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为振兴中华何惧艰险
  ——记中国第二批青年潜水员在法国的训练生活
  新华社记者 王敬诚
地中海畔的维尔弗朗什是法国著名游览区“蓝色海岸”东部的一座小城。这里,一道山梁环抱着半圆形的海湾。山坡上,楼台叠建,绿树掩映;海湾里,波光山影,水深浪静,是潜水训练的理想场所。最近,我国又一批青年潜水员在这里进行二百米海层的潜水实践。他们当中的范兴禄、秦绍双和隋小宁创造了下潜深度206米出入潜水器氮氧饱和潜水的世界纪录。他们的优异成绩得到法国教员的一致好评。
中国潜水员为了这一成绩付出了艰苦劳动。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一成绩是“凭着献身于祖国潜水事业的事业心,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练出来,拚出来的”。
工业潜水对发展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海底探险考察还是海底生物矿物取样,无论是勘探开发海底资源还是进行水下工程建设,无论是海上打捞救助还是水下管道的检查维修,都离不开潜水员的工作。潜水员的深潜能力越高,对一个国家的科学、经济和军事上能起的作用就越大。然而,工业潜水也是一项难度很高的技术性工作。由于人潜水到一定深度就会产生难以控制的孤独、恐惧以及晕眩痛苦的感觉。因此,没有完全健康的体质和未经特殊训练的人是不能担负这项工作的。为了发展祖国的海洋科研事业,去年年初,第二批中国青年潜水员来到马赛“工业潜水和水下工程训练中心”,接受正规而艰苦的深水工业潜水训练。
他们不上街,少游玩,刻苦努力,首先攻克了理论关和克服语言上的困难。在潜水训练中,中国青年潜水员显示了为振兴中华无所畏惧和苦干实干的精神面貌。在只有摄氏零上三度的冬季风雨天,他们每天还下水训练达三四个小时。开始时,每个人一上岸就冻得混身打颤。但是,他们没有被寒冷吓倒,天气愈冷,他们愈要下水,就是感冒了也坚持训练,很快就用艰苦锻炼战胜了寒冷。出海潜水,颠簸的母船使他们晕船呕吐,有的人吐得十分厉害,每次都只能躺在甲板上,可是一听到下水的命令,他们都毫不犹豫地同大家一起跃入波浪翻滚的地中海。在水下作业训练中,有时他们必须单独在30米的水下工作三个多小时,体力消耗使大家感到疲劳头昏和腰酸腿痛,有人还流鼻血。但是,再苦再累的训练也没有降低他们参加训练的饱满热情。他们一下水,就同风浪搏斗,把苦和累置之度外。
在训练带面罩进行水下呼吸时,他们不知喝了多少海水,鼻子经常被海水呛得痛苦难受。在这些困难面前,年轻的中国潜水员毫不退缩。他们一有机会就扎进海水反复练习,有的回到宿舍还要趴在脸盆里接着练。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怕吃苦的实干精神,他们终于练就了过硬的本领。
中国潜水员在训练中以苦为乐,在生活上以艰苦朴素为荣。训练艰苦,体力消耗很大,但他们从来不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外提出生活要求,而是想方设法为国家节约外汇。今年3月,潜水队28人从马赛回巴黎休整,按规定可乘飞机,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既快又舒服,乘火车也有卧铺。但是,经过精打细算,他们选择了包租大轿车这一最省钱的方案。他们一天奔驰八百多公里,路过大城市也不停车,而且自带午饭和晚饭。他们说:“我们国家还很穷,但仍拿出外汇送我们来法国学习潜水。我们只有责任学好潜水,而不应在生活上提出高要求。”
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热情鼓舞着中国潜水员,使他们奋发学习,刻苦训练,在九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别人需要二、三年完成的训练,练就了在高压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强壮体魄,获得了最高级别的三级工业潜水员的证书。正是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勇敢无畏,为国争光。在几次因潜水器在深水发生故障造成的重大事故中,面临生死考验时,他们沉着冷静,密切配合法国技术人员,终于化险为夷。法国考麦克斯工业公司经理布雷谢尔说:“我对中国潜水员遇事异常冷静的意志又吃惊又佩服,他们为排除事故作出了贡献,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青年潜水员以丰硕的训练成果迎来了二百米海层出入潜水器氮氧饱和潜水的实践。从4月11日到29日,他们分两组分别进入高压仓加压,然后乘潜水器成功地潜入二百米海层,勇闯深渊遨游苍海,经受了深水世界对身体的严峻考验。范兴禄在高压仓里还写下一首诗,抒发中国潜水员誓为祖国的海洋科学贡献青春的豪情:“我闯深海怀激情,不惧艰险为人民。苦干实干心中乐,誓为祖国献青春。”(附图片)
