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越南当局应当止步
新华社评论员
越南当局正在蓄意加剧中越边境的紧张局势。目前,越南军队继续炮击和进攻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夏石公社法卡山地区,企图进行更大的军事冒险。这已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普遍愤慨和世界舆论的注意。
今年头四个月里,越南军队几乎每天袭击和骚扰中国边境地区,各种军事挑衅和入侵活动达241起。他们开枪扫射正在田间劳动的社员、正在学校上学的学生;他们炮轰中国边境地区的村寨、工厂和城镇;他们潜入中国境内,绑架中国边境居民。越南当局的这些罪恶行径,给中国边境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进入5月份以来,越南当局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抗议,更加频繁地进行武装挑衅和入侵活动,而且规模越来越大。5月16日,他们甚至出动一个团的兵力,在坦克和大炮掩护下,向法卡山地区连续发动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奋勇保卫祖国边疆,已经并将继续给予越南入侵者以应有的惩罚。
越南当局的上述行径,再次揭穿了越南当局提出“恢复越中会谈”、“改善两国关系”、“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等等建议的真实目的。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贯珍惜和维护中越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从中越会谈一开始,中国方面就提出了双方不谋求霸权、和平共处等八项建议。但是,越南方面却拒绝考虑这些建议,使谈判陷入僵局。中国政府耐心地期待越南方面能够以实际行动为谈判创造有利气氛,并且多次声明,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立场,一旦出现哪怕是微小的有利于谈判进展的积极因素,中国政府代表团就准备去河内同越南方面举行第三轮谈判。然而,越南当局不但没有采取有利于谈判进展的行动,而且对中国边境地区进行日益猖狂的武装挑衅和入侵。这就证明,越南当局毫无“恢复越中会谈”、“改善两国关系”、“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诚意,它提出这些建议,只不过是为了掩盖它加紧在中越边境进行军事挑衅。它还利用它制造的边境紧张局势,捏造所谓“中国威胁”,以此恫吓东盟国家,掩盖它在东南亚继续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越南当局最近还大肆宣传中老边境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完全是越南当局一手制造的,是驻老挝的越南武装人员向中国云南边境进行的挑衅活动。有的越南武装人员还化装成老挝士兵入侵中国,这已为遗留在中国境内的越军尸体和他们的证件所证明。越南当局在中老边境制造事端,其目的是配合它在中越边境的军事挑衅活动,并且攻击中国“威胁老挝”,企图转移世界舆论的视线。
在中越边境问题上,中国要的只是和平和安定的边界。中国政府早已声明,中国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也绝不容许别人侵犯我国领土。我们要警告越南当局,你们要立即停止对中国领土的一切军事挑衅和入侵活动。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必须由你们承担全部责任。


第6版()
专栏:

芬兰议长欢宴我人大代表团
据新华社赫尔辛基5月20日电 芬兰议会议长约翰尼斯·维洛莱宁20日晚举行宴会,热烈欢迎由习仲勋率领的中国人大代表团全体成员。
维洛莱宁在宴会上讲话时赞扬了中国人民古老的文化传统和芬中两国之间不断发展的合作。他认为,芬中两国在经济、文化、体育方面的合作具有广泛的可能性。
习仲勋团长在致答词中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尊重和支持芬兰政府奉行的和平中立政策和为捍卫本国独立和安全所作的努力。
中国人大代表团是17日抵达这里进行访问的。


第6版()
专栏:

布什接见浙江省省长李丰平
新华社华盛顿5月20日电 美国副总统布什今天在白宫接见了中国浙江省友好代表团团长、浙江省省长李丰平,并同他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中国驻美国大使柴泽民接见时在座。
代表团是5月6日到达美国的。11日,李丰平省长在新泽西州签署了中国浙江省与美国新泽西州结为友好省州的协议。此后,代表团还访问了纽约市和费城。在华盛顿逗留期间,李丰平会见了美国商务部长鲍德里奇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理查德·艾伦等高级政府官员。


第6版()
专栏:

南外长启程到日本朝鲜中国访问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20日电 南斯拉夫外长约·弗尔霍韦茨今天启程前往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中国进行友好访问。
贝尔格莱德官方人士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将使南斯拉夫同三国的双边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6版()
专栏:

制裁南非国际会议在巴黎开幕
非统秘书长要求西方不要支持南非当局 美英日西德未派代表出席
新华社巴黎5月20日电 制裁南非国际会议今天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开幕。这次会议是根据联合国大会的有关决议由联合国和非洲统一组织联合召开的。
联合国反对种族隔离特别委员会主席、会议筹备委员会主席克拉克(尼日利亚)主持了开幕式。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00个国家的代表和南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代表。美国、英国、西德、日本没有派代表出席会议。
克拉克说,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反对南非当局推行种族隔离政策,讨论对南非可能采取的制裁措施。
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科乔在今天会议上发言谴责南非当局在南部非洲犯下的种族主义暴行。他说,在南非目前有二千多家外国公司的分公司,西方国家在南非进行了大量投资。他要求西方不要支持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应该成为非洲人民的真正朋友。
尼日利亚副总统埃克武埃梅在发言中对美国、英国和法国4月30日在安理会投票否决制裁南非的决议案表示不满。他说:“我们再也不能对南非和纳米比亚黑人争取自由的正当要求置之不理了。这是他们也是我们的责任,来采取集体行动对推行种族隔离的南非政权实施强制性的和全面的制裁,以便消灭这个害人的种族隔离制度。”
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若斯潘说,法国“社会党始终赞成对南非进行制裁”。他将要求法国新政府“尽力使纳米比亚在联合国435号决议所确定的条件下获得独立”,并给南非和纳米比亚解放运动和难民以政治和外交的支持以及人道主义的援助。
会议主席、坦桑尼亚外交部长萨利姆在开幕会议结束时发言指出:“采取的(制裁)措施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外交上的和文化方面的。会议应对民族解放运动表示声援。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无论以什么行动来支持它们的正义斗争都将进一步使南非孤立。这次会议重新号召对非洲人国民大会、泛非主义者大会和西南非洲人民组织给予物质、道义和人道主义的支持,这对已在南非和纳米比亚掀起的斗争定能起到推动的作用。”


第6版()
专栏:

东盟常委会会议在马尼拉开幕
联合国秘书长同意七月十三日召开柬问题国际会议
新华社马尼拉5月21日电 东盟常务委员会主席、菲律宾外交部长罗慕洛今天在此间举行的东盟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致开幕词时指出:“东盟外长在雅加达会议上强烈地表现了东盟在区域性问题和国际问题上的完全一致,他们一致重申了东盟决心为尽早召开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而努力工作。外界关于东盟各国过去和现在这个问题上有分歧的猜测应该停止了。”
他说:“五国外长同时欢迎柬埔寨各民族主义分子为捍卫他们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进行联合的努力。”
罗慕洛在开幕词中还回顾了东盟成立14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东盟在东南亚地区和世界舞台上所起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说:“今天东盟在谈地区性问题和国际问题时以及在地区及国际舞台上都受到尊重,现在大家也普遍感到东盟对东南亚政治的分量。”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秘密会议。会议在中午结束时发表的新闻公报说,常务委员会在讨论拟议中的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时一致同意,根据第三十五届联合国大会第六项决议,这个国际会议的参加者应包括柬埔寨冲突的各方和与冲突有关的其他各方。
新闻公报说,这次会议还讨论了东盟与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关系。
据新华社马尼拉5月21日电 菲律宾外交部长罗慕洛今天下午在这里宣布,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已同意东盟国家提议的举行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的日期和地点。
罗慕洛在东盟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闭幕之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瓦尔德海姆已通知我们的常驻代表,他同意7月13日在纽约召开这次会议”。
当问到举行会议时是否有苏联和越南参加时,罗慕洛回答说:“我们不能说有还是没有他们参加,因为我们要让大门敞开着。”“如果他们来,很好。如果他们不来,也很好。有没有他们参加,这不是由我们来说的。”


第6版()
专栏:

老挝游击队在下寮歼一批越军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民主柬埔寨电台今天援引来自老挝的迟到的消息说,老挝游击队4月份在下寮沙拉湾省歼灭越南占领军二十多人。
广播说,4月15和16日,游击队在沙拉湾省孔塞东县坎塔村等地袭击越军,歼敌14人,缴获自动步枪一支。4月24日,游击队又袭击孔塞东县会村的越军,歼敌八人。


第6版()
专栏:

77国集团经济合作会议结束
制定一项保障经济合作全面发展的全球计划
新华社加拉加斯5月19日电 从本月13日开始的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经济合作高级会议今天在委内瑞拉的卡拉瓦列达圆满结束。
与会期间,来自110个国家的400名代表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在贸易、技术、农业、能源和财政等方面加强合作的问题,制定了一项为保障经济合作各主要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全球计划。
在贸易方面,会议提出要大力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交换情报和培训人才。在能源方面,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保证,以该组织的价格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石油,以防止跨国公司从中渔利。石油输出国组织还决定,不向南非提供石油。
会议新闻公报说,这次会议通过的决议表明,77国集团正在为加强南—南合作(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作出努力,这将增强它在同北方(发达国家)谈判中的地位。
会议的一项文件指出,77国集团以忧虑的心情看到:由于就全球性谈判的程序和议题未达成协议,使这一谈判尚未开始。这是一些发达国家坚持阻挠进行上述谈判的立场所造成的。


第6版()
专栏:

黎巴嫩局势依然紧张 哈比卜继续进行调解
本报讯 据报道,黎巴嫩局势依然紧张,哈比卜的调解活动还没有取得进展。但有关方面都希望和平努力继续进行。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费希尔20日在谈到哈比卜的努力时对记者说,有“迹象表明,有关各方愿意让哈比卜大使继续访问”。他谨慎地表示相信,叙利亚和以色列对找到一个和平解决黎巴嫩导弹危机的办法都感到兴趣。费希尔否定哈比卜提出缓和这场危机的任何计划,但又说,这并不意味着哈比卜不在设法协调以色列和叙利亚的观点。
同日,白宫代理发言人斯皮克斯说:哈比卜的任务是“艰巨的”,但美国仍然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达到“大家都希望的目的:创造一种能够使长期问题得以着手解决的比较平静的环境。”他说,虽然中东形势“非常危险”,但里根政府依然欢迎“会缓和中东局势的任何行动”。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哈比卜第三次访问大马士革后于20日会见记者时说,在哈比卜的努力中“没有提出任何具体建议,而只是提出了以色列的要求”,而以色列的要求是“不符合任何逻辑或传统的”。但他表示欢迎美国特使的调解,认为实现中东和平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贝京20日在同哈比卜进一步会谈后说,哈比卜已经向叙利亚递交了美国的一些建议,阿萨德总统的讲话“不能使我们乐观”。但他认为“只要有和平解决的一线希望,我们将继续进行外交努力”。
无论是叙利亚还是以色列,都给了哈比卜以时间。哈比卜即将从以色列前往贝鲁特和大马士革,继续进行艰巨的调解活动。
在这个关键时刻,苏联的动向更加引起舆论的注视。埃及《最后一点钟》周刊20日的文章谈到叙以导弹危机时指出,“苏联为了实现其在中东地区的扩张目的”而进行了大量的“幕后活动。”文章认为,中东地区的“紧张和混乱的程度越是增加,苏联干涉的机会越是增加。”


第6版()
专栏:

巴勒斯坦解放阵线的战士,坚守在贝鲁特一个高射炮阵地上,警惕着以色列飞机的袭击。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

以色列一辆装甲车停放在被占领的戈兰高地的公路上。自从以色列加紧侵犯黎巴嫩后,中东局势日趋紧张。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

英国下院结束防务政策辩论
否决工党反对购买三叉戟导弹的动议
据新华社伦敦5月20日电 英国下院今天结束了为期两天的防务政策辩论,保守党政府赢得了81票的多数,否决了工党提出的反对购买三叉戟导弹来取代北极星式导弹的动议。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昨天下午辩论开始时,重申英国将继续遵守它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作的保证,即每年的防务开支实际增加3%。她说,现在争论的问题不是要削减防务开支,而是如何使用增加的开支。
国防大臣诺特昨天在发言中坚决否认报界关于政府要削减国防费用的报道,指责这些报道“纯系捏造”。他说,政府将坚决执行购买美国三叉戟导弹的决定,以增强对“潜在侵略者”和“潜在敌人”的遏制力量。英国海军作为大西洋的一种威慑力量能起重要的作用,在全世界支持美国海军方面也能起重要作用。他说:“争论不仅仅是关于数量,还涉及质量和效力,以及我们如何部署我们有限的力量来对付苏联潜艇的威胁”。
首相和国防大臣在发言中都表示,由于英国经济状况的变化,英国武装力量也确实存在“财力再分配”和“重新计划”的问题。诺特说,国防部将要就今后十年或更长时间内国家防务方面最关键的问题作出决定。在下院防务政策辩论前夕,国防部负责海军事务的政务次官斯皮德因公开反对政府的国防开支政策而被首相解除了职务。英国报纸又纷纷报道,政府正在起草秘密计划,要削减一半海军并解散皇家海军陆战队。因此,许多保守党议员对英国是否能保持其防务能力感到担心。撒切尔夫人和诺特向下院作出的保证,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保守党内部在防务问题上的不安情绪。
在辩论期间,英国前首相卡拉汉两次敦促政府不要大规模地减少皇家海军水面舰只,因为海军在保护通商航道方面的传统作用,无论对英国还是北约盟国来说,仍然是重要的。


