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美国通讯

访宋庆龄同志在美国的母校
本报记者 张彦
今年2月我去美国南部佐治亚州旅行的时候,曾特地访问了宋庆龄同志七十年前上学的魏斯里安女子大学。
从州的首府亚特兰大开车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学校所在地梅肯。学校位于这座只有十几万人的小城市附近,校园宁静优美。不同时代的建筑并存,表明这所大学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如今,这所拥有400名学生的大学,不断培养出文学、医学和商业人才。
去魏斯里安,当然很想了解宋庆龄同志当年在校的情况。但是时隔大半个世纪,她的许多同时代人恐怕早已离开人间,这个目的能达到吗?事实却证明,我的这个顾虑完全是多余的。一走进校友会的陈列馆,迎面墙上就挂着巨幅中国织锦挂帷,它是1976年宋庆龄同志托美中友协朋友带去赠给母校的礼品。桌子上,陈列着她和孙中山先生的合影以及她离校后写给母校的信件。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她当年在校刊上发表的不少作品,以及多年来有关她的报道和文章。
校友会特意请来当年与宋庆龄同学的霍莉黛夫人和其他校友与我会面,她们看来,都不同程度地对她有所了解,而且以有宋庆龄这样的校友为莫大的光荣和骄傲。霍莉黛夫人还特地向我谈起当年的一些情景。一位校友说:“我们都衷心希望有这么一天,宋庆龄能再到魏斯里安来和我们重聚。那将是一个多么快乐的日子。因为,我们热爱她,我们赞美她。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是世界上伟大的妇女之一。她在魏斯里安上过学是我们的骄傲。她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荣誉。”
宋庆龄是1908年从上海来到魏斯里安上学的,1913年得学士学位毕业回国。人们还记得,她当年是“一个有学问的、严肃的和有理想的学生”,“她温柔而好思考”。霍莉黛夫人也说:“她非常用功,从不漏掉任何一门功课的作业,总看见她在工作。”她的老师曾经评价她:“在英文课的班上,她写的文章最好。”在校期间,她担任过魏斯里安校刊的文学编辑。
在校友们的记忆中,学生时代的宋庆龄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大事。她是一个热情洋溢的革命者,同时又是孙中山先生的一个热心拥护者。她的同寝室同学还记得,辛亥革命胜利后,她收到父亲寄来的新国旗时,马上跳上椅子取下清朝的龙旗扔在地上用脚踩了又踩,并高呼拥护共和的口号。
关于中国当时的革命,她在1913年发表在校刊上的一篇题目叫做《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的文章中写道:“这意味着四万万人已从极端的君主制的奴役下解放了出来,而在君主制的统治下,‘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是被剥夺的。”
她对开始发生变化的祖国寄予热切的期望,并且为此而感到自豪。她说:“中国将在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中起到作用。拿破仑说过:‘当中国动起来时,她会推动世界。’这句话看来不久就能成为现实。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居住在地球上一个大国的民族,其文明显示出如此多方面的特点,这样的民族对于人类的进步不能不产生重大的影响。”
人们记得宋庆龄在学生时代,就十分关心妇女的解放。在1913年写的《近代的中国妇女》一文中,她满怀信心地指出:“人类一半人口的提高不可能不同时提高另一半人类,目前,中国正在提倡提高妇女的教育,因此,我们深信,中国将成为世界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妇女也将同男人那样享有平等。”