去年三月,在法国进行远海潜水训练的中国潜水员与法国教练员(左二)合影。
陈锋摄(新华社稿)


第7版()
专栏:

  巴布亚新几内亚风情
  段乔
浩瀚的南太平洋托浮着由二百多个岛屿组成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这里的风俗人情和文化艺术有着特有的色采。
家猪——岛民的珍宝
家猪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人食用的最大动物。因为牛、马和山羊在十多年前才被引进。猪在人们的财富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的地区,人们把猪当成爱兽玩赏,根据猪的颜色、体型,取了各种名字。
在有些部族,人们每四到六年举行一次家猪庆典,庆祝家族的团结和个人的成就。参加者少则一百余人多至几千人。为了使这种猪宴开得丰盛,几个月前就禁止任何人宰猪。猪肉被认为是最好的肉食,人们在这种宴会上饱餐一顿。对某些部落来说,猪肉也是一种友谊的象征。人们常用馈赠猪肉或同对方一起吃一次猪肉,作为恢复友谊或建立新关系的标志。
财富展览
在高山地区有的以财富、特别是猪肉的多少,闪光的珠宝,身缀饰品的华丽,表现自己的富有。人们常常定期在展亭展出他们的家猪、农产品、鸟羽和贝壳等珍品。有威望的人,往往耳挂很多根竹签(交换财物的纪录),握有大量鲜艳的长羽,尤其是象征健康、光明和敏捷的虹色鸟羽的人。
别致的演出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艺术也因地区、部族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的地方以造型和绘画艺术为主。人们所有的装饰都集中在肢体、脸谱、头饰和服装上。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舞蹈一般是以展示华丽的服饰和优美的体形为主。舞蹈演员们携带着鼓、斧子和武器,以有节奏地欢快跳跃激发人们的情绪和表现演员的力量。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歌曲伴以击鼓和口哨,歌唱炽热的爱情,赞颂美好的生活。
送礼节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不少地方,家族间每隔几年、部族间每隔十年左右,都要举行一次送礼节。
节前,人们把礼品扎成一个一个的小包裹,上面写好送礼人和受礼人的姓名,然后堆在一起。家族间的礼品,堆成一个直径20—70米,高2米的大圆堆。礼品多以香蕉、甘蔗、山药、芋头、玉米、有袋类动物和蔬菜为主。被邀请的人手持弓箭、长矛,先围着礼品堆跳舞,然后做出一种进攻的姿态,最后就开始点名送礼。每送出一份礼品都有喊声伴随以示祝贺。受礼人要记住送礼人的姓名,以便在下次送礼节用质量差不多的东西回送。
部族之间有时通过送礼以消除隔阂,重建友谊。所以在礼品堆上,往往要有猪,或者送礼者和受礼者一起吃些东西,以示忘掉宿怨和睦相处。(附图片)
巴布亚新几内亚工人正在装运可可豆


第7版()
专栏:

  美国南部行
  本报记者 张彦
六、新奥尔良与狂欢节
顺密西西比河而下,最南边就到了路易斯安那州,大河由这里注入大海。全州最大的城市新奥尔良座落在墨西哥湾海边上,是美国的第二大港。也是一座对旅游者有很大吸引力的特殊城市。
从州的首府巴吞鲁日到新奥尔良,沿密西西比河两岸时时可以见到管道交织的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燃烧废油废气的管道冒着熊熊火焰。
路易斯安那自从本世纪初发现石油和天然气蕴藏以来,起了重要变化,过去这里只能看到一望无际的棉花田和甘蔗林,再就是种植园主的庄园和佃农的简陋屋子。路易斯安那的土地据说是全国最平坦的,盛产棉花、大豆、甘蔗、红薯和大米。渔业也很发达,海鲜闻名全国。但由于工业不发达,经济上长期落后。石油工业的兴起和海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这个州的面貌。
有人说,如果一个美国人想不出国境就能看到一个外国城市,那就到新奥尔良去。这话不无道理。因为这个城市确实与一般美国城市有点两样。市区里虽有几座摩天大楼,但依然保持着欧洲古老城堡的味道,特别是市中心的“法国区”,狭窄的巷子,别致而矮小的建筑,古色古香的黑色立地路灯,有的还是冒着白色火苗的瓦斯灯。临街阳台上的铁栏杆镶着各种花纹图案,路旁隔一两丈远就立着一个刻有马头装饰的铁柱,也许是早先拴马用的。不时还会遇见马车慢条斯里、蹄声得得地走过,上面的乘客十之八九是来这里发怀古之情的旅游者。
路易斯安那曾经长期是西班牙和法国的殖民地,直到1803年才以1,500万美元的售价卖给美国,1812年正式成为联邦的一州。法国的痕迹,至今仍十分明显。在新奥尔良,许多街道名字依然用的是法文,仍有喜欢说法文的风气,法国菜特别吃香,欧洲一些传统风俗习惯保持不变,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了。