第6版()
专栏:

协调西德美国关系 共同对付苏联
施密特离波恩前往美国访问
据新华社波恩5月20日电 本社记者报道,西德总理施密特今天离开波恩前往美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这是美国里根政府执政以来西德政府首脑第一次访问华盛顿,是今年以来大西洋两岸为协调政策、配合行动所作努力的继续。
协调西德和美国的关系,共同对付苏联将是这次访问中双方讨论的重点。
对于新上台的里根政府,西德一直采取了所谓“适应和影响”的对策。即一方面照顾共同利益尽力适应美国的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用西德的看法去影响美国新政府政策的形成。
事实证明,西德的这种做法是有成效的。具体来说,美国同意年底前开始同苏联就削减欧洲战区核武器举行谈判,黑格已就此同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进行接触,以及西德同意追加军事预算,就是双方满足对方愿望、作出妥协的明显标志。当然仍然有分歧意见尚待解决。
施密特这次访问也将尽力消除美国对西德执政党的对苏政策的担心,并争取美国的支持来对付党内的反对派。近一年中西德的和平主义力量活跃,特别是在施密特自己的社会民主党内,这种势力已逐渐成为政府政策的反对派,公然反对北约在西欧部署新式导弹的计划,要求西方单方面裁军,要求无条件的和平。施密特最近在多次讲话中,抨击这些人是“幻想主义者”,是“胡闹”,并强调苏联扩充军备使西德深为忧虑,他的政府要同北约的计划共命运。西德舆论认为,这是施密特在访美前夕对反对派的有力回击。
在这次访问中,德美经济关系也不容忽视。美国最近不断提高利率,已经给西德带来严重压力。西德报刊认为,经济问题将是这次访问中仅次于对苏政策的第二号主题。


第6版()
专栏:

联合国表示不支持向埃以边境派遣和平部队
本报开罗5月20日专电 埃及外交国务部长布特罗斯·加利昨天说,联合国已正式通知埃及,联合国不支持关于在埃—以边境派遣维持和平部队的提议。
这是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在给埃及驻联合国代表团首席代表的一封信中提到这一决定的。
他还说,由于阿拉伯拒绝阵线的影响,“某个超级大国”在联合国将使用否决权阻止这一提议的通过。
另据埃及《金字塔报》报道,美国助理国务卿帮办迈克尔·斯特纳昨天从以色列回到开罗。他在离开以色列时宣布,埃、美、以三方已经达成一致意见,组织监督以色列从西奈最后撤军的多国部队。下周,将在开罗召开三方正式会谈,起草组成多国部队的协议。他还说,这些部队将不使用在西奈的军事基地,也不建立新的军事基地。
根据“戴维营协议”的规定,以色列应在1982年4月全部撤出西奈。埃及政府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为建立监督以色列撤军的国际部队奔走。埃及政府曾有几种设想:首先由联合国派出维持和平部队;如联合国不能派出部队,就组成具有国际代表性的“多国部队”。但是,据报道,组成多国部队因遇到了困难,一直未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第6版()
专栏:

萨游击队与政府军发生大规模战斗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圣萨尔瓦多消息: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萨尔瓦多游击队昨天与政府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战斗。
据萨尔瓦多军方发言人宣布,战斗几乎遍及萨尔瓦多东部和北部的六个省份,是游击队今年1月的总攻势之后双方所进行的最激烈的一次战斗。
据报道,战斗发生在卡瓦尼亚斯、查拉特南戈、圣维森特、乌苏卢坦、库斯卡特兰和莫拉桑省。在距首都仅七十多公里的辛克拉城,游击队从不同方向向这个城市发动了两小时的攻击,政府军则在空军的支援下对游击队进行围歼。军方人士说,在一系列的激战中,双方互有伤亡。


第6版()
专栏:

克里姆林宫的烦恼
内部矛盾加剧政治经济弊端丛生  国际处境远非昔比陷于空前孤立地位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今天在北京出版的《瞭望》杂志第二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克里姆林宫的烦恼》的署名文章,谈苏联目前在国内外的艰难处境。
文章指出,将来,在回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国际风云的时候,1981年将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年,难以让克里姆林宫称心快意的烦恼着实太多了。
文章说,苏联这个军事实力同美国旗鼓相当、经济力量仅屈居美国之下的超级大国,有过自己风华正茂的岁月。八十年代第二春,使克里姆林宫首先不安的,是今天它已有点老态龙钟,步履蹒跚了。依靠十月革命后头几十年打下的基础,斯大林时代以后,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苏联的国民经济经历过并不算慢的发展——发展速度一直超过除日本以外的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国,年复一年缩短了同美国经济水平的差距,而且先后在钢、石油、煤、水泥、拖拉机等十多种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上赶上和超过美国,夺得世界第一位。然而,今天的苏联已远非昔比了。它的内部矛盾,包括各种政治、经济矛盾在加剧。其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丛生。它当年同美国可以抗衡的经济发展势头已丧失大半。它的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下降,第十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期间只能勉强维持百分之三、四上下,直线下降到苏联历史上和平时期的最低点。五年前,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五大讲坛上向苏联人许愿,要在“十·五”计划期间“迅猛”、“急剧”地发展苏联经济。而今天,这已成了伟大的空话。
“十·五”计划原订的所有综合经济指标以及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指标都未能完成。苏联“八·五”和“九·五”计划就没有完成,现在又加上个“十·五”计划,接连三个五年计划都完不成,这在苏联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苏联这个经济庞然大物已经患上了经济巨人症。它四肢发达,但内部却出现了功能障碍、机能失调,要给它注入新的活力已非易事。经济的低效率、质量差问题比过去还要突出。比例失调是苏联经济的一个痼疾。这个是问题同样愈发严重了。
文章说,克里姆林宫今天的国际处境,也大大不同于往昔。几年前,苏联在世界上还算得是百事顺遂。仗着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加上不顾一切的扩军狂热,用了不到十年的时光,苏联把战略核武器增加了好几倍,从军事实力上赶上了美国,迫使美国总统1972年史无前例地走访莫斯科,与苏联“从对抗走向谈判”,签署条约和协定,确认了苏联可以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地位。1975年越南战争以后,美国被迫从印度支那和东南亚一线退缩,进行“力量收缩”,缩小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防卫圈”。苏联再一次获得了“填补真空”的机会。同一年,克里姆林宫经营多年的
“欧安会”开成了,苏式“缓和”达到了高潮。在“缓和”、“裁军”的进行曲声中,它稳住了战后在欧洲取得的地盘,随后在争夺中东、北非和南部非洲中节节得手。它南下印度洋,直逼海湾一线,同时把在太平洋上的立足点从海参崴向南推进了几千海里。
不过,好景不长。而今在克里姆林宫视野里,到处是阴霾和风暴。它在中东和非洲渗透扩张受挫。武装入侵阿富汗,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使苏联在全世界陷于当年只有美国才经历过的空前孤立地位;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国际声誉,一下子从峰巅上跌落下来。人民风起云涌的抵抗,在阿富汗把苏联拖入了一场“越南式战争”的泥潭。在“大家庭”内部,波兰动荡可能引起的地震,成了笼罩克里姆林宫心头的恶梦。同一个时候,从波托马克河到泰晤士河,整个西方国家的风向也在变化。“缓和”这个词儿在伦敦、波恩、巴黎的当权者眼里不再时髦了,它们开始更加关心本国的防务和“稳定的均势”。华盛顿新上台的里根政府,摆脱了“越南病”的创痛,拒绝苏联“有选择的缓和”,要求克里姆林宫在霸权角逐中遵守新的拳击规则。美国新政府改变了从尼克松时代开始的“战略收缩”方针,重新拾起了被称之为“全球主义”的战略,以“遏制”苏联力量的扩张,制止美国在世界上地位下降的趋势。它推行和平时期规模空前的扩军行动,要求在今后五年内把美国的军事拨款增加一倍,以便“回击苏联的一切威胁”。
文章说,现实的挑战十分严峻,对未来也难以捉摸。苏联从今年开始的“十一·五”计划继续强调质量和效率,规定要改善计划和管理工作,调整各经济部门的比例,这一切纸上的东西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两个超级大国新的一轮军备竞赛在所难免。让美国夺回军事优势,苏联当然绝不允许,但使出全力较量,以现在这样的经济状况,又如何拚将得起?为了摆脱当前的国际困境,软化西方首先是美国的对苏政策,从二十六大开始苏联发动了全球性的“和平攻势”。新的“缓和”、“裁军”高调,还掩盖得住霸权扩张的进军声么?一些年后,人们回过头来看看今天这些令克里姆林宫不安的问题,将是颇有意思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