宋庆龄虽然离开以后就没有再回过魏斯里安,但她的心却一直惦记着母校。1925年,她曾经为扩大教育事业向母校捐献500美元。尽管她忙于从事革命事业,但仍然经常给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写信以保持联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她在接见一些美国客人的时候也常问起魏斯里安的情况,或者托她们给母校带去礼物和问候。她从来都十分重视发展中美人民之间的友谊。
宋庆龄同志当年母校所在的梅肯市(附图片)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总统的财产
里根的领导班子被美国人民称为“百万富翁内阁”,那么里根总统有多少财产呢?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材料说,他已经被列入超百万富翁名单了——家产值400万美元。里根在五年前竞选总统(未当选)时,申报私产值为145万美元,而现在由于房地产和股票涨价,他的家财增近两倍。
副总统布什自报私产值95万多美元,大部分是证券和股票,但加上他在缅因州的房产,也超过了百万。 ·雄·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灭蚊能手——食蚊鱼
日本有一种鱼类灭蚊能手,这种类似鳉鱼的小鱼,身长不足五厘米,但它12个小时能吞食蚊虫的幼虫孑孓一百多条,最多的能吞食165条。它原产于美国,名叫食蚊鱼,同鳉鱼类似,但稍大,为胎生。在东京附近繁殖过冬,这种鱼怕低温。
德岛市是蚊虫的繁殖地,也是日本脑炎的流行地区。德岛市医师会会长大久保等从1969年起,便在德岛市内的水渠、水塘里开始放养食蚊鱼。经过12年,这个市的蚊虫已大大减少,甚至在有的年份里没有人感染日本脑炎。
(据新华社)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神奇的夜天光
今年4月18日晚上,美国西部和中部的数百万人目睹了一种神奇的自然现象:在太阳坠入地平线后几小时,天空中忽然出现了一条长长的红色光带。目击者说,光带很亮,以致汽车用不着开灯都能照常行驶。对这一奇异现象,美国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有的气象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太阳的剧烈运动或者磁暴发生在美国上述地区而引起的一种特殊的北极光;而以物理学家约翰·诺尔特罗普为代表的一部分科学家则认为,这是一种光学现象,它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在宇宙灰尘云上反射回来而产生的。 ·生·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二百年前征收抽烟税
匈牙利埃斯特果姆市档案馆发现一件有趣的历史文件,记载该市当局二百年前做出的一项决定:凡承认自己抽烟,或被发现是抽烟的居民,都应缴纳一定数量的“抽烟税”。征收的钱并不上交,而是用于市消防队的薪金开支。 ·梅·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奇妙的镜子
一位年青的美国物理学教授戴维特·埃米尔·托马斯经过几年研究、试验,发明了一个能够正确照出实际真相,而不是左右相反的镜子。这个新型镜子将转变人们的视觉习惯。
最近,托马斯第一次向公众展示了这个被称为“奇妙”的镜子。平常我们照用一般的镜子时,左右是相反的,但是照用这个“奇妙”的镜子却不相反,右的还是右的,左的还是左的。照一篇文章,顺序可读。
据报道,这种镜子可以在某些技术摄影部门得到实际应用。
·吴·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节油燃烧器
瑞士人弗莱曼和弗之克发明了一种取暖设备上用的新式油燃烧器。据两位发明人称,它比迄今传统的油燃烧器节约燃料油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这种新式油燃烧器不再把油雾化而是汽化燃烧的。对这两种燃烧器也作了比较试验,旧式的缺点是不能消除汽化时产生的含碳量,新式的就没有这个缺陷了。 ·容·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左图:西德汉堡三铃公司生产的一种用特殊塑料制造的小船。它可以折叠,最大负载重量为295公斤。这种小船使用方便,只要几分钟即可把船张开下水。它不会沉没,不怕海水腐蚀,船尾可安装发动机,也可以用风帆和人力划动。


