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尼泊尔为维护南亚和平作出贡献
  刘正学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是一个内陆小国,但在维护并促进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合作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去年以来,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先后三次出访亚洲、欧洲和非洲,同十多个国家的首脑人物进行了会晤与商谈。尼泊尔政府的外交秘书拉纳还访问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不丹、印度和中国等邻国。同时,它还接待了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代表团。通过这些友好往来,尼泊尔政府不仅加强和改善了同有关国家的双边合作关系,而且也明确阐述了它对当前一些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和自己一贯坚持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尼泊尔的立场与态度,受到了许多国家的普遍赞扬和支持。它们认为,尼泊尔为维护世界和平,特别是为维护南亚地区的和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在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尼泊尔是不结盟国家的先驱者之一。二十年来,它一贯坚持奉行不结盟的方针,主张同一切友好国家实行和平共处、平等、不结盟和互相尊重对方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原则。在不结盟运动中,它还强调不结盟国家应加强内部的团结与合作,反对把这个运动纳入霸权主义的轨道上。1979年12月,苏联悍然出兵入侵阿富汗,尼泊尔感到十分震惊。它认为,一个超级大国对这个不结盟国家进行武装侵略,不仅给阿富汗人民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而且也严重威胁了南亚地区各不结盟国家的和平与正常的国家关系。为了保持地区局势稳定,尼泊尔政府竭尽全力,一方面在国内强烈谴责那种跟在别国后头亦步亦趋的倾向,以确保尼泊尔自身不结盟的立场;另一方面,在国际上它利用一切机会与场合,再三呼吁外国军队必须从阿富汗境内撤出去,以便让阿富汗人民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另外,尼泊尔政府在南亚各国的和平与稳定受到超级大国威胁的情势下,一再宣布自己国家为和平区。它的这一立场,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和支持。现在,除印度没有具体表态外,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以及东盟五国、日本、南斯拉夫、埃及、英国和比利时等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也都纷纷表示支持。尼泊尔为和平区的建议是比兰德拉国王1975年2月提出的,目的是谋求世界各国在互惠基础上对互不干涉原则承担义务。比利时外交大臣诺托姆在一项声明中宣称:“比利时对于它支持的这项建议感到高兴,因为该建议将构成为整个国际社会和平与稳定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加强地区性的合作方面,尼泊尔也作了很大的努力。它积极支持孟加拉国齐亚·拉赫曼总统提出的召开南亚七国首脑会议的建议,以便共同努力来探讨南亚七国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尼泊尔外交秘书拉纳不久前曾表示,在召开首脑会议之前,南亚各国应首先举行官员及部长级的磋商。今年4月23日,南亚七国外交秘书会议已在斯里兰卡科伦坡闭幕。会议发表了一项推进区域性合作的联合公报,并决定建立一些研究小组,就农业、农村发展、电信、气象、卫生和人口几方面的合作问题,向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召开的下次会议提出具体建议。拉纳希望尽快召开南亚七国首脑会议。近些年来,在经济方面,尼泊尔已同邻近各国增进贸易、交通运输、技术交流、发展水力资源、旅游和航空事业的双边经济合作。尼泊尔领导人认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区域性的经济合作,应成为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之间自力更生地发展和成长的基础。
尼泊尔政府还特别重视发展同中国和印度的友好关系。今年4月5日,尼泊尔外交大臣沙希在加德满都尼泊尔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年会上发表讲话说:“亲密、诚挚、不断对话和互相合作,是我们同邻国,特别是同印度和中国的关系中的显著特点。”尼泊尔于1955年同中国正式建交,二十多年来,两国的关系发展越来越密切。1960年4月,周恩来总理第二次访尼时,签订了《中尼和平友好条约》。1961年10月,已故马亨德拉国王访华时又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王国边界条约》,圆满解决了两国的边界问题。近几年,两国领导人和政府各种代表团通过互访,进一步促进了了解和信任。两国政府在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观点一致,在经济、文化方面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这对巩固和促进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7版()
