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科技工作者对发展粮食生产的建议
进一步提高南方八省的水稻产量
湖南农学院 刁操铨
最近,国家科委召开了南方八省(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四川)部分水稻专家座谈会,研究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问题。大家指出,三十年来南方八省粮食年产量增长1.85倍,平均每年递增66.8亿斤。八省粮食生产以稻谷为主,水稻生产能有大幅度的增长,是与推广应用各种农业科学技术措施分不开的。如实行籼稻改粳稻,高秆改矮秆,常规稻改杂交稻,增加复种面积,改进栽培技术,改变生产条件(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增加)等等,都为水稻的增产创造了条件。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专家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要积极稳妥地调整作物结构和种植制度。
种植制度应该多种形式配套,不能搞单打一。现在南方一讲粮食就是水稻,其实大豆、玉米也是粮食。湖南喂猪也用稻谷,要五六斤稻谷才能长一斤猪肉,一年要消耗几十亿斤。若用豆子加上玉米制成混合饲料,喂三斤可以长一斤肉。南方多数稻区以双季稻为主,但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双季稻产量不高,如湖南,双季稻产量没有达到800斤的,大约有600万亩。其实,种一季稻加上其它粮食作物,也可以收七八百斤。有的种植制度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没有发挥当地优势,因而效果不好。有些地方过分强调复种指数,不注意地力的培养,这就不可能实现稳产高产。再者,劳动力陷入双季、三季,忙不赢,多种经营也就开展不起来。要发展农业生产,这种耕作制度就必须调整。
二、综合利用农业科研成果,努力提高单产。
八省的共同特点是,扩大面积的潜力已经不多了,有的地区不仅不能再扩大,反而应该拿出一部分土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牧。但八省提高单产的潜力都很大,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应该放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现在改变部分低产田的技术已经具备,同时还有一批科学技术力量,通过综合运用现有科技成果,完全可以提高单产。
三、加强种子建设。
种子、生产条件、栽培技术是提高单产的“三大支柱”。目前在种子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一是不纯,提纯复壮的工作没有跟上;二是品种搭配不当,如果搭配得好,可以减少很多损失。
四、肥料建设。
总的说来,现在有机肥和无机肥都不够。尤其是有机肥越来越少,无机肥中的氮肥越来越多。氮肥多,磷、钾肥少,矛盾更突出。苏州地区六十年代无机肥与有机肥是4∶6,现在是6∶4。由于各类肥料比例失调,氮肥的增产效果越来越低,过去每斤氮肥可增产五六斤稻谷,现在增产不到一斤。氮、磷、钾的比例,世界上是1∶0.5∶0.5,日本是1∶0.5∶1,而我国是不成比例。
五、组织多学科办好试验示范点。
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省一级要组织一个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机构,把科研、教学、推广组织在一起,经常进行研究。暂时做不到的,也可以召集这样的会议,研究一些重大问题。现在各省都有多学科的试验示范点。这样的点要有利于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有利于各个学科本身的提高,同时要注意培训当地的农业科技队伍。
还要建立健全推广体制。过去一般认为推广不是科学,其实推广就是管理科学。对推广人员不能只使用不提高,同时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待遇。
在科研管理上要抓好重点课题,组织各学科攻关。课题要相对稳定,不能年年变动。湖南省不但把改革耕作制度列入重点课题,而且重点项目一定五年不变,外省专家对此很感兴趣。


第4版()
专栏:

要重视发展高粱生产
山西农科院高粱所 牛天堂
河南农科院高粱所 邝省三
我国高粱种植面积从1975年起逐年下降,去年是4,700万亩。现在高粱产区的人民也难得吃到高粱,群众意见很大。高粱少了,秸秆也少了,农村盖房子没有秫秸作房顶,种菜缺风障,作饭缺燃料,编织业缺原料。结果高粱秆价格上涨,甚至高于高粱。牲口的饲料也少了,有人不得不用玉米、小麦换高粱作饲料。高粱减产还造成轻工业原料紧张,许多酒厂特别是名酒因缺乏原料,生产极不正常。
高粱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领导上瞎指挥,政策上左右摇摆。七十年代初把高粱说得好得不得了,不顾条件到处推广;七十年代末又反过来说高粱产量不高,质量不好,甚至粮食部门收购高粱打折扣,有的地方一斤只算七两。还有一些人片面地认为生活提高了,吃高粱的少了,就压缩高粱种植面积。高粱本身也有一些问题,特别是六十年代初培育的杂交高粱不好吃。但是现在已有改进,推广了一批优质高粱,很受群众欢迎。此外,在宣传上片面强调细粮小麦,忽视秋粮;秋粮中又偏重宣传玉米,忽视其它秋粮,也是高粱减产的一个原因。
为了增加高粱的产量,我们建议:
一、有关农业领导部门,特别是种子公司,要加强已有的和新引进的优质高粱的试验、示范、繁殖和推广工作。
二、调整作物布局,旱地、碱地和其它不宜种小麦、玉米的土地,用来种谷子和高粱。
三、提高高粱的栽培技术。高粱抗旱、抗涝、抗盐、耐瘠、易栽培,省投资。高粱与玉米在同等产量的情况下,高粱的投资每亩可节省人民币九元。如果使用好地,提供更好的栽培条件,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不少地方高粱亩产达400斤以上。
四、发展高粱的综合利用。我国已有了自己的糖高粱品种,其中好的茎秆含糖量接近甘蔗,可以制糖、制糖浆。每亩糖高粱的茎秆可制糖浆400—700斤。糖浆可以代替食糖,加工糕点,也可以酿酒,一斤糖浆可酿酒一斤。下脚料可作醋,渣可造纸或作饲料。一亩糖高粱除收400—500斤高粱外,综合利用的价值可达300—500元。种植糖高粱可以大大节约粮食消耗,减少食糖进口。


第4版()
专栏:

关于发展我国北部高原的谷子生产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部 史锁达
我国北部高原地区,气候冷凉,无霜期短,年降雨量在400毫米左右,多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该区历年谷子播种面积达二千多万亩。
近十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高产作物,盲目地扩种玉米,使该区谷子生产发展缓慢,产量低而不稳,低的每亩只有30—40斤,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生活。
针对该区谷子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座谈,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传统的耕作保墒经验的宣传、推广工作。比如,采用秋季早耕抢蓄秋墒,秋雨春用;耕后及时耙耢,冬春耙压保墒;播种前后镇压提墒及顶凌播种,深种浅埋,耠干种湿巧用底墒等抗旱技术。这一项抓得好,每亩增产几十斤谷子是有把握的。
二、改广种薄收、只种不养的掠夺式生产为农林牧结合、用养结合,培肥地力的大农业生产。谷子地大多分布在岗地薄岭和丘陵山地,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不足1%。一些偏远的“靠天田”和“挂画地”(指坡度25°以上的地),常年亩产只有三四十斤。建议将这些“靠天田”、“挂画地”退耕还林或还牧,集中力量搞好生产条件较好的谷地。
三、认真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近年来,病虫害危害显著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北部高原区每年因病虫害损失粮食不下二三亿斤。当前危害谷子的主要有黑穗病、白发病、钻心虫、谷茎跳?等。对这些病虫害过去已有一套有效的防治办法。如田间选种,水洗选种,晒种以及用内疗素拌种防治黑穗病;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拔白尖等方法防治白发病;用666颗粒剂防治钻心虫;用1%666粉苗期防治谷茎跳?等。各地应重视这一工作。
四、适当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北方高原区的谷子生产粗放,加上病虫为害,断条缺苗严重,每亩留苗偏稀。如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每亩多留1—2成苗,一般每亩可增收10斤谷子。
五、积极推广良种。除了做好现用品种的提纯复壮外,应积极推广良种。比如,延谷二号、五号,玉黄谷一号,朝谷四号、六号,晋谷二号、九号、十号,宣农七号,承农二号,冀谷三号,跃进四号和昭谷一号等。各地可因地制宜地试种推广。同时注意选用早熟品种,防止早霜危害。


第4版()
专栏:

福建决定兴办十二项儿童文化福利事业
福建省委最近召开会议,专题讨论妇女和少年儿童工作,决定在近三年内,力争为全省儿童办12项文化福利事业:
一、建立省试验幼儿园,方便幼儿教育研究的开展。建筑面积为6,430平方米,可容纳500名儿童。
二、复办省政府托儿所。将被商业部门占用的三千多平方米的托儿所场地收回,重新修建。
三、扩建省妇幼保健院。要求在明年“三八”妇女节以前竣工,正式接收产妇。
四、创办一所儿童医院。今年先投资10万元,开始筹建。
五、复办助产学校,增设儿童保育、儿童营养、儿童炊事专业。
六、在福州市建立一座儿童剧场,并要求有条件的地、市也要逐步开辟儿童活动场所。在儿童剧场未建成之前,成人影剧院要定期开放儿童专场。省政府机关礼堂对儿童两周开放一次,免费或少收费。
七、福州市幼儿师范学校扩大招生。泉州市幼儿师范学校被占用的房屋要限期归还。
八、组织文化部门编写儿童读物,创作儿童剧和歌舞。新华书店、图书馆增设儿童书刊专柜和儿童阅览室。
九、组织生产儿童用品。儿童副食品供应采取从优措施。婴幼儿短缺食品乳儿糕等,商业厅要积极组织货源,保证供应。
十、增设儿童服装厂。在工厂未建成之前,抓紧在成人服装厂附设儿童服装车间。
十一、在省体育场建设一座儿童游泳池。福州市公园要安装大型儿童电动运动器具。
十二、解决儿童就近入托问题。城建局今后建设居民新村时要附设托幼机构用房。
以上决定,由省委指派一名书记负责组织各有关部门逐项落实。目前,省教育局已成立幼儿教育研究会,开展婴幼儿的抚育、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省文化部门举办了儿童剧征文活动。省托幼办和副食品生产、供应单位,也制定了具体措施,解决幼儿副食品供应问题。
本报记者 王嫣


第4版()
专栏:父母之友

儿童用药“四忌”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他们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许多脏器的发育尚未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及血脑屏障作用也都不健全。因此,儿童对药物都较敏感,特别是婴幼儿及新生儿用药稍有不当,就会损害他们的健康,甚至死亡。所以,儿童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尤其要注意“四忌”:
一忌滥用维生素:维生素虽是人体极需要的物质,但是长期大量地给孩子吃,也会发生中毒现象。其中维生素A、D或鱼肝油最易产生毒性反应。给孩子过多地服维生素A(或鱼肝油),会出现毛发枯干、眼球突出、烦躁不安、厌食、发热、肝肿大和关节痛等;过量服维生素D会引起低热、消瘦、烦躁哭闹、肝肿大及肾脏损害等。维生素C用处虽然很多,大量服用也会引起腹痛、腹泻、肾结石,还能破坏维生素B12,引起巨细胞性贫血。
二忌滥用抗菌素:有人就把抗菌素作为万能退热药。只要孩子发烧,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都用抗菌素。这样滥用会造成多种危害: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等,对听神经都有毒性作用,能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幼儿中毒严重时,会成为聋哑人。氯霉素、合霉素除能引起精神失常外,还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环素族(包括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等),常可引起腹疼、恶心、呕吐、腹泻,大量用时还能损害肝脏。八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即使短期应用四环素族药时,也很容易引起黄斑牙,使牙齿变成棕黄色,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抗菌素还普遍存在着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发生休克而死亡。
三忌滥用解热止痛药:儿童发烧的原因很复杂,可能是普通感冒、扁桃腺炎,也可能是麻疹、脑膜炎、肺炎等严重疾病。在病因未查明时,滥用解热止痛药,很容易打乱发烧的规律出现假象,有碍及早正确诊断而耽误治疗。再说,各种解热止痛药都有一些毒性和副作用,使用不当能引起白血球减少,胃出血、肾脏损害及过敏反应等。幼儿高烧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时,会引起出汗过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
四忌滥用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含有多种抗体成分。注射后对麻疹、水痘、腮腺炎、甲型肝炎、小儿麻痹等有预防作用,而对其它传染病的预防效果就不可靠。适合用的病,如果用的时机不对,也起不到预防作用。注射丙种球蛋白,也会出现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引起荨麻疹,甚至过敏性休克。有的因制作不纯,还常有乙型肝炎病毒,注射后发生乙型肝炎,所以不可滥用。
范正祥


第4版()
专栏:

让家长们放心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的领导和教职工,十分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积极为学生解决吃热饭、喝开水的问题,受到家长们的热情赞扬。
这个学校有些学生住家较远;有些学生是双职工子女,家里没人照顾吃午饭,这些学生都要带饭在学校吃。校领导为了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决定利用教职工食堂为学生热饭,由一位老师负责为学生发饭。根据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贪玩的习性,还把他们集中在会议室,由老师照看,并为学生送开水,使学生吃好饭。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讲卫生和爱劳动的好作风,饭后将桌面和地面擦扫干净。
本报记者 王景仁摄影报道
吃饭前,学生用流动水洗手。
老师为学生发饭。
在饭桌旁,老师给要求喝水的学生倒水。
吃饱了,自己把饭盒整理好。
我来帮助你整理饭盒。
看样子她已经水足饭饱了。(附图片)


第4版()
专栏:记者来信

建宿舍要给孩子们一席活动之地
我们在北京市朝阳区中纺里居民委员会采访时,妇代会主任张秀珍同志向我们介绍一位关心孩子的基建工地指挥人。他是正在中纺里六区兴建新宿舍的化纤学院基建处的副处长。
六区除原有宿舍楼外,又新建了两幢新宿舍。负责基建工程的副处长,从设计一开始,就注意到了一个问题:要给孩子们修建一个校外活动场地。他把这个想法向院领导说了,立即得到了支持。现在已建成一座专供六区建立校外活动站使用的八十平方米房子。房子里有合适的照明和取暖设备,房子外面还有一片空场地。房子交付使用后,校外活动站就将建立。白天孩子们放学回来可以在这里阅览图书,进行科技活动等;晚上可以在这里看电视。这样,中纺里六区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的一百二十六名青少年,就有活动场所了。
看了这里的情况,不由使我想到,这些年,北京市不断兴建成片的宿舍楼群,可是在许多地方,却没有给孩子们修建一点活动的场所。这不是一般的忽略,而是对我们的下一代缺乏责任心。因此,我们向负责基建的同志们呼吁:请你们多关心下一代,在设计宿舍楼群时,注意给孩子们一席活动之地。
本报记者 晓渡


第4版()
专栏:为了下一代

给石狮子“洗澡”
俗话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正因为这样,前往参观的人,总要在那里数一数石狮子。于是,石狮子身上和桥栏杆上,留下了各种记数的符号,有用粉笔写的,有用蜡笔和钢笔划的,更有一些淘气孩子和那些不讲文明的游客,在这里乱涂乱蹬,把美丽珍贵的文物弄脏了。
可是,四月中的一个星期天早晨,当记者来到卢沟桥畔的时候,呈现在眼前的古老的石狮子,却干干净净,面目一新。
这变化是怎么来的呢?那一日天气晴朗,春风扑面,只见桥东北角“卢沟晓月”的石碑旁,一面少先队队旗迎风飘扬,一群“红领巾”正端盆提桶,用抹布擦洗桥上的石狮子。原来,是这些“红领巾”给石狮子洗了澡。
他们是卢沟桥小学四年三班少先队第一小队的队员。给石狮子洗澡,已坚持半年多了。那还是去年秋天,在“学习‘小虎子’,争当首都好队员”的活动中,这个小队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共青团北京市委的表扬。这下子,全小队更来劲儿了,他们开会讨论:怎样做个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好队员,为红领巾增光?“卢沟桥是国家文物,桥上石狮子挺脏的,咱们保护文物,洗石狮子去吧!”“好!”小队长王辉的提议马上得到全体队员的响应。星期天,孩子们早早起床,到桥上干开了。头一次擦洗石狮子,可真不容易啊!特别是那些油污墨渍,用水洗不下来,一名队员跑回家找来汽油,才好不容易擦掉了。从那以后,不论刮风下雪,孩子们每周一次在桥畔忙碌。擦净了石狮子,也促使“红领巾”的心灵更美了。有的孩子过去爱在建筑物上东涂西画,也爱蹬上石狮子玩耍,如今不但自己改了这毛病,看到别人这么干,就上前制止:“要爱护公物!”
据记载,中外闻名的卢沟桥是1189年修建的,桥栏上大小数百只石狮子,神态各异。“七七”事变,伟大的抗日战争从这里开始。久居卢沟桥边的老住户说:“从没见过有谁擦洗石狮子,如今,我们的孩子正干着前人没干过的好事呐!”一些前来参观游览的中外客人,也经常翘起大拇指赞扬孩子们是好样儿的。
新华社记者 沈骊珠


返回顶部