第7版()
专栏:东南西北

五月九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冬季公园内土地突然下陷,形成一个深达一百二十五英尺、直径约四百英尺的洞,吞没一座住宅、若干车辆和游泳池的一部分。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7版()
专栏:贝尔格莱德通讯

稳定经济的中期计划
本报记者 黄炳钧
南斯拉夫联邦议会共和国、自治省院前些时候通过了1981—1985年全国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从而完成了长达四年的计划起草、协议、审定的工作。这次通过的战后第八个中期计划是旨在实现经济稳定的中期计划。
南斯拉夫在较短的时期内发展成为一个中等发达的国家,它的发展速度在欧洲国家中名列前茅。但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经济不稳定的因素,最近几年来表现尤为明显。久拉诺维奇主席在联邦议会上谈到经济不稳定的原因时,指出了三个方面存在的严重比例失调,即经济结构的比例失调、各种消费同收入之间的比例失调和全国的支付逆差。
经济结构的比例失调首先是指加工工业和原料工业之间的比例失调。前些年,国际市场上原油充足,原材料便宜,贷款条件优惠。南斯拉夫利用这些条件迅速发展了加工工业。可是基础工业不仅没有跟上,反而有所削弱。1973年以来,原油价格暴涨,带动各种原材料的涨价。给南斯拉夫经济造成很大困难。这时,南斯拉夫经济发展的速度依然很高,投资额不断增加,1979年占社会产值的35.5%。超过积累的部分靠借外债,以致国外信贷占总投资额的16.4%。除投资消费过大外,一般消费(指国家行政和国防预算等开支)、共同消费(指科、教、文、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开支),也超过了实际可能,形成积累和消费比例的失调。因此,国际收支逆差1979年高达37亿美元,1980年压至23亿,而通货膨胀率却达到39%。
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制定的新五年计划,首先是要解决经济结构方面的比例失调。计划规定,今后五年的发展速度将放慢,社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4.5%,工业产值增长5%。这可能是历次计划中速度最低的。计划规定投资额每年平均增长1.5%,也是第一次低于社会产值的增长率。在放慢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将资金用于发展有助于克服经济结构比例失调的部门。本国的能源将得到优先发展,而且确定以发展煤炭和水力为主。南斯拉夫煤炭储藏量约为250亿吨,水力资源极为丰富,每年可发电60亿度。今后五年投资3,350亿第纳尔,主要将用来发展煤炭工业,建设新的水电站,进一步发展石油工业。
预计今后五年内农业生产将有迅速发展。农业投资为1,550亿第纳尔,占经济投资总额的9.6%,规定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5%,而上个五年实际增长仅1.6%。因此这将是一项最困难的任务。近年来农业投资计划没有完成,80万公顷土地没有耕种,粮食缺乏,成为食品涨价的重要因素,去年仅进口小麦花了10亿美元。新中期计划规定到1985年南斯拉夫要生产600万吨小麦、1,200万吨玉米,做到粮食自给,而且使粮食出口增长三倍,让“粮食成为南斯拉夫的石油”。
由此可见,经济稳定政策一项重要内容是在发展经济中更加强调自力更生,强调利用本国的人力、物力、设备和自然资源,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为此,要求在今后五年内使商品和劳务的出口每年平均增长8%。在增加出口的同时,准备改变出口的结构。南斯拉夫至今出口的60%还是本国也需要的原材料,之所以要出口是为了换取石油等更加需要的原材料。今后主要将出口机械设备、船只、木材、纺织、化工等工业产品。进口将大大减少,实际年增长率仅1.1%。今年进口的原材料将占总进口额的81%,严格地控制消费品的进口。南斯拉夫目前借外债170亿美元,以后每年要减少1%。通过这些途径,再加上发展旅游业等,使外汇收支逐渐平衡。
五年计划还规定了社会发展的任务。南斯拉夫报刊把自治和稳定并列为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社会发展方面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放慢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上个五年,生活水平实际每年平均提高5.1%,而这个五年只规定为2.7%,就业增长率相应降低,但每年仍增长2.5%。
中期计划指出了南斯拉夫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整个发展的基础。目前实行的“自治计划体制”中,市场经济仍起主要作用,但同时也强调社会计划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新中期计划的通过再次证明南斯拉夫完全能够就一些非常复杂和重大的问题经过协商而顺利地达成协议,也完全有力量克服经济中的困难和弱点,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第7版()
专栏:

印度重视发展国内能源
华碧云
在世界石油价格暴涨的牵动下,印度的能源问题日益尖锐。
印度政府深感能源问题严重,开始重视国内能源的发展。最近公布的第六个五年计划(1979—1980年度至1984—1985年度)已将能源列为优先发展项目,能源部门的开支为2,653.544亿卢比,占公营部分开支的27.2%(第四个五年计划仅占17%)。石油部门鉴于陆上油藏量有限,把重点放在近海石油开采。为弥补本国资金不足与技术困难,印度已放宽对外资的限制并广泛接受外国援助。现已划出17个近海区域和15个陆上区域由跨国公司勘探。政府强调要把能源基础从石油转向煤炭,现主要抓老矿的挖潜革新。最大的一项工程是把贾里亚煤矿(年产1,200万吨)改进为露天煤矿。在电力方面,则把水力发电作为仅次于煤的替代石油能源,同时将在离煤矿遥远的地区建若干座小型核电站。太阳能和生物能的研究也在加紧进行。
印度长期以进口石油为能源基础。但印度石油资源贫乏,原油产量还不能满足国内需要。1978—1979年度生产原油1,290万吨,仅能满足需要量的五分之二。1979—1980年度,由于阿萨姆邦动乱,产量降至1,170万吨。两伊战争又使伊朗和伊拉克削减对印度的石油期货出口数量,迫使印度以现货价格进口部分石油。这一年度印度进口1,650万吨原油和650万吨石油产品,花去62亿美元,相当于该年出口收入的70%,贸易逆差因此达28.7亿美元。印度能源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对进口石油的依赖长期化。印度能源政策小组估计,到本世纪最后一年,印度原油需求量为6,900万吨,国内产量将达2,400万吨,尚需进口4,500万吨,石油进口开支将占出口收入的75%以上。
近两年来,煤炭短缺的现象也开始突出。印度有丰富的煤矿资源,蕴藏量估计达1,106亿吨,但经济上、技术上可开采藏量为237亿吨,且煤的含灰量很大。煤矿长期由英国资本和私人经营,设备陈旧,安全措施很差。近五年印度煤产量一直停留在一亿吨左右。1979—1980年度缺煤量估计达4,000万吨以上。煤荒已遍及主要工业部门。
印度的电力也一直较紧张。1978—1979年度发电量为1,032亿度,平均每人仅172度。1979年的严重干旱使电力短缺的矛盾更加尖锐,全国缺电16.1%。1980年旱情有所缓和,火力电站仍受到缺煤的影响,供电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
目前,由于印度政府重视发展国内能源,能源的紧张状况可能会得到某些缓和。但人们认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能源问题仍将是阻碍印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印度一钢铁工厂(附图片)