专栏:

  阿根廷新总统上台之后
  姚春涛
阿根廷新总统罗伯托·比奥拉就职一个多月来,新政府已做了不少工作。新总统就职后向全国发表的第一次施政演说中明确表示,阿根廷将继续坚持1976年军人执政以来所制定的行动路线。但是,国内外对于比奥拉上台将执行什么政策,这个国家会发生什么变化,仍有种种议论。
在上届政府的五年任期内,阿根廷开始了执政委员会规定的“国家改组进程”。据报道,这一“进程”包括恢复、创立和宪制三个阶段,上届政府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阶段并开始了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整顿和改革:政治上实行严格控制,不准派别活动,经济上全面开放,实行鼓励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执行这一政策的结果,一方面改变了各种政治派别之间争斗以及由此而造成的混乱局面,使社会秩序逐步安定,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某些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新的矛盾和问题。这几年,由于议会被解散,政党、工会被禁止活动,阿根廷国内要求恢复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去年,阿根廷政府曾提出要逐步“开放政治”,与各政党进行对话,但进展很慢。许多工作,例如制定政党和工会活动正常化的法律等被一再拖延,引起了公众的不满。
尤其使公众担心的是经济形势出现了不景气。上届政府执政五年中的头四年,经济曾逐步好转。但是去年,由于农业减产,外贸出现了逆差;不少企业在自由竞争中倒闭;外汇储备从1980年初的103亿美元下降到今年初的68亿多美元;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等弊病也加重了。今年2月政府宣布比索(阿根廷货币)贬值10%后,引起阿根廷市场上抢购美元的风潮,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相继宣告破产。阿根廷金融界和经济界为此惶恐不安,各方面对政府经济政策的批评也越来越多。
上述形势表明,无论在政治方面或经济方面,摆在新政府面前的任务都是不轻的。人们普遍希望,比奥拉执政期间能加速“国家改组进程”,尽快实现更多的文人参政,以便扩大和巩固政治基础,保证社会的进一步安定。对上届政府经济政策的利弊得失尽管有争论,但对刻不容缓地克服目前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这一点,各方面的意见基本一致。经济界人士认为,阿根廷经济的症结是公共开支过多,国营企业亏损太大,社会的消费水平超过了社会的生产能力,新政府必须抓住经济弊病的根源对症下药。
从比奥拉上台后着手采取的一些措施来看,阿根廷新政府还是注意顺应国内形势的要求的。这位总统在就职前曾说,他将努力使更多的文职人员参与国家的宪制进程,扩大文职人员在政府中的比例。现在,新内阁比上届内阁增加了5个部,担任内阁部长的文职人员由原来的三名增加到七名。全国24个省(包括联邦首都区和火地岛)的行政首脑过去都是军人,现在已有六名文职人员担任省长。比奥拉在最近的几次讲话中还明确表示,他将开放党禁、要深入同各政党对话,包括同庇隆党有代表性的领导人对话,并将允许政党根据执政委员会制定的法律从事活动。
关于经济方面,比奥拉曾说过:“现行经济政策的原则和概念将不会改变,而要全面保留”,但是“在执行中,可能会根据一定时间所处的特定情况作某些调整和修改”。他还表示为了继续实行经济开放政策,新政府将采取振兴经济活动、克服通货膨胀、降低利率、保护本国工业和大幅度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同时还将设法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实际收入和保持就业水平。比奥拉政府上台伊始,就把上述设想付诸实施,宣布了一揽子调整经济的新措施,并于4月1日宣布比索再贬值25%。最近,新政府又宣布了第二批财政和贷款方面的经济措施,以便降低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成本。
在“国家改组进程”确定的方针下,阿根廷正在深入进行政治和经济的结构改革。其结果如何,目前还难见分晓,有待将来的事实来证明。


第7版()
专栏: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
  宋诒瑞
今年5月7日,是印度伟大的爱国诗人和作家泰戈尔诞生一百二十周年。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于1861年5月7日诞生在印度加尔各答一个望族家庭里。他从小就喜爱诗文,七岁起学作诗,16岁时在他兄弟办的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首长诗《诗人的故事》。17岁到英国留学,攻读法律两年。回国后一心从事文学事业,他认为,“一国的诗歌、绘画及音乐的灭亡便是这个国家的灭亡”。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他曾长期深居乡间,得以广泛接触劳动人民,目睹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和殖民统治者的专横暴虐所造成的广大农民生活的极端贫困。在这期间,他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和诗歌。叙事诗《两亩地》是他这一时期的名作。他的很多诗作清新优美,质朴自然,描绘了印度孟加拉地区的绮丽风光,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和对整个人类的热爱。1913年他的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泰戈尔不仅是个伟大的诗人,而且是印度近代伟大的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几乎涉足文学艺术的每一个领域,多方面显示出他那杰出的才华。在他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共写了五十多本诗集,20个剧本,12部中、长篇小说,百余篇短篇小说,许多散文、哲学和政治论文、回忆录、游记、书简和一些翻译作品。此外,他还从事作曲和绘画,共写了两千多首优美的歌曲,他的一千五百多幅画作曾在世界各地展出。有人曾这样描写他:“仿佛那一直被外国侵略者束缚住的印度人民的全部创造力,经过了长时期的沉睡,忽然在这位令人震惊的人物身上醒来了。”
