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2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在合作中发展
郁葱
10个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和八个南欧国家的代表上月在罗马举行了一次名为“在合作中发展”的讨论会。各国的石油或经济部长、企业家、经济学家、研究机构学者云集一堂,就毗邻地区的能源合作和发展问题,进行协商和探讨,目的是通过科技联系,使一方得到可靠的石油供应,另一方尽快摆脱落后状态。
众所周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世界能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国家的石油藏量达3,362亿桶。1980年产油8.97亿吨,占石油输出国组织产量的80%,占世界总产量的31.4%。而南欧国家每年要从产油国家进口大量的能源,它们同这些一海之隔的国家加强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有人认为,按目前储藏量估计,石油大量满足世界能源消耗的需要只能到公元2000年。石油的枯竭虽不是迫在眉睫,但也不是遥遥无期。因此,讨论会上有人提出石油消费国固然需要大力研究与发展替代能源,阿拉伯产油国由于本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急剧增加,同样面临着开源节流、发展其它能源以及研究保护能源技术的重大任务。阿拉伯产油国与南欧国家在合作中研究与发展替代能源也是势在必行。针对这种情况,意大利报纸评论说,“曾经把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分隔开来的石油”,通过合作,又将把它们“联合起来”。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家和南欧地区国家讨论能源合作与发展,这还是第一次。通过讨论取得了初步成果,双方代表都建议今后定期交换各自的经济情况,为开展广泛合作创造有利条件。作为合作的第一步,建议先设立若干工作组,研究一些共同感兴趣的具体问题。比如这两个地区国家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演变情况,加强对阿拉伯国家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和增加它们对欧洲地中海国家的能源出口,建立从开采、运输、提炼、副产品处理的石油合资公司的可行性,加强制造业、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业方面的合作,以及培养技术管理人材等。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一位领导人说:“这次讨论会证实了,在合作中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我们面前唯一可行的道路”。但人们也认为,在漫长的合作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许多困难与障碍还有待于克服解决。


第7版()
专栏:

