宾中,有东南亚国家的领导人,他在谈话中还念念不忘在万隆会议时结识的老朋友们,托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代为问候。
周恩来同志曾把他1956年底至1957年初的亚欧11国之行的目的,概括为“寻求友谊,寻求知识和寻求和平”。实际上,他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寻求友谊,寻求知识,寻求和平。
周恩来同志的外交风格,就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外交风格。周恩来同志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在世界事务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国际舆论盛赞他的高尚品德,同时指出世界主要是通过周恩来同志的形象认识了新中国。
这些年来,面对着我国国际交往空前大开展的局面,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地怀念着为新中国的外交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周恩来同志。回想建国初期,周恩来同志就指示我们,要不断地总结外交工作,把我们的经验科学化、系统化,使它成为一门学问。他号召我们研究外国的有关著作,同时强调地指出,我们应当把外交学中国化。实际上,周恩来同志创造性的外交实践,就是新中国外交学的一部辉煌巨著。在今天的形势下,整理周恩来同志在外交方面留给我们的极其丰富、极其珍贵的遗产,重温他语重心长的遗训,学习他光照千秋的实践,从中吸取教益,借以指导我们的外交工作,更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任务。
(全文完 摘自《国际问题研究》季刊1981年第一期)


第7版()
专栏:泰国通讯

侵略战争必败
——访侵柬越军逃兵和俘虏营地
新华社记者 杨木 陈伯良 本报记者 杨群
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通到一座围墙高筑、三道铁门重锁的营地。里面住着404名侵柬越军的逃兵及侵泰的越军俘虏和投诚者,还有207名越南难民。这个营地位于曼谷东北的呵叻府四球县。长期以来,它与外界隔绝,周围弥漫着一种森严神秘的气氛。
7月10日,泰国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部第一次组织一批本国和外国记者去这个营地参观。越南逃兵和俘虏向我们揭露了侵柬战争真相的一个方面。
这404名越军多数来自越南南方,平均年龄大约22岁。他们原是高中毕业生、职工、农民或小商贩。来自北方的有军官、老兵和少数新兵。
大概是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缘故吧,当我们同一名越军谈话时,一群俘虏和逃兵就围上来,于是就自然形成了一个座谈会。我们发问:“你们认为,越军在柬埔寨会胜利吗?”众人笑起来。有的说:“哪能胜利呢!”有的说:“如果会胜利,逃兵就不会这么多了。”“越军必败,但也不会主动撤出柬埔寨。再打几年,大概就支持不住了。”
支持这些结论的根据是什么呢?他们的答案大同小异:
一、越南师出无名,士兵厌战。1979年1月入侵柬埔寨之后,越南当局宣传他们为“解救”柬埔寨人民而派兵入柬,事后将撤军。这种宣传在当时对越南军民有欺骗性。但后来的事实已证明侵柬是一场不义之战,因而越南人民不支持,士气日益低落。越南南方兵的表现尤为明显。他们对黎笋集团在南方的倒行逆施、人民生活困苦的状况本来就很不满,有的早就想离开越南。21岁的苏文海说,他从1978年被强征入伍的时候起便决意寻找机会逃跑。1980年6月23日,当他所在的部队奉命攻打泰国并被泰军击败的时候,他便毫不犹豫地放下武器,举手投降了。据36岁的越军第五师炮兵连连长阮群上尉说,侵柬越南部队被民柬国民军打死或触地雷而死者,平均每天50至100人,病死者也不少。拿第五师的炮兵团来说,全团1,800人中先后开小差或逃跑者累计已达四百多人。如果加上战死和病死者,则全团人员损失已过半,因而不得不强征新兵补充。这位打了16年仗的上尉说,侵柬越军厌战、恐战情绪已成为精神疫病。越南人民也不愿子弟不光彩地死在柬埔寨战场上。家书表达的往往是愁苦失望之情,希望亲人早日回家。这同抗美救国战争时南方亲属鼓励北方子弟英勇作战的“南方来信”截然不同。
二、越南的残暴政策,激起了柬人民的反抗。在我们面前的十多个逃兵和俘虏揭露了他们亲自参预的暴行或耳闻目睹的事实:1979年入侵时,凡是越军认为有“红色高棉”藏在里面或同情“红色高棉”的村庄,就任意用机枪扫射,一次杀死一二百人不等,有时连整个村子都被毁灭了。后来,越军转为重点控制村庄。凡是离“红色高棉”较近的地区,越军就把小村子烧了,把人民赶到大村落集中居住,同过去美帝在南越搞的“战略村”差不多。一个大村落周围大约有越南一个营的驻军。不准村民自由出入,但又以“合作社”形式强迫人民耕地。庄稼收成七成归越军,三成归村民,救济米又甚少。人民饿死、病死或逃跑者不计其数。村民愤而用刀、棍起来反抗,韩桑林军队和越军冲突的事件经常发生。
三、现在,虽然越南的兵力大于柬埔寨抵抗部队,但发展下去,这种力量对比将会发生变化。越军在战场上越来越困难了。运输兵芹丁说:“我本来是一名电工,去年8月13日当兵,12月25日就被派到柬埔寨的诗梳风驻防。五、六号公路经常被红色高棉军队破坏。从诗梳风到马德望这一段路已不能通汽车。我们只能用牛车拉武器、弹药和粮食。一次出动十多辆牛车,但必须由50名军队护送。”
逃兵和俘虏们对越南必败的国际因素虽然不甚了然,但对苏联支持越南侵柬、负担沉重、以及越南的侵略受到国际广泛谴责的情况,还是有个轮廓的了解的。逃兵裴文惠说:“越南侵略柬埔寨,全世界都知道不对。这场侵略战争必败的主要原因就是:世界人民不支持,本国人民反对!”