狂欢节原是基督教的一个宗教节日。如今,这个节日早已超越了宗教和本地区的范围,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人专程赶来参加。
我来新奥尔良,正好赶上狂欢节。当地朋友说:“这两天就别想干什么正事,办公室里早已没人了,你就和我们一起欢度一个你难以想象的节日吧。”果然,节日那天,将近百万人上街,奇装异服、粉饰打扮达到令人吃惊的地步。人们不是戴着吓人的面具,就是涂上浓艳的脸谱。从一大早起,人群潮水般地涌向街头,等候彩车游行队伍的到来。五彩缤纷的巨型彩车,载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化装人物,一个接着一个在乐队或舞蹈队的前导下徐徐前进,一连几个小时。游行队伍和两旁拥挤的观众中,不少人东倒西歪,酒气熏天。因为有面具或脸谱作为掩护,人们似乎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据说,一次狂欢要花上千万元。这些钱大部来自掌握着新奥尔良命脉的若干俱乐部,分别属于不同的系统。他们年复一年运用筹办这个节日的活动来扩大他们的势力。
有钱人不远千里来这里寻欢作乐,是很容易理解的。我问一个收入不多、家庭负担很重的中年教师的感想,他说:“今天这个日子,我可以忘掉那些让人整天发愁的事情,我为什么不快乐呢!”


第7版()
专栏:布鲁塞尔通讯

  苏联的威胁与北约的春季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苏联加紧侵阿、在波兰周围加强兵力、对西方威胁更加严重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主要讨论东西方关系、特别是关于欧洲核武器问题。目的是加强磋商,提出相应对策,以对付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
  本报记者 辛树蕃
每年春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都要举行高级权力与决策机构的例会,今年的春季部长理事会已于5月4日至5日在罗马召开,防务计划委员会会议也将于5月12日至1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
这次由15国外交部长参加的理事会的议题,除了中东、西南亚以及其他关系到西方重大利益的问题外,主要讨论的是东西方关系,特别是关于欧洲核武器问题。据估计,与会国将在这些问题上进一步协调彼此的立场,谋求共同的看法,提出相应的对策。
今春的部长理事会不同往常。它是在苏联长期占领阿富汗、在波兰周围加强兵力、对西方的威胁更加严重、东西方关系紧张的形势下召开的,也是在美国新政府上台以后首次举行的高级会议。此间观察家认为,今年的春季理事会虽属例会,但它对“北约今后四年的政策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人们注意到,今年以来,西欧和美国之间的外交活动特别频繁。英国、荷兰首相和意大利、法国、西德外长接踵访美。美国国务卿黑格和国防部长温伯格不久前也先后来到西欧进行访问。北约秘书长伦斯在上个月北约核计划小组会议之后又访问了美国。北约成员国之间在两、三个月内如此频繁地进行互访,是近几年所少见的。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方面,七十年代以来,苏联在西欧大大增加了军事实力,特别是在它大量部署了能够打到西欧任何角落的SS—20导弹之后,西欧不仅在常规力量上比不上苏联,就连美国的“核保护伞”也“出了漏洞”,西方为之焦虑;另一方面,由于在过去一个时期内美国与西欧盟国之间磋商不够,大西洋两岸的矛盾显得突出起来。于是在美国政府更迭之后,西欧各国和美国都希望改变这一状况,以便共同对付苏联的挑战和威胁。
里根入主白宫后,首先表示他要重振“国威”,加强实力,同时又多次表示要在重大政治、军事问题上作出决定前同盟国磋商,尊重西欧盟国。这使西欧国家感到宽慰。从近几个月的情况看,它们之间的关系与过去相比,也的确有所改善。此间舆论界的看法是,由于“美国较前注意了与欧洲盟国的磋商”,“里根政府开始有了一个明确协调的外交和军事政策”。黑格在结束对西欧五国的访问后也认为,今天“美国与其盟国的团结与合作在过去十年中是最好的”。无疑,这些为这次北约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有利的气氛。
据报道,作为这次会议重大议题的欧洲核武器问题,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立场大体相同而又有小异。从迄今为止美国和西欧主要国家的官方言论来看,它们的共同点是:大西洋两岸都认为,鉴于目前欧洲地区东西方核力量的不平衡状况,不能接受苏联今年2月提出的“冻结”欧洲中程导弹的主张,而要继续执行1979年12月北约冬季部长理事会作出的双重决定,即在西欧部署美国的新导弹,以对付苏联的SS—20导弹,同时准备就限制欧洲核武器问题同苏联进行谈判。这一立场,在上个月举行的北约核计划小组会议上再次得到确认,最近美国的高级官员又一次重申,华盛顿的正式立场仍然是尊重北约的“双重决定”。