罗马尼亚的城镇和住房建设
中竹
凡是五十年代或六十年代初到过罗马尼亚的人,都会对那里今天发生的惊人变化赞叹不已。从郁郁丛丛的喀尔巴阡山麓,到波涛汹涌的黑海岸边,漂亮的城镇象雨后春笋般出现。旧有的城市已经焕然一新,还新建了近百座城乡结合的中小城镇。首都布加勒斯特也变化很大。居民区是一排排新建的楼房,每隔不远处就有街心公园和儿童游艺区,当然还有商业服务网点。阳台窗口的红花绿藤与楼旁路边的草坪树丛交相辉映,一片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赞叹之余,人们不禁要问,短短二十来年,罗马尼亚的城镇建设何以能取得如此飞速的发展呢?原因当然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罗马尼亚党和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的结果。党和政府根据罗马尼亚的现实情况,早就定下了明确的方针,那就是控制大城市,改造旧城市,大力发展中小城镇。
解放以来,罗马尼亚没有再增加大城市,却新建了近百座中小城镇。通过这些新型城镇的建设,改善了全国城镇的布局,使国民经济得到了均衡合理的发展。
罗马尼亚政府每年都有巨额拨款用于居民住宅建设。据统计,每年住宅建设的投资占基建投资总额的6%到8%,有时甚至占10%以上。现在全国每人平均的住宅面积为10平方米。布加勒斯特人口240万,十多年来已新建了45万套住房,到1985年将全部解决首都居民的住房问题,届时平均每人的居住面积可达12平方米。另外,还实行国家统建和自建公助两者结合的办法。所谓自建公助,就是居民个人筹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国家贷款,25年还清,建成后房子归个人所有。但无论是统建还是自建公助,建设都纳入国家计划,资金、材料、施工力量都按计划统一平衡。
有了投资,还必须有科学的规划。不能谁想在哪儿盖房就在哪儿盖,愿意盖什么样就盖什么样。罗马尼亚各县市都有专门的住宅建设规划委员会,统管城镇的规划和建设。政府要求设计研究工作必须走在建设施工前至少两年。总的精神是,准备建多少工厂,就要相应地建多少住宅、学校、公园、商店和其它服务网点,统筹计划,比例协调。布加勒斯特是首都,人口又最多。为了建设好首都,集中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花了多年时间,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反复切磋,最后才确定下来一个整体规划蓝图,并且做成了模型。一切建筑都必须按预定方案进行。所以首都的住房建筑有条不紊,时间不长,几个大型居民住宅区就相继建成了。
此外,在首都或各城镇建设中,还特别注意污染和环境绿化等问题。例如,布加勒斯特居民区的一个水泥厂就迁往郊外了。他们还注意采用集中供热、分区供热办法。使市内看不到烟囱林立的现象。罗马尼亚十分重视城镇绿化工作,而且许多都是居民自己动手实现的。难怪有人说,罗马尼亚每个城市都花繁叶茂,象是一座座小花园,全国则大地似锦,又可以比成一座大公园。
罗马尼亚在解放后的三十多年里建筑了大量住房,使60%的居民搬进了新居。目前每个居民平均住房面积是十平方来。图为布拉索夫市采用预制构件快速建房法造起的楼房。左图是外景,右图是内景。新华社记者 朱有智摄(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乌干达治安恶化局势动荡
新华社记者综述
近几个月来,乌干达的社会治安日益恶化,局势动荡不稳。去年12月大选中当选的奥博特总统一再强调政府要采取措施改善社会治安,但是反政府组织的破坏活动有增无已。
奥博特总统重新执政后,乌干达动乱的局势曾一度有所好转,首都坎帕拉解除宵禁。但是从今年2月上旬开始,反政府组织加紧了袭击和破坏活动。2月9日,坎帕拉和其他地方的三个警察分局和五个警察哨所遭到袭击。袭击者还企图袭击坎帕拉的卢齐拉监狱和乌干达西部的一个军事训练学校,以夺取武器。3月下旬,坎帕拉又发生了数起爆炸和武装袭击事件,其中包括一座变电站被炸、电台和人民大会党总部被袭击。4月中旬,人民大会党著名议员穆汉吉被谋杀身死。
驻坎帕拉的一些国家的外交使团曾不断收到恐吓信,一再被警告不要支持奥博特领导的政府。最近,美国驻乌干达大使馆已开始把使馆人员的家属撤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乌干达副总统兼国防部长保罗·穆万加最近指出,前内政部长安德鲁·卡伊拉领导的
“乌干达自由运动”和前国防部长约韦里·穆塞韦尼领导的“人民革命军”以及阿明的残余部队,应对上述谋杀和破坏活动负责。
为了对付反政府力量,乌干达政府最近采取了一些严厉措施。其中包括:逮捕乌干达爱国运动总书记萨利和民主党的一些人士;取缔反对派的四家报纸,派军队到西部地区对反政府的游击队进行四个星期的追击;规定坎帕拉地区的居民和来访者必须登记,并逮捕和拘留了一些嫌疑分子。但是,反政府力量的活动仍然不断增加。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一位游击队的发言人5月3日宣称,乌干达不同派别的游击运动已经组成了统一战线,名为“全国抵抗委员会”,它们表示决心要推翻奥博特为首的政府。
据报道,乌干达党派林立,它们的主张、政治倾向各不相同,只是在推翻前独裁总统阿明这一点上意见一致。因此,1979年3月底在阿明倒台前夕,乌干达各流亡组织在坦桑尼亚的莫希举行会议,经过反复协商才成立了“乌干达全国解放阵线”,选出11人的执行委员会,随后又成立了有各党派参加的临时政府。但是,临时政府成立后,各党派之间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从1979年4月11日阿明政权垮台、新政府成立到去年12月大选以前,乌干达接连换了两任总统,进行了四次政府改组。原定的大选日期也一再改期。奥博特的人民大会党在去年大选中获胜和没有组成得到各方支持的联合政府,引起了一些政党的强烈不满。加上国内部族之间的重重矛盾,奥博特在去年大选中,就没有得到乌干达最大的部族巴干达族(约三百万人)的支持。
在最近坦桑尼亚宣布将按照同乌干达达成的协议于6月底以前从乌干达撤走全部坦桑军队以后,西方报刊和通讯社纷纷预测,乌干达政府将面临反对力量新的挑战,乌干达的局势将会进一步动荡。


第7版()
专栏:

澳美关系不断加强
魏玉琴
澳大利亚、美国和新西兰一起,本月中旬结束了在东印度洋水域举行的名为“灯塔罗盘八一”的海、空联合演习。这次演习出动了包括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和美国的“中途岛”号两艘航空母舰在内的十艘军舰、85架飞机和约一万人。这是澳大利亚和美国3月份签订协议,允许美国B—52轰炸机和空中加油机使用澳大利亚达尔文空军基地之后,两国在军事上的一次重大活动。
澳美两国早就结成了联盟关系。这种联盟关系在新的形势下得到了继续和发展。
苏联入侵阿富汗改变了世界的战略态势。澳大利亚认为,苏联的侵略行径,给澳大利亚所处的国际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使澳大利亚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美国认为澳大利亚已成为美国在印度洋地区“最可贵的盟国之一”,在印度洋万一发生敌对行动时,澳大利亚“在战略上是重要的”。两国都更加重视各自承担的义务。
在政治上,澳大利亚实行了亲美抗苏政策。斯特里特外长曾说,在对付苏联方面,两国间有“高度一致的共同看法和共同目标”。澳大利亚强烈谴责和不断揭露苏联侵略阿富汗,呼吁苏联立即撤军;派出特混舰队进驻印度洋;停止澳、苏政府间签订协议;停止或限制一些物资向苏联出口;澳大利亚政府几次警告苏联不要干涉波兰事务。
在军事上,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合作不断加强。去年3月,两国签订了防御装备问题谅解备忘录,承认两国间的特殊关系。美国保证向澳大利亚提供军用物资,澳大利亚准许美国在自己土地上重新装备和维修美国军舰、飞机等。澳大利亚还向美国提供了一些海、空军事基地和设施。两国一起在印度洋地区举行了多次联合军事演习。今年以来,美国的几支舰队访问了澳大利亚,并在澳大利亚西海岸举行了两栖演习;双方协议澳大利亚协助美国在澳大利亚史密斯菲尔德建立“海星”全球定位系统,以提高常规和核武器系统导航和定位的精确度;美国在澳大利亚西部罗金厄姆地区建立新的海军基地,还要扩大在澳大利亚的松峡军事基地;美国B—52轰炸机已在5月初抵达达尔文基地,以便对具有战略意义的印度洋地区进行监视飞行;澳大利亚还决定购买美国超高频无线电通讯系统,以装备自己的海军。
在经济上,美国对澳大利亚来说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个重要贸易伙伴。1979—1980年的贸易额超过了60亿美元。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尽管在澳大利亚国内工党和部分自由党人主张澳美两国关系“不应过于密切”,政府领导人也说澳大利亚支持美国的政策,“并不意味着澳大利亚同意美国所做的一切事情”,但是两国关系的不断加强,是很明显的事。


第7版()
专栏:

词书又开花一枝
——《当代国际人物词典》简介
杨祖希
在我国词书出版史上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一九八○年底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一本《当代国际人物词典》。它在选词、释义等问题上作了一些新的探索。
这部词典由研究国际问题的一些同志集体编写,属于中型人名词典。全书共收人物四千余人,篇幅共一百六十余万字。所收词目,以政治、外交方面的人物为主,兼顾其他各个领域。人物之中,又以在世的知名人士为主,同时适当选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去世的较有影响的人物,以利读者查考,这种专门介绍在世人物的人名词典,打破了过去“词书不收在世人物”的清规戒律,填补了这种类型的词书在我国的空白,这是本书的特色之一。
本书的特色之二,是它名副其实地面向世界,贯彻了真正的国际性。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它都至少收有一个人物进行介绍。而国外的同类词书,虽然常以《国际人名录》等作为书名,却不是对所有国家都包容无遗的;特别是新兴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人物,往往会被忽略过去。本书却不让任何一个国家的人物有所遗漏。这在政治上是严肃的表现,在学术上也增强了它的参考价值。
本书的特色之三,是对人物的介绍,基本上采取了实事求是、客观介绍的办法,不妄加评论,也不任意褒贬,而是通过事实,让读者自己去评判他们在当时当地历史条件下的是非功过。例如,对布哈林的介绍,一反过去从苏联词书那里沿袭过来的传统写法,既不替他戴上
“苏联无产阶级的叛徒”等帽子,也不对他施以“与李可夫等结成反党联盟”等棍子,而是客观地如实地介绍他的生平和著述。
本书的特色之四,是不尚空谈,不归纳成几点作概括性、议论性的叙述,而是基本上按年代顺序介绍人物的经历和事迹,对于有些比较难译的机构、学历、职称等名词或词组,也都力求确切地提供可供参考的译名。
本书的特色之五,是附有《外国人姓名简介》和《各国国名、首都、与中国建交日期表》,为读者了解情况和查阅资料提供了方便。
总的说来,本书不失为一部了解当代国际人物生平事略的有用的工具书。在我国对外关系正在日益发展、我国人民要求了解外部世界的愿望不断增长的今天,这样一本介绍当代国际人物的参考读物,对广大读者是有价值的。但本书的缺点是社会科学、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知名之士收录较少;全书还有不够统一之处;少数重要人物条目写得不够丰满;有些条目因受资料限制比较单薄等等。


