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凭吊巴比伦古城遗址
马世琨
一到伊拉克,我就想去看看巴比伦古城遗址。汽车驶出巴格达市,便向东南方向疾驰。车窗外,一望无际的黄色沙碛,在烈日下懒懒地闪动着白光,单调乏味,令人困倦。我收回目光,信手翻阅那本介绍伊拉克古迹的图文并茂的画册。透过几千年的历史尘沙,巴比伦古城带着昔日的丰彩,呈现在我的面前。巴比伦是公元前1800年左右和公元前600年左右两个强盛的巴比伦王国的首都。在鼎盛时期,它有着宏伟的殿堂、辉煌的庙宇、高耸的楼台以及用釉砖装饰的墙壁。公元前五世纪曾到巴比伦游历过的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写道:“就其壮丽而言,其他城市皆无法望其项背。”
正在这时,车子突然在一扇大门前停住。看样子,这门高不下于四米,宽在二米以上。门的上端是拱形顶盖,两边同残破而高大厚实的城墙相连。大门里外的墙上绘有由雄狮、公牛及神龙组成的排列有序的图案,色彩明丽,生趣盎然。一打听,才知道我们已跨进了巴比伦古城的门槛,真叫人欣喜而难以置信。经过数千年悠悠岁月,它依然这样气势轩昂,当年的巴比伦城该是多么雄伟壮丽?
然而,穿过城门,除了些许开掘出土的房屋、几条街道以及狼藉的残垣断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一片低矮的沙丘。耐旱的芨芨草、骆驼刺在不下摄氏60度的高温下卷缩着蔫枯的枝叶。威震八方、睥睨当代的帝国的京城,就深埋在这荒沙蔓草之下。霸业难久,历史无情,我们面前的巴比伦古城遗址便是最好的佐证。
巴比伦古迹博物馆内陈列着古城的巨大模型。考古学家和艺术家们,根据出土文物拟想出该城大多数建筑当年的情景,使之灿然复观。古巴比伦城是一座拥有数十万人的繁华城市。城内街衢纵横,房舍毗连,错落有致地巍立着15座庙宇,三座皇宫,其中仅南宫的面积就达5,700平方米。全城以坚固的城墙环绕,以防御外敌入侵。西面的城墙屹立在幼发拉底河畔,如同一道伟大的防波堤,使该城免受河水泛滥之害。
离城墙不远处,有一座拔地而起的金字塔。塔高300英尺,分7层,每层以色彩不同的烧砖砌成。塔顶有一座用釉砖建成的神庙,供奉玛克笃克神的金像。《圣经·创世纪》称之为人类虚荣的缩影。在漫长的历史中,它几度毁废。公元前六世纪新巴比伦王国的国王在修复此塔时命令他的臣下,“要将塔顶提升,与天公比高”。可惜,此塔早已被泥湮没,不留一点痕迹。人们多么期望它早见天日,恢复旧观。
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就设在南宫的一个庭院内。相传它是公元前六世纪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其爱妻建造的。在史书中,人们总是用“鬼斧神工”、“巧夺天工”之类的美妙字眼,来形容这块凝聚着古代伊拉克人民心血智慧的瑰宝。尽管有如此这般的思想准备,但当我在巴格达枣拉公园里看到“空中花园”的模型时,仍然惊叹不止,并在眼前幻出它的倩影:一个宝塔状的多层平台建筑,每层平台上都种植着四时不败、八节长青的秀木花草,香气迷漫,七色纷呈;塔顶上有长年喷涌的清泉,泉水从四面的水道中飞泻而下,似群龙嬉游,喷云吐雾,蔚为壮观。
展览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高逾两米的黑色闪绿岩的大石碑。它上面用楔形文字记载了《汉穆拉比法典》的全文。汉穆拉比是古巴比伦的奠基人,这部世界上最早的法典就是在他领导下制定的。法典共282条,不仅详载了各种罪行过失及与之相应的惩处办法,而且对各种人的权限都作了明文规定,表明当时的巴比伦王国是法律和秩序高于一切。站在这方黑石头跟前,我默想良久:古巴比伦所以能称雄西亚,盛极一时,当然有种种原因,但国家崇奉法制该是个重要的因素吧?
在古城遗址挖掘现场,工人和考古工作者使用最简单的工具在默默地工作,许多房屋、殿堂、街道已渐次露出了地表。在落日余辉中,我们踏上了归途。当我回首向这座历尽沧桑的古城道别时,恍惚觉得那重见天日的一砖一石,象是在现身说法,向世人诉说巴比伦古城当年的繁华,并以期冀的目光,注视着今天正在创造新的历史的人们。
(附图片)
古城断壁上的浮雕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从普希金之死到莱蒙托夫之死