第7版()
专栏:伦敦通讯

英国进行人口普查
本报记者 许庆美
不久前,英国政府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这是英国的第十八次人口普查,也是联合国主办的1980年至1982年期间世界人口普查的一部分。据宣布,6月间,将公布英格兰和威尔士两个地区的人口统计数字,其他统计数字将随后陆续公布。
英国是世界上进行人口普查时间最早和经验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人口统计登记署的官员介绍,1801年英国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以后,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1年外,每10年都要进行一次。普查工作由人口统计登记署统一安排,任命专门的人口统计员,规定一个统一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逐户进行人口统计。人口登记表上的项目,则每次根据需要制定。1920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人口普查法令》,从法律上确定人人必须参加人口普查,拒不填写登记表或故意谎报者,要受法律制裁。
为了进行这次人口普查,临时雇佣了十万多名人口统计员。我们作为伦敦的居民,经历了这次普查的全过程。在第一阶段,人口统计员逐户散发一份通知,说明普查的意义、内容及普查的日期,特别说明任何人在人口登记表上填写的内容,政府将予“严格保密”,一百年后才予公布,并且规定“严禁人口统计员泄露登记表上的内容”。为了使居民相信当局的保密措施,人口统计员往往由居住在别的区域的人员担任。第二阶段,人口统计员逐户散发人口登记表,当场约定收取表格的时间。为了方便外国侨民进行登记,登记表译成了多种外国文字。第三阶段是登记日,规定各户必须在统一的时间填妥表格。这次制定的人口登记表上,一共有17栏,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国籍,婚姻状况,现住址及一年前的住址,职业状况,学历及专长,居住情况及上班工作使用的交通工具等。职业、居住情况等栏又分若干项,使居民可以用选择法进行登记。职业一栏,分成:全日工作、非全日工作、已洽妥工作、待业、因病无业、残废无业,家庭妇女、退休人员、学生及其他等10个项目。上班使用的交通工具一栏,又分搭乘火车、地下铁、公共汽车、摩托车、合伙乘小汽车、自己驾驶小汽车、雇乘出租汽车、自行车、步行、在家工作及其他等11项。
据介绍,历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对英国中央政府、地方当局、工业企业家、社会及市场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大量数据,对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分配资金、确立目标及预测方向等方面,均极为有用。


第7版()
专栏:

法国的文牍主义
文牍主义之于法国,堪称一大公害。为了保证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联系,竟然必须采用15,600种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表格!而且,公文呈递、审批之慢,实在令人沮丧。一个法国人申请建造一所房子,竟要等待数月以至一年才能获准;一个青年农民申请一笔安家救济,竟要等待两三年之久;一些邮递员的住地和投递区域完全可以对换,却年复一年得不到解决……
为了克服文牍主义、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法国设有行政改革部。近年来,法国还成立了一个“行政表格登记、修改中心”,旨在简化或者废除一些表格。为此,法国总统选举前的法国行政改革部长让—弗朗索瓦·德尼奥多次召集政府有关部的官员开会,提出142项具体的改革措施,并在内阁获得了批准,这些措施方便了民众。
有些部的办公室主任文牍主义严重,办事墨守陈规,成为民众直接与政府高层领导人对话的障碍,让—弗朗索瓦·德尼奥部长主张越过他们。他在以前当外贸部长期间从香港出差回到法国,就亲自召集部属开会研究从香港进口中国土特产的问题。
尽管法国政府行政改革的任务繁重艰巨,但它所属的工作人员正在全力以赴,力求取得一定的成效。
(燕如编译自法国《快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