第7版()
专栏:

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将回归祖国
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中心,新近有一座广场被命名为巴布洛·毕加索广场(见图),以纪念这位已故著名画家、国际和平战士。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不久也将从纽约移往马德里。格尔尼卡原为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一座古城,后被纳粹德国空军毁灭,格尔尼卡遂成为德国法西斯屠杀无辜妇女、儿童的象征。毕加索生前曾说过,在西班牙的民主得以重建之前,他决不愿意将油画《格尔尼卡》运回祖国。
(文安)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冷藏鲜鱼的新方法
据西德《明镜》周刊报道,美国纽约州康奈尔大学教授罗伯特·扎尔和斯蒂芬·凯莱赫最近发明了一种用“热刺激”冷藏鲜鱼的方法,可使冰鱼保存的时间比原来延长一倍。据介绍,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将刚捕捞的活鱼放进摄氏88度的热水中烫两秒钟,捞起后再放入冰箱冷冻。
发明这种热刺激处理法的两名营养学教授解释说,鲜鱼放在冰中不能存放太久,是因为附着在鱼身上的某些有害的微生物已经习惯于在冷水中生活,它们在冰箱中仍能继续生长和发育,致使鱼肉慢慢变质。经过热水刺激以后,细菌和会使鱼腐烂的酶烫死了,鱼肉保存的时间就能延长。同时既不会改变它的外观和气味,也不会影响鱼肉的鲜美。
(世华)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用高压水破碎巨石
西德科技人员最近在采矿业和建筑业中,采取用高压水代替炸药破碎巨石的新技术,获得了迅速、安全、经济、又不污染环境的良好效果。
据试验结果,一块重达三吨的巨石用这种办法破碎,只要半分钟,巨石就破裂成碎块。同时由于水具有不可压缩性,在巨石破碎瞬间,水的压力随即消失,因此碎石不会四处乱飞,从而保证施工安全。施工人员既听不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也无须到掩体内躲藏。
这种新技术除可用于开采矿藏、开凿隧道外,还可用于地面上的建筑等工程。
(据新华社)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英发明汽车节能装置
英国一科技人员,不久前发明了一种节省汽车燃料和减少污染的装置。
这种新型装置,能使燃料在燃烧时,氧化较充分,减少发动机中碳的积聚,使燃料节省12—16%。同时,还可以使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对人体有害的一氧化碳的含量从3.4%下降到0.9%。此外,这种装置还能延长发动机中火花塞的使用寿命。(科)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防困眼镜
东德的科技人员制成了一种眼镜醒脑装置,也叫防困眼镜。
这种眼镜在镜架里面安装了一些微型的传感器,使它直接与睫毛接触。如果戴上这种眼镜,眼睛闭上的时间超过一秒钟,铃子就当当作响,唤醒困者。它不仅适用于各种车辆的司机,而且适用于所有夜班工作的人。(顾)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能固沙的大米草
丹麦是由日德兰半岛和四百八十多个大小岛屿组成的国家,沙地多,固沙保土是丹麦的重要问题之一。
丹麦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找到了一种生长力很强、能固沙的草,通称大米草,也有称之为固沙草的。这种草只要有根,插入沙漠就能生长。(见上图)
新华社记者 苏志敏摄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袖珍式放射线监视器
据报道,英国雷迪阿托隆联合公司研制成一种袖珍式放射线监视器,它专为在原子能发电站、与原子能有关的工厂和医院工作的人员使用。这种监视器结构牢固、体积小、重量轻,可直接放在口袋里,尺寸比钢笔大些,并能耐高、低温,一节电池足够用一年。
(鲁文)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电控人造手臂
日本研制成功一套电动液压轻型人造手臂。这种新型器械适用无手臂的人使用。使用者可使手臂转动,张开手的手掌来抓取物体,它还能拿起象电话听筒那样重的物品。手臂的肩膀部分有三个自由度,从肩膀到手共有四个肘节,它可有效地抓住形状复杂的物体。
(崇)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会记忆的电子显微镜
据报道,捷克科学院布尔诺市仪器制造研究所研制成一种电子显微镜。它能把最小物体的图象同时映出清晰可见的两个电视银幕,其中一个图象银幕可用电视磁带录象机录象,并用电子计算机记忆;第二个图象银幕可在瞬间被摄下图象。在必要时,被记忆的图象随时可与先前的图象比较好坏。这种会记忆的显微镜非常适用于医学、化学、金相学的研究工作。
(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