黎皓智
1837年1月,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普希金在沙皇政府策划的决斗中死于非命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俄罗斯。当时有位不知名的青年诗人莱蒙托夫(1814—1841)写了一首《诗人之死》,歌颂了普希金的伟大并悲悼他在才华毕露时早夭,揭露了这一凶杀案的幕后策动者,发泄了他在沙皇统治下被压抑的愤懑,并预言刽子手们必定受到历史的正义裁判:
到那时你们想中伤他将枉费心机,
诽谤再也救不了你们的性命,
你们即使倾尽全身的污血,
也洗不净诗人正义的血痕!
这首诗深受人民的欢迎,很快地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俄罗斯不胫而走。从此以后,莱蒙托夫便蜚声诗坛,被公认为普希金的继承人。因为这首诗触犯了沙皇宫廷,莱蒙托夫被捕流放高加索。于是,这位继承了普希金诗歌中强烈的民主精神的青年诗人,也踏上了与普希金同样不幸的生命之途。
莱蒙托夫生活和创作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代表贵族革命力量的十二月党人起义被镇压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实行残酷的高压统治,扼杀自由思想。反动势力沉重的乌云游荡在俄国上空,恐怖和失望的情绪压抑着许多人的心。莱蒙托夫诗歌中所表达的阴沉忧郁的情绪、渴望斗争的热情,反映了当时先进人士的愤懑与追求。诗人1832年写的抒情诗《帆》就体现了这种心情。他把自己比做雾海茫茫中的一叶孤帆,但是:
不安的帆儿祈求着风暴,
仿佛宁静就在风暴中蕴藏。
这首诗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颤音,使它成为一首世界名作。
流放并没有使莱蒙托夫就范。在高加索,他结识了许多服苦役的十二月党人,还与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结成了莫逆之交。生活视野的扩大使他对现实的认识日益加深,在艺术风格上也逐渐由早期的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从流放到逝世这四年,他向俄国诗坛奉献了四百多首动人心魄的诗篇。这些抒情诗,有的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黑暗与丑恶,有的发泄了他对贵族社会的控诉与抗议,有的描写了一代人的生活悲剧,有的寄托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爱恋,有的陈述了他对诗人的使命的理解。
由于外祖母和著名诗人茹柯夫斯基的斡旋,在流放一年之后,莱蒙托夫回到了彼得堡。高加索的自然景色和生活经历成了他创作灵感的丰富源泉。流放回来之后,他写了许多叙事诗,其中最著名的有抨击沙皇暴政的《关于商人卡拉希尼柯夫之歌》,有歌颂为自由而贡献自己的一切的《童僧》,有批判个人主义反抗形象的《恶魔》。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这些作品的主题思想与他的抒情诗创作是一脉相承的。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组不满现实的反抗者形象。通过他们的生活悲剧,指出了当代进步贵族青年由于远离人民而找不到反抗专制统治的有效途径。
莱蒙托夫这些作品引起了宫廷的嫉恨。他们用对付普希金的同样阴谋手段来对付莱蒙托夫。1840年2月,一群歹徒煽动法国驻俄公使的儿子巴兰特与莱蒙托夫挑起决斗,诗人因此第二次被流放到高加索。次年,莱蒙托夫与他在士官学校的同学马尔廷诺夫发生了一次争吵。几个来自彼得堡的贵族知道宫廷憎恨诗人,又暗中挑唆决斗,并且订立了很苛刻的条件。1841年7月15日,莱蒙托夫在决斗中饮弹身亡,年仅27岁。四年前普希金被专制制度谋杀的悲剧又一次在俄国重演,正如他在悲悼普希金的诗中所歌颂的一样:
熄灭了,这盏天才的明灯,
凋零了,这顶绚丽的桂冠。
从普希金之死到莱蒙托夫之死使我们得以看到,黑暗的沙皇制度是怎样扼杀进步人士的,在罪恶的时代是不容许自由和天才存在的。