泰戈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他一生追求祖国的自由与独立,痛恨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侵略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与世界文化名人巴比塞、罗素、勃兰特等人组织了反战的“光明团”,到处奔走呼吁和平,并为印度民族向英国政府争取自由。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他写了不少爱国歌曲,当今的印度国歌就是他作的。他曾多次高唱自己写的爱国歌曲参加示威游行,发表演说反抗英国的统治,要求独立自治。
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他酷爱中国文化,对中国怀有特殊的友好感情。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时曾说:“中国和印度的友好团结是奋斗的亚洲的奠基石。”回国后,他大力提倡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学。在他倡导下,1937年在印度国际大学成立了“中国学院”。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泰戈尔又多次发表公开信、谈话和诗篇,谴责日本帝国主义,支持和同情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泰戈尔于1941年8月病逝于加尔各答,享年80岁。
泰戈尔的一些重要著作都已陆续在我国翻译出版。1961年为纪念他诞生100周年出版了泰戈尔作品集10卷。他对中国人民的真挚友情也已深深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第7版()
专栏:

  业余文艺之花
  ——访“阿布拉舍维奇”文艺团
南斯拉夫“阿布拉舍维奇”民间舞蹈团几年前曾经访问我国。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民族舞蹈和乐曲,至今仍深深地留在我国观众的记忆中。但是,人们不一定知道,这些演技娴熟的演员却是业余的文艺爱好者。他们大多是高年级的中学生、大学生,也有少量的年轻工人和职员。有人是利用休假出国演出,有人又匆匆从国外赶回参加考试。
正是这些业余演员,1945年以来多次代表社会主义的南斯拉夫到世界各地演出。
在贝尔格莱德市医院区的一条僻静街道上,记者找到了这个文艺团的所在地。门口墙上一块小牌上写着“阿布拉舍维奇”文艺团几个字。进门以后,是一间活动室,也是会议室,这个团最重要的会议在此举行。由于没有门,即使在开会时,这里也是人来人往的。再往里一间是合唱组的排练室,全组100人如到齐的话,别说坐下,就是站着也会有拥挤的感觉。顺着木楼梯上去,是民族乐队的活动室,摄影组也在这层上。最大的排练室在半地下室,是舞蹈组使用的。这里墙壁上没有大镜子,冬天取暖还是用火炉。整个文艺团唯一的一间办公室,最多只有六个平方米。晚上6点以前,这所不显眼的房子开始热闹起来了。最先到来的是8至13岁的孩子,他们是儿童民族舞蹈组的成员,他们已在法国参加过国际会演,取得很好成绩。8点到10点是成年人活动时间,各个组都开展活动。每人每周活动三次,每次两小时。此外,还有现代芭蕾舞组、戏剧组、娱乐音乐组等,绘画组有三百来人,但基本上是各自在家创作,定期集中,接受辅导,交流经验,展出作品。
业余文艺团体的特点是它的群众性。每年9月接收新会员,参加者完全是自愿的,不受任何限制。这时它的会员可达1,500人之多。经过三、四个月的实践,有人会觉得不适于在某个组活动,而转到别的组,也有些人自然地淘汰了。靠着这种群众性,整个团永远保持年轻,保持青春的活力。
这个业余文艺团体同样按照自治原则组成。它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各组选派代表参加的代表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选出的主席团由15人组成,主席也是一年任期,由委员们轮流担任。就在那间小小的办公室里,记者遇到了主席团主席拉·乔里奇,他在这个团活动已有30年历史,曾是民间舞蹈组的积极分子。大学毕业后,他成了机械工程师,现在是首都“五月二十一日”发动机厂的厂长助理。他的妻子也曾是舞蹈组的成员,他们是在这里相识、结婚的。今天,他们的儿子、经济系的学生,又是舞蹈组的一员。这一家三口,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倾注在发展业余文艺事业上。
文艺团的活动经费来自何方呢?一是区里的文化自治利益共同体提供,二是市工会的资助,三是演出的收入。经费是不宽裕的,但还是够用的。
“阿布拉舍维奇”文艺团是首都96个业余文艺团体之一,也是其中最大最著名的五、六个之一。一个业余文艺团体要达到世界水平,能代表南斯拉夫出国演出,这是很不容易的。“阿布拉舍维奇”文艺团重视配备各个组的教员,如绘画组教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职业画家。这些教员的劳动得到适当的报酬,他们共有15人。可以说,主要靠他们,保持了这个团很高的艺术水平。
本报记者 黄炳钧(附图片)
南斯拉夫“阿布拉舍维奇”文艺团舜蹈队在演出。


第7版()
专栏:

  十万儿童何处寻?