(附图片)
民柬国民军总参谋长切春(右二)在北部战区视察。
新华社记者 池兴旭摄


第7版()
专栏:

《马可·波罗》影片在中国开拍
本报记者 陈有为 张启华
1981年7月13日下午3时35分。长城八达岭。
山高风急,天色微阴。平时游客云集、人声嘈杂的这个中国伟大古建筑物所在地,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一片静寂了。举目四望,那蜿蜒的南楼城墙上已经渺无一人,而巍峨的北楼烽火台下,却呈现出奇特的古代景色:
一个个身穿元代战袍、头戴尖顶帽盔的武士,手里高举着色彩纷呈的旌旗和长幡,每隔几十步远,肃立在城垛旁。俄而,从城墙下的草丛小径中,走出来一列马队。元世祖忽必烈的王子钦金,在他的意大利人侍从官马可·波罗和卫队的陪伴下,在奔向大都(今北京)途中路经这里。身背弓箭、眉目清秀的王子勒马驻立,向马可·波罗介绍长城的来历。褐眼黄发、身着土绿色蒙古长袍的马可·波罗四顾远眺,对这雄伟壮丽的中国河山发出了赞叹之声:
“要不是我亲眼看到它,我真是难以相信。”
这可不是七百多年前的历史的重演。人们看到的这个“21岁的意大利青年”,并非真正的马可·波罗,而是电影
《马可·波罗》中的一位27岁的演员。这部耗资巨大、筹备数年、并且已为世人翘首盼望的影片,终于从这一天起在中国开拍了。
马可·波罗是十三世纪意大利一个威尼斯商人的儿子。他于1271年启程跟随父亲和叔叔经过长途跋涉,克服重重困难,来到中国,见到了元世祖忽必烈。因为他聪明机灵,见多识广,得到了忽必烈的恩宠,曾在元朝官拜枢密副使,出巡中国各地,并奉使到缅甸、占城(今越南)和印度等地。他在中国前后呆了17年,1295年才辗转回到了意大利。可是后来,他在当时意大利城邦热那亚与威尼斯的交战中被热那亚俘虏关押。他于狱中口授而由别人代笔的《东方见闻录》,几百年来一直成为整个西方和全世界了解古代中国和东方的名著。马可·波罗本人也成了意大利全国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
把马可·波罗的事迹搬上银幕,多少年来是意大利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一宿愿,意大利电影界的朋友们作了长期的准备和真诚的努力。编剧拉贝拉花了三年时间搜集和研究史料,写出剧本。导演和服装、美工、制片人员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马可·波罗的东西往返之行,穿越过欧亚海陆的辽阔地域,历尽艰险曲折,故事情节十分丰富,要拍摄这样一部影片,无论从财力、物力与人力上说,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现在,它由意大利“展望”影片公司承担摄制,由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等国投资二千多万美元,并由意大利和中国合作拍摄。影片的内容以马可·波罗在狱中口述倒叙的方式,描写他们一行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经过巴勒斯坦、伊朗、阿富汗、印度到中国,一直到他从中国返回威尼斯为止。据意大利朋友介绍,影片的前半部分已在意大利、摩洛哥和尼泊尔拍摄完毕,后半部分在中国拍摄,定于今年11月间完成。它将成为一部包括八集的彩色电视系列片(每集放映一小时),也可以在银幕上放映。目前已有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70个国家的电视公司表示要购买这部影片。美国最大的广播电视公司NBC和日本的NHK广播电视公司,都已决定把它纳入1982年5、6月份的播映计划。
《马可·波罗》影片,将是一部国际电影界通力合作的电影产品。马可·波罗一角由美国影坛的后起之秀肯·马歇尔担任,他的父亲尼科罗和叔叔马泰奥由两位英国演员扮演,蒙古王子钦金由日本近年来闻名的电影演员石田担任,元世祖忽必烈则由我国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英若诚(曾在影片《白求恩大夫》中扮演翻译)担任,因此,意大利朋友骄傲地认为,“马可·波罗的朋友遍天下”。
这部影片也是中意两国合作拍摄的第一部故事影片。去年9月,影片在罗马开拍时,中国电影工作者应邀前往观摩,受到意大利朋友的热情接待。从此,接受摄制任务的北京电影制片厂便紧张地投入准备工作。双方对影片的剧本、情节、历史背景、人物、服装以至道具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剧本的中国部分,还请了中国历史学家作了考证。意大利朋友根据中国同行的建议,对剧本进行了多次修改。他们考虑到这部片子的价值和影响,不惜耗费功本,力求整个美工、服装设计都复原逼真,甚至连马鞍的皮毡、卫士的盔袍的铁片,都不准有代用品。双方的真诚合作,为影片的摄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条件。马可·波罗是古代意大利远道旅行来华的友好使者,而影片《马可·波罗》的摄制与问世,必将促进现代中意两国人民的友谊。我们衷心希望,让中意两国和世界各国的广大观众早日从银幕上看到马可·波罗的形象和动人事迹吧!