第7版()
专栏:国际书窗

探索日本“经济奇迹”的奥秘
雨中
最近几年,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日本经济发生了兴趣,世界上掀起了一股“日本热”。《日本名列第一——对美国的教训》一书就是在这股热浪中问世的。这本书1979年5月出版,以英、日两种文本在美国和日本同时发行,成为盛销一时的热门货。
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引用了大量材料、实例,来探索日本“经济奇迹”的奥秘。他认为,日本经济出现的奇迹,并非来自所谓传统的国民性和古已有之的美德,而在于独特的组织能力、有远见的计划性和政策、善于集思广益、有意识地达到其目的。五十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刚恢复,就从长远利益着眼,确立了“贸易立国”的方针,进而有计划地组织商社企业积极开发国外市场,政府给予优惠。在六十年代后半期为了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政府把资本集中到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到七十年代后半期,由于西方世界争夺国际市场的矛盾激化,日本又提出“技术立国”的战略方针,从“物质战”转为技术知识渗透的“软件战争”。1973年石油危机冲击后,它的重点又转移到服务行业、情报和知识产业这类能源消费少的产业。
作者指出,国家发展的快慢,国民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日本的奇迹有赖于教育事业以及“具有知识的人”。日本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而且小学到高中的基础课程扎实,水平高于西方同等年级。除了学校里的教育之外,日本企业有长远利益的眼光,对在职人员的教育不惜本钱。在日本,几乎找不到一个企业的领导人不是“厕身于知识界”的。
作者还认为,日本成功的另一因素在于其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日本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以“年功序列”即论资排辈来决定人事安排。先从小工当起,然后班组长、课长、部长按阶梯提拔。工资则采取基本工资加辅助工资的方法。调级时人人有份;而对那些能力较强、积极肯干、成就显著的人,则给予较为优厚的辅加工资。据认为,这种奖惩严明的双重工资制度,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该书还认为,日本的劳资关系以及商情调查也优于西方其他国家,使“资源小国”日本在竞争中能胜过拥有雄厚资源的大国。
《日本名列第一》的作者埃兹拉·沃格尔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兼该校东亚研究所所长,他研究日本的政治经济已二十余年。沃格尔自己说,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要“敲一下美国的警钟”,让它“振作起来”。他引鲁迅的话说:当一座房子快要倒塌下来的时候,要不要唤醒房中熟睡的人呢?结论是“必须大敲警钟”。也许是出于“敲警钟”的急切心情,作者在书中把日本的成就写得过于理想化,把一些次要的方面也看成是应予肯定的主流。而且,作者试图单纯地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日本奇迹”这种方法也不够全面。当然,在西方研究日本经济的著作中,《日本名列第一》是具有一定见解,材料比较丰富的作品,可供我们参考。
(附图片)
日本电视机倾销美国


第7版()
专栏:

让白璧永无瑕
詹得雄
几年前,报上一则简短的消息震动了印度全国:世界著名的泰姬陵由于周围环境的污染而正在变黄,有的大理石已因腐蚀出现微孔。(见右下图)
泰姬陵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杰罕为他的宠妃修建的一座陵墓,完全用洁白的大理石建成。清晨,当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它被辉映得白里透红,宛如红装素裹;中午,艳阳当空,它白得耀眼,光采夺目;月夜,她似身披轻纱的美女,静静地坐在水池边,显得十分端庄和皎洁。
泰姬陵因污染逐渐变色,人们奔走呼号,撰写文章,进行调查,并提出建议。这个问题还被提到议会进行讨论,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质询。
污染来自泰姬陵附近的两个热电厂、二百多个翻砂厂以及火车编组场。它们每天把数以吨计的浓烟排向天空,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空气。离泰姬陵40公里的马图拉正在修建一座大型炼油厂。开工后,每天会喷吐出60吨二氧化硫气体。它散发出来后会继续氧化成三氧化硫,然后同热带气候下的水蒸气化合成硫酸。硫酸是大理石的大敌,有“石头的癌症”之称。
马图拉炼油厂于1973年动工,已经花费了二十多亿卢比的巨额投资,当然不可能搬走。高74米、长和宽约57米的泰姬陵又没法涂化学保护剂把它包起来。
最近有人提出用绿化保护泰姬陵的办法。苹果树、杏树和桑树等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硫,并转化成无害的物质。经试验,前两种植物在泰姬陵周围不宜生长,但桑树这里本来就有。如果在泰姬陵周围造一圈几百米宽的桑树林带,就可以大大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说来感到亲切的是,据印度报纸报道,印度科学家们的这个设想是同我国广东植物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成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广东植物研究所在1973年辨认出五十多种能吸收二氧化硫的植物,桑树就是其中的一种。印度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找出更多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再加上印度树木生长快的有利条件,可以很快造出一片绿化林带来。林成之后,不但美化了环境,桑叶还可养蚕,而泰姬陵也无再蒙酸蚀之虞了。
(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灰林鸮》杂志和它的编辑
黄舍骄
在法国通往卢森堡的公路上,在香巴尼荒漠的耕地和阿登郁郁葱葱的森林交界处,有一些极其普通的农舍。一个只有110个居民的小村子布勒多波瓦,也座落在这里。村中有一座门外没有挂任何标记的房子,谁也不会想到这里就是著名的《灰林鸮》杂志的编辑部。
以《灰林鸮》为名的这份杂志在法国的大学、科学研究中心、博物馆、农艺研究所中颇受欢迎,它是许多自然学家案头必备的读物。
这本杂志的开本不大也不厚,可以揣在口袋里。只有封面是彩色的,文章也都是打字的,可是它却是近年法国出版界最成功的杂志之一,它在八年中印数从1,000份一直增至7.5万份。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本颇有名气的杂志总共只有一位编辑。他名叫比埃尔·德翁,31岁,是一位实干家。比埃尔出生在农村,从小就熟悉母牛、公猪、雏鸡这些动物。17岁时他上师范学校攻读。由于他不喜欢城市生活,毕业后就当了一所乡村小学教师。
1970年,这位酷爱大自然的青年教员参与创建阿登大自然保护协会。他想向小学生传授自然知识,在编写教学卡片的基础上,在1972年1月油印出版了1,000份月刊,取名《灰林鸮》。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编辑工作,绘制插图,印刷和发送杂志。到了年底,要求订阅的信件潮水般寄来,使他不得不放弃教学工作,专门从事这刊物的编辑工作。起初,他只能靠协会津贴的150法郎节衣缩食度日。到了1974年,虽然情况大有好转,他获得12,000法郎的津贴,可以买些参考资料,但他每天仍得独自工作10小时。
比埃尔·德翁八年如一日地忘我工作,埋头从事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他从黎明起就坐在桌旁研读大量书刊和做摘记。有时他还得提起箱子去外地,访问一些高级专家。为了编写三期有关游隼这种美丽鸟类的专刊,他花费了1,600小时。从1975年起才雇人帮他做其他工作。
《灰林鸮》成功的诀窍在于这本杂志能通俗、有趣地传播自然科学的最新科研成果。现在,这本杂志的读者除了法国外,还遍布比利时、瑞士等43个国家。


第7版()
专栏:

外国作家论心灵美
外表的纯洁和优雅应是内心纯洁和美丽的反映。
——别林斯基
我宁愿要那种看不见的但表现出内在品质的美。
——泰戈尔
假如没有内在的美来加以充实,任何外貌的美都不可能是完备的。
——雨 果
美丽的灵魂可以赋予一个并不优美的身躯以美感,正如丑恶的灵魂会在一个漂亮的躯体上打下某种特殊的不由得使人厌恶的烙印一样。
——莱 辛
美丽只有同谦虚结合在一起,才配称为美丽。没有谦虚的美丽不是美丽,顶多只能是好看而已。
——塞万提斯
要使自己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车尔尼雪夫斯基
洪 松辑译


第7版()
专栏:

神树——水杏枝
东非的岛国马达加斯加,生长着一种形如玉米又象万年青的树,粗壮碧绿,当地人称它为神树,华裔把这种树叫水杏枝。(见左图)当地习俗对这种树非常尊重,不得在树上拉绳晾晒衣物。在首都塔那那利佛的植物园里,这种树又作为观赏植物展出,有红叶、绿叶和细叶等不同品种。
如把水杏枝截成段放在水里,它会沉入水底,因此又称铁木。当地人把水杏枝截断后插在院旁当篱笆,它很快就会生发出青枝绿叶,使满院一派生机,十分可爱。每当我国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回国前夕,马达加斯加人便砍赠几段树枝,并意味深长地说:“让友谊的神树在中国的土地上抽枝发叶,永不衰败,如同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一样!”
·桢·
(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