父母竟会拐走自己的亲生儿女,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这已成为现今美国社会生活中引人注意的现象。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不久前刊登了一篇题为《当父母拐骗他们自己孩子的时候》的文章。文章说,去年美国有多达十万名孩子从家中被“偷走”,其中约百分之二十的孩子将从此再也找不回来。这些孩子是被他们已经离婚或分居的父母中的一方所拐走的。
文章附了两张传单,一张传单上触目惊心的大字标题是:《还我孩子》,另一张上印着一些天真可爱的儿童的照片,上面写道:“如果您发现下列孩子中的一个在您的学校里,请通知照片下面的联系处。”(见左图)
为什么已经离异的父母要这样想方设法从对方手里夺走孩子?据作案者说,他们这样做完全是为孩子着想。但一位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的人士说,他“从来不曾见过疼爱孩子是发生诱拐行为的动机之一,据我看,这些人的主要目的是报复。他们试图以此来刺痛另一方,也就是负有抚养孩子责任的那一方。”而母亲则通常是遭受这不幸的“那一方”。
许多被拐走的孩子只有八岁或更小,这一不幸遭遇往往给孩子们心灵上留下了难以弥合的创伤,有些孩子经过这一遭遇后便一反常态,变得孤独怪僻。
由于这类拐骗儿童的案件大量发生,美国国会在去年年底不得不通过一项法律,责成联邦调查局调查偷拐孩子的案件,并允许使用侦查手段查获作案人。即使如此,人们对这种现象能否被制止仍抱有怀疑。正如美国一些社会学家所预言,随着这个国家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孩子被拐案件肯定还会增加,在存在精神危机的社会里,想凭一纸法令或现代化的侦查手段来制止这类悲剧的重演,恐怕收效也不会大吧。(温宪)(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美国南部行
  李报记者 张彦
七、暴发的得克萨斯
除阿拉斯加州外,得克萨斯是美国最大的一个州。今天,我在这个州还听见有人说:“在连界的美国版图上,我们还是第一大州”,因为阿拉斯加与美国本土之间还隔着一个加拿大。
在某种意义上,得克萨斯似乎有点象我们的新疆。它东西横跨773英里,南北相距801英里,面积相当于美国东北部纽约等七、八个州的总和,它的一个县就比康涅狄格一个州还大。
得克萨斯州在今天的美国之所以闻名,并不仅仅因为它幅员大,更重要的是由于它变化快。50年前,这里还只是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地区,当时的580万人口,60%住在农村,靠种棉花养牲口为生。
自从三十年代在这里东部发现石油和矿产以来,就开始了巨变。如今,这个州已是美国的化工、电子、飞机和金属工业的主要产区之一。这里还是除加利福尼亚之外的美国国防工业的重要基地。飞快发展起来的城市休斯敦和达拉斯,分别享有能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盛誉。这个州的人口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来到休斯敦和达拉斯,立刻就感到有点异样。这里似乎没有底特律或纽约这些老工业城市那种陈旧衰败的景象,到处可以见到正在进行中的建设工程,特别是办公大楼。常常在一座落成不久的几十层新楼旁边,另一座又已经起来半截。
由于得克萨斯东部发现石油,大老板们便以达拉斯为中心,大量投资加以经营。久而久之,这里就银行云集,成为财力通往美国西南部的一个重要孔道。美国五百家大公司中,三百多家在这里设有分支机构。这里还有全州最大的银行和二百家保险公司。豪华而别致的贸易中心,似乎已成为达拉斯的象征。
南部的休斯敦现在已经一跃而为全国第五大城市。大休斯敦总共有二百九十多万人。人口大幅度增长,主要是因为各种事业的发展引来了大批的外来机构。1970年以来,已经有二百多家大公司的总部或分支机构进驻这里。美国最大的30家石油公司已有29家在这里设有经营机构,此外还有400个其他的石油公司。全国四分之一的炼油设备和四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气输送公司都在休斯敦沿海湾区。这里向全国提供至少60%的基本石油化工产品。
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的载入宇宙飞船中心就设在这里,登月用的全套装置至今还在这里公开展出。国际知名的得克萨斯医疗中心,也座落在休斯敦。这个庞大的医疗中心包括七个主要医院,十多个专科医学院和护士学校,还有不少专题医学研究机构。
按吨位计,休斯敦是美国的第三大港,但它并不临海,全靠1914年人工开凿的一条50英里长的运河与海沟通,与几十个国家有贸易来往。外资也随之涌进。休斯敦的国际交往日益发展,那里设有50个国家的领事馆。1979年我国邓小平副总理曾经到这里访问。
由于历史的原因,得克萨斯州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州内实行低税制,吸引了大量州外的投资和最新科学技术的使用。这里的黑人和西班牙语少数民族占相当比例,是廉价劳动力的来源。而且,由于这里的种种条件限制,使工会力量难以发展,老板们得以谋取较大的利润。但是,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得克萨斯实际上已经潜伏着走向反面的因素。石油化工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空气和水的严重污染,对于少数民族廉价劳动的剥削也已激起了反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