(附图片)
《马可·波罗》影片在长城开拍,导演蒙达尔多跟扮演马可·波罗的美国演员肯·马歇尔谈话。
本报记者 王景仁摄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世界首次胎儿手术
美国丹佛市的科罗拉多大学医院于4月29日给一个母腹中的胎儿动了一次手术,这在世界上还是首次。以前对胎儿的治疗都是对母亲注射,使药物通过胎盘输给胎儿。
一个生长到五个半月的胎儿患了严重脑积水,由七名医生和超声专家组成的一个小组对这个胎儿实施了引流手术。他们通过母亲的腹部将胎儿的颅骨刺一小孔,然后置入一根带有瓣阀的微型小管,使脑积水流入子宫内的羊水中,瓣阀则防止羊水倒流入脑内。据说手术后情况良好,若无变故,胎儿的26岁的母亲将于7月29日作剖腹产。(高)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法国高速火车将通车
法国制造的时速380公里的高速火车现已进行试车。这种“枪弹形”的电气火车有两个引擎,挂八节车厢,将首先在巴黎和里昂两市之间服务,运行时间将缩短一半。据7月13日一期的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法国总统密特朗将于今年9月主持这世界上最快火车的正式开车典礼。
法国计划建造87列这种高速火车,现在敷设新轨,预计到1983年,高速线路客运可通达马赛、第戎以及日内瓦。
(见上图)(雄)(附图片)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世界最长的吊桥
英国港口城市赫尔在流入北海的亨伯河上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长的吊桥。桥长一千四百米。据报道,这座吊桥已于不久前交付使用。
(德)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一部关于台尔曼的新电视片已拍成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最近拍摄了一部关于德国工人运动领袖恩斯特·台尔曼的电视影片。片名叫《庭审调查》。影片叙述1933年3月希特勒纳粹企图导演一场对台尔曼的诉讼。即使在极其严酷的诬告之下,台尔曼不屈不挠的精神迫使法西斯分子不得不停止庭审调查。影片还显示了台尔曼个性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为监狱之墙的隔离所屈服。这部电视影片的编剧是瓦尔特·鲍默特,导演罗泰·贝拉格,扮演台尔曼的演员是鲁茨·里曼。(芸)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汽车里的救生袋
最近,西德一家汽车公司发明了一种汽车里的救生袋,它是装在汽车方向盘上的汽袋,在司机要紧急刹车时,只要猛踩刹车,救生袋就会自动充气张开,在司机和方向盘之间形成一个软垫,可防止司机因撞车而丧生。(孙)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用皮肤代替眼睛
最近,美国旧金山科研工作者为先天盲人研制了一种用皮肤代替眼睛的装置,叫作“视、触觉更替系统”。它是将摄影机与皮肤的最敏感处相连,从而使视觉转变为触觉。比如,把微型摄影机绑在眼镜架上,同时与固定在腹部的盒式接收器相连。摄影机把眼睛看不见的东西拍摄下来,再由盒式接收器将视觉信号转变为触觉信号传给皮肤。也可以通过电极使摄影机与大脑相连,这样,大脑可直接阅读盲文读物。如果把微型摄影机装在盲人的指端上,效果最好,每分钟可辨认文字70个。(见下图)
(芬)
(附图片)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新型建筑方法
巴西一家建筑公司采用新式建筑方法,每三天能建成一座三层十二个套间的楼房。
这种新方法是:在工厂里制造钢筋水泥的地板、墙壁和屋顶等构件,要用这些构件组装成卧室、厨房、盥洗室等盒式拼装件,然后将它们运往施工现场装配成楼房。在进行装配的同时,安装水、电和卫生设备以及门窗等等。
这家公司计划在今后三年内用这种方法建三千多套住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