目前北约讨论的焦点不在是否执行“双重决定”方面,而是美苏究竟什么时候开始举行关于限制欧洲核武器谈判。据一些美国官员透露,美国和欧洲人之间对武器谈判的时机以及部署核导弹的计划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欧洲人更希望能就谈判的时间安排提出明确方案。他们认为,虽然这类谈判不会立即谈出结果,但在着手部署新导弹之前就开始谈判,可以减少国内反对意见的压力。对于这一点,美国是意识到的。它向西欧国家表示,它愿意同苏联重开谈判,但认为当前时机尚未成熟,可是在盟国要求下又不能长期拖延。因而在北约理事会前夕,美国报纸透露,美国政府已经初步决定,在今年年底以前同莫斯科恢复关于限制欧洲中程导弹的谈判,并在此之前就这一问题同苏联商谈。看来,在这次北约会议上,美欧盟国将在重大问题上把一些原则方面的意见确定下来,以显示北约的团结一致,而把谈判日期等具体问题留待日后慢慢解决。(附图片)
苏联“逆火”式轰炸机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西德制定法律对付新纳粹组织
据报道,成千上万的狂热的新成员正在参加西德的新纳粹组织,他们毫不犹豫地准备诉诸暴力以实现其目标,并正在西德各地成立好斗的“基层组织”。单是在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一个地区,新纳粹组织在最近就吸收1,800名新成员。西德政府发表公报指出,这种活动是“对公众安全的一种潜在威胁”。
目前,西德政府正在制定一项反纳粹法,将禁止出版任何旧的或新的纳粹宣传品,从而使书店出售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一书成为非法。·扬·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人类祖先的身高
人类的祖先——直立人的个子比我们至今知道的要高些。据报道,1979年英国科学家在肯尼亚吐耳卡那湖的东岸上发现并清理出一个垂直行走的直立人的脚印。经测量,脚印长二十六厘米,宽十厘米。按照人的身高和脚长的比例计算,直立人的身高为一米六○至一米七○,比迄今设想的要高约十至二十厘米。·融·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最早的原始工具
美国和法国两国的考古工作者不久前在埃塞俄比亚东北部沙漠地区发现一批原始石制工具。这批工具共计有48把刀子和3把斧子,都是用火山岩石制成。他们认为这批工具至少有二百五十万年的历史,比我们至今以为原始人制造工具的时间要早得多。
·德·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大型移动医院
西德最近生产了一整套用超大型载重汽车制成的大型完整移动医院,供荒僻地区或野战用。(见左图)
这套移动医院设备,系由十八辆超大型载重汽车装备组成,它能够在热带、沙漠地区等极为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象都市中设备完备的大型医院所进行的大手术。这组移动医院随时可以“整队出发”,是一种具有现代化设备、又能机动灵活的大型医院。据报道,首批制品由沙特阿拉伯订购,已运往该国使用。
·光·(附图片)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新型森林灭火剂
法国朗—普林卡公司已研制成一种消灭森林火灾用的新化学制剂,效果很好,新制剂溶液可很好地粘附到起火的树木上。当火与溶液接触时,便可很快地扑灭火灾。这种化学制剂既可用于灭火,也可用于火灾的预防。在该制剂中加添磷酸氨,还能制成一种新型制剂。新型化学制剂可被分解,转化为肥料。
·久·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苏联发现新小行星
苏联克里米业天文台不久前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取名为“埃尔特妮”,并已为国际行星中心确认。“埃尔特妮”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三亿七千万公里,绕太阳一周需时3年又325天。它的直径为31公里。
·吴·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深潜救生艇
前不久,美国制成一种外形犹如鱼雷的深潜救生艇(见左图),装备功率颇大的动力推进机,有耐压驾驶舱和救生舱。深潜救生艇可用运输机或核潜艇以最快航速运到任何出事海域,以灵敏精确的声纳和水下激光电视等先进的现代化搜索设备,发现沉艇后,用机械手系解缆索,清理救生平台升降口的海藻等障碍物,然后,用电磁锚等和发生事故的潜艇救生平台升降口对紧,即可救出遇险的艇员。这种最新型的深潜救生艇,可潜入一千五百米深海。·军·(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